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清风玉露西湖龙井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品味70年 茶香满世界——写在第三届茶博会召开之际

长城脚下,妫水河畔,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向海内外观众敞开大门。在这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盛会中,身着民族服饰的白族姑娘端上“三道茶”,婉转的畲族茶歌在茶文化体验馆响起,压茶饼、绘茶席等300多场特色活动讲述茶文化的前世今生……中国茶,以独特魅力吸引着世界目光。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成就了一个产业”,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产业基础薄弱到成为世界最大产茶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它“富裕了一方百姓”,在近年来种植面积增长快的贵州、云南、四川等中西部省份,茶产业已成为攻克贫困的有力武器;它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自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1次与8位外国元首茶叙,传递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国智慧。

金寨县油坊店乡的茶园与农舍。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励志茶:名优茶进入寻常百姓家

新中国成立之初,茶园荒芜,产业衰落。1949年全国茶叶总产量仅有4.1万吨。由于供给匮乏,当时大城市里茶叶还需凭票定量供应,龙井这样的名优茶更是“难入寻常百姓家”。

为扭转这种局面,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鼓励和促进措施, 使我国老茶区很快得到巩固和发展, 新茶区不断扩大。1984年后,茶叶统购统销放开,私营茶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又一次激发出产业活力。

1949年以来,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从17万公顷发展到目前290多万公顷,占全球面积的61%左右。茶产量达到261万吨,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产量的45%。名优茶产量占比从1990年的5.3%提高到了2017年的49%,真正实现了“昔日皇帝茶,今日百姓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茶产业更开启了转型升级的新篇章。为顺应国内外茶叶消费结构与方式的变化,农业农村部提出“一稳定三提高”的指导方针,即稳定面积、提高产品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产业持续发展能力,扎实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为中国茶转型升级插上了“翅膀”。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曾撰文指出:“茶叶成本的40%用于劳动力,劳动力开支中的80%用于采摘。采摘机械化是茶产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采茶机的推广可使工效提高13 倍以上,成本降低50%以上。”

经过持续攻关,2016年我国重点产茶县茶园管理机械化水平已提高到30%,茶树修剪基本实现机械化,大宗茶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名优茶机制率达90%以上。不仅如此,2016年,全国无性系茶树良种面积超过60%,茶叶生产科技贡献率突破52%,比2005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

有名茶还需有名牌,做强茶品牌是产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近年来,西湖龙井、信阳毛尖、云南普洱、安溪铁观音……一批特色鲜明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在海内外声名鹊起。培育了一批大型茶叶集团,产加销一条龙的企业呈现集群发展态势。其中,规模以上茶叶企业1600多家,比2005年增加1000家。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中国茶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

如果说20 世纪的中国茶产业还基本上限于第一产业,那么随着市场和科技的发展,茶产业的三产融合已经越来越“火”。除了传统泡饮茶外,速溶茶、茶饮料、茶多酚、茶氨酸、茶食品、茶日化用品、茶保健品等深加工新产品势头强劲。2017年,我国即饮茶饮料产量已达1500万吨左右,速溶茶、茶多酚、茶氨酸等茶叶提取物产量超2.5万吨,累计消耗茶叶原料约15万吨,提高了茶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了产业链。

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会。叶敏 摄

茶消费逐渐年轻化、多元化,据阿里巴巴、网易等电商平台统计,茶叶电商年交易量达上百亿元。茶业特色小镇、茶庄园、茶叶田园综合体……茶产业正从单纯的农业产业,向生态、健康、休闲、生物产业等多个方向开疆拓土。

产业转型推动我国茶叶产值持续增长。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952年我国茶叶总产值仅有0.73亿元,专家预计2018年全国干毛茶年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

扶贫茶:一片叶子托起山区农民脱贫梦想

坐落在黄洋界脚下的神山村,是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下辖的一个小山村。过去是个典型的穷山村,山多田少,路窄且烂,村民生活过得紧巴巴。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2016年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村里看望慰问贫困群众,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村民铆足了干劲。三年多来,神山村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采取“基地合作社示范+贫困户优先+户户参与”的产业模式,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与企业合作,对品种、育苗、栽培等环节实行工厂化运营,帮助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实现长期增收致富。

如今,神山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经从2013年之前不足3000元,增长到1.2万元,翻了几番。正如当上全国人大代表的村民左香云所说:“糍粑越打越粘,日子越过越甜。”

我国茶产业广泛分布在贫困地区,特别是近年来茶园面积增长较快的贵州、河南、广西等中西部省区,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茶产业覆盖了7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集中产区茶叶收入占农民收入50%以上,带动1000多万贫困地区人口显著增收。

“扶贫茶”更需做强品牌。恩施玉露、陕西镇巴高山茶……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一批“扶贫茶”强势登场,成为一大亮点。其中恩施茶叶现场交易1.9吨,意向交易量5.6吨、意向交易额4234.5万元。即将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将首次设立扶贫展区,展示“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茶品牌。

作为茶叶生产大省和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2017年,贵州省政府专门印发《贵州省发展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提出建设150个面积1000亩以上的示范点,带动56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

为了打响茶品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贵州代表团先后有两位书记向全国人民发出了赴黔品茶的邀约。一位是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他当起了黔茶的“超级推销员”,指出贵州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另一位是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明前茶即将开始采摘,届时欢迎到我们村里品尝新茶。”据他介绍,全村2230亩茶园,去年产茶60余吨,村民仅务工收入就有12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000元。

茶乡穷,但大多生态优美,这就给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

早春三月,茶园新翠,云雾缭绕。在河南省信阳茶叶核心产区,游人与采茶人一道采茶、炒制,品尝新茶,茶乡风情体验游已成为信阳旅游的新亮点。

在武夷山星村镇朝阳村生态茶园,采茶女和宾客参加“祭茶喊山”仪式。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地处大别山区的河南省信阳市,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4,是革命老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啃下脱贫硬骨头,信阳结合生态优势和地方特色,以茶旅融合推动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2018年,信阳市实现18.8万贫困人口脱贫,302个贫困村摘帽。

江西井冈山、贵州石阡、河南信阳、广西昭平……许许多多的国家级贫困县依托茶产业,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实现了脱贫致富,阔步迈向小康。

文化茶:一杯茶遇见全世界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

公元5世纪,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中国茶及茶文化流传到世界各地;200年前,首批中国茶农跨越千山万水到巴西等拉美国家种茶授艺;到了19世纪,中国的茶叶已经传遍全球。

目前,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亿人钟情于饮茶,全球贸易量超过200万吨。茶早已跨越国界、跨越语言,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宝贵财富。

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会。叶敏 摄

1949 年新中国之初, 中央就成立了中茶公司,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是当年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窗口。伴随着茶产业全面发展,这片中国叶子再次给世界带来了茶香袅袅。1949年至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量从2.17万吨增长至35.5万吨,出口额从0.045亿美元增长至16.10亿美元。

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人民币预期升值及有关国家、市场农药残留检测指标增多趋严的情况下,中国茶“走出去”,依然任重道远。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指出:“中国茶叶‘走出去’必须走差异化发展战略,适应国际茶叶消费的特点和变化趋势,重点进行中国特有茶类的国际市场开发。要巩固绿茶出口市场,扩大红茶等发酵茶消费市场。引导茶叶企业联合开展国际贸易,提升茶叶国际市场份额。”

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杯茶,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看来,“走出去”,不是简单地把茶产品卖到国外去,而应当深入挖掘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展示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拓宽合作领域,分享发展机遇。

“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 2018年,将5月21日设为“国际饮茶日”的中国提议,经联合国粮农组织商品事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千年茶国沉淀,70年厚积发力,如今中国正在为推动世界茶业发展,传播茶文化积极贡献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徐徐铺展开的“一带一路”的宏大叙事中,中国茶的故事将越讲越精彩。


原标题:品味70年 茶香满世界——写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召开之际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 曹茸 李竟涵

编辑:暴佳然

联合国为何确定5月21日为国际茶日?

2019年11月27日,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捧上一杯暖香清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待客之道;一杯加糖加奶的午后红茶从17世纪起就融入英国人的日常生活;酷爱饮茶的俄罗斯人往往以“请来喝杯茶”作为对友人发出做客的邀请;土耳其人更是到了从早到晚手不离茶的境界;程序严谨的日本茶道已成为一门内涵丰富的艺术……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迩来已历千年。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从中国出发,穿越历史、跨越国界,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今天,她已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割”了30多亿“铁粉”。

这枚小小的“东方神叶”,带着清冽的芬芳和温婉的品格,在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群体中广泛晕染,展现出人类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以“平等、包容、互鉴、分享”为核心的茶文化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19年12月19日,由中国发起的“国际茶日”提案历时两年之后,终获联合国大会通过。从此,每年的5月21日将成为全世界爱茶人共同的节日,这也必将对进一步推进世界茶产业的振兴和茶文化的兴盛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画卷每一帧都浸润着茶香。《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尔后数千年, 种茶、制茶、饮茶,茶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以茶为媒,以茶会友”,茶架起了各国间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对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对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茶更是农业产业的支柱、农民脱贫的希望。如今,全球产茶国和地区已达60多个,茶叶产量近600万吨,贸易量超过200万吨。

然而,作为与咖啡、可可齐名的全球三大饮品,在全球范围内,茶叶应有的价值和影响力还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据国际咖啡组织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咖啡消费市场规模约为12万亿元人民币,而同年茶类全球销售额还不足咖啡的十分之一。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作为茶种植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茶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责无旁贷!

正如中国的中秋节传承了温暖亲情、拉动了月饼和桂花糕的销售;也如西方的情人节表达了甜美爱情、促进了鲜花和巧克力的销售,一个让人们有着共性共情的节日,打上独特而深刻的文化烙印,也让代表性的产业有了永续发展的动力。

“在旅途的尽头,总有一个温暖的家和一杯温热的茶在等你。”当茶以其不可替代的经济意义和文化价值越来越为世界所瞩目,一个属于全世界所有爱茶人的共同节日也便呼之欲出。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2018年9月2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商品问题委员会第72届会议将于当天对中国关于在每年5月21日设立“国际茶日”的提案进行投票。这是整个申报进程最为关键的一步。

与预想中的紧张气氛不同,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大厅里,茶香袅袅,笑谈娓娓,一场特殊的“中国名茶走进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活动带来轻松愉快的气息。中国代表团正抓住会议正式召开前的时机再次向各国代表推介中国茶文化。

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恩施玉露、凤凰单丛……来自国内的数十种具有百年历史的名茶及茶叶新贵品牌齐齐亮相,中国代表团成员化身中国茶的使者,热情地为各国参会代表奉上馥郁芬芳的中国好茶,讲述中国源远流长的茶史佳话。茶盏交错,浅酌慢饮,各国代表在品茗雅谈中进一步消弭了分歧,增强了对中国提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在随后的会议中,中国代表团从帮助消除贫困、促进茶叶消费及提升人类健康水平等多个角度阐述设立“国际茶日”的意义,并站在中性和国际的立场,为其日期设立在每年5月21日提出入情入理的依据。在茶香余韵中,中国提案得到了十六个成员国发言支持,全体成员国无一反对。

当木槌敲响,宣布会议支持中国提案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中国代表团向各国代表紧紧握手致谢——为了这一刻,中国政府持续两年多的艰苦努力一刻也没有停歇。

茶以其谦和、内敛、分享的秉性,被誉为“和平之饮”,它是呈现给世界的中国形象,是奉献给世界的和平理念。不同的茶,不同的滋味,或凉或暖、或苦或甘,宛如这世界,“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这枚源自古老东方的神奇树叶凝结了千百年文化精粹,如今,伴随“国际茶日”的设立,她以前所未有的绚丽姿态再次登上世界舞台。这是茶产业千年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是全球茶产业的盛事,是全球爱茶人的盛事,更是各国间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结出的丰硕成果。各国应以此为契机,携手开辟茶产业的繁荣盛景,让茶叶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

“茶通天下无国界”。爱茶之人遍布全球,世界各国茶叶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茶文化交流日益紧密,茶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促成世界融合发展、实现普惠共赢的重要产业。消除不合理技术性壁垒、推动茶贸易互利互惠、拓宽农业合作空间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愿望。中国愿与国际伙伴共同制定茶叶生产、加工、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共建公平合理的贸易环境,缔造茶经济利益共同体,让茶真正成为世界茶人一家亲的纽带,让各国人民都能饮上来自全球的放心、安全的好茶。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的药用价值早已为中国古代先民所认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对健康的作用不断被揭示和证实。“如果你们多喝茶,就会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正如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伊恩 吉布斯所言,喝茶是一种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享受,人们在品尝茶的色香味形时不经意间获得了健康呵护。作为绿色天然、养生保健的饮品,茶的健康价值日益成为推进全球茶叶消费需求的强大驱动力。各国要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时尚引领和文化传播,充分挖掘茶叶对提升人类健康水平的巨大价值,不断扩大茶在全球饮品市场的占有份额,推动世界饮茶风潮流行,使古老的茶叶成为最时尚的饮品,让历史悠久的茶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茶叶一头连着千万茶农,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是为茶农谋利、为饮者造福的产业。在遥远的东非,肯尼亚独立后从茶业中谋出路,仅用30多年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一茶叶出口大国,数百万小农获得就业机会,显著缓解了贫困状况,肯尼亚也成为东非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跟肯尼亚一样,世界上大多数茶叶生产者是小农户,茶产业的发展承载着他们脱贫致富的希望。

与茶产业相伴相生的,是茶文化的兴起。小小茶叶仿佛带着魔力,每走过一个地方,便植根于当地,形成种茶、加工、饮茶的独特文化。而“国际茶日”则跨越国界、跨越民族、跨越语言,成为各国茶文化共同的精神家园。各国应以此为依托,建立多层次的茶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在节日前后积极组织引导茶叶生产者、消费者、爱好者参与茶事庆祝活动,充分展示不同国家茶文化的魅力,在悠悠茶韵中促进各国文明互鉴和文化流传,在品茗论道中推动世界茶产业蓬勃发展。

“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从中国飘出的一缕氤氲茶香跨越千年,芬芳了整个世界。“国际茶日”的设立,再次让茶产业成为助推世界农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成为各国文明开展更好的交流融合、共建共享更加美好世界的纽带和桥梁。

同庆“国际茶日”,同饮万里馨香。让我们满怀信心和期待,共同迎接全球饮茶时代的到来。(文:人民网;图: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