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泡普洱用哪种水壶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白水清分享专业冲泡普洱老茶技巧,1890年清末向质卿开汤!

自90年代起,白水清逐渐收藏了清末向质卿、百年宋聘号、百年福元昌等经典号级茶,是业界有名的老茶收藏家之一。

白水清珍藏的部分珍品老茶

一、老茶的冲泡器具

谈到泡茶器具,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紫砂壶、盖碗、公道杯和品茗杯。白水清冲泡老茶,选用的器具更加讲究,“因为老茶特别珍贵,要泡出最好的口感来,才对得起这泡茶”。

先说烧水的炉子,嫌电磁炉会影响水的结构,泡茶不好喝,白水清用的是进口的电热陶瓷炉,加热迅速稳定,还可以精准控温,以保证水的持续高温。

然后是烧水壶,有铁壶和银壶,根据冲泡的茶来做选择。泡老普洱需要高温,铁壶壁厚,加热均匀,能保证壶内的水温到100℃,不会像随手泡那样,经常水不够开就跳掉。

银壶也适合冲泡老茶,因没有气孔,密度非常高,烧水时导热快,能保证水温较高,更能激发老茶沉睡已久的茶性。同时,银壶烧水还可以提升水质,使茶汤涩减韵长,和顺温润。

紫砂壶与普洱茶可谓“黄金搭档”,因其嘴小、盖严,可以有效地聚香;且由于没有施釉,有不少开口气孔,透气性较佳,有助于茶味发挥。

紫砂壶

我们看到,白水清的茶桌一侧,摆放了很多把不同泥料、不同容量、不同式样的壶,但冲泡老茶时,他最爱一把自己定做的紫砂壶,壶腹饱满,体积容量较大。

“普洱茶是大叶种茶,很多老茶用的原料大都是古树茶,梗多叶厚,干茶浸开后体积较大,因此选用大容量的茶壶会更好。”

二、传说中的“投茶神手”,比秤还准

一落座,白水清十分热情地问我们要喝什么茶,“想喝向质卿还是宋聘号?”这两款茶,无论是哪一款,一拿出手,都是震惊茶界的古董号级茶品,但白先生那语气平淡得,好像这些都只是普通的口粮茶。

见我们犹疑不决,他笑道,“那就向质卿吧!”转身从茶柜中取出一个茶盒,当着我们的面,拆开了一片清末向质卿贡饼。

清末向质卿贡饼·白水清珍藏

这是现存年份最老的普洱茶之一,据说目前仅存两筒,一筒收藏于故宫博物馆内,一筒就在白水清手中。

谈起向质卿的内票,白水清有些兴奋,话也多了起来,“这里写的同兴号主人向质卿,可以判断这个茶是早期的;后期向质卿的内票上,写的是向绳武跟向寿山,上面还有照片,记载了创办茶号的历史、原料山头等,都写得清清楚楚!”

他一边拨茶一边介绍,向质卿贡饼有100多年的历史,保存的时间比较长,茶叶之间的黏性几乎都消失了,稍微一拨就散,所以拨老茶,要用阴力,用力要轻,才能让叶子保持完整。


白水清对老茶非常珍惜,喝茶之前,他都会计算人数,以确定投茶量。白太在一旁与我们笑说,“他投茶很准,12克是12克,15克是15克,曾经有人想考考他,结果半克都不差。”所谓熟能生巧,大抵如此。

白水清投茶时,一般是按照100cc水投7克茶的标准。同时,他非常注重茶叶型态的调整,以茶块为主,也抓一点散片或撬茶的碎末,二者比例在7:3左右,这样能够保证茶汤口感的稳定性,不会出现茶汤浓淡度相差过大的情况。

三、冲泡老茶的细节:蒸壶、淋壶

一切准备就绪,白水清端坐在茶桌前,开始泡茶。他先把茶叶投入紫砂壶中,再把壶身放在烧水壶上蒸一下,这样一是达到醒茶目的,二是有助于去除茶中的异味。

普洱茶蒸壶

稍后把紫砂壶取下来,盖上壶盖,再用沸水反复浇淋壶身,这也是为了提升壶的温度,激发茶性。随后,还要用茶巾包裹壶身,上下抖动几下,更利于壶内茶香的激发。

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他揭开壶盖,把茶壶递到我们面前,“你们闻闻,很特殊的古檀木香,这是老茶才有的香气。”紫砂壶在我们中间接鼓传花一样传递,大家闭眼轻嗅,老茶的香气真是醉人啊!

普洱老茶条索

紫砂壶重新回到茶桌上,便开始注水了。白水清高举烧水壶,出水利落有力,水线在眼前划出一道流畅的弧度,颇具美感。“老茶需要有力的冲击,才能产生聚热效应,让老茶的效果发挥出来。”

他并不洗茶,很多人觉得老茶不够干净,可是白水清 说,老茶里面的各种微生物很活跃,而且,蒸壶、淋壶已经将陈味散掉了,茶汤都可以入口。

很快出汤了,因为人多,他把每两泡茶,合在一个公道杯里,再分给大家喝,这样茶汤口感更加稳定。

清末向质卿茶汤

茶杯递过来,品茗杯的白瓷底,衬着浓郁的琥珀色,像极了葡萄酒,特别有质感。茶汤入口,满口的甜香慢慢弥漫,渗透到齿根喉间,非常舒服。

100多年的老茶,一点都没有浮现出老茶的疲惫,依然彰显出较好的厚度和稠度,茶汤含在口腔里已没有苦涩味,甘甜感突出,口感细腻,高雅柔滑。用白水清的话来说就是“到了化境”。

清末向质卿茶汤

当茶叶冲泡到近20次的时候,白水清把叶底倒出来,让我们观察、赏析。这老茶的叶底自然是舍不得丢弃的,后面用铁壶煮了喝,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普洱老茶,历经岁月流转,沉淀出的厚度与气度,为其他茶类所不及。品饮老茶的过程,就像是在与时间对话,你甚至会被这历经一世纪的老茶感动。也许,只有喝过老茶,才更懂得老茶的珍贵与精髓所在吧。

普洱茶知识普及、茶叶起源,对世界影响

一、茶叶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曾经有印度等一些国家想申报世界茶树的起源地,但是最后都被否定了,因为他们引种茶的历史最多才有三百多年。经国内外专家考证,茶树起源于中国西南部,现在仍有大面积的千年野生及栽培型古茶树群落就是活着的证据。迄今发现的地球上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为云南临沧市凤庆县香竹箐茶树王,树龄达3200年、胸径达1.84米,基围需5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现在还郁郁葱葱。2015年,在凤庆县茶文化艺术节拍卖会上,用该树上采摘的鲜叶制作成的100克红茶以12.8万元、100克晒青茶以35万元的价格成交;迄今地球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密度最大、抗逆性最强、唯一可以制茶饮用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注:专家鉴定结论)为云南临沧市双江自治县邦马雪山的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平均每个样方(62平方米)的野生古茶树多达19棵,最大的1号野生大茶树树高达16.8米、胸径达1米。云南省是国内外现存野生及栽培型古茶树最多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的临沧市、保山市和东岸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其中临沧市现存野生和栽培型古茶树最多,达80多万亩。

中国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代陆羽的《茶经》记载:“茶之饮,发乎神农”。这说明中国从炎帝神农时代就开始发现茶、利用茶,距今已近5000年。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同,最早大规模栽种和利用茶叶的是古濮人。“濮人”是中国古代对居住在云南西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称。通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茶已在中国人生活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物质生活中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精神生活中的风雅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都已离不开茶,并留下大量的著述、诗词、故事。


二、茶对世界的影响


茶是迄今唯一对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原产地为中国的农产品。从汉唐时代开始,中国茶叶和茶文化随着古代陆上、海上丝绸之路逐渐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东和欧洲,深受欢迎,被称为“神奇的东方树叶”,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等都源于中国。茶叶也随古丝绸之路上的客商引种到世界许多适宜种茶的国家,现在世界上主要种植茶叶的国家都分布在古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如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等。当今中国的茶园面积和产量仍然位居世界第一,但出口量只位居第三。


中国茶叶还对近代大国兴衰产生过重大影响。如随着与中国的茶叶、陶瓷、丝绸贸易产生了巨大的逆差,英国等国家为平衡贸易,赚取巨额利润,包藏祸心地将鸦片输入中国,并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入侵中国,使中国国运开始衰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屈辱历史;1773年,因北美人民不满英国殖民者的统治,波士顿人塞缪尔·亚当斯率60人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342箱茶叶倒入大海,史称“波士顿倾茶事件”。该事件点燃了美国的独立战争,终使美利坚共和国成立,并发展成为今天的世界第一强国。

三、中国茶的分类


中国茶树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形成了繁多的种类,基本的分为野生型和栽培型两大类。栽培型的又依据植株形态分为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依据叶片大小分为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有的还依据植株形态、种植地域、内含物质的不同,将茶树细分成更多不同的种类。其实,茶叶是农产品,随着移植地域光热水土的变化和栽培方法的不同,同一品种茶叶的植株形态和内含物质都会发生很大变化,“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作为普通消费者不必太在意茶树过细的分类。


中国茶叶制成品的分类标准也很多,最有影响的是按照制作工艺将茶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黑茶和红茶6大类。这一分类排序还暗含了汤色由浅到深,发酵程度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茶性从性寒、性温到性热等3条不同的分类线索。任何地域、任何种类茶树上采摘的鲜叶,只要按照对应的制作工艺,都可以制成这6类茶品,只不过看该茶的芽叶型状及内含物质更适合制作哪一类茶而已,如用产自江南的小叶种茶青制成绿茶为上品,制成普洱茶则品质欠佳;用云南大叶种茶制成普洱茶为上品,制成绿茶则品质欠佳。“茶靠那片山”,依据不同地域茶青的生物特性,通过市场经年累月的检验,制茶者和消费者共同选出了最适合制作这6类茶的茶区,并都用产地加以冠名,如绿茶类的“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白茶类的“福鼎白茶”“政和白茶”;黄茶类的“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青茶(乌龙茶)类的“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冻顶乌龙”“凤凰单丛”;黑茶类的“云南普洱”“安化黑茶”;红茶类的 “滇红”“祁红”等等。

现在社会上追捧喝古树茶、乔木茶,认为台地茶、小树茶不好,但基本上说不清楚科学依据,不知道如何区分。个人认为只要依据有性和无性两种不同的栽培方法进行划分,可以说得比较清楚。所谓有性栽培,指直接用茶树上结出的茶籽育苗后进行移栽的方法。此方法的优点是茶树有主根和主干,随着时光的流逝,茶树的主根和侧根都深入土壤达几米甚至十几米,主干若不加以修剪,可以长成高达一、二十米的高大乔木。粗长的茶树根从土壤中源源不断吸收大量有机养分,即便不给茶树施肥,树根吸收的养分也能保证茶树茁壮成长,茶芽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多,比较耐泡,并且不容易发生虫害(尤其是栽种在高海拔地区的茶树基本不会发生虫害),一般不需使用农药驱虫,制成品也就较少有农药残留。缺点是因自然授粉的粉源不一致、授粉不均匀,导致茶苗的性状不稳定,同一茶园的茶树会出现品种、性状不一致的情况,加之茶树侧枝较疏散,发芽率低,发芽不齐整,单产较低且采摘难度大,大规模制茶时易出现规格、品质不一致、不稳定情况。所谓无性栽培,是指用所选中茶树的枝条进行扦插育苗后移栽的方法。此法在清代巴蜀地区就已开始使用,但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农业科学家为提高茶叶单产和保持茶叶性状稳定,才开始大规模在全国推广。此法种植出的茶树没有主根,植株多为灌木,为保持水肥,需在经过平整的台地上密植栽种,故称台地茶,优点是茶园长势齐整、单产较高、可以用机器采摘,且茶叶性状稳定,较容易保证大规模制茶时规格、品质的一致和稳定。缺点是因茶树只有须根,扎入土壤的深度较浅,加之发芽多,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一般无法保证茶树的茁壮生长,需要靠施外用肥料才能保证发芽率,进而导致茶芽生长快,内含物质和水浸出物减少,不耐泡。因此,我们大致可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栽种的茶树划为大树茶(距今约50年以上),之后栽种的茶树划为小树茶,而百年以上的在植物学上可以称之为古树茶;将采用有性栽培法的茶树划为乔木茶,采用无性栽培法的茶树划为台地茶。对没有办法对茶叶内在品质和安全性作科学检测的消费者来说,自然是选择喝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栽种的,特别是选择高海拔茶区出产的古树茶、乔木茶,滋味更醇厚、更耐泡、更安全。


四、普洱茶的常识


(一)普洱茶的产区。


许多当代人以为普洱茶是一种新的茶种,其实普洱茶古已有之。据南宋李石的《续博物志》记载:“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朝”。“西藩”是指居住在康藏地区的兄弟民族,“普茶”就是普洱茶,是用产自现今澜沧江流域南段两岸的云南省临沧市、西双版纳自治州、普洱市、保山市等茶区所产的大叶种茶制作而成的茶产品。所以,至少从唐代开始,茶商们从云南西南地区收购茶叶后,组织浩浩荡荡的马帮,一路翻山越岭,经年累月,进川入藏,沿茶马古道,将茶叶销到四川、西藏、新疆、内蒙等牧区,成为以肉食为主的牧民消脂去腻、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生活必需品。之所以被称为“普茶”,是因为现今普洱市内有一个地方在古代名叫“普”,这个地方出产食盐,小茶商们将来自各地的茶叶收购汇集后,用马匹驼到“普”这个地方,卖给大茶商,然后换回食盐,驼回茶区卖给茶农,“普”便逐渐成为古代云南茶叶的主要集散地之一,从这里销售出去的茶便统称“普茶”。其实,位于现今临沧市凤庆县内的鲁史古镇,也是古代“普茶”的重要集散地之一。据《徐霞客游记》记载,这位明代大旅行家游历祖国的大江南北,最西南就是到了凤庆,并在鲁史古镇一位梅姓老人家留宿,梅姓老人以“普茶”中的“太华茶”招待他。鲁史古镇至今还集中完整地保留了624户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深嵌马帮马蹄印的石板路,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清雍正七年(公元1726年),鄂尔泰出任云贵总督,在“普”这个地方设置“普洱府”,并开始将“普茶”进贡朝廷,自此,“普茶”名称变更为“普洱茶”,并从牧民生活必需品变成皇宫、京城达官显贵的心头好。普洱茶进贡朝廷一直持续了近200年,直至清朝覆亡。故宫博物院成立时,从宫中发现大量普洱茶,其中有的已保存了150年,但仍然可以开汤饮用。从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到的“闷一壶普洱茶吃了去”,可以窥见在清朝,不仅在宫廷,在富贵人家中,喝普洱茶也是很流行的。随着清朝的覆亡,国内除牧区仍然保留喝普洱茶习惯外,其它地区则普遍流行喝绿茶、青茶(乌龙茶)。进入当代,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普洱茶开始在生活富裕起来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圈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开始流行起来,进而得到因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广东人的青睐,到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风靡全国。现代许多人以为普洱茶只产自普洱市,都是因思茅地区撤地设市而起。普洱市的前身叫思茅地区,随着普洱茶在国内的火热,2007年思茅地区撤地设市时,将市名改为“普洱”,一时混淆了大家对普洱茶产地的认知。好在随着普洱茶知识的普及,这种认识正逐渐被纠正。

(二)普洱茶的分类。


在6大茶类中,专家将普洱茶归于黑茶类,并按发酵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生茶(生普)和熟茶(熟普)两种。生普是指将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在铁锅中翻炒变软,然后人工揉捻使其成条索状,在阳光下晒干成为晒青毛茶,将晒青毛茶用蒸汽蒸软后迅速紧压成饼、砖、沱、瓜等不同形状,再晾干包装而成的茶制品,故普洱茶又被称为“紧压茶”“饼茶”“砖茶”“沱茶”“瓜茶”。古代的普洱茶都是生普,之所以紧压成饼、砖、沱、瓜等不同形状,是因为过去云南山高谷深,交通极为不便,离销区又路途遥远,为解决晒青毛茶松散难于大规模运输的问题而发明的制作方法。由于生普是所有茶类中最完整保留了茶叶活性的茶品,饼、砖、沱、瓜等形状虽然给饮用带来一定的不便,但不经意间为茶叶中的内含物质转化营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随着存放时间越来越长,生普逐渐开始发酵转化,汤色逐渐从清亮变成红浓明亮,滋味逐渐变得越来越醇厚、顺滑,并有一股独特的陈香味,消脂去腻的功效也越来越明显,普洱茶爱好者趋之若鹜。生普的这一后发酵特性,使保存得法的生普陈年老茶滋味丰富多变,增加了普洱茶的文化属性,变成了“可以喝的古董”,在当代价比黄金,又使生普成为一种极具保值、增值潜力的商品,无数人疯狂买茶存茶。熟普制作工艺是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发明的,是茶叶专家从安化黑茶制作工艺中得到启发,为加速晒青毛茶陈化,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将一定规模晒青毛茶加水加温后进行渥堆发酵而成的茶制品。经过1至2个月的高温高湿渥堆发酵后,晒青毛茶的内含物质迅速转化,功效上达到了生普需自然存放几十年才能达到的效果。但经过渥堆发酵,晒青毛茶的活性会降低,长期保存的潜力没有生茶大,所以茶界有“存生普、喝熟普”之说。生普品质的优劣主要靠晒青毛茶的品质和后期存储的环境条件,而熟普品质的优劣主要靠渥堆发酵的技术,故普洱茶界也有“生茶靠品质、熟茶靠工艺”的说法。熟普汤色、功效虽然快速达到了陈年生普的效果,但也失去了生普在岁月时光洗礼下一点一点变化,慢慢滋养出的独特魅力,这也是普洱茶发烧友们多追逐陈年生普的原因。现代有人认为只有用云南澜沧江流域南段区域茶区的大叶种茶制作成的才叫普洱茶,这实在是一大错误。其实,用云南地域保护范围内茶区的鲜叶,只要按照普洱茶制作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制品都是普洱茶,只不过云南澜沧江流域南段区域大叶种茶因内含物质最丰富、水浸出物最高,利于后发酵,陈化出的老茶滋味最醇厚顺滑,为普洱茶的上品而已。这与天下皆产葡萄酒,以法国波尔多出产葡萄酿出的为上品是同一道理。

(三)普洱茶的存储。


要使生普后期发酵转化出独特美妙的滋味,除晒青毛茶的品质外,仓储的条件至关重要,否则好原料也会被存出劣质货。古人的生普都是干仓存放的,但现代有了干仓茶、湿仓茶之说。据专家研究,存茶的核心条件是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空气湿度65%-70%、空气洁净无异味的环境最有利于生茶转化出好茶品。所以,简单地划分,可将湿度低于75%的存茶环境称为干仓、高于80%的环境称为湿仓。随着普洱老茶市场的火爆,有的无良商人为追求暴利,等不及自然陈化,将生茶存放到高热高湿的地方,让其快速发酵,甚至用发霉变质的湿仓茶烘干后冒充陈年生普,忽悠顾客,导致老茶市场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普通消费者无从辨别,上当受骗。针对这一市场痛点,一些精明的商家开始在条件适宜的地方打造专业的普洱茶存储仓库,帮助茶厂、茶商和购茶较多的茶客专业干仓存放普洱茶。当然,消费者若拥有的普洱茶数量不多,不必非要到专业茶仓去存放,储存在自己家里即可,量稍大的可以单独用一房间存储,但房间内必须无异味,并随时注意观察房间内湿度的变化,有条件的可在屋内放置湿度计帮助观察。北方人家普遍空气干燥、湿度不足,可在存茶的屋内摆放一台加湿机或一桶水加以改善。南方人家夏季特别是“梅雨季”,往往湿度过大,茶容易发霉变质,故要经常查看,一旦发现湿度过大要及时翻动晾晒,有条件的最好在存茶的屋内摆放一台除湿机加以改善。除大环境外,普洱茶的转化需要一定的内部小环境。有的消费者喜欢将厂家的外包装除去,一片一片地将普洱茶摆在架子上,这很不利于普洱茶的后期陈化。正确的方法是尽可能将同类的茶叶收纳集中装入纸箱、陶罐等透气的容器中存放,构建利于普洱茶相互作用,促进后发酵的小环境。


(四)普洱茶的功效。


中华药祖神农用茶解毒的记载说明,中国先民最早是把茶作为一种解毒的药物来加以利用的,至今在临沧凤庆民间还沿用着猪、鸡等家畜食用掺有老鼠药的食物后,用生普茶汤加猪油、红糖进行解毒的土方。云南是产烟大省,云南人吸烟的比例远高于全国,但云南人因吸烟而发生相关疾病的比例并没有高过全国,这可能与云南抽烟的人都喜欢喝普洱茶有关。由此可见,生普具有一定的解毒功能。茶界有“盛世普洱”之说,指的是普洱茶只有在社会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才会流行。这主要是因为普洱茶有优于其它茶类的消脂去腻、降“三高”的功效,只有生活富裕起来,肉食摄入量大,“富贵病”多起来后,普洱茶才会被人们喜爱。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不用去看那些枯燥的检测和实验数据,从前面讲到的川、藏、疆、蒙等牧区从古到今一直饮用普洱茶,并达到了“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清朝只在上流社会流行喝普洱茶以及当代普洱茶从马来、印尼、港台→广东→全国的流行路径图,就可以清楚地印证这一点。道家养生讲究辟谷吞津,“津”即口水,是帮助人更好消化吸收的不可或缺的体液。很多人喝了普洱茶尤其是喝了好的生普后,都会有满口生津,需不断吞咽口水的现象,这也是普洱茶有益身体保健最直观的证据。“禅茶一味”,喜欢禅修的人,生普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五)普洱茶的选购。


现在的普洱茶市场品名多如牛毛,价格从每公斤十几、几十、几百、几千到几万元的都有,让消费者很难选择。“好喝就是硬道理”,口感是选茶的第一法则,最简单的方法是只选入口后自己感觉好喝的茶。若要买到各方面都不错的普洱茶,可采用4步法进行选购。第一步是观汤色。好的普洱茶,无论生普、熟普,还是新茶、老茶,开汤后茶汤必须是干净、清亮的(即便是几十年的老生普,虽然汤色红浓,但放到光线下看仍然是透亮的),那些汤色发浑发暗的绝不是好茶,坚决弃之不要;第二步是察口感。茶好不好,全在口中的感觉。好的生普,最突出的特点是几杯茶汤入口后,舌面便会开始生津,俗称回甘,越好的茶生津越猛烈持久,如产自临沧双江勐库的“冰岛茶”,即使停止喝茶,生津还可以持续一个小时以上。需要提醒的是,有的生普会有轻微的苦底,但入口片刻后即化为生津,若苦底持续时间过长或舌面不生津,则为一般的茶叶。若出现口腔发麻等感觉,则可能有安全隐患,坚决弃之不要。生普老茶因随着生茶存放时间的延长,内含物质逐渐转化,舌面生津的感觉会逐渐减弱,但会逐渐转化为陈香、顺、滑、甜等其它令人舒服的味道,所以,不会生津的老茶不一定是差的茶。熟普的特点是茶汤入口滋味甘甜、顺滑,口腔感觉很舒服。若茶汤入口后感觉寡淡无味,则为一般的茶。若出现怪味、霉味或口干情况,则多为湿仓茶、劣质茶,坚决弃之不要;第三步是是闻杯香。这主要是在选购生普时使用。好的生普尤其是古树茶,前几泡除茶汤香气外,普遍都还有挂杯香,即喝尽茶汤后闻茶杯的内壁,会有一股蜜香或花香,茶越好香味越浓烈持久。若茶杯内壁香气很淡或没有香气,则茶的品质一般。若有怪味、霉味,则为劣质茶,坚决弃之不要;第四步是看茶底。叶底肥嫩有活性的为佳。识别生普老茶和熟普的同样看茶底,生普老茶的茶底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返青,熟茶的茶底则不会返青。消费者选购生普时,还要注意避免两种经常犯的常识性错误,一是喜欢选条索齐整,看上去很漂亮的茶,其实古树茶如前面提到的原因,是很难有条索齐整情况的;二是喜欢选芽头较多甚至全是芽头的茶,其实芽头成熟度不高,内含物质种类偏少,好的普洱茶多用一芽二叶的鲜叶制作。


现代人们流行选购名山头出产的普洱茶。茶是农产品的生物特性,决定了选择名山头茶是一个简单的选购好茶的方法。因为名山头茶往往是经过市场实践检验后公认的好茶。经过大浪淘沙,目前普洱茶界公认的4大名茶山为临沧双江勐库茶山、西双版纳勐海布朗茶山、临沧临翔邦东茶山、普洱澜沧景迈茶山。这4大茶山内各自又分为许多小茶山,不同的小茶山出产的茶品质也不一样。按市场公认度和价格从高到低排列,第一名为勐库茶山的冰岛茶、第二名为布朗茶山的老班章茶、第三名为邦东茶山的昔归茶、第四名为易武茶山的易武茶。这4大普洱名山名茶,以清明节前出产的茶品质最好,价格最高,第一名的冰岛茶,单株大古树茶价格高达7、8万元一公斤,几百年古树茶茶达2万元以上一公斤,第四名的易武茶许多也要3、4千元一公斤,非普通消费者所能承受。现在市场上遍地是冒充这4大名山名茶的茶品,所标价格与上面的价格进行对照,绝大多数连买原料的价格都不够,怎么可能是真品。其实,选择喝普洱茶主要是选择它的保健功效,只要干净、无异味的即可。消费者可以按照名山名茶→名山内其它小茶山出产的茶→普洱茶主产区(临沧市、西双版自治纳州、普洱市)出产的茶→普洱茶主产区以外茶区出产的茶这一选茶顺序,根据自己对价格的承受能力和口味喜好进行选择。

五、茶的品饮常识


(一)“喝茶”与“品茶”的区别。


中国人平时经常约朋友“喝茶去”而非“品茶去”,其实“喝茶”与“品茶”大有不同。单从古人造字角度看,“喝”茶与“品”茶各有讲究,“喝”只有1个“口”字,1杯茶一饮而尽谓之“喝”;“品”有3个“口”字,1杯茶分3口饮尽谓之“品”。所以“喝”茶只是达到解渴、保健效果,对茶的独特香气、滋味往往饮而不知其味。只有通过“品”,将少量茶汤入口,并停留片刻,让自己的味觉充分感知茶的滋味,才能很好享受唇齿留香的美妙感觉。同一泡茶叶,“喝”和“品”的滋味会有天壤之别。所以,当我们拥有一泡好茶约朋友分享时,应该对朋友说“品茶去”而不是“喝茶去”。在选购茶叶时,为了能对茶叶的优劣作出正确的判断,必须是“品茶”而不是“喝茶”。当工作时或器具不就手时,可以“喝茶”,但当自己有闲暇和器具就手时,建议尽可能“品茶”。有闲情逸致和追求养心怡性的人,应该“品茶”而不是“喝茶”。


(二)泡茶器具的选择。


“喝茶”还是“品茶”,与泡茶所用器具大有关系。大多数人自己一个人泡茶时,尤其是在上班期间,经常是将茶叶直接投入自己常用的茶杯中加水饮用,人多时则用诸如飘逸杯、大茶壶等比较大的茶具进行冲泡后分给其他人,此种方法只能称之为“喝”茶。若要“品”出茶的好滋味,泡茶工具最好选用小盖碗或小茶壶(紫砂最佳),冲泡时用盖子盖好,这样能让茶叶香气留存其中,加之内部温度上下一致,易泡出茶的好滋味。品茶用的杯子最好选用小的白瓷杯或玻璃杯,以便欣赏茶的汤色。


(三)水的选择及冲泡手法。


“喝茶”还是“品茶”,与所用的水和冲泡手法大有关系。消费者“品”茶时,大可不必像古人和发烧友那样追求雨水、雪水、露水、泉水等等需要耗费功夫弄到的水,用市场上的纯净水和矿泉水即可,但最好不要用自来水,因为茶是最吸异味的,自来水内含有漂白粉等物质,会对茶的滋味造成极不好的影响。若只有自来水可用,也必须让水多烧沸一会,并打开烧水的壶盖,让化学物质挥发掉。“品”茶时最好每泡都用90-100度的水,这样能让茶的香气和内含物质能充分释放,所以建议每次烧水时不要注入过多的水,以免水变凉影响出汤质量。高海拔地区水的沸点较低,可采用煮的方法改善,牧区的人们多用此法。在无法确认所泡之茶是否干净和有无农药残留的情况下,建议第一泡茶汤都倒掉,以确保安全。普洱茶因为是紧压茶,加之存放时间较长,需要醒茶和洗茶,将茶泡散开利于出味以及将保存过程中可能附着上去的灰尘等杂物清洗掉,所以头泡茶汤都倒掉不喝。大部分茶类的茶的香气是指茶汤的香气,但普洱茶除茶汤有香气外,还特有挂杯香,并且在最初几泡最为明显,所以头泡茶汤直接倒掉可惜,可将其倒入闻香杯、品茶杯、公道杯,稍停留一会儿倒掉后,享受杯底留存的茶香并鉴别其储存环境和状况。泡茶时,若要追求出香和出味快,注水时抬高水壶,让壶嘴与盖碗(茶壶)保持一定距离,让水快速注入,使茶在盖碗(茶壶)中翻滚,这样冲泡出的茶香浓味厚。若要茶出香和出味慢一点,可将水壶嘴搭在盖碗(茶壶中)边沿的一个位置,让水徐徐注入,不让茶叶翻动,这样冲泡出的茶香幽味柔。茶在盖碗(茶壶)中泡的时间长短还取决于茶的内含物质和水浸出物的对少,一般来说,内含物质和水浸出物少的要时间泡长一点,内含物质和水浸出物多的就要时间泡短一点;头几泡时间需短一点,后几泡时间需长一点;喜欢喝浓茶的泡长一点,喜欢喝淡茶的泡短一点,具体需消费者可以根据茶性和自己对茶汤的浓淡喜好进行选择,并通过实践来掌握。需要提醒的是,用云南大叶种茶制成的普洱茶是所有茶类中内含物质和水浸出物最高的,最为耐泡(如冰岛茶可以泡二三十泡),所以冲泡时,一是投茶量不宜过多,一般3小杯盖碗7、8克即可;二是泡的时间不能过长,特别是前几泡10秒左右就要出汤,否则茶汤就会苦涩味过重,影响了口感。


茶,让生活更美好。


(来源:消费日报网,岳峰矫正)

网红小青柑茶的冲泡方式方法大全!

  云南普洱茶与新会柑邂逅的结晶, 缔造了健康食养的山海之缘。它风味独特,极佳的食养效用,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护佑着家庭老少的健康。

  小青柑的果皮中富含药用价值较高的挥发油(柠檬烯)、果酸(柑橘酸)、黄酮类等物质,适量饮用,能够疏肝理气、清肺润燥、改善慢性咽炎、肝气郁结、消化不良等症状。

  喜欢品饮小青柑的友除了关心功用之外,另一个关心更多的就是,如何冲泡更好喝、更适宜自己呢?

宜水及水温茶量

  至于用水及水温,所有茶一样,好水泡好茶,矿泉水、纯净水为最宜。水温宜高。因为无论是熟普,还是小青柑皮,都耐高水温,没问题。只是水温低到85度以下,茶汤皆更清甜。但较难泡出青柑的内含物。

  投茶量,小青柑茶多是10克左右的重量。一次一颗粒,是茶友们目前的共识,但也不是唯一。尽管一次一颗粒整个冲泡,已经很是方便,但要泡出好喝好看的茶汤,还是要方法及多加练习的。

冲泡器具

  冲泡器具,可以是盖碗、紫砂壶、玻璃壶、飘逸杯、公道杯,甚至是一个普通的茶杯或玻璃杯,随时随处的简易品饮,都是一种清闲自在和内心的安稳平静。

  享受的皆是一泡茶的幸福甜蜜当下。

盖碗或紫砂壶或陶壶冲泡小青柑

  如果是一个悠哉慢长的午后或周末或接下来的长假,有静静舒缓的充裕时间,一整颗小青柑茶,一个盖碗、紫砂壶、陶壶、瓷壶,一个公道杯,一人一几一杯,家人团坐,或三五好友轻拢慢捻、畅饮闲谈,那就直接投茶入瓯入壶,取下小青柑的盖一同冲泡,煮水,烫具,润茶,注水,稍待,出汤,分盏,品饮即可。只是需要把握的就是注水方式、浸泡时间。

  盖碗泡小青柑茶主要是方便,闻想嗅味观茶色,审评冷想、温想、热想、盖想、叶底香等,较为方便。紫砂壶泡更适宜,茶熟香温,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又可缓解市场上一些品质稍差的小青柑茶内熟普的堆味土腥味。

整颗泡时的三种注水方式大不同

  一是直冲柑心,水柱正冲在小青柑内的熟普上,茶汤浓郁,汤色红褐,滋味醇厚,刺激性强,因为熟普直接受水冲击,耐泡度会降低,刚开始接触品饮的友会觉得味太浓。

  二是直冲柑皮,水柱正冲在小青柑皮上,茶汤黄亮,清香自然,滋味青甜。因为熟普是在盖碗内水漫过后才浸泡到出色出味,此种注水茶味弱,汤色淡。

  三是直冲柑皮和熟普的接合处。此时注水,水柱是击打柑皮,又冲击里面熟普,所以汤色变换奇妙,会因你的注水靠内或靠外的不同,茶色或淡或深或深浅变换,有一种熟普的红色在水中慢慢浸润开来的变化美。滋味是三种注水方式中最美妙的,有茶香又有柑甜。耐泡度居三者中间。如此冲泡,能更好的拉长熟普的耐泡次数,以使后面柑味浓郁时,熟普味道还持续存在。

整颗冲泡时的三段位泡法

  因为小青柑整颗冲泡,非常耐泡,基本都可以连续冲泡十好几道没问题,所以如何充分调配前段、中段、后段茶味的基本平衡很是关键。掌握不好,就是前期茶味非常浓、汤色深红暗褐,柑味青涩;中后段柑出味,熟普已经无色无味,二者不能“情投意合”、步调一致。

  可以灵活应用前面说的三种注水方式,变换使用。

  冲泡前段5水内,注水在外,使柑味先出,熟普浸出少;

  中段5-10道水,注水在柑皮和熟普接合部,以使柑味和熟普析出同步,因为前段柑皮已经充分浸润,加上熟普容易出味出色,中段几水适当减少浸泡时间;

  后段10水以后,注水柑心,熟普更多的受水,同时稍加闷泡,适当延长浸泡时间,熟普的糯香加上柑的甜醇充分析出,后段就更多的是甘甜,有一种经历过风雨后的“苦后回甘”。

  另一个更简单的注水冲泡方法,就是注水同时,仔细观察茶汤变化,上面三种注水方式交替循环往复,以调整盖碗内汤色的均匀。然后,快速出汤。这样泡出的茶汤色,如果掌握的好,可以10多道茶水汤色能非常接近。如此泡茶,真的锻炼人的耐心、静心。

玻璃壶杯或飘逸杯泡

  无论是有无内胆的玻璃壶,还是飘逸杯,都是在了解了前面盖碗冲泡方式后的延伸,要想泡出好喝好看的小青柑茶,主要就是做到茶与汤的分离,就是泡出适宜的茶色茶味后,把茶汤及时分离出来,避免长久浸泡,以免茶味苦涩。此种泡法多适合居家或办公室。

  一整颗小青柑,然后注水,慢慢浸泡,自己可以去忙家务或工作,然后,即使稍长时间回来,一样的滋味甜美,如果滋味由于泡的时间长稍浓时,可以再柑普和水分离,再稍注入些开水,稀释茶味,即可品饮。

  玻璃壶泡,入内过滤胆中,润茶倒掉茶汤。再续水没过柑普茶,浸润至自己喜欢的茶色。然后取出内过滤胆,茶汤分离,品饮,特别适合多人围坐一起品饮闲谈。

  飘逸杯泡。

开孔泡法

  有时,一整颗泡太耐泡,自己又没有太悠闲的时间,可以以使茶及柑更早的出味,减少耐泡度,但提高每道茶汤滋味更浓郁,可以先用牙签或茶针在小青柑底部开个小孔,如此,再注水冲泡,无论哪种注水方式,柑内也能快速较短时间内受水,茶味析出。

裂口泡法

  另一个方式就是投茶之前,取下果的小盖,在柑果上部稍用力,把柑果捏裂几个开口,然后再冲泡。也能很好的达到滋味浓郁、柑茶味协调的平衡,同时由于稍裂开口,更能闻到果的浓郁果香、柑油香,特别是的喜人。

混合泡法

  同样是整颗粒单次冲泡。但和前面的都不同在于,先把果内的熟普倾出一部分、或一半在主泡茶器内,比如盖碗、壶或飘逸杯内,然后此散出的熟普连同剩余柑果茶同时冲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泡出熟普茶的滋味,让茶尽早出味,同时使柑果内部较多的受水浸润。这样泡出的茶味比较浓,初接触的茶友会感觉滋味太重。

分次品饮

  茶宜长饮淡饮。就是坚持合理长期喝茶、坚持淡饮茶,少喝浓茶,才能更好的对身心健康。

  一整颗小青柑(一颗粒10多克重),大多时候,特别是一个人独啜时,很难泡那么多道汤、从头喝到尾,一次品饮不了那么大量的茶汤,此时,茶百科建议,把一颗小青柑掰开,分两次或三次使用,根据自己的口感调整投茶量。

大的一整颗有13-14克重,完全可以分两次的量了

一分为二,分两次使用,也够量

掰碎每次5-7克使用

  先弄碎,是掰、是捏、是压、是挤随你开心,然后取四五克里面熟普,再取掰碎成指甲盖大小的柑皮二三克,一同冲泡。用盖碗、用壶、用杯皆可。这样淡饮茶、既健康又俭省节约,即使你再有茶,也不能太任性浪费哦。

煮饮

  小青柑的口感兼有新会柑的清醇果香,也有云南普洱的厚重甘香,冲泡十余泡后,仍有茶味。冲泡完之后,还可以放到煮水壶中煮泡着喝。

  煮泡小青柑的方法很简单,只需将多道水冲泡过的柑普茶放入煮水壶中,加上日常饮用量的冷水,将水烧开,再稍微熬煮一两分钟即可。

  与朋友相约,众人围坐,倾心而谈,听着茶水沸腾的声音,不禁让人想起曹孟德煮酒论英雄,只不过,此时所煮不过茶而已,较之孟德不同。 

  煮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煮,以及煮时的心情。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