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万花喝茶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三月花醒好时节,古人喝茶气氛组上线!

三月至,万花醒。

适合郊游寻野趣,

去自然里赏一番春景,喝一泡好茶,

正好当时节。

摄影/周昂

与世间万物一同品茶,在古人心中,无比诗意浪漫。

品茗是一种综合的多元的艺术活动。品茗有景、有人、有物、有心、有艺、有情、有境,这共同构成了品茗的情境。

唐代品茗的情境追求自然的情趣、温雅的氛围以及天人的合一。茶中有活泼的生活情趣,有风趣的文学底蕴,是有闲一族充满闲趣的艺术。

摄影/周昂

《茶经》对品茗的情境甚少着墨,但在唐代诗人的笔下,品茗充满了无限的雅趣,讴歌甚多。

唐人十分重视品茗环境的选择,或幽居雅室,或小桥流水,或岩间树林,或青山翠竹,说不尽的品茗之雅,道不尽的品茗之美。古人讲究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茶产自大自然,在山清水秀的自然之中,品尝一瓯香茗,是赏心乐事。

摄影/朵朵

唐代的诗人们,在竹下松间、花前月下、白云深处等自然环境中,品茗、对弈、作诗、作画,充满无限的机理与雅趣。

自古文人爱竹。白居易《养竹记》称赞了竹本固、竹性直、竹心空、竹节贞等品质,以其像君子之德,称“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品茗有竹为伴,自然是赏心悦目之事。文人品茗要在竹间进行。陆羽云煮茶要以炭为上,劲薪次之。诗人们却不以为然,他们不蹈常规,伐竹烹茶,以青竹助茶香。

文人爱竹之清幽,也爱松之浑厚。文人从松树上体悟到自身的品格,白居易曾以松自喻作诗《和答诗十首·和松树》。

除了竹林、松林这些特定的品茗环境外,一些诗人的作品只笼统称为“林下”。无论是松林,还是一般性的树林,环境优雅僻静,空气清新,自然是品茗的好去处。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畔是清幽之地,或湍急瀑流,或涓涓溪水,或暗泉涌动,或碧渊临风,在其间品茗,有说不尽的趣味。

这些地方的水本来便是净洁无比,水畔品茗更可以就地取水烹茶,达到天与人的合一。

泉水是诗人们的钟爱,皮日休的《题惠山泉二首》便是在无锡惠山泉边品茗。跑虎泉是唐代另一名泉,成彦雄《煎茶》便是在跑虎泉畔煎茶品茗的情景。山脚潭水边也可品茗。陆羽虽不认同用瀑布水煮茶,但唐诗中在瀑布附近品茶也有诗作。

花香在鼻目之间,茶香在唇齿之间,如果意在品茶,则茶香为花香所掩,如果意在赏花,则花香被茶香所夺,两者无论如何是不能兼得,都不能品得个中三昧,这是李商隐将对花啜茶视为杀风景之事的原因。

尽管如此,唐代诗歌并不乏花下品茗之事。月在古代文人心目中有独特的地位。月是宁静,是恬适,月下品茗则“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颜真卿、陆士修、张荐、李萼、崔万、皎然六人曾在月夜品茗以联句形式成诗《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唐人交游广泛,彼此往来颇多。在漫漫旅途,他们囊箧必备之物,是可以减缓他们旅程的困顿与劳累的茶。甚至外出寻幽访胜,文人会担荷茶具以行。当他们身处野外时,往往就地取材,以石为灶,以泉为水,以枝为柴,便可随处煮饮。

黄滔《送陈樵下第东归》:“青山烹茗石,沧海寄家船。”

伍乔《林居喜崔三博远至》:“野石静排为坐榻,溪茶深煮当飞觥。”

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茶本是嘉木灵草,号之瑞草之魁。诗人在野外取泉煮茶、野煎寒溪、静坐品饮,白云掠影,天幽山静,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自有一番高致野趣。

园林满足了士大夫阶层足不出户便可徜徉山水、乐在其中的情趣,唐代特别是中唐以后园林建设极为兴盛,其构建法则为“数尺之间,含纳大千”。

规格建制不大的园林之中,往往山峦迭起,峰回路转,瀑布奔涌,水转九曲,自然山水千变万化、斗转星移,煞是精致考究。

山水之景配以亭台楼榭、花草树木,尽得自然之盎趣。唐代诗人品茗自然不会错过园林这个造自然之法、尽人工之妙的好景观。陆羽曾在杼山妙喜寺建三癸亭,成为人文品茗聚会之所。

凉亭是半开放性的人工建筑,既能遮风避雨,又能观山川之秀丽、乘风纳凉,自然成为品茗的理想之地。

宫廷女诗人鲍君徽曾在宫廷外的东亭举办茶宴,作有《东亭茶宴》。天人合一是文人的最高理想,但凡人与自然交融的场所,唐代诗人都乐于前往品茗,他们的品茗场所不拘成规。

观景台是品茗的去处,香阁茶棚同样是品茗的场所,台、轩、棚等建筑物都是半封闭式的结构,既有人工建筑之美,又有自然风景之胜,在这些场所品茗充满了闲云野逸之感。

饮茶要求清幽空寂、自然淡雅。寺院道观一般依傍僻静的深山大川,风景或俊秀隽永或气势磅礴,这自然成为诗人品茗之理想场所。

在寺院道观既可以欣赏院落美景,心境澄明,又可以与僧人交流佛学,还可以品茗题诗,静心养性。在诗中,僧人在禅室中焚香打坐,啜茗悟道;漫漫长夜中,有炭火和佳茗为伴,在时光的流逝中,参透人生的真谛。唐代在寺院道观中品茗的诗歌数量极多。

唐代以大众化和商品化为特点的茶馆文化刚刚崭露头角,尚未成为流行的文化样式。因此,唐人的品茗主要是在私人宅邸中进行的。在自家宅院品茗既有几分闲适,又有些许慵懒。

闲居静室品茗,会做玄冥之想,贯休《桐江闲居作十二首》之三“静室焚檀印,深炉烧铁瓶。茶和阿魏暖,火种柏根馨。数只飞来鹤,成堆读了经。何妨似支遁,骑马人青冥。”

这是在厅堂中以茶代酒,回忆远方故友,历历在目。在私人宅落中,招三五好友,共同畅聊品茗,亦是风景无限。

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讲,茶室内部环境则显得更加现实和重要。窗明几净、格调高雅、气氛温馨,使人有亲切感和舒适感的茶室所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品茶,或许你也能体会到尘心洗净、俗念全消、心灵空明、乐而忘返的品茶意境吧。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大开眼界:史上最贵的20大盖碗,最贵的价格竟然接近一亿元

但凡真正深谙喝茶之道之人,都会有几套心爱的盖碗,更讲究的人则一定会备上几套景德镇知名大师亲自手绘的盖碗。

为何喝茶要盖碗呢?用茶壶或者用杯子喝茶不一样的吗?拍卖君在北京发现北方地区喝茶喜直接用壶泡茶,这种方式很符合北方人豪爽而直接的性格,甚至有用煮水的壶直接泡茶,泡好后直接倒入杯中款待贵客的。

清 乾隆款碧玉带盖碗

这种喝茶方式虽然方便快捷,可是牺牲掉了80%的喝茶乐趣,实在是亏!喝茶品茗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四点,尤其以嗅香为最重要,用杯和壶泡茶,一不利于察色、观形,二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和,三不利于茶香之保存。

清 芙蓉石光素盖碗

用大壶泡茶,嫩叶细芽在壶中被滚烫的沸水焖熟煮烂,茶温易冷却,香气更易散失,不耐喝且失趣味,此外,茶泡久了,品质更会下降,这是大壶泡茶的致命弊端。

而用盖碗泡茶,则所有优点都具备了,小小的盖碗,置于手中,茶之汤色,尽在眼前,碗盖包住香气不散失,香气萦绕,还可随时添加汤水,调和茶汤之浓淡,此外盖碗有托,拿在手心不烫手,实在是爱茶之人必备的心爱宝贝。

清 青玉兽面纹带盖碗

小小的盖碗,却不乏艺术价值极高的,尤其是清三代的盖碗,制作成本极高,艺术价值很大,动辄上百万。今天玉斋君就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国拍卖价格最高的20大盖碗,赶紧看看你家里有没有这样的宝贝!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20名  清道光御题诗粉彩鸳鸯荷莲纹茶盖碗

估价:RMB450,000-800,000

成交价:RMB828,000

上海明轩2019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一间屋

拍卖时间:2019-04-28

尺寸:直径10.8cm

此慎德堂粉彩盖碗敞口,深弧腹,圈足,盖面隆起,上置圆形抓钮,合于碗口内,盖顶及碗足内均署红彩「慎德堂」三字楷书款。内心无纹,碗与盖外壁粉彩绘荷塘鸳鸯图,一池碧水清澈见底,荷花盛开,其叶娉婷舒展,一对鸳鸯嬉戏于水波之上,相互凝视,意趣盎然。另一侧书道光御制诗文「珠盈菡萏圆千琲,梁戢鸳鸯福万年」,下钤红彩「道光」椭圆形篆印。造型秀美,胎体轻盈,绘画精细,色彩妍丽,为道光御窑难得的精品。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9名  清雍正斗彩云龙纹盖碗

估价:HKD400,000-600,000

成交价:HKD1,000,000

佳士得香港2015年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拍卖时间:2015-06-03

尺寸:直径20.9cm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8名  清乾隆铜胎画珐琅柠檬黄地缠枝莲托盘盖碗

估价:RMB700,000-800,000

成交价:RMB1,012,000

北京东正2016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重要宫廷夜场

拍卖时间:2016-05-14

尺寸:直径15.6cm;直径11.6cm

碗是明清时期常见的茶具,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皆十分流行,因其盖、碗及托分别象征着“天、地、人”三才,故又称三才碗。这套清乾隆铜胎画珐琅缠枝莲团龙茶器有茶盘一对、盖碗一对,器身遍布缠枝莲纹,碗底有团龙款,较之一般年号款更加珍罕。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7名  清乾隆碧玉描金福寿盖碗

估价:HKD700,000-900,000

成交价:HKD1,035,000

香港长风2009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皇室遗珍—清代宫廷珍品专场

拍卖时间:2009-11-30

尺寸:直径11.5cm

此碗精刻细描篆字百福百寿,字体绝无重复,甚有金石之美,碗身及上盖比例得当,线条流畅,为标准宫廷造办。

中国盖碗拍卖榜16名  清雍正黄地铜胎珐琅龙纹盖碗

估价:RMB800,000-1,200,000

成交价:RMB1,150,000

北京保利2011年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御制翡翠朝珠项链,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工艺品

拍卖时间:2011-06-05

尺寸:直径12.4cm

此碗造型敦厚沉稳,仪态大方,呈现宫廷皇家雍容气度。器身通体以上等精铜为胎,胎体厚重,施明黄色釉为地,釉色纯正,因黄与皇同音,故为宫廷御用。碗盖上作圆钮,施珐琅彩绘龙纹图案,其间神龙盘桓于圆盖之上,张牙舞爪,神态威严,身形矫健,扭转翻折,追逐于身前火珠,周身五彩祥云围绕,甚世祥瑞。碗身亦绘神龙造型,穿梭于云气之中,宛若自盖顶之上盘旋而下,神龙绘制精妙细致,须发清晰,龙鳞隐现,颇为精彩。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5名  清十八;十九世纪白玉盖碗(两对)

估价:HKD500,000-700,000

成交价:HKD1,320,000

佳士得香港200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拍卖时间:2007-05-29

尺寸:直径12.6cm×4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4名  清雍正斗彩喜鹊登梅图盖碗

估价:RMB850,000-1,000,000

成交价:RMB1,322,500

中国嘉德2012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赋彩徵祥——清代瓷器精选

拍卖时间:2012-10-29

尺寸:直径20.7cm

本盖碗尺寸、造型、纹样及款识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静观堂藏品十分相似,尺寸较大,且盖大于碗,盖上的子口恰与碗的内沿吻合,俗称“天包地”,与常见的盖嵌于碗内的盖碗不同,为非常少见的雍正官窑作品。同样造型还见有绘云龙纹者,如北京故宫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品。据研究,雍正朝大型盖碗有两式,一式如本品,另一式为仿自明宣德的合碗,两式均只在雍正朝生产,尚未见有康熙或乾隆款者。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3名  明宣德青花矾红龙纹盖碗

估价:RMB1,2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1,380,000

北京匡时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瓷玉工艺品专场

拍卖时间:2013-12-01

尺寸:直径17.3cm

此盖碗外壁上均绘青花矾红彩,碗壁上以青花环饰祥云纹和海水纹,碗盖和碗壁上均绘有矾红赶珠龙。由于盖碗在品茗过程中易于掌握浓度,可以直接欣赏泡开后的叶底,而且去渣清洗比壶来得方便。深受文人喜爱。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2名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八仙人物盖碗(一对)

估价:RMB900,000-1,300,000

成交价:RMB1,380,000

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梵云窑火—古瓷珍玩雅集

拍卖时间:2011-11-14

尺寸:直径17.4cm

青花釉里红八仙人物图器是清代官窑的名贵品种,虽常见碗、盘、碟、茶船等日用瓷之上,但装饰于如本品类盖碗者,则暂未见同类品面世。另本品造型极为独特,纵览国内外公私收藏,也不见有与其形状相同者,故可能为传世孤品,弥足珍罕。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1名  乾隆朝御窑粉彩百花不露地折腰盖碗

估价:RMB1,000,000-1,200,000

成交价:RMB1,380,000

北京东正201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明清宫廷御瓷

拍卖时间:2015-11-19

尺寸:口径10.2cm

百花不露地为粉彩名品,又称“万花锦”。始创于雍正时期,流行于乾隆朝。是唐英督陶期间的又一伟大创举,其艺术性非同凡响。据乾隆清宫内务府记事记载,绘此种图案之器,为宫中赏花时所用,象征“万花献瑞”。拍品做折腰式,胎体轻盈细薄,外壁粉彩一体绘饰百花图,花团锦簇,各尽其妍,犹如万花齐放,富丽堂皇。盖及碗身品相完好,保存至今实为不易。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0名  清乾隆御制翡翠盖碗

估价:RMB1,0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1,495,000

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

清乾隆御制紫檀百宝嵌屏风,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

拍卖时间:2015-06-06

翡翠盖碗通体翠绿,局部又有一抹翡色,水头莹润,通体光素,充分展现翠质本身美感,追求良才不雕的意趣和优雅格调。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9名  清乾隆白玉盖碗(一对)

估价:RMB800,000-1,000,000

成交价:RMB1,495,000

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禹贡(一)乾坤掷—古今东西间的乾隆宫廷艺术幻境

拍卖时间:2018-12-12

尺寸:直径12cm

本品通体表面琢磨光滑而无纹饰,碗盖与器身相密合,器型规矩,工艺精湛。此碗遵循“良材不雕”的原则通体光素,存“玉之五德”,以示蕴天地山川精气之大器不琢,突显玉乃山川精英的材质美。整器磨制精到,线形柔畅,抛光细腻,实为清代玉碗的精品。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8名  清道光粉彩描金莲瓣纹盖碗

估价:RMB500,000-600,000

成交价:RMB1,725,000

北京东正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中国古董珍玩专场

拍卖时间:2011-06-05

尺寸:直径11.5cm

此款粉彩莲瓣纹盖碗由碗、盖组成,胎薄釉细,品质上乘,器盖有圆钮,碗为敞口,弧壁,高圈足,整体造型精致典雅,盖钮鎏金,器盖、碗身均以写实手法绘粉彩莲瓣纹,极为细腻逼真。莲瓣纹是古代陶瓷最为流行的花纹装饰,始于春秋,盛于南北朝至宋,流行于整个封建时代。此器胎质细腻,釉水润泽,色彩协调,笔工精致,堪称上品。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7名  明龙纹金盖碗银莲台

估价:RMB1,600,000-3,000,000

成交价:RMB1,840,000

中国嘉德2018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金银雅玩

拍卖时间:2018-06-19

规格:盖碗815g;莲座865g;通高19cm

此件由盖碗及莲台两部分组成,其盖碗由黄金打制,可开启,盖以含苞待放之莲花为钮,高浮雕五爪双龙首尾相戏于云气纹之间,龙身“左盘右蹙如惊电”,粗壮肥大,威武凶猛,外沿錾刻缠枝花纹,碗体口外撇,深腹,圈足,其腹部双龙纹饰与盖上纹饰相对应,碗内刻有莲花瓣及六字箴言,圈足处饰海水纹,底部錾刻一周“大明宣德戊申年御用监造玖成色金重贰拾壹两玖钱”字样。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6名  清雍正斗彩花卉纹盖碗

估价:HKD2,200,000-2,500,000

成交价:HKD2,245,000

佳士得香港2000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2000春季拍卖会·中国宫廷及圆明园御制艺术品

拍卖时间:2000-04-30

尺寸:直径19.4cm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5名  清乾隆外松石绿釉内五蝠纹盖碗

估价:RMB2,000,000-2,600,000

成交价:RMB2,300,000

北京中汉2011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瓷器工艺品

拍卖时间:2011-05-23

尺寸:直径12.6cm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4名  清乾隆御制白玉刻「三清诗」盖碗

估价:RMB2,600,000-3,600,000

成交价:RMB4,370,000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禹贡(二)——康熙御制黄花梨大四件柜唐英督陶与大清的辉煌时刻

拍卖时间:2017-12-18

尺寸:直径11cm

本品精选上等白玉雕琢而成,质地莹洁,润若鲜荔,造型轻巧细薄。内外壁各刻如意云纹两道,杯心阴刻松树、梅花、佛手纹,参差相迭,外壁摹刻乾隆御制《三清茶》诗。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3名  清嘉庆粉彩御制三清茶诗盖碗

估价:RMB3,800,000-6,800,000

成交价:RMB4,600,000

北京保利2011年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工艺品

拍卖时间:2011-12-06

尺寸:直径11.3cm

清宫茗茶风尚由来已久,肇启于康熙后期,历雍乾二朝而大盛,沿袭至嘉道之世。其茶具之变化亦随时代而不同,彰显每位帝皇的品味和雅好。嘉庆皇帝自幼深受乾隆皇帝的影响,一生钟情茗茶,以致有清一代,于官窑瓷器上书写御制诗文为饰仅见其父子二人。乾隆者所作御制诗文装饰于多种器形之上,且入饰的诗文数目广多,而嘉庆者仅见于茶具(茶壶、茶杯、茶盘),诗文数量也只是一首,本品正是其中最为珍罕的一例。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2名  清乾隆白玉雕八吉祥纹盖碗连碧玉座

估价:RMB3,000,000-4,000,000

成交价:RMB6,900,000

北京东正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皇家长物—中国宫廷艺术专场

拍卖时间:2011-06-05

尺寸:直径13cm

此白玉八吉祥盖碗以羊脂白玉为料,温润晶莹,呈凝油脂光泽,碗分为盖、身两部分,盖钮凸刻八棱,每棱之间为一瓣莲花,莲花上为葫芦状物,盖面碾琢佛门八宝,盖与碗均为花口,碗身与佛门八宝相对应分为八个区域,每一区域碾琢一尊佛祖像,碗足外撇,配有碧玉底座,底座为束腰状,分为上下两部分。此器刀工深峻,线条细润,富有浓郁的宫廷气息,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名  清雍正蓝釉堆白鱼藻纹盉式盖碗(一对)

估价:RMB6,600,000-7,600,000

成交价:RMB7,590,000

中国嘉德2018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胤禛十二美——雍正御制瓷器撷珍

拍卖时间:2018-06-18

尺寸:直径17.5cm

想知道Tea-girl 如何浇灌颜值吗?

  青春不止于此  还有更多可能

  英德红茶以青春艺术新姿态闪亮登场

  经过创新升级后演绎出青春健康格调

  艺术的包装,青春而活力

  让更多年轻者对茶有了新看法

  T三有机茶·英德红茶  艺术装系列

  水滴 /苹果 /绿叶/玫瑰/阳光

  T三与马来西亚画家倾情跨界之作

  以水滴、苹果、绿叶、玫瑰、阳光为创作素材

  感知自然万物的力量

  创造出华丽而唯美的艺术装

  诉说着自然与艺术的精致灵魂

  寓意:珍惜水资源,保护绿植,爱护地球

  比起世界上无处不在的破坏和冰冷

  T三有机茶隐藏起来的自然有机总是格外可贵

  散发青春健康的气息,是世界上难得的美好

  在那些如海藻般茂盛的茶元素面前

  自然有机与浪漫艺术的碰撞让人无力抵抗

  因为这就是他们真实追求的写照

  「 橙 · 醇美红茶 」

  澄澈醇美的水滴,遇见世外桃源般的茶山峰,交融交织,挥洒在英西峰林之上,犹如一位水精灵藏身于青山绿水之中。

  偷偷泡了一杯醇美红茶,入口酵香,茶感甜柔温和,如似水年华。

  「 绿 · 纯真红茶 」

  那一抹平静而浓郁的「绿色」,是每个日子中最坚定的色彩力量。

  与「纯真」的极致纯粹相遇,入口舒适自然清新,忽觉宁静,如回归初到清新校园的感觉,不禁让人驻足回味。

  「红 · 热恋红茶」

  同样是洋溢而奔放的色彩,却多了一份热情,只因万花丛中只倾心这片叶。没错,就是热恋的感觉。

  热恋般的红茶,茶感如亲吻,高扬的香气中带着丝丝甜意,即使再枯燥的日子也能绽放出不一样的风采。

  「粉·温馨红茶」

  浓郁而娇艳的花影,悄然绽放着令人怦然心动的温馨。

  在净水方寸间,泡一杯温馨红茶,让丝丝茶感和甜味慢慢透入,如暖春午后花园的温柔气息。

  「蓝· 绵绵红茶」

  一抹阳光,穿过北纬23°英西峰林,直射在身上,热烈而不拘束,绝对让人拥有一整天的好心情。

  当秋日的清凉感逐渐逼近,泡一袋绵绵红茶,香气浓郁,茶感浓重,口感极富层次,茶香绵绵萦绕。

  在净水方寸间

  5种口感,撑起你的四季

  每天拥有不一样的好心情

  ▽

  青春艺术的盒子也可2次利用

  给清冷的桌面来点热情活力的装饰

  —

  工作再累,事业再忙,加班再晚

  别忘了给自己来杯有机好茶

  生活虽不易,但岁月静好

  趁春光正好,端起茶杯,细细品味生活

  人们常说

  喝茶的人自有韵味

  举手投足挥洒出一种浑然天成的雅致

  回归自然纯朴

  带你做有温度的品茶人

  

  T三有机茶·英德红茶  艺术装系列已上市

  请莅临店铺体验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