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玫瑰花茶早上还是下午喝好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喝茶有益健康,但99%却把它喝成了夺命茶~


中国人喝茶的习俗由来已久,不论是精致的功夫茶,还是粗狂的大碗茶;不论是有价无市的贡茶,还是老百姓喜爱的“高沫”,闲来无事泡上那么一杯,茶香甘甜浸人心脾,滋味十足……


喝茶有益健康,但你一定想不到,茶水喝错了也会伤害健康!


茶有性味,不能乱喝


唐代的《新修本草》被视为首载茶的中药典著,其中有这样的描述:“茗,味甘、苦、微寒、无毒。”短短八个字,概括出了茶的基本性味特征。


性味,指的是四气五味。

四气,即寒、热、温、凉;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四气:茶微寒。寒凉的药物能清热解毒、泻火凉血,但脾胃虚寒之人不宜多食。


五味:甘多为补,善生津止渴、益气增力;苦多为攻,可清热消暑、消食解腻、利水通便。


除此之外,茶还有“升清降浊”的作用。升,可清心宁神;降,可利水、通便、助消化。


加工方式不同,也使不同茶叶的性味出现差异。


不经发酵的绿茶偏凉、偏苦,升清作用强;而发酵茶则会朝温、甘转化,降浊作用强。



喝茶,要因时而异


姜良铎的“一日茶谱”:


晨起,一杯奶茶;

早餐后,饮用绿茶或乌龙;

下午,常饮红茶或普洱;

晚上,喝上一杯红茶。


ps:奶茶,由红茶、牛奶,加盐熬制而成。平缓温和,具有暖胃的作用。


如姜老样的喝茶法,叫做“因时而异”。


早上阳气开始生发,喝绿茶,有升清作用,能使一天神清气爽。


红茶、普洱就有降浊作用,下午要降气,人才舒服。


晚上喝红茶、普洱较温和,茶要淡一些,才不影响睡眠。



选茶,要看体质


喝什么茶,不能全凭口味决定,还要辨别体质来判断。


比如,夏季很多人喝苦丁茶,苦丁茶是冬青树叶,其性味过分苦寒。上火的人可以喝,但不宜长期喝,没有上火就不能喝。


中华中医药学会曾颁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


作为专业“茶人”,国家高级茶叶审评师、茶学博士王盛先生认为,这9种体质的人,喝茶的品种、浓淡都不同。


1、平和质


面色、肤色润泽,头发较密,目光有神,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各种茶类均可 。


2、阳虚质


平素畏冷,以胃脘、背部、腰膝多见,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宜喝红茶、黑茶、重发酵乌龙茶(岩茶);慎喝绿茶,尤其是蒸青绿茶。





3、气虚质


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易头晕,活动量减少,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宜喝普洱熟茶、乌龙茶、富含氨基酸如安吉白茶。


4、阴虚质


眼睛干涩,口燥咽干,鼻微干,皮肤干燥、脱屑,偏好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多饮绿茶、黄茶、白茶; 轻发酵乌龙茶,可配枸杞子、菊花、决明子; 慎喝红茶、黑茶、重发酵乌龙茶。


5、痰湿质


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多喝各类茶,或茶中加橘皮同饮,推荐茶多酚片。





6、血瘀质


肤色、目眶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肢体麻木,好卧,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多饮绿茶、黄茶、白茶;轻发酵乌龙茶,可配枸杞子、菊花、决明子。


7、气郁质


神情抑郁,紧张焦虑,烦闷不乐,有孤独感,容易受到惊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体形偏瘦、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常感到乳房及两胁部胀痛。


宜饮富含氨基酸如安吉白茶、山楂茶、玫瑰花茶、菊花茶、佛手茶、金银花茶、山楂茶、葛根茶等。


8、湿热质


湿热内蕴,面部和鼻类总是油光发亮,脸上易生粉刺,皮肤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


多饮绿茶、黄茶、白茶; 轻发酵乌龙茶,可配枸杞子、菊花、决明子; 慎喝红茶、黑茶、重发酵乌龙茶。


9、特禀质


过敏体质,常鼻塞、打喷嚏,易患哮喘,易对药物、食物、花粉等过敏 。


宜喝淡茶、不喝浓茶。





国家高级茶叶审评师、茶学博士王盛表示:


喝茶要选择合适自己的茶叶。


最简单的测试法:若尝试某种茶叶后,身体舒服,就表示此茶合适,可继续。


若出现下述不适症状,就说明这种茶叶不适合你,应停止饮用。


常见不适有两种表现:一是肠胃不耐受,饮茶后出现腹痛、胃痛、大便稀烂等;二是过度兴奋、失眠,或者头晕、手脚乏力、口淡等。


如何把握喝茶的量:正常人每天喝6~10克茶,分早、午、晚各一杯。


一杯是什么概念?如果泡绿茶,一杯150毫升水,放3克的茶,茶水比约1:50就比较合适。如果喝乌龙茶,茶壶泡,也是这个量,分三次泡。



这样喝茶,大错特错


你习以为常的喝茶方式,可能犯了大忌。国家茶叶审评师、茶学博士王盛点评常见的饮茶误区——


1、保温杯泡茶


茶具最好选用陶瓷壶杯,用保温杯泡茶,虽然可以让我们随时喝到适口的热茶,但是茶水较长时间保持高温,会使香味减少,苦涩味加重,也损失部分营养成分。


2、喝茶趁热


众所周知,食用烫食会增加患消化系统肿瘤的风险。热茶亦然,刚沏好的热茶易烫伤食管,容易诱发食管癌。


3、泡浓茶


浓茶如酒,多喝醉人。茶水太浓,浸出过多的咖啡因,对胃肠刺激性太大。





4、饭后大量饮茶


饮茶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其实不止是饮茶,饭后饮水也会冲淡胃液。总之,饭后半小时之内最好不要过多喝水或饮料。


5、一大杯茶,从早泡到晚


时间太长,茶水会有苦涩味,既品尝不到茶的真味,亦容易使茶中的重金属析出,不利健康。喝茶最好做到茶、水分离。


6、空腹喝茶


空腹饮茶会引起心悸、头痛、胃部不适、心烦等“茶醉”现象。若发生“茶醉”,可吃糖果或喝糖水以缓解。


7、睡前饮茶


睡前饮茶会精神兴奋,影响睡眠,甚至失眠。尤其是新采的绿茶。


8、茶垢不清


茶垢对健康不利,还会影响茶的味道。


萬里飘香近千亩茶园


古风今韵的中式茶馆

【王盛】茶学博士 国家高级茶叶审评师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 山东茶文化研究会理事 青岛萬里飘香茶业品牌创始人 种茶 制茶 评茶三位合一的近代茶人

不同国家的饮茶文化如何各显特色

茶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饮料之一。因着各国风俗民情的不同,各自国家形成了独特的茶艺、茶道与茶文化,放眼世界的饮茶风俗,正应了那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寒冬腊月,正是喝茶的时节,一杯热茶可以驱散寒冷、温暖身心,本期就由不同作者为读者介绍不同国家独特的茶文化。

水果茶、草本茶……

听说德国小孩也爱喝茶?

还记得11年前我第一次到荷兰留学,课间和荷兰同学坐在学校的咖啡馆里聊天,负责照顾我们新生的荷兰同学问我:“你想喝点什么?咖啡还是茶?”我犹豫不决,其实两个我都不想喝,但是二选一还是选了喝茶。

她又接着问:“什么茶?茶里面你想加点什么?要加糖吗?或者,加点牛奶?”

因为她是笑着问的,我当时还以为她是在开玩笑呢!

我惊讶地问:“啊,喝茶还加糖,还可以加牛奶?你是开玩笑的吧?”

荷兰同学说:“没有啊!是可以加呢,你要不试试?加了糖和牛奶的茶很好喝呢!”

然后她帮我点了一杯加了糖和牛奶的茶,我第一次知道茶还可以这么喝!

后来我发现,原来欧洲人也很爱喝茶,喝茶并不是我们亚洲人的专属习惯,并且欧洲超市里的茶种类非常多。在喝热水时,欧洲人习惯于往热水里加茶,比如大家熟知的英国人早餐时喜欢搭配红茶。欧洲人早餐喜欢喝咖啡,但晚上不适合喝咖啡了,很多人就会选择喝茶。

在德国,最受欢迎的是草本茶和水果茶,近几年来也有中国绿茶、日本抹茶、印度茶等等越来越多的异域口味出现在超市里。

很少单一成分多为混合茶

还有针对孕妇、孩子等人群喝的茶

因为处理工艺的不同,德国的大部分草本茶和水果茶都不含咖啡因,因此受用人群非常广泛。我曾经在当当上看到某本德国专家写的育儿指南下面有评论批评道:“肠绞痛居然建议婴儿喝茶?什么不靠谱的专家!”

这一点真的就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啊。在德国,婴儿的确是可以喝茶的,一般针对肠绞痛会喝茴香茶,出生两周以后就可以喝。还有孕妇茶、下奶茶等等,各种名头的茶都有。

比如某品牌孕妇茶成分是苹果、玫瑰果和接骨木花;下奶茶主要成分是八角、茴香、香菜种子、接骨木花、柠檬叶。

名头归名头,实际上这些草本成分并不是只有孕妇或者母乳妈妈才能喝,它们也是普通茶的常见成分。

这里的茶一般都是多种草本植物或水果的混合,很少是单一成分,所以我几乎不买重样的,每次都会尝试新品种新组合。

去超市只要看到新推出的茶,或者有漂亮的包装(我绝对是颜控),就会忍不住买回来尝一尝。我家厨房橱柜永远有一格是专门留给各种茶的。

早晚安茶、放松茶、心平气和茶德国人给不同功能的茶起名字

为了方便人们选择,德国人给这些茶起了各种好听的名字,什么早安茶、晚安茶、感冒茶、咳嗽茶、放松茶、心平气和茶、清醒茶等等,让购买的人一看就知道哪种茶适合哪种场景。比如——

我每天早上起来就习惯性地泡一杯“早安茶”,早安茶一般有助于醒脑。

到了晚上就可以喝放松茶或晚安茶,让人放松下来,做好进入睡眠状态的准备。

晚安茶的成分是蜜蜂花、薰衣草和茴香。

有时候工作上遇到了烦恼,想发火的时候,就来一杯“心平气和茶”,告诉自己控制好情绪。心平气和茶的成分一般是柠檬香脂、南非红灌木(又称路易波士)和西番莲。

如果喉咙疼了,有感冒症状了,肚子疼了,也会喝相对应的茶,大人小孩喝的都有。

我女儿喝的儿童感冒茶成分是接骨木花、菩提花和百里香,4岁以上可喝。

我感觉这些草本茶和中医理念还挺像的,疗效是否明显不好说,反正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喝一杯热茶,会觉得很舒服。但是又和国内流行的滋补养生茶不同,其中大部分小孩也可以喝。孕妇的话建议每天草本茶不要超过两杯,水果茶随意。

德国人喝茶爱加糖、蜂蜜和牛奶

德国人喝茶爱加糖或者蜂蜜,有些茶还可以加牛奶。不得不说,加了糖或蜂蜜后,味道确实更好了。尤其是水果茶,加了糖或蜂蜜后,伴着淡淡的水果清香,真的是好喝至极。天气冷的时候泡一杯热茶坐在沙发上,在暖暖的灯光下听着音乐或者观看电影,暂时忘掉烦恼,专注于享用热茶的清香,就觉得很满足。当然,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加入牛奶,含有各种森林莓的纯水果茶就不太适合,这类水果茶兑入牛奶后,会发生絮状反应,就像往橙汁里兑牛奶一样。但是苹果茶、大部分花茶、草本茶以及含有咖啡因的水果茶都非常适合兑牛奶喝!

我常常和丈夫马克思开玩笑说:“一杯热茶就能让我找回幸福感!”也正因如此,我女儿小小年纪也爱上了喝茶。

我喜欢给她买专门给小孩喝的茶,味道更适合小孩。关键是每次逛超市看到包装太可爱,实在抵挡不住诱惑啊。孩子喝的茶成分一般都是混合水果(有些草本也是可以喝的)。

我女儿喝不惯白开水,但是天气冷后她又想喝热水,所以我早上先在家用她的保温杯泡好水果茶,把茶包取出后带到学校去喝。茶包一般只需放5-8分钟就可以了。学校要求不让带含糖饮料,那就不加糖或蜂蜜了。文/悠悠妈(现居德国)

比起咖啡,英国人可能更喜欢喝茶?

英国区区6000万人口,每天要喝掉7000万杯咖啡,而茶,却要干掉1.65亿杯。

17世纪通过与中国贸易进入英国

主要供贵族阶层饮用

英国人喝茶的习惯可以追溯到17世纪。茶首次进入英国是通过与中国的贸易,具体来说,是通过东印度公司引入的。最早的记录显示,英国人在17世纪中期开始饮用茶,尽管当时茶叶仍然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主要供富裕阶层消费。

有一位对英国茶文化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就是葡萄牙的玛丽亚公主。她嫁给了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在嫁妆中包括茶叶,这使得喝茶成为上层社会的时尚和潮流。这一时期也标志着茶作为一种社交活动的兴起,茶会成为贵族社交的一部分。

18世纪后逐渐进入大众社交场所

喝茶爱用精致的茶具与点心碟

在18世纪,茶叶价格下降,普通人也逐渐能够负担得起,这进一步推动了茶在英国的普及。茶成为家庭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有助于社交和家庭聚会。

在英国,你见到茶馆的概率不会亚于咖啡馆,而且消费从低到高的都有。小镇里的茶馆普遍布置都非常的小清新,价格也很亲民;而在伦敦,就有很多高档的酒店提供下午茶,不但需要预约,而且还有严格的着装要求。每到下午,茶馆内就高朋满座,大家点一壶茶,就着甜品谈天说地。

茶馆也是英国人的重要社交场所,英国人喝茶非常讲究,一般会选一套精致的茶具,再配上各种精致的点心碟。英国人普遍喜欢喝红茶,茶馆里面点单率最高的茶有大吉岭红茶和伯爵红茶。众所周知,除了中国,印度也是世界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而大吉岭红茶就产自印度的大吉岭区。这种茶以独特的花香、水果和木质香闻名。而伯爵红茶还与中国有关。据说名字来源于19世纪的一位名叫查尔斯·格雷的英国政治家,格雷伯爵的一个朋友在中国旅行时,赠送他一批柑橘皮调味的茶叶,这种茶的调味方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后来被称为伯爵茶,柑橘的添加赋予了这种茶一种清新的香气和味道。

没有甜品的下午茶是不完美的

最传统的代表性茶点就是司康

正如中国人喝茶要吃点八大件、八小件茶点一样,英国人喝茶也离不开甜品。没有甜品的英式下午茶是不完美的,英国最传统的茶点就是司康饼。一般喝茶都会点上一个,刚出炉热乎乎的司康,从中间一分为二掰开,抹上德文郡的凝脂奶油和草莓酱,小味儿啧儿一下就上来了,绝对堪称灵魂蘸料。当然,喝茶也离不开牛奶和糖。所以一般上茶时,服务员也会端上一缸鲜奶和白糖,自己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

而伦敦一些华丽一点的酒店下午茶,茶点除了传统的司康饼之外,还有其他的点心和水果,并且会用三层的碟架装起来。基本上,一顿下午茶喝下来,晚上也可以不吃饭了。

除了中国,可能英国算得上世界上另一个能体验独特茶馆文化的国家了吧。文/Kurt

喝茶如喝水,土耳其人均喝茶量世界第一?

刚好今天茶意浓,煮了一壶滚烫的土耳其红茶,那就正好来谈谈这份被土耳其人视若“生命之血”的珍贵吧。煮好的红茶倒入一只郁金香状的透明杯中,浓郁茶色透过如女子般曼妙身姿的杯身照射在手掌心上,那晶莹剔透的颜色像极了下午的雨后穿透云层照射下来的夕阳光,铿锵有力却又明艳妩媚。

茶馆伙计在大街小巷穿行卖茶

街边闲聊的人群是他们的目标

在土耳其,你可以轻易地看到茶馆伙计拎着由三根铁线悬挂着的大托盘在大街小巷穿行,托盘里放着三五杯色泽诱人的浓茶,白色的方块糖被随意放在碟子上或者被装进一个精致的高脚碗里。街边坐着闲聊的人和店铺里的人群都是他们的目标,物美价廉的红茶使每个人都可以来上一杯甚至几杯。喝完茶的茶杯摆放在桌子或者窗檐甚至石基上,自会有人来收,也不用担心被人觊觎并带走那些漂亮的杯子。

如果你有机会作为客人被邀请到普通土耳其民众的家里,红茶亦是主人家必不可少的待客之物,水是不问不给,但是浓茶如果不饮上三五杯,他们不让你走的。

喝土耳其红茶有特别的煮茶之道

要用当地特制的子母壶

土耳其红茶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煮茶之道。和我们中国的功夫茶具不同,土耳其煮茶的工具是一套子母壶。子母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较小尺寸的为子壶,下层为母壶。几大匙茶叶装入子壶,饮用水入母壶,母壶中的水烧开后,将其转移到子壶中,继续小火慢煮,一壶清香扑鼻的土耳其茶便做好了。想喝茶时,可取子壶,将其中的茶汤倒入玻璃杯中。如果太浓,可取母壶,向浓郁的茶汤中添些热水以稀释。人们根据自己的口味在倒入茶的过程中随意喊停,喜欢浓郁口味的可以加至杯的一半后,倒入热水中和。喜欢稍淡口味的可以加至杯的三分之一,再倒入热水。

在人们聊天喝茶的过程中,炉子上的壶依旧在缓缓被加热,主人家可以随时起身为你的空杯添茶,茶壶里的茶在这样的煮茶方法之下,仿佛永远不会枯竭一般。

土耳其人对茶的热爱程度

流淌进血液里

就如同土耳其人的性格,你可以大口豪爽喝茶,不会有人因为这样的喝茶方式而被鄙视不懂得品茶,足够大的郁金香杯也不会让你喝一口就要添一口。

他们对茶的热爱程度就像身体里流淌着的血液,没有茶便没有了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管是对于穷人还是富人都是一视同仁的,那么的顺其自然却又发自肺腑。

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每个土耳其人平均一年要用掉2.5公斤的茶叶,平均每天每个人至少三杯的茶量,超过了每天一杯下午茶的英国人,位居世界第一。

在土耳其语中,茶的发音为“茶伊”,和诸多其他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国产生交集的亚洲国家一样,沿用了我们中国广东对茶的发音,通过这种语言上的相通之处,可以看出土耳其茶文化的起源。

茶在土耳其流行不超过一个世纪

一战后逐渐替代咖啡成日常饮品

茶其实在土耳其流行的时间还不超过一个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土耳其领土确认为了安纳托利亚和欧洲的小部分,从此失去了以往生产咖啡的黎凡特及北非地区,咖啡于是晋升为昂贵的消费品。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呼吁土耳其民众团结共渡艰难时期,以茶代咖啡。所以,茶很快替代了咖啡成为了民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饮品,也成为了土耳其代表性最强的特产之一。

供应土耳其全国的茶叶大部分生产在黑海的里泽地区。到了采茶的季节,身穿彩色长裙或半裙的姑娘和妇人们头戴着五颜六色的头巾,背着藤编的背篓,男人们和孩子也来了,在漫山遍野巨大的绿色茶田中穿行采摘,非常美丽动人。

采好的茶叶被运送至工厂,烘干、碾碎、包装。这种被碾得细碎的茶叶在我看来也非常有趣,它不像我们中国的茶叶会尽力保留叶子原有的形状。所以如果你尝试用我们的功夫茶具来煮这种茶,恐怕是没有办法尝到它该有的味道的。

来源:北京青年报、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