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马台乡春茶价格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这款经典“老茶”再现江湖,让楚茶重拾久违的梦想

图1:五峰县楠木桥茶农抢采春茶

《志远读城》:如何让楚茶走出自己的节奏?一项大胆的行动正在武陵山区不动声色的实施。今年,湖北采花茶业和五峰县政府联手,重启当地多年以来因为效益低而被忽视高海拔地区老茶园。在这些以五峰本地中大叶群体种为主的老茶园里,出产的,恰恰是口感最独特,风味最浓郁的地道五峰茶。

◇楠木桥村突然来的运气

就在福建武夷山区因为国家领导人的造访,让当地岩茶又收获了一波热度当儿,在湖北武陵山区的中国名茶之乡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茶界上下也憋足了一口气,使出一个大招,重启被闲置的本地品种老茶园,推出再现地道五峰茶风味的经典产品,让湖北茶走出自己的节奏。

这款被山区茶农寄予极大期望的地道五峰茶,采自五峰最偏远山区的老茶园,这些茶园海拔均在800米-1300米之间。

前些年,因为效益不佳,这些珍贵的老茶园几乎被当地茶农放弃:茶园都在半山坡上,地势险峻,不容易爬上去,更不容易采,而且鲜叶产量不高。

而今年,五峰县联合湖北采花茶业拿出强力手段,对以本地中大叶种为主的老茶园采摘下来的明前芽茶开出每斤鲜芽180元的价格,把那些一度远离老茶园的茶农又吸引回来。突然之间,老茶园又恢复了生机。

图2海拔1100米高山上老茶园

3月29日,在五峰地处偏远的采花乡楠木桥村,在一个叫做曹家台的小组里,65岁的茶农汪长银告诉笔者,他们夫妇俩就是重返老茶园茶农中的一户。

汪长银说,短短几天已经靠卖鲜叶挣了2000元。他估摸着,今年4亩茶园,挣个8000元到10000元,应该没问题。此前,他们已经有3年没从老茶园里弄到一分钱。

对城里人来说,一万元左右的收入,不算个什么。但对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2万元左右的五峰来说,意义完全不一样。

更何况,楠木桥村是宜昌市级深度贫困村,去年才刚刚实现脱贫。从那些前几年几乎没有收入的老茶园,突然冒出近万元的收入,实在非同小可。

在汪长银家里,楠木桥村村支书马学才带着眼镜,认真地检查着老夫妻俩刚从茶园里采回来的鲜叶,一点点指出采摘“采花毛尖经典五星”原料鲜芽的技术要领:芽头要在1.5厘米左右,手上不能有汗,采时也不能太用力。特别是不能用塑料袋作为装嫩芽的容器,那会让鲜芽不能呼吸,大大影响原料的品质。

图3楠木桥村书记马学才指导村民采茶

为了带动村民重启老茶园,马学才压力很大。一方面,他要让茶农们采的茶符合技术标准,不能将180元一斤的鲜芽因为采摘质量不过关,变成120元甚至更低;另一方面,他更要对采花茶业负责,采花茶业是楠木桥村巩固脱贫成果甚至实现乡村振兴的希望。

马学才跟那些有头脑的村支书一样清醒: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的振兴。他深知,采花茶业支持楠木桥村重启老茶园,在这里设立“五峰原生老品种名优茶保护区”风险巨大。而他作为村支书的踏实作风,也是采花茶业肯将楠木桥作为新产品原料基地的重要原因。采花毛尖名优茶基地的称号来之不易。

马学才担心,因为自己的一点疏忽,而让一个刚刚启动的大事业化为泡影。对于楠木桥村整体而言,老茶园今年有望为村里356户茶农带来超过200万元的额外收入。几乎没有其它的机会能够替代。

图4采花茶业科技园是五峰茶产业的亮点

◇采花茶业和五峰县联手做件大事

马学才的努力,是为了巩固楠木桥村的脱贫成果。但对于湖北采花茶业和五峰县而言,2021年启动以老茶园的本地中大叶群体种为原料的新产品上市计划,另有深意。

近二十年来,因为采花茶业这样龙头企业的出现,五峰县茶产业从原来在全国甚至省内默默无名,一下子成为湖北茶产业的生力军。

五峰这个山区小县,无论是论茶叶品牌还是论茶产业的实力,都跃居全省前列。采花茶业更是9次通过农业农村部组织的监测,连续13年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这些年来,采花茶业和县里一起努力建设标准茶叶种植园,在五峰茶区大力推行茶树优良品种,大力推进机械化采摘,引进并改造全自动化茶业加工生产线,让五峰茶叶满足并符合市场对质量安全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方面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采花茶业突然发现,部分五峰茶的忠实消费者,却开始怀念采花毛尖起步之初推向市场的经典款老茶的味道。

市场的呼声,引起采花茶业负责人马驰的重视。公司做出战略决策,决心开发一档高端茶“采花毛尖经典五星”,重现五峰老茶的经典味道。采花茶业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五峰县政府和当地茶界的共鸣。

前几年,五峰县在参与万里茶道的申遗过程中,对全县境内跟古茶道相关的文化遗址,做了系统的调查。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发现五峰境内还完整保留着为数众多的古茶树,甚至有连片种植当地中大叶种的老茶园。全县有将近2000亩,其中楠木桥村有原生产种老品种茶园450亩。

楠木桥村闻讯,从中看到了振兴该村茶产业的机会,提出把这款高档茶的基地放在楠木桥。

正如前面所提,老茶园多半位于高海拔,交通不便也不易采摘的山区,且老茶园多半种植稀疏,与种植全国流行优良品种茶树的茶园相比,鲜叶产量非常低。

由于海拔高,老茶园开采时间要晚于海拔较低的地方。这样一来,每年新茶开采,鲜叶价格最高的时候,老茶园却无叶可采。而当老茶园逐渐进入采摘旺季,市场上鲜叶的价格却已经垮下来,不值钱了。这些,都让当地茶农对老茶园避之不及。

图5楠木桥的百年老茶树

尽管如此,老茶园绝非一无是处。这里种植的都是五峰本地品种,换句话说,是经过大自然千百年自然筛选下来,适合当地水土、气候条件的品种。产量虽低,但是,由本地品种鲜叶加工出来的名优茶,正是被很多人想念、回味的采花毛尖最经典的味道。五峰茶最初冲出宜昌,走向全省乃至全国,其实靠的就是种植本地品种的老茶园出产的原料。

采花茶业和五峰县政府都意识到,要想重启老茶园,利用其风味独特的鲜叶原料,做出地道的五峰茶,关键在于要让当地茶农感受到老茶园潜在的价值。

为了鼓励茶农开采老茶园的鲜叶,采花茶业对老茶园、本地品种中符合要求的鲜叶,给出每斤180元的收购价,这还不算年终10%的分红。这迄今为止,当地最高的收购单价了。也只有像采花茶业这样的龙头企业,才有实力,敢做这件事,为五峰茶产业探路。

◇让楚茶走出自己的节奏

3月29日,在楠木桥村村委会,笔者目睹了收茶的情形。相对于前些年60元、70元的收购价,180元的鲜叶收购价显然是有诱惑力的:很多茶农骑着摩托车来卖茶,甚至开着自家小轿车来卖老茶园的鲜叶。

笔者看到,从老茶树上采集的鲜叶,因为不抢早,在高海拔茶园里生长充分,单芽脱黄呈现绿色,叶片似开未开,一颗颗非常饱满。

抓起一把,放在鼻子底下,顿时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直钻入肺里,说不出的舒坦。

对用本地品种茶树鲜叶制作出来的高档采花毛尖,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高级农艺师邬运辉赞不绝口:这才是地道的五峰茶应该有的品质。

邬运辉说,经典的采花毛尖茶,应该是:干茶外形细秀匀齐,泡开后形似雀舌;冲泡好之后,扑鼻而来的是清花香与嫩栗香的复合香味。高端绿茶的特色是清花香,而这款经典的采花毛尖的复合香型更显特别。

这款新品“老茶”,也纠正了茶客们明前茶不耐泡的观念,冲泡三到四道之后,仍然香味不减。这得益于本地大叶茶丰富的内涵物:7%的氨基酸含量,34%的茶多酚含量,47.5%的水浸出物。

而邬运辉最遗憾的就是,五峰本地品种老茶园数量太少,能够做“采花毛尖经典五星”的原料鲜叶太少,目前可供开采的不足500亩,由于老茶园茶树密度不足流行品种茶园的1/3,意味着可收获实际面积仅相当于普通茶园1/3。这款经典采花毛尖的珍贵度可想而知。

难度还不仅在此。从事茶业加工的人都知道,茶叶是看天收的农产品,好茶尤其如此。同样茶园,同样品种,不同年份,不同气候,它们的品质完全不同。要达到特定的标准,就意味着在进行加工时,要及时地调整参数,否则就有可能毁掉珍贵的原料。

仅拿制茶工序中摊青这一个环节来说,采花毛尖资深的生产副总唐德池说,“经典五星”原料摊青时,鲜叶的厚薄度,摊青的时间,都不同于其它名茶,需要把握好度,否则就浪费了这么好的鲜叶。

《志远读城》走访茶农汪长银

结语

相对于武夷山岩茶动辄十几万元一斤,几万元一斤,每斤“采花毛尖经典五星”尚不足万元,并不张扬。

作为多年持续观察湖北茶产业发展的自媒体,《志远读城》认为,采花茶业和五峰县重启本地品种老茶园,恢复地道五峰茶的味道,另有一层特殊意义。

多年以来,湖北茶产业发展似乎没有自己的节奏。乌龙茶红火的时候,一窝蜂做乌龙茶;普洱、黑茶走红的时候,大家又赶黑茶、普洱……连茶叶品种,也是跟风随大流,忽略本地品种的优势。结果是,湖北茶越来越丧失了自己的特色。

作为湖北为数不多的茶叶领域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作为武陵山区茶产业的顶梁柱,采花茶业坚定地走出自己的步伐,不炒作,不找托,推出实实在在的万元级产品,其意义远胜于这款茶的本身。

希望这只是一个开始:湖北茶产业从此走出自己的步伐。《志远读城》将一直关注此事,也愿意为此大力发声,同更多的茶企一起,促成此事(作者为湖北茶产业资深观察员、湖北茶叶学会第六届副理事长)。

文章来源于:志远读城,作者:吴志远,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39块钱10包的茶包,‘讽刺“了什么?

所谓新消费行业,也并不能脱离传统商业本质,以好的产品和口碑获取市场认可,这才是新消费品正确的未来之路。

11月15日,茶饮消费品牌Chabiubiu创始人王雨朦以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一位女性新消费创业者的艰难求生》,剑指与各大平台之间的矛盾。

王雨朦自述,其品牌被盒马通知停止合作,并要求限期清走数万盒货物,这是压垮她的稻草,所以她要进军小红书。文章中,王雨朦以两个孩子母亲的视角,控诉了包括淘宝的流量机制、盒马、其他直播平台、大主播坑位费、直播投流效果不佳等,也承认了自己在创业中拿到了投资后被资本驱动进行“烧钱”行为,她说“从战战兢兢到自信膨胀,只需要一轮融资,我们从创业第一天就盈利的公司,逐渐变得开始能接受亏损,心态上也有了赌的成分,我开始相信,烧钱真的是无所不能的,能让数据一飞冲天。”

她也承认“现在再回看那段时间整个市场的疯狂,都觉得不可思议,这种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事情整个新消费行业上下游几百万人竟然没有一个人觉得有问题。”

数家媒体对其遭遇进行了报道,但笔者有不同见解,在我们同情她的遭遇时,我要与Chabiubiu创始人王雨朦商榷她在推文和一些品牌软文中关于茶的观点——她在《每日人物》的稿子里提到,“此刻,我们定价79元的产品,正以39.98元的价格摆在盒马的货架上,旁边写着‘天天低价,件件爆款’,真的是莫大的讽刺。”

这讽刺的是谁呢?

悲情的背后 请尊重下专业

王雨朦自称:“我在全国各地跑产区,测口感,寻找好的茶叶,我几秒钟就能分出来,好原叶不苦不涩,坏原叶没有香气。而我们调配的每一款茶,比例和搭配也是2000-3000次试验才定下配方。”

并且她特地贴出了一张茶叶审评的照片,18个专业评审碗显示专业,但是笔者发现图片中只有两个标准评审杯,其他都是非标盖碗,也并没有准备评审品饮用的茶匙、茶杯和计时器,所以无法了解她是没有勺子和杯子的状态下,是如何去品饮茶汤的,是靠意念吗?或者换句话说,道具都没准备好,只是为了拍照留念表示专业?

浅谈一下茶叶的审评,我们通常用的国标审评方式,我们称之为感官审评法。感官审评法运用嗅觉、味觉、视觉、触觉,通过审评茶叶外形(条索、整碎、净度、色泽)、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多个方面对茶叶的高低优次做出评价,对茶叶做全方面的审评。

女生的感觉器官,尤其味觉有先天优势,但人的感觉器官受到生活习惯和自身身体基因影响,审评法本身就是为了降低感官审评的主观性,通过多因素对比,尽量做到结果客观准确。

通常一泡茶的好坏评审,需要经历分别三次闷泡,以绿茶为例,分别是2分钟+3分钟+5分钟,乌龙茶要求更高,采用的闷泡时间是3分钟+5分钟+5分钟,并且填写感官审评表,对每一款茶详细分析和记录,最终对比产生结果,且需要多人参与,降低客观影响。

所以,任何一个茶人都不敢说“寻找好茶叶,我几秒钟就能分出来”,这话显得极其可笑和不专业,通常大品牌的茶厂,专业审评师团队,一天面临上百款茶的审评,因为品种繁多,但审评也需要好的身体,更需要时间,大多数时候是站着来回走动的,因为需要不停的换茶叶、泡几十款茶、倒茶渣、记录、分析、讨论,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更何况是每款茶要进行2000-3000次搭配测试。

且审评仅仅是工作的一部分,对于茶叶原叶采购、工艺流程控制、品质把控等,都需要创业者亲身体验:茶山是必须得去的,去看生长环境、生长状态,根据天气确定生产流程,在制茶季,甚至需要进到厂房车间进行观察,甚至亲自上手操作。

所以谈及2000-3000次,以及所谓上万次的评审,笔者持怀疑态度,这是常识问题。

关于高端 请不要偷换概念

根据界面新闻报道:界面查阅盒马平台看到,Chabiubiu尚在售卖的葡萄乌龙茶售价49元/盒,每盒10袋,均价4.9元/袋。而在盒马平台上搜索袋泡茶,其他品牌如同为新国货品牌的CHALI袋泡茶均价在3元/袋,英国WHITTARD阿萨姆红茶售价虽然在49元/盒,但每盒有50袋,均价不到1元/袋。

也就是说,Chabiubiu的价格,在同类产品中,并不便宜,这是因为创始人王雨朦一直在各种软文宣传中宣称:“在研发上一直坚持高品质的原叶茶。”“袋泡茶都是机器滚出来的,好茶叶滚碎了口感会苦涩,碎茶咖啡碱会析出,很难好喝。”

为了防止引起对更多喝茶小白的误区,我们从茶专业角度分析她的一些销售说辞是否站得住脚?

1. 苦涩不是好茶?

茶的苦涩味确实是茶的一种本味,但不能单纯地认为苦涩就是一种不好的体验。实际上,茶的苦涩味浓淡取决于茶叶中含有的苦涩味物质的多少。这些物质主要包括茶多酚和生物碱两大类。

苦涩味实际上可以被视为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的证明。当苦涩味化得快时,这证明了茶叶品质和制作工艺的优良。以普洱茶为例,班章、老曼娥等茶叶就是这方面经典型代表。

因此,在品尝茶时,苦涩味并非完全负面的属性,而是茶叶品质和工艺的一种体现。在专业的品茶过程中,人们甚至会特意去品味这种苦涩味,以判断茶叶的真实价值和品质高低。不同茶类,品鉴要求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2. 采摘越早,茶营养越高?

在其他软文中,她为了对比原叶茶与碎茶的优势,也对媒体强调:越早采摘的原叶,其等级越高,营养越丰富。相反,越晚采摘的,等级低的茶叶,才会被制成碎末,营养物质被破坏,风味流失。

这里很显然,她把原叶与高端划上等号,把芽头与好的营养和风味划上等号。

采摘越早营养越丰富这一点其实以营养学标准的话,反而是采摘晚的相对营养会更丰富一些,因为经过大量的光合作用,内含物质包括了多酚类物质,含量是远远高于芽头和鲜嫩叶的,因为在嫩芽和嫩叶的时期,没有经过大量的光合作用,所以只能说是氨基酸类的物质相对丰富,但是它的多酚类物质一定是没有成熟叶多,包括糖类物质的沉淀。

3. 芽头茶就比非芽头茶高级吗?

从茶学的标准来看,她在偷换概念,众所周知,茶叶采摘是有标准的:单芽头、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等,比如福鼎白茶,芽头做出来就是白毫银针,长出叶片出来,根据采摘标准和时间不同分为白牡丹和寿眉。

即便的是碎茶,也是茶加工的工艺的一种,比如英国皇室钟爱的红茶,无论是最早的正山小种还是祁门红茶,为了大量茶物质释放,都做成碎茶出口,并不能说,碎茶就比原叶茶差。

芽头与否,只是代表外形,等级,但并不是外形是芽头,就意味着“营养丰富”,因为不同的茶的标准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而大宗绿茶的标准:一级:一芽两叶一芽两叶占比50%以上,一芽三叶占比不超过30%,其它不超过20%就可以被定位一级绿茶,外形是评级的参考标准,并不代表绝对的品质。

以普洱生茶为例:台地茶种植与古树,台地种植因其单一性和种植密度,必然会大量使用肥料和农药,这点需要注意的是,只要符合规定的使用,通过检测都是符合标准的。但你让资深茶友是选择芽头好看的台地茶?还是选择条索粗大,不太好看的核心产区古树茶呢?

所以,等级高,不意味着好喝,比如贵州“龙井”会比真正的狮峰龙井好喝吗?同样都是芽头,都是43号或者乌牛早品种?茶的迷人之处正是它的千变万化,不能一概而论。

或者换句话说,Chabiubiu为什么不把更好的“单芽头”白毫银针作为私房茶给自己的消费者呢?而是在卖给大家白牡丹和寿眉呢?是因为白毫银针不好吗?

所以不能以原叶、芽头等作为销售噱头,这对于茶行业是不公允的。

4. 原产地有好茶?

Chabiubiu还宣称原产地,比如福建福鼎白茶产区,除了大家熟悉的太姥山、磻溪镇、管阳镇、点头镇,但还有贯岭镇、叠石乡、嵛山镇等地,甚至在各种原产地还有用其他外山产区的茶冒充原产地的茶在本地销售,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不同的产区,口感和价格相差巨大,也是不法商家的障眼法之一。

另外,即便是真正的核心原产地,也并不代表茶品质就优质高端,不同的海拔、生长环境、茶园管理、采摘时间、气候、采摘标准、工艺、存储等每个环节,都会影响茶的品质。

以台湾茶为例,台湾南投是最大产茶区,但同样低海拔的四季春茶和高海拔的大禹岭冬茶,价格相差数十倍,环球国际有机认证,需要400多项标准,空气,土壤等都要评测,一些高海拔产区为了有机,采用人工除草和人工有机肥管理等方式,成本更高。曾有媒体报道称,不法茶商将大陆生产的绿茶、花茶、乌龙茶等先以出口的方式运到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再以转运的方式到台湾,用以充当台湾当地茶叶,然后转卖给游客,所以台湾工艺生产的“台式茶”与真正优质的“台湾茶”也是天壤之别。

5. 机器制茶和新工艺的矛与盾?

在另外一篇软文中,chabiubiu还提到:机器加工纵然能提升效率,有助于大规模生产,但这只是硬件而已。相比之下,真正发挥关键作用的,还得靠老祖宗千百年锤炼下来的传统工艺、造茶经验,他们才是制茶的“灵魂”。

chabiubiu宣传采用世界排名前三的设备,配合不断改良的发酵、焙火工艺,去除了某些茶款之中的青味,创造出更符合国人口感习惯的茶味。

这本身就是矛盾的说法,无法看懂创始人是赞成还是不赞成机器或者传统工艺,从常识上,机器是为了提高效率,但并不会改变茶的生产工艺,本身发酵度就是中国六大茶类的重要基础,既然你用设备改变了传统工艺,也就不符合国标了。

一些茶本身就会带有青味,这是一种醇类物质,会随着温度和时间转化,包括阳光日晒对于酶类的转化非常重要,都是影响茶口感的基础常识,一味的循序手工或者强调机器新工艺,都是不科学的,好的工艺首先要符合传统工艺,国标的标准也是来自传统工艺,不要把企业标准偷换为“好”的表现。

800一斤的“私房原叶茶”到底贵不贵?

其实,很多网友在微博也对于Chabiubiu产品的价格表示了质疑,不少网友对于一盒30克售价50块的价格表示了质疑,按照500克计算,一斤茶的成本超过800块。

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骨子里的生活方式,是离不开茶的,换句话说,生活茶就应该平民化,不能因为有好看的包装,就卖过高的价格,毕竟这类新消费的茶品跟专业级发烧级茶品还是泾渭分明,合理的定价也是决定销量的重要因素。

800块一斤成本的茶,还需要保证原料采购、生产、包装、渠道费用、运营费用以及利润,茶叶毛利率一直较高,所以网友的质疑的潜台词是:800一斤的茶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以白牡丹为例,2023年福鼎核心产区点头的一级白牡丹通货采购价格平均水平在 200多一斤,源头茶厂的数据可能略有差异,但结果也呼之欲出:在保证正品的前提下,以Chabiubiu的模式卖800一斤的确不太便宜。

虽然“私房原叶茶”强调其稀缺性,但在吸引资本进入的过程中,大规模采购和销售是不可避免的,这与“私房”的概念又是背道而驰的:真正稀缺的原料数量是无法满足大量销售的,大量采购才能降低成本.

茶的价格跟品质固然成正比,价格仅仅是参考的一部分,但是前提是“货优价低”,如果高价低质只会是短期行为,市场会用脚投票。

购买新消费茶饮的消费者大多数是新手,他们对茶的了解可能仅仅是基于此次的购买经验,如果他们体验不佳,可能会对整个茶产业产生偏见,从而影响他们未来对茶的购买意愿。因此,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我们都应该更加关注产品的品质和价值。

笔者认为,创业是有风险的,作为创业者要有危机意识,根据市场情况稳健选择市场策略,所谓新消费行业,也并不能脱离传统商业本质,以好的产品和口碑获取市场认可,这才是新消费品正确的未来之路。

来源: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业产值超千亿元的福建,有这样一个先进的现代化茶产区

福建是全国著名的产茶大省,2018年在全国率先实现茶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的目标。

 

茶产业作为福建七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在福建现代农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提及福建现代茶业的建设发展,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产茶县——安溪。


在茶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安溪县持续领跑百茶,成为引领现代茶业发展的主力军


 


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安溪县茶产业朝着自动化、智慧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发展理念的现代化、科技现代化、装备现代化,进而实现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实现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旺的融合发展模式。

 

坚持质量兴茶、绿色兴茶、品牌强茶,安溪县茶产业优化顶层设计,提升产供销水平,在发展道路上获得了多项傲人的成绩。透过这几组数据看安溪,我们共同见证一个“茶业硅谷”的冉冉升起。


安溪荣誉榜  


连续10年蝉联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

涉茶总产值位于重点产茶县第一

 


安溪县连续10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

 

作为中国茶业第一大县,2018年,安溪县茶园面积60万亩,产量6.5万吨,涉茶总产值175亿元,稳居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的宝座。

 

安溪茶园

 

安溪县,从福建省最大的国定贫困县,到贫困摘帽,实现基本小康,跻身全国百强,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实现了飞跃式增长,茶业在当中功不可没。如今,安溪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来自于茶业,受益人口多达80多万人,大约占安溪人口总数的2/3。

 

安溪茶叶交易市场 说茶 摄

 

历届安溪县委、县政府始终将茶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课,不遗余力、倾尽所能地推动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茶产业是安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


安溪荣誉榜  


安溪铁观音连续三年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

入选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安溪县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产茶始于唐朝,发展于明清,兴盛于当代。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从茶文化推广入手,以集体品牌带动企业品牌开拓市场,先人一步,把产业、把企业、把茶农带进市场。2004年7月,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保护。

 

 

在2018年5月份发布的《地理标志产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价值榜上,安溪铁观音居排行榜第二,名列“贵州茅台酒”之后,是茶叶类的第一。

 

 

自2015年以来,安溪铁观音已是连续三年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并在2017年入选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1424.38亿元。印证了安溪铁观音品牌强大的行业主导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保护、提升这枚金字招牌,安溪县内外兼修。

 

对内

 强化源头管理、加大终端追溯,规范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

 制定并大力推行《地理标志产品 安溪铁观音》等“四个标准体系”,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乌龙茶工作组也落户安溪。


对外

 打击伪劣茶;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形成国内国外齐头并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格局,2017年全县茶叶电商交易额达31.51亿元;

 挺进海外市场,安溪铁观音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目录,在35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商标注册;

 主动融入中国茶业品牌集群,在铁观音主销区建设一批品牌形象展示中心。


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带动下,安溪铁观音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首位,传统市场占有率和电子商务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一位,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等荣誉。

 

安溪荣誉榜  


“短穗扦插”茶树无性繁殖技术首创地



“短穗扦插”茶树无性繁殖技术是什么?

 

一项在全世界的茶园中广泛运用的技术。

 

本世纪茶叶生产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的10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对于生产而言,这项技术可以实现快速繁殖、易操作,不受季节的限制,能够迅速推广应用,并且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对于培育良种而言,这项技术可以保持母株的优良特性,且生长速度、出芽一致。“多快好省”的特征让它成为现代茶叶种植当中的“一把手”。

 

安溪老枞铁观音 说茶 摄

 

这项技术的首创地就在安溪西坪。1935年,王成文最先发明茶树无性繁殖的“茶树短穗扦插法”,直到今天,“短穗扦插”依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茶苗无性繁殖技术。

 

安溪荣誉榜  


首创空调做青技术

创造效益达20亿元



做青是乌龙茶特有品质形成的关键工艺。在安溪的制茶师傅口中,可以常常听到了一句话“看青做青,看天做青”。安溪铁观音在做青环节极易受到天气的影响。空调做青技术,就是将做青环境控制在最佳范围内

 

空调做青对提高乌龙茶品质最为明显的是夏茶。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夏暑乌龙茶的苦涩味,从而提升毛茶价格比,相比之下空调环境做青的价格能提高8-10倍。对于春茶而言,通过降低空气湿度,解决了春季茶青走水难的问题。仅这一项发明,每年为中国乌龙茶创造效益达20亿元以上

 

晾青 说茶 摄

 

此技术理论是由张天福于1983年主持的乌龙茶制茶技术课题“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的研究”首次提出并得到实现,但在当时未得到普及应用。直到1996-1997年间,一位安溪茶农通过个人的投资与生产实践,将空调制茶技术运用于个体茶叶生产获得成功,并向同村的茶农介绍此经验,于是该技术在安溪得以普及。


安溪荣誉榜  


茶叶机械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80%以上



安溪县在茶叶机械推广与应用方面领先业界,由手工、半机械化生产向标准化、清洁化、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加速转变。近年来,安溪县茶园耕作中,电动喷雾器、割草机、微型翻土机等已得到广泛运用;在生产加工中,发明制造茶叶分装机、捡梗机和乌龙茶自动化、清洁化、高效化生产线等高端产品,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80%以上

 

八马茶业制茶车间

 

茶叶机械化的应用大大压缩了安溪铁观音的生产成本。滴灌系统每亩可节水60%以上,自动定时定任务;一台拣梗机一年可节省大约5万元;1㎡色选机运作1小时,相当60个拣茶工的工作量,且加工质量不亚于人工。

 

安溪县目前共有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线20余条。茶叶机械化、清洁化、有机化生产成为产品高效生产、提档升级的主要立足点和出发点。未来在精制环节上,茶机械将向着体积小、售价低、更高效的方向前进,不断降低茶叶生产成本。

  

安溪荣誉榜  


名列“2016年度全国茶乡之旅特色路线”榜首



近年来,安溪突出山水、茶乡、生态特色,着力推动茶旅融合,形成“以茶文化为主题,集品茗寻韵、宗教朝圣、人文古迹、生态休闲、乡村体验为一体”具有安溪特色旅游体系。

 

中国茶都

 

依托茶叶与旅游休闲等产业形成的产业链,安溪县先后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旅游县”、“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名县”,茶文化旅游名列全国三大茶文化黄金旅游的重要线路之一。在首批10条“2016年度全国茶乡之旅特色路线”中,安溪县“海丝茶源·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路线更是名列榜首

 

“海丝茶源·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路线,涵盖中国茶都、凤山、清水岩、八马红星茶场、八马观光工厂、三和芹草洋茶庄园、洪恩岩、中国茶博汇等景点,集茶文化体验、山水景观、朝圣文化、特产风味、休闲养生等旅游元素为一体,充分展示中国茶都的海丝情、观音韵。

 

八马茶业红星茶场

  

安溪荣誉榜  


拥有福建省唯一一所茶学本科院校



安溪县不仅在茶叶种植、生产转型升级上强势发力,同时也十分重视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2012年,安溪县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建立“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隶属于福建农林大学的二级学院,非独立学院。

 

 

安溪县茶产业优势突出,茶品牌、茶文化、茶资源丰富,为教学和实践提供便利。福建农林大学是福建省内涉农林涉茶教育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院校,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茶学学科教育体系。两者的强强结合,为培养现代茶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安溪荣誉榜  


福建省唯一一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国家认定的首批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跻身其中的产业园。

 

产业园覆盖全县24个乡镇中的7个茶叶主产乡镇以及城区工业园、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园内农业人口42.8万人,创建区茶园共23.62万亩,茶园面积占全县茶园面积40%。去年,产业园涉茶总产值超过100亿元,茶叶加工机械化水平达85%。



产业园创建过程中,安溪还在全省率先开展财政补贴型茶叶种植保险工作,由县财政出资对全县60万亩茶园进行统一投保。同时,设立全省首家茶业专业支行——农行安溪茶都支行,创新茶园抵押贷款、为茶产业链提供多功能的金融服务。新型农民利益联结机的推行,有效地提升了产业发展业态。

 

安溪始终把茶业作为工作之要,坚持“四心”“四化”,致力打通“七大通道”,精心培育发展茶产业,全力推动安溪铁观音“二次腾飞”。时值4月,2019年安溪铁观音春茶季即将到来。安溪县人民政府决定,于4月20日在云岭茶庄园举办“茶者匠心 国饮飘香”——2019安溪开茶节暨第三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启动仪式

 

届时,将以安溪为中心,辐射全国爱茶人,掀起全民采茶、全民饮茶的热潮。同时,现场将正式启动第三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选拔、培育和壮大安溪茶产业人才队伍,迎接新一年的茶者匠心,进一步激发广大茶农尤其是年轻一代从事茶产业的热情。

 

首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

  

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