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马连道更香茶叶楼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俞学文:让“绿叶”变成“金叶”

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10号,一幢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店面楼,是更香茶业在北京乃至全国销售市场的大本营。

坐下不久,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首先聊起今年的茶叶市场,关心的仍是茶农利益。“因去年大旱茶叶减产,加上经济仍在复苏,市场购买力提升有个过程,今年茶农增收面临较大挑战。”

1995年,俞学文和未婚妻从武义县柳城镇青坑村来到北京,揣着2000元和一袋袋武义茶叶,在马连道茶叶市场寻找商机。当初北京市场主打茉莉花茶,绿茶的市场推广十分艰难。俞学文从茶叶包装中找到突破口,挣到第一桶金,创立了“更香”品牌,在马连道市场立下脚跟。但是,把家乡茶叶更好地卖到北京才是俞学文闯荡京城的初心。那时,武义有机茶刚刚开发。俞学文认识到,有机茶有严格标准,需要从源头确保质量,因此对种植环节提出更高要求。他决定回乡建立更香公司的有机茶业种植基地,一方面为北京市场提供优质、稳定的货源,另一方面吸纳越来越多当地农民加入种植、管理、采摘、加工等环节,帮助农民增收。

2000年,武义更香有机茶在北京市场一炮打响,使原先只喝茉莉花茶的北京消费者喜欢上绿茶,改变了茶叶市场格局。三四年后,俞学文不仅买下5000多平方米的商铺,有了颇具规模的销售根据地,同时在家乡成立更香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形成“农户+合作社+基地+公司+市场”的绿色产业链。如今,更香茶业在武义建立有机茶园约1万亩,带动无公害茶园2万多亩。

“我们的根在武义,但我们的产业不断向外拓展。”俞学文说。为进一步做大“更香”品牌,自2011年收购江西老字号“宁红”品牌,俞学文在江西、广西、贵州、云南、福建等地建立茶叶种植基地,总规模超10万亩,涉及绿茶、红茶、茉莉花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六大品类,带动近10万名农民增收致富。

当前茶叶市场竞争激烈,但俞学文对更香公司的发展信心满满。“提升品牌价值仍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从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加强产品开发等方面着手。”前些年,俞学文成立更香有机茶研究院、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等研发基地,为更香茶叶注入更强的研发能力,攻克了茶叶种植、病虫害无害化防治、茶叶清洁化加工、新品种开发等课题,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2021年,他在武义建成全省首个5G智慧茶园,投用5G数字化生产线,实现从“看经验做茶”到“看数字做茶”的转变,进一步确保产品品质,也为茶农开辟了科技创新的增收路。最近,他在做文旅融合、养生茶艺等文章,不断延伸茶的产业链,让一片片“绿叶”成为更富魅力的“金叶”。

凭着“四千”精神

在外闯荡的俞学文

有着很深的家乡情结

20多年来,大量家乡人在北京更香公司工作,许多来自金职院与武义职校的学生在他的平台上得到锻炼,不少人拥有了成功事业。作为北京金华企业商会监事长,他还不断在北京等地宣传家乡,推介家乡的投资环境,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乡贤助力家乡发展。

第二天,俞学文乘坐早上6点半的飞机回家乡。他说,这样的往返早已是常态。“我的时间分成三部分,分别在北京、武义和全国各地。”作为老家青坑村村委会主任,这些年他带领村里干部群众,将一个小村建设成美丽村落,成立大源香果蔬专业合作社等,想方设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既是我的情怀,更是我始终不变的责任。”他说。

(来源:金彩云客户端)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论中国茶叶之复兴

这是一个繁荣的时代,这是一个衰落的时代。


茶,这片原始而古老的树叶,数千年来春秋枯荣、历久弥新,它早已被裱上厚厚的文化;被委以倾国的重任;被背负利益的大梁;被套上重重的枷锁。


在这个不那么景气的冬天,这片树叶的前程如同帝都的雾霾,让人捉摸不透,究竟路在何方?


一:迷惘的源头

茶叶产业链里面,茶农似乎是被遗忘的一个群体,人们看到的只是茶专家、茶教授、茶艺师、茶企业、茶市场、茶商、茶馆、茶楼、茶经。。。。。。却很少有人想起他们喝的每一片茶都是茶农们起早摸黑、风餐露宿手把手采摘炒制的。离开数千万茶农,其他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狗屁。


茶农是这个产业链里面付出最多的,也是得到最少的。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益,他们只能不断给茶树施肥;为了增加效益,他们只能给茶树施药,因为茶是他们的生存来源、是他们的生活保障。


请不要认为夏秋茶都是有毒的,还从来没听说过有喝茶被毒死的。茶树也有生命,有生命就要成长,要成长就需要施肥,茶树也会生病,要生病就得施药;请不要以为绿茶这么绿是放过色素的,虽然以前曾经有过此类事件;请不要认为乌龙茶这么香是因为加了香精的,乌龙茶本身就有千变万化的香味。


看过“洗衣粉油条”事件后难道从此以后就不吃油条了吗?听说过“抛光大米”的事件后难道再也不吃饭了吗?每个群体都有害群之马,但不要用一棍子打死的思维来看待一个事件。


民以食为天,一切食品的源头几乎都来自农民之手,食品安全方面我们是要加以宣传、加以监管、加以引导、加以规范,最归根结底的要素还是要给与他们足够的利益和生存空间。



2015中国茶叶种植面积达4316万亩,并且每年还在以几百万亩的速度在增加。另一方面却是全国有百分之四十的茶区发生茶叶弃采现象。采茶工短缺俨然已经成为制约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老龄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工、商、服务业等行业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呈现出青黄不接、严重短缺之态势,特别是给容易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的茶叶产业带来不利。每年春茶季节,都需要大量的采茶工抢时间采摘名茶,采茶工的数量决定了茶叶的品质、产量,更决定了茶农和茶企一年的经济收益。从而在每年春茶季节全国各大茶叶产区的采茶工都会成为抢手货,难怪各地茶人在种植茶叶选址时考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当地的采茶工是否充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采茶劳动力决定了茶叶产业的命运。


当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正在逐步取代传统人工劳作的重大变革之中。以茶叶产业来讲,修剪茶叶有修剪机,采收大宗茶有采茶机,后续加工环节更不缺先进完善的制茶加工设备,现在唯独缺的就是名优茶的采摘机械,而名茶的收益又占全年茶叶收益的百分之六十,如果有一种可以采收名茶的采摘机,那将会给千万茶农和茶企业带来福音,也将会是中国茶叶产业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央视《我爱发明》:采茶无影手)


中国有二十多个省市种茶,茶和茶农在每个地方的待遇也不一样。在西南茶区(比如四川、贵州)种茶叶是有补贴的,普通茶农种上几亩几分也有补贴。在江南茶区(比如浙江),普通茶农要拿到补贴很难,政策文件指定的一个萝卜一个孔,只有那些其实很富有的茶企、茶场主们才能跨入拿钱的门槛。我不想以此比较来说明什么,因为说的再多一切都是然并卵。


看到有不少茶区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旧茶园改造,把大片优质的,口感、香气都非常有层次感的群体种挖掉,换成口感、香气单一、产茶早的无性繁殖品种。这就好比国人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老城老建筑拆掉,全部改成清一色的洋房一样。若干年后一些地方的群体种将销声匿迹。


中国茶产业这么大,对人们的生活这么重要,却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是把茶叶归口于农业局管理,技术层面的东西又归口一个外行的又是全能的技术监督局。反观印度把茶叶产业作为国家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来看待,有专门的国家级行政机构茶叶局。从源头种植管理、生产加工、市场准入、茶企的QS认证、有机认证(且是免费的)等环节,政府都会要求他们的茶企业要做的规范,也会让他们减少负担。这是一个号称种了几千年茶叶的国家和一个只种了一百多年茶叶的国家之间的真实写照。



二:混乱的市场

这世上买茶的百分之九十都是不懂茶的,这世上百分之九十九卖茶的都会说自己的茶是最好的。


茶作为一种商品用来交易赚取利润是无可厚非的,但若是为了追求暴利而进行炒作那就另当别论了。


当年“大师”张悟本开始“豆你玩”,把黑豆从3.5元每斤炒到19元,接着“李悟本”“王悟本”等“大师”们又玩起了“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鸽你肉”爆炒游戏……于是轰轰烈烈的炒作风刮遍了神州大地、大江南北,这些年某些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通货膨胀占了主要的因素,但是那些以炒作商品获利的民间游资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茶叶作为我国粮油除外的最大农特产品,当然是游资们的首选炒作目标。要炒,首先洗脑!


先被选中的是铁观音,什么正味、拖酸、消青;什么浓香、清香、老铁;什么内山、外山、山外,搞得你云山雾罩,一时间卖铁观音的店铺开满全国,有关铁观音的广告、传说充斥着各大网络,更有福建小妹加你QQ,问:大哥,你喝茶吗?你说喝,那么好,她接着问喝什么价位的,来一斤我们家自己产的铁观音如何。。。。。,如果你说不喝,不好意思,把你就地删除,你应该碰到过吧。


铁观音过后炒普洱。云南出好茶,但绝大部分的茶叶是高山台地茶,古树茶的比例少之又少,君不见现在市面上哪一家店面不在卖古树、名山普洱?各种山头、各种口味、各种年份、各种汤色、各种嘜号,可以说普洱茶是茶叶界里最复杂的学科。


安化黑茶紧随其后,十两、百两、千两,天尖、贡尖、生尖。主治高血压、高血脂、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癌、抗突变,俨然是一味仙药。


至于红茶老大金骏眉、正山小种(我不知道何时被封上的,反正比它们好的红茶有的是)出桐木关至京城扬名立万后,全民非金骏眉、正山小种不喝了,从京城到小镇,哪家茶叶店没有卖金骏眉、正山小种的,茶叶是不是桐木关的我不知道,但包装上肯定是印的那几个字的,价格也是8000到100不等,可怜桐木关那几棵茶树身上的担子实在是太重了。


风水轮流转,闽南乌龙衰落,闽北乌龙崛起,大红袍、肉桂、水仙已经已经充斥整个市场,马肉(马头岩肉桂)、牛肉(牛栏坑肉桂)这些稀缺品种也已比比皆是……



去年炒的最热是白茶,一个制作工艺极其简单(基本就是采下来晒一晒、烘烘干即可),成本很轻的茶叶被吹成“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仙草,即可消热降火,消暑解毒,还有三抗(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三降(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之保健功效。又是一味仙药,医院的危机感太大了。


资本进入茶行业,短期来看似乎能拉动茶产业一时风生水起,实则是饮鸩止渴,哪个投资者不是惟利是图,最终只会破坏茶界生态,古树普洱茶就是最现实的例子。


掐指该轮到黄茶了,怎么炒?拭目以待!


而绿茶,却是炒不起来的,见作者另一文章:它是茶类老大,却为什么没人敢“炒”它


至于茶叶的原产地域保护已经是一张废纸。西湖龙井未必是杭州产的,很有可能是来自贵州的龙井;黄山毛峰不一定是黄山出的,很有可能是四川产的;正山小种、金骏眉那就不用说了,包装上写着是那几个字,能碰到百分之一正宗的算你运气了。与其说龙井、黄山毛峰、金骏眉等等名茶是一个地方的特产倒不如说是一种通用的制作工艺的代名词罢了。


从芳村茶市罢市到惠州茶都撤场风波,从茶叶销售旺季时北京马连道到福建五里亭等全国茶叶大批发市场的门庭冷落,传统销售市场进入萧条期。茶叶电商的崛起到滑坡也不过短短三年五年间,进入淘宝100元一斤的金骏眉,35元一斤的西湖龙井,18元一斤的铁观音等比比皆是,且通通包邮,不否认电子商务给我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鸡鸣狗盗、假冒伪劣,此消彼长,也给传统市场造成了倒退。生意难做可以从千千万万茶商口中得到证实,一切的纸上的每年被增长都是幻象


中国的茶、烟、酒销售市场似乎好坏都跟政治有关,烟酒茶生意好做时,官场腐败;烟酒茶生意不景气时,官场反而清廉,这样的市场是不正常的、是不健康的,当人伦道德与市场发展相违背时,人们肯定要选择牺牲市场。于是八项规定狠狠打击了茶叶的GDP,数年的天价茶泡沫瞬间破灭,茶叶总体行情回归理性。可就有那么些人,在今年国家领导人接待国外元首之后又再次把茶叙外交扯到政治层面,还把它当作年度茶界头条。可怜这片纯洁的树叶刚刚在肮脏的政治经济利益链上摘下,又被扣上了政治的帽子。


一个不挖掘自身潜力而一味寻求政治来养的市场是做不强大、做不长远的。这个进入门槛极低、且足够庞大、上无监管、下无秩序、画地为牢、各自吹嘘、表面繁荣、暗底汹涌的市场何时才能步入健康呢?



三:可怕的浮夸风

在亩产到达“两万斤”的那个年代里,我们却饿死了几千万人。既然能产两万斤就要你交税啊,结果是谷子在粮库里烂了,人在家里饿死了。如今世道变了,哭穷有补贴,吹牛有奖励(免税了),没看到现在一大把贫困县坚持每年把贫困这顶帽子牢牢的戴着吗!


G省号称全省茶叶种植面积600多万亩,相当于浙江加上福建还要多。这十年间我几乎到过此省的全部茶叶产地,在这个省,许多地方的农民把水稻、玉米的地位看的比茶叶不知要重多少倍。


在跟云南接壤的某地,我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去他们口中所说的茶叶大户家里采风,进他们家时女主人在挑玉米种子,以下是我与她的对话。


“你好,听说你家茶叶很多。”

“是啊,多。”

“有多少。”

“四五亩。”

“那为什么不去采茶叶。”(那时随便炒干的茶叶可以卖25元一斤)

“忙”

“忙什么呢”?

“栽包谷”

“哦,包谷很贵吗”(我有些激将她)

“贵,贵得很”!

“多少钱一斤啊”

“八角”

“那你现在炒一斤茶叶不是可以换很多包谷啊”

“哎~那不得行,今年的秋包谷不种,我们家六口人吃啥子嘛,我们家两头猪、十只鸭吃啥子嘛,这个不得行,忙,现在忙得很……”


这不是笑话,这是我在一个布依族村庄遇到的亲身经历。


G省的另一地,与湖南、广西交界的某县,茶叶品质非常不错,由于业务关系我在那里呆过两年,第一位合作伙伴是当地的茶叶局副局长,他也有一百多亩茶园,第一天带我去他茶山上看时就在车上跟我说:别看我在分管这个行业,其实连我自己的茶叶该怎么做(管理)、做什么茶(没技术)、做了卖给谁(没市场)都没底啊。


他说的没错,那个地方的农民非常淳朴,喜欢过传统的农耕生活,家家的农机具备的很齐,田耙的跟镜面一样,田埂很多都是混凝土现浇的。当地针对茶叶有肥料补贴,说好了只能用在茶园里,结果很多人还是会把肥料用在稻田里。当地的春茶和春耕种会碰在一起,当地的农民基本都会撂下茶叶不管,全家出动耕田插秧,那怕那几天一斤茶鲜叶可以卖到50块钱。乡下集市逢三六九赶场,但凡赶场日茶场里的采茶工骤减,因为她们逢场必赶,把昨天挣的钱去花掉。


还是此县,2012年有当地一茶场主找到我,说他有两千亩茶园需求合作。结果到他茶场一看,两千亩茶园存活率只有五百来亩,存活的茶叶全部淹没在杂草之中,长得跟09年栽种当初一般大,品种多达五六个,有白茶、乌龙、绿茶几大系列,非常之杂。


在我的再三询问下,他道出了原由:当地每年种茶有指标,他们通过各种关系拿到指标,然后伐树开山整地,茶苗拿最便宜的,品种不论,种好后验收、拿钱,各利益方分钱打点,一切over,明年再来。至于种下去的茶再也无人问津,过些年想到要自己搞或转让的才会去重新打理,而每年报上去的面积总是超额完成的。此县对外宣称全县茶叶种植面积有25万亩,我三年内几乎走遍每片茶园,粗略估算最多不会超过5万亩,全省的状况大致差不多。



去年五月份,某知名茶公众平台全文转发G省某报发表的有关此省茶叶的宏大数字成绩和蓝图。文中最后提到G省春茶平均价在400元每公斤,我当时致电此省茶叶第一县M县茶商那里打听,对方说太扯淡了,这两天一般的炒青茶只有十来块钱一斤。


当我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有关G省茶叶的情况我比较了解,这篇报道吹得太厉害了,这样的文章你们也发啊。对方回复:各有所需,何必较真呢。G省的未来目标是一千万亩,在这个地无三分平的省域种这么多茶,水土流失考虑过吗?山体滑坡考虑过吗?采茶工考虑过吗?做什么茶考虑过吗?市场供大于求考虑过吗?以后产业过剩了要退茶还林考虑过吗?靠吹嘘!你全宇宙第一又如何?


当G省说种植面积全国第一时,Y省说他们采摘面积全国第一,产量全国第二,产值全国第三(江南茶区的Z省也说自己产值全国第三哎)。当S省在全省茶山上插上“打造千亿元茶产业”的横幅时,H省也在本省的茶叶博览会上喊出了“建设茶叶强省,打造千亿产业”的口号。


英国金融时报蹭撰文对中国茶叶大国的地位提出过质疑:中国二十个省产茶,8000万茶农(这个数据值得推敲),每年产茶120万吨(几年前的数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为195万吨),仅有30吨出口。2008年7万家共实现茶叶总产值300亿人民币,而同年,联合利华立顿一家茶企业年产值即达230亿人民币,相当于国内整个茶叶产值的2/3。近几年国内茶叶产值虽有提升,但却仍难撼动立顿公司的地位。


在中国,什么都要大,房要大,车要大,十五米跨度的桥称大桥,三层楼的旅馆叫大酒店,茶叶交易市场当然也无例外,卖铁观音的市场叫“中国茶都”,批发龙井茶的市场称“中国茶市”,不清楚卖什么茶的取“中国茶城”,若以此推断马连道茶城是否应改为“帝都茶城”呢?芳村茶叶市场是否要改成“东南亚茶叶集散中心”呢?实力不是叫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那些个“国字级”的称谓且当是个笑料。


而对于整个茶叶产业起到了莫大作用的茶楼行业,也是假以茶楼名义打麻将、扑克进行赌博的多,正儿八经经营纯茶的很少。很无奈,眼下国情如此,国民素质如此。


四:泛滥的茶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符号,是一个家国的印记。文化兴,则国家盛;文化衰,则民族亡。它是一柄双刃剑。


茶,一种树叶,用来泡水喝,可以解渴,可以提神,可以当作日常生活的一种商品。茶,是一种植物,它本身没有思想,也没有文化。


茶文化,是自古以来爱茶之人以茶为主题或命题,以自己的学识、见解、领悟,用语言、文字、仪式来阐述和表达的一种东西。任何文化,都是因人而生的,文化是人类的特产,离开了人什么都没有文化。


茶文化可以用文字和语言等方式来传播,传播的到位,可以提升它的价值、促进行业的发展,为我们所用;传播的失败,则会导致行业混乱、受众群体迷惘。


国人说的最滥的一段关于茶的文字,莫过于: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是全球第一大产茶国。早在3000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就有了饮茶说(现在已经有人把它推到了8000年前的河姆渡时期了)……茶叶的归属问题不似钓鱼岛,这些毋容置疑却又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老生常谈实在无益。


一方面大肆宣扬喝茶能抗氧化:一杯茶=12杯白葡萄酒、抗衰老:比维生素e强18倍、能减肥:每天喝8-10克茶,减脂约为3斤、能提高免疫力、能预防辐射、能抗癌、能降低患帕金森病的概率、能减少心血管病的危险指数、不容易患白内障、对糖尿病症状有明显减轻、能有效阻止艾滋病……茶简直无所不能,被“无耻之徒”们吹写了成万病之药,仿佛只要人人喝茶就不用医院了,能立马解决“看病就医难”这件关乎民生的大计了,这是茶之矛。


一方面又大肆普及肝病患者不能喝茶、神经衰弱者不能喝茶、发烧不能喝茶、孕妇不能喝茶、溃疡者不能喝茶、营养不良者不能喝茶、醉酒不能喝茶、服药不能喝茶、贫血不能喝茶、冠心病不能喝茶、高血压不能喝茶、结石患者不能喝茶、空腹不能喝茶、饭前饭后不能喝茶、忌喝隔夜茶、忌饮头道茶、儿童不宜饮茶、老年人不宜饮茶……这简直又是“茶是万病之药”论调的死对头,这叫那些千千万万喜欢茶却又不了解茶的人们情何以堪,是该听前者?还是相信后者?这是茶之盾。



喝茶本是一件很随机的事,何需讲究申时卯时;品茶本是件很随性的事,何需要装扮茶服佛珠。喝茶这点平常事要平常心去对待,若一定要往高雅格调上去靠,只会让人感到曲高和寡、敬而远之。我不反对申时茶和茶人服等等之类,但我视作他们只是一种商业行为的营销手段,与文化无关。请原谅我的学识和见解浅薄。


中国茶界诸侯林立,拜的庙堂当然不一,有祭神农氏为茶祖的、有祭陆羽为茶祖的、有祭吴理真为茶祖的、有祭孔明为茶祖的、也有祭支遁为茶祖的。五花八门、不一而足,皆扯着茶文化大旗,杜撰着“山海经”似的历史。


不知何时起,茶艺师、茶道培训风生水起。


在我眼中,茶艺师是茶的化身、茶的使者、茶的媒人。既然称师,就得传道、授业、解惑、榜样,中国茶一千多种,试问你多久才能搞懂,搞不懂何以传道、授业、解惑?而现在在有关部门、有关组织、有关院校花十天半月就能“混”到一本相关部门颁发的“茶艺师证书”。


我知道整个流程大致是这样的:第一天报名交钱领取统一茶服、茶具———第2到8天空杯、空盖碗练动作(不用水、不用茶)——第九天上午温水练半天、下午温水加茶练半天(开水怕烫手)——第十天考试通过,毕业合影留念。


他们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一堆华丽花哨的娘娘动作兰花指(女的成格格,男的成娘炮),得到了一本可以在家人面前吹嘘、朋友圈里炫耀的证书(诚然,我理解国人的证书情节)。至于以后接不接着深造、继不继续学习、干不干此行就不得而知了,叶公好龙也罢、真心好学也罢,反正已经拿到国家承认的证书了。


茶艺,茶在前、艺在后;主角在前、配角在后,而今已沦为但凡茶艺师只要年轻漂亮上得了台面就行,领导和客官感到愉悦就行,至于泡的茶好不好喝太次要了。


各大茶媒体、茶平台、茶频道每天发表的无非还是那些褒扬各地政府与组织对于茶的“贡献”,高压锅炖的的“茶禅一味”(鸡汤体),换个标题反复滥炒那些自相矛盾、毫无道理的“茶知识”……也难怪,正是这些充满着虚伪的“正能量”的、以茶为名带点风月的内容能让读者们趋之若鹜、争相转载;而那些有真知灼见、能理性地剖析茶界各种市场现象、人性折射与未来分析的文章和茶公众平台却是门可罗雀、鲜有人问津。


在这个物欲横流、虚荣心膨胀的浮躁社会,这些快速泛滥的“文化商业产物”对业界和社会是贡献?还是危害?是利益凌驾于文化之上?还是文化在引领着市场?是茶在变?还是我们的人心在变?


值得我们深思!



五:终极破局

未来数年,经济仍将处在低谷徘徊,反腐运动仍将持续,一直依赖政治来催生GDP的茶产业显得很不适应,却又很无奈。既然上行不通,只能往民生(人们日常需求)这条路上发展,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做到了吗?没有!在中国,茶的地位跟前面几样生活必需品相比显然差太远了。


眼下,茶似乎正在走文艺路线。君不见喝点茶,不喝出个之乎者也、呜呼嗟叹、上通千古、下入神灵来誓不罢休者;喝点茶,不摆点谱、不造点作、不装点道、不弄点神皆不上品者。我们需要、也倡导“琴棋书画诗歌茶”的精神之茶,但茶叶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日用品、一种商品,生理需求永远是在精神需求之上的。然现实生活中那些懂“品”茶(自以为高雅人)就看不起“饮”茶(粗人)的怪胎现象不知何时才能休止、才能融合。


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均茶叶消费量却只有556g,排名世界第19位,被排名第一的土耳其(3157g)远远地甩在后面。


中国唯一真正全民饮茶的可能只有藏民族,从1300年前文成公主嫁到吐蕃的那一刻起直到现在。土耳其这个国家从种茶开始到全民饮茶只用了一百多年时间,而茶的发源地中国从植茶到喝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到现在又有多少人有喝茶的习惯呢?


中国喝茶的人群可能比3.5亿烟民(烟草传入中国不过四百多年历史)多不了多少。前者花了数千年弘扬传播、铭文立传,上至大夫耄耋、下至市井垂髻,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却始终难以到达全民皆饮茶的终极目标;后者是个矛盾体,一方面政府不提倡吸烟,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一方面又将烟草商品遍布到角角落落人所能及的商业终端。据网上数据:2014年中国烟草纳税1600亿(比中石油多600亿),销售额超万亿;而当年中国茶产业纯农业收入1000亿,加上流通、终端、其他全部一起才5000亿(含水分)。-------以上数据来自网络


从商业角度讲,为什么一片有着几千年历史健康且又有文化积淀的树叶却干不过只有四百年历史且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草叶呢?说一千道一万,生理需求是王道,其他皆浮云。


影响中国茶界发展的症结数不胜数,只有自我检讨、洗心革面,挖掘、开辟、发展新市场,才能走出困境,从新繁荣。



下面几条是我个人的看法,孰优孰劣、孰轻孰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茶园管理逐步从去无公害、向绿色和有机标准的方向发展,这是项大工程,需要政府从食品安全宣传、源头用肥药和入场监测三管齐下来倒逼茶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对茶叶品质的提升。食品安全问题是人类的立命之本,一切以牺牲人们健康为代价的GDP都是再开历史倒车。这也是中国茶能否扩大出口份额、能否在“一带一路”中受益的重要因素。


2.暂停新增茶园,目前中国茶界已呈两难境地市场,一方面市场萎靡不振,一方面大量的夏秋茶白白浪费在树上。不是茶园种植面积不够,而是源头劳动力红利枯竭,茶叶采摘的机器换人时代已经到来,特别是名茶采摘这一块。一件成熟商品的最终成本是它能否进入市场获取利润的决定性因素。


3.结束浮夸风,这种政治上的利益短视实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最终只会对整个业界造成误判,贻害一方百姓。


4.跟茶叶相关的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含茶企)多做点茶叶深加工利用的实际贡献,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多是停留在论文中、新闻上的表面文章。不要扯着幌子拿着国家补贴不干实事,这么多年了大家能看到对多的茶深加工产品也就是加了甜蜜素和色素的茶饮料,没看到疯长在茶树上的夏秋茶能有别的什么作为。


5.学茶,从娃娃抓起。一千个好的营销方案抵不上一个好的产品,而一千个好的产品则需要足够大的市场来支撑它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现在用梁启超先生的这段话用来促进中国的茶产业是显得有多么的必要。中国喝茶人群多为成人,既然大家已经把茶作为世界第一大健康饮品,那么茶为什么不能在所有人群中来普及呢?


这不是像“足球,从娃娃抓起”这类受制于体制和条件制约的不可操作的空洞性口号。我们遭受过文化的断层和教育的缺失,使得中国的家长们常识匮乏,唯专家意见是命,以为孩子只该喝甜的饮料、茶会使小孩睡不着觉、会伤胃等等一些错误的谬论,这也让美国可乐有机可趁,成为了中国少儿眼中的首选饮料(虽然现在中国家长们已经有所醒悟可乐的害处)。


茶叶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少儿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防止坏血病;茶叶中的叶酸含有B族维生素,能有效预防儿童贫血;茶叶中的氟含量是一般食物的10倍,对儿童预防龋齿、坚固齿质起着良好作用。中国有三亿少年儿童,如果每人每天一杯茶(日本已经在中小学普及),怕苦可以泡淡一点,绿茶不喜欢可以喝红茶,每周开设一节茶技课,让他们在孩提时代就喜欢上茶,那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新生市场。


只有到全民皆饮茶的地步,才是中国茶叶正真复兴的时候。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曲士不可以语于道。以上论点止于共鸣者。


本文授权转载自[啖茶论道],作者:书卷弯刀
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澜沧古茶2020年终回顾(二):时间的朋友

  过完这一天,

  这一年的时间就要过去。


  时间从不曾为谁停留,

  它像一把筛子,

  过滤我们生命中遇到的人和事;

  也像一位朋友,

  为我们沉淀下隽永的美好。


  时间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事业、财富、友谊、爱情、伤痛......

  无论我们经历了什么,

  时间给我们留下的,

  都是我们生命中最真实的印记。


  云南普洱澜沧专营店,16年

  时间带来成长

  16年的老店。店主罗荔从小在茶厂长大,母亲是厂里的老员工,是真正的茶二代。年少时不懂这一片叶子的意义,长大后却跟随母亲的步伐加入了澜沧古茶。16年时光,她和澜沧古茶一起成长,从不会品茶卖茶到如今不断壮大成每年100多万的专营店。母亲的引导在她心里埋下了古茶的种子。

  16年坚守,她终于明白母亲的坚持和自己的使命,时间给她带来的,是成长和责任。

  北京马连道国际茶城专营店,16年

  时间带来生命的怒放

  兰香基金的第一批获得者,拉祜山乡开出的山茶花。2005年随同马帮进京自此留守京城,顶着压力独立扛起古茶在京推广大旗,一度为众多重量级嘉宾泡过茶。

  16年打拼,没有人知道她承受了多少悲喜,也没有人知道她经历了怎样的磨难。16年扎根,立业成家,他乡已成故乡。如今,古茶事业小有所成,京城郊外有一居所,茶二代茁壮成长,人生已算圆满。付出总会有收获,时间从不亏待努力的人。

  河南郑州郑东新区品鉴中心,15年

  时间带来热爱

  15年老店。因为电视台的工作经常熬夜而爱上普洱茶,第一次喝到001后,便认定这茶是要喝一辈子的。2006年郑州专卖普洱的人屈指可数,而他已经开起了200多平方米的普洱茶专营店。

  15年了,跌跌撞撞,浮浮沉沉,但对澜沧古茶的热爱从未止步。从北区到东区,老店拆了,新店停了,跌倒了爬起来。15年了,每天茶杯里的第一口茶依然是那杯001。时间从不停留,唯有对古茶的热爱之心从未改变。

  广西南宁金湖品鉴中心,15年

  时间带来梦想

  金秋嘉年华六级茶师复核前夕,六级茶师韦剑桥申请参加复核,却遭到了拒绝,不是因为她不够资格,而是因为她才刚刚成为第二个孩子的妈妈。

  她是广西南宁第一个专营店鲤湾路店的茶师。从进店时什么都做的“打杂”总管到如今店里的首席六级茶师,15年间她不仅在这里收获了事业、爱情、家庭,更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如今,15年前的老店已经升级成为今天南宁首屈一指的千万级别门店,而更多像小桥一样的女孩子,在这里实现价值,收获情谊。广州金秋嘉年华春億大师赛上她们载誉而归,茶友们自发送来蛋糕庆祝,一位茶友更在看他们比赛直播时流下了热泪,感动于她们的专业,更感动于她们的执著与对茶的无怨无悔。


  广东湛江城市假日旗舰店,13年

  时间带来甘甜

  这里,用日复一日的脚踏实地,践行着澜沧古茶“专心、专业、专注”的事茶理念。这里,深耕市场,精研茶专业技艺。这里,用专业的品鉴服人,全豪华茶师团队,第一届春億大师赛冠军就是从这个优秀的团队诞生。

  这里,茶师们服务专注热情,周到细致,让茶友充分信赖、安心地喝上一杯好茶。这里,全年不关门,凌晨不休息。在这里度过的岁月,锤炼了我们的心智,也带给我们甘甜的幸福。

  吉林长春雅贤楼,12年

  时间带来信念

  07年,与澜沧古茶结缘,种下火种;08年开始签约;2010年,徐老师、张老师应杜总之邀,赴云南参加澜沧邦崴茶王节祭拜活动,费尽心思偿夙愿,终于淘得好茶。徐老师的书里,澜沧古茶的身影到处可见,也一同见证了品牌的发展之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十几年来,他们始终坚持相信澜沧古茶,支持澜沧古茶,战胜困难,取得胜利。从雅贤楼到长春旗舰店,升级转型,新兴力量不断崛起,目前东北区域大大小小已经发展了70多个澜沧古茶的店,正是无数个星星之火,才汇聚成了火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也正是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得澜沧古茶火种绵绵不绝,洒遍东北。

  因为信念,所以追随。因为信念,所以坚持。因为信念,所以必将迎来美好。

  浙江金华品鉴中心,12年

  时间带来家人般的情谊

  深耕12年,从30平方米的小店发展成为现在上下两层240平方米品鉴中心。忠实拥趸众多,茶友跨度从2岁到78岁,从小白到骨粉,每个月,茶友会定期来参加小型好茶分享会,品鉴、斗茶、分享个人喝茶经历或故事。每年的新年和中秋都会举行“涵舍家宴”,大家一起做菜、品尝、欢庆,每年如约,岁岁不改。12年时光,这里收获的不仅是茶友之间的惺惺相惜,更是家人般的温暖情谊。

  广东广州番禺锦绣茶城品鉴中心,12年

  时间带来安定

  08年开业的12年老店,顺应品牌发展,从30平的老店升级到如今的200多平方米的大店。店从小到大,人从瘦变润,情从疏到亲,心从外及内,时间带来的不仅是身形的变化,还有内心的安定从容。

图片描述

  广东东莞大岭山旗舰店,11年

  时间带来亲情

  澜沧古茶在东莞最早的一家专营店,根基扎实,店主专业,服务热情,茶友认可。老顾客总会自发地带动新茶友来访相聚,茶友们都说:这里进了门就感觉自在,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样放松。茶心换真心,不是亲人胜亲人。

图片描述

  广东阳江安宁路品鉴中心,11年

  时代带来的坚守

  这是澜沧古茶在粤西最早的一家店面之一。因缘际会,梁婵女士接管了如今的安宁路品鉴中心。结缘11年,一杯古茶依然温暖着这一片茶友。阳江古茶粉越来越多,只要她在茶友群轻轻呼喊一声:“有茶试。”很多茶友便会如约而至。

  结缘11年,品鉴中心也一直在成长,几十万的专营店变成了如今的300多万大店。

  内蒙古呼和浩特九久茶城专营店,11年

  时间带来成熟

  一杯古茶,十一年传承,子承父业两代人的坚守,成就了今天。从初期的懵懂、到如今的坚信、坚定,脚踏实地,专业冲泡,耐心引导,稳扎稳打做好基础市场,换来了如今众多忠实的古茶粉丝。时间是最好的陈化剂,它能让一个人长大、一个店成熟、一个市场稳定。一杯古茶,韵味弥香。

  陕西西安西北国际茶城专营店,10年

  时间带来欢喜

  2005年马帮进京途经古城西安,热情耿直的西北汉子们簇拥着马帮进了城门,作为云南人的我被这份热情给打动,便留在了西安。2010年在广州找货时偶遇老同事“阿兰”,被邀请去茶叶城301喝茶。一次偶遇成为了茶事业的转折点。

  2010年签约,我带着两个妹妹在金康路播下第一颗古茶种子,10年过去了,西安的第14家古茶之家已经落地,妹妹们也从小姑娘成长了六级茶师、春億大师赛冠军。而我依然来来回回走在十年不变的金康路上。10年茶路,感恩欢喜,浓茶淡味,从容恬淡。

  广东深圳福田东园路旗舰店,10年

  时间带来财富

  庄小姐和赖小姐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高中同学,一个生于四川大凉山,一个生于广东揭西上砂。同年同月生,不同性格,不同脾气,却拥有对茶一样的热爱。

  在这家十年的老店,庄小姐和赖小姐一起品茶研究茶卖茶,当年的两个女生,如今成了澜沧古茶最经典的最厉害的产品深圳卖得最多藏得最多的两个小“富婆”。时间从来都是公平的,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

  广东东莞凤岗专营店,9年

  时间带来蜕变

  近十年的时间里扎根凤岗,深耕细作,每一产品都认真推广,每一个政策都全力配合,每一位茶友都真诚维护。十年足以让一个人、一个店蜕变,每一份喜人的成绩都是他们常年付出坚守的回报。

  广东东莞石龙旗舰店,8年

  时间带来成就

  2012年开业至今,从最早只有几个店员的小店,深耕8年,如今已发展成立足高端小区、拥有近200平方米舒适茶空间、一支优秀茶师团队、为茶友提供专业茶品服务的优质旗舰店。做事业做深做透做大做强,让一杯古茶走进千家万户。业大家美人和,是时间给予他们最好的馈赠。

图片描述

  天津河西品鉴中心,8年

  时间带来友谊

  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人生,就像一杯茶,会苦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加入澜沧古茶的八年来,有过拼搏,有过汗水,有过欢乐,有过失落......庆幸的是,茶友和我们一路携手,并肩前行。八年来,一杯杯热茶、一个个笑容、一句句问候、一次次服务,温暖着茶友们的心,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澜沧味。因为喜欢,所以热爱。一杯茶,一辈子。

图片描述

  河北石家庄品鉴中心,8年

  时间带来茶缘

  随师傅喝茶十多年,接触了各式茶类,最让我入定安神的还是陈年的普洱。一次与0085的偶然相遇久久不能释怀,从此走上古茶之路。

  河北第一家店落地石家庄银河宾馆大堂,怀特茶城、维多利亚小区、辛集、邢台、沧州、栾城区、正定,只要茶汤浸透过的地方便会长出茶芽。柏林禅寺“吃茶去”的故事注定了这千年古茶与千年燕赵的缘分不会因时间的流逝变淡。

  山东临沂北城新区专营店,8年

  时间带来深情

  2006年的时候从云南消防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彷徨迷茫2年不知所适,想起08年在部队时曾去过澜沧厂部,便让战友给寄来两片06年0081,红艳的茶汤,馥郁的香气,一下被惊艳,从此和古茶结下不解之缘。

  2012年签约专营店,当时是30万小本经营,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大店,一年做百万以上,还有一大群忠实的古粉陪伴,一路前行,温暖如初。10多年的时间,其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时光流逝,荣幸自己始终是古茶家庭的一员,如果时间能重来,我依然选择澜沧古茶。

  四川成都高新区专营店,8年

  时间带来力量

  8年前,异地扎根开店,在没有任何人脉资源下努力生存,拓展市场,活下来,靠的是守熬忍的精神力量。所幸,时间没有亏待我们,更多的经验、更多的资金、更多的支持,市场打开了,规模化发展也逐步显现。2020年与品牌成立联营中心,乘着品牌发展的东风获得了更广阔的天地。

  从茶客到经销商,从单一门店到现在体系化的营销团队,高新店是成都市场的拓荒者。相信时间带来的精神力量,相信未来会更好。

  广东佛山顺德北滘品鉴中心,8年

  时代带来的永恒不变

  店主兰姐是广州芳村301店的第二任店长,2012获得公司第一批兰香基金资助,在广州海珠区开了一家50平方米的专营店。8年经营,店铺升级为350平方米的200万专营店,店址也从广州搬至了佛山。老店的茶友们不畏路遥,仍和兰姐保持着联系,不时从广州前往喝茶、照顾生意。人走茶不凉,人间有情,时间有爱。

图片描述

  山西太原品鉴中心,6年

  时间带来陈韵

  农业专业院校毕业后一直在与植物打交道,一次寻味问茶,为云南的古茶文明所震撼,索性放下经营十年的城市园林工程投入茶行,以另外一种方式“绿化”人生、去“美化”生活。

  6年过去了,“小陈”成为了“老陈”,从单店经营到服务全区,伙伴和朋友与越来越多,茶赋予了我很多,愿与茶一起“越陈越香”。

  陕西西安高新品鉴中心,6年

  时间带来友谊

  2015,升级为西安第一家品鉴中心。5年多时间积累沉淀,古茶家人温暖彼此:“乌金哥”压箱底自藏乌金10件馈赠好友;“冰岛叔”喜提10提冰岛熟为古茶事业分享宣传;“28山款哥”珍藏江山贡和7028二十套,小青柑大红柑食养佳品长期用于企业伴手礼......岁月无言,古茶弥香,我们与古茶家人的情谊,就像一杯茶汤,越煮越醇。

  天津黄海路专营店,5年

  时间带来坚定

  选择古茶,五年坚守,甘之如饴的奋斗,成就了今天。从初期的迷茫,焦虑,徘徊,到如今的热爱,坚定。乘风破浪会有时,加强专业不停歇,泡好每一杯茶,将这杯健康好茶分享给大家。因坚定的信念、热情的服务、专业的技能,赢得了众多古茶粉丝的认可。时间是最好的证明,不断积蓄能量,逆流而上,茁壮成长。

图片描述

  山东济南广友茶城专营店,5年

  时代带来的口碑传递

  段阿姨是一个单位的老总,自从喝过茶妈妈小青柑后,她从济南的大东边跑到了济南的大西边,还把身边很多很多朋友都介绍到店里来喝茶喝陈皮。必须为了段阿姨,为了更多古茶茶友,做好一杯茶。

  茶友带朋友,朋友成茶友,新老朋友再带新朋友前来喝茶。茶友们的一路相随,口口相传,是因为对店主认可和鼓励,也是对澜沧古茶的真切热爱。

  甘肃兰州南昌路专营店,5年

  时代带来坚定

  2015年,郜总铁了心,独身一人,选址开店,签约50万,既没有多少库存,也没有多少人脉,单凭着对澜沧古茶的执着热爱,义无反顾,用心经营。2020年,疫情肆虐,影响着各行各业,郜总迎难而上,逆势作为,选址黄金路段,将店面扩容至150平米,全面升级改造;8月开业,茶妈妈王总到店支持,惊叹偏于西北的兰州广大茶友对澜沧古茶的认可,丝毫不亚于其他经济发达的地区。

  人生越走越开阔,茶路越走越坚定,这是经历时光洗礼后带来的信心。

  江苏南京宝篆斋品鉴中心,5年

  时间培养新增长

  南京第一家落地的专营店,5年前,市场空白,对澜沧古茶敬而远之,对普洱拒之门外;5年后,茶妈妈小青柑在当地收获每年超过1000名的新茶友,甚至有茶友建立专业仓储存古茶了。古茶之家人气越来越旺,对普洱一无所知的茶友如今每周都会固定到店参加茶会。种下一颗古茶种子,期待他发出一树新芽。

图片描述

  广东广州新河浦品鉴中心,5年

  时间带来暖润

  广州越秀区“老东山”区域一线路面店铺,曾入选魅力广州醉美茶楼。

  这里是羊城众多名流学者的茶聚之地,每月定期举办茶事雅集;也曾联合广东多家茶艺机构开展茶艺传播;接待外国领事,将岭南文化传向世界。力促云南普洱与广东化州橘红结合,茶妈妈橘红普洱陈醇暖润,香飘岭南。

  广东广州法政路旗舰店,5年

  时间带来街坊情谊

  一杯普洱茶,一杯老广味,一杯约定俗成的健康之味。店里的标志性大葫芦茶壶,复古了广州凉茶铺气质,茶却换成普洱茶,不变的是同样提倡健康生活。如今,大葫芦茶壶已经成了网红打卡点。每天为街坊们奉献一杯普洱茶,大葫芦煮茶已成了店里不可或缺的工作之一,也成了街坊们喝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春夏秋冬,人来人往,辛勤而疲惫的生活,因为有葫芦就有了福禄。

  安徽合肥庐阳区品鉴中心,3年

  时间带来的真诚相待

  因茶结缘,因为喜欢和认可澜沧古茶,忠实茶友许老师,3年前开了这家店。因茶而聚,因为一杯茶,许老师身边的茶友越聚越多。因茶成友,疫情期间,茶友们在群里晒家中好茶,可总是比不上亲自到店里喝的味道。除了想茶,或许更是想念与茶友们欢聚的时光,心痒难耐。于是,店里每天准点邀约,驱车前往几位茶友的小区门口进行接送到店喝茶。喝茶喝茶,喝的是茶,品的是情。茶友茶友,一日不可无茶,一日不可无友。

图片描述

  内蒙古包头昆都仑区专营店,3年

  时代带来的以茶传心

  草原鹿城第一家,三年口碑传万家。品鉴会、拍卖会、书画展览、茶艺沙龙等茶事佳话,艺术气息浓厚,茶韵飘香。一众澜沧古茶员工助力高考,为夏日炎炎等在校门口翘首以盼的家长们送去杯装茶,一杯普洱,去火清燥,平和心境。疫情期间克服万难开店迎客,只为这个不可一日无茶的城市能喝上一口热茶。

  茶文化不在书上,不在口中,只因实际行动,人们记在心中。

  广西南宁凤岭专营店,3年

  时间带来成长

  店主冯伟连高中毕业就与澜沧古茶结缘十余年,伴随澜沧古茶成长。从店员到店长,再从店长到店主,从小店到大店的升级,时间收藏着她每一滴的汗水与心血。

  2015年7月8日,冯总喜得千金,正值兰香发布,情之所钟,以茶为名,她将女儿的小名唤为兰香。如今,她的女儿也将由澜沧古茶继续陪伴成长。时间不仅带来了事业,还有家庭,还有绵延的温暖。

  山东青岛城阳品鉴中心,3年

  时间带来未来

  2016年因一颗乌金茶膏结识古茶,最开始因为要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开了一个50平方米的小店,时间流逝,笃定与古茶为伴。如今,店面已发展成为600平方米的品鉴中心。3年时间我的时间被分成两等分,一份给了孩子,一份给了茶店,孩子和店都在慢慢成长。感恩时间的馈赠,未来可期,安定温暖。

  乌金

  时间带来价值

  2020年,

  是乌金价值连续翻番的一年。


  茶记录下时间的味道,

  时间也给茶带来价值。

  这无关金钱和价格,

  再贵的价值也会被时间冲淡,

  而时间沉淀下来的价值,

  会抓人心,牵人魂。


  2009年乌金

  2009年,乌金688元一盒,是当年压制当年零售每公斤已突破千元大关的茶品。2018年,09乌金在广州茶博会期间以16.8万元/件拍卖成交,刷新有史以来价值高度。

  如今,整件09乌金在市面上已难觅踪影,印证了好熟茶的价值实力。时间给09年乌金带来的价值,是惊喜,也是必然。它是“澜沧味”熟茶品质实力的印证,也是时间赋予茶最美好的印记。

  2012年乌金

  2012年,乌金以“传奇”系列上市,它在口感上带来的陈韵及熟茶难得的霸气让人印象深刻。“乌金十年”更是引发古茶家人的情感共鸣:不闪耀却品格出众,不高调却如掌上明珠,细水长流,润物无声。成为我们前行的精神和动力。

  8年来,它的名字年年被茶友念叨,它的滋味让大家念念不忘,它的名声被茶友口口相传。好的熟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更担得起时间对它的馈赠。

  2016年乌金

  2016年乌金,以“重器”之名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之后每年925成了古茶人的乌金日,“乌金”之名在茶界家喻户晓,更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活力。它是行业里一个现象级的产品,奠定了澜沧古茶高端熟茶在业内的地位。而每年的925乌金日,也成为乌金再创价值的新起点。

  2020年乌金

  这一代乌金特别而特殊,它的登场也是特殊而特别。乌金云端发布,虽然不见面,我们依然热烈如初。乌金密码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乌金精神由平凡的力量所透出的担当、明志、洒脱、守真,在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甚至生死之后,更显珍贵的意义。

图片描述

  广州秋季茶博会,现场最后10件2020年乌金售罄。

  乌金是茶,更是我们共同记忆的载体,它替我们记住那些流走的岁月,更为我们未来留存一份期待。

  时光匆匆,步履不停,

  在携手同行的茶路上,

  我们总能遇到不同的风景,

  体验不同的收获。

  时间记录了我们的成长,

  我们见证了时间的变迁。


  跨入新的一年,

  愿我们依旧相信时间赋予的美好,

  在与茶相伴的日子里,

  蓄力前行。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