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洛阳有什么茶叶

找到约27条结果 (用时 0.043 秒)

杜育有什么神迹,陆羽在《茶经》里居然“拍了拍”五次?

陆羽撰写了开天辟地首部茶叶专著《茶经》,历代尊称“茶圣”,他取得成就是因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西晋的杜育就是陆羽上位“茶圣”之尊最重要的人梯。在《茶经》这部仅有7000余字的经典著作里,陆羽就连续提到他5次。杜育到底有什么神迹,被陆羽再三“拍了拍”呢?

杜育写有一篇《荈赋》(荈即茶),是历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文中写到,初秋时节,人们成群结队在野外山岗的茶园里采茶,然后选用岷山之水煎茶,用越州茶具喝茶,这是一场现采、现煮、现饮的欢乐茶会。全篇文辞优美,赞颂了国家地沃物丰,生活美好的自豪。在文学史上,茶第一次作为主角闪耀,推手就是杜育。后人也纷纷将杜育与陆羽并提。宋代苏轼在《寄周安孺茶》诗中写道:“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宋代吴淑《茶赋》点赞道:“清文既传于杜育,精思亦闻于陆羽。”也就是说,以茶为文最早的是杜育,可见《荈赋》在茶史上的地位。

据史载,杜育(?—311),字方叔,河南襄城人。幼年有神童之称,成年后“美风姿,有才藻”,时人号为“杜圣”,历任太守、右将军、国子祭酒(即最高学府主管,相当于教育部长)。西晋初年,皇后侄子贾谧组织了“金谷会”,会员24名,号称“二十四友”,经常在全国首富石崇的“金谷别墅”聚会,著名作家潘岳、左思、杜育等都是会员。这是一个在当时影响全国拥有权势、财富和舆论的团体组织。

《荈赋》这样写道:灵山惟岳,奇产所钟。瞻彼卷阿,实曰夕阳。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瓯;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沈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若乃淳染真辰,色绩青霜,白黄若虚。调神和内,倦解慵除。

开篇“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就有高山出好茶的意思,“瞻彼卷阿,实曰夕阳”,远望蜿延的山坡在夕阳映照下,茶树满山遍谷“弥谷被岗”,阳光充足(夕阳)、土壤肥沃(丰壤)、雨泽露润(甘露)的宜茶环境,自然出产好茶,因而饮后有神清气爽、困除倦消的功效,“调神和内,倦解慵除”。

文中首次写到采摘秋茶、首次提到煎茶选水、首次选用陶瓷茶具,更让我们首次见证了当时煎茶“沫沉花浮”的茶汤特点和隆重的饮茶仪式。此文几乎搭建了陆羽《茶经》三卷的基本框架。也就是说,杜育之文已经反应了当时完整的从茶山、茶园到采茶、选水、选具、煮饮、品赏及其功效的茶事活动全过程,可惜的是此文散轶不全,现在流传的是辑录的残篇。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提到舀水或舀取茶汤的用具,“瓢,一曰牺杓,剖瓠为之,或刊木为之”,是用剖开的葫芦(瓠)制成。他引杜育《荈赋》句子:“酌之以匏”,并解说道:“匏,瓢也,口阔,胚薄,柄短。”杜育所谓的“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意思是饮茶的仪式很隆重,效仿先贤公刘的庆典以匏饮酒之法(公刘是古代周族先祖)。

宋《茶具图赞》中的瓢(胡员外,名惟一,字宗许,号贮月仙翁)

陆羽对茶碗要求很高,推崇越州的青瓷。他在《茶经》“四之器”引杜育《荈赋》:“器泽陶简,出自东瓯”,并指出:“瓯,越州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杜育文中提到了最早的瓷器茶具,就是兴于魏晋盛于唐代的越州青瓷。陆羽欣赏越州瓷的青色“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更能衬托茶汤的颜色。

越窑青瓷茶碗

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连续两次提及杜育。陆羽煎茶选水的标准是“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引杜育文句“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为“山水上”注解,即泯山之地的清泉;煎茶要求“汤花”的色泽白色,描述汤花的术语就直接采用杜育文句“沫成华浮”中的“沫”和“花”(华)。《茶经》将汤花“沫饽”细分,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轻的叫“花”。陆羽强调的汤花色泽复制了杜育文句——《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敷”是也,即汤花白色如积雪,明亮如春花开。显然,陆羽“煎茶法”是杜育“煎茶法”的升级版,对汤花沫饽的要求也基本相同。

陆羽第五次提到杜育是在《茶经》“七之事”中,他列举了唐代以前的名人饮茶史料就提到杜育之名,却不列他《荈赋》的有关文字,可能是文字已经前述的原因。

杜育煎茶取水“水则岷方之注”在岷山之地,也就是说这次现采、现煮、现饮的茶会活动标注的地图位置在川蜀,自然采摘、饮用的是蜀茶。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茶烹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即指当地茶叶用当地的泉水煎茶得“水土之宜”为佳。

西晋流行蜀茶,当时的张载称蜀茶“芳荼冠六清,滋味播九区”,孙楚认证的“原产地证明”《出歌》有“姜桂茶荈出巴蜀”,所以当时的四川大妈在京城洛阳卖茶,应该也是蜀茶(《茶经》“七之事”傅咸条目)。西晋后三五百年的唐代,蜀茶仍旧流行,有“蜀茶南走百越,北临五湖”(杨晔《膳夫经手录》)之称。“蜀茶”与“越碗”在唐代曾经是标配,几乎与杜育在文中首倡的一脉相承。唐代孟郊有诗句“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蒙茗,蒙顶山茶),施肩吾《蜀茶词》“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

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煮茶部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人们的饮食习惯其实没有多少改变,只是因为人口增加,要求的食物品种更丰富、原料更高产而已,吃来喝去的米、面、肉类、蔬菜、饮料……几千年了人们至今仍旧这么消费,跟“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朝代更替几乎没有关系,茶叶喝了几千年,可能还要继续喝上几千年。西晋的茶叶史料少,是由于西晋仅50年历史(266—316),但是仅凭“二十四友”中张华、左思、杜育、刘琨的饮茶史料和前述的其他零星史料,就可以想见西晋时代,茶在中原上流社会受追捧的程度,也就是说中原饮茶不会因为西晋后的改朝换代而断绝,显然比一般认为的“中原流行饮茶是唐代禅教兴茶而起”其实已经早了几世纪。

来源:中国茶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万里茶道:小小茶叶如何让中国与世界相遇?

带着清晨的露水,在福建武夷山被轻轻摘下,从此一路向北,纵贯神州、跨越蒙古,最终直抵俄罗斯的圣彼得堡。17世纪,一片东方树叶的神奇之路,联结起亚欧大陆,让中国与世界相遇,这就是万里茶道。

这条蜚声海内外的传奇古道有着怎样的故事?它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有什么区别?小小的茶叶,如何能成为东西方文明互鉴的使者?近日,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万里茶道研究院院长黄柏权接受中国民族报“道中华”专访,揭秘万里茶道的历史沧桑。

▲葡萄牙公主用中国茶征服英国人。(视频来源:CCTV4新浪微博)

记者:万里茶道所指的到底是怎样一条路?

黄柏权:万里茶道是指以茶叶为主要贸易商品,存续于17至20世纪前期的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的国际商路。它途经今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区,穿越今蒙古国后从恰克图进入俄国,经过西伯利亚、东欧平原、莫斯科到达圣彼得堡,全长14000多公里,是当时中国境内最长的一条跨洲商贸路线。

▲湖北省赤壁市的万亩茶园。(新华网发汪孝文摄)

记者:万里茶道经历了哪些故事?

黄柏权:“万里茶道”开启于17世纪中叶,从形成、发展、繁荣存续了近3个世纪,沿线文物遗存丰富,是亚欧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物证。

1616年,俄使泰奥门尼茨(Tyumenets)将华茶作为给沙皇的礼物从中亚阿丹汗国(AltanKhan)带回俄国,这是华茶入俄之始。1656年,费·巴依科夫使团抵达北京,正式拉开华茶直接输俄的序幕。随后,俄国使团和官私商队纷纷到北京进行贸易,开辟出东、中、西三条中俄贸易路线。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中俄边境贸易得到官方认可。在18世纪前20年,中线贸易有所发展,以库伦为中心,称“库伦互市”,让原本仅限于北段的贸易得以延伸。1727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恢复了中断的互市贸易并开辟恰克图市场。

恰克图贸易的繁盛,开创了“彼以皮来,我以茶往”的贸易格局。茶叶贸易路线不断从北边延伸到东南的福建武夷山,逐步形成了武夷山-恰克图的茶叶贸易线路。茶叶运至恰克图后转卖给俄商,由俄商运往莫斯科、圣彼得堡,直至欧洲其他地区。万里茶道由此形成。

▲万里茶道路线示意图。(图片来源:湖北日报网)

19世纪末,俄国商人开启海运及轮船-铁路联运的运输方式,万里茶道传统陆路运输线路受到极大冲击。加之19世纪后期英、美等国逐渐转向印度、锡兰购买茶叶,中国茶叶的欧美市场逐渐失去。十月革命后,输入苏联的茶叶更加减少,万里茶道基本终结。

曾经有学者把这条商路称为“茶叶之路”,21世纪初有人提出“万里茶路”,其间还有“中俄茶叶之路”“草原茶叶之路”“中俄草原茶路”等称呼。

记者:万里茶道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有什么区别?

黄柏权:万里茶道、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都是源于中国内地而连接海外的国际商道,同时也是人群流动和文化交流的路线,今天也都成为著名的文化线路遗产。

但从时间上看,它们存续的年代有差别。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形成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条横跨洲际的陆路商道,开启于公元前2世纪,终结于16世纪;万里茶道始于17世纪中叶,从某种意义上讲,万里茶道是陆上丝绸之路在清代的发展和延续,它终结于20世纪30年代;茶马古道形成于6世纪,终结于20世纪中期。

途经走向和目的地不同。丝绸之路主要是东西走向,从洛阳出发,经过长安、玉门关、新疆,一直往西,经过中亚、西亚,连接欧洲和非洲;万里茶道从南方茶源地武夷山、黄山、幕阜山、雪峰山、武陵山出发,一路北上,经过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至中俄边境的恰克图,进入俄罗斯;茶马古道分别从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四川雅安和陕西汉中地区出发,向西北方向进入青藏高原,然后进入南亚。

运输交易的主要货物也不完全一样。丝绸之路运输交易的货物主要是丝绸,而万里茶道和茶马古道运输交易的货物主要是茶叶。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武夷山下梅村挂着“万里茶道起点”的红灯笼。(中新社记者王东明摄)

但万里茶道和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在时空上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时间看,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将近并存了一千年,茶马古道与万里茶道并存了三百年,万里茶道是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出的新形态;从空间上看,三条线路经过的地域或有重叠,或有交叉,丝绸之路南路经过了茶马古道一些地区,丝绸之路的东缘和北边与万里茶道相连接,或道路相重合。历史上这三条中国境内最为重要的国际商路相互衔接、互为补充,构成了中国内地通往世界的道路交通网络。

记者:万里茶道只运茶吗?

黄柏权:万里茶道早期主要运输福建武夷山、江西修水等地红茶,湖南安化等地的黑茶;太平天国运动后,主要运输鄂南的砖茶、安化等地的黑茶、武陵红山区的宜红茶等。

除了茶叶等大宗商品外,皮毛、布匹、粮食、药材、日杂百货、食盐等都是万里茶道运输交易的货物,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礼俗、节日习俗等随之传向俄罗斯和欧洲,欧洲工业革命的成果、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信仰也传入中国,充分实现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记者:为什么一片小小的茶叶,能成为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民的纽带?

黄柏权:以茶为媒,茶叶等物资的运输带动了文化的多向交流。一方面,万里茶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万里茶道茶源地都是多民族居住区,武夷山是汉、畲等民族的居住区,幕阜山是瑶族先民活动的地方,武陵山是汉、维吾尔、苗、白、土家等民族的居住地,雪峰山是汉、苗、侗、瑶等民族的聚居地。这些民族地区生产的茶叶通过万里茶道运送到北方,成为南北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媒介,增进了各民族的了解、团结、互信。

▲第四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图片来源:万里茶道申遗微信公众号)

另一方面,万里茶道也是中国与俄罗斯、中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桥梁。茶叶作为一种保健饮料,早在明朝就传入荷兰、英国、俄罗斯等国,受到西方王室与贵族的喜爱。18世纪,茶叶大量输入欧洲,饮茶逐渐成为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同时,欧洲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成果也经万里茶道传入中国。由此,万里茶道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茶叶和茶砖扮演着跨越欧亚大陆的文化使者角色。

受访者简介:

▲黄柏权。(受访者供图)

黄柏权,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学院、万里茶道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科学基金学科组成员,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理事,万里茶道协作体副主席。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历史文化、文化遗产、万里茶道研究。连续3次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

来源:道中华 作者:胡琪 马廷魁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润元昌2021柑普茶预订格外火爆|多年沉淀,各地渠道对新一年柑普茶销售胸有成算

  2021

  柑普茶预订火热进行中

  经过2020下半年润元昌柑普茶的断货,今年小青柑的预订特为火热,短短几日,预订量就已赶超去年预订总量,正宗地道精品柑普茶的市场需求量可见一斑,与此同时,我们采访了润元昌在洛阳、芳村、中山、长沙4地的渠道,了解到,经过大浪淘沙的柑普茶市场,已经基本成熟稳定,头部柑普茶品牌的优势愈加凸显。

  润元昌洛阳渠道杨文林

  Q:去年柑普茶销售情况怎么样?对今年的销售有信心吗?

  A:去年柑普茶我定了将近300件,基本都卖完了,爆款头采缺货很久了。今年拿货情况基本和去年差不多吧,洛阳这边等天凉一些,大概9月份以后开始会比较好卖,现在天热,喝信阳毛尖(当地名优绿茶)比较多。

  对今年的销售很有信心,因为听说今年润元昌的柑果和熟茶更好、有升级嘛,我个人也是看好润元昌明星产品的延续升级,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润元昌的柑普茶,我觉得还是很有竞争力的。我是因为润元昌小青柑这个爆款品类加入润元昌大家庭的,润元昌柑普茶做得早,品质也很能扛,在洛阳这边知名度挺高的,标杆品牌很深入人心了,一提起小青柑,大家都会想到润元昌。

  自有柑园、包装多元化,还有润元昌的熟茶一直是润元昌的招牌,熟茶做得相当不错的,市场口碑也比较好。选的熟茶也是年份比较老一些的,柑和普洱的融合度非常高。市场上很多小青柑,柑和茶的融合根本不够。我认为润元昌总体的定位还是比较好的,品质、价位、包装,精致时尚,性价比很高。

  Q:店里的客户一般买来自己喝还是送礼?

  A:自饮送礼一半一半吧,小青柑这个茶比较适合饭桌、酒局、办公室,很方便,口感接受度高,大家也认可它的一个养生保健,推广地比较快,大家认可后就送人,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分享给亲朋好友。

  我觉得很好的一点就是,把很多不喝茶的群体吸引过来喝茶了,现在洛阳这边柑普茶的消耗算是比较普及了,包括一些年轻的女士,以前不喝茶,觉得茶苦涩,喝了润元昌小青柑以后,果香味比较好,直接被圈粉了,头采果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就是果小、果香味浓,鲜爽、甜润比较突出,特别适合初次接触茶的群体,包装也比较喜庆,是店里的爆款。茶龄长一些的就比较偏爱常规规格的小青柑咯,口味更浓郁一些。

  Q:在柑普茶的经营上有没有什么秘诀?

  A:生意的本质还是做口碑嘛,金杯银杯不如自己的口碑,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我觉得就是两点,品质和品牌,现在那些杂牌的、质量不好的基本被淘汰没人喝了。前两年小青柑大火的时候,有一些鱼龙混杂的情况,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市场已经很成熟理性了,消费者越来越懂了。

  品鉴地址: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纱厂西路99号沙溪茶叶批发市场A区5号楊茗軒茶荘


  润元昌芳村渠道林华波

  Q:您预计今年的柑普茶销售情况如何?

  A:去年拿货500件都卖光了,还追加了200件,下半年到现在很多货都断了,不少客户找都没有,估计今年的需求量会挺大的,我对今年(的销售)还是挺乐观的。

  Q:前段时间广州疫情,对店铺影响大吗?

  A:基本没什么影响。因为润元昌的柑普茶我基本在客户圈里卖开了,客户已经形成了消费习惯,已经认可这些产品的品质,基本消耗完或者有送礼需求就会直接找我下单。所以做茶我还是愿意推荐大品牌的,只要客户认可了,就不需要你多说什么了。

  Q:您觉得是什么让消费者认准润元昌的小青柑?

  A:客户一喝就喜欢,因为润元昌小青柑的熟茶是用春茶发酵的熟茶,喝起来很有辨识度,柑也不错,很正宗。之前有送一罐小青柑给亲戚喝,他喝完感觉很好,很理气健脾,头尾陆续跟我差不多买了有100件,就买去送礼。

  因为包装比较精致时尚吧,买去送礼的人特别多,还有每颗都有独立包装,携带方便,办公室、聚餐、开会、旅行的时候都可以喝,适喝场景很多。

  客户说润元昌的小青柑,虽然比其他杂牌的小青柑贵很多,但确实好喝,价格也合适,性价比是最高的。他们也喝过其它品牌的,综合各方面还是觉得我们的好。

  Q:柑普茶占店铺产品比例大不大,不同产品的进货规划是怎样的?

  A:柑普茶大概占到80%吧,进货的话低、中、高端的产品都会进,因为都有客户需求,润元昌的柑普茶产品很丰富,基本可以满足需求。

  「头采」特别畅销,很喜庆,名字、包装元素也很有寓意,设计得非常好,口感上对比来说,头采香很多、甜润、鲜爽,很对北方客户的口味。

  「凤凰」的话相对平价一些,但包装也很精致大气,能够满足客户的日常送礼需求,我平时出的量也特别大。

  「贡品」这种,包装很受广东客户的喜欢,和其他款比较精致时尚的风格不同,是相对简单的土豪金罐子,又金又内敛,广东这边有一定身份的客户喜欢,送给尊贵一点的客户比较上档次、有尊重的感觉,而且他个头比较大,喝起来茶味浓,耐泡。

  「班章小青柑」这种高端定位的也有市场需求,如果他要送给重要的客户,就会选择这种高端、有特点的类型,更拿得出手。

  大红柑的话,「老茶头大红柑」特别受专业、茶龄久的客户喜欢,很温润,香和甜突出,解腻消胀的一些养生作用很好。

  品鉴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启秀茶城一楼G257


  润元昌长沙渠道刘题

  我预计今年销量会更好,去年不够卖。柑普茶这个品类是一个消耗性比较强的品类,自饮送礼的人群都很多,每年都是能够实实在在消耗掉挺大的量。

  2015年跟着公司一起卖柑普茶,这么多年已经累积了一批忠实的老茶客了。他们认可润元昌,只喝润元昌,对品质很认可,一年比一年好。

  在喝小青柑的过程中,客户也会比较,比来比去还是觉得润元昌的最靠谱,基本买了以后不会再去看其他品牌的小青柑了。

  从客户的选择来看,柑普茶的受众比较广。头采是最早推出的一批,尝鲜意愿和吉祥送礼属性特别强,柑香浓,茶味也有,包装漂亮,寓意特别好,在差不多价位预算送礼大家都会倾向选择头采。头采在我看来是公司更明星的产品,也是我店里销售量最大的柑普茶产品,断货后在市场上很难找,不止我、很多别的渠道也在找,需求量非常大。

  到时间更长一些,大家对个头最大的贡品小青柑也很期待,茶味更浓,喝茶更多的人更喜欢。

  再往后,有些客户喝茶比较专业,喝大红柑比较多一些,茶味足,喝起来舒服,小青柑反而少一些。

  品茗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高桥茶叶城2栋4号润元昌茶业


  润元昌中山渠道高水碧

  我是主要做零售端的,从2015年到现在,从润元昌第一罐小青柑一直卖到现在。

  这么多年,我只做润元昌的柑普茶,第一自然就是认可润元昌的品质,第二就是有延续性,这对于长期经营非常关键,客户都会有长期的一个喝茶偏好,他喝惯了一款茶,肯定长期的第一选择都是这款。像之前贡品在店里很畅销,个头大,茶味足,耐泡,分量比较大有300g,就是下半年卖断货了,我也没在市场上找,就推凤凰版,客户也能接受,当然相对来说他们还是比较喜欢贡品,看到今年还会出,马上提前预定上了。

  说实话,中山这边的柑普茶市场氛围不是特别好,之前大大小小很多牌子做的口碑都不好,价格也很参差不齐,从几十块到上千块的都有,在卖低端的、外地柑有很大比例,当然,这两年淘汰了很多低端品质的牌子,这些客户也基本见不到了,有些直接不喝了,有些就转向喝更高品质的了。

  ▲茗悠香茶行店长

  润元昌的柑普茶,品质有保证,基本在店铺客户圈里卖开了,客户基本都是懂茶的人群,也对润元昌柑普茶整体评价不错。价格也相对接地气,像头采、凤凰版、贡品,都有比较大的客户群体。最受欢迎的就是头采咯,包装漂亮,红色也喜庆,整体更受喜欢。

  品茗地址: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港城路11-65茗悠香茶行

找到约27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