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六斤白沙溪茯砖茶价格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建国后青海边茶贸易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前,青海农牧业生产落后,宗教和封建头人统治盘根错节,历史上民族隔阂较深,尤其是马步芳统治集团对牧区人民血腥镇压、贸易掠夺,造成了少数民族对官方的不信任,畜牧产品卖不出去,所需要的茶叶、粮食、布匹和日用品买不进来,缺吃少穿。

青海解放后,人民政府将边茶贸易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予以重视,千方百计确保青海地区的边茶供应,稳定了大局,实现人民安居乐业。随着时代的发展,青海边茶贸易也在不断变化。

解放初期边茶贸易是首要的政治问题

茶叶是青海省各少数民族人民的一项主要生活必需品。建国初,工农牧产品比价不合理,广大农牧民购买力极低,紧压茶消费长期处于低水平。

1949年9月,青海省贸易公司建立后,即从兰州、西安调进大批茶叶,满足各族人民的需要。为了稳价销售茯茶,打击市场上的投机倒把活动,10-11月,省贸易公司以低于市场10%的价格抛售茯茶1000多封。

1950年10月,不法商人套购茶叶,抬价销售,造成物价波动。省贸易公司当即调低茯茶售价16.4%,并大量抛售,迫使市场物价回跌。全年,省各级贸易公司供应茶叶25.4万多斤。全省国营和私营商业共销售紧压茶42万公斤。

当时,全省组织了8个贸易工作队到边远部落进行贸易,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贸易工作队一边向牧民供应粮食、茶叶和日用工业品,一边收购农牧土特产品。工作中始终坚持买卖公平、价格合理、服务热情的原则,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群众从贸易中得到实惠,过去反动统治阶级造成的民族隔阂和群众对人民政府的疑虑逐步消除。果洛这藏族的显巴隆布听前来贸易的湟中回族商人说,西宁解放了,人民政府和解放军非常好,羊毛涨价了,可以自由买卖,他就与本部落43人赶着牦牛,驮运大批羊毛,跋涉千里,到湟源贸易公司换了棉布、茯茶、粮食等生活用品。

显巴隆布的秘书当即用藏文写下诗句:“毛主席像太阳,暖烘烘地照在人身上,牛羊也肥壮。马步芳象冰雪,太阳出来融化光,终究没有好下场。喝牛血,吃野果,三十多年没破伙(没吃到粮食之意),今天一袋袋装青稞。人民政府样样好,解放我们获新生。”

▲贸易队的雪地靴

西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在1950年工作总结中指出:少数民族地区“一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贸易关系改变了政治关系”。

1951年贸易工作队发展到17个,先后到50多个地方开展贸易活动。

1953年,全省流动贸易组发展到76个,继续在边远山区和牧区开展流动贸易。这年,省贸易公司还组织西宁裕丰昶等7家私营商号运输大批茶叶等商品到玉树结古,开展深购远销。

1954年7月,海西贸易中心支公司在阿尔顿曲克的库尔班崖吉草原上建立了贸易商店,受到哈萨克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1954年冬到1955年春,果洛地区连降大雪,地面交通受阻,兰州军区空军调用飞机空投粮食4.8万公斤、茶叶3000公斤。

从1953年到1955年,国营和合作社商业供应给各族人民的茶叶达1004万斤,供应数量逐年增长,与1952年比较,一九五三年为2.67倍,1954年为3.45倍,1955年为5.19倍。

茶叶贸易的发展,使各族人民从自己的切身利益中体会到党的关怀和新社会的温暖。在青海省的藏、蒙群众中曾经流传过这样一首歌:毛主席太阳红又红,牛马羊子都兴旺。买上茶壶买茯茶,帆布来了添帐房,幸福生活哪里来,感谢中国共产党。

计划经济年代边茶为指令性计划商品

▲1958年机制茯茶

1955年后,边茶实行计划供应。西宁市机关、团体和饮食服务业用茶,视实际需要按季分月编制计划,经批准后供应,对消费者也限量供应。

1955年开始,全国紧压茶不足,商业部门在货源分配上,尽量照顾牧业区少数民族的需要。1957年供应开始紧张,全省销量仍达430万公斤。1959年,国家扩大计划管理和统一调度,将茶叶列为二类商品,由国务院主管部门管理。

▲青海省部分地区茶票

由于边销茶货源紧张,从1961年10月开始,实行茶叶凭票供应,标准为西宁市每人每月供应0.15市斤,海南、海北、黄南州(含循化)0.4市斤,大通、互助、湟中、湟源、民和、乐都、循化县0.2市斤,柴达木地区0.3市斤,果洛州0.6市斤,玉树州0.7市斤。

1963年,采取死定量活供应办法,允许群众按定量一次性购买一个季度或半年的茶叶。

1963年,商业部将在少数民族地区供应的商品定为特殊商品、照顾商品和一般商品三类,当时茶叶被列为照顾商品。

1966年,采取各地销售指标包干使用的办法,在不超过年销售指标的前提下,供应上可以不受定量限制,办法由各地自定。

1973年,将茶叶改为专项照顾商品。茯茶主要供应牧业区。

1976年,全省各地一律实行敞开供应,并要求有一定的库存储备,以防止脱销。

▲军用马料票

1979年上半年,省副食品公司库存突破1000万市斤。

1982年青海省人民政府51号文件规定,茶叶分配要照顾民族地区特别是牧业地区的需要,凡是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需要有矛盾的,要优先供应民族地区特别是牧业区。

1983年,全省销售量750万公斤,为历史最高水平。

1984年,根据边销茶销量不断增加,财政补贴不能增加的情况,省内实行分地区定基数供应办法,即以前三年各地平均销售量和省人民政府批准的272万元补贴额,核定各地区定量供应基数,对消费者采取按人定量平价供应和保本敞开供应两种办法。

1985年,商业厅将边销茶列为指令性计划商品,并理顺了茶叶价格,购销价格不再倒挂,于是停止实行定基础的供应办法,又敞开供应,当年全省销售673万公斤。

茯茶除供给各族人民饮用以外,还用于牲畜补饲。

仅1966到1967年,国营商业供应牧业区牲畜补饲和农业区役畜补饲茶达51万市斤。

牲畜补饲茯茶绝大部分供应给了青海省军区的骑兵部队,由当地的民贸公司负责向驻地的军用骡马按月供应。

骑兵部队对巩固新生政权意义重大,剿匪、平叛离不开骑兵,军马作用凸显。马虽然被人类驯服使役已经数千年,但在进化上仍存在许多缺陷,尤其是肠道系统,常被草料阻塞,导致马匹便秘,兽医称之为“结症”。

一匹军马每天的营养套餐为十多斤草料,7斤精料(玉米等),定时50克茯茶。至今青海境内仍驻有少量骑兵部队,需采购优质边销茯砖茶,每天饲喂军马。

边茶供应是政府长期的惠民工程

国家对定点茶厂实行流动资金贷款优惠利率、技改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等政策,规定边销茶的指导价格,在青海建立了一定的边销茶战略储备。

一是边茶供应总量在逐步增大,人均消耗逐年提升。

二是保持了边茶价格相对稳定,人民群众实际购买力大幅提升。长期以来,政府严格控制边茶价格,保持了价格的相对稳定。

1955年9月20日,人民茯茶零售牌价每封由原来的4.59元调为4.90元。1956年,人民茯茶每封零售价5.47元。1962年4月7日,全省调高了高中级茶叶价格,但供应少数民族地区的边销茶一律未动。

▲50年代末民族团结牌茯茶

1962年上半年,经营湖南益阳茯茶由于购销价格倒挂每百市斤亏损7.38元。7月1日起,又因出厂价提高20%,每百市斤亏损达到23.50元,全年全省共亏损64.7万元(扣除红、绿、花茶利润5.38万元后的亏损额),边销茶实际亏损70.08万元。

1972年,益阳茶厂用全黑毛茶试制了一些高质量的“特制茯茶”,试销后群众反映良好。按保本经营原则计算,每市斤批发价1.046元,零售价1.20元。较原机制茯茶0.8559元提高19.6%。

1975年8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天津会议上将江西、浙江、江苏、安徽4地所产茯茶价格进行了调整,批发价由原来每市斤0.7925元降为0.6956元,零售价由0.9125元降为0.80元。

1984年1月1日,茯茶实行基数内为平价,基数外保本价的两种销售价格。1985年理顺了价格,亏损问题也随之解决。之后,省物价局、商业厅、供销合作社《关于对边销茶销售价格实行向下浮动的通知》中确定,以现行牌价为最高限价,只准下浮,不准上浮。

▲50年代末,2.5公斤白沙溪花岭茶

80年代,2公斤茯茶的零售价格大体在5元左右。现在1.5公斤茯茶的零售价格在23元左右,以年人均消费6斤边销茶计算,不过50元,与1斤牛肉价值相当,几可忽略不计。

三是严厉打击劣商和劣茶。解放初期,不法资本家大肆造谣、欺骗、恐吓,对蒙民、藏民进行敲诈,破坏民族贸易政策,他们把一千元人民币,当一万元给蒙、藏民,向牧民推销他们的劣质茶。他们造谣说:“贸易公司的胜利茯茶喝不得,喝了头昏。”等等。改革开放后,一些非国家定点厂生产的质劣价低砖茶,严重冲击边销茶市场。对于劣商和劣茶,国家一直予以严厉打击,较好地稳定了边茶市场秩序。

新时代边茶升级发展的趋势

建国后,商业系统在抓好传统边销茶供应的同时,从全国调拨了各种高中级茶叶,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从1957年中国茶叶公司青海省公司茶叶罐上看,全国各名优茶叶基本齐全。

▲70年代,青海省西宁解放商场茶叶专柜

80年代起,安徽、福建等地茶商陆续进入青海西宁,开设茶叶专卖店,批发零售南方各类茶叶、茶具。青海560万人口,一半在省会西宁,年轻一代多数不知茯砖茶为何物。

目前,西宁有五个茶叶批发市场,全市茶叶从业人员保守估计有300多人,进入了“六茶(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共享”“六茶共舞(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的新时代。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升,传统意义上的边销茶逐渐退出了市区、郊区和农业区市场,牧业区也不再是传统湖南茯砖茶和雅安藏茶一统天下的局面,六大茶类已进入青海的雪山草原、帐蓬寺院,真正进入了千家万户。

近些年主要边销茶厂积极调研边区消费市场,抓品质创品牌,多次来西宁参加青洽会,增强了社会影响力,喝好茶的观念深入人心。

▲50年代青海茶叶罐

2018年,青海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农村突破1万元,每年拿出收入的一定比例喝点好茶是完全可行的,在城镇存新茶喝老茶已蔚然成风。近十年来,喝茶的人多了,喝茶的量升了,茶文化氛围愈来愈浓了。

传统边销茶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应该赋予边销茶以新的时代内涵,要融入现代茶饮发展大趋势,在好喝养生、方便携带、快速泡饮上下功夫。

▲现今青海西宁路茶城一角

近年来,湖南益阳一些边销茶厂在开发中高档黑茶产品上作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白沙溪茶厂、益阳茶厂及一些私营茶厂的高新产品受到广泛好评。人们期待更多更好的边茶产品投放市场,普惠青海人民。

作者:朱晓峰(青海老茶文化交流品鉴中心)

来源于: 安化黑茶传媒平台,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湖南省安化县黑茶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湖南省安化县黑茶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许振宇

(本论文属于学术论文,相关版权归原作者及相关刊物所有,本网发布仅供学术交流参考,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湖南省安化县集山区、库区、老区为一体,是我国黑茶的发源地。上个世纪50年代曾一度绝产,以至于默默无名。安化黑茶1988年产干茶达到8 . 8万吨,因受外部市场和内部管理不善及技术更新落后等影响,部分地方出现了一些弃茶改种其它经济作物的现象,之后就一直走下坡路,也渐渐淡出了中国产茶大县之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迅速,产量逐年提升。2 001年,安化被湖南省政府定位为全省首批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2 004年被定位为湖南省优质黑茶基地,黑茶的发展重现曙光。至2010年,安化黑茶走进中国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安化黑茶再度走进茶人的视野,成为茶人的新宠。

安化黑茶主要有千两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和天尖、贡尖、生尖茶等产品,特别是千两茶被公认为世界茶王,产品远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

在第八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安化县荣获“2012年度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称号,连续四年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十强,茶叶产量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五位,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

安化县现有茶园面积20.15万亩,新建茶园基地2.15万亩,种茶农户3.5万户,从事黑茶及关联产业人员22万人。黑茶年加工量3.83万吨,综合产值50.8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21.2%、46.8%。2012年实现茶叶税收7465万元,比2011年增长96.3%,黑茶产业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湖南(益阳)黑茶文化节,进一步提高了安化黑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虽然安化黑茶近几年取得了飞速进步,但相对于其他名牌茶产品,核心竞争力不是很突出。例如,福建安溪铁观音因其形美、香高、味醇的品质特性,2013年市场占有率以17.29%位列中国茶叶市场第一。如何根据安化黑茶资源产业化实际情况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产品核心竞争力概述

1.1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产业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产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产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力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1.2 核心竞争力的内容

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但这些不同的竞争力却有着某些共同的特征:

第一,独特性。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是产品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一种产品一旦形成了这种能力就能够依托这一竞争优势迅速占领目标市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形成自己独特的消费群体。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拥有这个产品的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过战略设计、领导策划、组织管理等多层次、多环节的不断提炼、总结、创新而得到的。

第二,整体性。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在企业多样化经营的今天,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这个企业拥有的核心产品,这个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

第三,价值性。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价值特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核心地位,能显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二是核心竞争力能实现和创造顾客价值,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三是核心竞争力是产品不同于竞争产品的原因,也是这个企业比竞争对手做的更好的根本原因。

 

1.3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形成竞争力和支撑产品长期发展的因素有:

第一,适应性。这主要指黑茶产品符合市场的需求。

第二,营销能力。包括这个产业和服务以外的多种营销手段的采用,主要从营销的促销、分销和价格制定方面来说。

第三,经营优势。主要指产品的品种和品牌等方面与其他竞争对手的比较中相对优势的体现。
第四,技术状况。包括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设备和技术工艺、专利、专有技术等硬软件技术,这是产品竞争力提升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五,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21世纪,人才最重要,茶企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2 安化黑茶产业核心竞争优势

安化的黑茶生产具有历史悠久、丰富的茶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不同的功效和作用等优势。这些优势就是构成湖南省黑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也是抢占市场的资本。

2.1 悠久的历史文化

历史悠久是安化黑茶最大的优势。安化产茶自唐代开始,已有产“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的记载。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安化建县后,朝廷在资水北岸建立博易场(即茶市),用米、盐、布、帛交换(专卖)安化茶叶。当时以“渠江薄片”为代表的安化蒸青饼茶,还不是现代黑茶。但是,安化茶叶凭借天然的优厚条件,随历史进程而逐渐发展起来,黑茶的品牌品种也越来越多,有著名的“安化千两茶、黑砖茶、花砖茶和天尖、贡尖、生尖茶”,以及“安化茯砖茶”等产品。新中国成立后,安化的黑茶产业得到了全面规范化的发展,现境内茶园星罗棋,黑茶初制香遍各乡村角落。以湖南省白沙溪茶厂为主要精制加工地,实行统购同调,保障各少数民族茶叶供应,产品销往国内外。

2.2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安化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6℃~18℃,年降水量1200—1700mm,相对湿度多在80%左右;土壤肥沃。 在土壤层土母岩中,花岗岩、变质岩、沉积砂页岩占41%,微酸性,无机养分丰富,自然肥力较高,适宜茶树生长。安化的主要茶区地处北纬25°~30°,气候温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70%左右,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400-800m,常年云雾缭绕,降水量丰富. 如云台山茶园、柘溪水库区等,茶叶品质优异,是优质黑茶和有机茶主产区和出口茶基地。

这里也是属于我国四大茶区之一的江南茶区范围之地,江南茶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茶区基本上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5.5℃以上,≧10℃积温为4800—6000℃,极端最低温度多年平均不低于-8℃,无霜230—280d。但晚霜和北方寒流会对该茶区的北部带来危害。降水量比较充足,一般在1000—1400mm,全年降水量以春季为多。这些都是适合种植优种茶树生长的条件。

2.3 独特的功效和作用

黑茶的功效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清脂肪减肥胖。安化黑茶中的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脂类物质排出;还可活化蛋白质激酶,加速脂肪分解,降低体内脂肪的含量。因此安化黑茶被韩国人称为“瘦身茶”;日本人称为“美容茶”;台湾人称为“消食茶”。

第二,清肠胃助消化。安化黑茶富含膳食纤维,具有调理肠胃的功能,清肠胃;且有益生菌参与,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助消化。我国民间有利用老黑茶治疗腹胀、痢疾、消化不良的传统。

第三,清血管降三高。安化黑茶中富含茶黄素,能软化血管,有效清除血管壁内的粥样物质,被称为“心血管的清道夫”;茶氨酸有效抑制血压升高,类黄酮物质能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降低血压;茶多糖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糖含量;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血管内脂类物质排出,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第四,清毒素护肝肾。

安化黑茶中独特的益生菌的功能因子和多酚类氧化物、儿茶素等多种化合物成分,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对人体内脏具有特殊的净化功能,吸附体内的有毒物质(酒精、重金属、体内垃圾)排出体外,能深层排毒;又对病菌有抑制作用,保护肝肾。

3 安化黑茶产业核心竞争力劣势

3.1 营销能力不足

营销渠道布局单一,难以掌控渠道终端,除边销茶以外,尚未建成比较完整的中、高档黑茶销售渠道网络,尤其是现代商超渠道几乎是空白。现有的销售渠道以传统的大流通模式为主,渠道的经营非常粗放,渠道被经销商所掌控,企业在渠道系统中处于弱势地位。目前生产企业主要是在北京、广州、长沙等地设立销售网点,辐射面小,市场份额十分有限。

3.2 加工科技落后

不少茶厂整套制茶工序都是沿用传统的手工艺,虽说有些手工艺是必需的,但在可以用机械设备代替的还没有实现机械生产化,现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机器的作用远大于人工;还有的茶厂虽然用上了机器,但设备老化问题比较严重,机械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换代,制约了茶叶产量的增长;再有就是没有一条稳定的生产线,都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做和统一,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保障。总的来说就没有建立高效高质低耗环保型的生产线,生产的规模小、效率低、加工质量不稳定。这些都是黑茶加工企业科技实力薄弱,自动化生产程度低,没有引进相应的机器设备和科学化的管理。我们伟大的改革导师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有多重要。

3.3 经营秩序混乱

目前受市场驱动,从事安化黑茶生产的厂家迅速增加,各种规格和各种形态的产品充斥市场,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黑茶产品产生了困惑。同时,黑茶质量控制标准和配套程序相对落后,黑茶产品价格不够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安化黑茶声誉。还有一些小厂家假冒知名品牌生产茶产品,给消费者造成误导,损害知名茶企业。

3.4 质量提高缓慢

一直以来,安化县的黑茶是为了适应边疆地区同胞的需要和自己自足的传统生活习惯生产的,主要是生产黑茶中的茯砖和天尖,市场主要在边疆地区,少部分在于自供,对于边疆地区的销售依赖性大。但由于四川、云南等地不同的黑茶产品的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致使不少茶叶企业在九十年代长期处于滑坡低谷的被动局面,茶叶公司面临长期亏损。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安化黑茶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对黑茶产业的产品结构加强了宏观政策调整。

2 0 0 1 年我国加入世贸后,安化黑茶在国内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把市场瞄准了欧美、日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力争让黑茶走出国门。产品研发依托于自身的安化黑茶工程研究心,以及借助于外部的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新形式产品和衍生新产品的开发。黑茶产业虽然近几年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迅速,但由于九十年代茶产业的发展长期滞后,导致一些茶农对茶原料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对茶原料的质量把握不高不稳定,致使黑茶成品的质量也不及当年,所以安化黑茶的产品结构在数量与质量上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也还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来提高安化黑茶的竞争力。

4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4.1 实行品牌茶战略

安化黑茶要充分利用优势, 打造大的品牌,还要增强品牌意识,树立自主品牌。要实施品牌茶战略,应在“湖南黑茶”母品牌的庇护、支撑下,各个茶叶企业再实施差异化战略,现在品牌是比较多,但比较杂要打造突出自己个性的品牌,诸如“湘益茯砖”、“白沙溪花卷”、“中茶牌茯砖”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品牌,在引导消费和接待赠礼及各项宣传活动中,都应重点推荐这几大主导品牌,让这些品牌深入人心,做好宣传。也要在对现有众多的黑茶品牌中选择有特色、有规模、有效益、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品牌,进行重点培育,在政策、资金扶持上予以倾斜,带动整个黑茶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实现安化黑茶品牌建设中“质”的飞跃。 各行各业也积极配合,让品牌真正成为促进黑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4.2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强调的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及思想,强调维护的是消费者的利益,企业间应建立消费者反馈机制,售后服务要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实质就是要系统设计,通过优化流程,明确标准,完善制度,逐步形成靠制度管人,按流程分责,照标准做事,高效顺畅,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运行机制,时刻努力做好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当然,没有高品质的黑茶产品作为基础,任何的市场拓展活动都是空中楼阁。在黑茶企业创立区域性品牌阶段,提高茶叶的内在品质才是核心和基础,有机化种植、全程清洁化生产、优化制作工艺等都是茶企常抓不懈的工作。因此,建立安化黑茶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深化安化黑茶标准化步伐,提高茶叶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提升茶叶整体质量水平,迎接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有效举措。

4.3 加强加工技术改造

黑茶生产企业可根据货源供应、经营规模、市场需求等因素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每个企业都应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产品,经营范围也不宜遍地开花,经营品类过多过滥易造成产品特色及诉求点不明晰。根据黑茶产品营销特点要加强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的力度,以产品差异化形成品牌竞争力,保持茶叶产品线的创新与延伸,从原料、加工工艺与设备、包装等方面入手不断推出新品,以满足细分化市场的消费需求。把黑茶茶厂优化改造工作列入茶叶发展的重点项目,通过“扶持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合理整合茶叶加工资源,争取在一段时间内完成

茶厂改造任务。支持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更新机械设备,扩大加工规模。加强茶叶科技队伍建设,县农业局和主产茶镇农技站要配备专职茶叶技术推广人员。加强横向科技合作,利用湖南农业大学、湖南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研发实力,实现安化黑茶突破性的发展。

4.4 加速营销体系建设

广阔的市场是拉动茶叶产业发展的动力,改变发展观念,要积极参与扩宽市场深度,加速茶叶市场体系建设。在安化乃至湖南省都缺乏有影响力的大规模的黑茶专业批发市场,要在湖南黑茶的发源地安化县,建立一个综合批发销售的大型专业黑茶市场,发挥专业批发市场对产品的集散作用,导向作用和融资作用。多建黑茶专卖店,进行全国连锁经营,积极组织黑茶企业参加全国性的茶叶博览会,组织出口龙头企业出国参加国际性茶叶博览会和交易会。2 0 1 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安化黑茶。

黑茶产品的销售,要利用好广大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黑茶品牌,重视现代物流队伍的建设和信息的沟通。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发挥供销社、茶叶协会的指导作用,发展电子商务,提高品牌防伪水平;发展品牌专卖店,鼓励经销商在大中城市开设茶庄、专卖店,参与黑茶营销。多加宣传黑茶的保健功效,饮用黑茶具有解油腻、暖胃、化痰生津、促进脂肪新陈代谢、降血脂、醒酒解毒等功效。

4.5 挖掘文化底蕴

茶叶消费不仅要实现作为饮料的商品价值,而且更要体现茶叶特有的文化艺术价值。因此,发掘、整理、传播品牌的安化黑茶文化内涵,将物质消费与文化享受相融合,有益于消费者加深对茶叶品牌的识别与认同。建设好中国黑茶博物馆,定期办好中国黑茶文化节,以安化茶马古道建设为重点,保护和修缮茶文化历史遗迹,把茶文化体系建设与旅游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这样有益于黑茶文化的发展,有益于扩大黑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历史悠久的白沙溪茶文化和洞市茶文化在省内都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应努力挖掘和继续收集整理具有安化地方特色的茶歌、茶舞、茶诗、茶联,编排茶文化节目,组建茶艺表演队,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安化茶文化,从而有效地推动茶产业的发展,提升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也丰富了黑茶产业的底蕴。(资料来源:《东方企业文化》)

作者简介:许振宇(197 5-),男,湖南岳阳人,讲师。

哪些茶叶商家在上薇娅直播间?效果如何?

  前段时间,茶叶圈一篇调侃“董明珠直播翻车”文章流传很广。

  虽然,董明珠在抖音的直播首秀翻车,只卖出了20多万元的货。但董小姐勇往直前,第二次在快手直播,30分钟破亿,整晚直播卖货达3.1亿元;第三次在京东直播,销售额更是达到新高度,当晚直播带货超过了7亿元。

  直播带货势头正劲,有实力、有兴趣的茶叶商家自然也不容错过。

  但看热闹归属看热闹,热闹背后的策划和运营工作才是成绩真正的支撑。

  今天的文章,小编统计淘宝头部主播薇娅带货的6个茶叶商家—白沙溪、谢裕大、徽六、蒙顶山茶、中茶和艺福堂。  

  01 六家企业店铺

  白沙溪、谢裕大、徽六、蒙顶山茶、中茶 、艺福堂,这6个茶叶品牌都拥抱淘宝头部主播薇娅。六家企业淘宝店铺概况如何?

  1.店铺地址

  从店铺地址来看,5个茶叶品牌淘宝店地址都在企业总部所在地,仅有白沙溪品牌专门前往杭州成立合资白沙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白沙溪品牌总部对电商公司并非绝对控股,杭州白沙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前3位的股东依次为:杭州英仕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4.50%;杭州上哲贸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4.50%;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2.00%。  

  2.店铺运营公司

  从店铺运营公司来看,有2个茶叶品牌专门注册电商公司运营茶叶互联网销售,分别是杭州白沙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中茶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与白沙溪一样,中茶总部对电商公司也不是绝对控股,中茶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有3个股东: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0.00%;歌德盈香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5.00%;九甄选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5.00%。

  02 带货产品销售概况

  注:销售数据源自红人点集平台。

  为什么大家都想找薇娅带货?主要还是茶叶商家垂涎大主播的流量和带货能力。哪6家茶叶企业卖的什么货品?卖了多少?

  1.直播带货产品

  各家茶叶企业,都还是拿出自己的拳头产品上薇娅直播间。

  白沙溪推安化黑茶,谢裕大推黄山毛峰和玫瑰花茶,徽六推六安瓜片,蒙顶山茶推蒙顶甘露,中茶推都匀毛尖,艺福堂推龙井茶和冻干柠檬片。

  为什么茶叶商家会卖玫瑰花茶和冻干柠檬片?

  2.产品销售情况

  直播作为商家的销售渠道,自然要关注能卖多少。下文仅统计薇娅直播当天销售数据,因为直播价和日常价有区别,直播多有赠品、优惠券等促销活动,数据仅作参考。

  白沙溪

  安化黑茶:200g/茯砖茶,98元/罐,销量约为12000罐。

  谢裕大

  1)黄山毛峰:4月初做的活动,暂无数据源。

  2)玫瑰花茶:20朵/袋,日常价89.9元,直播价48.9元,销量约29890袋。

  徽六

  六安瓜片:150g/袋,日常价98元,直播价49元,销量约16518袋。

  蒙顶山茶

  蒙顶甘露:100g/罐,直播价298元,销量约为2万罐(买1发2,五折)。

  中茶

  都匀毛尖:200g/袋,日常价168元,直播价118元,销量约5000份。

  艺福堂

  1)8+口碑龙井茶:200g/包,日常价219元,直播价169元,直播间销量为1.1万份。2)冻干柠檬片:100克/盒,日常价28.8元/2盒,直播价23.8元,直播间销量为155274份(2盒)。

  综合来看,直播间销售产品都是高性价比产品,价格都在每斤千元以内。此外,能进薇娅直播间的茶叶产品,除了中茶的都匀毛尖茶,其他茶叶产品销售数量基本都超过1万。

  其中,卖的最好产品居然是艺福堂冻干柠檬片,当晚卖空现货10万盒,还预售5万盒,这个销售数据有一定启发价值!

  除了专注匠心、特色的茶叶商家,规模企业商家都应该考虑怎么把自家产品融入用户高频生活场景,用高频带低频的方式给茶叶产品引流,还可以增加销售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注:冻干柠檬片

  后记

  本文篇幅有限,上薇娅直播间卖茶叶的企业还有正山堂,八马茶业等,以后详述。

  新冠疫情冲击之下,依赖于线下交付产品和服务的茶叶商家受到较大冲击。

  一时间,很多商家开始布局线上销售渠道,难道线上互联网销售要取代线下销售?

  事实并不是这样,按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万亿元,中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总额为10.6万亿元,互联网电商交易额占总量比例为25.7%。

  按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19年我国茶叶线上市场规模为235.0亿,我国茶叶总的消费规模为2739.5亿元,茶叶线上交易额占茶叶交易总量比例为8.6%。

  茶叶线上交易占比就不大,何况还是新的直播渠道呢?但直播给销售流量的来源多一个渠道,而且是一个新技术催生的增量渠道。此外,线上销售也有头部效应,更适宜于打造产品爆款,再借助渠道的力量全网铺货销售,所以茶叶商家必须引起重视。

  未来,线上也不会取代线下,线上互联网是工具,是基础设施,未来的企业一定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组织。

  就像100多年前,我们会区分用电的企业和不用电的企业,现在有必要吗?

  来源:茶届小学生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