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老绿茶百度图片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普洱茶到底纯料好还是拼配好?

导语:普洱茶流行,不过而二十来年间,从懵懂到认知,从小白变大神,我们经历、并附和了许多概念,从产区到山头、从古树到高杆、从毛茶到年份、从拼配到纯料......

正因为世间没有绝对,所以大家各执一词,至于那个好那个坏,正如佛家那句偈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以下为正文

不要当什么理中客。什么纯料也好,什么拼配也可以,普洱茶就是拼配好!

拼配茶自古就有,现在最早的记载是1825年阮福的《普洱茶记》:其入商贩之手,而外细内粗者,名改造茶;所谓的外细内粗,就是普洱紧压茶外面用较嫩的茶撒面,因为嫩茶柔韧性好,粘性强,可以包住紧压茶的外面,里面就用较为粗老的料就行,当前拼配的普洱茶都有这个特点,外表细嫩,显毫,里面的料较为粗老,如果外面不用细料,直接粗老的压,往往就会存在压不紧,压制不成形的情况。

也就是说早在1825年前就有了拼配!

拼配最早源于古六大茶山

认为拼配茶不高端的傻缺相当多,而实际上普洱茶的驰名于世的那些老茶都是拼配茶,比如50年代的大红印,大名鼎鼎的福元昌,宋聘号,88青,73青,97水蓝印,六星班章孔雀,大白菜无一不是拼配茶。

纯料是原料角度,拼配是技术角度,本身二者就没什么可比性,有人偏偏要拿来比较,脑子瓦特了!

纯料是个伪命题,实际上应该归入天然拼配这一块,因为古树纯料都是混采,不分等级,嫩的老的常常混杂,从这一角度而言,必定是拼配无疑。

我们常常说的拼配是人为的将不同产区,不同级别,不同品质的原料进行搭配,以便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有人觉得降低成本好刺眼,实际上所谓的古树纯料降低成本的方式直接是假冒伪劣,商人吗,做茶降低成本情有可原,但是比起所谓古树纯料,拼配要有节操的多。

如今存世的老茶都是拼配的

普洱茶天然和拼配就挂钩,纯料才是红绿茶乌龙黄茶白茶追求的,很多中国茶都以细嫩,极品芽头为追求,这才是真正的纯料,古树纯料和人家比起来渣渣都不是,有图比较:

为什么普洱茶天然和拼配挂钩,第一因为它是紧压茶,第二因为它是后发酵茶,特性是越陈越香。

紧压茶有个压制适度的问题,都是嫩茶压,压得太紧,撬不动,喝得时候非常麻烦;都是粗料,压不紧,很容易就散架了,必须得老嫩搭配,才能压得松紧适中。普洱茶为什么要压呢?方便运输,加大运量,当年普洱茶是边销茶,运到边疆路途凶险,茶马古道,能装多尽量装多,于是就选择压紧运输。结论就很明显了,先有紧压后有拼配。

拼配是压制无意中带来的结果,不过很正常了,在人类历史上,很多技术成果都是副产品,无心插柳柳成荫。

越陈越香的发现和发扬光大更加壮大了拼配,要后发酵,要拼配,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发酵梯次,要老嫩,苦涩柔和,香甜结合。如果原料单一,比如都是芽头,口感单一,发酵过程漫长,芽头由于内含物丰富,在后发酵中时最难转化的,滋味会长期苦涩,有人可能不以为然,觉得芽头内含物不丰富,大哥,那是不耐泡,不是内含物不丰富。

压制成饼,必然要求原料不能单一;粗老料才内含物不丰富,不过耐泡,还很容易发酵转化。梗最容易发酵完毕,接下来时黄片,接下来时壮硕料,接下来时中等嫩度的原料,一直到芽头,转化时间逐步拉长。

梗发酵完了有黄片,黄片完了有壮硕的料,这样犹如后备军一样缓缓不断的跟上,可以保证转化的同时滋味提升,普洱茶可以越陈越香,所以普洱茶必须要拼配。

推崇古树纯料是典型的绿茶思维,早就应该摒弃,什么拼配纯料各有千秋更是扯淡,标准的和稀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以为自己一分为二,很辩证客观吗,幼稚!

这才是纯料,都是单芽,比起什么单株纯料来说,高级太多;

纯料还是一门智商税,很多人到现在都不醒悟!

智商税这东西,比起国家的正常税收,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悄无声息间你就交了,还得乖乖的交,交了还不知道。智商250的人都不免交,何况大部分的人智商远远达不到250,具体的缴纳途径就是利用你的无知和弱智。

百度百科云:智商税,又称低智商税,网络流行词,是指由于在购物时缺乏判断能力,也就是低智商的表现,花了冤枉钱,这些冤枉钱就被认为是缴了低智商税。

因此,凡事交智商税的人,都是低智商的表现,简称弱智!热水瞬间变凉水的55度杯,一度非常受欢迎,据说还很获得过很多大奖;卵用都没有,价格死贵死贵的减肥达人最爱疯狂甩脂机,除了让你感觉到自己的小肚子在动以便聊以自慰外,没有任何效果;至于什么瘦脸仪,减肥茶更是侮辱智商了;据统计,女性是智商税的重灾区,女同胞们,可注意了!纯料,堪称普洱茶行业最大的智商税!举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就是,有人拿着刚刚发酵,新鲜出炉没有勾兑的散装白酒和你说,瞧瞧,我这酒,原汁原味,比得过茅台,五粮液。你自己体会一下!

纯料,本来就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话题,如何定义纯料,如何确定原料范围本来就是一个跳跃性和跨度相当大的难题。因为从根本上说茶叶所处的的光热,土壤,水分等等条件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导致即便是一棵树上的茶叶内质也会不同。尽管单株派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纯料,然而单枝,单叶,单芽的人很不服气,难不成你比我还纯?

伪纯料,布朗山区范围这么大,这能算纯料?

后来有人认为,一个寨子的就算纯料了,一个山头的也是纯料,至于勐海古树纯料也是勉强可以的,乃至于云南古树纯料都大行其道,人家美其名曰:茶性相同的茶,就是纯料,都是云南的茶嘛,茶性有什么区别?瞬间就是五雷轰顶,这浆糊逻辑,典型的模棱两可和和稀泥,茶性相同,那方面的茶性?

越解释范围越大,越解释越乱,照这个道理来讲,几乎所有的大厂拼配都可以称得上纯料,甚至比市场上大部分的纯料还纯,特别是台地拼配,人家不是说了吗,茶性相同,台地茶难道茶性不同吗?老弟,下次喝纯料搞清楚来源再说!纯料,实际上是一种低技术,低门槛的粗放型产品,除了宣扬原料(主要是古树)可能存在的牛逼,其他一无是处,和农村的散装白酒一个档次。某些纯料派还杜撰普洱茶自古以来就是纯料的传闻,颠倒是非,居心叵测,恰恰相反,普洱茶可能初始诞生的时候是纯料,但早早就用拼配提升内质了。最重要的证据就是阮福的《普洱茶记》:其入商贩之手,而外细内粗者,名改造茶;外细内粗,这不就是撒面,心茶吗,改造茶不就是拼配的结果,这个记载在清朝中期就已经有了,可见拼配茶的悠久历史!

《普洱茶记》普洱茶拼配的重要文献

纯料怎么搞?摘点鲜叶,摊凉杀青晒干,进厂蒸压,稍微检剔一下,蒸蒸揉揉烘干整个外包装纸张就OK了,中间环节基本少得可怜,生产卫生环境基本无从知晓,质量品控基本海市蜃楼。你见过那个纯料企业宣扬自己车间多干净(很可能车间都没有,代加工的)?连加工过程不落地这种基本要求都拿来大肆宣传,至于古法制茶更是子虚乌有,所谓的古法也就是石磨压茶,手工制茶也就存在于视频图片中,其他的就不知所云了!

搞定了原料就能搞定一切,至于以后的深加工,再加工过程,呵呵,谁管?谁关心?消费者又不注重这些,茶鬼发烧友更是只盯着原料,省事省力省成本,代加工一下,收工!这就好比说,我打到一尾鲜鱼,告知众人,今晚的鱼汤肯定好喝,众人肯定犯嘀咕:你小子手艺行吗,搞砸了,喝毛线的鱼汤?纯料派的思路就是这样,我只要打到鲜鱼,就肯定能做好鱼汤,甭管我手艺多烂,反正就行!管杀不管埋啊!何况,现在很多纯料派手上拿着一堆臭鱼!

杀青

纯料门槛之低,只要两条腿的活人就能办到,拿钱上茶山收点茶压制完了就大功告成。而拼配则门槛则相当高,最起码的两点,一者需要丰富的库存,二是必须依赖娴熟的拼配技术以及技术的传承和积累。

丰富的库存需要来自各地各产区的原料, 不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原料拼配技术再强也没用。但库存需要极为深厚的资金,要知道普洱茶的库存消化率非常低,所需时间非常漫长,也就是说你回拢这部分资金需要很长的时间,要是碰上个行情惨淡期,现金流断链,就只能关门大吉了。当年行业内一龙头企业2007年收了8.9亿的原料,一直亏损到了2012年底。因此在普洱茶行业,没钱就敢做库存,等于作死!拼配技术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要熟知各茶区的原料特性,以及其相融合的结果,反复调试反复验证,既要经验的累积,也要人才的储备,最好有技术传承和沿用,特别是成熟得配方,这东西和中药得秘方有一拼。大益的7542配方炉火纯青,低端的一些数字唛号陈化几年都可秒杀其他企业,乃至于成为古董登上舞台,好不风光,便是此理!

拼配茶在后期陈化中更优秀

尽管很多企业对于自己拼配的产品相当自信,但拼出来的东西之小儿科,真乃令人观止。一款茶,同一泡,可以泡出完全不同的两个味,根本融合不起来,就像两只手撕你的嘴巴一样,非常难受;有的茶苦的要死,也不丢点柔和的茶,老叶,梗之类进去降低苦味;要不就是涩的要命,不搞点回甘度好,甜柔的茶中和一下。拼配是跟着感觉走,九分天注定,一分靠打拼。而纯料根本不用考虑这些,什么库存,毛线,压完茶卖了行了!技术,不存在的,根本不需要什么技术,原料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这就是纯料!

话说纯料派当年也是压力山大啊,拼配当道,大厂有钱,家大业大,如何竞争?

诀窍来了,摸黑拼配,拼配是以次充好,用低层次原料拼配出高品质口感,台地农残超标,屌丝小白才喝拼配,有钱有身份智商高的人才喝纯料。最后发展出了茶圈子的著名鄙视链:古树纯料鄙视大厂拼配,这才为纯料打开市场空间,吱吱,真人才啊,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那些年,纯料甚嚣尘上,一副打倒拼配,在拼配身上踏上一万只脚的架势,纯料是普洱茶的未来这种口号都喊得出来,现如今某大师都在呐喊,中毒太深,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88青就是典型的拼配茶

纯料还罔顾普洱茶的特质以及属性!普洱茶的特性和生命是什么?是越陈越香,是发酵,是转化,这就需要内质的醇厚,以及层次有序的发酵梯次,这就需要拼配。内质薄的茶必须加浓强度厚的茶搭配,老叶黄片多了要加点嫩芽,嫩叶提一提厚度;梗发酵陈化快,必须有老叶,中壮叶片,嫩叶,芽头作为后备发酵梯次继续转化;景迈茶不耐泡陈化几年容易掉水,加点布朗就可以增大后转化空间。

纯料就麻烦了,没有拼配,发酵梯次混乱,可能内质还单一,陈化速度快,后转化空间小,尽管有些走狗屎运的纯料茶阴差阳错之下会有较大的转化空间,但代价是大部分的纯料茶变化的单一,生命的短暂,以及品质丰富性的缺乏。所以要喝普洱茶的一山一味,不如直接喝散茶,这才是原汁原味,压制成型了,不免压的不均匀,这边紧那边松,影响到口感,何必喝什么纯料呢?纯料肥了茶农,弱化了品牌建设,导致普洱茶行业最低端的竞争!

纯料拼的是什么,原料!于是大家就开始抢原料,上山下乡一波流,炒完班章炒冰岛,炒完昔归炒懂过,炒完困鹿炒曼松,炒完刮风寨再炒薄荷塘。茶农赚的盆满钵满,原料价格被抬得老高,自己一看玩不下去了,换地方,茶山的候鸟和民工,好不凄凉!这些年,纯料市场没有成就一家那怕稍微有点知名度的企业,还是皮包公司小作坊,茶山流窜作案,反倒成就无数的村寨以及公共品牌,这不仅拉抬了整个普洱茶源头的成本,造成终端盈利困难,而最大的副作用则遗祸整个市场,那就是假冒伪劣的泛滥成灾,难以遏制。

纯料会导致唯原料论

为什么说纯料是普洱茶行业最大的智商税,从历史、技术以及营销角度,它都是极端的low以及上不了台面!不仅坑了消费者,坑了商家自己,未来还要坑茶农,坑整个行业,大家都得交智商税,不交还不行,毕竟一条产业链,都成栓一起的蚂蚱了,还能咋滴?

呜呼哀哉,可悲可叹!

——本文来自小小发酵师,感谢作者付出。

年度盘点:2020茶圈十大尴尬

2020就要过去了,这是一个注定会被拍成电影的年份,虽然这部电影到时候我应该也不会去电影院看,毕竟电影院不能倍数播放。

这一年的关键词就是告别。

你能听到最好的回答就是别来无恙,有些告别显得无奈和悲痛,而有些告别则略带一点点尴尬。

茶叶互联网告别web1.0时代

今年3月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各种实体经济都在苦苦支撑,但是没想到熬不下去的却是一个老牌论坛,茶语清心正式关站,加上之前就已经悄无声息落幕的三醉斋,web1.0时代茶圈的互联网先驱们集体落幕。

这个事情对我来说最尴尬的可能是暴露了年龄。年纪轻一点的粉丝,可能都没听过这两个论坛,这其实也是很尴尬的事。

三醉斋最早创立可能是在上个世纪的事情了,很多人当时上网还要用电话线拨号连接,而在哪个互联网精英化的年代里,三醉和茶语清心充斥着各种知识干活和神仙打架,比现在的抖音互掐高级的多。

其实web1.0时代的英雄们现在大多混的不如当然类似天涯猫扑这样的论坛早就不复当年的荣光,但是也有一些垂直类的门户依然活得不错,比如从篮球门户变成直男大本营的虎扑。

如今百度页面上对于这两个网站只剩缅怀

本来类似茶业这样动不动就分个六大门派,每个门派里还分了好几个派系的行业应该是很适合互联网来怎么整她一下的,可是熬了这么多年也没见一个巨头诞生,还把先驱都熬成了先烈,尴尬。

顺便问一个尴尬的问题,你们觉得Y老师能熬成婆吗?

02

喝茶养生,吗?

2020年这个特别的年份,养生这件事的分量被单独的提升了一个档次,从全民信仰提升到全民绝对信仰。

2月份疫情如火如荼的时候,浙江疾控中心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茶水可杀灭并有效抑制细胞内新型冠状病毒复制》的文章,当时的情况你也知道吗,也出不了门,买个菜都搞得和地下组织接头一样,带上口罩和面具,把东西放在事先约定好的地点,你走了我才能去拿。

在这样一种恐慌的情绪下,我当时看到这篇文章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小仓库里的天价茶都泡了,喝完,在放浴缸里准备泡个澡,水还没放满听说疾控中心就把文章给删了,你说我泡还是不泡?真尴尬!

关于养生一直都是没有最尴尬只有更尴尬,除了疾控中心以外,小学生也来凑热闹。

武汉的两个小学生一个三年级一个五年级合作发表了一篇《关于茶多酚抑制肿瘤的论文》,引起这个这个各界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我不得不说,武汉特产小学生。

其实我觉得他们的研究方向错了,养生嘛,说白了就是老人怕死,女人怕丑,男人怕老,小孩怕笨。

你们这些小学生写一写不喝茶会变笨多好,哎呦呦每天不喝两杯茶,作业都写不出来。多有说服力,写什么肿瘤,你见过肿瘤吧,你头上那个包是被老师打的吧。

茶艺照到底是什么鬼?

其实茶多酚抑制肿瘤的事情还要研究吗?

央视早就说过啦,当然这个研究是日本人整的,嗯,似乎好像很合理,吃100年伟哥长命百岁,我必须要说明下,这图片不是我P的,是央视2013年直播间的内容,这个内容似乎像一种不祥的寓言,把绿茶和伟哥硬扯到一起。

今年夏天的时候,“茶艺照”这个梗莫名其妙的就火了起来。

据说始作俑者是被王校长点赞的网红XX森林,和XX森林2.0,但是真正让她红起来的是全民模仿拍“茶艺照”的热潮,甚至有好事者总结出了茶艺照的攻略要点“裸妆、男友视角、穿最少的衣服,摆最无辜的表情”。这些我都能理解,你翘个脚丫是要干嘛?

脚底有乾坤吗?!

说起来最懂女人的还是张爱玲,100年前就说过,正经女人虽然痛恨荡妇,其实若有个机会扮个妖妇的角色的话,没有一个不跃跃欲试的。

说的y老师我也好想举起脚丫鼓掌鼓掌了,但是你们非要叫这样的照片茶艺照,我就问问茶艺师同意吗?

04

茶艺师评茶师退出

人社部评价类职业资格认定

说人话就是国家不给茶艺师和评茶师发证了。这真的就非常尴尬了,难道茶艺师以后真的只能从持证上岗变成持照上岗吗?

这两本证,Y老师我呢是一本都没有的,但是好像也不妨碍我到处蹭茶,也不妨碍我泡茶给朋友们喝。

其实从理论上来说标准越少,市场越好,这和岩茶是一样的道理,茶艺师取消了以后,泡茶好喝的妹子应该慢慢的会比泡茶好看的妹子多,从这一点上说,也不尴尬,让会泡茶的去泡茶,让爱拍照的去拍照吧。

割不完的韭菜

收不完的智商税

说起茶圈的大品牌,别的我不服,就服小罐茶和大益。

小罐茶去年年底推出的大红袍威士忌把杜总的烟酒茶理论发挥到了极致中的极致,我仔细的看了半天,充满了熟悉的套路,就像一场经典的营销课,充满了悬念营销、病毒营销、场景营销、饥饿营销的技巧,但是始终没看明白,这到底什么玩意,可能是智商太低不用交税,尴尬!

谁喝过,举个手,让大家笑话一下

年初,著名品牌大益的某经销商爆雷,据说是考炒做“孔雀”这个不知道什么味道的茶卷走了一个小目标。

著名的东莞电视台对此进行了深入连续的报道,但是好像也仅仅局限在东莞电视台了,我都不懂以前追着岩茶天价茶报道的宇宙第一大台去哪儿啦,有人骗钱啊,没人管吗?

这件事情最后据说被定性在经销商个人行为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今年的双11,大益又推出了“沧海”据知乎著名网友的分析,这一片抢购价3880的茶,抢到一片就能赚5000+抢到一提就能赚60000+。

真的要感谢大益给我送钱吗?

这家小卖部,卷走了中茶2/3的年利润,不知道是夸他好还是夸大益厉害

而更多的炒家是明明白白的成了韭菜,社交媒体上都充斥着买大量大益不能拆箱验货,只能挖个洞看,两个月亏几万的,但是无奈,好像大部分的人还是更愿意看买到就是赚到的。

特别尴尬的是,总有朋友听说我现在卖茶为生,每每发来让我学习的案例都是小罐茶和大益,不是我不想学啊,智商实在跟不上,我就想问一句,真的没人管吗?

茶业第一股难产

一边是一个小小经销商动不动就能卷走一个目标,一边是一个号称茶业发源地,第一产茶国的泱泱大国,主板的股票市场居然没有一只“茶业股”,这大概就想美国没有汽车股,法国没有奢侈品股一样不可思议吧。

茶业第一股的争夺战叫了很多年。

12年的时候,安铁集团据说就已经在排队了,可惜后来破产了,前两年八马希望最大,后来主板排不上,去了鸡肋一样的新三板,退市了。

今年6月18日中茶集团向证监会报送材料,开启IPO之路。总算有个国家队的身影参加竞争了,就在大家都觉得这次稳了,总算有个茶业上市公司的时候,时隔半年,依然没有听到中茶过会的消息。

我们参照一下富士康当年的从提交材料到过会36天的速度,中茶会不会创下,最慢上市的中字头公司的记录,我们尴尬的拭目以待。

顺便说一下,在中茶的招股说明书中,中茶公司,2019年利率也只有1.6个小目标,比大益小卖部圈走的金额也多不了多少,而在募资方向上,中茶也会把圈来的钱全部投入到普洱的生产中去,我不知道是不是资本大佬们都爱喝普洱还是因为普洱有“金融属性”。

抖音卖茶的尴尬,你真的懂吗?

第一股难产,可是全抖音都在卖茶!

现在提起短视频这个领域,背后跟着的都是像风口、赛道、趋势这样的大词,可是我每次打开抖音,系统给我推荐的各种茶圈大号,却是满屏的尴尬,看到摆明的演戏吵架的尴尬,看到找群众演员摆拍的更尴尬;尤其是那种观众已经看破,而你却还在卖弄演技的时候,最尴尬。

演技差其实没关系,有时烂片票房也不错,但是视频带货这会是一个伪命题吗?

我们观察两个案例最近一个月和视频带货绝对头部薇娅合作的两个主流茶品牌,小罐茶和元正,12月5号小罐茶彩罐大红袍上薇娅直播间,销售4.9万件,销售额在216-289万,12月10号元正小青柑登录薇娅直播间,销售7.5万件,销售额195万。

看上去成绩尚可,但是背后的驱动力除了薇娅超高的人气(坑位费)以外,超低的折扣也是吸引成交的主要动力,一贯以不打折示人的小罐茶在薇娅直播间的销售折扣是5.6折,而元正的销售折扣更是低到只有3.9折。

厂家在赔本赚吆喝,但是在当下这个时段综合算账未必会亏。

对于喝茶的而言,当然是占到了便宜。但是对于那些交了几万十几万的加盟费一次进货就要进个几十万才能换来和薇娅直播间差不多,甚至更高折扣的线下门店的经销商而言,是不是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尴尬了呢。

换个角度,爱看像Y老师这样至今没搞明白短视频的自媒体已有一个光荣的称号叫古典自媒体,翻译成人话你也可以叫我老阿姨。

似乎也很尴尬。

凉茶加西药,茶叶装毒品

这两件事都发生在广东,一个爱喝茶的地方,有多爱?爱到变态。

广东人爱喝凉茶是有名的,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凉茶和Y老师爱的茶不是同一个茶。而你在广东街头,看到的凉茶都是分门别类标好疗效的,只是没想到这个疗效是加料的。

6月30日,多家媒体发布报道:广州市番禺区11家经营凉茶的店铺,因凉茶中非法添加西药成分被查封。抽查的样品不同程度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布洛芬等西药成分……

这个真的很尴尬啊,有点尴尬的不知道说啥好的程度。

在正儿八经的茶叶领域,我也经常看到各路专家不听的发布一些关于茶叶疗效的报告,对于这些报告,我觉得更多的是学术上的价值,喝茶的就不要听了,有一句话很有名“离开剂量谈疗效就是耍流氓”,喝茶要喝到能治病的剂量,我估计先能把你自己撑死。

所以听Y老师一句劝,喝茶,挑好喝的喝,心情好了什么都好,有病就去吃药。

9月深圳警方缴获了用茶叶包装的毒品尼美西泮。

据统计,共缴获了172包毒品,涉案金额更是达到4万余元。看到这个我很生气,这TM的不是和茶艺照一个性质吗?没事干嘛给茶抹黑,你不能用牛奶盒装吗,不能用可乐罐装吗?那不是还多装点吗?

气完之后,又有那么一点尴尬,172包毒品价值4万。恩我就想问问这个毒贩,你为什么不去卖茶呢,那么多天价茶,172包随便也不止四万啊。

有时候Y老师真的觉得茶叶太贵了,贵的总是想起那个尴尬的表情包。

500块一杯的奶茶

香过我爱的牛肉吗?

今年最火的茶,还是奶茶。

像我这么养生的老阿姨一向是不喝奶茶的,但是今年12月的某一天,各大社交媒体突然就被一款叫做“茶颜悦色”的奶茶刷屏了。

茶颜悦色据说原本是在长沙霸屏的奶茶一哥,今年十二月到武汉开了首家门店,开店当天排队8小时,牢牢占据微博热搜第一,网传最高价格一杯炒到500块。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个的时候我的智商是不够用的,500块,8小时,武汉到长沙的高铁才多少钱啊,去一摊长沙才多长时间啊,500块,我买一泡牛肉,它不香吗?

据说武汉兼职群中传出40块三小时的排队价码,但是人家官方不同意,发微博说报警了,我就不明白了,报警不是打110吗?微博提供自动转接功能吗?再说了报警的理由是啥呢?敲诈勒索还是违反保密协议吗?

排队要不要钱我不知道,但是微博热搜第一,还是这种条目,你如果非要和我说是免费的,那就很尴尬了。

最尴尬的就是排队都卖不着的奶茶,在武汉本地的媒体上,一出手就是200杯免费送,当然最尴尬的可能就是那些中奖的盆友门了,排队8小时,去领吗?

这是一条硬凑的尴尬

我们尴尬的通知,因为收突发疫情影响,原定于今天(你没看错就是今天)举办的岩茶教室北京三泡茶会临时尴尬的决定延期举行。

具体举办日期待定,但是肯定要等到2020年结束了以后了。

福建著名茶叶地方公共品牌IP打造哪家强?茶类区域IP管理必读!

2018年,有一个发音以“H”开头的省份,在全国率先实现茶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的目标。这就是——福建

除了产值的维度,福建也是中国产茶省份中,最具备多样性的宝藏大省。扬名海外的乌龙茶、白茶、红茶都发端于此,六大茶类的发源地,仅福建一省就占了半壁江山。同时,该省的绿茶、花茶,在业界也小有名气。

正因如此,福建省内以各种茶叶小品类而闻名全国的地名总和,几乎算是位列各省之首。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讲,这一个个地方茶叶品类,如果善加运用,那就是行业内拥有吸金能力的IP

那么,在福建茶叶的这个IP阵营里,谁的IP运营得更好、市场价值更高呢?当地政府、茶企又用了哪些手段来打造这些IP呢?

茶语网综合了近年来,福建茶产区政府在产区品牌和企业服务上的重大举措,以及百度搜索指数、茶语网本站大数据及行业观察,从茶语网的市场观察角度,对福建茶叶产区IP做了一次排行榜。

(注:由于篇幅关系本次排名分析仅选取福建省内传统知名茶叶产地IP为样本。)

1第一名:安溪县

        主产茶:铁观音        


排名分析:


 行业排名

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茶业百强县名单”中,安溪县排在全国第3位,是本次福建茶叶IP热度排行的第1位


而在2019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的“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结果中,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1425.43亿元,在榜单中高居第2,在茶叶类区域品牌中排名第1


连续10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入选“2018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县(市)”(排名第3)。



茶业年产值

据数据显示,安溪县在2018年全县涉茶总产值为175亿元



政府帮扶力度

 长期扶持——安溪县茶叶IP的打造,从2000年左右至今,当地政府一直组织举办各种级别的斗茶大赛、组团参加全国茶博会、对茶产业的贷款帮扶。


  狠抓品质——对于市场存在的假冒安溪铁观音,安溪县相关部门甚至开展全国的打假行动;而当地政府对于茶农茶企的食品安全生产监控,也一直不遗余力,甚至开展了领导专门负责制度。



 积极提升品牌——据说在2006年首批国家级非遗传承茶叶类名录征集之时,福建省内上报最为积极的便是安溪县,提前半年就开始在准备上报材料。



 科技兴茶——就公开资料显示,安溪县在2018年内,努力推进“智慧茶都”改造提升。启动建设“安溪数字茶业云平台”、“安溪铁观音数字地标监管平台”,完成安溪铁观音官网、APP建设。


 扩大国际影响——在2018年,安溪铁观音成为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中英、中印、中朝领导人会晤等重大外交活动用茶。



网络热度

从网络热度来看,在百度输入“安溪、茶”关键字搜索,你会得到20300000个搜索结果,位居本次IP热度排行榜并列第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有意思的是,当你在百度输入“安溪县”关键字搜索的时候,你会看见安溪县政府官方网页主标题中,嵌入了四个字“中国茶都”,安溪县对于茶业的支持确实蔚为壮观。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知名茶企

八马、日春


待改进之处

多年前安溪铁观音曾因为农残、拖酸工艺等事件,对IP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当然现在已经有了本质上的改善,安溪提观音的热度想要再回到最巅峰的时期似乎有一定的难度。


历史品牌资产:

产区知名度:

行业主管部门重视程度:

区域品牌传播资金投入:

主管部门与产业互动组织:

网络指数:

产业代表企业行业影响力:

总分:34星( 满分35星 )


IP含金量综合排名:第1名

茶语观察:

政府对茶产业支持力度大,与茶企茶农联系密切,推广投入力度非常大,安溪县在本次IP含金量排名中毫无疑问地名列第一,安溪县茶叶IP不仅在福建省内,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是超级能打的!


2第二名:福鼎市

         主产茶:白茶         


排名分析:


 行业排名

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茶业百强县名单”中,福鼎市排在全国第5位,是本次福建茶叶IP热度排行的第2位


而在“2018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单中,福鼎白茶以38.26亿元的公用品牌价值,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位列榜单第4名。


 茶业年产值

据公开资料显示,福鼎市2018年全市涉茶总产值近60亿元。



 政府帮扶力度

 狠抓品质——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福鼎市全面引导茶企、合作社、茶农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行无公害茶园管理模式;加大质量监管力度,积极配合各级市场监管机构开展茶叶检测工作,完善“福鼎白茶信息查询系统”。



 政企联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模范带动作用,对于茶企帮扶,福鼎市还做好上级补助项目,2018年共实施茶业项目49个,总投资3656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资金补助1769万元。


 产业整合——推动茶旅融合,整合茶旅优势资源,努力打造茶旅精品游线,加大茶旅市场开发。


 提升品牌——政府经常组织茶企组团参加国内各级茶博会、茶叶展览,为提升品牌形象非常努力。



 网络热度

从网络热度来看,在百度输入“福鼎、茶”关键字搜索,你会得到9410000个搜索结果,位居本次IP热度排行榜第3。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知名茶企

品品香、鼎白、绿雪芽


 待改进之处

福鼎白茶市场反应很好,但因此也带动原料每年涨价的现象,老白茶造假和每年山头原材料及人工涨价现象、厂家大量囤积低质量厂货给白茶市场带来泡沫风险,警惕踏入普洱茶2007年的崩盘陷阱。


历史品牌资产:

产区知名度: 

行业主管部门重视程度: 

区域品牌传播资金投入: 

主管部门与产业互动组织:

网络指数:

产业代表企业行业影响力:

总分:30星( 满分35星 )


IP含金量综合排名:第2名

茶语观察:

不得不说,福鼎白茶的声势在国内越来越大,就市场反馈来看,部分福建省外的消费者们会有把福建白茶与福鼎白茶划等号的错觉。


福鼎白茶在福建白茶市场一枝独秀的局面,自然和当地政府的倾力打造分不开。福鼎白茶本来是中国茶的一个小茶类,因为政府的用心努力,让福鼎白茶在中国掀起了一个高潮,赢得了黄金时代。


3第三名:武夷山市

主产茶:武夷岩茶、正山小种

排名分析:


行业排名

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茶业百强县名单”中,武夷山市排在全国第8位,是本次福建茶叶IP热度排行的第3位


 茶业年产值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武夷山市涉茶产品总产值达60亿元。(2018年数据暂未查询到)



政府帮扶力度

 品牌提升——2018年里,武夷山市茶业局主办了“传承者·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技艺制茶大会”。参赛者为18位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技艺非遗传承人所带领的18位传承弟子,历时三个月,创新自媒体直播、专访、“传承人讲堂”等形式,将武夷茶知识传递给观众,受众群体近600万,为武夷岩茶品牌形象做了大范围的宣传。



 狠抓品质——同时,武夷山当地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茶山整治专项行动,对2008年以后违规开垦的茶山实行最严厉和最持久的“退茶还林”的政策。



 严控市场乱象——针对“天价茶”事件,武夷山市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产销管理促进茶叶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武夷山茶叶市场做出十条具体规定,明确武夷茶高、中、低端的市场定位,对市场上存在的假冒伪劣、盲目炒作等乱象进行整治。


 科技兴茶——武夷山大红袍分别在天猫、京东两大电商平台授权设立官方旗舰店,上线产品通过运营商审核,并经武夷山茶业局、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武夷山市经济信息和商务局批准后方可入驻。对规范电商平台武夷茶价格及品质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网络热度

从网络热度来看,在百度输入“武夷山、茶”关键字搜索,你会得到20300000个搜索结果,位居本次IP热度排行榜并列第1。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知名茶企

武夷星、琪明茶业、孝文家茶、正山堂、瑞泉(武夷山知名茶企有名的很多规模大的较少,在此不一一列出)


待改进之处

武夷山是一个产业结构复杂、经济富饶的地区,能够比茶叶更有优势的产业还有很多,所以在茶产业投入中比起安溪和福鼎稍有欠缺,核心产地近年多有仿冒,对于产区标和产区认证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历史品牌资产:

产区知名度: 

行业主管部门重视程度: 

区域品牌传播资金投入: 

主管部门与产业互动组织:

网络指数:

产业代表企业行业影响力:

总分:29星( 满分35星 )


IP含金量综合排名:第3名

茶语观察:

武夷山市的茶业资源可谓得天独厚,一个县级市就拥有武夷岩茶、大红袍、正山小种、金骏眉等多个知名茶叶品类IP,确实令人羡慕。


当然,当地政府对这些IP也非常重视。不仅努力提高品牌认知度,也从源头狠抓形象控制。同时当地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对产业帮助的投入也非常大,相信今后会有更好的成绩。


4第四名:福安市

       主产茶:坦洋工夫      


排名分析:


行业排名

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茶业百强县名单”中,福安市排在全国第29位,是本次福建茶叶IP热度排行的第4位


 茶业年产值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福安市毛茶产量2.81万吨,产值16.65亿元



 政府帮扶力度

 严控品质——率先在全省茶业系统建立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每年定期对各乡镇春、夏、秋茶叶进行例行抽检,有效监控全市茶叶农残。


 政企互动——在政府的监管及帮扶下,该市有28家茶叶企业的40个产品分别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认证,还组织当地等50多家茶企开展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积极提升品牌——在品牌推广方面,当地政府也颇费心思,当地的“坦洋工夫”地方公共品牌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福建十大名茶”、“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茶叶区域最具经营力公用品牌”等荣誉称号,2018年坦洋工夫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8.03亿元。



 扩大影响——2018年,福安市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先后各种级别斗茶大赛,积极组织茶企参加深圳、北京、天津、等地近二十场重要茶事活动。


网络热度

如果从网络热度来看,在百度输入“福安、茶”关键字搜索,你会得到6270000个搜索结果,位居本次IP热度排行榜第4。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知名茶企

新坦洋集团


 待改进之处

坦洋工夫在红茶品类里,现在显得越来越小众,由于当地大型企业和影响全国渠道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即使政府给予了很大帮助,但市场的宣传效果并未呈现在品牌和商业上。


历史品牌资产:

产区知名度: 

行业主管部门重视程度: 

区域品牌传播资金投入: 

主管部门与产业互动组织:

网络指数:

产业代表企业行业影响力:

总分:22星( 满分35星 )


IP含金量综合排名:第4名

茶语观察:

福安市政府对茶产业支持有一定力度,也积极在各项品牌形象推广中持续投入,并且对产区品质把控也比较着力,但该产区大型茶企对全国范围影响力不够,在红茶品类中也不占优势,后续发展空间较大。


5    第五名:政和县    

     主产茶:白茶     


排名分析:


 行业排名

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茶业百强县名单”中,政和县排在全国第31位,是本次福建茶叶IP热度排行的第5位


茶业产值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政和县白茶总产值超过10亿元



政府帮扶力度

 组团参展——政和县主要领导多次率队组团参加北京、厦门、济南等地举办的茶博会等。


 品牌提升——该县还试图通过举办政和白茶全国品鉴会、旅游文化节等方式推介政和白茶。 



 扩大国际影响——2016年成为杭州G20峰会白茶类指定用茶,2017年成为首届科技金融国际峰会指定专用茶,2018年作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官方指定用茶。


网络热度

从网络热度来看,在百度输入“政和、茶”关键字搜索,你会得到5670000个搜索结果,位居本次IP热度排行榜第5。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知名茶企

云根


待改进之处

同是作为历史白茶名产地的政和,2018年白茶总产值仅为福鼎的六分之一,不禁令人唏嘘。政和是福建地区历史上最知名的产区之一,但现在已经远远落后于福建省其他IP,当地政府的确在为政和白茶做一些工作,但从数字搜索和结果上来看,以及茶语网在历年各大茶博会和政府推荐的相关组织来看,政和白茶的政府对产区推广行为基本上流于表面。



比如在百度输入“政和县”关键字搜索后,与本次排名第一的安溪县搜索结果形成一个有趣的对比: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安溪县政府官网在标题中嵌入的关键字是“中国茶都”,而政和县政府官网在标题中嵌入的关键字是“中国竹具工艺城”


历史品牌资产:

产区知名度: 

行业主管部门重视程度: 

区域品牌传播资金投入: 

主管部门与产业互动组织:

网络指数:

产业代表企业行业影响力:

总分:21星( 满分35星 )


IP含金量综合排名:第5名

茶语观察:

政和是中国唯一一个因茶得名的县,宋徽宗于政和五年,因蔡京上供茶叶有功,取其“政和茶法”的“政和”二字,为当地县名。

政和有第一流的白茶产地,但是政府推广行为较少,相比安溪、福鼎等地在茶博会等重要节点上的推广宣传,显得随意性较大,本地产业从规格到规模,都未能有较好的提升。

茶语网派往政和的调研小分队,多次在当地搜集资讯时,也能够感觉到政府与企业的之间的互动非常少,本地企业中白茶的光芒已完全被福鼎覆盖。

某些小厂甚至本地某位著名茶人急功近利,对茶叶的生产品质不做控制,老茶部分造假频出,让市场和茶人对优质政和白茶的误解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当然,除了以上5位福建传统茶叶产区IP排名,福建省的产茶区IP还包括以下还有诸多产区:福州、漳平、建阳、建瓯、寿宁、松溪、尤溪、平和,但因篇幅原因未能对所有IP做完全排名,您可以在下方投票处对你心目中支持的福建茶叶产区IP进行投票支持,为你的家乡打call!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