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开一间简单茶叶铺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残酷真相:开茶饮店水有多深?全案解析喜茶、一点点、COCO、答案茶

蛋蛋说:


两三年前,很多人跟我说想开一个咖啡馆,但后来事实证明咖啡馆开一个赔一个,赚钱的咖啡馆只有星巴克、Costa这样的头部品牌;这几年,很多人又跟我说想开个茶饮店,因为喜茶、奈雪の茶、一点点门口成天排大长队;因为答案茶、鹿角巷在抖音上算得上是火爆全球;因为一条商业街上,并排开着一群茶饮店,所以必然是赚钱而且应该是赚大钱的行业,要不怎么这么多人干呢?


今天这篇深度测评文章,我们走访和蹲守了10多个品牌且超过30个门店,拜访和请教行业基层从业者以及老炮,最终得到和度娘完全不同的答案。



接下来就如下问题,我们将会让你得到答案:


1、喜茶、奈雪の茶、一点点排队的秘密有哪些?

2、喜茶、奈雪の茶,真的如新闻描述的那样是暴利吗?

3、加盟一点点、COCO、快乐柠檬,谁赚的更多?

4、为什么答案茶和鹿角巷能瞬间火爆全球?但加盟他们,却让99%的人都是血本无归?

5、喜茶、奈雪の茶、乐乐茶、一点点、COCO、煮叶所预设的茶饮未来是怎样的?

6、如若未来是茶与咖啡的竞争,那他们竞争的到底是供应链端的标准化还是消费感知的竞争?

7、茶饮行业的可怕力量——快招公司是如何伤了这个行业的元气,你有什么办法识别并且规避被骗风险?

8、如果一定要做一个茶饮品牌,或者加盟一个茶饮品牌,有哪些注意事项?


下面的内容可能需要占用你30分钟,但30分钟之后,你将是朋友圈里最懂茶饮行业的神级人物。



加盟一点点、COCO

或快乐柠檬能赚多少钱?


一点点原本叫50岚,1994年在台湾创立,在全台湾有600多家门店,是台湾有名的奶茶品牌。


2010年,50岚进军大陆,率先在上海开店。但早在2006年就有人在大陆注册了”50岚”商标,借它的名号做奶茶。于是这家正宗的台湾50岚被迫改名成“一点点”,并于2011年成立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2015年,一点点在大陆以每个月开店20家的速度快速扩张,在上海、浙江、深圳、广州等14个省市开放单店加盟和部分区域授权。


目前,一点点全国有2000家店,其中上海有400多家店,杭州240多家,成都200家店。大多门庭若市,排长队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为什么一点点发展如此迅速且颇受欢迎呢?


蛋解创业在北京实地探访和蹲守了3家店,店铺面积平均都在15-20平方米,在店员工6人左右,我们发现了其中原因。


一、标准化运营及清晰的选址策略


让我们先来看看一点点的标准化运营。


1、外观设计 


门头以沉稳古典的墨绿色作为主色调,给人一种绿色健康的感觉,店内也是简洁、统一的装修风格。

2、店内陈设 


店内分为前厅和后厨,前厅有一个点餐收银台,两个L形操作吧台,一列吧台上摆放了7个不同口味的茶桶和奶盖桶。另一列一半位置摆放冰块桶、杯子、封装机,另一半有两个清洗池。店内有两个冰箱和一个冰柜。后厨主要放原材料。

3、产品 


一点点菜单分为找好茶、找口感、找奶茶、找新鲜、红茶拿铁5类。平均定价在13-18元。比答案茶、喜茶价格更亲民,还可以自由选择糖度、是否加冰,免费添加珍珠、波霸、椰果等配料。


产品包装盒上有logo和官网地址,杯盖上提醒有饮用时间,整体依然遵循简洁风。据了解,一点点冬天采用白色纸杯,夏天采用薄塑料杯,成本3毛钱一个。

这种以自定义的形式为主菜单分类,不仅满足了顾客不同的口味需求,还自然地对顾客进行分类导流,网上更是出现测评一点点“隐藏菜单”的热潮。另外,一点点每季会推出一个新品系列,最近是黑糖系列。



4、服务 


店员会笑着说欢迎光临,点餐台旁边会摆放当季新品,在点餐时店员会推荐新品,询问是否需求,如果顾客拒绝,店员会说“没关系”。点餐时依然会微笑温柔询问几分糖?加冰?大小杯?是否打包?给小票和饮品时双手递上,顾客离店时,所有员工会一起喊,谢谢光临。

所有员工穿灰色工作服,带绿色帽子和围裙,整个制作过程透明可见,干净卫生,给人的购物体验不错。


5、选址 


与COCO进驻商场不同,一点点选址主要集中在地铁站沿线、商圈附近、写字楼聚集地的街边店,很少进驻商场,个别商场店都是加盟商开的店


这是因为一点点对标的是统一阿萨姆奶茶,希望顾客出地铁时,会花13元对自己好点买一杯一点点,而不是在旁边便利店花5元买一瓶阿萨姆奶茶。

二、为什么会排队?


每去一点点必排队,长则40分钟,短则20分钟。排队的多是附近上班族或逛街的人,80%为女性,年龄在20-35岁。

为什么总是排队呢?根据蛋解创业这次探访发现有4点原因:


1、制作时间长 


传统奶茶店的吧台为“一字型”排列,所有工具设备都在一条线上,所以能快速出单,效率高,一般制作时间30秒左右。而一点点的吧台是L型,操作区域大,制作工具分散,所以经常看到店员走来走去,制作时间需要1-3分钟,大大降低效率,导致顾客不得不排队。


2、自定义菜单 


点单过程中店员要不断询问顾客的口味。在制作时,每位顾客需求不一样,只能由一人全程制作,又要加冰、加奶又要封装,跟COCO流水线生产相比,一点点制作时间更久。


3、有意延长等待时间 


根据在一点点附近工作的朋友了解到,顾客多时,店员通知取货的频率较高,几乎每个号码都会喊到。但人少时,店员通知取货频率降低。


4、从众心理 


中国人喜欢从众跟风,没喝过一点点的人看到别人都在排队,很容易被吸引过去跟着排。这让人感觉一点点门庭若市。


三、一点点、COCO、快乐柠檬的加盟政策和优劣势


以一点点北京朝阳区建外SOHO店为例,线下每天卖1000杯,按均价15元/杯算,一个月卖45W。据了解,线下只占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剩下的是外卖。所以月总销售额是135W。


而建外SOHO店20平方米月租金3万,12个员工,工资5000/人,算下来房租和人员成本每月9万。再扣除茶饮行业5%的损耗和其它成本,平摊加盟费。一般茶饮行业净利润15%,一点点建外SOHO店净利润每个月是,高于行业15%的净利润水平。


而COCO五道口店一个月能卖100万。相比之下,一点点更赚钱。

所以整体来讲,加盟一点点、COCO、快乐柠檬都是能挣到钱的,但是据蛋解创业了解到,实际上要加盟,会碰到不少问题:


例如:一点点虽然开放加盟,但是申请起来非常困难,蛋解创业非常好的一位朋友,他自己做茶饮店,是这个行业的老炮儿,同时资金充沛,点位资源丰富,但申请表提交了一两年也没有任何回复。


例如:COCO目前的单店加盟和区域授权基本已经饱和,也就是能开该开的点位都已经开了,如果你要加盟,就只能等着别人转让,但这种概率非常小,因为COCO还是能赚钱。


例如:快乐柠檬仍然可以加盟,但是它的品牌管控、运营督导非常严格,相关的营收测算模型也是非常严谨,加盟商几乎没有太多上升空间。


喜茶真的是暴利吗?


排队两小时,只为喝上一口喜茶,似乎只有茶饮品牌才能做到这样的盛况。


2017年,喜茶走红网络,门口排起长龙,最火的时候,一杯30元的茶被黄牛炒到翻倍。作为阿萨姆奶茶的脑残粉,为了做这篇专题报道,我特地在美团点了3杯喜茶,加起来85元,由于没有开放外卖,只能让人跑腿儿,跑腿费17元,最后茶送到的时候,我还得出80元的代购费。


3杯茶,我花了180元。贵到令人乍舌,让我眼红。


但是你说我会再点一次吗?Never。


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喜茶是怎么做到让这么多人趋之若鹜的?喜茶到底能赚多少钱?又能走多远?


为此,蛋解创业实地探访了北京的4家喜茶,我们一起来透过现象看本质。 


喜茶在2012年起源于广东江门,原名叫皇茶。由于“皇茶”注册不了商标而山寨店众多,皇茶改名为喜茶。 

官网数据显示,喜茶在大陆有181家,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香港2家,新加坡2家。全自营,不接受加盟。 


一、真实的喜茶门店情况是这样的?


2017年7月,喜茶开进北京。蛋解创业将重点介绍北京的两家店。 

远远看去,店内整体白色风格。现场点餐排队不足10人,座位区大约有50人。男女比四六开,年轻人居多,也有一部分人带着小孩。他们三俩结伴,少有独行者,有的坐着聊天喝奶茶,有的在拍照,有的在等餐。 


和购物中心其他地方比起来,喜茶店里的人更多。 


吧台区约10,现场大约有17名工作人员,两名点餐员脸上没有表情,也没有双手递上单子。有10人左右挤在狭小的区域制作饮品。通过区间测算,平均一分钟能出4.5杯。 


吧台上售卖着甜点,蛋解创业在现场期间并未看到有人购买。 


购物中心另有两家奶茶店,均为不知名品牌,一家在3层(电影院门口),一家在负1层,位置不如喜茶。店内均有两名店员,提供30-40个茶饮品类,单杯售价约12-20元。虽然有价格优势,但鲜有人光顾。 

这家店是喜茶黑金店,店内主色系为黑色。店内呈三角形,靠墙的位置还有书架,摆放了几本休闲杂志。有几张沙发,能坐15人左右,门口两侧各有两排座位,能坐20人左右。店内较吵闹,适合逛街走累时坐一坐。 


周末的三里屯人非常多,喜茶店有60人左右,约25人在排队,女性占到70%左右。门口有3-4名黄牛在拉客,不用排队一杯加价10元。通过区间测算,平均一分钟出3.8杯。 


往北100米的3.3大厦楼下有一家乐乐茶,店面50左右。乐乐茶主打水果茶+软欧包,单杯茶售价19-29元,软欧包一份15-28元。几乎同时间探店,乐乐茶显得更火爆,排队50人以上,以女性为主。 


喜茶的门店基本呈现了以下4个特点:


1、选址 


喜茶偏向于一流商圈二流位置。门店多数开在购物中心一层,但具体位置多在拐角处。这些位置即能兼顾客流量,又能减轻成本压力。比如凤凰汇购物中心店开在一层角落,座位区设在公共区,半开放式,虽然在门口附近,但该门并非客流量最大的入口。朝阳大悦城店开在星巴克隔壁,座位区在吧台旁边,区域不规则,由购物中心公共区改造而来。 

2、空间装潢 


探访的4家店有3家室内主基调为白色,三里屯黑金店以黑色系为主。除此之外,喜茶还有粉色系列店。整体设计简约时尚,座位区摆上几张桌椅即可。 

3、客流量 


4家店在周末高峰期均有排队,长队25人左右,短队七八人。 


4、产品品类 


30个单品,包括芝士、水果等品种,大多单价25-32元。 


二、喜茶赚钱吗?能赚多少钱?为什么赚钱?


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否是暴利,我们会一一帮你测算清楚。


据喜茶创始人聂云宸透露,喜茶门店平均出杯量近2000杯/天,单店单月营业额差一点的能达到50万,平均在100万以上。 


一位深度接触过喜茶的行业人士告诉蛋解创业,喜茶朝阳大悦城店月营收约300万左右,北京一般的店面月营收能做到150万-200万。而喜茶的毛利大概是50%,净利润行业平均值控制得好的情况下在15%,也就是喜茶单店净利润能做到22.5万-45万。


从实地探访来看,实际的营收数据相差不大。简单估算一下,按全天饱和出餐,营业时间早10点至晚10点,每分钟按4杯算,单杯30元计算,一天的营收约为8.6万元,一个月约260万元。 


是暴利吗?似乎并没有网络宣传的那么让人惊喜。而且随着喜茶店面的增多,势必会摊薄单店的流水。


另外,2018年3月,奈雪の茶获得天图资本领投的数亿元A+轮融资,估值达到60亿元;2018年5月,喜茶获得美团旗下产业基金龙珠资本的4亿元B轮融资。


所以,作为品牌方,喜茶能赚钱,短时间之内应该也不缺钱。


三、喜茶的优势


喜茶的最大优势还是营销能力带来的品牌势能。


喜茶在社交媒体上十分活跃,时至今日,店面现场仍有一些人拿到茶后第一时间不是喝,而是拍照发朋友圈。这是其他品牌难以比拟的。 


喜茶也在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比如与百雀羚、杜蕾斯、耐克等开展相关合作,还与昆士兰旅游局、贝玲妃等品牌在愚人节推出emoji主题活动。 



而品牌知名度高,能带来三个优势:


1、客流量,这是最直接的 


探访的4家喜茶中,每家都是爆满,排队人数多达30人。 


2、能拿到更好的点位 


若品牌能为购物中心带来客流量,地产商更偏向于选择它。因此,品牌方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能用更低的租金拿到更好的位置。西西弗书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了解,地产商给西弗弗的租金低至市场价的10%,甚至接受免租金,只分成的模式。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曾表示,喜茶拿铺租金普遍很低。 


3、提高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更低价格拿到优质原材料 


为了维持稳定的口感,茶饮店必须有质量稳定的货源供应。据了解,喜茶拥有自己的茶园,还跟不少茶叶供应商有深度合作,不仅出资改善茶叶种植环境,还依据自身的产品需求,向供应商定制原料。 


四、喜茶的问题


1、虽然产品是底层代码,但并未形成竞争壁垒 


喜茶因研发出的芝士奶盖走红,但产品口味却无法成为其优势。 


蛋解创业盲测对比过各种品牌的各种奶茶、水果茶、芝士奶盖茶,只要是正规品牌的产品实际上喝上去区别也并不是很大。


这与餐食类有所不同,一家餐馆,厨师水平决定着菜品口味,很难被其他店模仿。而茶饮很容易模仿,喜茶配方在网上只需要几十块就能买到,不同品牌的茶口味差异并不大。因对手模仿,奈雪の茶与喜茶创始人曾在朋友圈互怼……  

另外,口味也无法培养出顾客的忠诚度。人们去餐馆吃饭,只要好吃,愿意从很远的地方打车前来,排队三小时都能忍。而人们买茶饮通常更随意,逛到店里就喝,很少专门为喝一杯茶去一家店。


但是喜茶在产品创新能力上,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是略高于其他品牌,所以总是有一拨人愿意尝鲜。


2、靠营销和出餐流程带来的排队只是暂时的  


消费者的刺激阈值会越来越高,就像喝酒,新人喝低度酒就满足了,老炮必须喝高度酒才有感觉。喜茶刚开始做出爆款,大家还会感兴趣,排队去买。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多是跟风消费,非理性行为。 


喜茶在北京目前只有3家店,还属于稀缺性产品,所以流量大,如果北京有50家喜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排队了,流量就被分散了。


但爆款做多了,创意度不可能无限往上增加,大家终会变得无感。这时,消费者会回归到理性。喜茶最火是在2017-18年,2017年北京三里屯店,人多的时候要排两小时才能喝上。但是现在,半小时以内基本没问题,排队远不如之前火爆。 


另外,据我们分析,喜茶排队的情况虽然可能不是每次都雇人排队,但是是有品牌方的运作方式的。例如,排队分两列,先排队拿号,然后再排队点餐,最后才是拿餐,跟医院挂号一样。所以在一些火爆的点位,会出现黄牛同时倒卖号码,倒卖购餐小票,倒卖饮品三种产品的情况;另外,喜茶大部分店并没有外卖,只能到店消费,这也是增加了排队情况。


3、随着门店增加,单店盈利能力势必会下降  


喜茶火爆,一方面靠营销带动,另一方面是门店少,不开通外卖,只能在线下买。所以一旦增加门店数量,单店的客流量必然下降,而门店面积又较大,拉低了坪效,甚至有可能出现亏损。 


4、做外卖,价格没有优势 


离开商场环境后,延伸到外卖,喜茶、奈雪の茶和乐乐茶都没有优势,最大的原因是价格。对大多数白领来说,十几块钱点一杯下午茶还可以接受,但要以一顿工作餐的价格喝一杯下午茶,就让人望而却步。而且十几块的茶和二三十的相比,喝不出差别。 


在十几块这个区间,有贡茶、一点点、COCO都可等品牌。他们的单杯售价13-18元,到店单和外卖单可以做到55开。北京朝阳大悦城一家贡茶,店面20,七八名员工,一年收入600多万,净利润在200-300万。 


据美团点评数据显示,在2018年餐饮品牌热搜TOP10里,一点点是唯一上榜的茶饮品牌,其他都是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品牌。

综上所述,喜茶是挣钱的,但绝非暴利。



奈雪の茶、乐乐茶会因为

有软欧包更赚钱吗?


2015年,奈雪の茶在深圳创立。它主打茶饮和软欧包,单杯价格在22-32元之间,软欧包16-24元一份。目前,奈雪の茶和其姐妹品牌“台盖”在全国一共有279家门店。 


从实地探访来看,朝阳大悦城附近有一家喜茶,一家奈雪の茶,两家紧挨着。喜茶开在商场内,奈雪の茶开在商场外边,一幢独立的二层楼里。大致可判断客流量不如商场内。 

这家奈雪の茶租了两层,面积在300以上,上层是座位区,带露天阳台。值得一说的是,奈雪的店平均面积在260左右,而喜茶大多在100,甚至更小。当天探访时,喜茶排队20人左右,奈雪の茶无人排队,进店的人更多关注软欧包。 


另一家位于西直门凯德Mall一层的店,周六下午6点,客流高峰期,排队不足10人。



当然,地域不同,情况也不一样。奈雪の茶2017年12月进入北京,比喜茶晚了5个月。目前奈雪の茶在北京有8家店,喜茶有15家,几乎少一倍。 


在深圳,奈雪の茶有61家店,喜茶只有46家。其中二十多家双方是开在一起的,喜茶100米内都会有奈雪の茶,就像麦当劳旁边有肯德基一样。 


在商场里开店有一个特点,就是奈雪の茶、喜茶、乐乐茶的定位与价格都相差无几,一家商场有了其中一个品牌后,就不会再选另外一家。而北方城市重要的位置都被占住了,奈雪の茶很难再做进来。

据业内人士透露,奈雪の茶大多数店不盈利,或者微盈利。但也有媒体报道称,奈雪所有店已单店盈利,但利润率都相当低,这主要是因为奈雪の茶成本比喜茶更高。主要原因在以下两个方面:


1、房租成本 


奈雪の茶店面平均面积260,喜茶大多数店面积在20-100之间。在设计上,奈雪の茶的投入也更高,比如有的店请国外设计师打造成奢侈品店的风格。

      


2、软欧包的成本比茶饮更高 


业内人士透露,茶的毛利率约70%,而软欧包只有50%-60%。因为制作软欧包需求的人手更多,制面包师、切面包师等等,还要建立中央工厂,配送也需要成本。如果直接在店里制作,则需要更大的店面,房租成本又会增加。而增加的成本并不能靠软欧包的销量来弥补,也就是说,软欧包会拉低整体坪效。 


奈雪の茶在深圳建立了中央工厂,占地超过1万平方米,能够进行水果、半成品和面团初加工,制作出半成品后再统一分发到门店进行现场烘烤。在门店集中度较低的地方,奈雪の茶采用的是前店后厂的形式。 


但是在未来,茶+软欧包或许是一个趋势。


道理很简单,一手拿包,一手拿茶这样的场景很合理。茶与包是一对搭配,一起售卖能提高客单价。原来单卖茶客单价在45元左右(一单两杯),增加软欧包后可达到80元左右。据36氪报道,奈雪の茶在深圳平均1杯茶可卖出1.2个软欧包,业绩好的店月营收能达到200万。 


喜茶曾经也尝试过做软欧包,2017年,喜茶在广州惠福东路开的店就是茶+软欧包组合销售,店名叫喜茶热麦,采用前店后厂生产模式。 


另一茶饮品牌乐乐茶也是茶+软欧包的形式,乐乐茶2016年创立于上海,靠脏脏包走红网络,目前在中国有23家店。乐乐茶饮品单价与奈雪の茶、喜茶差不多,软欧包单价12-20元,大约有十几个单品。 


乐乐茶曾对外公布了一组数据:品牌创建16个月后,乐乐茶订单量已超200万,日均订单量超10000单。当时乐乐茶有10家门店,相当于平均每店家每天1000单。 


除了茶饮店,面包店也会尝试这种模式,毕竟茶饮的利润更高,面包新语旗下的软欧包品牌麦子仓库就加入了水果茶元素。 


据业内人士透露,以甜点顺代卖茶饮的方式,更容易在商场拿到店铺。茶饮店和咖啡店都是卖水的,地产商通常会把好位置给星巴克。


加上了软欧包的奈雪の茶、乐乐茶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得到超预期的提升,提高坪效仍然是它们接下来最大的功课。


另外特别提醒,喜茶、奈雪の茶、乐乐茶全自营,未开放加盟。 


在网上,可以搜索到大量加盟信息,但都是假的。而喜茶的品牌一直被山寨。在官网的标题里,喜茶强调唯一官网。 

     

 

为什么答案茶和鹿角巷这么火

加盟商却血本无归?


提到网红奶茶品牌,不得不提答案茶。作为因抖音最火爆的2018年网红茶饮品牌,答案茶曾经加盟店高达500家,覆盖全国27个省份。凭借20个小视频,短短2个月,秋涵便为答案茶收割了35万粉丝和113万个赞。


时隔一年后,答案茶发展得怎么样呢?

这是蛋解创业最先探访的两家答案茶店,朝外SOHO店未开门营业,建外SOHO店早在半年前就关门转让了店铺。接着探访的几家店不是关门就是地图显示有,实际却找不到。


一、答案茶赚不赚钱?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在营业的答案茶店,位置在一个商厦底商一层,8平方米的街边店,店里两人。老板花了5万加盟费,加盟的是广州的答案茶。总部除了收加盟费和首次进货款,培训一次产品制作外,后期再没有过问。


据了解,在总部拿货成本很高,一个杯子成本1.5元,打印答案的墨盒需要300元,均比市场价高,所以很多商家后期偷偷在外面拿货,总部也不管。


甚至有加盟商说,没必要加盟答案茶,因为总部除了收加盟费和第一批原材料的钱,什么都不管,感觉很坑。


该店房租2万/月,员工1人,工资4500/月,春夏卖的好,一天200杯,每杯25元左右,12个月基本回本,赚的不多,比上班稍微强点。

蛋解创业又接着探访,找到了一家大些的、正在营业的答案茶店。店铺位于写字楼办公区密集地,也是街边店。面积有25平米,房租2.6万,4名员工,生意好时流水1万/天,差时八九千。


这家店加盟的也是广州的答案茶品牌,是一个区域代理店,代理费是100万,做了大半年回本。周边都是办公区,有的公司一订就是两三百杯,再加上单价高,所以生意不错。现在因为加盟商自身原因,店铺想转出去,转让费55万。如果由总部转让则是87万。


除了代理费,总部会派督导来指导检查经营状况,而且会根据南北方不同口味,每3个月研发20多种新品,研发手段就是去大众点评“借鉴”喜茶当前的爆品。



二、为什么答案茶大批量倒闭?


蛋解创业一共探访了7家答案茶店,只有3家正常营业,其他不是关门就是转让。喝了这么多答案茶,真心觉得产品不如一点点好喝,用的都是袋泡茶,而且价格贵,均在25元/杯以上,所谓的占卜,也是电脑随机生成的鸡汤话,没太多惊喜。


探访时,遇到答案茶店员随手把漏勺扔在清洗池,卫生情况糟糕,服务态度冷漠。在说到加盟总部时支支吾吾,想要掩饰什么,但这家生意还挺好,可能是位置在商圈和办公区密集地。


为什么我们探访的3家店招牌都不一样,店面设计装修产品流程都不完全一样呢?因为他们加盟的根本不是同一个答案茶。


这是茶饮行业的另一个痛——商标。


茶饮产品没有壁垒容易复制,而中国的商标注册又异常慢,所以经常一个茶饮品牌火了,但是商标却没有注册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加盟领域的神秘力量——快招公司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复制出一模一样的店,然后在全国招商,他们蹭各种品牌势能,去做虚假承诺,想创业的人很容易在这强大的招商能力和巨大的诱惑面前加盟。


答案茶和鹿角巷都没有注册下来商标,如果加盟,风险非常高。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商标,更重要的是,这种快招公司模仿出来的品牌,并没有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也没有店面运营管理督导团队,更没有后端服务支持系统,甚至有一些连供应链都不完整。


当然,在抖音火起来的答案茶和鹿角巷还是有些不同。


答案茶的火爆是因为抖音,在没有任何产品壁垒的情况下,因一个营销的玩儿法被大家知道,这完全脱离了商业的本质。迅速起来的山寨答案茶也如出一辙。


鹿角巷本身是一个台湾品牌,因为一款“黑糖鹿丸鲜奶”火起来,在上海、深圳、广东、北京、郑州等11个地区陆续开直营店或者合伙人店。年内店面将覆盖更多一二线城市热门商超,预计门店数量将扩张至50间。并未开放任何加盟,如果你加盟了鹿角巷,那必须是假的。全中国有3000多家鹿角巷,99%都是假的。



据了解鹿角巷大陆商标要等到2019年年初才能注册下来。或许等鹿角巷奶茶大陆商标申请下来之后,将会开放加盟。而那些加盟了山寨鹿角巷的店,就会被打假。


在这种情况下,快招公司这么做不仅仅是坑了加盟商,还极大破坏市场环境。因为加盟商的数量就那么多,这些骗子品牌透支了加盟商的数量和资金,导致一点点、乐乐茶、贡茶这些正规品牌的发展受限,加盟商数量减少,行业发展减缓。


那是不是所有的网红品牌都不能加盟?未必,但是风险极高。


一般一个网红品牌大概也就6个月到1年的生命周期,也就是能赚6个月的快钱,之后就会迅速被消费者淘汰。所以如果你能在火起来的同时迅速开店迅速赚钱,从赚钱的角度是可以考虑的。


但是一般情况下,等我们都知道的时候,这个网红品牌基本已经达到顶峰,而等你选好地址,装修好,培训好,开业时小半年都过去了。


茶饮行业都在谈的

“第三空间”到底是什么?


最早的奶茶店被称为“粉末时代”,就是用茶粉和奶精进行勾兑,这种奶茶即没有茶也没有奶,现在有许多低端快餐也还在搭配销售这种奶茶。


随着COCO、快乐柠檬进入大陆并迅速发展起来,茶饮行业进入了“街头时代”,包括一点点在内的品牌也都是这类型茶饮的代表,之所以叫做街头时代是因为这些店的选址策略都是街边小店,拐角就能遇见。而他们的茶品也大多使用袋泡茶+奶精。


这个时代的几大品牌主要的竞争体现在对奶香味的竞争上,也就是对奶精的品牌的竞争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大品牌才能订制奶精。但随着小品牌的崛起,供应链端的奶精生产厂商产能充沛,小品牌的奶精质量也能够做的很好。


这才有了现在的“新式茶饮”,一点点是第一个使用原叶茶做基底的品牌,也就是使用的是正片茶叶来萃取。为了获得更好的口感,奶精变成了鲜奶,果酱变成了新鲜水果,也有了奶盖,芝士等创新的茶品。


就如我们前文所说,现在做一家好的奶茶店,产品好喝是底层代码,除了好喝,还得好看好分享好价格好营销。在这种前提下,奶茶这个行业的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产品无法形成竞争壁垒,顶多领先十几天的时间。


那么这个行业下一个该是什么的竞争呢?他们共同找到了一个词语,叫做“第三空间”,也就是对标星巴克,用舒适的有设计感的空间设计,去做社交,做文化,做品牌内涵,在提升客单价的同时,售卖周边和文化。


一、喜茶、奈雪の茶主打随机性消费“第三空间”


实地探访的几家店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现场很少有单人来购买,都是两人以上成群结队。大多是逛商场累了,进来买来喝的,顺便坐一会儿。 


基于这个消费者场景,喜茶走的是“第三空间”的路线,门店开进购物中心,面积增加到100㎡,设有座位区。而奈雪の茶面积更大。 


早在喜茶还叫皇茶时,走的是街边店的模式,店面20㎡,追求坪效最大化,但是效果却并理想。在街边店这种业态下,老一点的品牌更强势,比如COCO、贡茶等,COCO都可在全国开了3000多家,很多点位都占了,喜茶这种新品牌很难再有机会切入。 


星巴克同样主打“第三空间”,但是两者用户消费的目的却不同。 


喜茶开在购物中心,消费者来店里多是逛街累了,进来休息一会儿,随机性更强。而星巴克很多店开在商务区,消费者进店主要是见朋友、谈工作等,目的性更强。 


虽然也有人是因为在抖音、朋友圈看到喜茶,带着目的来购买,但那多半是跟风消费,营销热度褪去,消费者回归理性,更多的就是随机性消费。  


二、煮叶、因味茶主打目的性消费“第三空间”


在茶饮行业,“煮叶”和“因味茶”同样主打“第三空间”,而且他们的用户消费目的更像星巴克,在这里谈合作和社交。


煮叶成立于2015年,2019年2月宣布获得A轮融资。目前只有9家店,北京6家,西安3家。其中北京悠唐购物中心的店最大,占地300㎡,其他均是150㎡左右。 


目前煮叶在售饮品27款,大部分的单价在34-45元之间,比星巴克略贵。饮品分为三个系列,原味茶,传统的泡茶;风味煮,茶加花果煮制而成;调味茶,以原叶茶为基底,加入花果、牛奶等调味。店内还有10多款甜品,售价18元—36元不等。同时也售卖茶叶和茶具,大多茶叶售价约98-168元/100g,茶具售价从39元到799元不等。据了解,茶叶和茶具的收入占到总营收的10%—15%。 


在店内环境方面,煮叶的门店呈日系简约风格,由MUJI艺术总监原研哉设计,茶具采用玻璃和白瓷两类。吧台采用全透明方式制作茶饮,顾客可以看到做茶的所有动作。这也是煮叶宣传的重点。 

而星巴克门店主要是美式工厂风与北欧风。双方的装修风格并无优劣之分。 



对标星巴克,茶饮与咖啡的竞争已经初露锋芒,但是未来很难预测。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茶和咖啡在消费者的感知上完全不同。喝茶的时候,普通消费者是无法认定茶的好坏贵贱,喝咖啡的时候我们却可以根据产地烘焙技术和品牌来认定开非的好坏贵贱。


另外,茶饮行业目前非常混乱,许多品牌靠着颜值和营销手段占领了用户的心智,消费者也不能沉下心来去品味茶,去在茶的第三空间交流。所以,根据报道,包括煮叶、因味茶的单店盈利能力都非常有限。


基于这样的原因,打造第三空间,要求创始团队对于品牌的沉淀、呵护、坚持都非常重视,但茶饮行业如此浮躁,很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揭秘不能在案例里展现

却又不得不说的茶饮乱象


一、为什么奶茶要有珍珠?


其实,奶茶分为很多种,有台式奶茶、港式丝袜奶茶、日式抹茶奶茶。但之前所有的案例,几乎都是台式奶茶,为什么我们在这里只说台式奶茶呢?


并不是我们没有看到其他的奶茶品种,而是因为台式奶茶的小料很多,什么都可以往里面放,包容性很强,珍珠就是其中之一


而港式奶茶丝袜奶茶口味虽然很好,但商业延展性弱,比如米芝莲很好喝,但就是不够火;


日式奶茶抹茶是先苦后甜,但是现在很多的90、95后尤其是女生都喜欢甜,不喜欢苦,日式抹茶太小众了,所以台式奶茶发展的最好,所以我们主要在讨论它。


二、排队的秘密


茶饮品牌,在各个阶段,几乎都能将营销发展到了极致,在之前的各大案例中我们也已经零散的揭秘了他们的一些套路,那么在这里我们总结一下:


1、贩卖虚荣 


很多排队买喜茶或者奈雪の茶的小姑娘并不是来喝茶吃软欧包的,只是来合影拍照打卡的。为了喝杯饮料等2个小时不值得,但是为了在“景点”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是值得的。


2、控制出餐速度 


比如之前说过的把一字形制作台改成L型;比如把分工协作改成一个人服务一个客户;比如给客户非常多的选择,“您是要珍珠还是要红豆?要半糖还是多糖?要热的还是凉的?”比如人多的时候做快一点,人少的时候做慢一点;比如不是一杯一杯的出餐,要集齐10杯才出餐……


3、拆分销售环节 


比如喜茶排队,和医院挂号似的,你得先排个号,然后叫号点单,过号作废;叫上号才能去排队点餐;点完餐之后再排队取餐,一般取餐就可以坐在里面等了。比如倒腾喜茶的黄牛就能卖三样东西:往喜茶店走的途中你会遇到卖现成茶的黄牛;到了队伍前开始有黄牛卖号,也就是标有排队号码的单页;到了店门口,你还会遇到黄牛兜售已经点好茶的小票。奈雪の茶也会拆分购买软欧包和切软欧包。


4、特殊营销手段 


比如前面文章提到的一点点的“隐藏菜单”;比如喜茶大部分不开放外卖,给黄牛去排队点单代购跑腿排队的机会。但是这个的前提是,你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别人愿意付费。


三、茶饮行业的大佬并不是喜茶和奈雪の茶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综合饮品销售额达472亿元,同比增14.29%。预计2019年,综合饮品销售额有望突破600亿元。据推算,新中式茶饮的潜在市场规模在400-500亿元。


在我们探访的十几个品牌里面,喜茶门店数量在100多家,奈雪の茶几十家,乐乐茶十几家,煮叶9家,而coco的门店数量在3000多家,一点点的门店数量在2000多家,快乐柠檬1000多家,叫做答案茶的也有1000多家,叫做鹿角巷的有3000家店。


而除了我们探访的这几个品牌,市场上还有很多区域品牌和隐藏的行业大佬和区域领头羊,例如蜜雪冰城突破了5000家店,古茗有1000多家店……这些品牌在行业内深根多年,有的拥有正规的连锁加盟体系和严格的运营管理督导体系,有的却没有。


比如,还有一个叫做博多集团的,旗下光茶饮品牌就有十几个,比如大家熟悉的蜜菓,全国有4000家门店;hey juice全国有3000家门店;遇见奶牛,全国有2500家门店;甘茶度有2500家门店;除了店面多的这些茶饮品牌,他们还成立分公司开发了很多新的茶饮品牌,除了茶饮,旗下还拥有很多小餐饮品牌,比如咖啡、米线、炒饭、炸鸡等等。


这个占领了更多的茶饮市场的集团,他的运作模式和喜茶、奈雪の茶打造独立品牌完全不同,他们以供应链为原点,做连锁加盟品牌是为了消耗自己的供应链,所以会同时打造不同的品牌,独立团队独立运作甚至互相竞争。


而对于加盟商来说,如果碰巧加盟的是他们运作的比较好的品牌,点位资源不错的话,也能赚钱,但如果加盟的恰巧是他们运作的不好的品牌,那风险就会极高。


四、再说一次快招公司


快招公司在连锁加盟领域非常普遍,许多正规的品牌在发展初期也会借助快招公司的力量进行市场拓展;即便如此,快招公司的盈利模式也决定了他们对于那些希望长期经营品牌的公司是一个伤害,对于加盟商来说也存在极大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快招公司接到一个客户,就会收取一笔品牌梳理费,帮助这个品牌进行各方面的包装,例如品牌设计、定位、宣传术语、加盟政策等等。完成之后就会在百度、今日头条等平台上购买广告甚至直接购买数据,然后进行电销,如果发现你加盟不起现在这个品牌,就会推荐另一个品牌。总之他们的销售人员必须让你加盟一个,因为他们每提交一单还会提成。


在沟通过程中,他们很容易产生过度承诺的问题,因为快招公司并不需要对加盟商进行后续的服务,进行后续支持服务的是品牌方。快招公司收到了前期的品牌梳理费,收到了每一单的提成,对后续事情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


所以,大部分品牌即使在前期会请快招公司打开市场,一段时间之后也不会在使用快招。


那么快招公司除了运作别人的品牌,有时候也自创品牌,特别是茶饮品牌,正如假的鹿角巷,答案茶就是其中的典型。


五、网红的另一面


前面我们说到加盟一个网红的品牌风险极高,但是对于现在去打造一个品牌,特别是品牌的初期,网红化似乎成了必然。


因为消费品牌,最需要的就是关注和流量,那么网红化就是最好最低成本的一种方式。但一个网红品牌能否持续,还是要看他们说到的是否真的做到了,不能和消费预期差的太远。另外,网红化,还是要赚钱,要考虑资金效率,一些网红品牌拿到融资但是店面却一直亏损,也是不能持续的。


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典型就是“网红餐饮鼻祖”——黄太吉,黄太吉一开始运用各种营销手段称为煎饼届的爱马仕,鼎盛时期,它进行了四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2个亿,估值高达20亿。拿了这么多钱的黄太吉,似乎从来没考虑过或者担心过自己的单店盈利能力,甚至连自己的产品研发都不能做到快速迭代更新。


最近的新闻,黄太吉又再一次被法院列为失信人被执行名单。


六、加盟茶饮应该注意什么?


1、品牌知名度 


品牌知名度意味着获客率,据统计,100个人同时走过喜茶和一点点,喜茶的获客率时15%,一点点的是8%。


2、产品是否好 


这里的产品好包含三个层次:产品是否好喝?产品是否好看?产品价格是否好?这里就关系到茶基底是否好,供应链能否保证鲜奶、水果的新鲜品质等等。


3、选址是否合理 


并不是选一个最好的商场最好的位置就一定会赚钱,与你加盟的品牌的定位、受众群体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有着重要的关系。由于房租占据了茶饮行业非常大的成本,所以最终还是得算账,根据营业额的情况减去各项开支能赚钱才是王道。


4、综合启动成本 


目前开一家茶饮店的综合启动成本并不低,如我们前文说的喜茶、奈雪の茶,启动成本就是几百万;一点点、 coco也要接近百万;那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资金实力和投资回报预期的品牌就至关重要。


5、体系是否完善 


包括供应链体系、品牌营销体系、产品研发体系、运营督导体系等。这个可以通过考察他们是否有自己的直营店和加盟店获得相关信息。


再次提醒大家,创业是一个少数人成功的有风险的事情,和创业者的个人能力、认知、资源、人脉、诉求都直接相关,即使是一个好的品牌,不同的人加盟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自蛋解创业,仅供学习使用。「茶叶江湖」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当如发现本公众号信息含有侵犯其著作权的内容时,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其立即删除。

福元昌古树:天门山寻茶记

入山寻茶,许多时候,当时只道是寻常。唯有时过境迁,回味过往,就会发现那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人生境遇。就如同赴易武天门山寻茶的历程,恰似天门山秘境森林中的高杆古树茶,有着令人回味无穷的韵味!

3月26日上午,天光微亮,早早起床出发。连早餐都顾不上吃,只有拿点面包、牛奶哄哄自己的肠胃。临出发前,喝了满满一大杯温开水。远离乡井的人,人已经到了远方,身体尚且没有完全适应异乡的水土。听老人家的话,喝当地的水,最是能够让身体适应他乡。

此行目的地是易武镇曼乃村马叭村民小组,这是距镇上距离最远的古茶村之一。为了能让同行的两个女性休息好,邹东春先生建议我们还是住在易武镇上的大洒店,相比距目的地更近一些的曼腊街边的酒店,各方面的条件还是会更好点。但必须要早起,才能完成当的行程。

驱车离开易武大街奔向大丫口,出了镇子右转沿219国道下山,刚过七点钟,阳光已经洒向山巅。随着海拔不断下降,远方的云海浮现在众人眼前。这原本在旱季是非常罕见的现象,端赖于前几日连续的降雨,才形成了这美丽的风景。第一次来茶山的亚珂不断赞叹,不停举起手机拍摄这殊异的风光。再往山下奔驰,不多时,车辆就进入了雾层,置身于云雾缭绕之中。今年春茶时节,来易武寻茶之人不若往年那般人潮汹涌。但并不意味着开车的人可以掉以轻心,沿途正在建造的勐绿高速一片繁忙的景象,施工的大卡车络绎不绝。名为国道,前些年还是省道,政级的提升并没有带来路况的改善,反倒是历经满载施工材料的大卡车碾压,路面反而损坏的更加严重。或许待高速建成通车后,届时会启动提升改造吧!

与邹东春先生相约在帕扎河福元昌初制所汇合,我们到达的时候,邹东春先生刚好把揉捻后的冷水河古树茶全部晒出来。逢上今天这晴朗的大好天气,下午我们返回来的时候,就可以抓一泡当天晒干的毛茶来先尝为快了。

刚刚好我们一车五个人,于是我们决定只开一辆车,看着熬夜炒茶的邹东春先生有些疲惫,马博峰开车沿着219国道直奔江城方向。路过曼腊大街,过大寨的堵卡点,靠路边停车接受检查。然后继续前行,离开易武45公里之后,我们扺达曼乃村委会驻地新寨附近。邹东春先生带着同行的两位女性去吃罢早点,然后又只身前去曼乃村委会申请办理通行证。整个西双版纳州,沿边市县的乡镇都是管控区域,正是得益于邹东春先生的协力,我们才顺利拿到通行证扺达易武。而易武镇管下的各村民委员会中,尤以我们此行将要前往的曼乃村马叭村民小组属于严控区域。邹东春先生早有准备,头天下午已经将我们一行的申请材料备齐,到曼乃还要面对面接受审核。大约四十分钟过后,邹东春先生叫我去曼乃村委会二楼办公室,按照要求,逐个出示我们的核酸检测结果、行程码,核实无误后,为我们开具书面打印好的证明,加盖曼乃村委会的公章。最后确认我们当天往返后,收取并扣押了我们全部人员的身份证,叮嘱我们返程时来领取。

拿到通行证,驱车往回走了不多远,左转岔路口过检查站。执勤人员拦住我们,手机扫码,递上打印版的通行证,检查人员随机抽查,随口问道:“谁叫马哲峰?”我点头答应。“报一下身份证号码!”不假思索的背了一遍。询问我们的目的,回答说:“买茶叶!”又报上了目的地要去的茶农家主人的姓名,检查人员挥手放行。过了卡口,车辆驶上了土路,几公里之后就到达了马叭村口。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邹东春先生唤了一声,一个年轻帅气的小哥哥抬杆放我们通过。

开车直奔邹东春先生相熟的茶农家里,这户人家入处口建了个观景茶室,远处正在施工的勐绿高速一览无疑,停好车辆,落坐喝茶。年轻的茶农兄弟指指茶桌上的竹编茶盘说:“这个是天门山乔木茶!”邹东春先生不假思索地说:“拿泡古树茶来尝一下嘛!”小卢应允后抓来一泡毛茶,今年的新春茶,尚未挑拣过,夹杂有黄片,条索松紧适度,色泽灰白乌润相间,茶梗瘦长。随手泡烧开水,快速冲泡出汤,汤色近乎白金色,在镜头中阳光下映衬出夺目的光泽。香气呈现淡雅的花香,滋味细腻,韵味悠长。饮过后唇齿生津回甘,令人觉得韵味无穷。倘若是惬意的品茶,一泡茶要泡至无味。而我们此行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为了安全起见,留下同行的两位女性品茶,我们换乘茶农兄弟小卢的北汽越野车,一同前往茶园。

沿着村中的道路往上走不多远,拐了一个弯,再次出现了边防检查站,又是一通细致的查验,审核通过后放我们通行。历年来赴易武寻茶,各村委会下的村民小组没少去,但其中查验最为严格非马叭村莫属,以前只是听说,此次亲身体验果不虚言。缘由并不复杂,马叭村位于中老边界,防控措施是故更加严密。开车的茶农兄弟小卢说:“自从疫情发生,直到去年,外来的茶商、茶友都很难进到这里。”接下来,他用手指了一下沿途连绵不断的金属护栏,自从这铁质材料防护墙?成,才允许经过审核通过的外来茶商、茶友们再次进入。

西双版纳州的热带雨林中,世代生活着各族人民。其中有众多的茶山民族,世代以种茶、制茶为生。伴随着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升级,曾经游猎为生的各族人民,如今都成了自然卫士。而先辈留存下来的古茶园,更是成为了他们谋求生计的重要资源。这些散落在原始森林中的古茶园,每一处都有响亮的名字,更不乏来自全国各地的普洱茶友们的热捧。尤以易武镇下辖的村委会所拥有的这些个名星小微产区最负盛名,其中就包括曼乃村委会马叭村民小组拥有的天门山古茶园。

从马叭村民小组驱车沿着土路迂回上山,车辆驶上山梁后,眼前的景象一览无遗。眼前的道路始终距离中老之间的铁丝网墙不远,马叭村民进出茶地都会循着这条路走。村民们自发对这条道路进行维护,以方便车辆人员通行。路边茂密的树林中,满天星般栽种有小茶树。在距离马叭村民小组五公里以内,都属于集体所有的山林,开车的茶农兄弟小卢介绍说:“这些都叫家边小树,全是最近十年间栽种的。”

前几天连续下雨,直到3月25号才又出现大晴天,即便是亚热带高原上阳光炽热,太阳照得到的地方路面稍显干燥,背阴地段的路面依然湿滑泥泞。得亏是越野车,才能勉力前行,换作其他车辆,恐怕早就趴窝了。茶农说是只有十六公里的路程,而我们驱乘越野车一路颠簸了五十分钟后,才堪堪扺达了山顶附近的一个临时停车场。几乎停满了各色皮卡车、越野车和摩托车,这个是进出天门山古茶园时主要的交通工具。  

停好车辆,茶农兄弟小卢头前带路,头顶上是浓荫遮天蔽日的大树,眼到是蜿蜒曲折通向茂林深处的小径,路两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小茶树。这些都算作是天门山古茶园的乔木茶,其值也不廉。

原以为目的地并不太远,直到开始步行后才发觉并非如此。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茶农兄弟小卢开始带领我们抄小路。其实根本就没有路,完全就是在茂密森林中的茶园里穿行。而且是沿着山坡一路往下走,要命的是坡度越来越陡,明明给人的感觉前方就是悬崖。邹东春先生笑着说:“这要是万一失足滚下去,都不知道会掉到哪里去了。”带路的茶农兄弟小卢主动接过我手中沉重的单反相机,召呼我亦步亦趋跟着他往下走。到了这个地方,显然已经是无路可退,只能咬咬牙、狠狠心,硬着头皮坚持到底了。

等到我们一行人终于下到谷底的时候,回头再看看来时的路线,看上去都是近乎垂直的悬崖,都不知道是怎么下来的,只记得每迈一步的惊心动魄。邹东春先生笑着说:“别人讲连滚带爬是形容词,我们是亲身经历的狼狈不堪。”跨过谷底的一条小溪,面前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迎面山坡上是一整片茶园。

带路的茶农兄弟小卢向上一指:“那棵就是今天要釆的高杆古茶树。”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棵树干笔直高耸的古茶树映入眼帘。邹东春先生为了这棵高杆古茶树的开釆仪式谋划了许久,此番前来,我们恰好赶上。临开釆之前,一眼瞥见茶树的主家向带路的茶农兄弟小卢嘀咕了一番话,他转而告知邹东春先生。原来是今天这片茶园里还有两棵古茶树也可以开釆,主家希望一并卖出。协商结束后,早已经在此等候的茶树主家,随手搬起铝合金梯子往茶园里爬上去。

待到我气喘吁吁的爬到高杆古茶树的下面,茶农主家早就顺着靠在树干上的梯子爬上树去了。背着相机四下找寻,总算是找到了最好的机位。开釆之前,茶农主家把买主邹东春先生带来的条幅从树上垂下来,带我们来的茶农兄弟小卢站在树下,树上、树下两人合力将条幅伸展挂好。十二米长的条幅垂落地面,上面目测大概还有三米多高,总计高度超过十五米高的茶树。天门山古茶园中总计有近一百棵高杆古茶树,眼前的这棵无疑是其中的翘首之一。

定睛细看,树上釆茶的是两人,他们是亲叔侄,我们身处的这片茶园,包括高杆、古树、小树统属于两家共同拥有。除了前人遗存下来的高杆树、古茶树,这片茶园中也有些茶树是后人栽种的。放在易武镇的名星小微产区中,天门山的高杆茶声名显赫。釆茶的茶农叔侄俩性格迥异,站在高处的侄子爱说爱笑,站在下方的叔叔不大言语。高杆茶树冠面,靠近顶端生长出的芽叶较小,靠近下部的嫰梢则较大。人站在树上摇摇晃晃,釆摘起来颇为不易,近前的用手釆摘,距离远的嫩梢拿钩子钩过来再釆,还好茶树枝条柔软,并不会摧折枝条。看来容易,做起来难。从上午十一点开始釆茶,直到下午一点半,整棵树的新梢才釆了一半。釆茶的叔侄俩个将釆好的鲜叶归并在一起,下得树来歇息进餐。

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的肚子也早就开始“咕咕”叫了。我们下到谷底的窝棚处,来的时候没有预料到时间会这么长,随手只带了面包、牛奶。带路的茶农兄弟小卢则带了白米饭和腌制的酸菜。大家在溪水里将芭蕉叶洗净,直接当作餐具,手抓白米饭拌酸菜就是午餐。简单吃过后,邹东春先生惦记着他的高杆鲜叶,又爬上坡去盯着釆茶了。带路的茶农兄弟小卢则直接躺在了草地上的芭蕉叶上休息,我用相机拍下这有趣的画面,小卢有些害羞的用胳膊遮住脸,并没有忘了招呼我们,顺便指点马博峰拿砍刀又去砍了两片芭蕉叶,并且提醒马博峰把叶子翻过来铺在草地上。“叶子下面淋不到雨,更干净。”久在雨林中生活的茶农,有着丰富的生存经验与智慧。

躺在芭蕉叶上同他聊天,天门山茶园中,鲜叶价格最高的是高杆,其次是挑釆的古树,然后是大小树混釆,价格最低的是小树。横向比较,小树鲜叶的价格,也贵过一些茶山的古树。

聊天的当口,这片茶园的主家雇请来釆茶的工人回到工棚,他们今天釆摘两棵古树的工作已告完成,开始动手将鲜叶装入编织袋,准备背上山去回村里。见此情景,我们临时决定跟着两个釆茶工先行往回走,并且大声呼喊告知了还在釆高杆的叔侄和盯釆的邹东春先生。

本以为我们空手而归,应该会比较快,所以走在背着鲜叶返回的那对釆茶老年夫妻两人前面。回去走的路貌似好过来时的野路,但依然是先跨过溪流,再顺着陡峭的岩壁徒手攀爬上去。结果没有爬上去多远,就累的气喘如牛,心脏狂跳个不停,于是果断让开道路,让负重前行的两个釆茶工先走。此后,我就眼睁睁地看着每人身上背着一大袋子茶青的两个老人家渐渐消失在视野中。久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其体质与茶农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好不容易从谷底爬上半坡,回头观看,山谷对面的高杆茶树披着红色条幅,依旧是若隐若现。路过的茶园中,也有一棵高杆古茶树,居然被人为环着树围剥了一层皮,如此一来,很快就命不久矣!总有人说茶复杂,比起人性来说,都不值一提!

刚爬过最陡的一段,带路的茶农兄弟小卢又开始带着我们走捷径,直直的从茶园里面趟过去。这次比下去的时候还更累,在这高海拔的茶山上,觉得步履无比沉重,一次又一次亳无顾忌的坐在地上喘息。将近一个小时,终于爬上山颠,平缓起伏的路走过去,顿时觉得脚步轻快了不少。

快要回到停车场的时候,90后的茶农兄弟小卢欢呼雀跃,原来是手机有了网络信号,热切的想要发朋友圈。新时代的茶农,已经主动融入到时代潮流中。

趁着等待的当口,他又提意带我们去看一下天门山高杆树最集中的一片茶园。不断鼓励已经疲惫不堪的我们说:“开车十分钟,爬十米上去就是了。”盛情难却之下,我们再次随同前往。这片茶园的道路交通条件更好,其中有一棵高杆古茶树生长在路边的陡坡上,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专门彻了个防护坡。村民还不忘在附近?了个看上去十分简陋的天门山茶园简介,也吸引了过往人在此打卡。

打过卡后,开车往回转,顺便又拉了两袋子小卢自家茶园釆摘的鲜叶。再次回到停车场,等候在此的邹东春先生将两大袋鲜叶放到后背厢里,跳上副驾驶位置,我们开始往回走。或许是太过操劳,如同坐轿一样来回颠簸的车辆上,一手抓着门把手的邹东春先生歪头打起了瞌睡。车辆驶过,曝晒后的路面尘土飞扬,一路奔向山下。虽然路面狭窄,还好对面没有遇上来车,一是外来的人员稀少,二是本地人到了收工回家的时候,总算是有惊无险的回到村头,过关卡的时候,再次遇上查验,还增加了体温测量后才放行。

回到茶农兄弟小卢家的时候,坐在品茶室等候的亚珂、梵音两人已经是望眼欲穿。我们出发的时候,村里就停电了。久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已经忘记了这在山乡是司空见惯的事儿,甚至于明明都在茶农家里面吃了午饭,都没有想起来同样可以烧火煮水泡茶。两人只是在村里闲逛了一番,手机也没有信号,余下的时间都交给了观看风景,这也是一种返朴归真后难得的生活体验吧!

已经到了下午五点多,距我们从村里往返天门山茶园釆茶,已经过去了七个多小时。眼看时间不早,我们同茶农兄弟小卢一家人告别,邹东春先生把今天盯釆的两袋鲜叶放在我们车辆的后备厢里,马博峰开车下山。从村道上219国道的卡口,执勤人员再次检查,我们过去关卡后奔向曼乃村委会。邹东春先生上楼去领回我们押在那里的身份证,掉转车头往易武方向行驶。路经大寨堵卡点,还是要扫码查验后才能通过。回程的时候,不再觉得时间那么漫长,一个小时后,我们一行人就驱车回到了邹东春先生设在帕扎河的福元昌初制所。

一整天的奔波劳碌下来,邹东春先生也顾不上休息一下,将带回的天门山高杆、古树茶青叶用竹匾分开摊放。接下来开始烧火、刷锅准备炒茶,亚珂随口说:“我来跟你学炒茶吧!”邹东春先生笑着说:“学炒茶,要从磨锅、刷锅开始。”边说边忙着手中的活计。普洱茶企中,总有如邹东春先生这类制茶人,对于技术有着近乎偏执的迷恋,尤其喜欢自己动手炒茶。或许如同邹东春先生所说:“茶山的生活方式十分单调,茶季中又十分忙碌,自己动手炒茶,尤其是炒制好茶,有着无法替代的乐趣。”尤其是像今天单株盯釆的天门山高杆鲜叶,更是要自己亲历亲为。出于稳妥起见,邹东春先生决定先炒古树茶的鲜叶,最后再炒单株的鲜叶。

仔细观察,邹东春先生炒茶的方法不同于平常所见,釆用的是在锅温较低时就开始杀青,有意控制翻炒时的动作幅度,利用加温时生成的蒸汽辅助杀青。边炒茶边介绍说:“许多人说低温长炒不好,我反复炒制后对比过,我这种杀青的方式,并不比高温杀青时间长,甚至有些时间还更短一点。”我们注意到,他特意在灶台上放个计时器,好的做茶师傅,都对炒茶的工艺细节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最终的追求都是殊途同归,为的都是钟意的好茶。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下来了。一锅茶炒好的间隙,外面传来喧哗的声音。原来是早就被人预定过了,当天釆摘回来的薄荷塘二类树鲜叶回来了。近年来,购买薄荷塘已经快演变成了一门玄学,茶季中每天主人家都有一大堆人等着买青叶。虽然邹东春先生建造的福元昌初制所就位于薄荷塘主家之一的边上,外观看起来并不十分豪华,但位置算是很好,我曾笑称其是“福元昌塘后初制所”。其与主人关系相处的也很好,即便是近水楼台,想要拿到薄荷塘古树鲜叶也并不容易。当天是专门托了人盯釆,也只拿到了两炒茶,还要与另一家来分。将这来之不易的薄荷塘二类树鲜叶称重后平分成两份,为了保证公平起见,连最后一把鲜叶也均分的一点不差。邹东春先生将称重后的鲜叶拿去摊放,今天晚上看来有得忙了,又是天门山,又是薄荷塘,都是易武天花板级的鲜叶原料,容不得半点掉以轻心。


当天早上拿出来晾晒的冷水河毛茶已经晒干,马博峰搭把手帮忙归拢装袋,抓一把毛茶到茶室冲泡,幽深的山野气韵深入喉底。茶农也好,茶商也罢,以茶为业,依茶为生的人们并不害怕吃苦,也吃了苦,耐得住劳,忍受得了孤独与寂寞,他们内心期盼的,不过是能有所回报,过上期望中的好生活。就像是这生长在深山里,藏诸于热带雨林中的古树茶,苦不怕,涩也不怕,只要苦尽甘来,呈现出自然之味,或滋润于身,或浸入于心,都是无数人们向往与追寻的人间风味!

略数中国近代知名茶商(下)

谢正安


谢正安,安徽徽州歙县人,黄山毛峰创始人,其创办的“谢裕大”茶行居徽州五大茶行之首。


1875年,谢正安在歙县漕溪(今徽州区富溪乡)选采肥壮的新鲜嫩叶,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大胆改进,经过“下锅炒(五桶杀青)、轻滚转(手轻揉)、焙生胚(毛火)、盖上圆簸复老烘(足火、显毫)”等工序精心制作,形成“外形似雀舌均齐壮实,锋显毫露,色为象牙,鱼叶金黄。冲泡后,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的独特新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锋芒,又因其产地邻近黄山,谢正安遂给它取名为“黄山毛峰”。


建国后,黄山毛峰一直为全国名茶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后,"谢裕大"茶庄改名为"天茗庄",经原国家内贸部核准,成为安徽茶业唯一"中华老字号"茶庄。


汪立政


汪立政(1827~1895),绩溪八都余川人(今上庄邻村),字以德。1840年赴上海茶叶店为徒,勤劳忠厚,深得业主信任;1850年自办汪裕泰茶叶店于沪南,督工精制四方名茶,薄利多销,声誉鹊起而在业内独占鳌头,此后在上海、奉贤、苏州、杭州等地设分号9处。汪裕泰经营有方,业务发达,驰誉中外,盈利丰厚,执沪上业内之牛耳,为旅外绩溪人中的富商巨贾之一。


汪裕泰茶号,位于静安寺路20号近西藏路口。网友“稔之舟”补充道,蛮有故事的汪裕泰茶号——久享盛名的上海汪裕泰茶庄,是绩溪县上庄镇余川村人汪立政(名锡纯,字以德,1827—1895)所开创,汪立政祖孙三代,历120年,先后在上海、台湾和国外等地开设了茶庄、茶行、茶栈。鲜为人知的是胡适先生出生于小东门里咸瓜街的汪裕泰茶号楼上。


汪立政富而有道,急公好义,对家乡的公益事业多有资助。余川村口的环秀桥毁于道光癸酉(1873),当时死难者无数,沿河良田皆废为沙滩,对此他一直牵挂在心。晚年,他捐金二千数百元,并派专人监工重建,虽未亲眼目睹夙愿的实现,但其子完成了此项义举。汪立政子汪惕予因致力于悬壶济世,只能勉力维系汪裕泰店业;其孙振寰1919年由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后,继承汪裕泰店业,刻苦钻研,善于革新,几经努力,于1927年在上海西藏路开设汪裕泰总号、辟有5个门市部,接着又在浙江路和福履路分设2个门市部,以批发兼零售,销售新制的绿茶、红茶、花茶和茶砖而驰骋沪上。抗日战争初期,他又悄悄地将资产转移美国和日本,在国外开设分销部,挽救了经济上的损夫,且及时地将汪裕泰茶叶打入国际市场,1949年离开大陆后,仍在海外维系店业。


吴锡卿


中华老字号—民国茶业(茶叶罐)茶叶筒—徽州府歙县昌溪吴锡卿创设北京“吴鼎裕”茶庄(旧徽州,领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1987年撤徽州地区,设立地级黄山市,市政府驻屯溪。)


吴锡卿,安徽歙县昌溪村人,生于1876年春,祖上为安徽茶商世家,兄弟6人,吴锡卿排行老四,1887年举家前往北京,初夏创办吴裕泰茶栈,由吴锡卿出任总管,几十年后才改号吴裕泰茶庄。吴家先后在城里城外开了8家大小茶庄,后来发展到11家,他们是:崇文门内“乾泰聚”、“福盛”、“吴鼎裕”茶庄,“吴鼎裕”即今崇文门菜市场旧址,专门经营高档茶叶,供豪门显贵享用。吴锡卿曾任北京市京师茶行会会长长达十年之久,被认为是百年老店吴裕泰茶庄的创始人,于1930年逝世。


张文卿


张文卿,安徽歙县人,张一元茶庄的创办人。张文卿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花市大街摆设茶摊,光绪二十六年开设“张玉元”茶庄。光绪三十四年(1908)张文卿在前门外观音寺街路南购房开设了一间门脸的店铺,取名为“张一元”茶庄。取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亦即“开市大吉、日新月异”之意。不久迁至观音寺街路北一处三间门脸的店铺营业。1912年张文卿又在大栅栏开设“张一元文记茶庄”。以“文”字表示为张文卿所开,三个茶庄以张一元文记为主。茶庄开业后,由于店址优越、经营得法,以质量上乘而声名远扬。


张一元文记茶叶盒


张一元茶庄茶叶质量上乘、色味醇正,茶庄的业务好、发展快,得益于创业者张文卿经营有方。1925年张文卿亲自到福建开办茶场,在福州郊外半山坡盖了几十间房,雇佣当地工人按季节收购新摘的茶叶,并选最好的茉莉花自己薰制,再依北方人的口味就地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叶花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被京城百姓认可,并广为传颂。张文卿自己办茶厂不仅可以熏制特味的茶叶,而且要比在北京从茶叶批发商手中买货价钱要便宜得多。所以,同等级的茶叶张一元比别的字号茶庄卖得便宜。张一元茶庄还经常派人到一些茶庄了解售价,掌握商品行情,并且买回别人销售的茶叶与自家同级茶叶比较,不断使自家茶叶质量优于同行。当时,该茶庄就设有电话和函购业务。凡买2.5公斤以上茶叶者,均送货上门。尽管生意好,可茶庄仍很重视广告宣传。北京的商店,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戏剧来招徕顾客,张一元茶庄是第一家。抗战前夕,张一元茶庄播放彭素海用西河大鼓演唱的“三下南唐”,每次播放时,门前总是围着许多听众,为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


方祖寿


浙杭望江门大街吴元大龙井茶庄商标


方祖寿,安徽翕县人。1919年开办吴元大茶店。茶店位于浙江杭州望江门内。首创茶叶邮包业务,首在辽宁打开销路,而后扩大到山东禹城等地,及至津浦、胶济、陇海等铁路沿线各城镇的一些茶店。大销路茶叶有中低档旗枪,还有茉莉、玉兰、桂花窨制的花茶以及白茶“寿眉”。该茶庄的茶叶罐绘有“多子商标”,并分别绘有“母子图”或“五子图”等。,画面生动形象。


汪自新


汪庄


汪自新(1868-1941),籍贯:安徽绩溪县。简介:汪自新,字惕予,又号蜷翁一代儒商、一代名医。1927年汪自新因杭州茶厂业务来到西湖,但见湖光山色,景致怡人。偶尔湖中一两只小船,悠悠荡荡,自在非凡。耳畔隐隐约约地传来丝竹乐响,宛若天籁。 “我若能卒于此地,此生也足亦。”汪自新动了在西湖边修建别墅的念头。他盘算着,在此修建别墅,即能将这一带湖光山色揽于怀中,又可方便打理杭州茶厂事务,岂不两得?据说,当年他修这个园林别墅,也遭到了当地人的反对。原因是汪自新修建此地,占了太多西湖的地盘,夺了太多原本属于老百姓的风景。直到汪自新承诺其百年以后,所有建筑连同园林,一并无偿归还政府,还湖于民,老百姓这才答应他开工建园。1929年,历经两年的修建,山庄终于建成,始称“青白山庄”,因汪自新乡情难舍,后更名为“汪庄”。1930年,汪自新将上海“余村花园”转让,资金悉数并入“汪庄”。


穆兴永



穆兴永,乾隆十七年(1752年)出生于浙江钱塘。民族工商业家、浙江著名商人、天津百年老字号正兴德茶庄的创始人。起初他做的是小本米面生意,主要从事粮食运输和米面加工,后来逐渐开设起了米铺、钱铺、染坊、茶叶店、洋货店等,成为了天津“八大家”之一。天津“八大家”中的穆家,是从清乾隆末年起家,经过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以至光绪诸年间,逐渐发展兴旺起来的。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穆家所经营过的庞大产业,最后终因外国资本的进入而冲击而衰落,但唯一例外的就是正兴德茶庄。


朱昌琳



朱昌琳,派名谘典,字雨田,又禹田、宇田,晚年自号养颐老人,清长沙县人。长沙朱氏,系明藩岷庄王朱楩后裔,数更迁徙,历经安徽南陵、湖南宝庆,于清代前期定居长沙东乡,后居省垣。朱昌琳于清道光二年二月二十四日(1822年3月17日)出生。父朱原善,字采鹄,一字玉堂,“自幼天分过人”,“年十四出应童子试,即常列前茅”,后因父亲去世、家道拮据,乃出外就馆,曾入长沙府幕,后在省城草潮门开一小碓坊以营生。


朱昌琳自幼“生而和静”,少承儒业,考取秀才后,乡试屡不第,乃以教书为业。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湘中农业丰收,谷价骤贱,至“千钱三石”,“富室困弊”,人多以谷贱不愿经营。时朱昌琳在省城富绅唐际盛家课读,乃借资购入千斛。次年,沅、湘大水,谷价骤涨,至“倍十又五”。朱昌琳乃將积谷全部抛售,大获厚利,朱家“以此起富”。


清代湖南盛产茶叶,尤以安化黑茶在西北各地享有盛名。朱昌琳即在安化设立总茶庄,由安化采办茶叶,于汉口、泾阳、羊楼司、西安、兰州等地设分庄,雇佣人员不下数千,运至陕西泾阳,又取泾阳之水,制成茶砖,运销新疆、西藏、蒙古各地,盈利日增。此外,他还在长沙县麻林市、高桥、金井等地,辟有大片茶园,生产緑茶、红茶和砖茶,以硃漆木匣盛装,上盖“乾益陞”牌号,运销全国各地。


翁耀庭


翁隆盛茶号茶叶罐


翁耀庭,民族工商业家、浙江著名商人、百年老字号翁隆盛茶号的创始人。创设于1729年的翁隆盛茶号,店址初设于杭州梅东高桥。太平天国后,翁氏为发展业务,将店址迁至当时的商业闹区清河坊,又扩建五层洋房,门楣上装饰“狮球”,注册商标,气派焕然一新。茶号所制的龙井茶品质优良,采购认真,选而复选,专供“三前摘翠”的富春茶,精工焙制,色、香、味俱全,因而脍炙人口,在国内茶叶同行中首屈一指,在国外、港、澳、东南亚一带亦信誉卓著。翁隆盛茶号以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而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成为茶叶行业中久享盛名的一家名牌商店。


吴恒有


民37年浙江吴恒有茶叶老号发票


清末人士,创办吴恒有茶店。位于杭州鼓楼外大街。该店以销中、上档龙井茶为主,同时经营华北等大城市茶叶店的批发业务。茶庄前后经营50年,至1953年关闭。


高梦征


20世纪初杭州高义泰布店老板。高梦征开设茂记茶庄,位于杭州官巷口附近。北伐战争前后,在西湖区狮峰购进荒山13公顷,开辟茶园作为生产基地,制作龙井茶在茶庄销售,成为杭州有名的茶庄之一。1950年土地改革时期,茶庄停业。


方冠三


昔日杭州方正大茶庄老建物
图片资料来源:
http://oldblog.voc.com.cn/uploadnew/2007-01-29/1170074567_5602.jpg


清末民初之际,杭州有三大茶号,分别是汪裕泰、翁隆盛和方正大,前两家都是经营百馀年的老茶庒,而方氏的茶号最晚成立,是徽商方冠三於1917年所创建的。徽州历来是人文荟萃之所,所辖的休宁是中国状元第一大县,明清之际徽州商人更是称雄商界五百馀年。但是徽州当地山多地少,因此人们不得不往外发展讨生活,是以当地有「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俗话,但是也正是徽州人勇於向外发展的冒险犯难精神,方得以成就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徽州商人。


据茶庄後人叙述,创始元老方冠三仅识了几个字,年方十五便得背上简单行囊,背井离乡出门讨生活去,他落脚杭州後,先在乾泰昌茶行当起学徒,由於其为人温和干练,深受老板器重。从业十馀年後单立门户,在杭城最繁华的地段羊坝头大街上开了一家茶庄,并取了个寓意深刻的字号「方正大」。杭城茶庒的经营向来竞争激烈,而方正大茶庒於此间立足,以其徽商自古以来所传承的克勤克俭,在多年经营之後颇得同业推崇,规模日渐扩大,甚至兼并了原先的乾泰昌茶行。1930年,方正大在杭州最繁华地段羊坝头大街的拐角上,造起了一座中西合璧的五层洋房为其总号。当年茶庒不仅做龙井茶的门市销售,还办有邮售、厂商批发等业务,在广东、香港都设有办事处。根据目前被保留的75本账册中记载,1930-1936年间有关方正大茶号的货源、销售和往来银行帐目记录,茶庒生意往来客户遍及各省及港澳、海外各地,帐册中即有产品销往香港永通、香港广茂隆的记载,粗略估计当年与方正大茶号有交易往来的客户即有上千家之多,每年吞吐的茶叶数以万斤计。


吴裕一


1927年吴裕一开办鼎兴茶店。位于杭州太平坊。以经营中下档旗枪茶为主,兼营桐乡杭白菊花,为杭州市茶叶店中实力较雄厚的店家之一。1953年停业。


郑鉴源


鸿怡泰茶号发票


郑鉴源(1902-1959年),江西婺源沙城李村人。自1922年始,郑鉴源兄弟陆续开设"鉴记芬"、"德记芬"、"郑德记"和"郑鉴记"四家茶号,又在上海浙江北路开设了"源利"茶厂。1925年,郑鉴源连着在金陵东路开设了"润记·鸿怡泰"零售茶庄,在天潼路开设了注册"鉴记"商标的"源丰润"茶栈。随后,又在河南北路办起了"源利"分厂。还相继在江西的上饶、玉山,安徽的屯溪、祁门,浙江的温州、诸暨、奉化、新昌等产茶区,就地加工精制后打上源丰润"鉴记"商标,直运上海洋行。 1947年末,郑鉴源改组"中贸公司"为"中国茶叶公司",又分别在南京路和宁波路的繁华地段,开设了"久丰润绸缎庄"和"信孚永钱庄"。上海解放后,郑氏事业又有新发展。1956年,郑鉴源的茶厂、茶庄、茶栈等,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转为公私合营企业。


张伟人


张伟人(1879-1933),名骏,别名丕烈,号醒庵。福建泉州人。


清光绪五年(1879)生。祖籍同安县,祖父张白源以贩卖茶叶为生,嘉庆十八年(1813),携子张满水到泉州,在涂山街头摆设茶叶摊,销售武夷岩茶和闽北粗茶,后开设泉苑茶庄,名牌茶叶有水仙种、铁罗汉等。


张伟人童年在私塾读书,长大在泉苑茶庄任事。勤学好问,能鉴别茶叶优劣、产地、品种,常到武夷山观察茶山茶园,熟悉茶叶生产情况和采制技术。  


民国5年(1916),其兄长、茶庄经理张丕成病逝,便接管茶庄,开始配制新产品。选用贮藏多年、质厚、色浓、耐泡的旧茶,掺和醇香的新茶,添加桂花、树兰,创制出新产品,使泉苑的名牌产品色、香、味更上一层楼。


武夷山历史上的茶庄亦称茶号、茶行,多为茶叶精制、包装(古时称“箱茶”)的加工厂,开设者均系雄厚的外地茶商,也有少数本地茶商。当时茶庄的经营方式有三种类型:其一,自栽自制型,其二,购茶经营型,其三,雇工经营型。旧时的武夷茶庄随着时间逝去,多以荡然无存,只有那些留下来的茶庄名号和鲜为人知的传说及为数不多的老房子,见证着昔日茶庄的存在和兴旺。

武夷山市志记载:旧时武夷茶庄的经营者有漳州、泉州、厦门、潮汕、广州、山西和本地茶商,而经营历史悠久的有集泉茶庄、奇苑茶庄、泉苑茶庄等,他们均拥有百数十年的名声。在众多的茶庄中,因乡土及方言关系分有帮别:以闽南方言为准的茶商,包括漳泉所属各县及旅居潮汕的闽南茶商,称下府帮,主要有集泉、奇苑、泉苑等;以潮汕方言为准的茶商,名潮汕帮,主要有兴记、瑞兴等;以广州方言组成的广东帮;以山西等地为主的叫西客帮;本地籍者为本地帮。


泉苑茶庄出产的名牌茶叶十分讲究质量,包装前,捡净茶枝,筛去茶末,统一颜色,每一小泡包成扁平四方形,五泡一束,两庄合一,装进锡罐,价格昂贵。大宗产品销往东南亚各国。


1917年,泉州城内涂门街头前后四条街发生火灾,泉苑茶庄全被焚毁,损失惨重。张伟人没有气馁,凭恃库存200多箱武夷茶(每三箱约50公斤),又高价向同安一茶庄购进一批武夷岩茶,继续配制出售。不到一年,东山再起,重振茶庄。 

张伟人拥有武夷山的青云岩、蕊珠岩两家茶厂,又与幔云岩、碧石岩、天井岩、弥陀岩、竹窠岩等茶厂建立茶叶包销关系,出高价买下武夷慧苑东岩茶厂,奠定泉苑茶庄牢固的基础。 


1927年,被流氓陈桂林为首的市卫队绑架,泉苑茶庄用2万银元方才赎回。 


1933年病逝,时年54岁。


王淑景



王淑景,名连誉,又名广施,安溪县西坪乡尧阳村人,生于光绪二年(1876)。淑景自幼聪明颖异,曾受学于泉州进士黄抟扶,学有渊源,工文善诗。 


民国10年(1921),淑景在厦门开禾路(竹树脚)创设尧阳茶行,其茶叶在漳泉各县和台湾、上海、海南等地销售外,还销至槟榔屿、吉隆坡、新加坡以及印尼吧城、井里汶、三宝垅、泗水、棉兰和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埠,成为著名茶商。 


淑景为人慷慨,对国民革命,出钱出力,有过贡献。对地方公益事业亦有建树,曾任安溪县崇信里里长,厦门安溪同乡会、王氏宗亲会理事。曾参与发起创办安溪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并任董事、监事。 


民国24年(1935)8月15日,淑景逝于厦门,归葬安溪尧阳。 


淑景所创茶行,由其子继承经营,民国26年在香港开设尧阳茶行香港分行。


欧阳康



欧阳康字玉良,长乐桃杭人,1866~1942年。他小时候当过学徒,后继承祖业,精心经营花茶加工,并接管了家族企业。他担任恒元堂下的“生顺”茅茶行兼茶栈的老板,他精心经营企业,表现出不凡的胆略与才能,成为名闻遐迩的“东南茶王”。当年欧阳家族所产花茶的商标,用的就是他的头像,创办当年福州着名的商号“一枝春”、“第一峰”、“阜兴春”、“逢春馆”。很多老人只要一提起花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一枝春”。他们都说当时很多人以能喝到生顺的花茶引以为荣,是身份的象征。欧阳康经营的“生顺茶栈”,它见证了上下杭商业街繁荣的历史,是让福州茉莉花茶走向世界的起源地,是福州唯一完整保存的明清代集花茶制造厂、毛茶收购站、成茶仓库、茶农客栈、茶王宅院于一体的古迹。据《福州工商史》记载,“生顺茶栈”高峰批售量,年约两万担,被称为“茶帮之王”。


洪天赏


鸦片战争“五口通商”后,福州成为全国最大的茶港。当时,福建各地的茶叶都在这里出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花茶的流行,福州有六七十家商户经营,他们以茉莉花茶为主,也有应市场需求,以珠兰、水圭、白玉兰、柚子花窨制的。他们中最著名的有三家:“洪怡和”、“福胜春”、“洪春生”。这三家同属于台湾金门洪家开的,居福州茶商魁首。当时的北口茶客的口头禅说,“刀牌香烟洪家茶”,意思是两者可以相提并论,是烟茶业中最常见、热销的品牌。


洪家祖籍江西乐平县,北宋末“靖康”之变,金军大乱中原,洪家祖先洪楷公于南宋绍兴年间迁徙至金门烈屿岛的青岐村。据洪家四世孙洪植锦说,洪家老厝背后有个小山坡,前面有个大水潭,左边是清水岩祖师庙,右边有座关帝庙,正前方是一望无际、浩瀚的台湾海峡,风水极佳。洪家茶的创始人洪天赏生于1859年,年幼时其父早丧,精神得到磨砺,十分坚强,很早就到福州闯荡。由于天资聪颖,习文练武,达到较高境界。洪氏旧宅初在坞里,即今之台江安平附近,与尚书庙相隔仅数十米。洪天赏年轻时经常去尚书庙玩耍,深受民族英雄陈文龙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资料整理:福茶之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联系邮箱:744373898@qq.com)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