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金佛肉桂水仙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密云龙:武夷岩茶必须了解的25个小知识

自古名山出名茶,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素有“碧水丹山”的美誉。武夷山气候宜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水充足等特征。如此得天独厚的茶树生长环境,孕育了品质优异、出类拔萃的武夷岩茶。

01

大红袍与武夷岩茶是什么关系?

大红袍作为茶树品种和商品,属于武夷岩茶之范畴,武夷岩茶又属于乌龙茶,所以大红袍与武夷岩茶是从属关系。武夷岩茶划分为大红袍、水仙、肉桂、奇种、名丛五大系列,大红袍曾名列五大名丛之首,后因其品质优异,单独作为一个系列。

02

武夷岩茶五大名丛指什么名丛?

历史上将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大红袍、半天妖列为五大名丛。后大红袍常被单独列为一大名丛。此外,在武夷山占有一定份额且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丛有:奇丹,奇兰,黄观音,肉桂、金钥匙,十里香,老君眉,金佛等,这些名丛历史悠久,由于品种不同,它们风味各有千秋。

03

目前市面卖的是第几代大红袍?

大红袍繁植至今已有20多年,且只能由6颗母树适当剪枝嫁接,所以基本上现时所有出售的大红袍肯定都是其后代,且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大红袍指商品大红袍。其质量如何则不能一味追求第几代,应该是结合生长环境,天气,及传统的工艺,三者缺一不可。

04

影响大红袍的品质有哪些因素?

生长环境是首要因素,必须拥有非常良好的生长环境,才能培育出大红袍需要的优质原料。武夷山的砂砾岩土壤属于“烂石”,是《茶经》中记载的“上者”的生长环境。其次,精湛的制作技术才能将大红袍独特的岩韵味体现出来,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来制作,更需要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根据茶的状态决定是否停止发酵、采用什么程度的焙火。

05

大红袍有哪些味道?

不同的品种,制作工艺的差异及拼配技术可以产生不同的香气和茶汤,但万变不离其宗,岩茶始终讲求的就是"岩韵",亦可以四个字来形容:“岩骨花香”。所谓“岩骨”指的是岩韵显著茶汤达到一定级数茶汤则会带骨感,而“花香”也可以理解为独特的品种香,制成成品的工艺香,受优越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影响所生成的天然气息。

06

火香味与花香味有什么不同吗?

火香即武夷岩茶加工过程中,经过焙火后的茶条有香气,不会很明显,主要是炭香。花香味往往由茶叶的品种来决定,例如肉桂典型的香气有辛锐的桂皮香,而水仙的特征香是苔藓香,大红袍的香气果香、花香等。判断一款茶是肉桂、水仙还是大红袍,通常通过其花香来初步鉴定。

07

武夷岩茶可以放多久?

武夷岩茶的保质期,指的是岩茶的最佳饮用期。除了根据卖家标注的保质期来初步判断岩茶的最佳适饮期,还可以根据焙火程度来判断。轻火的岩茶,最好一两年之内饮用完,时间长了容易“返青”。中、足火的岩茶,存放的时间可以稍微久一些。

08

武夷岩茶有收藏空间吗?

焙火程度低的清香型不建议收藏,焙火程度高的岩茶则具有收藏价值,无论是饮用还是市场价值,在武夷山当地流传这样的说法:三年的岩茶即是药,对降血脂血压胆固醇及肠胃有很大帮助,陈茶除了药理功能显著之外,滋味醇和带有陈香味,也是好茶者的佳选。

例如260年前的瑞典商船“歌德堡号”打捞起来的大红袍其中密封茶罐中的大红袍:风味甘醇依然。目前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就是大红袍,水仙、肉桂,铁罗汉,水金龟等,收藏时需要密封好、避光,味、高温、湿,不要经常打开即可。

当然,要用于收藏的岩茶制作工艺非常考究,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适于收藏的,须有专业人士推介。

09

武夷岩茶的价值体现在哪呢?

武夷岩茶明目益思,轻身耐老,提神醒脑,健胃消食等等,武夷岩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长在岩壁沟壑烂石砾壤中,而经风化的砾壤具有丰富的矿物质供茶树吸收,不仅滋养茶树,而且岩茶所含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也更丰富,如钾、锌、硒的含量较多。

从味觉上讲,凡茶能回味,且越能回味,越醇厚的茶都是好茶,而我们大红袍体现如此:即我们所讲的岩韵是很难得的茶,浓而不涩,醇厚清活,生津回甘。

“ 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噱咽,先嗅其香,再试其香,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 讲的正是武夷岩茶了。

10

是不是岩茶汤色要越红越好?

即便同一个师傅亦不可能将每一批茶做成一样,一般来讲师傅会因该茶本质而灵活把握制作工艺,所以同一种茶会有等级之分,及略不同的口感。相对来说。焙火重些,刚做出来时间短些,茶汤的颜色都会偏红,但是岩茶的茶汤标准是以橙黄色又名琥珀色为标准的,所以不是越红越好的。

11

大红袍母树?

现有的母树只有6棵,长于天心岩九龙窠岩壁之上,已有360多年历史,终年以岩石流下来的滑滑细水及带来的苔泥为天然肥料,加上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故茶树种已形成了特有的岩韵。

大红袍历来都是贡茶,以前每到采茶时都由官方驻兵看守,十分珍贵,历年来的拍卖最高时20克20.8万,06年后此几棵母树采取停采,仅供旅游参观。人民保险则以1亿元承保这6棵母树大红袍。

12

如何分辨水仙及大红袍?

其实很简单,首先两者树种不同,水仙属半乔木,所以叶片会较大而长,叶绿齿轮疏而长,口感特点平顺甘甜,而大红袍属灌木,叶片较小,叶绿齿轮密,而且(花香)的大红袍有很显著的花香(有人说是桂花香,拼配当然就不同了),茶汤更醇厚霸气。

13

大家都说的岩韵指什么?

岩韵是指乌龙茶优良品种、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经武夷岩茶传统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形成的茶叶香气和滋味。“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特征;“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

岩韵是武夷岩茶的环境特征(特定的地域特征),应区别于茶叶的品种特征和工艺特征。也就是说,不要把工艺特征和品种特征当作岩韵特征。岩韵(特征)的体现和感觉描述:滋味有特别的醇厚感、人说“水中有骨感”就这意思;饮后回甘快、余味长;喉韵明显;香气不论高低都持久浓厚、冷闻还幽香明显;茶叶耐泡、一般可泡7-10水以上;品质稳定(茶叶耐储藏)。

14

决定大红袍等级的因素有?

大红袍与其它所有茶一样都有等级之分,决定等级的因素有:茶树的生长环境(海拔,土地植皮是否丰富等);树龄;当年采茶季节天气(有没经常下雨)前一年冬季是否被雪伤害了茶树;师傅的制作工艺及培火工艺。

15

茶叶的采摘标准?

主要采摘春茶,其次秋茶,而因为武夷山气候较为寒冷,采茶的时间一般在谷雨至立夏前,严格遵循”雨天不采,烈日不采“,在时间方面也要求只有9点-11点,下午2点-5点采。采摘叶片要求采摘一芽三叶到四叶,既不能太嫩(嫩会导致香气低),太老则会导香粗水淡等等。

16

岩茶的制作工艺如何?

武夷岩茶初制过程包括:采摘、萎凋、晾青、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过程。武夷岩茶精制过程:毛茶初拣、扬簸、分筛、复拣、复焙、炖火、归堆、簸分、匀堆。

其中,做青工艺是形成乌龙茶特有的绿叶红镶边和品质风格的关键工艺。全过程由摇青和静置发酵交替进行组成,是决定岩茶品质最为关键的工序。焙火即“低温久烘”全凭做茶人有感官判断,通过视觉与手感,不停调整,控制烘焙中各时段的温度,这也是岩茶香气,滋味得以升华至关重要的技术工序,目的是降低茶叶的水分含量,以减缓茶叶品质变劣的速度。

17

大红袍和铁观音有什么区别呢?

两者都是乌龙茶,制作工艺大致相同,但是因为生长环境,及茶树种不同,另外在制作上面侧重点不同,风味就不尽相同,铁观音体现的是音韵,大红袍体现是岩韵。

18

岩茶喝起来有点涩?

凡是茶都有苦涩,但是,如果喝到口中只有涩却不回甘生津,那该茶不好。另外涩还有几方面引起,一是冲泡技巧,二是品种特性,三制作因素。

19

如何识别大红袍?

大红袍的干茶外形紧结、壮实、色泽带油润色暗,内质香气浓厚、清幽、滋味、醇厚、回甘好,杯底有余香(又称琥珀色)。最简单的方法,是买市面上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的茶叶。

20

岩茶是否属于有机茶?

是的,武夷茶一直坚持走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之路,在2005年,武夷山市成为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市),(三绿工程指“绿色消费、绿色市场、绿色通道)并被评为“2005中国三绿工程放心茶”。

21

目前武夷岩茶究竟有多少产地种植?

武夷山大红袍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分布在全市10个乡镇,面积达10万余亩。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星村镇,武夷镇,五夫镇,兴田镇。

22

大红袍的别称是什么?

大红袍又名奇丹,在唐朝亦以“晚甘侯”茶名著称于世。

23

历史上如何记载大红袍的?

据记载在红袍茶树在武夷山有数处:天心岩九龙窠一处,年产不满一市斤。天游岩一处年产约一市斤。珠帘洞一处年产1斤八两,当时每市斤售价64银元,相当于当时来约4000市斤。

24

武夷岩茶的其它名丛都有?

白鸡冠茶树特征明显,枝干劲瘦。开春时,新芽白嫩,色浅淡微黄,略大的叶瓣有一轮白,宛如白色的鸡冠,一望便可分辨。

铁罗汉原产于慧苑岩的隙地间,成名于宋代,迄今已有近千年,是武夷历史上最为久远的名丛。其特征,树型之大,生长茂盛,叶色细嫩有光。

水金龟产于山北牛栏坑谷岩,原树长于天心岩杜葛赛半崖上,一日大雨倾泻,峰上茶园坍塌,茶树顺水势游移至坑头半岩后凹处,因其顺水缙移而求,因此名为“水金龟”。

水仙在清朝移植到武夷山,《红楼梦》贾母最爱的“老君眉”就是武夷水仙。其树高大枝干直立,树高最大者有3米,叶最长11厘米。叶面浓绿有油光,叶脉粗而隐,边缘锯齿较深。

肉桂最早发现于武夷慧苑岩,远在清朝忆盛名,其香味极其辛锐,具有强烈的刺激感,清代蒋衡的《茶歌》就对肉桂的这一品质特作出很高的评价,目前在武夷的种植面积相当广。

乌龙有大叶和小叶之分,大叶者高达2米,冠1.95米,主干多。枝条略弯曲,叶脉细而隐,叶尖钝,叶质厚而脆。开花期迟,结实性弱;小叶乌龙最高者1.2米,枝叶平展。

佛手树高约1.4米,冠1米。树势略扩张,枝条软,性脆。叶特大,近似蛋形,皱曲不平,像梨树叶。叶片厚,兰绿色,叶细有油光此种在民初由安溪茶商(方茂茶庄)自安溪带到武夷。

奇种又名"菜茶",是武夷山最早的品种之一。其树丛很矮小,枝干较细。是靠种子播种的有性繁育之品种。花盛籽多,可供播种。

梅占树势高大,只略低于水仙。高者可达1.6米,分枝颇盛。叶厚,成椭圆形,色呈浓绿,深于肉桂,清于铁观音。叶面不平,两缘外展稍朝天,尖端钝圆而略长,锯边呈细浅,却锐坚。

25

武夷岩茶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才算是上品?

从形状上来看,质实量重,条索长短适中,紧结稍细,惟水仙品种,因属大叶种,条索可略粗,但力求纯净,整齐美观。

从色泽上来看,呈鲜明之绿褐色,俗称之为宝色,条索之表面,且呈有蛙皮状之小白点,此为揉捻适宜焙火适度之特点。

从香气上来看,岩茶为半发酵茶,具有绿茶这清香与红茶之熟香,其香气愈强愈佳,且清新幽远者为上品,缺此不能称为佳品。

从汤色上来看,岩茶汤色一般呈琥珀色,清澈鲜丽,且须泡至第三、四次而水色仍不变淡者为贵。

从滋味上来看,岩茶之佳者,入口须有一股浓厚芬芳气味,入口过喉均感润滑活性,初虽有茶素之苦涩,过后则渐渐生津,甘甜可口。

从叶底上来看,良好之茶叶,冲开水后,叶片易展开,且极柔软。叶缘可见银朱色;叶片中央之绿色部分,清澈淡绿,略带黄色,叶脉淡黄,即常言的“绿叶红镶边”。

乌龙茶大集合:闽南、闽北、广东和台湾各有哪些乌龙茶

  乌龙茶又名青茶,属半发酵茶类,其发酵程度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所以其品质特征既有绿茶的清香,又具有红茶醇厚的滋味。

  乌龙茶品种繁多,特点各异,现代乌龙茶根据产地可以分为四大“家族”:闽南乌龙茶、闽北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和台湾乌龙茶。

  闽南乌龙

  闽南乌龙有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毛蟹和黄金桂等。其中以安溪铁观音最为人们所熟知。

  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条索卷曲重实,饱满富有光泽,味鲜浓具有兰花香,有着“美如观音重如铁”的形象,冲泡后香气浓郁、汤色金黄、高香有回甘。

  毛蟹

  毛蟹产自安溪县大坪乡,是安溪四大名茶之一。干茶外形紧结匀净、色泽乌润,香气高;汤色黄且明亮,入口顺滑、口感醇厚;叶底软亮匀整。

  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又称香橼,因其形似佛手、名贵胜金,又称“金佛手”。品质优异的永春佛手有雪梨香和香橼香。佛手茶外形紧结卷曲、肥壮重实,色泽砂绿油润,汤色黄绿清澄明亮,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味甘爽。

  闽北乌龙

  闽北乌龙茶产地主要集中在福建省武夷山一带,分为武夷岩茶和闽北水仙。

  大红袍

  闽北乌龙中,当属武夷岩茶最出名。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说的就是武夷岩茶。武夷岩茶生长在岩凹、石隙、石缝等构筑的“盆栽式”茶园里,从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吸收养分,茶叶质量高、回甘清甜持久,人称有“岩韵”。

  而武夷岩茶中最有名的,当属大红袍了。大红袍的母树只有六株,长在九龙窠断崖上,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长,气温变动不大,而且岩顶终年有细小甘泉滴落,为大红袍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之大红袍独特的焙火工艺,更是赋予了它持久耐泡的特点,冲至第九次尚不脱原茶真味。

  现在,从母树上采摘的大红袍已是很难喝到了,市面上卖的大多是大红袍的后代,或者水仙、肉桂等拼配而来的茶,但滋味也还是相当好的。

  武夷水仙

  武夷水仙为历史名茶,据记载水仙茶源起于清朝道光年间,而后栽种到武夷山。干茶条索壮结沉重,叶端稍扭曲,色泽绿褐油润;香气花香鲜锐,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岩韵显,汤色橙黄;叶底肥软黄亮,叶缘红点鲜明。

  武夷肉桂

  武夷肉桂原为武夷名丛之一,至今有近200年历史。条索紧结,叶端稍扭曲,色泽青褐淡黄带砂绿;香气辛锐,似桂皮香,有“香不过肉桂”之美誉;滋味醇厚甘润、岩韵显;汤色橙黄;叶底柔软黄亮、叶缘朱红。

  广东乌龙

  广东乌龙主要集中在潮汕一带,当地人习惯用香气类型来命名茶叶品种,比如黄枝香、蜜兰香、玉兰香、芝兰香、鸭屎香等等。

  凤凰单丛

  凤凰单丛可以说是广东乌龙茶的代表,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性状奇特。

  经过精心培育和采制加工,凤凰单丛形成了多种天然花香、果香味。主要有桂花香、蜜兰香、芝兰香、玉兰香、米兰香、黄枝香、杏仁香、肉桂香、柚子香、茉莉花香等十多种。

  鸭屎香是最近几年很火的一款网红茶,属于凤凰单丛,是广东乌龙茶中比较小众的一款茶。

  关于“鸭屎香”名字的由来,也是众说纷纭,其中有个传说流传很广。传说广东一茶农引进了一株单丛茶树,种在富含黄壤土的茶园里,结果制作出来的茶叶香气特别好,村里的人都纷纷来打听这是什么品种,茶农怕被别人知道了,便谎称是鸭屎香。后来,这株茶树还是被其他茶农偷去嫁接了,这个品种也就流传开来,“鸭屎香”这个名字也保留了下来。

  鸭屎香条索紧卷粗壮,呈乌褐色,冲泡的时候散发出十分浓郁的香味,而且十分耐泡,被称为是香气最持久、最浓郁的茶。

鸭屎香

  凤凰水仙

  原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区,相传在南宋时期已有栽培,迄今已有900余年历史。凤凰水仙成茶香气特高,滋味浓郁甘醇,汤色金黄。除了制作乌龙茶,凤凰水仙还可以做红茶,制红茶,香气高,汤色红艳,“冷后浑”明显。

  岭头单丛

  岭头单丛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分离选育而成。春茶色泽乌黑发亮,条索均匀、细长、油润;汤色橙黄明亮;滋味甘醇;气味沉香,有花蜜之香,香气持久;叶底叶质柔软,叶色绿黄,红边明显,耐冲泡。

  台湾乌龙

  台湾乌龙茶种类繁多,外形截然不同,发酵程度也有很大的跨度。其中知名度大的有文山包种、冻顶乌龙和东方美人等。

  文山包种

  轻度发酵乌龙茶以文山包种茶为代表,发酵程度8%—10%。焙火轻,喝起来比较接近绿茶,滋味甘醇、鲜爽回味强,汤色蜜绿、清澈明亮。

  冻顶乌龙

  冻顶乌龙属中度发酵茶,发酵程度约40%。其外观紧结,呈半球状,略弯曲,色泽墨绿,边缘隐约带有金黄色。冲泡后,茶汤金黄,偏琥珀色,带熟果香或浓花香,味醇厚甘润,喉韵回甘十足,带明显焙火韵味。

  东方美人茶

  因其茶芽白毫显著,又名为白毫乌龙茶。为重度发酵茶,发酵度在60%。茶叶茶芽肥大满披白毫,叶身呈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有浓浓的蜂蜜香、熟果味,西方饮茶人士誉之为东方美人。

  原标题:说茶小课堂|乌龙茶大集合,闽南、闽北、广东和台湾各有哪些乌龙茶

  作者:拾祎

  注:内容来源中国茶叶,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武夷岩茶常见35种茶树品种

-01-大红袍

大红袍: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中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按概念分:

1、母树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下天心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窠。(三株六棵)

2、纯种大红袍: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扦插繁育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指奇丹、北斗)

3、拼配大红袍:使用两个以上的品种,制茶师傅根据茶叶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共性而形质不一的产品)再根据不同的占比进行拼配,提高茶叶品质、稳定茶叶品质、扩大货源的方法。

4、大红袍:也可作为武夷岩茶的一个统称。

-02-水仙

水仙为国家级茶树良种,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水仙原产于建阳市水吉县大湖桃子岗的祝仙洞,相在清代道光年间引入武夷山。茶树性状稳定,品质特征稳定优异。

主要特征:

条索肥壮,叶片较厚,带有兰香,有明显的“宽、扁、黄”的特征,足火的水仙可见叶脉突出俗称“露白骨”。

l树龄小于三十年的称为:水仙,树龄大于三十年的称为:高枞水仙,树龄大于六十年的称之为:老枞水仙。

l“枞味”是指来自茶树自身枝干木质部的木本香,附着物的气息与周围生态气息的综合。

l老枞水仙的主要三个特征为:木质味、青苔味、粽叶香。

-03-肉桂

肉桂为省级茶树良种,无性系,灌木类,中叶种,晚生种,原产于马枕峰

-04-铁罗汉

铁罗汉:始于宋代,以故事传说命名,它的品种香,极有特色,是中药当归的味道——一种浓烈的,微有苦意的,药香。

-05-水金龟

水金龟,是四大名丛里,香气最娇艳的一种。它的品种香,是梅花香。如果用梅花的品种来比拟,水金龟是白梅的香气,幽,寒,孤傲;梅占是蜡梅的香气,清长,劲道;而向天梅的香气,是粉梅,娇丽、柔媚婉转。

-06-白鸡冠

白鸡冠,是四大名丛里最有特色的一款。

它是道茶。道家修道专用的练气茶。便是因为如此,白鸡冠方能名列四大名丛之一。

白鸡冠的品种香,是药香。当然,是与铁罗汉截然不同的药香。铁罗汉的药香,刚猛劲道,是驰骋大漠的英雄本色。白鸡冠的药香,清新素雅,是温润如玉的富家公子。此药香非彼药香。但白鸡冠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却是勿庸置疑的。

传说,南派五祖之一的白玉蟾真人,住在止止庵里,便是靠饮用这款道茶,方才飞升仙去的。

当然正史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但因为了这些美丽的传说,白鸡冠,又具有了更有文化价值的气息。


-07-半天妖

半天鹞,又称半天腰、半天妖。

据说是因为那茶树生在半山间,高耸入云,几乎是天的一半,因而得名。茶农去过“半天腰”原生的那片崖壁,极陡峭险峻,爬到不能爬了,就要攀登梯子上去。那处所在,还有一方摩崖石刻,上书殷红的“半天腰”三个大字。

人迹难上,飞鸟才至。鸟衔了一颗茶树种子,扔在这处,于是长成了这株神奇的茶树。故而,叫半天鹞、半天腰、半天妖,都是实至名归的。

-08-黄观音

黄观音是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1977-1997年培育;编号105,铁观音与黄旦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透天香”特性引进种,国家级良种。

-09-金观音

金观音又名茗科1号,从铁观音与黄旦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编号204,有乳香、奶油香,国家级良种。

-10-紫红袍

紫红袍(紫衫)编号303,又名九龙袍,大红袍自然杂交后代之一,以茶树品种命名,叶芽红紫。

-11-奇兰

奇兰原产于福建省平和县,是福建省乌龙茶系中的珍稀茶良种。相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第二十八代嫡孙陈元和在平和境内发现,因芽梢呈白绿色,具有独特兰花香气,故名“白芽奇兰”。上世纪90年代初,福建平和县农业部门科技人员从地方茶树群体品种中单株选育成功。

奇兰干茶条索肥硕,梗粗壮,节间长,色泽乌润褐绿、稍带暗红。奇兰香气高扬,沸水一注入,便有兰花般的香气溢出,正如幽谷兰花的放香一般,并且香气溶于水中。

-12-矮脚乌龙

矮脚乌龙茶树无性系品种之一,灌木型,小叶类中生种,系乌龙茶上品,有百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原产于福建省北苑贡茶基地的建瓯、现东峰镇百年矮脚乌龙茶种植园。这片种植园前身便是北苑御茶园。

-13-梅占

梅占又名大叶梅占、高脚乌龙,原产安溪县芦田镇三洋村。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偏大叶类。叶厚,叶长成椭圆形,已有100多年栽培史,是武夷山较早引进的品种之一。梅占属于高香型品种,加工成岩茶后,香而不腻,滋味如其名,醇厚中带有酸甜,其特征是典型的梅子香;因为梅占引进武夷山时间较久,目前已融入武夷岩茶名丛系列。

-14-佛手

佛手原产于福建永春县苏坑、玉斗和桂洋等乡镇海拔600~900米高山处,至今已有300年的栽培历史。因其鲜叶大的如掌,形似佛手柑故名“佛手”,又称“金佛手”。

武夷山引进永春佛手茶,在各正岩山场有零星栽培。成品茶特征是条紧结肥壮,卷曲,色泽砂绿乌润;香浓锐,味甘厚,耐冲泡,汤色橙黃清澈。冲泡时馥郁幽芳,冉冉飘逸,就像屋里摆着几颗佛手、香櫞等佳果所散发出来的绵绵幽香沁人心脾。因为佛手的香味很像雪梨的果香味,所以,佛手又被称为“雪梨”。


-15-毛蟹

毛蟹始于清末,以茶树品种命名,原产于安溪福美村,国家级良种。茶香清新,有茉莉花香。

-16-八仙

八仙茶产于福建省诏安县,属小乔木大叶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春季萌芽早,冬季封园迟,育芽能力强,芽梢抽长快,节间长,茸毛短而少,芽头较瘦小,梗细小,喜荫湿,抗寒性较弱。高香耐泡,回味甘爽持久。适制绿茶和乌龙茶,香气高,品质优。

-17-金牡丹

金牡丹学名220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8至2002年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棪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金牡丹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浓郁的花香。金牡丹这类个高香的茶叶,多为轻火茶、中轻火茶。往往轻火的金牡丹表现出高昂的茶香,常见的花香为栀子花香,且浓郁带有奶香,香气冲天。

-18-黄玫瑰

黄玫瑰(506)是福建茶研所以黄观音和黄旦为母本和父本杂交而来的国家级新良种,具有品质优异、香气馥郁芬芳、滋味醇厚甘爽等特点。

-19-春兰

春兰(301)铁观音天然杂交的后代,特点是茶香细幽,兰花香明显,汤感略醇。是我们在挑选12金钗时,常常打交道的老熟人。

-20-丹桂

丹桂(304)它是岩茶当家花旦品种肉桂的后代,有桂皮香,茶香高长,不过汤水微微容易出苦味。

丹桂集奇丹和肉桂的特点,以香气高、耐泡度高见长。花香明显,叶质柔软,水中香明显,回甘快,滋味醇,汤色橙黄。泡浓些,会带有一点苦涩味,泡稍淡些,更能品味其香的特殊性。

-21-瑞香

“瑞香”是福建省茶科所从黄旦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编号为305。瑞香在这些“代号茶”当中,属于年轻派,是在2003年才选育而出,相比之下,是这些茶中“资历浅”的一款茶。瑞香的特点在于香气足,滋味浓郁,在这些茶中属于“有个性”的一派。

虽说在香气方面,瑞香不如金牡丹和黄观音,但瑞香胜在它的滋味醇厚、香气丰富上。

-22-金锁匙

金锁匙本地种,已有近百年栽培史,有花香,原产于武夷宫山前村(弥陀岩等处亦有)。

-23-石乳

石乳最古老的传统名枞之一,以香型命名,有乳香、花果香、青苔味;本地种,原产于慧苑岩、大坑口一带的名岩区。

-24-百岁香

百岁香始于宋代,有花粉香,以成品香型命名,岩壁上刻有“百岁香”三字;本地种,原产于慧苑岩。

-25-瓜子金

瓜子金以茶树叶片形态命名,叶小型似瓜子,有熟瓜子味;本地种,原产于北斗峰,天游峰亦有同名之树。

-26-向天梅

向天梅以成品香型命名,有梅果甜香,现九龙窠内茶树,系1961年种植;本地种,原产于北斗峰。

-27-金柳条

金柳条有奶油香,以茶树叶形命名。

-28-玉麒麟

玉麒麟原产于外九龙窠,本地种,中生种。


-29-正太阳

正太阳原产于外鬼洞,本地种,中生种。

-30-小红袍

小红袍培育于现代,编号55,品质近似于大红袍。

-31-紫罗兰

紫罗兰原产于九龙窠,本地种,特晚生种。

-32-黄奇

黄奇从黄旦和白奇兰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以茶树品种命名;国家级良种。

-33-悦茗香

悦茗香培育于现代,科研品种,悦茗香,培育现代,国家级良种,从赤叶观音有性后代中单株选育,以茶树品种命名。

-34-胭脂柳

胭脂柳原产于北斗峰,本地种,特晚生种。

-35-醉墨

醉墨原产于九龙窠,本地种,特晚生种。


来源:武夷茶人面对面,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