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红茶泡完水表面有

找到约103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2018年正皓布朗红红茶品鉴报告

一、茶缘

对于红茶,我有一种由衷的敬畏。我的祖辈最早做的是青砖茶和老红茶(干发酵),直到清代咸丰四年(1854),广东人到安化、新化示范做新式红茶(湿发酵)成功,开始了新式红茶的生产与销售,接着在浏阳、平江等地开展生产,全省年产新式红茶10万箱(每箱55-65斤)。双峰人胡紫桂在广州经验湖南红茶,并且生意越做越大,湖红从此诞生,有名有姓,成为中国红茶的一支劲旅。1915年,湖红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湖南红茶登上了世界红茶的巅峰舞台。接着,湖南生产了一种碎红茶,满足了英国人的需求,成为英国下午茶的最好茶原料。

近些年来,我一直在做新化、安化红茶的推广、异价工作,推出了新化的寒红、紫鹊十八红、柳叶眉等,安化的保贡芙红,也在2015年提出了“新化红茶”的公共性品牌,并引起整个湖南红茶集体亮相,在2018年初湖南省茶学会确定推广湖南红茶。

祁红、建红、滇红等早有耳闻,特别是云贵高原上的滇红,让我魂牵梦绕。曾经有两位朋友赠送过我红茶,一位送我朴茶别院的云南古树红茶,一位送我滇红的松针,我都认真的喝了。

2018年12月4日,新茶网发布了一个“2018年正皓布朗红红茶200克试用众测”的信息,我看到这个信息,知道自己对湖红有所了解,虽然对滇红了解不深,也不敢轻易提出品。布朗山其实是产熟普、生普的地方,勐海正皓茶业有限公司精选勐海布朗山境内高海拔茶区大树乔木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我只写了一个简单的“申请”。二、盼茶

   我知道自己中了红茶——布朗红,就静悄悄的等待它的到来。往往很多很重要的事情不会非常顺利,要经过很多没结果的等待和时间的浪费。2018年12月13日,我等了一个上午,就是没有等到快递的电话。下午到学校上完第七节、第八节课,就坐车到长沙火车南站,坐高铁去醴陵参加14日在醴陵举行的全国第19届旅游门劵收藏展览暨2018湖南醴陵古旧书展的开幕式。16日签售完《寻茶中国》,下午三点多我才回到长沙,快晚上才拿到布朗红这款茶。

三、拆茶

   我一次要拿十多个快递,又要牵着一个两岁的小孩,只好把新茶网寄来的茶样的外包装拆掉,留下快递里最核心的——茶叶就可以了。隔着纸箱包装,有股很清心的味道,偶尔散发出来。采用纸袋包装,面上有一个水墨画,若隐若现,似道路又似古建筑,左上角有“正皓”这个名字,有正皓的标准和解释“正本清源,皓气明心”。中间是这款红茶的名字“布朗红”,为黑色字体,每个字右下角有一个红圈,在布朗红这个名字右边,有一行金色小字“饮此红茶,如饮朝露,芳华内敛”,用红色印章字体标注为“大树红茶”,“大树”是阴文,“红茶”是阳文。左底下有“净含量:200克”、“勐海正皓茶业有限公司出品”,最底下有服务热线和网址。

背面顶上有“正皓”的名字、图标和解说,中间有白底黑字的商品介绍文字,包括产品名称、配料、产地、净含量、产品执行标准、食品生产许可证、储存条件、保质期、出品商、制造商、地址、生产日期等。下面还特意留了一个两寸宽的玻璃纸,可以清晰的看到里面的茶,条形还比较完整。

四、闻茶

纸袋为拉链式,在打开纸箱之后,可以闻到茶的清香,非常沁人心脾。再拉开拉链,布朗红的芳香味完全表现出来,有非常明显的花蜜香和甘鲜味。

再掏出茶芽,散开在茶盘里,祖先跳入眼帘的是乌褐油润的茶芽里有浅黄色的茶,并且是错落有致的分布其间,给茶两种完全不同的颜色区分。再仔细看,无论是黑色还是黄色的茶芽,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茶叶的条索十分的紧凑,叶片紧转,每一根都是香棍子大小,大部分条索很直,有小部分弯曲。再看每根茶芽,茶毫显露。2018年正皓布朗红红茶品鉴报告

一、茶缘

对于红茶,我有一种由衷的敬畏。我的祖辈最早做的是青砖茶和老红茶(干发酵),直到清代咸丰四年(1854),广东人到安化、新化示范做新式红茶(湿发酵)成功,开始了新式红茶的生产与销售,接着在浏阳、平江等地开展生产,全省年产新式红茶10万箱(每箱55-65斤)。双峰人胡紫桂在广州经验湖南红茶,并且生意越做越大,湖红从此诞生,有名有姓,成为中国红茶的一支劲旅。1915年,湖红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湖南红茶登上了世界红茶的巅峰舞台。接着,湖南生产了一种碎红茶,满足了英国人的需求,成为英国下午茶的最好茶原料。

近些年来,我一直在做新化、安化红茶的推广、异价工作,推出了新化的寒红、紫鹊十八红、柳叶眉等,安化的保贡芙红,也在2015年提出了“新化红茶”的公共性品牌,并引起整个湖南红茶集体亮相,在2018年初湖南省茶学会确定推广湖南红茶。

祁红、建红、滇红等早有耳闻,特别是云贵高原上的滇红,让我魂牵梦绕。曾经有两位朋友赠送过我红茶,一位送我朴茶别院的云南古树红茶,一位送我滇红的松针,我都认真的喝了。

2018年12月4日,新茶网发布了一个“2018年正皓布朗红红茶200克试用众测”的信息,我看到这个信息,知道自己对湖红有所了解,虽然对滇红了解不深,也不敢轻易提出品。布朗山其实是产熟普、生普的地方,勐海正皓茶业有限公司精选勐海布朗山境内高海拔茶区大树乔木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我只写了一个简单的“申请”。

二、盼茶

   我知道自己中了红茶——布朗红,就静悄悄的等待它的到来。往往很多很重要的事情不会非常顺利,要经过很多没结果的等待和时间的浪费。2018年12月13日,我等了一个上午,就是没有等到快递的电话。下午到学校上完第七节、第八节课,就坐车到长沙火车南站,坐高铁去醴陵参加14日在醴陵举行的全国第19届旅游门劵收藏展览暨2018湖南醴陵古旧书展的开幕式。16日签售完《寻茶中国》,下午三点多我才回到长沙,快晚上才拿到布朗红这款茶。

三、拆茶

   我一次要拿十多个快递,又要牵着一个两岁的小孩,只好把新茶网寄来的茶样的外包装拆掉,留下快递里最核心的——茶叶就可以了。隔着纸箱包装,有股很清心的味道,偶尔散发出来。采用纸袋包装,面上有一个水墨画,若隐若现,似道路又似古建筑,左上角有“正皓”这个名字,有正皓的标准和解释“正本清源,皓气明心”。中间是这款红茶的名字“布朗红”,为黑色字体,每个字右下角有一个红圈,在布朗红这个名字右边,有一行金色小字“饮此红茶,如饮朝露,芳华内敛”,用红色印章字体标注为“大树红茶”,“大树”是阴文,“红茶”是阳文。左底下有“净含量:200克”、“勐海正皓茶业有限公司出品”,最底下有服务热线和网址。

背面顶上有“正皓”的名字、图标和解说,中间有白底黑字的商品介绍文字,包括产品名称、配料、产地、净含量、产品执行标准、食品生产许可证、储存条件、保质期、出品商、制造商、地址、生产日期等。下面还特意留了一个两寸宽的玻璃纸,可以清晰的看到里面的茶,条形还比较完整。

四、闻茶

纸袋为拉链式,在打开纸箱之后,可以闻到茶的清香,非常沁人心脾。再拉开拉链,布朗红的芳香味完全表现出来,有非常明显的花蜜香和甘鲜味。

再掏出茶芽,散开在茶盘里,祖先跳入眼帘的是乌褐油润的茶芽里有浅黄色的茶,并且是错落有致的分布其间,给茶两种完全不同的颜色区分。再仔细看,无论是黑色还是黄色的茶芽,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茶叶的条索十分的紧凑,叶片紧转,每一根都是香棍子大小,大部分条索很直,有小部分弯曲。再看每根茶芽,茶毫显露。

五、大壶试茶

收到茶,本来想当天晚上就试茶,却因为事情忙碌给忘记了。我也曾想,这个布朗红的红茶试完茶,不在收藏,干脆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喝,用来养胃。拆开和闻过茶之后,就放在餐桌上。

我的个人喜好是没有特殊的要求,喜好用600ML大壶冲泡,一般是两泡连冲,第一泡的茶汤倒入大茶杯,冲好第二泡,继续倒出。这样量的茶汤量,刚才可以满足我深夜写作的需求。第一次大壶冲泡。我取了10克干茶,用开水冲洗过后,冲第一泡,10秒茶汤浅橙黄色,有少部分茶叶悬浮,我想应该是茶叶少了,出汤之后,连续第二泡。有清淡的花蜜香,甘鲜味比较清幽。续水之后,没有出汤,焖了几分钟,颜色加深的速度和深度都不多。出汤后,第三泡、第四泡颜色稍有变浅,茶味却顿失。

隔了一天,又进行了一次实验。这是第二次大壶冲泡,还是采用600ML的大壶冲泡,但是干茶增加了,为15克。用开水冲洗过后,冲第一泡,10秒茶汤呈浅红色,有一部分茶叶悬浮,夹出有些硬,下沉慢。出汤之后,连续第二泡。茶稍微浓烈,花蜜香太浓,甘鲜味不清爽。续水后还是没有马上出汤,焖了10分钟,茶汤的颜色速度加深,在壶里变成了浅黑色,出汤倒入茶杯,茶汤还是橙黄色,加深不明显。第三泡、第四泡颜色稍有变浅,但是在茶杯里的颜色变化不大,茶味如常。

隔了两天,我做大壶的第三次冲泡,茶叶是10克,觉得还是清淡些最爽,显露茶的本色。

六、大壶拍摄这种大壶冲泡,冲茶的方便不用言说,唯一不方便的是拍摄很困难,因为有茶气的上升,手机拍出来的效果非常差,或者模糊不清。就是采用垂直打光,也无法拍到茶壶里茶叶的舒展效果,打光只能从侧面照在茶叶的面上,再用手机垂直拍,就可以拍到。但是有反光,从这种通透性来看,茶汤非常的好,几乎没有任何的质感,全透明。

七、盖碗试茶为了更加准确的试茶,还是采用瓷器的内壁蓝底白花100ML盖碗冲泡和瓷器的2寸口茶碗喝茶,为了避开某种瓷器的特性,采用内壁纯白色、浅米黄色、米碧色、红底白边4碗连品的方式,分别在各碗里呈现的效果。

取10克干茶放于盖碗,让它散开晾5分钟左右,再用开水洗茶。浅褐色的条索在开水的浸润下立马呈现各自的效果,褐色的变成乌黑,浅黄色的茶条变成金黄色。这只是表面的颜色变化,没有吸收多少水分,茶芽条索紧转还保存原样。

第一泡,5秒出汤,茶叶呈黑褐色,茶汤在盖碗里为浅黄色。按着纯白色、浅米黄色、米碧色、红底白边顺时针倒入茶汤,在碗里呈现的颜色是米黄色、浅红褐色、浅黄色、无色。茶汤有清爽的花蜜芳香,还有轻微甘甜味道,里面有十分明显的鲜味。茶汤不苦、不涩,生津迅速,入口饱满。按顺时针来说喉润效果,纯白色杯喉咙微涨,浅米黄色杯喉咙微肿,米碧色杯喉部有微苦带干涩,红底白边杯喉咙有冰凉感。第二泡,5秒出汤,大部分茶叶呈浅红褐色,茶汤在盖碗里为黄色。按着纯白色、浅米黄色、米碧色、红底白边顺时针倒入茶汤,在碗里呈现的颜色是黄色、红褐色、暗黄色、无色。茶汤有清爽的花蜜芳香,还有轻微甘甜味道,里面有十分明显的鲜味,芳香味有飘逸感,来回在鼻子边游荡,鲜味高扬,可以提升两三次,口腔非常清爽,哈气舒畅。茶汤不苦、不涩,生津迅速,入口饱满,在舌尖有自动往两边分流的感觉。按顺时针来说喉润效果,纯白色杯喉咙涨起,浅米黄色杯喉咙肿涨,米碧色杯喉部有苦味涩味微麻,红底白边杯喉咙有冰凉清爽感。

第三、四、五泡,5秒出汤,绝大部分茶叶呈浅红褐色,茶汤在盖碗里为黄色。按着纯白色、浅米黄色、米碧色、红底白边顺时针倒入茶汤,在碗里呈现的颜色是黄色、红褐色、暗黄色、无色。茶汤有清爽的花蜜芳香,比较均衡,还有轻微甘甜味道,甜得很自然,里面有十分明显的青鲜味。芳香味有飘逸感,能来回在鼻子边游荡;鲜味有高扬活力,可以提升两三次;口腔非常清爽,哈气舒畅。茶汤不苦、不涩,生津迅速,入口饱满、滑顺。在口腔有温婉、温润的感觉;在舌尖有自动往两边分流的感觉,可以养育舌头。按顺时针来说喉润效果,纯白色杯喉咙涨起,浅米黄色杯喉咙肿涨加大,米碧色杯喉部有苦味涩味,红底白边杯喉咙有冰凉清爽感。

从第六泡开始,茶汤转稳妥。喉润的肿胀感慢慢的衰退。其他的到10泡还好。

八、茶点

喝完10泡茶,吃了两片咸干肉,也不感觉到咸,好像比较适合。再吃2颗车厘子,口腔很清爽。

九、总结和建议

布朗红为勐海布朗山高海拔茶区大树乔木红茶,条索紧凑,叶片转紧,汤色红艳,橙黄时带金圈,口感自然温润,丝爽顺滑,香气回甜,浓郁清爽,鲜味高扬,滋味浓厚,叶底肥嫩多芽。(2018.12.16-26)

茶友评测|2018年正皓布朗红红茶品鉴报告

一、茶缘

对于红茶,我有一种由衷的敬畏。我的祖辈最早做的是青砖茶和老红茶(干发酵),直到清代咸丰四年(1854),广东人到安化、新化示范做新式红茶(湿发酵)成功,开始了新式红茶的生产与销售,接着在浏阳、平江等地开展生产,全省年产新式红茶10万箱(每箱55-65斤)。双峰人胡紫桂在广州经验湖南红茶,并且生意越做越大,湖红从此诞生,有名有姓,成为中国红茶的一支劲旅。1915年,湖红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湖南红茶登上了世界红茶的巅峰舞台。接着,湖南生产了一种碎红茶,满足了英国人的需求,成为英国下午茶的最好茶原料。

近些年来,我一直在做新化、安化红茶的推广、异价工作,推出了新化的寒红、紫鹊十八红、柳叶眉等,安化的保贡芙红,也在2015年提出了“新化红茶”的公共性品牌,并引起整个湖南红茶集体亮相,在2018年初湖南省茶学会确定推广湖南红茶。

祁红、建红、滇红等早有耳闻,特别是云贵高原上的滇红,让我魂牵梦绕。曾经有两位朋友赠送过我红茶,一位送我朴茶别院的云南古树红茶,一位送我滇红的松针,我都认真的喝了。

2018年12月4日,新茶网发布了一个“2018年正皓布朗红红茶200克试用众测”的信息,我看到这个信息,知道自己对湖红有所了解,虽然对滇红了解不深,也不敢轻易提出品。布朗山其实是产熟普、生普的地方,勐海正皓茶业有限公司精选勐海布朗山境内高海拔茶区大树乔木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我只写了一个简单的“申请”。

二、盼茶

   我知道自己中了红茶——布朗红,就静悄悄的等待它的到来。往往很多很重要的事情不会非常顺利,要经过很多没结果的等待和时间的浪费。2018年12月13日,我等了一个上午,就是没有等到快递的电话。下午到学校上完第七节、第八节课,就坐车到长沙火车南站,坐高铁去醴陵参加14日在醴陵举行的全国第19届旅游门劵收藏展览暨2018湖南醴陵古旧书展的开幕式。16日签售完《寻茶中国》,下午三点多我才回到长沙,快晚上才拿到布朗红这款茶。三、拆茶

   我一次要拿十多个快递,又要牵着一个两岁的小孩,只好把新茶网寄来的茶样的外包装拆掉,留下快递里最核心的——茶叶就可以了。隔着纸箱包装,有股很清心的味道,偶尔散发出来。采用纸袋包装,面上有一个水墨画,若隐若现,似道路又似古建筑,左上角有“正皓”这个名字,有正皓的标准和解释“正本清源,皓气明心”。中间是这款红茶的名字“布朗红”,为黑色字体,每个字右下角有一个红圈,在布朗红这个名字右边,有一行金色小字“饮此红茶,如饮朝露,芳华内敛”,用红色印章字体标注为“大树红茶”,“大树”是阴文,“红茶”是阳文。左底下有“净含量:200克”、“勐海正皓茶业有限公司出品”,最底下有服务热线和网址。

背面顶上有“正皓”的名字、图标和解说,中间有白底黑字的商品介绍文字,包括产品名称、配料、产地、净含量、产品执行标准、食品生产许可证、储存条件、保质期、出品商、制造商、地址、生产日期等。下面还特意留了一个两寸宽的玻璃纸,可以清晰的看到里面的茶,条形还比较完整。

四、闻茶

纸袋为拉链式,在打开纸箱之后,可以闻到茶的清香,非常沁人心脾。再拉开拉链,布朗红的芳香味完全表现出来,有非常明显的花蜜香和甘鲜味。

再掏出茶芽,散开在茶盘里,祖先跳入眼帘的是乌褐油润的茶芽里有浅黄色的茶,并且是错落有致的分布其间,给茶两种完全不同的颜色区分。再仔细看,无论是黑色还是黄色的茶芽,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茶叶的条索十分的紧凑,叶片紧转,每一根都是香棍子大小,大部分条索很直,有小部分弯曲。再看每根茶芽,茶毫显露。

五、大壶试茶

收到茶,本来想当天晚上就试茶,却因为事情忙碌给忘记了。我也曾想,这个布朗红的红茶试完茶,不在收藏,干脆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喝,用来养胃。拆开和闻过茶之后,就放在餐桌上。

我的个人喜好是没有特殊的要求,喜好用600ML大壶冲泡,一般是两泡连冲,第一泡的茶汤倒入大茶杯,冲好第二泡,继续倒出。这样量的茶汤量,刚才可以满足我深夜写作的需求。第一次大壶冲泡。我取了10克干茶,用开水冲洗过后,冲第一泡,10秒茶汤浅橙黄色,有少部分茶叶悬浮,我想应该是茶叶少了,出汤之后,连续第二泡。有清淡的花蜜香,甘鲜味比较清幽。续水之后,没有出汤,焖了几分钟,颜色加深的速度和深度都不多。出汤后,第三泡、第四泡颜色稍有变浅,茶味却顿失。

隔了一天,又进行了一次实验。这是第二次大壶冲泡,还是采用600ML的大壶冲泡,但是干茶增加了,为15克。用开水冲洗过后,冲第一泡,10秒茶汤呈浅红色,有一部分茶叶悬浮,夹出有些硬,下沉慢。出汤之后,连续第二泡。茶稍微浓烈,花蜜香太浓,甘鲜味不清爽。续水后还是没有马上出汤,焖了10分钟,茶汤的颜色速度加深,在壶里变成了浅黑色,出汤倒入茶杯,茶汤还是橙黄色,加深不明显。第三泡、第四泡颜色稍有变浅,但是在茶杯里的颜色变化不大,茶味如常。

隔了两天,我做大壶的第三次冲泡,茶叶是10克,觉得还是清淡些最爽,显露茶的本色。

六、大壶拍摄

这种大壶冲泡,冲茶的方便不用言说,唯一不方便的是拍摄很困难,因为有茶气的上升,手机拍出来的效果非常差,或者模糊不清。就是采用垂直打光,也无法拍到茶壶里茶叶的舒展效果,打光只能从侧面照在茶叶的面上,再用手机垂直拍,就可以拍到。但是有反光,从这种通透性来看,茶汤非常的好,几乎没有任何的质感,全透明。

七、盖碗试茶

为了更加准确的试茶,还是采用瓷器的内壁蓝底白花100ML盖碗冲泡和瓷器的2寸口茶碗喝茶,为了避开某种瓷器的特性,采用内壁纯白色、浅米黄色、米碧色、红底白边4碗连品的方式,分别在各碗里呈现的效果。

取10克干茶放于盖碗,让它散开晾5分钟左右,再用开水洗茶。浅褐色的条索在开水的浸润下立马呈现各自的效果,褐色的变成乌黑,浅黄色的茶条变成金黄色。这只是表面的颜色变化,没有吸收多少水分,茶芽条索紧转还保存原样。

第一泡,5秒出汤,茶叶呈黑褐色,茶汤在盖碗里为浅黄色。按着纯白色、浅米黄色、米碧色、红底白边顺时针倒入茶汤,在碗里呈现的颜色是米黄色、浅红褐色、浅黄色、无色。茶汤有清爽的花蜜芳香,还有轻微甘甜味道,里面有十分明显的鲜味。茶汤不苦、不涩,生津迅速,入口饱满。按顺时针来说喉润效果,纯白色杯喉咙微涨,浅米黄色杯喉咙微肿,米碧色杯喉部有微苦带干涩,红底白边杯喉咙有冰凉感。第二泡,5秒出汤,大部分茶叶呈浅红褐色,茶汤在盖碗里为黄色。按着纯白色、浅米黄色、米碧色、红底白边顺时针倒入茶汤,在碗里呈现的颜色是黄色、红褐色、暗黄色、无色。茶汤有清爽的花蜜芳香,还有轻微甘甜味道,里面有十分明显的鲜味,芳香味有飘逸感,来回在鼻子边游荡,鲜味高扬,可以提升两三次,口腔非常清爽,哈气舒畅。茶汤不苦、不涩,生津迅速,入口饱满,在舌尖有自动往两边分流的感觉。按顺时针来说喉润效果,纯白色杯喉咙涨起,浅米黄色杯喉咙肿涨,米碧色杯喉部有苦味涩味微麻,红底白边杯喉咙有冰凉清爽感。

第三、四、五泡,5秒出汤,绝大部分茶叶呈浅红褐色,茶汤在盖碗里为黄色。按着纯白色、浅米黄色、米碧色、红底白边顺时针倒入茶汤,在碗里呈现的颜色是黄色、红褐色、暗黄色、无色。茶汤有清爽的花蜜芳香,比较均衡,还有轻微甘甜味道,甜得很自然,里面有十分明显的青鲜味。芳香味有飘逸感,能来回在鼻子边游荡;鲜味有高扬活力,可以提升两三次;口腔非常清爽,哈气舒畅。茶汤不苦、不涩,生津迅速,入口饱满、滑顺。在口腔有温婉、温润的感觉;在舌尖有自动往两边分流的感觉,可以养育舌头。按顺时针来说喉润效果,纯白色杯喉咙涨起,浅米黄色杯喉咙肿涨加大,米碧色杯喉部有苦味涩味,红底白边杯喉咙有冰凉清爽感。

从第六泡开始,茶汤转稳妥。喉润的肿胀感慢慢的衰退。其他的到10泡还好。

八、茶点

喝完10泡茶,吃了两片咸干肉,也不感觉到咸,好像比较适合。再吃2颗车厘子,口腔很清爽。

九、总结和建议

布朗红为勐海布朗山高海拔茶区大树乔木红茶,条索紧凑,叶片转紧,汤色红艳,橙黄时带金圈,口感自然温润,丝爽顺滑,香气回甜,浓郁清爽,鲜味高扬,滋味浓厚,叶底肥嫩多芽。(2018.12.16-26)

                                                 

图文:寻茶中国

摘自:新茶网试用报告 

冲泡有讲究!六大茶类的最佳出汤时间

总是在后台收到一些留言

泡茶到底该怎么学习?

不同茶类到底怎么冲泡?

怎么把握茶和水的冲泡时间?



其实简单总结下来

很大程度就是一个问题

对于【出汤时间】是模糊的

更谈不上有的放矢很好控制了

什么叫做出汤?


出汤,指的是水注入容器后,与茶叶进行物质交换过后,倒出汤水的过程。

 




在冲泡环节

出汤时间快慢

决定了茶汤的浓淡程度

 

相同品质、同样投茶量、相同冲泡手法,即所有外界变量都统一的情况下,出水慢的茶汤,一定要比出汤快的茶,浓度要高。

 

甚至于浓度太高,让人喝完之后,会觉得苦涩,舌头仿佛起了一层褶皱,通体不舒畅,容易产生“味浓如药”的感觉。

 


快出汤与坐杯


 

为了确保到手的每一款茶,都能拥有绝佳的风味,是茶君发现茶圈中,不少人都采取了“快出汤”的手法。




把水注入盖碗之后

盖上盖子,迅速把茶汤倒至公道杯

 

五秒快出水,七秒出完水,这是快出水的标准,也就是全程冲泡不超过10s的时间。

 

这类快出水的手法,在冲泡内质丰富的高山白茶,武夷岩茶,桐木红茶等,十分受用,尤其是前四冲泡茶,快出水下的它们,风味美妙绝伦,是舌尖上的一场盛宴。




 

当然,与快出汤相对应的,就是慢出汤,也就说行话所说的坐杯。

 

坐杯,是指在水注入盖碗之后,盖上盖子,让热水在盖碗里闷一段时间,再把盖碗端起来,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的泡茶方式。

 

很显然,坐杯就是0.01倍速的冲泡方式。

 

总之,在日常喝茶中,快出汤常用,而坐杯却要视情况使用。



出汤也要因茶制宜






众所周知,茶有六大类之分,对应来说,那么出汤也要因茶制宜。下面跟大家仔细唠唠:

 

注:以下提到的茶的出汤时间,是基于茶叶品质好的情况下讨论,而品质不好,内质不佳的茶叶,冲泡方法还需从长计议。

 

绿茶、黄茶玻璃杯冲泡无需考虑快出水




 

绿茶、黄茶玻璃杯泡法不必区分快出水!绿茶冲泡,最经典的泡法之一——玻璃杯冲泡。

 

使用玻璃杯冲泡绿茶,不需要考虑快出水的问题。

 

通常,用玻璃杯冲泡绿茶时,水温都不会太高,多数人选择用85度水温泡茶。




 

同时,因玻璃杯散热较快,茶汤温度下降的也比较快。那么绿茶便不会因为长时间待在较高的水温下,而导致有过多的茶多酚、咖啡碱释放,规避了汤水变得浓烈而苦涩。

 

至于黄茶,与绿茶有些相似,用玻璃杯冲泡时,大可不必担忧快出水的问题。

 

  

乌龙茶、红茶冲泡,前四冲出水速度尽可能快!




 

为确保能感受到乌龙茶最为变化多端的香气,通常茶客们会选择白瓷盖碗。

 

武夷岩茶,素来以香清甘活的特质行走于江湖之上。而香清甘活的本钱,来自于内在物质的充沛。

 

所以用快出水的方法冲泡,最能体现风味。

 

这些充足的物质,在冲泡时,稍显优势。只要经过沸水这么一刺激,条索受热后,毛孔舒展,内有的物质纷纷落入水中,释放滋味。

 

这些内容物的释放,需要把控好速度。若是让它们漫无目的地释放,最后的结果就是茶汤容易苦、涩,味道太浓,口腔反而不习惯。

 

岩茶冲泡,不是不能坐杯,而是要瞄准时机,等到第五冲之后,再适当的坐杯,确保茶叶物质匀速释放,真正了解到岩茶最真实的一面。




 

同样,在冲泡红茶时,出水也不要太过迟缓。第一次冲泡,采用快出水的手法,大可不必担忧汤水没有滋味。

 

经过揉捻的红茶,表面就已经覆盖着一层风味物质,经过沸水冲刷,汤水内容足够丰富。而之后的几冲,充足的内质充当主力军,发光发热,提供红茶的清甜风韵。




 

要是前四冲过度坐杯,茶汤里的咖啡碱物质多,茶汤容易苦。正确拿捏好快出水与坐杯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获得一杯好茶。

 

白茶冲泡,快出水可以延续到第五冲!




 

对于营养物质丰富的高山白茶而言,快出水是最为熨帖的方式。

 

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物质,匀速释放,茶汤既有清甜风味,又有浓郁花香,汤水醇厚又不至于太浓。

 

这对于白茶而言,是最好的状态。

 

但是,到了第五冲之后,不论是新白茶,还是老白茶,最好都能适当坐杯。如果不坐杯,将会一泡比一泡淡,一泡比一泡香气弱。




 

此时,适当坐杯,延长了热水和茶叶的浸泡时间,能够让更深层次、更多的物质充分释放到茶汤里。

 

适当的坐杯,能让之后的每一冲汤水,几乎拥有相似的口感,不至于一落千丈,和前几冲产生巨大的落差,也不会影响品茶的美好过程。

 

黑茶冲泡,适量闷一闷,风味更好!




 

黑茶,是六大茶类中,最特立独行的一类,不仅是它的保存方法与众不同,就连冲泡,也需要小小的特殊对待。

 

作为紧压茶的开山鼻祖,黑茶可是将“紧压”二字诠释地十分到位。

 

这类茶,在撬茶的时候,已经十分费力,一块如板砖似的黑茶,茶刀、茶针根本对付不了它,强行撬茶,也难以撬下完整的一块,容易粉碎。




 

要想黑茶充分被打湿,释放充足的风味,适当地坐杯,很有必要。甚至有的茶友在喝茶时,还会用壶闷泡上1-2分钟,直到茶叶充分舒展开来,不过坐杯多久,不可盲目、随性,更多还是要从自己个人的口感喜好出发。

 

但可以肯定的是,快出水对于黑茶而言,劳而无功,根本无法让黑茶展示个人魅力。

 







 

快出汤和坐杯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冲泡习惯 

在冲泡茶叶时

选择什么方法

我们要视自己手中的茶品质而定

 

泡高山白茶、红茶、正岩茶的时候,一定要改掉这个坐杯的习惯,改成快出水。否则,茶就会泡得又苦又涩。

 

正确把握好出汤时间,才能得到一杯美味的茶汤。希望大家都可以享受到那一杯茶汤的魅力。




找到约101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