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红茶泡茶必备茶具

找到约51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语•茶 | 好器衬香茶,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茶具?

泡茶很像一门厨艺,从对食材的了解、器具的运用、精心的调制,加上品尝时的环境、所用的盛器,最后融入泡茶者的心境。

所谓“壶添品茗情趣,茶增壶艺价值”,好器配香茶,如同绿叶衬红花,相映生辉。

茶具与茶的关系甚为亲密,有“器乃茶之父”之说,选择一款好茶具,对于冲泡出一杯好喝的茶汤,尤为重要。

茶具,不一定是最贵的、最漂亮的,只要是合适的,那就是最有利于泡茶的。

如今市面上的茶具,大致分为陶器和瓷器两类,而爱茶之人必备的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来,虽然被单独分出来,但还是一种新质陶器。

一、陶瓷是什么?

自古以来,陶瓷经常被联系在一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都是火与土相互交融而产生的艺术,其中陶器发明在前,瓷器发明在后,两者是不同的东西,而陶瓷,就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二、瓷器茶具有什么特点?

瓷器使用高岭土高温烧成,表面光洁透亮,胎薄致密,气孔少,吸水率低,传热快,保温性适中,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

瓷器致密,对茶味的反映不偏不倚,真实公正。

因此,瓷器是适用最广泛的茶具,所有的茶都可以冲泡,它不吸香吸味的特点,最能把茶的风味原滋原味的呈现,泡出来的茶汤高香而味鲜,比如冲泡鲜嫩的绿茶、白毫银针等。

瓷器的挑选细节

瓷器表面,有一层用粘土、石英和长石为原料制成的釉面,用于增强胎体强度,让它“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薄如纸”,在判断的时候,用灯光照射透亮无暇是为好瓷器。

此外,青花或彩绘的瓷器,注意颜色要不艳不晦、不浅不深:艳则颜色过厚,晦则颜色过薄;浅则过火,深则火候不够。

另外注意分辨釉上彩和釉下彩:釉下彩是图案在釉面下,表面摸起来光滑,彩绘颜料不直接与茶汤接触,安全性高;釉上彩是绘制在釉面上,摸起来有凹凸感,一般作为观赏,不盛装食物。

三、陶质茶器有什么特点?

我们平时常说陶瓷,是瓷器、炻器、陶器的总称,陶与瓷是完全不同的东西。紫砂虽然被单独分出来,但一般说紫砂属于炻器或陶器。

陶器使用陶土较瓷器低温烧成,造型一般比较古朴粗犷,大气沉稳,颜色较深,表面略粗糙,胎厚,气孔多,传热慢,保温性好。

如果说瓷器适合“发香”,那么陶器适合“发味”。

陶器的茶具,色泽多为棕红、棕黄、灰等颜色,适合泡一些风格较厚重的茶,因为陶的吸附性会加强这种厚重、低沉的风格,将茶的韵味更加凸显出来,比如适合冲泡黑茶、普洱茶、老白茶等,用于煮茶也很合适

陶器的挑选细节

陶器一般保持原色,较少上釉。上釉的陶器,注意选择颜色不要太鲜艳的。

选择陶器,除了注意外观的颜色外,质地和手感也是很重要的,只有将茶具的功能、质地、色泽三者统叫协调,才能选配出完美的茶具。

四、不同茶如何选择合适的茶具?

绿茶

绿茶的特征是清汤绿叶,冲泡时宜选择壁薄、易于散热、质地致密、孔隙度小、不易吸香的茶器,如玻璃杯、玻璃盖碗、薄胎瓷质盖碗、黑瓷建盏等。

花茶

青瓷、青花瓷盖碗,瓷杯or玻璃杯、玻璃壶。

黄茶

轻发酵茶,气香馥郁,滋味醇厚,所用器具以瓷壶为佳。      

红茶

红茶宜用白瓷盖碗冲泡,用玻璃公杯赏汤,便于衬托它的宝光、金圈、汤色红艳等特点。

白茶

白茶新茶力求朴素、自然,以瓷器为佳;老白茶则可用陶壶煮饮。

乌龙茶

选择瓷质盖碗冲泡,薄胎小杯品饮,更能凸显其高扬的香气;传统泡法也可以用朱泥壶冲泡。

黑茶

黑茶可冲泡也可煮饮,当配陶质茶器或较粗砂粒的紫砂茶器,能够去除异味,更显陈香。

茶饮平和心,方得身静气!

常见茶叶冲泡方法,一学就会,入门必备!

很多朋友,不知道怎么泡好茶。我整理了一份常见茶叶的冲泡方法,供大家做个参考。

当然,每个人的口味不尽相同,泡法也可以灵活变化。

泡茶的三要素是:茶水比、水温、时间,入门的茶友只要围绕着这三点进行冲泡练习,留意变化,就能慢慢掌握泡茶的诀窍。

熟悉以后,再慢慢摸索不同的茶具、注水手法等因素对茶汤的影响。


1、绿茶:龙井

赏茶

干茶:茶叶为扁形,糙米色,叶细嫩,条形整齐,锋苗尖削。

茶汤:嫩绿黄亮,馥郁清香,呈兰花豆香,甘鲜醇和。

泡茶

茶具:玻璃杯

温度:80-90℃

茶水比:150ml水,3g茶

泡法:先用开水温杯,投放茶叶到杯底,缓缓注入水,轻轻转动杯子,浸润60s秒即可饮用。往后每泡延长20秒。


2、绿茶:碧螺春

赏茶

干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显露,银绿隐翠。

茶汤:幽香淡雅,带花果香,醇和鲜甜,回甘明显。

泡茶

茶具:玻璃杯

温度:80-90℃

茶水比:150ml水,3g茶

泡法:先用开水温杯,将水注入杯中,放凉到80-90℃左右,投入茶叶,轻轻晃动茶杯,让碧螺春茶叶慢慢往下沉,浸泡大约40秒左右即可。往后每泡延长20秒。

3、红茶:祁红

赏茶

干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润泽。

茶汤:汤色红艳,香气浓郁高长,似花似果又似蜜,甜润爽滑。


泡茶

茶具:白瓷茶具

温度:约90℃

茶水比:150ml水,5g茶

泡法:将茶叶投入茶壶或盖碗,缓慢注水,加盖后约5秒即可出汤,往后每泡延长5秒。

4、红茶:滇红

赏茶

干茶:条索肥壮,身骨重实,金毫显露。

茶汤:汤色红浓明亮,金圈明显,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

泡茶

茶具:白瓷茶具

温度:85℃

茶水比:150ml水,5g茶

泡法:茶叶投入茶壶,慢进快出,即缓缓注水,加盖后立刻出汤,往后每泡延长5秒。滇红内质丰富,浸出速度快,因此出汤速度较快,且非常耐泡。注意出汤一定要滴干净,不可留根,否则茶汤会产生酸涩味。


5、红茶:正山小种

赏茶

干茶:条索粗壮长直,身骨重实,色泽乌润有光。

茶汤:茶汤呈琥珀色,具松烟香和果香,滋味醇厚,似桂圆汤。

泡茶

茶具:白瓷茶具

温度:100℃

茶水比:150ml水,5g茶

泡法:正山小种可直接用开水直接冲泡,即冲即出,往后每泡延长5秒,注意不要留根。

6、白茶:白毫银针

赏茶

干茶:茶芽肥壮,挺直如针,满披绒毛,色泽银白有光。

茶汤:汤色杏黄,毫香显露,甘醇鲜甜。


泡茶

茶具:玻璃杯

温度:80℃

茶水比:150ml水,5g茶

泡法:白毫银针的泡法与绿茶类似。先温热玻璃杯,放入茶,缓慢注水,可见茶叶在水中浮动,约1分钟后可以饮用,往后每泡延长1分钟。

7、白茶:白牡丹

赏茶

干茶:二叶抱心,毫心肥壮,叶面灰绿,叶背褐而毫心白。

茶汤:茶汤杏黄,毫香鲜嫩持久,滋味清纯微甜。

泡茶

茶具:玻璃杯

温度:90℃

茶水比:150ml水,5g茶

泡法:温杯后,投入茶叶,注水1分钟后即可饮用,往后每泡延长1分钟。


8、白茶:贡眉、寿眉

赏茶

干茶:芽叶连枝,色泽褐,略粗老。

茶汤:茶汤橙黄,带甜香或枣香,滋味柔和甘甜。

泡茶

茶具:盖碗

温度:100℃

茶水比:150ml水,5g茶

泡法:泡法同白牡丹,时间可适当延长,第5泡后可用陶壶煮茶。

9、乌龙茶:铁观音

赏茶

干茶:茶条卷曲成颗粒形,肥壮圆结,匀整重实,色泽砂绿。

茶汤:茶汤金黄,兰花香高长,七泡有余香,甘醇鲜爽,回甘悠久,富有音韵。


泡茶

茶具:盖碗或紫砂壶

温度:100℃

茶水比:150ml水,7g茶

泡法:先用开水温壶,投茶,注入沸水立即出汤弃掉,将茶叶润洗一遍让茶叶舒展开来,接着用沸水悬壶高冲,3秒后出汤,往后每泡延长10秒,5泡起每泡延长30秒。

10、乌龙茶:武夷岩茶

赏茶

干茶:条索紧结粗壮,色泽绿褐鲜润。

茶汤:茶汤橙黄,香气馥郁,花香与火香持久,滋味醇厚,有喉韵。

泡茶

茶具:盖碗或紫砂壶

温度:100℃

茶水比:150ml水,7g茶

泡法:开水温壶,投茶,前3泡缓慢注水,快速出汤,往后每泡延长20秒。

11、乌龙茶:凤凰单丛

赏茶

干茶: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色,乌润有光。

茶汤:清澈黄亮,花香天然馥郁,持久高扬,口感饱满,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

泡茶

茶具:盖碗或紫砂壶

温度:100℃

茶水比:150ml水,7g茶

泡法:开水温壶,投茶,前3泡沸水悬壶高冲,快进快出,往后每泡延长30秒。

12、普洱茶:生普

赏茶

干茶:色泽黄褐带绿,芽叶肥大。

茶汤:茶汤黄,花蜜香显,入口略苦涩但回甘迅速,口舌生津。


泡茶

茶具:盖碗或紫砂壶

温度:100℃

茶水比:150ml水,5g茶

泡法:开水温壶,投茶,低冲注水,约5秒后出汤,往后每泡延长5秒,好的普洱茶可冲至10泡左右。

13、普洱茶:熟普

赏茶

干茶:茶色黄褐,可见金毫。

茶汤:汤色红褐,带熟香、陈香,浓厚醇和、甜润。

泡茶

茶具:紫砂壶

温度:100℃

茶水比:150ml水,5g茶

泡法:100℃水快速润洗一遍,去除一些存储时的异杂气味。接着用100℃水冲泡,10秒左右出汤,往后每泡延长20秒左右。

来源:黑白茶文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南北方喝茶文化的差异究竟有多大?

我国地域跨度非常大,使得南北方的文化差异非常大,其中茶文化的差异也很明显。南北方在喝茶这方面又会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茶具的差异

北方出名的北京大碗茶就很好地诠释了北方人的豪迈粗犷,周作人曾在《喝茶》一文中写道:“中国人上茶馆去,左一碗右一碗地喝了半天,好像是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直接从茶叶罐里抓两大把茶叶,再用煮沸腾的开水泡一泡,最后倒进一个大碗里直接喝个畅快。

南方饮茶,就十分有讲究了。绿茶用玻璃茶具,黑茶和普洱用紫砂茶具,红茶用瓷器茶具,工夫茶则有专门的茶具组,闻香又有专门的闻香杯,另外,南方人细致到茶杯的大小、厚薄度的,茶具从材质到尺寸各不相同。

泡茶的差异

北方没有什么茶艺的说法,主要还是把茶泡好,能喝就行。但是在南方,泡茶的方式非常多。功夫茶中的温杯、洗茶、醒茶……每道泡茶程序必不可少,不同的茶类都有特定的泡茶茶艺,红茶有红茶的茶艺、乌龙有乌龙的茶艺等等。

喝茶的差异

在北方喝茶就是喝茶,咕噜咕噜几口直接灌下肚,既解渴又不像白开水那样索然无味。夏天,你会经常看到有人泡好一大壶茶后放在一旁晾凉,等渴了,就开始几大口灌下去,顿时觉得酣畅淋漓,十分舒服!

相比北方人的豪饮,南方人更注重品茶,从“拿茶叶”到“品茶”的整个步骤,步步有讲究,样样有规矩。从第一泡到第十几泡,时间、水温都要把握得恰到好处,而且每一泡都能说出不同,中间来了兴致也会闻闻杯盖香。

产区的差异

凤凰单丛、祁门红、猴魁、六安瓜片、碧螺春、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铁观音、正山小种等等,这些能喊出名字的名茶都是出自南方地区产出的。

北方基本不产茶,除了信阳毛尖可以排上名以外,其他地区的茶叶基本都被南方承包了。

口味的差异

也许是南方产茶的多样性,南方人喝茶种类众多,六大茶类都有涉及。乌龙茶、黑茶、红茶、白茶、绿茶等等,每一种茶类都有喜欢的“粉丝”,尤其是江浙沪、福建、广东一带,饮茶之风蒸蒸日盛。

而北方人在这方面就相形见绌了,喝茶的种类不仅少,还只钟爱那么几款茶,比如铁观音、日照绿茶等,日复一日,很少换其他茶类品尝。而且相比南方人,爱喝茶的人也没有那么多,大都把茶当作一件生活附属品,可有可无。

南北方人的饮茶文化差异虽大,但不管南北方都是喜欢喝茶的,茶也是送礼时的必备佳品。

来源:茶情报

找到约50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