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和谐中茶价格

找到约411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茶在画中,意蕴无穷

茶在画中,意蕴无穷

——评叶梓先生《茶痕:一杯茶的前世今生》

茶,在中国诸多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可以说是最具有典型性的一种文化符号,以茶为纽带,“琴棋书画诗酒茶”和谐地融为一体,被古人并称为人生七大雅事。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叶梓先生的新作《茶痕:一杯茶的前世今生》就是这样一本以中国古代茶画为着眼点,全面展现中国历代文人各种风雅生活的集子。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这些出自历代名家之手的“茶画”的深刻关照,与创作者穿越时空进行“对话”,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的传统文人生活的世界。

从最初发源于喜马拉雅山麓的一种山茶科(Camellia sinensis)野生植物到置于各色杯盏中静待人们品饮的茶汤,从古代中国解毒之“药物”到整个现代世界为之迷醉的饮品,从“自然之物”到“人造之物”,再到“文化之物”——茶的这一复杂角色演变过程是历代的茶人们智慧凝聚的结果,这其中既包括采茶人的艰辛劳作,制茶人为提高工艺的奇思妙想,更包括文人雅士们或储雪烹茶,或调琴品茗,或跋山涉水只为寻找一泓上好泉水的雅趣。而在物质文明几乎全盘洋化的现代社会,要想重温古人的这番诗情画意,除了需要一腔与古人遥相呼应的文人情怀,还要求作者具备极高的综合人文素养,这其中既包括茶叶知识(如历代制茶饮茶之法沿革、各朝盛行之茶器特征、历代茶叶论著与茶诗,对名泉和名茶的分布和了解等),也包括较高的书画艺术鉴赏能力以及阅读古文献的能力。简言之,对于引领现代读者穿越重重历史迷障领略此类“茶画”之美,一颗“赤子之心”与综合性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二者缺一不可。作者童年在西北天水的淳朴乡居生活以及后来多年从事茶文化写作的经历使得他恰好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从而有了展现于读者面前的这本《茶痕:一杯茶的前世今生》。

“茶画”——即以茶事为题材或与茶有关之画,这是作者自己对于画的一种分类,并非艺术史学科的专业划分。按照不同的分类法,这些画实际上涉及山水画、高士图、侍女图、花鸟画、宫廷画、文人画、清供图,甚至是近代丰子恺的漫画。尽管这些画各具风格,采用了不同技法,但其内容都与茶有关,如采茶、饮茶、烹茶、点茶等人们熟知的古代茶事,或者只见山水之间隐隐绰绰的两三间茅舍,怀抱水瓮行色匆匆的隐者,又或者只是一段红烛,一树玉兰花与瓷瓶里旁逸斜出的一枝梅花,或月色下寂寥的一只茶壶几个茶杯。在本书中,作者不仅体现出较高的书画鉴赏能力,以茶为主线,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历朝历代各大书画名家的绘画风格、技巧及其创作背景,使普通读者在阅读完此书之后也能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演变有大致了解。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通过建立在文献阅读、各地博物馆藏品中的实物考证以及对“茶画”的解读之上的“三重证据法”,尽可能地为读者还原了传统中国关于茶的社会文化史,充分挖掘出了这些古画的历史文献学意义。

“以图证史”是现代史学研究中一个新的趋向,有学者曾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图像所传递的信息,是文字无法取代的;反之,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有时也是图像所无法胜任的,所以图和文经常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汉语中就有图书、图籍、图注这样的词汇。在本书中,作者以图像为主,辅以文献资料与器物考证,极为可信地还原了一些现代已经失传的“茶法”,例如宋代的“点茶”法在书中的多篇文章中都有所述及。众所周知,自宋以降,在宋徽宗赵佶的引领下,茶事进入了追求精致的鼎盛时代,饮茶之法由唐代的煎茶法逐渐演变为更为精致繁复的点茶法,然而具体是怎样的“点”法,文献记载却语焉不详,以至于在当代的各种“雅集”活动中,茶人们所还原的“点茶”之法都按照各自的理解有所差异。作者以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刘松年的《撵茶图》为视觉证据,依次描述了画中所出现的茶帚、茶盏、汤瓶、风炉、茶釜、贮水瓮、茶筅、茶盏、盏托以及茶罗子、贮茶盒等宋代点茶器具,并将点碾茶、煮水及注汤等过程进行了动态的还原:“把磨好的茶用拂末收集,放置于桌上的分茶罐中,然后由另一人开始点茶,先从右手覆荷叶盖的大水瓶中,用水瓢取水入铁瓶,放在风炉上面煮水,煮至汤嫩水熟后倒于茶瓶,再从分茶罐中用则取出茶末,放入大汤中,加注嫩汤热水后,拿起茶筅,用力点拂,至水乳交融、白沫泛花时,复用茶杓分茶。”在《雅集》一文中,作者参照赵佶所著的《大观茶论》,在《文会图》的那张大案上找到了“瓶宜金银,小大之制,唯所裁给”、“勺之大小,当以可受一盏茶为量”、“盏色贵青黑”与“茶色尚白”等各种物证,生动地描述了从“云脚散”再到最后“咬盏”的宋代点茶之美。在《竹炉记》中,作者开篇即修正了“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之语出自苏轼之讹传,显示了作者查阅文献的实证精神,而非只是人云亦云的附和,然后再从南宋杜耒的词到明清的画作,对“竹炉”的材质、外观、设计与使用之法进行了一番考证。此外,在对浩瀚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的过程中,作者还发现了一些以前尚未引起茶学界重视的“遗珠”,比如吴门四大家之一的沈周著有茶论《会茶篇》及《书茶别论后》,但后人大多推崇其画,却忽视了其“茶论”。作者指出若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则更能理解在明代成化、弘治以后苏州地区经济繁荣、生活富足的社会背景下,文人热衷于会饮品茗、垂钓听泉、赏花观月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从画中窥见渗透到明代文人骨子里的风流蕴藉。

对于书中所选出来之历代茶画,作者不仅仅从文化史的角度对历代饮茶习俗进行了“解读”,同时在行文之中亦投射出一种深刻的时代“关照”精神。阅读此书时,我总能感受到不断交替出现两种对比强烈的意象:草木葱茏的江南与大漠黄沙的西北;物质匮乏的童年与生活富足的现在;越来越不堪拥挤的城市与回不去的故乡;拙朴的粗瓷大碗与精致的茶器……这与作者的成长经历有关,作者年少时是在甘肃天水的农村度过的,祖父在屋檐下煮罐罐茶的场景以及院落中开得极艳的牡丹成为了作者成年后不断追溯的一个永恒意向。尽管现在身居繁华的杭州,尽管这里产最名贵的西湖龙井,尽管现在喝到的茶比祖父所煮之茶价格不知贵了多少倍,尽管众人皆知“茶,南方之嘉木也”,然而作者声称“自己坚硬的心今生今世注定只属于沙枣花开放的茫茫沙漠。”作者感叹“现在的高官富商。他们买得了茶具,能买走一颗静心品茗的心么?”然而不止是富商们,当刘益谦捧着2.2亿元的明成化鸡缸杯饮茶的照片在网上曝光后立马引起轩然大波,人人都盯着那只世界上最贵的茶杯,谁还在乎茶是什么滋味?可见即便是普通人现在也庸庸碌碌中逐渐遗失了淡然品茗的“赤子之心”。那样的储雪烹茶,写经书换茶,为了一壶好茶可以翻山越岭去乞求一壶好水的风雅都已经湮没在了时光的洪流里了,那样的云淡风轻只属于工业社会之前的那个中国社会。其实,不管是茶的浓烈,还是茶的淡雅,不管是置于粗陶大碗还是金银茶器中,千百年以来茶一直都只是它原来的样子,荣辱不惊,静静等待它的有缘之人。

像作者一样,每个迷失于钢筋水泥之中的城市游子想必心中都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而在寂静的夜里,在异国他乡阅读这样的文字,安静地翻阅这些关于茶的画,拙劣地模仿古人“卧游”之心境或许就是对自己心中那壶故乡“罐罐茶”的告慰吧。

【摘自2016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肖坤冰(四川成都)】

2023勐库豆腐寨古树茶价格及特点

  每年立春之后,春回大地,茶叶飘香,春茶迎来开采好时节,多地头波早春茶便抢先上市了,喜欢喝茶的人,很多都尝到了春茶季的第一杯鲜香。但很多喜欢喝普洱茶的人说,春茶上市还得再等等,所谓好茶不怕等,今年2023年的普洱春茶估计会在三月底到四月初才会采摘上市。说起春茶,不得不说下普洱名山寨子勐库豆腐寨,如今临近春茶采摘,那么今年2023年的勐库豆腐寨春茶价格多少钱一公斤呢?

  2023勐库豆腐寨古树春茶参考价格

  普洱茶春茶在整年中的占比是比较大的,每年的春茶价格会因为,品牌、产量、规格、品质等诸多因素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商场上常见的价格从几百上千到几万的价格都有。而每年春茶的毛料收购价格虽会有所不同,但也更加具有参考性。下面根据去年的春茶毛料价格,为大家提供2023年勐库豆腐寨的春茶毛料价格,价格仅供参考,具体价格请以实地市场行情为准。

  勐库豆腐寨古树1200~2000元/公斤

  以上2023年的勐库豆腐寨春茶毛料价格依据去年春茶价格而来,价格数据不代表实地实时交易价格,仅供茶友参考。2023普洱茶春茶价格预测,顶级名山价格估计依然坚挺,中小树价格波动会比较大。因直播等市场需求增加,台地茶低端产品今年价格反而会有小幅度上涨。

  勐库豆腐寨茶园环境

  豆腐寨面积不大,但寨内人口众多(相对勐库其他寨子而言),寨内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山上茶园相形向荣,俨然一副世外桃源景象,寨内也有茶树点缀,星星散散,树龄难究。豆腐寨整体环境清幽,周遭茶园森林覆盖指数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勐库豆腐寨古树茶特点

  豆腐寨的古树茶特点在大雪山派系中略显突出,首先是香气,大雪山的茶,比如大户赛小户赛三家村,都以果蜜香见长,豆腐寨的古树茶新茶时期展现出清新的花香,经过几年存储转化逐渐趋于果蜜香。

  外形上来说,豆腐寨的茶条索黑亮肥壮,白毫尽显。香气非常高亢,洗茶时就能闻到很馥郁的花香,茶汤入口,苦味和甜味几乎同时显现,苦味化的非常快,一闪即逝,回甘生津明快鲜爽,两泡之后整个口腔都是甜润的,有舌底鸣泉之感。

  豆腐寨的茶,还有一个特点,当年的新茶就展现出很好的茶汤厚度,这是非常少见的,茶汤在三四泡时有比较明显的粘稠感和饱满度。

  近两三年,豆腐寨的古树茶在市场上并不少见,但往往是这种常见的山头,更不容易买到真的,真正的豆腐寨古树茶,入口即有惊艳感,香气劲扬,汤色清亮,一瞬间的苦味之后就是爆发出来的甘甜,饱满甘淳,触动人心。

  以上的价格是2023年勐库豆腐寨的春茶毛料价格情况,以上的数据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如果有不靠谱的地方,请看到的茶友联系我们指正,如果您是茶农、茶商、茶厂或者是品牌方掌握2023年普洱春茶的最新价格,可以通过关注【茶友网:puercn88】微信公众号或者添加个人微信号(zhencha100)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大家提供的价格信息及时更新,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今年的普洱古树春茶价格情况!如果您是关心普洱茶价格行情的朋友,也可以通过以上方式及时跟进了解今年普洱春茶价格。


2023年景迈芒景古树茶价格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分布在澜沧县境内的惠民乡景迈、芒景2个村民委员会辖区范围内,汤色黄绿,口感浓厚,苦弱涩强,但苦涩转化快,回味持久;口感苦弱涩强是其典型特点。

  芒景村普洱茶

  芒景村是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哈尼族乡南边的一个布朗族村落,地处云南省澜沧县著名的“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核心地带,距乡政府所在地29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79公里。东邻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满镇,南面和西面与糯福乡相邻,北邻景迈村。辖芒洪、上寨、下寨、瓮基、瓮哇、那耐6个村民小组。

  景迈芒景古茶园

  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位于云南省澜沧县城东南的惠民乡景迈、芒景两个村委会境内古茶树分布范围包括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等地,总面积2.8万亩,现实有成林成片的采摘面积1万余亩,年可产鲜叶200万公斤,制干茶500吨。

  2003年8月,中国科学院研究指出: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是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是茶叶生产规模划、产业划的发祥地,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缩影,传承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最重要的实物载体;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活化石,同时它保存的大量珍贵物种、完整的天然林生态系统和起所具有的病虫害自我控制机制,对于研究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茶叶驯化和茶叶种植方式起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被中外专家益为“茶树的博物馆”集生物宝库、文化宝库、金山银库、生态和人文旅游宝库、茶叶宝库及艺术宝库于一身,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生产应用价值,将可能成为世界茶叶的发祥地,是重要的自然和人文遗产。

  景迈芒景古树茶特点

  景迈古茶树树种属于云南大叶乔木树种,但叶片有大叶和中小叶之分,所以干茶可能条形粗细不是太匀整。当地工艺特点是揉茶充分,所以条形紧结,重实。干茶和挂杯香俱佳,有兰花香或幽兰香;汤色黄绿,口感浓厚,苦弱涩强,但苦涩转化快,回味持久;口感苦弱涩强是其典型特点。

  景迈,以一芽二叶景迈古树茶为原料,用料精良,里外一致,饼型松紧适度、色泽匀整;茶汤透明黄亮、香气高扬、持久、花香中彰显兰香、舒适优雅;茶汤浓厚、汤质饱满、略有涩感,但化得快,生津回甘持久。

  苦弱涩强是景迈茶的典型特点,正因为景迈茶的涩感存在,其茶汤的细腻度和油滑感不及冰岛、昔归、刮风寨等一线山头古树茶。

  其次景迈古茶园土壤属于赤红壤,古茶树大部分树冠挺拔,枝叶茂密,茶树上寄生着螃蟹脚石斛青苔等植物,风土造就了景迈山茶的香扬水柔和强烈的山野气韵,美妙极了。在香气上,清雅似兰香馥郁持久,香气融在汤里,挂杯香是非常高扬的花蜜香气仿若空谷幽兰。

  2023年景迈芒景古树茶价格

  普洱春茶的采摘因为云南古树茶的特性,加之海拔因素,古树茶大概在每年的三月中下旬到每年的四月才会大量开采,如今临近春茶采摘,那么今年的景迈芒景古树春茶价格多少钱一公斤呢?我们根据历年的春茶价格为依据,整理了2023年景迈芒景的春茶价格,此价格并不代表交易价格,仅供大家参考。

  景迈芒景春茶价格:小树200-400元/公斤、古树600-1200元/公斤

  以上的价格是2023年景迈芒景春茶毛料价格情况,以上的数据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如果有不靠谱的地方,请看到的茶友联系我们指正,如果您是茶农、茶商、茶厂或者是品牌方掌握2023年普洱春茶的最新价格,可以通过关注【茶友网:puercn88】微信公众号或者添加个人微信号(zhencha100)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大家提供的价格信息及时更新,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今年的普洱古树春茶价格情况!如果您是关心普洱茶价格行情的朋友,也可以通过以上方式及时跟进了解今年普洱春茶价格。


找到约391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