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喝完成豆浆喝茶叶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夏天为什么更要多喝热茶?

水,是生命之源。水在人体中的比重大约为70%,而且水是吸收营养、输送营养物质的介质,是排泄废物的载体,人体通过水在体内的循环完成着新陈代谢过程。统计表明,80%以上的疾病与水的缺少或饮水方式的不对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夏季到来了,炎热的天气使人流汗较多,导致口渴乃至缺水,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人每天需要喝多少水?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水分2500ml左右。

其实,人体补水讲究的是一个平衡,意思是排出去多少就要补进来多少。人一天大约排泄水分2500ml,其中尿液1500ml左右,出汗(正常情况下)300-500ml左右,身体细胞代谢需要300ml左右,天气炎热、剧烈运动等情况下出汗多则水分消耗多。

喝白开水,是最直接的补水方式。除此之外,吃饭、喝汤、吃水果、喝茶、喝酒、喝饮料,只要进食的食物含有水分就等于在喝水。如喝牛奶、豆浆或一碗粥,可补水200-300m;吃500克蔬菜、200克水果,可补水300-400ml;吃米饭、馒头等主食,可补水200-300m……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积极饮水的生活习惯,早晨起床时最好喝200-300ml,午、晚餐一般可以汤代水,其它时间要经常性喝水,千万不要等口渴了才喝。当然,也不能喝得太猛,超过肾脏的排泄速度(大约0.7~1.0升/小时)就会造成水中毒,给心脏、肾脏等器官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能否以茶水代替白开水?

有人认为,茶水虽然带有水份,但也含有脱水的咖啡碱等物质。长期以茶代水,尤其是只喝浓茶,容易导致身体缺水。但这种说法,缺乏专业的、深入的科学研究结果支撑。

茶是公认的天然、健康饮料,只要科学饮用不仅可以补充人体水分,还可以清凉解暑、愉悦身心。不喝茶不会有健康问题,但喝茶一定能改善健康、保持健康,这就是建议夏天多喝茶水的理由。

1、饮茶可以补充水分和钾盐:夏天气温高流汗多,体内的钾盐会随着汗水排出,同时体内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乳酸及二氧化碳等积蓄较多,导致酸碱度失衡,代谢紊乱,心率失常,从而出现疲劳、困倦、食欲减退、乏力甚至头晕等症状。茶叶是含钾食物,茶汤中钾的平均浸出量红茶为每克24.1毫克,绿茶为每克10.7毫克,铁观音为每克10毫克。通过饮茶可以补充钾盐,有助于保持人体内的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度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这就是夏天为什么宜饮茶的最重要原因。

2、饮茶具有散热降温、生津止渴的作用:茶汤里的咖啡碱对人体控制下视丘的体温中枢的调节起着重要影响,其次还有利尿的作用。茶汤里的茶多酚、氨基酸、水溶果胶质、芳香物质等可以刺激口腔粘膜,促进唾液分泌,有着生津止渴的作用。茶中的芳香物质本身就是一种清凉剂,在挥发过程中能从人体皮肤毛孔里驱走一定的热量。因此,盛夏酷暑饮茶的降温止渴作用远远胜过其它饮料。

3、饮茶可以预防胃、肠消化道疾病:科学研究表明,茶叶具有抗菌、杀菌、改善肠道微生物结构的功能,饮茶既可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又可以促使有益细菌增殖,提高肠道的免疫能力。

如何科学、健康饮茶?

屠幼英在《茶与健康》中建议,坚持一天1200毫升喝水需求的原则,成人的饮茶量通常是每天干茶5-15克,茶水比例为1:50,甚更淡些如1:80。

当然,每天喝些白开水也非常有益健康,最好是既喝茶也喝水。

喝茶,要注意不过量饮茶,不喝太浓的茶,不喝太烫的茶,不喝长时间浸泡或熬煮的茶,不喝空腹茶,不喝劣质变质茶。

喝茶,还要注重文化熏陶、精神享受,做到身心愉悦,快乐放松,成为一种自然、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

来源:国心名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跟着茶邦走茶乡,走进云顶筑巢茶庄园

导读

6月7日,今天端午节,祝福茶友们端午安康!

二年前我跟随茶邦游走云南茶乡,登茶山、走茶园、访茶企,收获满满!今年再次通过茶邦报名,有幸参加云南普洱茶学习之旅。这次我们将从云南普洱茶最大的茶区临沧开始,今天走进云顶筑巢茶庄园。

地处临沧的双江县隐匿着一座独一无二的以乌龙茶为主题的庄园——云顶筑巢茶庄园,这里宛若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让你可与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的纯与真。

地处北回归线上的云顶筑巢茶庄园,就是一个集茶叶种、养、加工、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茶庄园,据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机乌龙茶庄园。

当我听到李总介绍他们从2010年开始,致力于有机乌龙茶庄园的打造,选择了与台湾阿里山同纬度,同海拔的高山茶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用鸡蛋、牛奶、豆浆,自己培养复合微生物菌种,用植物源的原料自制微生物有机肥,当我闻到他们那发酵培养了六个多月的微生物菌剂,感觉是酒香扑鼻。

我们大家体验了采摘,我感觉这个有机茶园小绿叶蝉危害不轻,据说他们庄园的东方美人品质上乘,估计和这满园的小绿叶蝉功不可没……

这个云顶筑巢茶庄园的模式引起了阿里巴巴的关注,该庄园已经获得阿里太极禅苑的认可,成为了阿里巴巴太极禅苑认养茶园,他们已经获得中国、欧盟、日本、美国四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有机食品认证。

完成上午的参观,我们在这全国十佳民宿酒店用完午餐,下午聆听了李总的精彩分享,李总从公司发展的初心到目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让我们感受了他们近十年的发展之路是多么的不易,生态有机食品的发展之路是多么的艰难和漫长,我通过今天的游学,感受了我们安吉茶产业生态发展之路也将是漫长的,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坚守坚持,肯定会闯出一条适合当地茶产业发展之路。

离开云顶筑巢茶庄园,我们前往茶旅游学第二站年兴茶厂,和二年前的游学一样,摆开架势一款一款的逐一品鉴,目的是通过大家的共同的参与,通过大家的互动交流,让大家对不同山头、不同海拔、不同管理方式的生普毛茶有全面系统的了解,一口气喝了6款,开始还能感觉每个茶的特点和优劣,可后来还是喝不动了,通过这样的品鉴我只能说,我只是对普洱茶有初步了解。

这双江拉祜族的晚餐很有特色,烤肉是我最喜欢的,可是我这减肥计划再次的泡汤了,晚上的炒茶活动让我们亲自体验了普洱茶的加工,自己亲自动手的感觉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篝火晚会让我们大家过了一个一生中最有记念意义的端午节。

这一天应该是我们参加这次游学的茶友们一生中难忘的一天,感谢茶邦姐夫和秘书处的精心安排,感谢茶邦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开始很完美,期待后面的每一天,天天有精彩……


后记:我在今天日记的后面,搬来两年前游学的日记,记得那一年我同样的是在双江县,在勐库,在大雪山,我们寻访了那千年的古茶园!

跟着茶邦走茶乡,走进大雪山探寻古茶园

导读

勐库大雪山位于云南临沧双江县城的西北部,是孕育勐库大叶茶的摇篮,主峰海拔3233.5米, 在人迹难至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着目前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大部分树龄在千年以上。 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部门的植物专家和茶叶专家的鉴定,双江县大雪山野生古茶园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


发现:大雪山的植被非常茂密,特别是生长在山里的一丛丛竹林像一道天然的屏障阻挡着人们对大雪山更深处的探索,别说是人,就连野生动物都很难在这些竹林里穿行。正因如此,隐藏在山上的古茶树群落始终保持着与世隔绝的状态。1997年的一场干旱,给这些竹林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由于严重缺水,竹林逐渐干枯死亡,大雪山原本密集的植被也慢慢出现了空隙,周边的村民开始更为自由地在山上活动,就在这个时候,人们发现了除了单株的古茶树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大量的古茶树,分布面积达到了1.2万亩。这个重大的发现很快传遍全球,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被专家一致认为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种群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


今天早上我们8点出发,一路颠簸在新建的土路上,11点多到达海拔2000多米的护林站,一行55人,12点开始徒步探寻古茶园的神秘之旅。

我开始很担心这次的探险,因为据了解,那几棵古茶树都在还拔2600以上,徒步来回需要6个小时,我当时想能走完全程的估计不会到一半。

可当您走进那原生态的原始深林的时候,您的心情马上为之一跃,呼吸着那负氧离子极其丰富的空气,当您感觉稍稍累的时候,休息一会,马上就能恢复,根本没有爬山缺氧的劳累感觉,加上爱茶人对那神秘古茶园的心之向往,来回的6个小时,在一路歌声和欢笑中不知不觉的度过了。

我要为完成这次神秘之旅的茶友们点个赞,你们个个都是好汉,也包括我自己哈。


在发现的古茶树中,树龄为2700年的1号大茶树无疑最为抢眼,这也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树龄最大的古茶树。据专家考证,这棵古茶树位于海拔2720米处,株高16.8米,基围3.25米,胸围3.1米。"站在树下抬头望着茂密的茶叶,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在临沧大雪山,据考察,在方圆一万亩的范围内,现己发现和一号古茶树差不多的古茶树300多棵,我们见到了一号,二号,三号,还有三十七号,在原始森林里,那小小的古茶树随处可见。

这几棵古茶树我们之前到的南糯山,班章,贺开所见到的茶王古茶树完全不同。因为那些茶王古树毕竟都是和当地的人们一同生活存在下来的,所以比较迎合人们容易采摘的需求,比较矮小,但是这原始森林野生就不一样了,脱离了人群,自然生长,高大伸天的树干,想要采到他们的鲜叶并不容易……政府已经规定除了科研需要以外,勐库野生古茶树不允许任何形式的采摘行为。


后记:我今天看到了那原始森林里的古茶树,这样的古茶树才是我心中古树的模样,我看到那一号、二号、三号和三十七号古茶树时,发现一个问题没明白,我去过凤庆县,看到那里有棵叫香竹箐的茶王古茶树,据介绍还是栽培型的,据说树龄有3200年。这里的古茶树明显更加高大、视乎年代久远,可这里的考证的树龄只有2700年,我感觉要拿凤庆的3200年比对,好像少考证了1000年,应该在3700年哈。


听一听老北京茶馆里的那些故事

老北京人睁眼头件事就是沏茶,喝完茶才吃早点。早点以豆浆、油条、烧饼、包子为常品。也有出门至街头铺子摊儿,吃馄饨、豆腐脑儿、面茶、炒肝儿、小豆粥等。

老北京人吃完早点还接着喝茶。喝茶既能解渴生津,也是待客交际之道。过去北京的茶馆儿近乎眼下的交际及信息中心。人们热衷以茶待客,常约上好友到茶馆喝茶。在他们的演绎下,老北京的茶文化变得有声有色。

今天,一起听听那些老北京茶馆的故事。

1、“来今雨轩”里诞生《啼笑因缘》

“来今雨轩”位于北京中山公园内。它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就餐环境及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名,始建于1915年,匾额最初由民国画坛声誉颇高的徐世昌书。“来今雨轩”这个名字来源于唐朝诗人杜甫的诗句:“秋,杜子美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新雨不来……”来今雨轩则意为来此喝茶的人都是真朋友。

虽然对现在的人来说,“来今雨轩”不是特别熟悉,但对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最熟悉不过的社交场所,鲁迅、林徽因、张恨水等文化界名人经常来此光顾,“来今雨轩”不亚于“太太的客厅”(林徽因在家举办的沙龙)、“慈慧殿三号”(朱光潜的家,曾办有“读诗会”)。

鲁迅先生就曾多次到来今雨轩,在这里就餐、饮茗、翻译小说,《鲁迅日记》1924年4月13日记载着:“星期休息,上午至中山公园四宜轩,遇玄同,遂茗谈至晚归。”其翻译的小说《小约翰》也是在这里完成的。

张恨水更是离不开“来今雨轩”,这里不仅仅是他聚会吃饭的场所,也是其著作《啼笑因缘》的诞生地。

“来今雨轩”也是各类文化团体的绝佳“聚集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这里成立创办的各种学会、研究会就有十余个,著名的有1921年1月4日,由郑振铎、沈雁冰、叶圣陶、许地山12人创办的文学研究会;1936年成立的“中国书学研究会”等。

1921年6月30日,北京大学、男女两高师等五家单位在“来今雨轩”为美国学者杜威离华举办送别宴会,学界名流等80人出席,胡适便在其中。后来,他在日记里这样写:“这是1921年的来今雨轩国际文化盛会,当年似此国际文化盛会,在此不知举行过多少次,如果仔细收集,足可编一本很厚的书,足见一个时代的文化气氛。”

2、民国青年爱去新派茶座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除了“来今雨轩”,中山公园里还有几家别具特色的茶座:春明馆、长美轩和柏斯馨。

这些茶座的所有茶桌,都摆在老柏树荫中。晚上七八点钟是高峰时期,一直忙到晚上十点。这些茶座夏天全是露天营业。

春明馆里古色古香,十足的中式传统风格。来这里的茶客,多半是清朝的遗老遗少,很少有穿西服或皮鞋的客人迈进春明馆。“岭南近代四家”之一的诗人黄节(1873年-1935年)就是春明馆的常客。

来长美轩的客人,有穿洋服的,也有穿中式服装的。每天下午4点后,这些知识分子们陆续走进长美轩,慢慢儿走到自己常坐的地方坐下。发明速记学的语言学家汪怡、画家王梦白、数学教育家冯祖荀偶尔也会上这里小坐。

当时的茶座,还是一个传播信息的场所,一些不能刊登在报纸上的“秘闻”,在这里成为最好的谈资。

藏书家谢兴尧也爱在长美轩喝茶,他经常看到钱玄同、傅斯年的身影,他们喝茶时都爱独自一人仰天而坐,也不与别人搭讪。

当然,也有不少知识分子不是常去茶馆喝茶,他们更愿在家喝茶。周作人便是一例。周作人喜欢喝茶,在家乡绍兴,从小就喝茶,渐渐就成了习惯。周作人曾有段时间喜欢苦丁茶,还取了苦茶斋、苦雨斋等斋名。

作家冰心是福建人,福建特产茉莉香片(又名香片茶)。小时候冰心的父亲爱喝茉莉香片,但他喜欢放很多茶叶在里面,泡出的茶水发苦。因此,小时候,冰心从不喝茶。

1929年冰心与吴文藻结婚,苦茶斋老人周作人送来一副日本茶具,竹柄造型的茶壶,配4个带着盖的白底青花的茶杯,素雅可爱。冰心与吴文藻都不喝茶,茶具始终只起到水壶的作用。

有一天,闻一多与梁实秋来家里做客,见到这套茶具都说好,对他们端上来的白开水,自然不满意。他们就说有这样素雅的茶具,为什么不泡茶呢?多浪费。此后,冰心和吴文藻开始在茶具里放入茶叶,喝起茶来。喝的什么茶?自然是冰心家乡福建产的茉莉香片。

3、便宜又解渴的大碗茶

除了在茶馆里品茶,最能体现老北京茶文化的,大概要数路边街头的大碗茶。民国时期的北京,在大街小巷常见卖大碗茶的摊子,一张矮脚旧桌子,几把长凳子或矮凳子,几个大碗,上面是一小块方形的玻璃片,权当杯盖。煮一锅开水,倒入茶壶,茶壶里一把粗茶叶,经过时间的沉淀,茶水已经凉下来了,大碗茶就开张了。

真正的大碗茶,是用大锅来煮水,茶具也很粗糙的,就是过去农家常用的粗瓷茶壶,茶杯就是吃饭用的蓝边碗、大盖碗。茶叶是粗茶,或者茶叶末子。

民国时期,西直门外万牲园东墙,有一片荷塘,是当年慈禧太后游玩颐和园登船处,那里环境幽静,颇有野趣。柳荫下搭起了一个棚子,有一口土灶,几张芦席铺在地上,就卖起了茶,茶馆的名字很有意思:雨来散茶馆。

夏天,客人较多,他们来到这里,席地而坐,品茗休息。可是天公不作美,忽降阵雨,茶客们无处避雨,就一呼而散,由此得名“雨来散”。

4、茶馆常配焖炉烧饼

大江南北的茶馆,虽然喝茶的风俗不同,但是都供应茶食(茶点或点心),只是茶食的品种不同而已,有烧饼、干丝、肉饺、酒酿饼、甜点等。南京、扬州的江南茶馆,干丝是必不可少的;广东人喝茶,茶食有虾饺、蛋挞、擘酥、马蹄糕等;北方没有干丝,烧饼却是必不可少。

按照北京史专家金受申先生的分类,北京的茶馆分为大茶馆、茶酒馆(卖茶又卖酒)、书茶馆(有说书表演)、清茶馆(专门服务生意人)、野茶馆(在荒郊野外地方),大茶馆又分为红炉馆、窝窝馆、搬茶馆和二荤铺四种。

焖炉烧饼是各家茶馆都有的茶食,红炉馆供应的茶食有大饽饽、中饽饽,其中杠子饽饽分为甜咸两种;窝窝馆供应的茶食有炸排叉、糖耳朵、密麻花、黄白蜂糕、盆糕、喇叭糕等;搬茶馆供应茶食有焦焖炉烧饼、炸排叉、肉丁馒头等;曾有一家二荤铺做的烂肉面最有特色,形如卤面,卤汁较淡而不用肉片,风味独特。

来源:北京晚报、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