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好韵来茶多少钱一盒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卖茶,没有捷径!只有人品和茶品的积累!

茶叶,价格和品质没有标准。

正因为混乱,卖茶的人,只要做好茶叶品质,终究能在市场找到一隅之地。

-01-“我是真懂茶的”

今年3月,去茶山之前,

一位茶友加了老杨,发消息说:平时我也爱喝茶,但身体原因,要喝些葡萄酒。我带上自己的茶,跟你聊聊,你教我玩玩葡萄酒。

老杨一听:教长辈玩葡萄酒?我哪有这本事,只敢说,一起探讨。

看上去50多岁的中年大叔,很慈祥。

坐下来,把他带来的一小盒茶放在桌子上,说:看了你的文,原以为你应该40岁了,居然是个20多岁的孩子。

孩子?这话听着有点尴尬,只能不好意思地抓抓脑袋。毕竟,感觉自己已经一把年纪了。

老杨有些尴尬地说:您应该50多了吧。

中年大叔说:61了,退休3年了,一个月有4000多的退休工资,大半都用来喝茶了。生活,就剩这么点爱好了。

年纪已经大了,但是显年轻,还像个中年大叔呢。

喝茶12年

中年大叔特别强调:我喝茶12年了,不是三四年,是12年。铁观音、岩茶我都喝过,现在喝普洱茶。

老杨果断竖起大拇指,说:喝茶这么久,对茶肯定是很有研究的。茶痴还是茶鬼,在您面前,怕是三五个动作就显形。

这波赞美,让中年大叔很开心,大叔也当仁不让地说:这一点不假,我是真懂茶的。有人喝茶四五年就说自己懂茶,那不一定懂,但我喝了12年,是真懂。

说着,他指了指桌上的小铁盒:我带了自己的茶跟你分享,可能没有你的好,但这确实是我最好的茶了。


老杨赶紧让开,说:您来泡,凭您喝茶12年的经验,您泡茶肯定比我泡的好。

中年大叔果断地站起来换位置,说:跟你还聊得来,我就给你露两手。别人要喝我泡的茶,那是做梦。

茶,不谈钱,谈缘?

他娴熟地把茶泡出来,老杨端起茶杯一闻:果真是很香。仔细喝一口,茶汤顺滑异常,仿佛是滑到喉咙里。

中年大叔得意一笑:怎么样,老夫的道行还可以不?

老杨点点头,发自内心地佩服,说:泡茶水平真的高。

中年大叔说:这一杯,你感受一下,茶汤能流到身体的什么地方。

端起茶杯一喝,能感觉到茶汤流到了胸部。(后来才知道,在老杨接触的茶里,有这种穿透力的,只有冰岛老寨一类古树)。

老杨一喝,用手指了指自己:感觉能流到这里。

中年大叔很满意地说:这才是茶原本的味道,有的人喝茶几年,连茶都泡不好就敢说自己懂茶。那不叫懂,那叫半仙。

判断好茶的秘诀?

中年大叔说:我再教你一招,判断茶好不好,只要记住两点:有喉韵,是好茶,喉韵越深越好,新茶就有喉韵的,一定是高端古树。再有闻挂杯香,茶杯干了之后,有蜜香或其它香味的,也是好茶。

说罢,他把喝完之后倒扣着的茶杯递给老杨,老杨轻轻闻了闻,果真是有蜜香。

喝了三四泡之后,已经感觉到喉咙凉悠悠的,问了一句:你这茶多少钱一公斤啊!

中年大叔摆了摆手:你怎么能问茶值多少钱呢。茶,只讲有没有缘,不谈钱。


茶好,心情好,才有通透感

一边吹牛,一边喝茶,一杯又一杯地往肚子里倒,十几杯下去,已经大汗淋漓了。好茶就是有这种魅力,喝了之后,似乎有一种全身通透的感觉。

中年大叔也说:跟陌生人喝茶,好久没这么尽兴了。今天忘记带香了,要是再焚个香,简直是无懈可击。

老杨也老老实实地说一句:我也很少有这种感觉,您这茶品质真的好,跟您也聊得来,才会这么开心。

-02-茶与酒,是相通的

茶渐渐无味,老杨的茶,放在中年大叔面前,只怕是班门弄斧。

但是,中年大叔偶尔也喝红酒。葡萄酒,老杨绝对镇得住场。

于是,取来一瓶2015年的意大利阿玛罗尼牛刀小试。

好的东西,是相通的

醒酒十五分钟,给中年大叔倒上一杯,说:试试意大利风土的代表。

中年大叔半生不熟地摇了摇酒杯,闻了闻香气,激动地说:原来红酒里,真有烟草的香气啊!

老杨赶紧附和道:是的,您再摇摇酒杯,再闻,她的香气又变红樱桃的香气了。

中年大叔赶紧试试,立马点头:果真是这样,太神奇了。

随后,细呷一口,点评道:厚、滑、甜。跟茶一样的感觉,但又比茶厚重刺激。果然,好的东西带给身体的感觉,是相通的。

老杨顺水推舟地说:是的,入口如天鹅绒般丝滑伴有甜感,酒体醇厚饱满,酸度和单宁达到极致的平衡,余韵绵绵持久,给人喝不够的感觉。

茶与酒,喝的都是兴致

中年大叔又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说:说实话,我是从来没喝过这么好的酒啊!我不懂酒,以前买的,又苦又酸,还以为葡萄酒都是那个味。

老杨认同中年大叔的说法:就像没有喝过好普洱的人,觉得普洱茶就是他喝过的那种味道。

但没办法,活在自己认知里的人叫不醒,他只会觉得自己的认知就是对的。这一点,大家都一样。

中年大叔开心之余,又有些底气不足地问了一句:这个酒怕是贵啊!

老杨回道:我拿不贵,从同行朋友那里搞来的,比市场便宜太多了。到了市场还是贵的,接近4位数了。

老人家说:一瓶750毫升,接近4位数,太贵了。

难得跟陌生人聊得这么开心。茶,似乎能弱化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因为爱茶,不同的人马上就能走到一块。

老杨一口气干了一杯,脑袋晕晕的,心情又好,就有点飘了,说:没事,我家进口的法国高端酒,风味极具特色,您要是想喝,我按进口价给您。

并且,还特别强调一句:葡萄酒市场的价格透明,您对比就知道,我给你的有多靓。

老人家赶紧说了句:高端的我也喝不起。我一个星期1瓶。

老杨又想出了办法:那我给您推荐个靠谱的性价比高的进口商,价格相当美,质量包您满意。

一杯浊酒,且听风吟

说完之后,突然有种乐极生悲的尴尬,仿佛一瞬间就没有话题了。

尴尬了几秒,中年大叔笑道:今天太开心了,还是跟年轻人相处有意思。

他瞥了一眼酒架,说:你这些酒,都很贵,我都消费不起。今天,我先走了,常联系。

看着他60岁了,人生已到归途,想喝酒也舍不得买,怪有些难受的。于是,喝了点之后豪爽度飙升的老杨,就给他拿了2瓶勃艮第的大金杯。

他不好意思要,说他喝了这么多已经够了,不能再要了。

顶着半张红脸的老杨,理直气壮,戏精附体地开启败家模式,说:带回去尝尝勃艮第的入门风味。生活最重要的是开心,您是长辈,送给您东西,您接受了,并且还很愉快,我也开心的。

见老杨说得那么真诚,他愉快地收下了。虽然自认茶没有他的好,还是送了他一些茶样,带回去试试。

半年过去,跟他也没什么联系。

直到上周,有位陌生人来加老杨,他说:老师说你这里有靠谱的茶跟酒,采购300份茶酒同装的礼品。

一问才知道,是几个月前的看起来年轻的老人家介绍的。原来,他是个老师呢。试完样品,确定好货,马上先打款3万6,余下70%交货再付。

本来只是单纯的聊聊天,请他喝杯酒。居然介绍了一个大客户。老杨又赶紧送了他一箱他学生定制的红酒和几提茶叶。

写在最后:

卖茶的路上,真是有意思。

今天看着仓库卖不完的茶叶抓破脑袋。没准,太阳升起的清晨,就出现了奇迹。而奇迹,是因果与人品的积累。

茶行业,价格和品质没有标准。

这意味着:茶行业,不可能被资本垄断。无论是谁,都可以到茶山,自己收点茶叶卖。

茶产业,是个付出就有收货的产业。因为混乱,茶客交够了学费。卖茶的人,只要做好品质,卖茶不要贪,价格比别人便宜,就能在市场分到一杯羹。其他行业,很难有这样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茶叶越难卖,卖茶的人越多的原因。

茶产业,天道酬勤,一杯饮料,一方民生,大有可为。

而千里之行,终究始于足下。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蒙顶山贡茶 历史悠久 品种丰富

地处北纬30度的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及蒙顶山,是最宜茶叶生长的地区,是茶叶的原生地之一,也是有文字记载人工植茶最古老的茶区。蒙顶山贡茶历史悠久,是朝贡不断、品种丰富、地位极高的茶叶,从唐天宝年间至清末,1169年从未间断,在中国贡茶史上绝无仅有,在中国茶叶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1 千年不断的蒙顶山“五朝贡茶”

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名山本地人吴理真在蒙顶山移栽驯化野生茶树,开创了人工植茶的先河。东汉《巴郡图经》云:“蜀雅州蒙顶茶受阳气全,故芳香。”晋朝乐资著《九州志》载:“蒙山者,沐也,言雨露常蒙,因以为名。山顶受全阳气,其茶芳香。”优质而有名奠定了蒙顶山茶成为贡茶的基础。

(一)唐代贡茶。唐代是蒙顶山茶发展的黄金时期。李肇在《唐国史补》载:“风俗贵茶,茶之品名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达官显贵不惜重金争相购买,使蒙顶山茶身价百倍。唐睿宗时期,出现了一名法力神奇的道士叶法善,曾在蒙山修道,对蒙顶山茶颇为了解。他暗中保护李隆基,并助其登皇位。公元712年,李隆基正式登基,后来下旨广泛征集天下方士和长生不老之物,蒙顶茶作为仙草、仙方正式入贡皇室。“雅州芦山郡……土贡有麸金、茶、石菖蒲、落雁木”,其中所指“茶”即名山蒙顶茶,在唐玄宗的钟爱下,年年进贡,名冠天下。当时进贡长安的有雷鸣、石花、鸟嘴、白毫等散茶类,也有龙团、凤饼等紧压茶类。裴汶著《茶述》点评贡茶:“今宇内为土贡实众,而顾渚、蕲阳、蒙山为上。”

至唐宪宗,进贡数量超过全国许多贡品名茶。宰相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县西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唐代有17个郡有贡茶,名目40余种,蒙顶茶独占鳌头。《四川通志》载蒙顶茶:“因其品质优异,自唐朝起,即列为贡茶,专供皇帝祀天祭太庙之用。”石花每年入贡,列入珍奇宝物,收藏数载其色如故。

《名山县志》载:“每岁孟夏,县尹筮吉日,朝服登山,率众僧僚,焚香拜采。”茶制好后,以银盒盛装,黄绢封裹,糊以白泥,盖上红印,遣专使昼夜兼程送往京城。诗人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吟咏道:“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就是描写唐代蒙顶茶入贡的情形。

(二)宋代贡茶。宋代承袭唐代贡茶制度,蒙顶贡茶续贡,但数量减少。五代毛文锡《茶谱》:“蒙顶有研膏茶,作片进(贡)之,亦作紫笋茶。”研膏茶即杀青后压汁或不压汁入圆模或方模烘干成型的茶。蒙顶山也生产万春银叶和玉叶长春贡茶。《锦绣万花谷续集》中写道:“万春银叶自宣和二年(1120年),正贡四十片(一片即一饼),玉叶长春自宣和四年(1122年)正贡一百片。”贡品虽不多,但采摘、制作更精细,外形包装更讲究。进贡时,“籍以青蒻,裹以黄罗,封以朱印,外用朱漆小匣镀金锁,又以细竹丝织笈贮之”。

宋代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中提及“雅州芦山郡:蒙顶贡茶”,肯定了蒙顶贡茶的地位;作诗写道“积雪犹封蒙顶树”,希望蒙顶“入贡宜先百物新”。

茶祖吴理真所植七株茶树在五代时期以前被传说为“仙茶”,作为贡茶之重点。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吴理真被封为“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上清峰茶被列为正贡茶,并修建石栏维护,被赐名“皇茶园”。

(三)元代贡茶。元代贡焙制度日渐式微,规模没有唐宋时期大。元代统治者皆为蒙古族,食以牛羊为主,喜爱经过发酵的藏茶即西番大茶。毛文锡《茶谱》载:“又有火番饼,每饼重四十两,入西番、党项重之。如中国名山者,其味甘苦。”火番饼,即名山、雅安等地茶区,采割茶成熟枝叶经杀青、发酵、揉捻、制饼、烘干而成的饼茶。发酵不深即半发酵,其味甘苦。《故宫贡茶图典》记载:“元代较为著名的贡茶有武夷白鸡冠茶和蒙顶茶。”

李德载《赠茶肆》:“金芽嫩采枝头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上无。君听取,声价彻皇都。”

(四)明代贡茶。明代除官贡外,凡产茶之处,有茶必贡。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上以劳民力,罢龙团,唯采芽茶以进”。从此,蒙顶贡茶改为炒青、烘青散茶,进贡主要是仙茶、陪茶等,品目有甘露、黄芽、雀舌、芽白。万历年间,名山知县张朝普说:“蒙山为仙茶之所,每岁必职。”上清峰“皇茶园”的七株仙茶为正贡茶。清初的王士祯在《陇蜀余闻》中记载:“每茶时叶生,智矩寺僧报,有司往视,籍记叶之多少,采制才得钱许。明时贡京师仅一钱有奇。”明代王象晋《群芳谱》(1621年):“近世蜀之蒙山,每岁仅以两计。蜀之雅州蒙山顶有露芽、谷芽,皆云火前者,言采造于禁火之前也。火后者次之。”明代《西吴里语》称贡茶中 “蒙顶第一,顾渚第二”。

(五)清代贡茶。清代没有设官贡,全为土贡。名山进贡制度随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而日益完善,由政府统一管理,僧人、僧会、锡匠分工承担种茶、制茶、制瓶等工作。清朝早中期,以“皇茶园” 仙茶为正贡,专用于皇室祭祀太庙;园外“围绕大岩石,另有数十株茶”所产茶叶为副贡和陪贡。副贡为皇帝享用,陪贡分与妃嫔及受宠之人。菱角峰下茶为“菱角湾茶”,多用于赏赐贵族、臣下、外藩各部、外国使臣以及宴会饮用。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进贡物品单》(卷二十四)记载:“任土作贡,古制也。各省每年有三贡者,有二贡者。其物亦屡有改易裁减。今所见近日例进者,汇录于后。”“四川总督年贡:仙茶二银瓶,陪茶二银瓶,菱角湾茶二银瓶,春茗茶二银瓶,观音茶二银瓶,名山茶二银瓶,青城芽茶十锡瓶,砖茶一百块,锅焙茶九包。”“三百六十叶外,并采菱角峰下凡种,揉制成团,曰颗子茶,另贮十八锡瓶陪贡入京,天子御焉。”清《名山县志》载有贡茶经费具体额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知县曾发布规范贡茶的通知。可见最迟到这时,名山仍有贡茶。蒙顶山贡茶可谓与清朝相始终。

民国建立,蒙山茶停贡。但在初年,名山县知事仍照旧珍采,或为县内重大祭祀之用,或为馈赠上司之用。1915年,蒙顶山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后因战乱逐渐沉寂。新中国成立后,蒙顶山茶作为当地最具特色的代表性产品来接待贵客、馈赠上宾。1958年,毛泽东主席专门指示,“蒙山茶要发展,要与广大群众见面,要与国际友人见面!”

2 丰富的贡茶品类

蒙顶山贡茶的名称随朝代变更和朝廷要求有所变化:

唐代:蒙顶石花,或小方、散芽、露芽、谷芽。(《唐国史补》《本草纲目》)

宋代:万春银叶团茶、玉叶长春团茶、蒙顶石花、露芽、仙茶、研膏茶或紫笋茶。(《锦绣万花谷续集》)

元代:万春银叶团茶、玉叶长春团茶、仙茶、蒙顶石花、西番茶。

明代:万春银叶散茶、玉叶长春散茶、仙茶、陪茶(露芽、谷芽)、蒙顶石花。

清代:仙茶、陪茶、菱角湾茶、蒙山茶、名山茶(颗子茶)、春茗茶、观音茶以及故宫所存的陈蒙茶。

3 贡茶的五大用途

清代宫廷茶文化集养生、愉情、辅助国事政务、教化安邦的作用为一体,因而贡茶有五个功能用途:

一是日常饮用,包括喝清茶饮、奶茶饮和果茶饮等。乾隆皇帝喜茶擅诗,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十便选择吉日在重华宫举行茶宴,由乾隆亲自主持。皇帝命题定韵,出席者赋诗联句,而后饮茶,诗品优胜者,可得到御茶及珍物的赏赐。这种品茗与诗会的茶宴活动持续了半个世纪,称为“重华宫茶宴”,传为清宫韵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宫中杂件第2088包,物品类,食品茶叶。(清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十一日)“小太监李文泰传,上要去仙茶小银瓶四瓶,联陪茶小银瓶四瓶,菱角湾茶小银瓶四瓶,春茗茶小银瓶四瓶,观音茶小银瓶四瓶。”乾隆皇帝理政后品茶消遣作《烹雪叠旧作韵》:“石铛聊复煮蒙山,清兴未与当年别。”用石铛煮蒙山茶品饮,没有失去未当皇帝之前的那种清雅兴致。

二是赏赐,包括例行赏赐、不定期赏赐。清宫档案记载:“赏赐妃嫔、公主和朝廷重臣的是蒙顶仙茶,共计一百五十六瓶,奉旨‘赏妃嫔公主等位,大小银瓶茶一百四十三瓶,赏阿桂,和珅……每人蒙顶仙茶六瓶’。”赏赐阿哥的是观音茶,赏赐其余宫廷服务人员的是春茗茶。这表明身份等级越高,受赏赐的茶叶越珍贵。

三是宴会饮用。如各类节日、常朝、凯旋、会射、日讲、经筵、恩荣宴、会试等。

贡茶中陪茶、菱角湾茶、蒙山茶、名山茶主要为上述三个用途。

四是药用,茶叶最早是作为药材使用的。据记载,“嘉庆二年一月十二日,刘进喜请得嫔藿香正气丸三钱,仙药茶二钱一服、两服。”“嘉庆二年九月十八日,王欲清得嫔仙茶二钱、两服。”

五是祭祀。“仙茶”是祭天之品,这也是史料文献中记述专用于祭天的贡茶。故宫专家万秀锋《清代贡茶研究》在其著作中写道:“宫廷中用作祭祀品的茶叶大都是由皇帝精心挑选的。”“祭祀的茶叶也主要集中在蒙顶茶、莲心花茶、普洱茶等几类,在这些茶叶中蒙顶仙茶采摘数量极少,以稀有之物供献祖先也代表了皇帝的仁孝之心。”《名山县志》:“自是相沿迄清,每岁孟夏,县尹筮吉日朝服登山,率僧僚焚香拜采……采三百六十叶,贮两银瓶贡入帝京,以备天子郊庙之供。”这与蒙顶七株仙茶神奇的传说、儒释道三家皆尊奉、唐宋元明清“五朝贡品”的身份有关。

4 蒙顶山贡茶在北京故宫

2010年、2017年,故宫博物院有关专家到名山考察蒙山皇茶进贡历史。2014年故宫出版社出版的《清代贡茶研究》一书中详细记载了清代蒙山贡茶的史实。2022年又出版《故宫贡茶图典》,全面介绍了清宫贮藏的贡茶,其中,录入的茶叶必须是有茶、有名、有记载,与地方志书记录相吻合的共44个茶,蒙顶山茶占8个,占总数的18.2%,占四川贡茶11个中的72.7%。清宫档案中记录内容与清代的《名山县志》《雅州府志》《四川通志》完全一致。

2023年9月2日至11月30日,北京故宫在午门城楼举办“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分四个主题展出555件代表性茶叶、茶文化文物,其中贡茶“仙茶”“陪茶”“菱角湾茶”“蒙山茶”“名山茶”“春茗茶”“观音茶”和当代“蒙顶黄芽”“残剑飞雪”在第四单元“茶韵绵长”中展出。本次特展以市县为单位,蒙顶山茶品类是最多的,充分体现了蒙顶山贡茶的悠久历史、丰富品种和地位之高。

作者系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名山区茶业协会秘书长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典鉴赏:续茶经 之"茶之器"

《御史台记》:唐制,御史有三院:一曰台院,其僚为侍御史;二曰殿院,其僚为殿中侍御史;三曰察院,其僚为监察御史。察院厅居南,会昌初,监察御史郑路所葺。礼察厅,谓之松厅,以其南有古松也。刑察厅谓之魇厅,以寝于此者多梦魇也。兵察厅主掌院中茶,其茶必市蜀之佳者,贮于陶器,以防暑湿。御史辄躬亲缄启,故谓之茶瓶厅。

《资暇集》:茶托子,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子承之。既啜而杯倾。乃以蜡环子之央,其杯遂定,即命工匠以漆代蜡环,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当代。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

贞元初,青郓油缯为荷叶形,以衬茶碗,别为一家之。今人多云托子始此,非也。蜀相即今升平崔家,讯则知矣。

《大观茶论》:茶器:罗碾。碾以银为上,熟铁次之。槽欲深而峻,轮欲锐而薄。罗欲细而面紧,碾必力而速。惟再罗,则入汤轻泛,粥面光凝,尽茶之色。

盏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惟盏热,则茶立发耐久。

筅以筋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壮而末必眇,当如剑脊之状。盖身厚重,则操之有力而易于运用。筅疏劲如剑脊,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


瓶宜金银,大小之制惟所裁给。注汤利害,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


勺之大小,当以可受一盏茶为量。有馀不足,倾勺烦数,茶必冰矣。

蔡襄《茶录·茶器》:茶焙,编竹为之,裹以箬叶。盖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有容也。纳火其下,去茶尺许,常温温然,所以养茶色香味也。

茶笼,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箬笼盛之,置高处,切勿近湿气。

砧椎,盖以碎茶。砧,以木为之,椎则或金或铁,取于便用。

茶钤,屈金铁为之,用以炙茶。

茶碾,以银或铁为之。黄金性柔,铜及石皆能生,不入用。

茶罗,以绝细为佳。罗底用蜀东川鹅溪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罩之。

茶盏,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不宜用。

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太轻,建茶不取。


茶瓶要小者,易于候汤,且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若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若瓶大啜存,停久味过,则不佳矣。

孙穆《鸡林类事》:高丽方言,茶匙曰茶戍。《清波杂志》:长沙匠者,造茶器极精致,工直之厚,等所用白金之数。士大夫家多有之,置几案间,但知以侈靡相夸,初不常用也。

凡茶宜锡,窃意以锡为合,适用而不侈。贴以纸,则茶易损。

张芸叟云:吕申公家有茶罗子,一金饰,一棕栏。方接客,索银罗子,常客也;金罗子,禁近也;棕栏,则公辅必矣。家人常挨排于屏间以候之。

《黄庭坚集·同公择咏茶碾》诗:要及新香碾一杯,不应传宝到云来。碎身粉骨方馀味,莫厌声喧万壑雷。


陶谷《清异录》:富贵汤,当以银铫煮之,佳甚。铜铫煮水,锡壶注茶,次之。


《苏东坡集·扬州石塔试茶》诗: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秦少游集·茶臼》诗:幽人耽茗饮,刳木事捣撞。巧制合臼形,雅音伴控。

《文与可集·谢许判官惠茶器图》诗:成图画茶器,满幅写茶诗。会说工全妙,深谙句特奇。

谢宗可《咏物诗·茶筅》:此君一节莹无瑕,夜听松声漱玉华。万里引风归蟹眼,半瓶飞雪起龙芽。香凝翠发云生脚,湿满苍髯浪卷花。到手纤毫皆尽力,多因不负玉川家。

《乾淳岁时记》:禁中大庆会,用大镀金。以五色果簇龙凤,谓之绣茶。

《演繁露》:《东坡后集二·从驾景灵宫》诗云:“病贪赐茗浮铜叶。”按今御前赐茶皆不用建盏,用大汤,色正白,但其制样似铜叶汤耳。铜叶,色黄褐色也。


周密《癸辛杂志》:宋时,长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百星或五百星,凡茶之具悉备。外则以大缨银合贮之。赵南仲丞相帅潭,以黄金千两为之,以进尚方。穆陵大喜,盖内院之工所不能为也。


杨基《眉庵集·咏木茶炉》诗:绀绿仙人炼玉肤,花神为曝紫霞腴。九天清泪沾明月,一点芳心托鹧鸪。肌骨已为香魄死,梦魂犹在露团枯。孀娥莫怨花零落,分付馀醺与酪奴。


张源《茶录》:茶铫,金乃水母,银备刚柔,味不咸涩,作铫最良。制必穿心,令火气易透。


茶瓯,以白瓷为上,蓝者次之。


闻龙《茶笺》:茶,山林隐逸,水铫用银尚不易得,何况乎?若用之恒,归于铁也。


罗廪《茶解》:茶炉,或瓦或竹皆可,而大小须与汤铫称。凡贮茶之器,始终贮茶,不得移为他用。


李如一《水南翰记》:韵书无字,今人呼盛茶酒器曰。


《檀几丛书》:品茶用瓯,白瓷为良,所谓“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也。制宜口邃肠,色浮浮而香不散。


《茶说》:器具精洁,茶愈为之生色。今时姑苏之锡注,时大彬之沙壶,汴梁之锡铫,湘妃竹之茶灶,宣、成窑之茶盏,高人词客,贤士大夫,莫不为之珍重。即唐宋以来,茶具之精,未必有如斯之雅致。


《闻雁斋笔谈》:茶既就筐,其性必发于日,而遇知己于水。然非煮之茶灶、茶炉,则亦不佳。故曰饮茶,富贵之事也。

《雪庵清史》:泉冽性驶,非扃以金银器,味必破器而走矣。有馈中泠泉于欧阳文忠者,公讶曰:“君故贫士,何为致此奇贶?”徐视馈器,乃曰:“水味尽矣。”噫!如公言,饮茶乃富贵事耶。尝考宋之大小龙团,始于丁谓,成于蔡襄。公闻而叹曰:“君漠士人也,何至作此事!”东坡诗曰:“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此则二公又为茶败坏多矣。故余于茶瓶而有感。


茶鼎,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涤烦消渴,功诚不在芝术下。然不有似泛乳花、浮云脚,则草堂暮云阴,松窗残雪明,何以勺之野语清。噫!鼎之有功于茶大矣哉!故日休有“立作菌蠢势,煎为潺声”,禹锡有“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居仁有“浮花原属三昧手,竹斋自试鱼眼汤”,仲淹有“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景纶有“待得声闻俱寂后,一瓯春雪胜醍醐”。噫!鼎之有功于茶大矣哉!虽然,吾犹有取卢仝“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杨万里“老夫平生爱煮茗,十年烧穿折脚鼎”。如二君者,差可不负此鼎耳。


冯时可《茶录》:芘莉,一名,茶笼也。牺,木勺也,瓢也。


《宜兴志》:茗壶,陶穴环于蜀山,原名独山,东坡居阳羡时,以其似蜀中风景,改名蜀山。今山椒建东坡祠以祀之,陶烟飞染,祠宇尽黑。


冒巢民云: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一壶,任独斟饮,方得茶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迟。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恰有一时。太早或未足,稍缓或已过,个中之妙,清心自饮,化而裁之,存乎其人。


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已远过古人。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此又远过前人处也。陶曷取诸?取其制,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不但杜工部云“倾金注玉惊人眼”,高流务以免俗也。至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世日趋华,抑足感矣。考其创始,自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又提学颐山吴公读书金沙寺中,有青衣供春者,仿老僧法为之。栗色暗暗,敦庞周正,指螺纹隐隐可按,允称第一,世作龚春,误也。


万历间,有四大家:董翰、赵梁、玄锡、时朋。朋即大彬父也。大彬号少山,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遂于陶人擅空群之目矣。


此外,则有李茂林、李仲芳、徐友泉;又大彬徒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蒋伯四人;陈用卿、陈信卿、闵鲁生、陈光甫;又婺源人陈仲美,重锼叠刻,细极鬼工;沈君用、邵盖、周后溪、邵二孙、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沈君盛、陈辰辈,各有所长。徐友泉所自制之泥色,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等名。大彬镌款,用竹刀画之,书法闲雅。


茶洗,式如扁壶,中加一盎,鬲而细窍其底,便于过水漉沙。茶藏,以闭洗过之茶者。陈仲美、沈君用各有奇制。水杓、汤铫,亦有制之尽美者,要以椰瓢、锡缶为用之恒。


名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方为佳也。


壶若有宿杂气,须满贮沸汤涤之,乘热倾去,即没于冷水中,亦急出水泻之,元气复矣。


许次纾《茶疏》:茶盒,以贮日用零茶,用锡为之,从大坛中分出,若用尽时再取。


茶壶,往时尚龚春,近日时大彬所制,极为人所重。盖是粗砂制成,正取砂无土气耳。


仙云:茶瓯者,予尝以瓦为之,不用磁。以笋壳为盖,以槲叶攒覆于上,如箬笠状,以蔽其尘。用竹架盛之,极清无比。茶匙,以竹编成,细如笊篱,样与尘世所用者大不凡矣,乃林下出尘之物也。煎茶用铜瓶,不免汤,用砂铫,亦嫌土气,惟纯锡为五金之母,制铫能益水德。


谢肇《五杂俎》:宋初闽茶,北苑为最。当时上供者,非两府禁近不得赐,而人家亦珍重爱惜。如王东城有茶囊,惟杨大年至,则取以具茶,他客莫敢望也。


《支廷训集》有《汤蕴之传》,乃茶壶也。


文震亨《长物志》:壶以砂者为上,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锡壶有赵良璧者亦佳。吴中归锡,嘉禾黄锡,价皆最高。


《遵生八笺》:茶铫、茶瓶,瓷砂为上,铜锡次之。瓷壶注茶,砂铫煮水为上。茶盏,惟宣窑坛为最,质厚白莹,样式古雅,有等宣窑印花白瓯,式样得中,而莹然如玉。次则嘉窑,心内有茶字小盏为美。欲试茶色黄白,岂容青花乱之。注酒亦然,惟纯白色器皿为最上乘,馀品皆不取。


试茶以涤器为第一要。茶瓶、茶盏、茶匙生,致损茶味,必须先时洗洁则美。


曹昭《格古要论》:古人吃茶汤用,取其易于不留滞。


陈继儒《试茶》诗,有“竹炉幽讨”、“松火怒飞”之句。[竹茶炉,出惠山者最佳。]《渊鉴类函·茗碗》:韩诗“茗碗纤纤捧”。


徐葆光《中山传信录》:琉球茶瓯,色黄,描青绿花草,云出土噶喇。其质少粗无花,但作水纹者,出大岛。瓯上造一小木盖,朱黑漆之,下作空心托子,制作颇工。亦有茶托、茶帚。其茶具、火炉与中国小异。


葛万里《清异论录》:时大彬茶壶,有名钓雪,似带笠而钓者。然无牵合意。


《随见录》:洋铜茶铫,来自海外。红铜荡锡,薄而轻,精而雅,烹茶最宜。

  

【译文】

唐代韩琬(字茂贞,邓州南阳人)《御史台记》记载:唐朝制度,御史有三院:第一个叫做台院,其官员叫做侍御史;第二个叫做殿院,其官员叫做殿中侍御史;第三个叫做察院,其官员叫做监察御史。察院的办公场所察院厅居南,唐武宗会昌(841-846)初年监察御史郑路所修葺。其中的礼察厅,称作松厅,因为其南有一棵古松;刑察厅,称作魇厅,因为在这里就寝的人多梦魇;兵察厅,主管察院的茶饮。其茶叶一定要购买蜀茶中的佳品,贮存在陶器中,以防备暑天发潮变质。御史往往亲自封存或者开启,所以兵察厅又称为茶瓶厅。

唐代李匡《资暇集》记载:茶托子,创始于唐德宗建中(780-783)年间蜀相崔宁之女,因为茶杯没有衬垫,害怕烫手,于是就取碟子托起来。品饮之后,杯子又倾倒了,于是就用蜡环绕在碟子中央,茶杯就固定下来,随即派工匠用漆代替蜡环,进奉给蜀相。蜀相很惊奇,就为之命名并告诉亲朋好友,人们都认为很方便,当时就流行开来。此后,传承者再环其底部,更新其规制,从而使茶托子发展到上百种形状。

唐德宗贞元(785-805)初年,青州郓城用缯布加油漆制成荷叶形状,用来衬垫茶碗,形成另外一种碟子。今人大多说茶托子就是起源于此,其实不然。蜀相即如今的升平崔家,一问便知究竟。

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谈论茶器说:罗碾,茶碾以银质的为最好,熟铁制成者次之。槽要做得又深又陡,轮要做得又锐又薄。罗网要细密,罗面要拉紧,碾茶时一定要用力,并且速度要快。(罗茶时则要动作轻缓,罗面掌握水平,不怕反复多次,这样茶的细末几乎不会有什么损耗。)只有经过两次过罗的茶末,入水之后会轻轻漂起,在茶汤的表面有光泽凝聚,从而充分显现出好茶所应有的色泽。

茶盏,必须度量茶叶的多少,从而决定所用茶盏的大小。如果茶盏高而茶叶较少,就会遮盖住茶的色泽;如果茶叶较多而茶盏较小,就会使水量不足以充分溶解茶末,尽显茶之真味。茶盏只有在加热的情况下,才会使茶叶充分发挥其色香味,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茶筅,是击拂专用的工具,以竹节细密的老竹加工而成。筅身即筅把要厚重,筅头即前端的竹帚则要稀疏有力,根部要粗壮而末梢要纤细,应当像剑脊般的形状。这是因为筅身厚重,就能在操作时有力,便于运用;筅头稀疏有力,根粗末细如剑脊的形状,就会使得在击拂时即便用力过猛也不会产生浮沫。


茶瓶,适合用金银,其大小规格,只有按照具体需要来决定。注汤(即将煎好的水注入茶盏)这个环节的关键,只是取决于茶瓶口嘴的大小和形状罢了。茶瓶的口,要稍微大一些,而且曲度要小一些,这样注汤时力量就比较集中,水流不会分散;茶瓶嘴的末端,要圆小而且尖削,那么在注汤时就会有所节制,水流不会形成滴沥。这是因为注汤时力量集中,那么茶叶的色香味就能迅速发挥出来;注汤时有所节制而不形成滴沥,那么茶盏表层的粥面就不会被破坏。


茶勺,是添续茶水的工具,其规格大小,应当以可以盛下一盏茶水为适量标准。如果盛水超过一盏,就要把多馀的水倒回去;如果不足一盏,又要再舀一次加以补充。这样倾倒数次,就会使盏中的茶水凉了。


北宋蔡襄《茶录》下篇论茶器:茶焙,用竹篾编制而成,外面包裹箬叶。上面盖起来,以便收拢火气;中间隔成两层,以便扩大容量。把茶饼放在上层,下层放置炭火,与茶饼保持一尺左右距离,使其中保持温暖的状态,就是为了保养茶的色香味。


茶笼,没有放入茶焙烘烤的茶饼,应当用箬叶紧密封裹,放在茶笼中盛起来,置于高处,切不要接近潮湿之气。


砧椎,砧和椎是用来捶碎茶饼的工具。砧板以木头做成,椎以金或者铁制成,取其方便实用。


茶钤,用金或铁屈曲而制成,用来夹住茶饼进行烘焙。


茶碾,用银或铁制成。黄金本性柔软,而铜和黄铜都容易生锈,不能选用。


茶罗,以罗网极细的为最好。罗底要用四川东川鹅溪绢中特别细密的,放到开水中揉洗干净后罩在罗圈之上。


茶盏,茶色浅白,适宜黑色的茶盏。建安所制造的茶盏黑里透红,纹理犹如兔毫,其坯稍厚,经过烘烤后久热难冷,最适宜饮茶之用。其他地方出产的茶盏,有的坯太薄,有的颜色发紫,都比不上建盏。那些青白色的茶盏,斗茶品茗的行家自然不会使用。茶匙,茶匙要有一定重量,这样用来击拂才会有力。以黄金制作的茶匙为最好,民间多用银、铁制成。用竹子制成的茶匙太轻,建茶一般不用。


茶瓶,用于烧水的汤瓶要小一点,以便于观察开水变化的情形,而且点茶注水的时候能够把握好分寸。汤瓶以黄金制作的为最好,民间多用银、铁或者瓷制作。如果茶瓶过大,品饮时有所剩余,停久茶味过熟,就不好了。


宋代孙穆《鸡林类事》记载:高丽方言,茶匙叫做茶戍。


宋代周辉《清波杂志》记载:长沙的工匠,制造茶具极其精致,其工价之高几乎与所使用的白银的价格相等,士大夫之家多有收藏,放置到几案之间,只知道相互夸耀珍贵奢侈,并不经常使用。一般说来茶叶适宜锡器,我认为锡器比较合适,而且实用而不奢侈。如果器具上贴上纸,则容易损坏茶的味道。


张舜民(字芸叟)说:吕公著(字晦叔,封申国公,世称吕申公)家有茶罗子,一个以黄金装饰,一个以棕毛为栏。正接待宾客的时候,招呼要银罗子,就是接待平常的客人;索要金罗子,就是接待皇帝身边的人;索要棕栏罗子,就一定是公辅大臣。家人经常要排着队在屏风间等候召唤。


《黄庭坚集》中有《同公择咏茶碾》诗写道:要及新香碾一杯,不应传宝到云来。碎身粉骨方馀味,莫厌声喧万壑雷。


北宋陶谷《清异录》中说:富贵汤,应当用白银制作的茶铫煎煮,非常好。用铜制的茶铫煮水,用锡制的茶壶注茶,次之。


《苏东坡集》中有《扬州石塔试茶》诗写道: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秦少游集》中有《茶臼》诗写道:幽人耽茗饮,刳木事捣撞。巧制合臼形,雅音伴祝。


《文与可集》中有《谢许判官惠茶器图》诗写道:成图画茶器,满幅写茶诗。会说工全妙,深谙句特奇。


元代谢宗可《咏物诗》中有《茶筅》诗写道:此君一节莹无瑕,夜听松声漱玉华。万里引风归蟹眼,半瓶飞雪起龙芽。香凝翠发云生脚,湿满苍髯浪卷花。到手纤毫皆尽力,多因不负玉川家。


南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记载:宫中大的庆典活动,用镀金的大(陶制的扁形口大而撇的器皿)摆设五色水果,中间放龙凤团茶,称作绣茶。


南宋程大昌《演繁露》中说:《东坡后集二》中有《从驾景灵宫》诗写道:病贪赐茗浮铜叶。按今天御前赐茶都不用建盏,而用大汤,色泽正白,只是其制作的形制类似薄铜片所做的铜叶汤罢了。这种称为铜叶的茶盏呈黄褐色。


南宋周密《癸辛杂志》记载:宋代,长沙茶具制造精妙,甲于天下。每副茶具用白银三百星或五百星(金银一钱为一星),凡是有关茶的器具都应有尽有。外面用一个饰有穗带的银盒子盛起来贮存。赵葵(字南仲)丞相做潭州(治今长沙)知府的时候,用黄金千两制造茶具,进贡给朝廷。理宗皇帝(葬穆陵)大喜,因为这是宫中的工匠所不能制作的。


元末杨基《眉庵集》中有《咏木茶炉》诗写道:绀绿仙人炼玉肤,花神为曝紫霞腴。九天清泪沾明月,一点芳心托鹏鸪。肌骨已为香魄死,梦魂犹在露团枯。孀娥莫怨花零落,分付馀醺与酪奴。


明代张源《茶录》中说:茶铫,金是水之母,银则刚柔兼备,味道不咸不涩,是用来做茶铫的最好材料。茶铫的中间一定要穿透,以便能透过火气。(以上不见于张源《茶录》,而近于许次纾《茶疏》)茶瓯,以白瓷为最好,蓝白色的次之。


明代闻龙《茶笺》中说:茶,山林隐逸之人,所用茶铫以白银制成也不可能,何况用黄金制作茶呢?如果就使用长久而言,还是用铁制作的为好。


明代罗廪《茶解》中说:茶炉,用陶器或者竹子制成,其大小要与茶壶的大小相称。凡是贮藏茶叶的器具,一定要始终贮藏茶叶,不能改作他用。


明代李如一(名鹗,以字行,又字贯之,江阴人)《水南翰记》中说:韵书没有字,今人称盛茶、酒的器具叫做。


《檀几丛书》中说:品茶所用的茶瓯,以白瓷为佳,所谓“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其形制适宜小口而中间部分较深,这样能使茶色漂浮而香味不散。


明代黄龙德《茶说》中说:饮茶器具精致洁净,茶就会因此而增添光彩。至于当今苏州的锡壶、宜兴出产的时大彬紫砂壶、开封出产的锡铫、湘妃竹所制成的茶灶以及宣德窑、成化窑所出产的茶盏,无论高人隐士、诗人词客,还是贤明的士大夫,没有不倍加珍重和宝爱的。就是说自唐宋以来茶具的精致,也未必有当今如此雅致的。


明代张大复《闻雁斋笔谈》中说:茶叶采摘之后,其自然之性一定要借阳光散发开来,并且遇到作为知己的水。但是,不经过茶灶、茶炉烹煮,也达不到最佳效果。所以说,饮茶是一种富贵之事。


明代乐纯《雪庵清史》中说:甘测的泉水容易变形,如果不是用金银器盛起来,那么其味道必定冲破茶具的局限而散发出来。宋代有人赠送中泠泉给欧阳修的,欧阳修惊讶地说道:“先生您本来是贫寒的士人,为什么还要奉送如此厚重的礼物呢?”然后徐徐观察所馈赠的茶具,于是说道:“水味穷尽啦!”唉!诚如欧阳修先生所说,饮茶乃是富贵的事情。曾经考察宋朝的大小龙团茶,创始于丁谓,成于蔡襄。欧阳修听说后感慨道:“君谟作为一个士人,怎么能够做这样的事情?”苏东坡有诗写道:“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由此可见,丁、蔡二人对于茶的声誉又败坏很多啊!因此,我面对茶瓶而有所感触。


茶鼎,是炼丹和煮水的地方,那些在明月之涧和白云之龛所出产的茶品,经过茶鼎的烹煎,可以涤烦消渴,其功用确实不在灵芝、白术等养生妙品之下。然而,如果没有泛乳花(烹茶时茶盏上所泛的浮沫)、浮云脚(盏面所浮的蒸汽),那么草堂暮云阴,松窗残雪明,用什么伴随野语清言?啊!鼎对于茶事的功用太大了!因此,唐代皮日休有“立作菌蠢势,煎为潺声”的诗句,刘禹锡有“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的诗句,宋代吕居仁有“浮花原属三昧手,竹斋自试鱼眼汤”的诗句,范仲淹有“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的诗句,罗大经(字景纶)有“待得声闻俱寂后,一瓯春雪胜醍醐”的诗句。啊!鼎对于茶事的功用是太大了!即使如此,我还是叹赏卢仝的“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杨万里的“老夫平生爱煮茗,十年烧穿折脚鼎”,像这两位先生,差不多可以无负此鼎了。

明代冯时可《茶录》记载:芘莉,也叫做,就是茶笼。牺,就是木勺,也就是茶瓢。


《宜兴志》记载茗壶说:陶窑分布于蜀山的周围。蜀山又叫做独山,苏东坡居住阳羡的时候,认为这里很像蜀中的风景,改名叫做蜀山。如今山顶还建有东坡祠进行祭祀,因为制陶的烟雾飘来熏染,东坡祠的建筑尽呈黑色。


冒襄(字巢民)《茶汇钞》中说:茶壶,以小巧为最佳,每一个客人一个茶壶,任其独自斟茶品饮,这样才能得到茶中真味。为什么呢?茶壶小巧就不会使香气消散,味道也不会改变。况且茶中的香味,不早不晚,恰在一时之间,太早或者未足,稍缓或者已过,其中的奥妙,清心悦神,品饮自知,通晓其中的变化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完全在于其人的自我体味。

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中说:饮茶风尚发展到明代,不再碾成细末、加入香药、制成团饼,这也是远远超过古人的地方。近百年以来,茶壶淘汰了银壶、锡壶以及福建、河南的瓷壶,而崇尚宜兴紫砂陶壶,这又是近人远远超过前人的地方。宜兴陶壶的可取之处何在?就在于它用当地山中的含砂陶土,能够充分发挥天然真茶的色香味,如杜甫《少年行》诗中所吟咏的“倾金注玉惊人眼”,其形制高流也是着意于免俗。至于名家所制作的茶壶,一个茶壶的重量不过数两,其价格往往高达一二十两银子,从而能使泥土与黄金争价。世风日趋浮华,也足以令人感慨了。考察宜兴陶壶的创始,可以追溯到金沙寺的和尚,因为年代久远已经不知道他的名字了。另一种说法,是提学副使吴仕(字克学,又字颐山,宜兴人)曾在金沙寺中读书,其青衣小童名叫供春,他模仿老和尚的方法制作陶壶。如今传世的供春壶,色泽如栗子黯然沉着,坚实刚硬,犹如古代的金银铁器;敦厚笃实,形制周正,壶上手指的螺纹隐隐泛起,清晰可辨,可以称得上天下第一了。世人称它为龚春,是不对的。


万历(1573-1620)年间,有四大制壶名家:董翰(号后溪)、赵梁(一作赵良)、玄锡、时朋。时朋即时大彬的父亲。时大彬号少山,他在艺术风格上不追求艳丽妩媚,而以古朴、雅致、坚实、栗色作为特征,工艺奇妙,巧夺天工。于是就在陶艺领域标举大雅遗风,独擅空群之名目。(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此外,还有李茂林(名养心)、李仲芳(茂林子)、徐友泉(名士衡);又有时大彬的徒弟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蒋伯(名时英)四人;陈用卿(俗名陈三呆子)、陈信卿、闵鲁生(名贤)、陈光甫;还有婺源人陈仲美,所制文玩器具反复镂刻,重叠雕饰,极其细腻,堪称鬼斧神工;沈君用(名士良)、邵盖、周后溪、邵二孙、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沈君盛、陈辰(字共之)等,也都各有所长。徐友泉所自制的茶壶,泥色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等名目。在茶壶上镌刻题款也是从时大彬开始的,运用竹刀刻画,书法娴雅。


茶洗,又叫做漉尘,式样像扁壶,中间加有一个弧形的鬲,底部有细孔,以便于冲洗掉茶叶中的沙尘。茶藏,是用来留住洗过的茶叶的工具。这两种茶具,陈仲美、沈君用都有非常奇异的制作工艺。至于水勺、汤铫之类的茶具,世间也有制作得尽善尽美的,但日常还是以椰壳、葫芦器、锡器最为实用和常见。


茶壶的制作,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适宜弧形拱起而不适宜平面,这样可以使得汤力集中,香气氤氲,才称得上达到了最佳效果。


茶壶如果出现有陈杂气味,就要先用沸水倒满洗涤,并且乘热倒掉,随即浸入冷水之中,也要马上拿出来将水倒掉,这样其元气就可以恢复了。

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茶盒,用来贮藏日常所用的零星茶叶,以锡制成,其作用是从大坛中分取茶叶,一盒用完之后再从大坛中取用。(此则不见于《茶疏》,而与张源《茶录·分茶盒》略似)茶壶,往时崇尚龚(供)春所制的紫砂壶,近日则是时大彬所制的茶壶,非常受人珍重和宝爱。因为紫砂壶都是用粗砂烧制而成,正是取其砂不含土气的优点。

仙说:茶瓯,我曾经以陶制成,而不用瓷。用笋壳作为盖子,再用槲叶覆盖在上面,如同箬叶斗笠的形状,以此来遮蔽尘埃。然后以竹架盛起来,无比清幽。茶匙,用竹篾编成,细如笊篱一样,形状与尘世所使用的大不相同,乃是山林隐逸生活中的物件。煎茶使用铜制的茶瓶,不免会有铜锈之味,用砂陶所制的茶铫也嫌有土腥气,只有纯锡乃是五金之母,制成茶铫能够增益茶水的质量。


明代谢肇《五杂俎》记载:宋初福建所出产的茶叶,以北苑为最好。当时上贡给朝廷的茶叶,如果不是中书省和枢密院以及皇帝身边的人都得不到赏赐,而民间也都极其珍重爱惜。例如王东城有一个茶囊,只有杨大年来,才会取出来烹茶待客,其他客人没有敢于奢望的。


明代支廷训《支廷训集》中有一篇《汤蕴之传》,也就是给茶壶所做的传记。


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中说:茶壶以砂陶所做的为最好,既不会侵夺茶的香味,而且也没有熟汤气。锡壶有赵良壁所制的也很好。吴中的归锡、嘉禾的黄锡,价格都是最高的。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说:茶铫和茶瓶,以瓷器、陶器为最好,铜器、锡器次之。以瓷壶注茶、砂铫煮水这样的配置为最好。茶盏,只有宣德窑所出的坛盏为最好,质地厚重,色白莹润,样式古雅。有一种宣德窑的印花白色茶瓯,式样得中,莹然如玉。其次是嘉靖官窑,以茶盏底部中心有茶字的小盏为美。要烹试茶叶,以色泽黄白为好,怎么能容忍青花瓷器变乱其色泽?注酒也是一样,只有纯白色的器皿最为上乘,其馀的品种都不足取。


烹试茶叶,以洗涤器具作为第一要务。茶瓶、茶盏、茶匙等茶具一旦出现铁锈味,就会损坏茶的色香味,所以必须预先清洗洁净才好。


明代曹昭(字明仲,松江人)《格古要论》中说:古人饮茶用,取其容易喝干而不会留滞的优点。


明代陈继儒《试茶》中有“竹炉幽讨”、“松火怒飞”的诗句。[原注:竹茶炉以出产于无锡惠山的为佳。]清代《渊鉴类函·茗碗》记载:韩愈诗中有“茗碗纤纤捧”的句子。


清代徐葆光(字亮直,长洲人)《中山传信录》记载:琉球群岛的茶瓯,表面呈黄色,上面描画着青绿花草,据说出产于土噶喇。其质地略显粗糙而没有花纹,但有作水纹的,出产于大岛。茶瓯之上造有一个小木盖,用朱黑色漆好,下面有一个空心托子,制作颇为精致;另外,还有茶托、茶帚等。只有茶具、火炉与我国大陆稍微有些差异。


清代葛万里《清异论录》中说:时大彬所制的茶壶,有一种名叫钓雪,形状好像一个人带着斗笠在垂钓,但是形制意态自然,没有一点牵强之意。

清代屈擢升《随见录》记载:洋铜茶铫,来自海外。红铜表面烫上锡,器形很薄,重量很轻,精致而且高雅,用来烹茶最为合适。


文/网络综合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