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哈尼茶庄

找到约28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六大茶山贺开古茶庄园亮相首届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推介会

  2015年2月6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旅游报社和新华社手机电视台三家单位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遗产旅游目的地推介会”在北京隆重举办。本次活动以“品鉴历史之美、彰显旅游魅力”为主题,上午举行推介会开幕式暨颁牌仪式、主题演讲,下午举行专题推介会。勐海六大茶山古茶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参加会议,向与会人员介绍西双版纳六大茶山贺开古茶庄园项目。

  

  上午开幕式上,主办方为获得荣誉的目的地颁发了牌匾和证书,以资鼓励。开幕式结束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先生针对如何提升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进行主题演讲,勐海六大茶山古茶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针对西双版纳六大茶山贺开古茶庄园项目向与会人员进行推介交流。

  

  2014年12月,文汇中国网发布《关于公布“2014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入选结果的公告》,正式公布2014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入选结果。六大茶山贺开古茶庄园以其风光秀美、古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郁等独具特色的优势,以95万余票社会各界的网友投票名列公众投票第一,且远超第二名50余万票的票数,入选该名录,与四川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景区、山西平遥古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藏布达拉宫等36个举世闻名的景区荣获“2014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景区”称号。

  

柏联普洱茶庄园基本法(下篇)

第三部分 柏联普洱茶庄园的十年之路

位于澜沧县惠民乡的景迈山境内有上万亩种植在雨林中的千年古茶园,茶山是那么美。茶叶是那么好,1950年建国一周年时,当地的布朗族头人岩洒就专门选择了景迈茶送给毛主席。2001年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送给各国首脑的礼品中也有景迈茶。美丽的景迈山成为柏联集团又一个圆梦的地方。

自2006年开始筹备,收购了拥有50年历史的国营惠民茶厂,引入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由港资柏联集团投资两个亿的国内首个普洱茶庄园,于2008年7月21日在普洱市景迈山正式启幕。庄园集种植、加工、旅游、文化、服务为一体,在普洱茶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通过挖掘普洱茶文化,同时突显景迈山的人间美景,提升普洱茶的健康和文化价值,并带动旅游业、服务业、销售业、酒店业、慈善业等多行业的共同发展。这座以景迈山为基地,以文化为灵魂,以保护为基础,以品牌为先导的世界级庄园,被称作一座普洱茶的自然博物馆。

普洱茶要成为一个大的产业,要想成为世界饮料的高端,就要走普洱茶庄园之路。由于葡萄酒与普洱茶的生产,都注重产地、年份、拼配与文化含量。借鉴葡萄酒庄园的模式,打造世界第一的普洱茶庄园,意在将普洱茶与其擅长的旅游产业开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景迈山普洱茶庄园打造成普洱市的边三县——“普洱绿三角”的一个亮点。

今天的柏联普洱茶庄园,拥有11000亩欧盟有机(IMO)认证和中国有机认证的疏林茶园,一个全透明的制茶坊和三个初制厂,茶工1700余人,年产400余吨普洱茶,精制产品100余个,已成为全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普洱茶庄园。

柏联普洱茶庄园的出现,给业界注入了新风尚,作为一种全新的、嫁接了多种行业的经营模式,柏联的成功,为许许多多的茶企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一、庄园诞生

源于柏联主人刘湘云和景迈山的一次偶遇。

一年夏天,刘湘云受朋友之邀,来到中国西南边境和缅甸邻近的景迈山,人们告诉她,这是中国和世界的茶源地之一,存活着千年前人工栽培的古茶园。她深深的为这片天地着迷,从这里爱上了普洱茶。茶给了她震撼,甚至改变了她的生活。于是她决定在景迈山建起了自己的庄园,用心做好每一片茶,让亲人和朋友们分享,从中去品味生养我们的亘古的大地、去品味时光的流转和人生。

在柏联决定进入普洱茶产业之前,曾认真地思考过:柏联应该以何种方式进入普洱茶产业.柏联的目标是什么.柏联需要做什么样的茶品牌.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策划、论证、考察、调研后,一种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的模式,集普洱茶种植、生产、营销、文化、旅游、科研为一体的全新产业模式——柏联普洱茶庄园,最终被敲定!

法国的波尔多地区的酒庄,都是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庄园,是世界上公认的极品红酒区,以各具特色和品质完美而远近闻名。其实不仅法国的庄园有传说,云南普洱茶也有相似的背景。早在几百年前,在云南的茶区,普洱茶以茶号、商号的形式散落在民间,当年史料中提到的“认茶山”等行为就是“普洱茶庄园”的雏形,比如大家熟悉的“宋聘号”、“同庆号”、“福元昌”号等等,每个茶号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茶的庄园。但柏联期望,普洱茶庄园的出现,不仅是对过去的简单回归,也不是对法国红酒庄园的模仿,而是一种在新经济环境下的提升,注入了现代的理论。同时,伴随着普洱茶庄园的出现,位于省会城市商业的钻石地段开设的普洱茶旗舰店,普洱茶会所,普洱茶体验馆将也先后启幕,全新呈现了普洱茶健康生活的理念。

二、庄园主要建设内容(九大内容、两个核心基地、三大旅游配套项目)

柏联普洱茶庄园是以茶为主题,一二三产融合,茶业、旅游业、休闲养生三大产业联动的综合体,是高原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个精品工程与范本。庄园的建设以两大茶叶基地为核心,涵盖九大建设内容,涉及茶园种植、现代化工厂生产、构建营销渠道与品牌运作,通过构建茶叶全产业链打通了一二三产,并将茶产业与旅游、休闲养生深度结合起来开发,拥有三大旅游配套项目。

(一)庄园按照省政府关于“有主体、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有展示、有文化”六个有的要求来建设,堪称云南省庄园建设的典范之作

2013年,省政府提出了庄园建设的“六个有”:要按照有主体、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有展示、有文化的要求,在全省打造100个省级特色农业庄园。

柏联普洱茶庄园建有茶园、制茶坊、茶仓、茶道、茶山寨、茶博物馆、祭茶祖、茶佛寺、雨林会所九大内容,正是“六个有”之最好诠释。

有主体:指的是开发主体为企业,柏联普洱茶庄园开发主体为柏联集团。

有基地:柏联拥有1.1万亩自有茶园基地及景迈山2.8万亩合作古茶园基地,以及现代化的茶叶制造工厂及原产地仓储基地,并建有精品酒店、付腊温泉休闲养生旅游区,介入老达堡拉祜族音乐村开发。

有品牌:柏联集团打造的是世界第一个普洱茶庄园、普洱茶的世界知名品牌,引领健康生活方式。柏联集团在进入普洱茶行业之前,已经在精品酒店、SPA、古镇旅游等板块,积累了深厚的品牌文化,特别是柏联一直强调的细节和服务意识,均走在行业的前列,在进入普洱茶行业之后,力邀全球顶级设计师团队和咨询公司,对品牌形象进行规范。今天的柏联普洱,被评为普洱茶行业的奢侈品,不是柏联普洱的价格昂贵,而是其所呈现出来的品牌气质,符合奢侈品的定义。

有展示:制茶坊、茶仓、茶道、茶博物馆、茶山寨、茶祖庙、茶佛寺、雨林会所、旗舰店、体验馆都是展示产品、文化、生活方式的绝佳场所,打造景迈山朝圣之旅,倡导健康的慢生活。

有文化:深入挖掘景迈山原生民族的生态文明、精品旅游文化、现代庄园文化、茶文化、休闲养生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等。

(二)庄园建设九大内容:

茶园:柏联拥有1.1万亩自有茶园基地及景迈山2.8万亩合作古茶园基地。自有1.1万亩茶园是过了欧盟认证的疏林有机茶园。茶园是第一车间,经过十年的雨林再造工程,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国营农场时代的台地茶园变成了疏林有机茶园。有人评价柏联普洱茶庄园的茶叶是吃水果长大的,这不是无由来的。在庄园里,有更多的林木和果树,树上有欢快歌唱的小鸟和蹦蹦跳跳的松鼠,茶园里有放养的茶花鸡和各种小动物。柏联人认为,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才能造就一片品质优良的茶叶产品。

制茶坊:庄园茶讲究原产地的纯料、独特的加工工艺和原产地窖藏。融入了现代与传统建筑设计风格的制茶坊,是中国最美的茶厂。透过明亮的大落地窗可以参观整个庄园茶的生产流程。其引进了洗茶机,可以清除掉茶叶上的鸟粪、昆虫和灰尘什么的,在第一关上就保证了茶叶的卫生。其他方面还引进了几项专利产品,以保证在在制茶方面拥有最先进和完备的工艺,按照高于国标的企业标准进行生产。柏联普洱茶庄园,按照后现代工业化生产的要求,结合了传统制茶技艺,从生产流程的设计和管控上,完全做到产品流向管理。

茶仓:原产地窖藏,是中国第一座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普洱茶后发酵可控的专业窖藏。

茶道:创意性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创作了“少数民族茶道”、“茶禅一味茶道”和“中国青花国粹茶道”等意蕴丰富的茶道表演艺术。柏联普洱把国人饮茶的生活方式上升到种精神层面和艺术高度,旨在通过普洱茶道给人们一种关注身心和谐的品质生活方式。柏联普洱的原生态民族茶道,承载了云南景迈山的一千三百年的少数民族茶文化,融和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以云南最早种茶的布朗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哈尼族姑娘为茶艺师,以少数民族乐器巴乌、木琴、葫芦丝等民乐为伴奏,在朴素、悠扬的民族乐曲中,用民族舞蹈语言再现了澜沧江两岸雨林种茶先民们古朴、简单而又纯真的生活状态。原生态民族茶道茶道倡导了一种真诚、自然、淳朴、和谐、简单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回到一种返朴归真、与自然融合的心境中。

茶博物馆:庄园配套了一个古色古香的老茶博物馆,陈列着宋聘号、陈云号、敬昌号、同庆号等百年老字号产品,以及大红印、八八青等优质普洱茶产品。

茶山寨:景迈山景迈、芒景两大古村落,展示民族民俗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

茶祖庙:由柏联投资建设,按照芒景布朗族的“一祖六神”文化进行打造,是祭祀茶祖帕哎冷的圣地,成为景迈山茶祖朝圣之旅最重要的一站。

茶佛寺:景迈山的傣族、布朗族信仰南传小乘佛教,每个山寨都有大小形态不一的寺庙佛塔,金色的佛塔在寨子里特别显眼。柏联将保护好这些寺庙建筑与文化,并与寺庙合作共推景迈山茶修之旅。

雨林会所:一座藏在雨林深处的私密会所,建在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腹地,与布朗族、傣族、哈尼族、佤族的古村落作伴,放松身心,聆听天籁,体会来自远古的召唤。

(三)庄园建设的两个核心基地

柏联庄园的打造是围绕1.1万亩自有茶园基地及景迈山2.8万亩合作古茶园基地来进行的,茶园、制茶坊、茶仓、茶道、茶山寨、茶博物馆、祭茶祖、茶佛寺、雨林会所等九大内容,都是在这两大基地里进行建设。前者原是国营惠民茶厂,因体制问题发展艰难,经改制打造成柏联普洱茶庄园。而后者属于景迈与芒景两个村委会。因两个基地的情况截然不同,柏联采取了不同的打造方法。

1、景迈山古茶园及古村落以保护为主,尽量将开发放在原惠民茶厂及周边进行。

2、对于自有茶园基地的开发,按照“公司+基地+茶工”模式进行。合作的景迈山古茶园,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模式进行。景迈村与芒景村各组建一个茶农专业合作总社,柏联与两大合作总社深入整体合作,并扶持其做大做强。

3、借鉴景迈山世居民族千年来形成的疏林茶园传统,将原惠民茶厂1.1万亩台地茶改造成通过欧盟标准的有机疏林茶园。

(四)三大旅游配套项目

早在2006年,柏联集团就作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参与普洱市“绿三角”旅游规划开发,并入驻惠民镇做茶产业与旅游业。2012年,全省选重点扶持的旅游二次创业项目,将茶的旅游文化项目放在景迈山,由柏联来打造景迈山茶祖文化旅游,将景迈山茶祖景区规划为4A景区。柏联还参与惠民旅游小镇开发。柏联普洱茶庄园拥有茶、旅游、休闲养生三大产业,除了庄园茶祖庙等九大建设内容本身就可以作旅游观光与深度体验之外,还建有三大旅游配套项目:

(1)建在普洱茶庄园内的精品酒店。

(2)正在开发建设的付腊温泉。其以乡村旅游来带动,拥有森林温泉酒店、户外的运动休闲中心,开辟有山地车赛道、自行车赛道、房车营地、热气球活动基地,通过运动达到养生养老的目的。

(3)参与老达堡音乐村建设。老达堡有200户拉祜族,人生来就会唱歌、跳舞,展现民族风情。

三、用新型高原特色农业模式改造传统茶业

其体现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方面。

(一)走一二三产融合的道路,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农业是第一产业,其要真正发展壮大,必须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道路,具体到茶业而言,也就是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从茶园到茶杯进行全产业链打造。柏联普洱茶庄园拥有自有1.1万亩茶园基地以及2.8万亩古茶园。前者以前属于惠民茶厂,以种植与加工为主,销售开始是计划调拨,后来放开市场以客户下订单为主。其主要长项在于一产二产,至于属于三产的商业与服务业,其并没有走出去开拓市场的能力,更谈不上创建品牌,以坐等客户上门,或者到茶叶批发市场推销为主。惠民茶厂的体制与企业建设水平,只能适应计划经济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到了21世纪初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惠民茶厂由当年的明星企业迅速沦为边缘企业,也是题中应有之义。2007年通过改制,成立柏联普洱茶庄园,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施行先进的管理经营模式,以做精品为核心定位,融合一二三产,茶叶、旅游与休闲养生三大产业相辅相成,共同做大柏联普洱茶庄园这一精品品牌。

同时,景迈山的2.8万亩古茶园产权在茶农手上,其属于典型的小散乱种植、加工与经营模式,光靠农户是很难融合一二三产进行整体打造。柏联以“公司+基地+茶农专业合作总社”的形式,与景迈山茶农展开深度合作,在充分保护古茶园的基础上对之进行深入的综合性开发。

要做好精品,必须深入理解市场真实的需求,通过深度对接市场,来倒逼供给侧改革,从而从茶园种植开始,乃至加工、仓储,到销售与展示,施行一系列与市场深度接轨的精品工程,以改变目前我国农业与农村落后的现状,实现农业的转型与升级。

1、种植管理层面

1.1万亩茶园,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不追求产量,追求品质:

(1)茶园实施严格的种植管理

A、疏林茶园改造(生态改造)

第一、现有茶园种非茶类植物,以落叶植物为主,叶子落下来变成有机肥,种了将近十万株。

第二、间伐、放养茶树。10—15米放养一蓬茶树,营造植物多样性与立体空间。放养型茶树花开得多,吸引昆虫授粉,为昆虫的繁衍创造良好的环境。修整茶树与茶树之间的行距,让阳光照到茶树之间的土地上,微生物、矮草能生长。改制以前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土壤有农药残留。用分解农残的药物进行灌溉,进行土壤改造,分解重金属,做到零农残,确保食品安全。

B、有机茶园建设

不使用化肥、农药,使用经过欧盟认证的有机肥、有机农药。禁止在茶园里大量种其他经济作物,因为种多了,茶农出于保产、增产的目的用农药、化肥。发豆科植物给老百姓种,固氮。用牛粪、杂草、腐殖土做有机肥,发放给老百姓施用。

C、在各个生产队进行宣传教育,规范农事活动,制定严格的有机茶种植规范制度。公司专门成立了有机茶项目管理部,来实施有机茶园建设。

(2)公司对茶农的管理与支持

A、有机农药、有机肥料由公司统一购买,免费发给茶农统一使用。

B、颁布禁用农药名目,禁用除草剂。

C、有病虫害,生产队上报公司,由有机项目部确定针对措施,再喷洒生物农药。

D、鼓励物理除草,补助60元一亩。

E、收鲜价根据市场行情,逐年价格上浮。

F、内部茶园标准认证。按公司的系统做的茶工,颁发有机茶认证证书,在工厂有备案,给一个更高的收鲜价格,没有证的,就不是有机茶,给另一个价格。以前靠行政手段强制实施,现在让农民转过来主动要求认证。这是由推广期的示范强制,到巩固期精细化深度有机成果巩固的表现。以前对队,现在对户,管理越来越精细化。

2、加工

(1)根据产品开发品系,在加工过程中有不同的工艺和产量。

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工艺。由产品计划倒推采用什么品种、质量与等级的鲜叶,按什么工艺来做。

(2)生产出的原料只要不达标,严格控制不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精细化生产控制,保证出厂产品都符合企业标准。企业标准高于国标。

3、五大生产管理体系

产品初制生产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产品精制生产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产品生产成本控制体系、产品仓储质量控制体系、产品可追溯体系(种植、加工到仓储)。五大体系保证庄园产品有机、安全、健康,从茶园到茶杯的生产质量控制体系。

打造环境友好型农业,做到各种生态平衡(茶园生态平衡、公司和茶农生态平衡)

4、景迈山整体打造

注重挖掘保护景迈山少数民族文化,在景迈山本着保护先行原则,再开发。景迈山茶祖文化旅游开发指导原则(十六字方针):保护先行、浮现文化、高端配套、标准发展。

在古茶园方面,不追求高价格、高产量来获取利益,不过度采茶,要养树。平衡公司与景迈山上五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比如山上搞旅游活动、茶叶项目要做到平衡,五个民族都要参与,不能偏颇,这样才能做到民族团结。开发茶祖庙等项目做到四个融合:

(1)与当地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融合;

(2)与自然景观融合;

(3)与村容村貌(建筑样式风格)融合;

(4)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

(二)管理人性化,保障了茶工与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繁荣了边疆经济

1、管理人性化

对于茶工:

第一、逐年提高鲜叶采收工资,一年提高10—15%。

第二、有机茶园建设,有机肥、生态农药公司统一采购,茶工在农事活动中不用出钱。

第三、公司逐年改善生产队的生产、生活设施,路水电三通,建垃圾场、篮球场等。

第四、茶工子女就学扶持,考上大学补助1000元;职工去世发500元慰问金;困难茶工扶持等。

对于员工:

改制时茶厂有210名职工,只要认同公司理念,愿意留下来,全部接收。改制的2007年,职工一个月900元工资,到现在,中层都是5000元(不含五险),中层老员工工资翻了六倍。庄园(连酒店)拥有320名员工,百分之九十五的员工都来自当地茶工中的富裕劳动力。

四、柏联庄园十年建设的社会效益

柏联庄园通过十载建设,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保障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繁荣了边疆经济,成为庄园经济的示范。

五、十大创举

(一)借鉴法国葡萄酒庄经验,打造全球第一家普洱茶庄园,是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设精品农庄的一个范本。同时也为茶企构建庄园经济指明了方向与架构,柏联普洱茶庄园代表着茶庄园的高度,其许多理念已经成为茶庄园的标配。

(二)首创茶旅融合发展模式。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发庄园经济,已经成为了许多茶庄园孜孜以求的事,2014年以来茶山游的蓬勃兴起就是明证,茶旅结合成为茶企发展的一种标配。而柏联2007年就在推茶旅一体化发展模式。

(三)借鉴景迈山流传上千年的古老茶叶园艺,推出全新的疏林生态茶园建设模式,并被政府作为生态茶园建设的景迈山模式,在全普洱市范围内进行推广,成为生态茶园建设的一种标准范式。

(四)建设原产地窖藏,打造全球首个普洱茶后发酵科技仓,引领普洱茶微生物发酵研究与仓储深度结合之前沿,这标志着普洱茶仓储由经验时代进入了科技时代。

(五)摸索出一条普洱茶高端品牌发展之路。柏联企业的核心基因是做精品,其迎合了当前精细化的品质消费潮流,将柏联普洱茶当做一个世界级的文化精品工程来打造,极大地拓展了普洱茶的境界,提升了普洱茶的形象,也为业界打造高端品牌提供了参考。

(六)在“公司+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嫁接庄园模式,引领传统的“公司+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升级,其是农业经济领域组织形态的一大创新,用全新的治理结构建设美丽乡村。

(七)其是国营老厂改制的一个范本。

改革开发以来,国企改制是个长期话题,不同时期有不同改制模式,比如八十年代盛行厂长承包制,九十年代中期起引入民营资本进行改制。柏联普洱茶庄园为民营资本改造国企竖立了一个经典案例。惠民茶厂被柏联收购后,柏联确保原有老职工的利益,只要认同公司理念、愿意来上班的,柏联都尽量接收;公司员工90%以上都是原惠民茶厂职工与子弟,以及在澜沧县本地招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也大都是老厂及本地的;收鲜价格逐年稳定增长;改制前工人工资900元一个月,现在平均下来三四千元一个月。

(八)其创造了保护先行的景迈山开发模式。

柏联参与景迈山整体打造,严格按照景迈山茶祖文化旅游开发指导原则(十六字方针)执行:保护先行、浮现文化、高端配套、标准发展。注重挖掘保护景迈山少数民族文化,在景迈山本着保护先行原则,再开发。

(九)其为边疆民族地区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繁荣了边疆经济,扶持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带头人。

景迈山地处滇西南的中缅边界,为普洱市边三县范畴,当地有傣族、布朗、哈尼、佤族、拉祜五个世居少数民族,加上汉族有六个民族。柏联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与边疆民族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比如芒景村组建了茶农合作社、旅游合作社与柏联普洱茶庄园合作,一起整体打造景迈山的茶产业与旅游业。这些世居民族在柏联的带动下,由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向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庄园经济深度接轨,在政府与公司的扶助下进行一系列精品工程的建设,整体改变了景迈山落后的面貌,成为边疆民族地区与现代社会接轨的一个典范。

(十)探索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让茶业、旅游、休闲养生三大产业落户景迈山,解决了当地人就业问题,扶持与带动了一大批致富能手,助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产业扶贫、产业致富,减少了人口向城市盲目流动,避免出现“空心村”,让老百姓能留在当地安居乐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幸福指数高涨。

第四部分 展望未来

一、推动茶庄园的行业标准出台

庄园经济要规范化发展与做大,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标准。2012年以来,茶企纷纷涉足庄园经济,连一个小老板盖了小厂房,建有餐饮、住宿、体验等接待设施也打出了庄园的旗号。在茶庄园概念火热的同时,也乱象丛生,埋下了隐忧。什么是茶庄园,其需要符合何种软硬件条件才能算庄园?时代需要我们给出一个关于庄园标准的严谨答案。柏联普洱茶庄园作为全球第一家茶庄园,通过为期十年的艰苦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为茶企量身定做的庄园之路。当然,茶庄园的打造可以有不同模式,但其基本原理是相通的,柏联为推动中国茶庄园事业的进步,愿意拿出十年的实践与思考与同行进行分享,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推动行业标准的出台。

(一)标准制定依据:“有主体、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有展示、有文化”,这是省政府关于庄园建设要求做到“六个有”,也是打造茶庄园的必要条件。

(二)标准化分两步走:

1、柏联先制定茶庄园的企业标准,并大力宣传,引发业界对标准进行关注与讨论,达成共识。

2、用企业标准来积极推动行业标准的出台。

(三)制定行业标准四大关键词:原产地、自有、规模与标准

1、庄园首先是原产地的产物,这是庄园的灵魂。

2、其次要有自有基地。只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深入打造,否则只会浅尝辄止,若不扎根经营,庄园经济也无从谈起。

3、要达到一定规模。庄园是一种集约经济,小打小闹做不成庄园。

4、要符合成体系的软硬件指标,达到标准的才能称为庄园。

二、稳农基础上富农

惠民茶厂改制以来,实现了茶工收入逐年稳步增长,下一步将在稳农的基础上富农。

三、全新的开发格局

随着景迈机场与高速公路的修建,景迈山的交通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旅游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惠民旅游小镇的游客接待中心将建在庄园,再沿着茶祖文化旅游环线,对庄园打造的精品项目展开观光游与体验游。庄园的旅游板块将开发更多的景区、景点,做更多的精品项目,让游客来了能体验高品质的景迈山朝圣之旅。

蓬勃发展的景迈山旅游能很好地带动茶产业快速增长。以普洱茶庄园为核心布局更多的点,柏联集团旗下的各个精品酒店(昆明、腾冲、黄果树、重庆、华清池、景迈山)联动,打造旅游大环线,开发精品休闲养生项目。同时,积极拓展茶叶销售网络,做大茶叶销量,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做成世界知名的普洱茶品牌。茶产业、旅游、休闲养生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与休闲养生能带来巨大的人流来接触柏联茶,进而深度体验柏联茶,从而成为忠实的消费者。茶产业做大了,也可以为旅游与休闲养生产业开辟流量入口。这样一来,柏联就形成产业深度开发闭环,成为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领导品牌。

四、景迈山古茶品牌保护与建设思路:

(一)景迈山名气大,这是好事情,但也存在隐忧:

1、当地有些茶农短视,小树当古茶卖。

2、外来客户太多,直接找茶农买原料。这些客户水平参差不齐,茶农根据客户的五花八门要求,做出来的茶许多都是有问题的。而这些良莠不齐的茶流向市场,会严重影响景迈茶的声誉。

3、景迈山只有100—200吨古茶,市面上流通的景迈古茶至少上千吨,伪劣产品盛行。

4、景迈山拥有大大小小的初制所200家、合作社90家。生产工艺标准不统一,做的是百家茶,加上客户上山说“按我的要求做”,工艺更加混乱,许多茶品失去后期陈化价值。

(二)保护景迈山古茶品牌,要做“六个统一”:

统一的种植加工管理、工艺标准、检测手段、市场行为、服务、定级评价。

(二)组建景迈、芒景两个茶农合作联社来整合小散乱的茶农、初制所、小合作社。

抓大放小,支持大的,不符合要求的,市场自然淘汰。

(三)按照“资源共享,达成长期利益合作”的原则,实行“公司+茶农合作联社+农户”模式,公司、茶农合作联社与茶农三方做好各自的定位。

有古茶的茶农,卖好鲜叶;合作社、合作社联社,加工好毛茶;企业做好产品,打好品牌。定位于某个环节,就做好某个环节的事,只赚某个环节的钱,而将其他环节交给合作伙伴去做,让合作伙伴去赚钱。

(三)销售途径:

1、龙头企业渠道;

2、柏联跟茶祖旅游文化结合,开发祭茶祖礼茶、茶祖纪念茶、体验茶等;

3、建设普洱茶原产地窖藏,推出年份茶。

五、需要的政策支持

附件

柏联茶庄园企业标准

定义:

茶庄园是指,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拥有鲜明的原产地特征,符合庄园规范标准体系,自有茶园、工厂、销售体系与品牌,产业链涵盖一二三产业,以茶业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综合体。

内涵:

1、鲜明的原产地特征

2、符合庄园规范标准体系

3、自有茶园、工厂、销售体系与品牌

外延:

涵盖一二三产业,涉及茶产业、旅游产业与休闲养生产业,拥有茶园、制茶坊、茶窖、茶道、茶山寨、茶博物馆、祭茶祖、茶佛寺、雨林会所九大项目。

标准:

庄园规范标准体系

1、种植标准

必须符合环境友好、自然生态、绿色有机、安全健康标准

2、生产标准

拥有符合茶叶生产规范的标准化工厂

符合国家食品行业生产标准

自成体系的产品工艺标准

3、仓储标准

原产地标准化专业茶窖

符合普洱茶后发酵机理的仓储工艺标准

4、产品管控标准

茶园到产品可追溯体系

产品辅料可追溯体系

5、产品认证标准

拥有食品卫生许可证、QS证、中国有机认证、ISO认证、HSP认证

考核指标:

1、庄园认证六大硬性指标:

符合原产地保护认证

自有茶园1000亩以上

亩产不高于100千克干毛茶

厂房不低于2000㎡,功能齐全

自建销售体系

自有品牌

2、庄园认证五大软性指标:

即符合庄园规范标准体系五大标准

原产地认证:

国家认证保护范围

茶有明显地域风格

具有相似的物候特征

有悠久的茶历史文化传承和共同认知

形成原产地公共价值观与影响力

庄园茶标准:

1、绿色、有机

2、安全、健康

3、有明显的庄园风格

4、大众能接受,消费得起

5、原产地可溯源

后记:

我所理解的庄园经济是关于三农问题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并不是简单照搬法国红酒庄园的分级制度,而是基于中国特殊国情与未来发展的一种国家战略,亦即关于农村、农业、农民与小城镇的雄安千年大计。因此,企业战略必须紧扣国家战略才能将庄园经济做大做强,才能做成茶庄园经济的典范……

文/白马非马(撰于2016年7月)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云南普洱最全30有名山头茶

      普洱,其实正是一种特定地理区域才有的茶。据2008年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 22111—2008),普洱茶定义为: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这意味着要想称为普洱茶,除按普洱茶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外,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原料和加工都必须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这四大茶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和南部边陲,分布在澜沧江两岸,与缅甸、老挝等国家接壤。

普洱茶四大产区(图中绿色区域)

  正是在这片少数民族聚居的神秘区域,被论证为茶的发源地。可以说,目前全世界被称为“茶”的饮品,都是由云南传出去的。而明清两代,正是普洱茶形成并走向辉煌的时代,大规模、有组织的种植栽培型茶树,也正是在这两朝完成的历史壮举。如今,在澜沧江流域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中,经历了历史沧桑和自然灾害的古茶园依然郁郁葱葱,或成片分布,或单株散生。整个云南还存有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面积27万亩以上。

易武茶山

西双版纳版纳茶区综述

  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千亩(十二,傣语读为“西双”,“版纳”,意为“千亩”,即一个征收赋役的行政单位)。整个西双版纳现有古茶园8.2万亩,分布于两县一市的19个乡镇100多个村寨之中。版纳茶区是普洱生产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的区域之一。辖21市,即勐海县、勐腊县、景洪市。著名的“勐海茶厂”就诞生于勐海,而清代名重一时的“六大茶山”主要分布于勐腊县(只有其中的攸乐茶山位于景洪市)。

 

西双版纳古茶山分布(澜沧江以东6座,以西8座)

  上述的14大古茶山,位于澜沧江以西的勐海县占7个,以东的勐腊县占5个,景洪市有一个在江西,一个在江东。古茶树树龄从100年到1700年不等,但大多数在200-500年之间。

 

易武古镇

 

古六大茶山:

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分别为:易武(慢撒)、倚邦、蛮砖、革登、莽枝、攸乐。

 版纳境内的古六大茶山是清代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也是当时内地了解普洱茶的窗口。关于六大茶山的具体所指,史籍记载略有出入,综合来说有易武(漫撒)、倚邦、蛮砖、革登、莽枝、攸乐。面积约两千多平方公里,分布于西双版纳的东部,澜沧江东岸。

 

茶山名:易武(慢撒)

释名:“美女蛇居住之地”

茶山地理: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腊茶山等。易武勐腊县城北方,距勐腊110公里。年平均气温17.2度,年平均降水1500-1900毫米。慢撒在易武之北,同归易武茶区。

古树产地:易武、慢潵、麻黑、落水洞、刮风寨、老丁家寨、曼秀、大漆树等。

茶山历史:易武早在千年之前就有古濮人种植茶树,明末清初之后,随着六大茶山声名鹊起,大量外地人迁入经营茶叶生意。早期慢撒地区茶叶生产贸易量很大,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转至易武。清末时一些普洱茶历史上著名的茶庄开始出现,如鸿庆号、同庆号、同兴号、安乐号、乾利贞号等等。

古树现状:在古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清朝后期以来一直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目前易武茶区保留有少量没有矮化的分散古树和大量矮化的古树茶园。这些茶园自然环境相对较好,保证了茶的山场气韵。不过因为易武茶成名早,古树存在过度采摘和养护不当的情况,近年来茶质有所下降。加之市场上仿冒品较多,需仔细甄别。

茶质特色:易武茶汤水柔和顺滑,口感清甜,苦涩感较弱,回甘较好。有“茶中皇后”的称号。

 

茶山名:倚邦

释名:“有茶树、水井之地”

茶山地理勐腊县最北部,今属象明乡管辖,涵盖19个自然村,面积360平方公里,海拔跨度较大,从600米至1900米皆有分布。其中曼松茶山海拔1340米。

古树产地:倚邦、曼松、嶍崆、架布、曼拱、麻栗树等。

茶山历史:倚邦茶区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一定量的五百年以上的古树。尤其是清代曼松茶成为贡茶,令倚邦茶声名远播。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至今仍然有很多追捧者。

古树现状:倚邦茶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大叶种和小叶种茶树混生。在曼拱、倚邦、麻栗树等地还保留有小规模的古茶园,其中不乏中小叶种古树。名声较大的曼松茶区,因为历经破坏,古树存量很小。这也是曼松古树一茶难求的原因。在零售市场出现的可能性为零。

茶质特色:倚邦古树茶因为有中小叶种原因,苦味很淡,涩比苦略显,回甘较快,香气独特,微有蜜韵。其中曼松茶苦涩不显,汤质甜滑饱满,杯底留香幽长。

 

茶山名:蛮专,亦称 “曼庄”

释义:“大寨子”

茶山地理:勐腊县象明乡南部,东部与易武茶区接壤,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左右。

古树产地: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等

茶山历史:曼专种茶历史悠久,清代时已有盛名,《本草拾遗》和《滇海虞衡志》都提到六大茶山“以倚邦、蛮专者味较胜”。历史上茶园多但茶号少,清末民初时多卖给易武茶号加工,“易武七子饼一半是蛮砖茶”。

古树现状:综合来说,蛮专茶区是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中古树资源保存最好的茶区。不仅老树保留较多,生态环境保存的也较好,基本没有经过矮化。但是近年来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势头,比如为了增加产量,砍伐茶园的大树以增加光照,这会对茶质产生不好的影响。

茶质特色:汤质饱满厚滑,山野气韵较强,杯底留香持久,回甘快而持久,苦涩较轻,喉韵深沉。

 

茶山名:革登

释名:“很高之地”

茶山地理: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莽枝与倚邦茶区之间。海拔1300米左右。

古树产地:值蚌、新发

茶区历史: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普洱府志》记载有一棵特大的茶王树,但今已不存,也是破坏较为严重的古茶山之一。

古树现状:古茶园历经破坏,少部分存留在密林中,近年来被清理出来,大小叶种混生。

茶质特色:山韵明显,苦涩较弱,回甘较好,汤质顺滑。

 

茶山名:莽枝

释名: “(诸葛亮)埋铜 (莽)之地”

茶山地理:革登茶山西南,与革登同属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海拔1400米左右。

古树产地:秧林、红土坡、曼丫、江西湾、口夺等。

茶区历史:千年前已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至少在元代已有成片的茶园,清初,莽枝茶山的牛滚塘已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清雍正时期因为牛滚塘事件与土司发生矛盾,引发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成立普洱府,从而带来六大茶山以至于整个普洱茶的繁荣时期。

古树现状:莽枝古茶山历经破坏,存留已经不多,而且存在为了增加光照来增加产量,破坏古茶林中大树的情况。古树茶品质有明显下降。

茶质特色:与革登茶类似,茶气稍逊。苦涩较弱,回甘较快,杯底香较好。

 

茶山名:攸乐

释名:基诺族的世居地,基诺族过去称攸乐人

茶山地理:景洪市基诺乡,基诺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现存最大的古树茶区,海拔575至1691米,平均气温18-20度,年降水量1400毫米。

古树产地:龙帕、司土老寨、么卓、巴飘等

茶山历史:传说基诺人是诸葛亮军队的后裔,基诺山种茶的历史非常久远。清代攸乐山产量很大,毛料主要供易武、倚邦等地加工,著名的“可以兴”茶砖就是用攸乐茶制作的。

古树现状:古茶园多分布于1200米至1500米之间,面积约3000亩,几百年的古树存留很多。因其交通便利,近年来存在过度采摘的情况,茶质有所下降。

茶质特色:和易武相近而苦涩略重,回甘较好,山韵明显,水质略薄。

 

西双版纳巴达茶树王树龄约1700

 

后起八大茶山

后起的八大茶山,位于澜沧江以西,从北往南,分别为:曼糯、勐海勐宋、南糯山、帕沙、贺开、布朗山、景洪勐宋;巴达在西部。

 

茶山名:曼糯

茶山地理:勐海县最北端,属勐往乡勐往村,同普洱的澜沧和思茅区交界。这里是澜沧江出普洱市、进入西双版纳的第一站。海拔1200-1300米。年降水量1300-1400毫米。

古树产地:主要有三个寨子,大寨、上寨、中寨。

茶山历史:这里曾是勐海通往澜沧的古道,历史上曾经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后来勐海通往澜沧的道路改道,曼糯茶区逐渐衰落。但仍保留了大量的古茶树资源。

古树现状:曼糯古茶山在五六十年代经过较大破坏,很多古树被砍掉种粮食。但目前仍保留了2000亩左右。茶山环境历经破坏,植被比较单一。

茶质特色:山野气韵清晰,苦涩明显,回甘较慢,香气较浓郁。

 

茶山名:勐宋(勐海)

释名:“山顶上的坝子”

茶山地理:勐海县勐宋乡,东接景洪市,南连格朗和乡,隔流沙河与南糯山对望。其中那卡茶区海拔1600米,保塘茶区海拔1700-1800米。年降水量1400毫米。

古树产地: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旧寨,坝檬、大曼吕、那卡(腊卡)

茶山历史: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区之一,那卡也是版纳最负盛名的产区之一,一百多年前即有汉人迁入经营茶叶生意。大曼吕等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立了新式茶园,成为勐海茶厂的重要原料来源。

古树现状:勐宋地区的古茶园目前还有3000亩左右。其中以那卡茶的最为出名,保塘茶区保护的最为完好。那卡古茶园种植密度较大,其中有一定小叶种混生。目前保留有300多亩。保塘古茶区与森林灌木共生,古茶分布密度较低,散布在森林里。还保留了一定量较粗大的老树。

茶质特色:那卡、保塘等古树茶普遍茶香纯正,苦涩明显,山野气韵强,回甘较慢。

 

茶山名:南糯

释名:“(产)笋酱(之地)”

茶山地理:勐海县格朗和乡,景洪至勐海公路旁,距勐海县城24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1500-1750毫米。年平均气温16-18度。

古树产地:竹林寨、半坡寨、姑娘寨等

茶山历史:南糯山种茶历史悠久,享有盛名,传说当年诸葛亮南征时曾在此种茶,虽系传说,但古濮人种茶的历史则十分久远,后来哈尼人迁入南糯山开始种茶,南糯山半坡寨的茶树王即是历史的证明。在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这里都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民国时期这里是云南机器制茶的发祥地。八十年代大规模开发茶园时对古树有一定的破坏。

古树现状:目前南糯山古茶园约12000亩,是版纳地区最为著名和面积最大的古茶山。古茶园分布在9个自然村,由于分布较广,不同寨子的茶口感有一定区别以半坡老寨的茶最为出名。由于代经历史变迁,南糯山古树,矮化老树,台地茶并存,古树茶品质有所下滑。

茶质特色:汤质饱满,回甘较快,山野气韵较显。传统上南糯山茶香气较饱满,苦涩明显,近年来苦涩较弱,香气较不显。

 

茶山名:帕沙

释名:“一座山,一条河”

茶山地理:勐海县格朗和乡西南帕沙村,处于南糯山与布朗山之间,海拔1200-200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1500毫米。

古树产地:帕沙新寨、帕沙老寨、帕沙中寨、、南干、老端等。

茶山历史:帕沙村唐宋时期即有哈尼先民居住种茶,目前仍保留相当数量古树。

古树现状:帕沙目前存留的古茶园有2900亩左右,每个寨子都有一定数量的古树资源。几百年树龄的古树存量很多,大树成片,基本未经矮化,保护较好。其中帕沙老寨的古树茶较为出名。

茶质特色:帕沙古树苦涩明显,但可以化开,清甜亦显,生津明显,山野韵足。

贺开古树群

茶山名:贺开

释名: “最先看到太阳之地”

茶山地理: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北连著名古茶山南糯山茶区,东邻拉达勐水库,西面腑望勐混坝子。海拔1400-1700米。

古树产地:曼弄新寨、曼弄老寨,邦盆老寨、曼迈、曼蚌、曼囡等

茶山历史:贺开拉祜属古羌人余脉,很早就在贺开一代种茶。当地人以诸葛亮为茶祖,每年有仪式祭拜。当地还流传这古茶树的传说。近代贺开也是版纳较为著名的茶区之一。

古树现状:贺开现有连片古茶园9000亩以上,分布于贺开、曼蚌2个村委会7个寨。贺开古茶园在西双版纳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在曼弄新、老寨之间有十几株树龄近千年的大茶树。古茶园自然环境保护较为良好。

茶质特色:汤质饱满,略有苦涩,苦涩化甘较快,山韵明显。

布朗山

茶山名:布朗山

释名:布朗族聚居地

茶山地理: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南与缅甸接壤。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7度。老班章和新班章海拔1600-1700米,老曼娥寨相对海拔较低,约1200米。

古树产地: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新竜、曼糯等

茶山历史:布朗山的布朗族是古濮人的后裔,濮人在云南种茶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目前在老曼娥寨还保留有较大规模的古茶园。老班章古树在本世纪早期开始逐渐为人所知,从外形到滋味,都具有明显特点,茶友中有普洱茶之王的称誉,至今仍是普洱茶市场价格的重要参考点。

古树现状:目前老班章和新班章寨共有古茶园两千多亩,以老班章树龄较老,自然环境保护较好,新班章亦存有相当数量的古树。老曼娥寨的古茶园面积更大,有三千亩以上。总体来说,当地人为维护老班章声誉,茶园生态保护和管理不错,但和大多数名山一样,存在过度采摘的情况,茶质有所下降。

茶质特色:老班章茶外形肥壮,滋味浓烈,苦涩明显,生津回甘快而持久,茶气明显。老曼娥茶与老班章类似,苦涩度更重,化开时间更慢。

 

茶山名:勐宋(景洪)

释名:“山顶上的坝子”

茶山地理:位于景洪市大勐龙镇勐宋村,位于景洪市最南端,也是云南纬度最低的古茶区,海拔1500-1800米。降雨适中。

古树产地:勐宋大寨、苗锄山、曼迁老寨、曼家坡坎、曼窝科、曼加干边、曼加角、曼卖窑等

茶山历史:勐宋村的村民小组大部分是爱尼人(哈尼支系),曼伞村老寨是布朗族,种茶都有久远历史。曼迁老寨附近的古茶园中,存有树龄十分古老的古茶树。清朝时这里的茶曾上供土司。

古树现状:作为中国最南部的古茶山,因为其地理位置偏僻,勐宋茶区自然环境保存较好,目前仍有五千亩古茶园,长势良好。勐宋茶分为甜茶和苦茶,甜茶苦涩淡而苦茶味极苦,长久不化,本来不被村民用于出售,现在已成为版纳古树中之名品。

茶质特色:山韵明显,香气饱满,汤质厚重,杯底香强,甜茶苦涩较短,回甘较快;苦茶苦涩明显,回甘较弱。

 

茶山名:巴达

释名:“仙人脚印”

茶山地理:勐海县西部,原属巴达乡,今属西定乡,西隔南览河与缅甸相望。海拔1580-2000米。

古树产地:曼迈、章朗、曼帕勒等。

茶山历史:巴达茶的出名主要是因为1962年发现的巴达野生大茶树,为云南成为世界茶发源地做出了贡献,勐海茶厂在巴达地区也有规模庞大的台地茶基地。其实除了野生茶和台地茶,巴达的栽培古树茶资源也很优秀,是当地的布朗族先民种植的,章朗古寨已有超过1400年历史。

古树现状:巴达章朗、曼迈等地的古树茶园自然环境保存较好,茶园与森林共生,古茶树自然生长,大多没有矮化,有少量小叶种。古茶园共有两千亩以上。

茶质特色:山韵饱满,香气纯正,苦涩明显,汤中有甜,回甘快而明显。

 

版纳茶区总结

 

  初步了解了十四茶山的情况,我们可以对版纳茶区做以概括。版纳茶区的茶茶质厚重,汤质较饱满,除了部分小叶种外,苦涩明显;古树茶气明显,山韵突出。这是和澜沧江下游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版纳茶区在普洱茶区中温度较低,光照较强,这导致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含量较高,苦涩感较明显,班章、曼娥的霸气,小勐宋苦茶的苦涩都和这有直接关系。

 

  版纳茶区古树的树龄以100-500年之间为多,对普洱茶来说正是产量适宜的时候,但有些山头因成名较早,过度采摘的情况比较明显,这直接导致了茶质的下降。同时也因为历史上知名,版纳茶区古茶园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也比较多,这包括对古树直接破坏和破坏自然环境对古树间接的影响。但在一些较为偏远地区还是存留了一定量生态环境较好的茶园,这是难能可贵的。至于有些山头因为利润驱使和无知,使用除草剂和叶面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个别现象严重影响了古树普洱的声誉,不过近些年随着下游市场对古树原生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面貌应该会逐渐好转。

 

哀牢山云海

 

普洱市综述

   普洱市是因普洱茶而更名的城市(原名思茅)。事实上,作为云南第一大市的普洱,无论从历史,还是现有的普洱古树资源来看,都和普洱茶有着不解之缘。普洱市境内古树茶面积达83187公顷,约合124万亩。其中野生茶树居群78633公顷,是普洱茶产区中最大的;古茶山12123公顷(2006年普查数据)。

  从景谷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茶树远祖),到镇沅哀牢山千家寨2700年野生茶树王,再到邦葳的过渡型茶树王,还有树高最高(27米)的孟连勐马镇腊福野茶。普洱市拥有最为多样的珍稀普洱古树资源。从最大的无量山野生茶树居群(16534公顷,分布于景东县锦屏镇至镇远县勐大镇),到最大的栽培古茶山景谷文山古茶山(1112公顷),再到景迈山的千年万亩古茶园。普洱市也拥有极为丰富的野生茶居群和古茶园资源。

     普洱市是云南最大的市,占地面积45385平方公里,辖九县一区。我们将按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分为三个大的地区来分别叙述:分别是位于东南的墨江、宁洱、思茅(区)、江城片区;位于中北部的景东、镇沅、景谷片区;和西南部的澜沧、孟连、西盟片区。普洱市的古茶山资源极为丰富,介绍中我们仍然选用以大函小的方式,如果您听说的茶山没有在大的分类中出现,那应该会在大茶山的产地一栏中找到踪影。另外这里所说的古茶树标注的下限为树龄100年,有些产地没有被收录,可能是由于树龄的缘故。

墨江、宁洱、思茅(区)、江城古树茶分布

须立贡茶古茶山、龙坝古茶山、通关古茶山、坝溜古茶山、迷帝贡茶古茶山、景星豪门古茶山、困鹿山古茶山、国庆古茶山

 

须立贡茶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县联珠镇,海拔1400-1460米,常年平均气温16.9-18℃。年降水量1323-1435mm。土壤为赤红壤、红壤。

茶山历史:须立贡茶在清代为皇家贡茶,联珠镇是茶马古道上著名驿站。

主要产地:菜园、班中、碧胜、勇溪

古树现状:古茶山面积643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菜园村的大叶绿茶、碧胜村的须立贡茶等。相比较而言菜园村茶园的管理比须立贡茶所在的碧胜村要好一些,长势更强。碧胜村的须立贡茶园内保存了一定树龄比较老的古树,是清代贡茶的原产地。

 

龙坝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县通关龙坝乡,海拔1300-1700米,常年平均气温15.0-17.9℃。年降水量1350mm。土壤为红壤和黄红壤。

主要产地:竜宾、勐里、大乜多、竜场、打洞、石头、曼婆

古树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287公顷,茶园管理一般,长势中等。

 

通关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县永平镇,海拔1520-1820米,常年平均气14.9-16.8℃,年降水量1391mm。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主要产地:永平、新武、景坝、毕库

古树现状:古茶山面积287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永平村大叶绿茶和新武村大叶绿茶,茶园管理一般,长势中等。

 

坝溜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在墨江县坝溜乡。海拔1630-1885米,常年平均气温11.9-16.4℃,年降水量2197mm。土壤为红壤。

主要产地:老朱、联珠、老彭、骂尼

古树现状:古茶山面积247公顷,呈零星和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老朱寨玛玉茶和联珠村羊八寨玛玉茶。茶树分布密度较小,管理中等,长势强。

 

迷帝贡茶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在墨江县新抚乡。海拔1300-1940米,常年平均气温14.2-18.3℃,年降水量1293mm,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主要产地:界碑、新塘、班包、那宪

茶山历史:明神宗时期已开始种茶,清代进一步发展,成为茶马古道驿站之一。原称米地茶,因为成为清代贡茶受皇帝喜爱,故称“迷帝”茶。界碑赵氏家族曾保留有皇家所赐“岁俸京师”牌匾,文革时遗失。

古树现状:古茶山面积195公顷,代表品种为界碑村迷帝贡茶,最大的老茶园有300多亩。

茶质特色:迷帝茶苦涩明显,回甘较快,茶香清扬,有少许兰香,山韵明显。

 

景星豪门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与墨江县西部景星乡,北回归线附近。海拔1530-1990米,常年平均气温14.2-16.9℃,年降水量1360mm。土壤为红壤、黄棕壤、紫色土。

主要产地:新华、景星、正龙

茶山历史:景星有数百年种茶历史,解放前有景星茶厂,是墨江茶厂的前身。

古树现状:现有古茶山283公顷,呈块状和零星分布。代表品种有新华村大团叶绿芽茶和景星村中叶茶。景星茶园经过历年的开发种植,茶园中古树和小树混栽,老树大都经过矮化处理,芽头明显增多。

茶质特色:苦涩明显,略有甜味,香气较弱,生津回甘明显,山野韵不显。

 

困鹿山

困鹿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宁洱县宁洱镇,海拔1090-1640米,常年平均气温16.5-19.0℃,年降水量1700mm。土壤为赤红壤、红壤。

主要产地:宽宏、西萨、谦岗

茶山历史:困鹿山原作困卢山,是清代贡茶产地之一,宽宏村的哈尼人种茶历史超过400年。

古树现状:茶园多在村寨边,粮茶间作。代表品种有宽宏村困鹿山大叶茶,西萨村大叶茶,还有当地俗称的细叶茶属于白毛茶一种。宽宏村古茶园有古茶树372棵,树龄400年以上,大叶种和小叶种共生,这种成片的未经矮化的古茶园比较难得,是明清普洱本地产茶的重要证明。

茶质特色:山野气韵明显,汤质饱满、甜滑,苦涩较弱,回甘较快。

 

国庆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于江城县国庆乡,海拔1100-1350米,常年平均气温19.2℃,年降水量2360mm。气候湿热多雨。土壤为赤红壤

主要产地:络捷、么等、田房、嘎勒、博别、和平

茶山历史:江城历史上是易武茶北山的必经之路,受六大茶山贸易影响,江城很早开始种茶,在络捷、田房等地种茶历史都超过200年以上。络捷即是彝族语“茶叶”的意思。

古树现状:茶园都在村寨边上,目前古茶山面积有387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络捷普家村老树茶,田房村田房大树茶。国庆古茶呈不同树龄混布,部分没有修剪的老树较为高大。不同产地茶园维护情况不一。受易武茶价格上涨的影响,与易武茶口感相似的国庆茶价格也有所上扬。

茶质特色:苦涩较弱,汤中带甜,回甘较好,汤质饱满程度较易武老树略逊,略显不够醇厚。

千家寨茶树王

 

景东、镇沅、景谷古茶树分布

     虽然普洱市北部传统上并非最著名的普洱茶产地,但是伴随哀牢山千家寨茶树王的发现,人们的目光开始逐渐关注这里,而随着人们对野生和栽培型普洱茶古树群落的了解逐渐增多,人们对这片土地的兴趣也越来越大。

     虽然现在普洱茶研究的很多课题还远未到下结论的时候,但是我们仍然有很多理由锁定无量山脉、哀牢山西坡和澜沧江中游、者干江、威远江水系周围为普洱茶资源最为丰富和最富潜质的地区,这也是茗寿堂最为重点关注的区域之一。

 

  老仓福德古茶山、金鼎古茶山、漫湾古茶山、御笔古茶山、哀牢山西坡古茶山、振太古茶山、老乌山古茶山、田坝古茶山、勐大古茶山、马邓古茶山、文山古茶山、秧塔古茶山、南板黄草坝古茶山、联合龙塘古茶山、团结古茶山。

 

老仓福德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东县北部的安定乡和文龙乡,无量山东坡,海拔1600-2100米,常年平均气温11.6-14.6℃,降水量1280-1390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夹有未风化砂砾。

主要产地:迤仓、中仓、外仓、河底、民福(以上为安定乡),邦崴(注:和澜沧的邦崴不是一地)、邦迈、义昌(以上为文龙乡)。

茶山历史:老仓福德的古茶园、古茶树和茶马古道,证明景东是普洱茶古老产区。民国14年云南省省长唐继尧曾为“老仓茶”颁发优等奖。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463公顷,呈块状分布,茶园大多在村寨边。代表植株有文龙乡邦迈村的山茶,安定乡迤仓村的勐库茶。老仓福德茶区种植密度低,管理粗放,产量相对不高,但这反而使老仓福德茶保留了较高的品质。

茶质特色:老仓福德茶虽然树龄不很高,但茶气充盈,汤质饱满,回甘持久,有无量山北部茶的山韵特点。

 

金鼎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无量山西坡景东县林街乡及景福乡,海拔1800-2000米。常年平均气温10.6-14.6℃,降水量1292-1413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土壤沙性较重。

主要产地:岩头、龙洞、箐头、丁帕、清河(以上属林街乡),金鸡林、公平、岔河、勐令(以上属景福)。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320公顷,呈零星块状分布。代表植株有景福乡金鸡林村金鸡林茶和林街乡岩头村大卢山茶。金鼎是无量山古茶区之一,茶树密度较低,管理粗放,普洱茶品质优良。目前百年以上古树尚有近千亩。

茶质特色:苦显涩弱,苦能化甘,汤质饱满,山韵明显。

 

漫湾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东县漫湾镇,无量山西坡。海拔1700-2300米,常年平均气温13.6-14.6℃,降水量1291-1307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夹有未风化石砾。

主要产地:漫湾、安召、温竹等。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205公顷,呈零星块状分布。代表植株有安召村家茶和温竹村茶。本区同样是无量山古茶区之一,茶树密度稀,管理粗放。漫湾也是优质的普洱茶产区。

茶质特色:苦显于涩,苦能化甘,山野韵明显。

 

御笔古茶山

茶山地理:无量山东坡的景东县文井镇和锦屏镇。海拔1700-2000米,常年平均气温13.6℃,降水量1300毫米。土壤为红壤,沙性较重。

主要产地:山心、丙必(长地山)、清凉村(以上属文井),山冲、黄草岭(以上属锦屏)。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279公顷,呈块状分布,茶园多在村寨边。代表品种有文井镇山心村茶,锦屏镇山冲村生态茶。茶园管理一般,树势生长较强。御笔古茶山现有百年以上茶树近千亩。

茶质特色:苦涩较重,回甘较快,回甘明显,涩能生津,山韵一般。

 

哀牢山西坡

 

哀牢山西坡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东县龙街乡、大街乡、花山乡,哀牢山西坡中上部。海拔1300-2100米,常年平均气温12.6-17.6℃,年降水量1180-1320毫米。土壤有赤红壤、红壤、黄棕壤。

主要产地:东山、和哨(以上属龙街),大街、气力、三营(以上属大街),文岗、营盘、撇罗、文岔、芦山(以上属花山)。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457公顷,呈块状和零星分布,茶园多在村寨边,部分和粮田间作。代表品种有花山乡芦山村大石房野茶,龙街乡栘衣树村荃麻林大树茶。茶树零星种植,管理较好,长势较好。本区是哀牢山古茶区,同时也是历史上普洱茶北上大理的重要通道,保存有部分茶马古道遗迹。

茶质特色:苦显于涩,苦能化干,汤质饱满。

 

振太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镇沅县振太乡,无量山西坡,海拔1377-1857米,常年平均气温16.0-18.4℃,年降水量865-127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

主要产地:山街、抬头、界碑、兴隆、塘房、沙河、文怕、长安、小寨、黄梨。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883公顷,呈零星块状分布。此古茶区种茶历史超过250年,大多在村寨边,代表树种有山街村大茶树和小寨村大叶茶。茶园管理中等,长势强弱不一。

 

老乌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镇沅县按板镇,海拔2057-2240米,常年平均气温14.1-15.2℃,年降水量1390-1502毫米。土壤为红壤、黄棕壤。

主要产地:文立、罗家、那布等。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417公顷,呈块状分布,茶园多在村寨边,代表品种有文立村文立大茶树。老乌山是高海拔无量山系代表,当地彝族种茶历史超过500年,茶叶品质优良。

茶质特色:老乌山茶汤质饱满,茶气浑厚,山韵悠长,香气低沉。是优质的高海拔高古普洱茶品种,也是茗寿堂栽培与过渡型高龄古树的重要产区。

 

田坝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镇沅县田坝乡和按板镇。海拔1770-1816米,常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180-1215毫米。土壤为红壤和紫色土。

主要产地:老海塘、茶山箐、民强、瓦桥(属田坝),联盟(属按板)。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200公顷,呈块状分布。茶园多在村寨边,代表品种有民强村的大叶茶。百年以上古树尚有数百亩,茶园管理中等,长势较强。

茶质特色:山韵明显,汤质饱满,杯底香显,苦显涩弱。

 

勐大古茶山

茶山地理:镇沅县勐大镇,海拔1428-1910米,常年平均气温15.8-18.1℃,年降水量920-191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

主要产地:大井、文况(砍盆箐)、文蒙、文开、文卜。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252公顷,呈块状分布,多在村寨边,茶园管理较差,茶叶品质优良。代表品种有文况村砍盆箐茶。砍盆箐茶外人知之不多,但在当地享有盛誉,价格一路上涨。

 

马邓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镇沅县者东乡,海拔1760-1810米。常年平均气温16.2℃,年降水量1118-1205毫米。土壤为赤红壤、红壤。

主要产地:麦地、马邓。

茶山现状:马邓古茶山清嘉庆年间开始种茶,现有古茶山面积约117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麦地村的大绿茶和马邓村的老马邓茶,茶园管理一般,长势较好。马邓茶是镇沅传统名茶,绿茶茶质醇厚,香气明显,享有盛誉。

茶质特色:杯底留香,苦涩较弱,回甘较快,汤中带甜。大麦地茶和马邓茶类似而苦涩稍显。

 

文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分布于景谷县景谷乡,海拔1610-2010米。常年平均气温20.3℃,年降水量1296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主要产地:文山(文山顶、大石寺)、苦竹山、景谷(即小景谷)、文召、云盘、文联、团山、文东。

茶山历史:小景谷种茶历史久远,最为人称道的是清末名人纪襄廷在景谷推广种茶,除了大面积种茶扶贫,他又在小景谷开办恒丰源茶庄,使小景谷渐成重要的普洱茶集散地。当年纪襄廷时代的茶树现在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品种优良,产茶品质出色。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1112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文山村勐库茶和云盘村红橄榄茶。茶园管理中等,长势较强。小景谷茶区是资深普洱茶人比较关注的区域,古茶园分布广泛,茶树生长状态较好。在苦竹山、文山顶等地保存了一些树龄较高,品质较好的古树。

茶质特色:山韵较好,汤质饱满,香气幽长,回甘较好,汤中带甜,甜中有凉。

秧塔古树

秧塔古茶山

茶山地理:景谷县民乐镇,海拔1110-1780米,常年平均气温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

主要产地:大村、白象、桃子、民乐。

茶山历史:秧塔白茶是少数有明确史籍记载的普洱贡茶之一,在清代名重当时,贡内廷者称白龙须。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114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为大村秧塔大白茶,白象村大叶子茶。茶园管理中等。秧塔白茶作为世界最古老的白茶树种尤为珍贵,茗寿堂所选用的是其中最古老的五百年以上古树,可称是母树级的茶品。其他两三百年的普洱茶树和一两百年的白茶分布也很广泛。

茶质特色:香气浓郁,甘香明显,回甘细腻。

 

南板黄草坝古茶山                                          

茶山地理:景谷县东部凤山乡和正兴镇,海拔1710-2350米,常年平均气温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主要产地:黄草坝(大尖山)、平田、顺南、南板。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458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是平田村的细红茶。黄草坝茶山大小叶种共生,村寨边的大树茶和山坡上的野放茶都有,茶树长势较好,品质优良。

茶质特色:黄草坝茶香气幽长,山韵明显,苦涩较弱,回甘较快,汤质饱满。

 

联合龙塘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谷县威远镇,海拔1510-1760米,常年平均气温20.1℃,年降水量1341.8毫米,土壤为红壤和紫色土。

主要产地:龙塘、联合。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335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龙塘村大叶茶和联合村大叶茶。长势较好,品质优良。

 

团结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谷县永平镇团结村,海拔1090米,常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41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

主要产地:团结。

茶山现状:团结茶山主要是汉族,茶树树龄以一两百年老树为多,现有古树茶山面积198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团结村刚榨茶。茶园管理一般,长势较好。

 

澜沧、西盟、孟连古茶树分布

 

  传统上澜沧、西盟、孟连被称为边三县,因为地处偏僻,所产的普洱茶并不受人重视。近年来随着邦崴过渡型茶树王的发现,澜沧的古树茶开始浮出水面。而号称“千年万亩”的景迈山古树茶独特的香气为世人所知,又引发了人们的追捧,好在景迈地广茶多,尚不至于过分炒作。其实边三县的古树资源并不仅限于此,随着对古茶树研究的深入,我们开始关注大黑山系,这是一片和哀牢山、无量山一样充满宝藏的神奇之地。这里的生态环境是全云南保存最好的,茗寿堂的野放茶基地也正位于西盟。在孟连,在西盟,中缅边境的深山之中我们时常会有惊喜出现……

景迈古茶山、邦崴古茶山、文东古茶山、东卡河古茶山、腊福古茶山、芒中古茶山、佛殿山古茶山

 

景迈山古茶园

景迈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迈县惠民乡,是现存最大的古茶山之一,海拔1100-1570,常年平均气温16.5-19℃。年降水量1400-145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

古树产地:景迈(大平掌)、芒景、芒洪、勐本、芒埂、翁洼、翁基、老酒房等。

茶山历史:据景迈山缅寺碑记载景迈山大面积种茶历史超过1300年;而据布朗族史料,种茶更早在1800年前。布朗先祖叭岩冷的传说则更为久远。在建国初,景迈茶曾被布朗族头人献礼给毛主席。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1095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芒景村的芒洪古茶和景迈村古茶。景迈山自然环境保护较好,茶树基本没有经过人为矮化,和其他树木混生,这也是景迈茶独特香气的原因之一。同时景迈山高龄古树(500年)存量较大,是我国十分珍贵的古树茶资源地。

茶质特色:干茶、茶汤、杯底香俱佳,山韵优雅,苦涩明显,回甘快而持久。汤质饱满。

 

邦崴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澜沧县富东乡,海拔1640-1780米,常年平均气温15.5-16.5℃,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土壤为红壤。

古树产地:那东、小坝、南滇。

茶山历史:那东一代拉祜族种茶有几百年历史,而邦崴古树的知名主要是因为邦崴村的过渡型茶树王的带动。1992年和1993年国内和国际两次研讨会确认了过渡型茶树王,成为中国是普洱茶源产地的直接证据。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211公顷,茶树多在村寨边分散分布,代表植株有那东村那东老茶树和小坝村大平掌大茶树。邦崴过渡型茶树王也在此茶山中。

茶质特色:苦涩较明显,回甘较快,香气幽长,山韵明显,生津明显。

 

文东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于澜沧县文东乡,海拔1740-1970米,常年平均气温14.5-16.0℃,年降水量1200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古树产地:小寨、帕赛、水塘、栘(木+衣)树。

茶山历史:小寨佤族种茶历史超过五百年,帕赛汉族种茶也有近五百年历史。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96公顷,呈块状分布。茶树散生,茶粮间作。古树、小乔木、新茶混种。代表品种有小寨村老茶树,帕赛村老茶树。茶树长势较好,品质优良。

茶质特色:苦涩明显,兰香高扬,多泡之后犹在,不输景迈,回甘较快,汤质饱满。

 

东卡河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澜沧县东朗乡大平掌村,距离县城21公里。海拔1550米。土壤为黄沙壤。

现状:茶树生长与村边山梁和山坡上,多数与林木共生,生态环境良好。古树大都自然生长,没有人为矮化。

茶质特色:苦较明显,回甘较快,茶香高扬,汤质饱满,汤中带甜。

 

腊福山古茶树

腊福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孟连县勐马镇腊福村,海拔1570米。离边境只有几公里路程。土壤为黄棕壤。

茶山现状:熟悉普洱茶山的人可能会听说过腊福大黑山野生茶,而对腊福大寨附近的栽培型古树了解较少。腊福古茶分布较为分散,以旧寨周围为多。保留了一些树龄较老的古茶树,综合品质较好。

茶质特色:山韵较强,苦涩较重,香气明显悠长,汤中带甜,回甘较好。

 

芒中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孟连县娜允镇景吭村,海拔1020米。

茶山历史:娜允古镇是孟连宣抚司所在地,土司府至今保存完好。芒中的古茶园即是孟连傣族土司的御用茶园。

茶山现状:芒中古茶园虽然茶树并不高大,但是生态环境较好,茶树和其他树种共生,采摘适量,保证了茶树的品质。

茶质特色:山韵较强,苦涩较弱,苦中带甜,回甘较好,汤质饱满。

 

佛殿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西盟县西部,年平均气温13.5℃,年降水量近3000毫米。海拔1700-2200米。

茶山现状:西盟佛殿山一代的野生古茶近年来引起关注,从初步考察来看,无论就面积还是树龄,都是屈指可数的。除了野生古树茶,佛殿山也发现了一些过渡型古茶树群落,这些茶树群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茶质特色:香气沉稳幽长,苦涩明显,回甘较快而持久,汤质饱满。

 

普洱市总结

   普洱市因为面积较大,纵跨北回归线,其古树茶也呈现多样化的特色。南部江城等地的茶山和版纳东部茶区的茶质十分接近,柔和内敛。西部澜沧等地的茶则香气凸显,回味悠长,有着很好的市场竞争力。北部景东、镇沅等地的茶山场纯正,茶气充盈,随着大家对茶气的认知逐渐加深,必然会为更多的人所关注。景谷茶区历史悠久,香气口感俱佳,不乏颇具规模的古茶山,也代表了未来市场的方向。其他像西盟、孟连等地,虽然占地较小,名气不大,但其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其后市的发展埋下伏笔。

双江境内古茶山

临沧古树茶分布

      临沧市是云南省第一产茶大县,传统上以滇红和绿茶(滇青)为主,鲁史古镇演绎了茶马古道上的传奇,而凤庆(顺宁)茶厂创制的滇红也为云南茶赢得了历史的辉煌。其实,临沧也蕴藏着大量丰富的普洱古树资源,凤庆小湾镇香竹箐的3200年古茶树王便是古代先民种茶的明证。而散落在各地大量的古茶园和野生古树茶群落,对普洱茶迷来说更是资源丰富的宝库。虽然以丙岛(冰岛),昔归为代表的古树茶已经崭露头角,风头甚至压过版纳那些历史悠久的名山普洱,但我们应该看到,临沧的古树资源远不止于此。在永德、云县、双江等地的大山深处,依然有很多待发掘的古树资源。

      相比较于版纳和普洱市的普洱茶资源,临沧境内的古茶山的详细资料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备,这里做以概况性的介绍,并把一些古茶山的名录附于后面,以备大家参考。

         临沧市因临澜沧江而得名。境内共有茶园总面积130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40万亩,栽培型古茶园65万亩(百年以上古茶园9万多亩)。临沧是著名的下关茶厂沱茶原料的最重要的供应地,也为昆明茶厂、勐海茶厂提供大量的优质茶叶。很多名茶的背后都有临沧料的影子,临沧茶是不折不扣的幕后英雄。

临沧下辖17县,各区县均有大片的古树资源,按茶叶产量排名,依此为:凤庆、云县、永德、双江、耿马、临翔区、沧源、镇康(按2009年产量)。以下简述各地的情况。

 

凤庆—位于临沧北部

境内古茶树资源5.6万亩,凤庆县的凤山、勐佑、大寺、三岔河、雪山等地均有上千亩的栽培古茶园,诗礼乡古黑村也有古茶树。

凤庆香竹箐大茶树,位于小湾镇华峰村,树龄高达3200年,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树龄最长、树干最粗的人工栽培大茶树。

作为云南产茶第一大县,几乎全县皆适宜种茶。历史悠久,出产历史上著名的“太华茶”。凤庆茶厂,曾经是我国红茶标准的制定者。产生国家级良种:凤庆大叶种。

茶马古道重镇鲁史有数百年的历史,青龙桥更是茶马古道上的咽喉要道。

 

云县—位于临沧东北部

野生大茶树分布于每个乡镇,较为著名的有:幸福镇大宗山(蔑笆山村)1.5万亩,涌宝镇堂梨树村1600亩,漫湾镇的大丙山1000余亩,爱华镇黄竹林箐等。

位于漫湾镇的白莺山,在大丙山中部,被称为“古茶园自然博物馆”,古茶树1.24万亩。茶树品种丰富,展示了从野生茶树到栽培茶树不同阶段的演变历史。

 

永德大雪山高大的古茶树

 

永德—位于临沧西北部

距今约两三千万年历史的茶树始祖:中华木兰在永德县被发现(茶树是由宽叶木兰经中华木兰演化而来),历史悠久的永德,被称为“万茶归宗”的地方。

永德也是云南野生茶林面积最广的县,达到11万多亩。11个乡镇都有野生茶树,尤其是明朗、乌木龙、亚练、大雪山等地。值得一提的是永德大雪山自然保护区(10万余亩野生古茶林)和棠梨山原始森林(约1.5万亩原始野生型古茶树)。忙肺茶山是永德县的著名茶区,主要生长着勐板忙肺群体种,树龄基本在80年左右。

大雪山曼来古茶山、班卡乡放牛场古茶山也较为有名。

勐库古茶园

 

双江—位于临沧南部

全县茶园面积6.8万亩。其中勐库镇,被称为普洱茶最重要的物种基因库;诞生于此的勐库大叶种茶,是最有名的云南大叶种茶。

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树资源为勐库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地处大雪山中上部,分布面积约1.2万亩,勐库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

具有代表性的古茶园位于勐库镇冰岛村的冰岛古茶园,已有500年的历史。冰岛茶的种植范围主要是在双江县勐库镇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岛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方。

源于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的,经过先民人工驯化而演变进化了若干野生栽培性品种,分布在临沧境内广大地区,尤以邦马山脉一线为多。由北往南,如章驮(属临翔区)、南美(属临翔区)、坡脚(属临翔区)、冰岛、勐库等地。

 

耿马—位于临沧西南部

野生古茶树5.7万亩,尤其在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内有3万亩。芒洪乡的原始森林地带也有古茶树群落,如芒洪乡大浪坝等地。

 

临翔区—位于临沧中东部  

古茶树群落2万亩,省级良种:邦东大叶茶源于邦东乡,野生茶树分布于南美乡和邦东乡大雪山等地,著名的昔归、忙麓等古树茶即是产于邦东乡。

 

沧源—临沧西南部

古老崖画著称于世,距今已3000多年历史,画有采茶情景。古茶树约3万亩,单甲、糯良两乡最多,著名的有糯良乡大黑山古茶山。

 

镇康—临沧西部

古茶树最有名的当数“镇康大山茶”,明代湾甸茶最负盛名,镇康北部即属于勐统湾甸茶区的一部分。

 

保山极其他地区古树茶分布

 

  保山已不属于澜沧江流域,在目前云南普洱茶生产地区来说,保山所生产的晒青毛茶普遍不受重视。但保山地区目前尚有不少栽培野生茶区幷没有完全开发,相对于西双版纳勐腊、景洪、勐海等地都已经被过度采摘的情况,此地区的茶质仍然十分厚质饱满。古茶树分布面积近1.5万亩,栽培古茶园分布较集中且有代表性的是腾冲坝外古茶园,上营文家塘古茶园和昌宁漭水乡黄家寨古茶园。尤其是高黎贡山系的古树,口感虽然未有超过其他三大茶区的特色,但其阳刚的茶气,纯正的山韵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古树茶资源。

  此外,在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均有古茶树分布。如德宏州的潞西、瑞丽、梁河;红河州的元阳、金平;文山州的广南、马关、麻栗坡等等。尽管这些地区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分布面积不大,但却分布着云南较多的茶组植物种类。

 

 

附:云南古茶山名录

 

西双版纳古茶山

勐腊县攸乐古茶山

勐腊县倚邦古茶山

勐腊县莽枝古茶山

勐腊县革登古茶山

勐腊县蛮砖古茶山

勐腊县易武古茶山

勐海县布朗古茶山

勐海县巴达古茶山

勐海县勐宋古茶山

勐海县贺开古茶山

勐海县南糯古茶山

勐海县帕沙古茶山

勐海县南峤古茶山

勐海县曼糯古茶山

景洪市小勐宋古茶山

西双版纳其他古茶山

普洱市古茶山

景东县老仓福德古茶山

景东县金鼎古茶山

景东县漫湾古茶山

景东县御笔古茶山

景东县哀牢山西坡古茶山

镇沅县振太古茶山

镇沅县老乌山古茶山

镇沅县田坝古茶山

镇沅县勐大古茶山

镇沅县马邓古茶山

景谷县文山古茶山

景谷县秧塔古茶山

景谷县南板黄草坝古茶山

景谷县联合龙塘古茶山

景谷县团结古茶山

墨江县须立贡茶古茶山

墨江县龙坝古茶山

墨江县通关古茶山

墨江县坝溜古茶山

墨江县迷帝古茶山

墨江县景星豪门古茶山

宁洱县困鹿山古茶山

江城县国庆古茶山

澜沧县景迈古茶山

澜沧县邦崴古茶山

澜沧县文东古茶山

普洱市其他古茶山

临沧市古茶山

双江县勐库大雪山

双江县冰岛古茶山

双江县坝糯古茶山

双江县懂过古茶山

双江县勐库十八寨

凤庆县古墨村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团结村大尖山古茶树群

凤庆县鲁史镇羊头山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鲁史镇古平村古茶树群

凤庆县鲁史镇沿河村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鲁史镇龙竹山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小湾镇香竹箐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小湾梅竹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洛党四十八道河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洛党琼岳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大寺大河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大寺岔河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大寺平河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三岔河柏木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凤庆万明山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雪山镇黄竹林箐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新华牛尖山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腰街星源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勐佑阿里侯山古茶树群落

永德县曼来古茶园

永德县放牛场古茶园

永德县忙肺古茶园

永德县团树团山古茶园

永德县玉华古茶园

永德县平掌古茶园

永德县小帮贵古茶园

永德县鸣凤山古茶园

永德县梅子箐古茶园

永德县木瓜寨古茶园

永德县底卡古茶园

永德县武家寨古茶园

永德县德党镇棠梨山

云县幸福镇大宗山

云县爱华镇黄竹林箐古茶树群落

云县大丙山古茶树群

云县涌宝镇古茶树群落

云县茶房乡古茶树群落

云县大朝山古茶树群落

耿马县芒洪山古茶树群

耿马县大青山古茶树群落

镇康县大山古茶树群

镇康县马鞍山古茶园

临翔区南美古茶园

临翔区昔归古茶园

临翔区邦东古茶园

临翔区大石古茶园

临翔区马台茶区

沧源县单甲大黑山

沧源县糯良大黑山

保山市古茶山

昌宁县黄家寨古茶园

昌宁县石佛山古茶树群

昌宁县茶山河村保家洼子古茶树群

昌宁县沿江羊圈坡野生古茶树群

昌宁县联席芭蕉林野生古茶树群

昌宁县联席破石头栽培型古茶树

昌宁县杨柳茶山

昌宁县德昂寨古茶园

昌宁县五峰山

隆阳区阿贯山古茶园

隆阳区道人山古茶园

施甸县摆马村古茶园

龙陵县镇安古茶园

腾冲县坝外古茶园

腾冲县上营文家塘古茶园

腾冲县高黎贡山古茶树群

保山市其他古茶山

玉溪市古茶山

元江县南溪原始森林

新平县者竜乡哀牢山古茶树

红河州古茶山

绿春县骑马坝乡玛玉村古茶园

绿春县牛孔乡古茶园

元阳县胜村乡东观音山

屏边县大围山古茶山

红河县古茶山

金平县金河镇哈尼田村古茶园

文山州古茶山

麻粟坡县金厂乡古茶园

广南县九龙山古茶树群

广南县羊窝大山古茶树群

马关县古林箐乡古茶园

楚雄州古茶山

永平县古茶山

南华县古茶山

双柏县古茶山

曲靖市古茶山

师宗县大厂乡古茶园

富源县富源县古茶园

德宏州古茶山

路西市勐嘎镇古茶园

梁河县大厂乡古茶园

瑞丽市弄岛乡茶园

潞西市香菜塘村茶园

潞西市三台山茶园

潞西市江东乡茶园

盈江县勐弄乡古茶园

昭通市古茶山

盐津县老林茶山

镇雄县古茶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 ,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找到约2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