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杭州学茶百戏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点茶艺术的消亡与复兴

在宋代,朝野上下市井走卒都在喝茶。士大夫送茶成风,“惠茶”、“寄茶”成为诗歌主题,比如黄庭坚就有《双井茶送子瞻》《谢王炳之惠茶》。欧阳修、蔡襄、苏东坡等文士都把茶写到他们的日常生活里。

宋代文士写茶的数量,黄杰在《两宋茶诗词与茶道》的统计,《全宋诗》收录茶诗4503首,诗人836位。《全宋诗订补》增茶诗34首,诗人21位。其他书如《宋代禅僧诗辑考》等等书里还有诗词,作者自己又找了3首,共得茶诗词4893首,诗人共1059位。诗词网统计的宋代诗人有7868位。差不多每7个人就有一个在写茶诗词,每人平均创作4首。

宋代不仅有数量众多的茶诗,还出现了对茶诗的评价,体现出点茶艺术的完整性,有人点茶,有人写书点茶,有人评点书写,鉴赏链形成,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便从欧阳修与苏轼的茶诗中读出了“宋茶三不点”的审美,之后更是有了众多的“咏茶门”茶诗评价。

另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是,有一回因为京城内外使用水磨做抹茶,仅仅五天的时间便导致了汴河河水断流。水磨原本是用来磨面,但随着喝茶之风的盛行,京城出现了上百家专门做抹茶的水磨坊。高瑄教授利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的全文检索功能调查发现,“水磨”在《宋史》上出现的频率为历代最高,为58次,而在《旧唐书》与《新唐书》一共只出现了5次。

当然,真正令人惊叹的还是茶道艺术。在宋朝,国人对生命与生活充满了热情,涌现出很多诗人、思想家与生活家,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斗茶艺术无疑就是其中较为引人入胜的,从皇帝大臣到黎民百姓,几乎席卷所有人。

现在的许多茶馆,陈列物中经常可以看到宋徽宗的《听琴图》的复刻版。皇帝端坐在那里,安静地为你弹琴,听着听着,你就会想敬他一杯茶。这幅画代表了中国人心中近乎梦幻一般的东西,第一回有一个皇帝,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与大臣、子民坐在一起交流分享。

宋徽宗爱喝茶,还自己上手点茶,蔡京喝过徽宗的点茶后,评价说水平颇高。这在之前有皇帝下场点茶的吗?即便是在以宠文臣闻名的宋仁宗时代,才子群星灿烂,皇帝与臣子近,也不过是赐茶而已,只有宋徽宗走下龙椅,端起茶碗。

宋徽宗的点茶法被今人总结为“七汤点茶法”,立意上取卢仝的“七碗茶歌”,内容上迭代陆羽的“茶之煮”,体现出极为高超的技术与艺术水准。七汤点茶法完全基于茶汤本身,根究茶与水的融合艺术,精细、精致、精彩,独创了一个属于茶汤的明亮世界。

在宋人看来,探寻生命意义的过程,本身就是令人神往,而不是非要得出一个结果。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体悟到了生命,体悟到了美,而不是一定要得出一个结论。过程被赋予了某种意义,饮茶也就不再只是一种消遣行为,而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途径。

饮茶行为也同时被高度仪式感,择时、选景、挑人,时间不对不喝茶,景色不好不喝茶,人不对不喝,来的人也要自己的才华悉数献上:焚香、挂画、弹琴、著棋、写字、作诗、分茶。

欧阳修记录了他与范仲淹等人谪迁后的饯行宴,没有失宠后的低落,没有离别的忧伤,文字所到处皆是欢声笑语,有人写书法,有人弹琴,有人烹茶,有人吟诗,来者无南郭先生,每个人都要有拿得出手的艺术。那个时候,著名茶人蔡襄是以诗人的身份出现,他拿毛笔的手还不会点茶,而为他们烹茶的是薛仲儒。

在宋代,茶道是非常重要的艺术修养,与著棋、书法与弹琴并列。宋人向子諲(yīn)为赵总怜写词时说,赵总怜有四艺:著棋、写字、分茶与弹琴。

向子諲在《浣溪沙》写道:“艳赵倾燕花里仙,乌丝阑写永和年,有时闲弄醒心弦。茗碗分云微醉后,纹楸斜倚髻鬟偏,风流模样总堪怜。”

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介绍的文人雅士四艺里,有茶艺。“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扬之水在《“琴棋书画”图演变小史》里考证,“琴棋书画”四事合成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风气肇始于宋代宫廷。王明清在《挥麈录》中提到,皇宫会宁殿有八阁东西对列,每阁各具名称,分别是琴、棋、书、画、茶、丹、经、香,宋高宗(宋徽宗的儿子)以雅文化怡情养性,并在宫廷教授相关技术,宫女的基本修养全在“八术”,正所谓“伊朱弦之雅器,含太古之遗美”。

《大金国志》里讲,完颜亶(熙宗)自幼聪慧,跟着父亲南征中原,花很大心力学习儒教,后来“能赋诗染翰,雅歌儒服,分茶焚香,弈棋象戏,尽失女真故态矣。”

会分茶很重要啊,后来的完颜亶,“宛然一汉户少年子也”,身上哪有什么“女真”气息?

茶文化的流布,每融合进一个民族,就会壮大这个民族的文化,这是中华茶文化很独特的魅力。

元人沿袭宋人的精致生活,茶道与诗词歌赋被视为汉文化的重要象征。

到了元代,分茶是公子哥的日常技能。关汉卿的《一枝花·不伏老》里有吟唱:“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真是畅快!

明清之后,点茶技术已经失传,毛奇龄读到“茶筅”时,居然都不知道是用来干吗的。他只能在元人的咏物诗中猜测其用途,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明代朱元璋废除了唐宋以来的团形紧压茶,团茶变成散茶后,带来瀹茶法的兴起,点茶法随之消失。今日中国的普遍饮茶法,肇始于明代。

比较而言,唐代的文士茶是陆羽推广的煮茶法。茶叶形态的变化,出现不同阶段的茶道艺术家,他们在茶器上面做了革新,泡法自然会出现变化。

点茶这种雅,这种美,现当代以来已经很少有人能欣赏了。

研究宋诗词的学者,甚至不能准确地描述出宋代茶道艺术的指向,一个被广泛引用的例子便是钱锺书为“分茶”所做的注释。

钱锺书在1958年版的《宋诗选注》里解释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一诗,对“晴窗细乳戏分茶”的“分茶”解释为“鉴别”,这是用了宋徽宗在《大观茶论》里的词语,鉴别茶的好坏。1989年再版,钱锺书更正了说法,把“分茶”解释为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举证有王明清《挥麈余话》,杨万里《诚斋集》,宋徽宗《大观茶论》。并借用黄遵宪《日本国志》说出日本点茶“同宋人之法”。但钱锺书个人不太看得上日本茶道,对立顿的袋泡茶情有独钟。

扬之水在《两宋茶事》里认为,钱锺书后来对分茶的解释,更符合宋代分茶的定义,她还进一步指出,在宋代,不同时期对泡茶有分茶、点茶、茶百戏等各样叫法,但所指都是点茶的技术层面。沈冬梅在《茶与宋代社会生活》里,认为分茶与点茶是两种茶汤呈现技艺,分茶也被叫做茶百戏,类似于书法的吹墨,但更难掌控,无迹可寻,点茶则因为有《大观茶论》的具体技法,更容易呈现与理解。

托名在陶谷名下的《荈茗录》记载了一种茶百戏:“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茶百戏不像北苑贡茶留下众多图纸与模型供后人复刻,当下世人对茶百戏的兴趣,大多联想到咖啡拉花。如果沿着分茶是水上丹青思路,那么考验分茶人的就是绘画与书法的功夫,而不是与茶技相关的功夫,所以在我看来,更倾向于所谓的茶百戏不过是在点茶行为中偶尔闪现的某些浮光掠影的景象,看起来像飞禽走兽而不是说把飞禽走兽画上去。把书法绘画这样的形式表现在茶汤上,自然不会是蔡襄、苏轼、宋徽宗等书法大家所会干的事,他们更加强调点茶带来的另一种艺术愉悦。

“点”才是宋茶的灵魂与精髓,是宋茶与唐茶、明茶的主要区别,是由茶具带来的独到艺术,就像笔墨纸砚带来书法与绘画一般,这种独有的艺术才令人有创造的快感与灵思,也才能吸引那么多才子如痴如醉。现在我们得知,在宋代,至少有三种泡茶方式并存:唐代的煎茶(就是陆羽时代把茶注在锅里,加点盐巴之类)、宋代盛行的点茶(宋代民间仍在用煎茶法),还有被明清延续的瀹泡(泡叶子喝茶水,今天的主流泡法)。

早期看不懂“分茶”这门茶道艺术的当然不只是钱锺书,为宋诗做注的还有很多。我们梳理一番,主要是为了厘清观念认知。

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引用过陆游的这首诗,他说世人习诵,不用多余的解释,读得懂是自然而然,直接跳过了茶的部分。

朱东润为“晴窗细乳戏分茶”做的注解是,“把茶分等”。

程千帆的解释是,分茶是宋人饮茶时的一种游艺,今已失传。

张颢瀚在《古诗词赋观止》里赞同程千帆的说法。

叶嘉莹主编《四季读诗》里解释,分茶,宋时烹茶之法。陆游做着写字烹茶的闲事,却仍然生出了白沙在涅的忧惧和早日还家的愿望。

袁行霈注《千家诗》里介绍分茶是沏茶的一种技艺。

袁世硕主编的《历代文学作品选》里解释分茶是宋朝人流行的茶道,此处可理解为品茶。

钱仲联说,“分茶,宋人泡茶之一种方法,即以开水注入茶碗之技术。杨诚斋《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云云,可想象其情况。”

康保成、李树玲选注的《关汉卿选集》里解释:分茶,古代勾栏里的一种茶道技艺。

许政扬的《宋元小说戏曲语释》里“分茶”条中解释说:“分茶”就是烹茶、煎茶。

陈祖美、宋红主编的《中华好诗词: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里,认为分茶就是品茶。

陆羽《临安春雨初霁》带我们重返宋代的现场,重温那一碗碗茶。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因为绝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流传甚广。知识分子对分茶无感,是因为这样的生活完全遇不到,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这也是大部分学者读宋代诗词里那么多茶诗无法共鸣的主要原因。否则,陆游一生写了三百多首茶诗,而为他作传的人居然无法理解分茶,是多么令人迷惑的行为?相比而言,酒就不一样,酒在生活中触手可及。

还可以举下李清照的例子。俞平伯在《唐诗词选释》里,为李清照的“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注释时说,分茶意是不沏茶喝。将茶叶制成小饼,掰开用之。唐时煎烹,后改用沏。“分茶”亦云“布茶”,是沏茶的一种技巧,屡见于宋人书中,如曾几、杨万里诗,向子、陆游词,蔡襄《茶谱》,王明清《挥麈馀话》等。有所谓“回环击拂”,所饮盖仍是浓茶。古今事异,其详难知。易安此句,译以“不沏茶”,或近之。

李清照还有“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另一个更明显的例子是,在苏东坡大热的时间线里,研究苏轼的书里大部人都会谈到琴棋书画,但有酒无茶,我很为苏东坡着急,苏东坡一生迎来送往的茶生活,写了近百首茶诗茶文,为什么作者只字不提?

琢磨起来只有一个理由,这些研究者对茶生活并不敏感,他们自己要么不喝茶,要么对茶没什么研究。这几年情况略有改变,说苏东坡与茶的研究者越来越多,研究者只有把自己的热爱代入其中,读者才能感同身受。

说说我的个人经历。

1998年,我在云南大学念中文系,钱锺书、朱东润、叶嘉莹、袁行霈等等人的书都读过,朱东润主编的《历代文学作品选》还是教材,上了好几个学期的课,但给我们上这门课的老师并不喝茶,自然是只讲诗歌不讲茶。

反而是教《古代汉语》的木霁弘教授,喜欢往茶山跑,后来出了本讲“茶马古道”书,把我们带到了一个茶的云南,并影响我走上了茶的研究。

茶园在远方,但茶生活就在学校门口。

云南大学所在的翠湖,是昆明的文眼,茶脉。这里茶馆林立,民国年间,钱穆、郑天挺、闻一多、吴宓他们喝茶的地方还有迹可循,我在汪曾祺的茶馆记录里,在李政道的讲述里,重新审视这座城市这座大学与茶的关系。我自己经常在翠湖边喝茶,毕业三年后,也是在翠湖边的一家茶室,参与创办了一本茶杂志。

茶风雅的一面真的在先生处消失了吗?也许并非如此。云南大学的晚翠园与呈贡的杨家大院,都可以带我们重温那个时代的韵味。晚翠园因为汪曾祺的文章,让后人知晓在“跑警报”逃生的昆明,还有一处风雅。严晓星追寻的呈贡杨家大院,则让我们了解另一群风雅之士的真实生活。

1939年,古琴家查阜西为张充和拍了一张无数人击节赞叹的照片,美好得让人心妒。

照片里的蒲团上,张充和旗袍麻辫,光彩明亮,那是一个无比舒适姿势,显得懒散,自在,又满是写意。佛龛里的佛微笑着,桌子上摆满了清供:鲜花、水果、木香与清茶。

查阜西、张充和这些人,逃难来到昆明,但他们并没有因为上空有轰鸣的战斗机而放弃生活,相反,他们在租借来的杨家大院里,做着他们喜欢的事:弹琴、唱戏、插花、写字、写诗、喝茶。

张充和的诗里说:

酒阑琴罢漫思家,小坐蒲团听落花。一曲潇湘云水过,见龙新水宝红茶。

多年后,张充和远嫁美国,又重新抄写了这首送查阜西的诗。她在美国的家里,始终挂着这张照片。1995年,充和老人重返昆明,到呈贡杨家大院故地重游,得知大院即将拆除,忍不住失声痛哭。那里承载了她的青春,她最美好的年华与记忆。

当年与充和唱和的,除了查阜西,还有杨振声,还有梅贻琦。

那年月,如果你只读闻一多,会可怜这个连茶都喝不起的人。毕竟战斗机在天上轰鸣,再大的教授也要狼狈地跑警报。但终究还是有人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另一面。

一种优雅的,从未中断的生活。

张充和当时的恋人叫郑颖孙,是位古琴家,泡茶技术了得。但他毕竟年长张充和二十来岁,于是有人劝张小姐放弃。张充和却说,“他煮茗最好,我离开他将无茶可喝!”

郑颖孙离开昆明到重庆后,张充和为他空运了一坛昆明的井水给他泡茶,这可是1939年啊。

在宋茶热的氛围中,昆明自然不会置身事外。就在我公司门口处,就有一个赵宋点茶传习馆,主理人赵慧成是宋徽宗赵佶的超级迷弟,这些年他一直致力于恢复他们老赵家的点茶绝活。

赵慧成说,宋茶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形式感很好,器美汤花漂亮,而且,有明确的技术指标与欣赏指南,加上大量的宋画场景,都让全面复活宋代点茶提供了技术便利。最重要的还是,宋人彼此间那种欣赏,很动人。

除了昆明,别的地方会不会有所不同?比如西子湖畔。那里同样有着宋茶的馀韵,现在还肩负着传播中国茶文化的使命。

具体到点茶,这里的人理解又如何?

在杭州的作家王旭烽在著作里多次写到宋代分茶,她对分茶的解释是:分茶多为文人墨客所喜爱,但也传入宫中,宋徽宗为分茶高手,一注击茶,“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朗月”,博得满堂赞誉。

2000年,在杭州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在其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里,为分茶的做出了两种解释,一种是泡茶法;一种是泡茶技艺之一,主要是与唐代的煮茶法、明代的瀹茶法有所区别。蔡襄的《茶录》与《大观茶论》都是举证的例子。有意思的是,分茶在这本辞典里被分到了“茶俗部”。茶俗,就是民间的饮茶法。2022年,中国茶制作与茶俗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共有44项,里头就包括茶俗这一大类,如大理白族的三道茶。

茶文化复兴,与当地的产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为近代以来的茶学,被划分到了农学与园艺学,这些学科更强调为地方经济服务,有很强的实用目的。在茶叶经济强省福建、云南、浙江、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学里都有专门的茶学院,有些地方甚至都有独立的茶学院,也有专门的茶文化刊物,拥有数量众多的茶文化推广者。

点茶作为技艺的复兴地首先便发生在福建。茶百戏的非遗传承人章志峰介绍,20世纪80年代,他在福建农林大学茶叶专业学习的时候,第一次了解到有茶百戏这种茶艺存在,于是他便花了很长时间来复原这门技术。2010年10月,茶百戏在武夷山市正式成为非遗的一部分,列入传承谱系,2017年列入福建省级非遗,章志峰是传承人,茶百戏作为技法与艺术亮相。

2015年9月,点茶作为非遗列入杭州市上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传承人徐志高说,点茶的最根本的形式还是围绕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展开恢复,即便是宋代,点茶作为一种技艺,在社会各阶层都各有自己的点茶法。“我们作为点茶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更多的是复原古法,创新技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应用。”

茶非遗传承人、有美点茶创世人范俊雯讲,点茶在她就读的浙江树人大学是作为一门艺术在教,这有别于传统的茶学背景的学科,学校为了提高大家对美的认知与艺术修养,还要学习色彩学、服装史、书法课,专门请芭蕾舞老师教形体。

范俊雯与徐志高的点茶艺术表演,美轮美奂,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学习。

宋代点茶复兴现在已呈现出燎原之势,正伴随着茶文化在各地开花。宋代点茶传播路径也非常有趣,先在民间某些区域兴起,后获得皇家认可,在上层流行开后,又回到民间,成为规模化风尚。现在,又到是宋徽宗所谓的盛世兴茶节点,我很期待点茶艺术再度在华夏大地复兴。

来源:茶业复兴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茶文化】什么是分茶

南宋诗人陆游曾作《临安春雨初霁》诗一首,有句云:“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分茶”,不是寻常的品茗别茶,也不同于斗茶茗战,而是一种独特的烹茶游艺。而且放翁把“戏分茶”与“闲作草”并提的,可见还绝非一般的玩耍。宋词家向子諲《酒边集·江北旧词》有《浣溪沙》一首,题中云:“赵能著棋、写字、分茶、弹琴。”这里把分茶与琴棋、书艺并列,亦说明此为当时文人喜爱与时尚的一种文化活动。


竺副帅(茶筅),名善调,号希点,又号雪涛公子(南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

分茶在宋代是玩得比较普遍的,因此在诗词中吟咏到“分茶”的颇多。王之道有《西江月·和董令升燕宴分茶》一首;史浩《临江仙》词有“春笋惯分茶”之句;陈与义有《与周绍祖分茶》诗。杨万里有一首《请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记述他观看显上人玩分茶时的情景,十分详尽而生动。茶水相遭,在兔毫盏的盏面上幻变出怪怪奇奇的画面来,有如淡雅的丹青,或似劲疾的草书。显上人是玩分茶的老手了,善幻能变,心手相应。

南宋时民间也玩分茶,周密《武林旧事》卷第三“西湖游幸“中也有一段记载。那时,杭州献演杂技的“赶趁人”,也练有“分茶”的技巧,在游湖赏玩时,当众表演。


宣化辽代张世卿墓壁画中表现“下汤运匕”的场面


分茶这种游艺大约始于北宋初年。北宋初年陶谷在《荈茗录》中已经说到一种叫“茶百戏”的游艺。他说:“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陶谷所述“茶百戏”便是后来的“分茶”了,玩法是一样的。玩时“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此时,盏面上的汤纹水脉会幻变出种种图样,若出水云雾,状花鸟虫鱼,恰如一幅水墨图画,故也有“水丹青”之称。据说,当时有个佛门弟子叫福全的,精于分茶,有“通神“之艺。他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若同时点四盏,可组成一首绝句。至于变幻些花草鱼虫之类,唾手可得,因此常有人上门求观。福全颇有点自负,曾自咏曰,“生成盏里水丹青,巧尽工夫学不成,却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


蔡京在《延福宫曲宴记》里还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宣和二年(1120)十二月癸巳……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朗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这里说的是宋徽宗。这位“通百艺”的皇帝,也热衷于玩分茶,而且还亲自表演给群臣观看。

宋徽宗画像


看来宋时,上自帝王,下至文人、僧徒,以至“赶趁人”,都会玩“分茶”。可惜这朵奇葩早已失传。


分茶就是拉花咖啡的艺术,老祖宗早玩腻了,惊不惊奇!

图片来自网络。文字选自《茶之文史百题》,阮浩耕编著,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约吗?茶奥会!茗战杭州,茶醉钱塘——第五届中华茶奥会总体方案

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以“传承 、创新 、融合 、共享 ”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华茶奥会将于11月30日-12月2日在杭州市龙坞茶镇举行。本届茶奥会共设置有八大赛事,每个比赛项目均设立金、银、 铜三个奖项。

 

 

第五届中华茶奥会总体方案

 

中华茶奥会是我国首个以茶为主题的奥林匹克盛会,以赛、品、论、展等多种形式展呈纷繁茶事,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茶奥会自2014年举办以来,吸引了来自18个国家的4000多名参赛者,为百余家茶企完成了品牌培育及增值,网络同步传播量近2000万,贵州、福建、湖南等15个产茶区政府积极竞办。中华茶奥会实现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名副其实的特色精品茶事活动。

 

第五届中华茶奥会,是在前四届成功举办基础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升级版,是政府引导、社会运作的升级版,是服务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和“杭为茶都”建设大局的盛会,是进一步提升“杭为茶都”品牌形象的重大举措。总体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第五届中华茶奥会以“科技茶奥、品质茶奥、人文茶奥、 活力茶奥、时尚茶奥”为主题,以“传承、创新、融合、共享”为理念,以“开放性、丰富性、规范性、权威性、圆满性”为目标,旨在使茶成为民生之福、时尚之饮、文化之承、融合之美的最佳代言,营造和谐共赢、美美与共的 “六茶共舞”氛围,让中国茶的魅力影响世界。

 

1.赛事活动更开放。一是提高国际性,邀请部分世界主要产茶国和消费国选手及茶界组织参赛。二是提高全国各省参与度,采取各省组团和社团机构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赛事活动的开放性。

 

2.赛事内容更丰富。第五届中华茶奥会赛事由八大赛项组成:茶艺大赛、仿宋茗战、茶品鉴及沏泡技艺竞赛、茶席与茶空间设计赛、茶具设计赛、“茶+”调饮赛、茶服设计赛(茶服秀)、“茶说家”演讲大赛。

 

3.赛事组织更规范。一是组织机构更规范,专门成立了赛事委员会;二是赛事流程更规范,设置八大赛事,60余个项目,每个项目设置金银铜三个奖项;三是赛事评判更规范,邀请全国茶界的近四百名专家、教授等权威人士担任裁判,并制定规范的赛事评判规则。

 

4.赛事保障更圆满。本届中华茶奥会设“一办五组”的保障架构,设办公室和宣传保障组、现场保障组、交通保障组、服务保障组等4个组。保障工作建议由西湖区总负责,组长由西湖区指定区领导担任,各小组长由西湖区各职能部、办、局及之江经管集团主要领导担任。

 

5.赛事成果更权威。本届中华茶奥会是中国权威涉茶机构和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全国权威涉茶组织承办、全国著名专家评判、全国乃至全球茶人广泛参与、赛事活动最全面丰富、最有影响力的首个茶界奥林匹克竞技盛会。

 

二、茶奥会主题及会标会旗

主题:科技茶奥、品质茶奥、人文茶奥、 活力茶奥、时尚茶奥

会标会旗: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18年11月30日-12月2日

地点:

主会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坞茶镇

分会场: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具设计赛)

 

四、组织框架

(一)主办单位: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江大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华茶人联谊会、杭州市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 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西湖区人民政府、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中国茶叶博物馆、全国茶博物馆联盟、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树人大学、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在线、茶都名园、杭州合众集团责任有限公司、杭州市茶产业协会、浙江素业茶叶研究院、浙江听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湖南立德花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三)组委会:

(1)名誉主席:周国富 陈宗懋

(2)主席:孙忠焕 张仲灿

(3)名誉副主席(排名不分先后):

傅传耀(贵州)、于 露(中国土畜商会)、江用文(中国茶叶学会)、杨祖基(福建)、何关新(杭州)、姚静波(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林楚生(广东)、孙前(四川)、冯泉林(浙江)、张一民(浙江)、周重旺(湖南)、盛军(云南)、杨琴媛(云南)、纪晓明(陕西)、石艾发(湖北)等茶区涉茶组织领导

(4)副主席

郑强、尹祎、王宏、王小玲、危赛明、章根明、翁文杰、刘颖、杨荣

(5)秘书长:王岳飞、张士康

(6)副秘书长

陈永昊、王翔、张炳新、柴闻乐、吴晓力、毛立民、蔡军、汪一飞、刁学刚、朱军、孙蔚、王可昌、张星海  

(7)办公室主任:白忠杰

(8)办公室副主任

官少辉、丁晓琴、楼凌毅、程刚、夏兵、俞璐婷

(9)赛事委员会:

1.主   任:王岳飞(兼)、张士康(兼)

2.副主任:吴晓力、毛立民、苏祝成、朱红缨、陈萍、赵玉香、孙状云、毛近菲、陈芳、刘千录、王永平     

3.顾  问:刘祖生、童启庆、谢丰镐、程启坤、徐南眉、王镇恒、姚国坤、王祖文、刘勤晋、施兆鹏

4.专家组组长:刘仲华、王旭烽 

5.总裁判长:周智修

6.仲裁长:罗列万

7.专家组成员:郑国建、张正竹、余悦、陈栋、肖力争、朱家骥、吴骁、吕才有、邵宛芳、屠幼英、吴锡端、周红杰、郭雅玲、孙威江、孙云、黄建安、朱海燕、龚淑英、杨秀芳、赵玉香、张星海、胡民强、陆德彪、周卫龙、于良子、刘栩、倪晓英、陈英、王兵、侯建军

 

(四)执行单位:杭州之江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五)支持单位:中国茶产业联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全国及各省市茶文化社团协会等、湖南立德社荟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其他部分赞助商。

 

(六)媒体支持:中央驻杭媒体、省市主流媒体、湖南卫视茶频道、茗边头条、浙报茶媒体中心、茶媒体联合体成员、西湖问茶等在杭各媒体(排名不分先后)。

 

五、重大活动

(一)开幕式

1.时间:2018年12月1日 上午9:30~10:30

2.地点:龙坞茶镇·九街大草坪

3.主持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茶奥会主席 孙忠焕

4.议程(草案):

(1)各参赛选手代表队和裁判员入场仪式;

(2)裁判员代表、选手代表宣誓;

(3)西湖区主要领导(书记/区长)致欢迎词

(4)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尹祎致辞;

(5)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致辞;

(6)杭州市委副书记、中华茶奥会主席张仲灿致辞;

(7)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刘天金致辞;

(8)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华茶奥会名誉主席周国富宣布第五届中华茶奥会开幕。

 5.拟邀请领导及嘉宾:

国家农业农村部、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大、政协、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杭州市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相关领导;第五届中华茶奥会名誉主席、名誉副主席、主席、副主席和组委会成员。

 

(二)高峰论坛(草案)

1. 中国茶·食品技术高峰论坛

(1)时间:2018年11月30日 下午2:00

(2)地点:西溪宾馆

(3)人数:约200人

2. 中国茶产业联盟常务理事会

(1)时间:2018年12月1日 下午2:00

(2)地点:龙坞茶镇九街56#第一会议室

(3)人数:27个常务理事单位,约40人

3. 中华茶奥会工作研讨会

(1)时间:2018年12月2日 上午9:30

(2)地点:龙坞茶镇九街56#第一会议室

(3)人数:约30人

(4)主旨发言及各省代表发言

 

(三)闭幕式

1.时间:2018年12月2日 下午2:30

2.地点:龙坞茶镇·九街草坪

3.主持人:杭州市副市长王宏

4.议程:

(1)暖场活动;

(2)颁奖活动;

(3)孙忠焕主席总结讲话。

5.参加人员:主承办单位的主要领导、嘉宾;参赛选手、裁判员和媒体记者等。

 

六、保障措施

1.明晰职责分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负责总体工作指导,邀请部省领导和各省茶文化研究会参加活动;浙江大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国茶人联谊会负责赛事活动的组织实施;杭州市人民政府负责赛事和各项重大活动服务保障的协调牵头工作。

2.健全运行机制。由组委会办公室进一步完善《第五届中华茶奥会总体方案》,报请各主办单位同意后实施。组委会通过授权的方式,确定运营单位,双方签署《授权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和工作分工。由运营单位承担比赛场地搭建布置、招展招商、场馆内广告投放、氛围营造、标展搭建、地毯铺设、展区管理、现场登记、微信和网站运营、物料印刷等工作任务。

3.强化服务保障。制定第五届中华茶奥会服务保障方案,分解落实宣传、安保、消防、交警、市场监管、食安、公交、志愿者服务、接待服务、医卫和城管等工作职责,构建协调高效的联动保障机制。

(一)宣传保障组

1.主流媒体宣传工作建议由市、区宣传部门负责落实;

2.行业宣传工作由浙江在线茶媒体中心协调落实;

3.氛围营造建议由西湖区和西湖风景名胜区负责。

(二)现场保障组

1.龙坞茶镇赛场设置与组织建议由西湖区负责;

2.中国茶叶博物馆赛场设置与组织由西湖风景名胜区负责。

(三)交通保障组

1.赛事所需车辆由组委会办公室商请杭州市公交公司负责落实;

2.茶奥会期间交通秩序建议由市、区两级交警部门负责;

3.各赛事食宿点派车辆接送。

(四)服务保障组

1.接待服务建议分别由西湖区和西湖风景名胜区负责;

2.志愿者服务建议由团市委负责;

3.医疗服务建议由西湖区和西湖风景名胜区负责;

4.电力、通信保障由属地职能单位负责;

5.赛场周边环境及秩序建议由市、区两级城管部门负责协调支持。

七、资金管理

1.政府资金100万(市、区各50万),接受社会赞助;

2.各赛项原则上自行平衡;

3.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财务专项专户,严格按规定规范支出。

 

附件:1.第五届中华茶奥会赛事安排

2.第五届中华茶奥会日程安排表

 

中华茶奥会组委会

2018年11月16日

附件1          

第五届中华茶奥会赛事安排

 

一、茶艺大赛

承办单位:浙江大学、浙江素业茶叶研究院、湖南卫视茶频道、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大赛分为创新茶艺竞技团体赛、创新茶艺个人赛、品饮茶艺、少儿茶艺赛(团体)、少数民族茶艺赛(团体)五个子赛项。

创新茶艺个人赛金奖(第1名)获得者由组委会直接推荐进入湖南卫视茶频道茶企通“最美茶艺师”冠军之夜总决赛,第2名、第3名选手由组委会推荐进入“最美茶艺师”30 强。

奖项设置:五个子赛项分别设立金奖 1 个、银奖 2 个、铜奖 3 个。

 

 

二、仿宋茗战

承办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浙江省微茶楼文化发展协会、浙江骆驼九宇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大赛分少儿组、青年组、中老年组和外宾组四个组别。比赛包括宋代点茶和分茶(茶百戏)二个环节。决赛由湖南卫视茶频道和浙江在线进行直播。

奖项设置:四个组分别设金奖 1 个、银奖 2 个、铜奖 3 个。获奖作品(金、银、铜奖)将刊登在中华茶奥会公众号、中华茶奥会网站、茗边头条、半圆、《茶讯》《西湖问茶》等媒体。

 

 

三、茶品鉴及沏泡技艺竞赛

承办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大赛分茶品评鉴项目和鉴茶与冲泡技艺项目。茶品评鉴分八个组别:绿茶组,红茶组,黑茶组(茯砖、藏茶、普洱熟茶等),普洱生茶组(当年和陈年),乌龙茶组,黄茶组,白茶组(新茶),花茶组。鉴茶与冲泡技艺分冲泡技艺PK和鉴茶PK两大赛项。

奖项设置:两个子项目分别设立金奖 1 个、银奖 2 个、铜奖 3 个。

 

 

四、茶席与茶空间设计赛

承办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在线、茗边头条

网络进行初赛:选手提交茶席摄影作品,主办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以大众投票(40%)+专家评审(60%)相结合的方式选出20席复赛作品。复赛选手按照参赛要求,自主创作一套具有特色的创意茶艺作品,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

奖项设置: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

 

 

五、茶具设计赛(茶具秀)

承办单位:中国茶叶博物馆、全国茶博物馆联盟

按照茶具功能和使用人群分,分茶席实用型美具组、旅行套装组、少儿茶具组和中茶博馆藏茶器创意设计组四个组别。选择优秀参赛作品参加中国茶叶博物馆2018年度“茶,引领美好茶生活”专题展,邀请部分文创公司一起参加,举办线下专场设计成果推介会,促进设计成果的商业性转化,并组织参加其它类型的大型茶博会、2019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

奖项设置:金奖 1 个、银奖 2 个、铜奖 3 个。

 

 

六、“茶+”调饮赛

承办单位: 浙江树人大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听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茶+”调饮共设三个赛项,分别为“茶+”调饮创意赛(个人组)、“茶+”调饮创意赛(团体组)、“茶+”调饮产品赛。

参赛选手需清楚掌握茶调饮相关知识,茶调饮器具、设备的分类和用法,以及茶调饮风味搭配的种类和特点。鼓励参赛选手跨领域结合,设计更具创新性、富有时代感、趣味性强的中国现代健康“茶+”调饮作品。

奖项设置:三个组分别设立金奖 1 个、银奖 2 个、铜奖 3 个。

 

 

七、茶服设计赛(茶服秀) 

承办单位:湖南立德花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湖南立德社荟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本次茶服设计大赛设立茶服设计项目和茶服表演项目。茶服设计项目,参赛方提供参赛服饰(旗袍、汉服、中式服饰均可)10件以上作品,由专业服装评委进行评分;茶服表演项目,选手通过场景设置、语言表达、才艺表达将作品进行5~7分钟创意演绎。出场顺序由抽签决定,自选音乐、旁白、自备耳麦、背景LED素材。参赛人员在比赛过程中不得显示带有企业LOGO、文字和图案等标示性符号,若有发现,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奖项设置:茶服设计项目设立金奖 1 个、银奖 2 个、铜奖 3 个;茶服表演项目设最佳才艺奖10名、最佳仪态奖10名。        

 

 

八、“茶说家”演讲大赛

承办单位:浙江大学、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茗边头条

主题:“茶与美好生活”或“茶与乡村振兴”

参赛选手根据主题准备一份5分钟的演讲稿,由评审小组对作品进行筛选,最终选出20位选手进入复赛。参加复赛的选手按照活动主题进行限时5分钟的脱稿演讲,并决出前8名选手进入决赛。决赛由选手抽签选择规定话题,进行限时3分钟的脱稿即兴演讲,选手最终成绩由复赛及决赛成绩加权得出。

奖项设置:金奖 1 个、银奖 2 个、铜奖 3 个。

 

 附件2

第五届中华茶奥会日程安排表

日期

时间

活动

主要内容

地点

11.30

全天

报到

报到、熟悉场地

西溪宾馆

14:00~17:00

论坛

中国茶食品技术高峰论坛

18:00~20:30

招待会

茶饮分享招待会

12.01

9:30~10:30

开幕式

领导致辞,参赛选手、裁判员代表发言

龙坞茶镇九街草坪

11:00~21:30

初赛

茶艺大赛

龙坞茶镇九街草坪、嘉木礼茶广场、龙坞茶馆

11:00~17:00

初赛

仿宋茗战

龙坞茶镇嘉木礼茶广场

10:30~17:00

初赛

茶品鉴及沏泡技艺竞赛

龙坞茶镇28号楼

10:30~17:00

初赛

茶席与茶空间设计赛

龙坞茶镇早春探茶广场

10:30~17:00

评选赛

茶具设计赛

中国茶叶博物馆

10:00~12:00

标准赛

“茶+”调饮赛

龙坞茶镇22号楼

13:30~17:00

决赛

“茶+”调饮赛

龙坞茶镇22号楼

11:00~17:00

初赛

茶服设计赛(茶服秀)

龙坞茶镇穹顶

8:30~17:00

初赛、决赛

“茶说家”演讲大赛

龙坞茶镇40号楼

11:00~17:00

茶展

茶企产品展销体验

龙坞茶镇

14:00~17:00

论坛

中国茶产业联盟常务理事会会议

龙坞茶镇56号楼

12.02

9:00~12:00

决赛

茶艺大赛

龙坞茶镇九街草坪、嘉木礼茶广场、龙坞茶馆

仿宋茗战

龙坞茶镇嘉木礼茶广场

茶席与茶空间设计赛

龙坞茶镇早春探茶广场

“茶+”调饮赛

龙坞茶镇22号楼

茶服设计赛(茶服秀)

龙坞茶镇穹顶

9:00~12:00

复赛

茶品鉴及沏泡技艺竞赛

龙坞茶镇28号楼

9:30~11:30

论坛

中华茶奥会工作研讨会

龙坞茶镇

12:30~14:00

考试

茶品赛职业资格晋升选手理论考试

龙坞茶镇28号楼

14:00~15:30

决赛

茶品鉴及沏泡技艺竞赛

龙坞茶镇28号楼

9:00~17:00

茶展

茶企产品展销体验

龙坞茶镇

9:00~17:00

茶具展

茶具设计赛

中国茶叶博物馆

14:30~15:30

闭幕式

领导讲话、颁奖

龙坞茶镇九街草坪

 

组委会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坞茶镇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