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寒冬炭炉烹茶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这些古代茶具 你认识几种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这类饮茶器具。这和古代所指的茶具是不一样的。古代“茶具”的概念所指范围更大。

唐代范摅所著《云溪友议》中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茶经》中,陆羽便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其实古代茶具很多,也不仅仅有二十四种,下面选择一些主要的简单介绍一下。

茶籯:“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代诗人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里面有:“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

茶灶: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

茶焙: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风炉:为生火煮茶之用,有铁制作的,有泥制作的。

笤:以竹丝编织,方形,用以采茶。

筥:是装炭用的竹篓,亦有木箱者,外围用藤条,底盖合拢后似竹箱。

炭挝:六棱铁器,长一尺,类似古代兵器——锏,主要用来把炭打碎。

火策:亦称为火筷。又圆又直,顶端扁平,取炭用。多以铁或熟铜制成。

釜:用以煮水烹茶,铁质的多,在唐代,也有瓷的和石头的,富贵人家也有银釜。

罗合:罗是筛茶的,合是贮茶的。

注春:茶壶,古代文人认为品茶“一苦二甜三”这个过程,像是沉寂的寒冬过后渐渐走向春天,因此把泡茶的茶壶称为了“注春”。

漉水囊:用以过滤煮茶之水,有铜制、木制、竹制。

竹篮:以前煮茶一般采用木炭作为燃料,而木炭一般盛放于竹篮里面。古代贵族官僚或富人的住宅被称为“府第”,由此进行衍生,盛放外观乌黑的竹篮也就有了乌府之称。

鸣泉:鸣泉原为“淙淙鸣响的泉水”之意,引申为煮水的器具,在这里专门指代煮茶罐。

水曹:即瓷缸或瓦缶,以其贮存清水,供洗涤器具之用。

滤尘:古代茶洗,为煎茶前用以洗茶器之用具。

甘钝:木砧墩,用以将木炭砸碎之工具。

器局:竹编方形箱笼,用以收存茶器具者。

瓢扚:大多由葫芦制成。用来舀水。

吹管:起炉火时用的吹火管子。街边卖茶必要茶道具。

滓盂:盛放废水茶渣的器皿。

啜香:茶碗,以前喝茶又称为“吃茶”、“啜茶”等,所以用于盛放香茶的的茶盏、茶碗、茶杯,就被称为“啜香”。

子母钟:成套的茶杯。

纸囊:装茶饼的纸袋子。

碾:用坚实的木材制成的碾子,中间有碾槽,可供碾轮来回滚动,将茶饼碾碎。

拂末:用羽毛做成小拂尘,碾茶后用它拂扫茶粉末。

麋篦:用瓷器制成的盒子,用来存放食盐(因唐代煮茶要加盐)。

以上茶具中,最重要的是碾茶、煮茶、点茶、泡茶、饮茶的器具,其他都是辅助性的工具,现代茶艺蓬勃发展,人们也创造出一些新的茶具,如闻香杯、公道杯、茶漏等。

来源:茶馆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寒夜客来茶当酒”冬日饮茶的那些讲究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不时不食”一直是一个很有分量的词。这四个字,一言蔽之美食与时令的紧密关系。而对于茶文化而言,依时而饮,也有许多讲究。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万物生机闭藏,人的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因此,冬日饮茶贵在一个“暖”字。不仅茶叶要以温养为主,人们在饮茶仪式上也力求营造温暖的氛围。


煎雪煮茶:古人的诗意暖冬

“中宵茶鼎沸时惊,正是寒窗竹雪明。”记录下唐代诗人司空图在冬日煮茶的风雅情景。不过煮茶并不是从唐朝才开始,煮茶始于西汉。汉魏六朝的饮茶法“浑而烹之”,煮成浓厚的羹汤而饮。那时还没有专门的煮茶、饮茶器具,一般是在鼎、釜中煮茶,用食碗饮茶。唐初,出现了文人饮茶,还形成了茶文化。及至陆羽的《茶经》问世,唐代茶文化的发展逐渐达到鼎盛。

如何煮茶一壶好茶,据《茶经》里的记载,要先使用木炭烤茶饼,升炉、炙茶,然后将烤炙过的茶团敲碎、碾磨,用纸袋封好,藏于金龟之中,其后才是煮水。听到釜中的水微微沸的声音,再投入茶末。“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这就是说煮茶“三沸”恰到好处,煮过了,茶味就不佳了。

苏轼是煮茶的行家,他在《试院煎茶》中有“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的诗句,对煮茶用水的温度、发出的声音、研磨茶团时茶叶的形态以及茶汤在茶盏中旋转的样子,都做了形象描述。南宋诗人陆游,在隐居的生活里,同样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风雅。“落日疏林数点鸦,青山阙处是吾家。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几只寒鸦徘徊在黄昏时候的疏林外,青山脚下就是隐居的家。回家最有趣味的事儿是什么呢?当然是煮上一壶茶热气腾腾的香茶。

煮茶用的水有多种,陆羽在《茶经》中把自然界的水分为三个类型:即“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此外还有“雪水”。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但一般说来,饮茶用水多以前三种水为常见,雪水则不多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提到煮茶用梅花花瓣上的雪水。给冬日品茶增添了更多浪漫与诗意。不过这用“雪水”煮茶并非曹公“杜撰”的罕事。古人用“雨”“雪”煮茶,早有例子。

唐人陆龟蒙在《煮茶》诗中就有“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之句。宋朝苏轼在《记梦回文二首并叙》诗前“叙”中也说过:“梦文以雪水煮小团茶”。陆游的《雪后煎茶》诗说:“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诗人一边欣赏雪景,一边烹雪煎茶。无暇至纯的雪水,以柴薪烧化,茶味清冽,让人抛却尘俗,只余缕缕茗香在天地间。

冬日围炉:现代人的惬意闲情

近两年,一种颇具仪式感的饮茶方式在社交网络流行开来,那就是“围炉煮茶”。烧的正旺的红泥小火炉、满装茶叶的粗陶小罐、烤网上各色干果与水果,邀上三两好友围坐整个下午,这就是现代人的“冬日茶饮仪式”。很难说现代人的“围炉煮茶”不是脱胎于古代人的煮茶习惯,不过从数据看来,围炉煮茶的确是火了一把。

热心网友虫虫提供

在抖音,关于“围炉煮茶”话题的播放数据就超过了30亿次;小红书上,围炉煮茶相关话题被将近1200万人次浏览;大众点评数据显示,11月以来,全国以“围炉煮茶”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2021年增长11.7倍,旺盛的消费需求撬动行业快速发展。其中,成都、上海、杭州等地线上销量最热。12月至今,大众点评上新增“围炉煮茶”服务的实体商家数量,环比上涨326%。

围炉煮茶走红背后,是传统“茶文化”逐渐被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所认同与喜爱。炭炉、茶壶、烤物,简简单单就能营造出独具中式魅力大的冬日氛围感和仪式感,满足现代人拍照打卡的表达需求;另一方面,这种颇具烟火气且舒适温暖的社交方式,契合了现代人对慢生活的向往,更为人们构筑起消弭寒意的诗和远方。

不是所有茶都适合煮。若是轻微发酵的新茶,茶内物质尚未转化,过度加热可能导致茶叶变黑,茶汤变紫,苦味过早地浸泡出来而难以入口。因此白茶、熟普、红茶、黑茶等等,这些茶经过时间沉淀的茶再适合不过。煮茶时要用没泡过的茶叶直接煮,才能煮出滋味调和、茶气俱足的汤质感。古人给今人留下的除了煮茶仪式上的讲究,当然还帮助今人筛选出了最时宜的茶品。

至于煮茶用水的讲究,或许今天的雪水未必已经时宜于烹茶。隔着数百年或者数千年大的茶饮偏爱也有了差异,但是无论是古人的煎雪煮茶还是今人的围炉煮茶,那份对生活的热爱,那份独属于中国人的生活浪漫,一直未曾变过。

来源:文旅中国,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