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过年拿茶叶

找到约65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山头茶市场:小茶企,已经被茶农彻底拿捏!

普洱茶的精彩,

在于一杯风味可口的饮料,更在于:这杯茶背后,无尽的江湖纠葛。

-01-起伏不定的茶价

昨天,临沧的茶农打电话来说:

年底了,能不能帮忙处理点茶叶,价格很划算。

随后,茶农报来价格:他们寨子的古树春茶,现在只要1200一公斤。


听到这价格,心情那叫一个沉重,春茶的时候,古树春茶2500一公斤,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硬着头皮,以2500的价格拿。

如今,年底了,茶农没钱了,直接降了一半多。让春茶时候,以2500一公斤买了很多茶叶的人,作何感想。

原来,山头茶的价格,没那么坚挺,也是随风波荡的。

中小树卖完了?

老杨随口问了一句:中小树什么价格?

不料,茶农却说:中小树都卖完了,只有古树。

听到这话,老杨只能说:做茶叶,我还是喜欢自己采鲜叶拉走,全程看着,这是对每一个相信自己的客户负责。

茶农又说:我们茶农,不像外面的人套路深,我们是讲诚信的。

老杨自己给自己倒上一杯茶,压压惊。古树和中小树混采的比例,大约是1.5和8.5,最多2比8。

而且,相比中小树茶,古树茶虽然贵一些,的确更好卖。

中小树全部卖掉,只剩古树。这话有水分。

茶叶,也玩配额制

然后,老杨又提出个想法,就跟茶农说:

可以先给您明年的春茶款,2000一公斤的单价,古树拿50公斤。签个合同,先付款。明年自己看着采200公斤古树鲜叶就行。

然而,茶农却表示:古树单独卖掉很多,中小树就不好卖。如果要2000的价拿古树。那么,拿1公斤古树,要配2公斤中小树。


这么说,也有道理。为了让茶叶都卖掉,无可厚非。

但是,这么算下来,50公斤古树,要配100公斤中小树。古树好卖,中小树大积压。如果全部收进来,100公斤中小树,只能堆在仓库睡觉了。

茶叶,玩起了配额制。原以为,只有罗曼尼康帝这样的世界顶级名庄玩配额制:跟酒庄有良好关系的人才能购买。一箱12瓶,买11瓶其它酒,才能配到一瓶康帝。

没想到,古树茶,也玩起了配额制。

然而,茶叶年年发芽。而且,产量非常大。

最重要的是:一个寨子几十户,有的甚至上百户人。如今,茶叶产能过剩了,价格也贵了。茶叶并没那么好卖。就算只要古树,也有茶农愿意卖的。

与其现在玩配额,还不如明年到寨子里,看上哪家的茶,直接收古树鲜叶。

或者从信任的料头手里拿,料头赚点。卖给茶友的时候,赚10%的利润,也能马上卖掉。

所以,没谈成。

-02-被拿捏的小茶商

1719年,英国人到中国购买茶叶,

卡那封号商船上的货监特纳抱怨道:由于需求太大,而且中国人早就知道我们来干什么,结果茶叶价格涨上了天。

知道你要来,所以茶价玩命地涨。300年以后,同样如此。茶农知道中小茶企的老板,春茶季要大量收茶,再次精准拿捏。

春茶季,知道你要来

茶叶,是季节性产品。4月春茶季,古树茶集中上量。

只要到茶山的人多,古树茶价格,就可劲地往上涨。

到茶山的散客,虽然不买茶。但场面热闹起来,会给人一种古树茶供不应求的感觉。

事实上,某些山头的高品质古树茶,由于产量较小。在春茶季特殊的时间里,的确要靠抢。


散客抢一公斤,能把价格抬高。然后,以这个高价为参考,再适当给茶商开价格。

茶农深知:茶商手里,有客户的订单。就算价格涨了,茶商还得硬着头皮做茶。

所以,每年的春茶季,价格绝不会降。知道茶商要来,知道茶商要收本寨的茶叶,错过春茶,只能再等一年。而且,知道茶商承受不起错过春茶的代价。

然后,精准拿捏。茶商也没办法,还得硬着头皮做。只是,如此一来,茶农和茶商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很微妙。

茶农与茶商,微妙的关系

遥想十年前,茶农和茶商称兄道弟,哥俩好。

那时候,有感情在,互相帮帮忙,很正常。如果茶农说:老板,今年没有过年钱。

茶商直接转几万块钱给茶农过年,明年春茶,拿茶叶抵就行了。

此时,背后的利益关系是:原料价格还不贵,茶农的原料,便宜卖给茶商,茶商卖得也便宜,大家都能赚到钱。

可是,茶农跟茶商,合作到后面,无一例外,都分开了。

因为,利益分配方式变了:山头茶的原料价格涨起来了,茶农拿到了山头茶的绝大部分利益。而且,随着茶客走进茶山,茶山原料也变得透明了,茶商的卖价被锁S。

此时,利益分成变成了:卖给茶客2000一公斤的茶叶,茶农赚1800,茶商赚200块。

而且,这种利益分配,茶商还毫无办法。茶价涨起来,似乎是市场的共识,而原材料掌握在茶农手里,茶商又不可能中途转行。

利益分配方式变了

原本,利益分配是五五开。现在,变成了茶农9,茶商1。茶商肯定心有不甘。

而茶农已经拿到手的利益,也不可能让出来。也就是:茶叶,不可能再按当年的价格给茶商。

既然利益分配不均,茶商又没有办法改变。那么,别谈感情了,维持纯粹的利益关系就好。

此时,茶农说:老板,没有过年钱了,帮卖点茶叶嘛。

茶商一脸懵,说:不好意思,茶叶拿进来,卖不掉就砸在我手里了,原料这么贵,承受不起。更重要的是:我也没钱啊!

其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茶商心里想的是:咱们打了那么多年交道。春茶的时候,你也没给我少点。

山头茶的利润,都被你吃了。既然是纯粹的利益关系,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写在最后:

前不久,在茶商朋友那里,看到前些年的茶山照片。

那时候,茶农跟茶商聚在一起,白天宰羊吃喝,晚上围着篝火跳舞,那叫一个亲密无间。

只是,这样的场面,已成为永远的过去,以后都不可能出现了。

如今,茶农和茶商的关系成了:

茶农拿捏茶商,反正我有古茶树,除非你不做茶。春茶价格不降。

茶商防着茶农,害怕茶农玩造假。茶商从茶园到毛料,全程看着,不给任何作假的机会。

山头茶初期,因利益走在一起。今天,因为利益分配问题,又分道扬镳。这很正常。

说茶商变了、不仗义。或是说茶农变了、不再淳朴,都毫无意义。

毕竟,人性就是:不关系到自己的利益,谁都可以站在道德的高度指点一番。

关系到自己的利益,谁不较真。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老板,终于还是成了茶农家的打工仔

谁拥有生产资料,谁就有绝对话语权。

普洱茶市场,优质的生产资料,自然是古茶树。

在中高端茶市场里,掌握生产资料的茶农赚现金,而茶商,其实是给茶农打工的。

-01-茶老板理性了

周末,在茶商张老板那里喝茶。

张老板说:茶农这两天叫我收茶叶,春茶,半价就卖。量大,秋茶直接送。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老杨问:这么好的事,你不打算整点?

张老板摇摇头,坦白地说:咱们做茶的,本来应该互相帮忙的,但现在我手里没钱,不敢收啊!

张老板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把茶叶拉上来,到了年底,是要付钱的。

30多天就过年了,我哪里卖得出去。卖不出去,怎么给茶农付款,

年底不把今年的款付了,明年春茶,怎么跟茶农谈。就剩一个多月了。挣点过年钱就好了,收茶这种事,现在不敢干。

张老板说完自己的无奈,又问:你没有库存,你可以囤点。

老杨果断摇摇头:自己有多少市场,就做多少茶叶,不贪。遇到好茶,才会适当囤一点。把现金流换成一堆茶叶堆在仓库里这种亏本的买卖,不干。

说着说着,老杨又补了一刀:产能过剩的市场,茶叶年年发芽,好茶也不稀缺,只要手中有现金流,随时能收茶。但如果只有一堆茶叶,要用钱时,茶叶变现的痛苦,卖茶的都清楚。

-02-

茶农与茶商,关系很微妙

从茶老板那里了解到,这两年,茶山利益关系改变了,茶商跟茶农的关系,也变得很微妙了。

那年,称兄道弟

2013年,茶山除了茶树,啥都没有。张老板带着40万去茶山包茶园,茶农一看见金主,赶紧杀鸡宰羊招待。

张老板做批发的生意,从网上找来一大批客户。带着客户跑茶山,卖原料。每年春茶,先把客户的钱收来,用客户的钱做茶,自己从中赚一点微薄的利润。

由于张老板人品很靠谱,省外很多茶商都愿意相信他。手中的订单很多。这样的背景下:每年春茶,张老板都给茶农小几十万做茶。

有钱的时候,自然是称兄道弟。春茶还没开始,茶农就打电话来:张总,要不要下来做茶了,羊已经买好了,你下来就杀。

就这样,张老板带着小弟,3月下旬到茶山,吃喝玩乐几天,享受茶山美食,看看茶山风景。4月之后,古树茶发芽,才全心投入做春茶。

一个春茶,潇潇洒洒,挣够一年的开支。做茶,简直就太舒服。

没钱?咱们不是兄弟

随着茶山信息越来越透明,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发达。很多茶商、茶友绕过张老板,直接到山上找茶农买茶。

找到茶农之后才发现:原来,茶农不仅有原料,还会制茶,连以前找茶老板购买的茶叶,都出自茶农之手。找茶农拿茶叶,价格更低。就这样,张老板的客户逐渐流失到了茶农那里。

没有了客户,手中逐渐捉襟见肘,没有钱也没有订单,能从茶农那里拿的货越来越少。没有金钱和订单的维持,茶农与茶商的关系就不是兄弟了,只是勉强的生意关系。

这时候,茶老板到了茶山,别说宰羊了,连一顿热饭都没有。

茶老板只能在勐库镇上,随便找点吃的。

挖你客户怎么了

到后面,茶农嘴上仁义道德和诚信,背地里直接跳过茶老板,跟茶老板的客户勾搭在一起。

如果客户主动到茶农拿货,用更少的钱拿到茶叶,这是客户的选择。

但是,茶商跟茶农合作多年,当年茶农还一穷二白的时候,茶商拿自己的钱跟茶农合作起家、建初制厂。到如今,茶农却主动挖茶商的客户,这就叫:有钱就是兄弟,没钱就是竞争对手。

所以,在茶山,不要考验人性。谈生意就谈生意,别贪感情。在利益面前,感情啥也不是。

茶农与茶商,从称兄道弟、亲如一家到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的,太多了。

-03-

赚到的是库存

做茶十几年,茶商渐渐发现,

所谓做茶大业,其实就是在为茶农打工。

就算包茶园做,每年收入的大部分,也会在春茶的时候,交给茶农。

做茶多年,茶农越来越富,家家住上别墅。茶商反而越混越穷,在山上跟茶农在一起的时候倒是挺自信的,但回到城里,经常被茶农打电话追货款。

年复一年,卖茶的无奈

茶老板们,春茶做完,换回来一堆茶叶。

5月份拉回城里,开始一年风风火火的卖茶大业。7月8月是茶叶消费的淡季。

9月市场回暖,卖掉一部分。秋茶又来了,为了维护跟茶农的关系,硬着头皮收茶。年底三个月继续卖茶,收回来一部分现金。

到了年底,又要给茶农结秋茶的款。再除去房租水电和人员工资,茶老板手中只剩点过年钱了。

来年春茶,又联系客户:搞点钱来,我帮你做茶去。


年复一年,茶老板们发现:

每年现金流的大部分都交给了茶农,自己只剩下一堆茶叶。说白了,自己就是给茶农家打工的。

这就叫:茶农赚的是茶老板的现金,茶商赚的是库存。

茶叶有了库存,变现才是财富。可卖茶这条路上,茶叶变现谈何容易。

库存变现,谈何容易

茶叶,如果一饼一饼地卖,又慢又痛苦。茶老板为了库存能变现,大多会选择做品牌。

做好质量,把品牌做好,招到几个经销商。库存变现就赚。可是,价格和品质没有标准的茶行业,要把品牌做起来,简直太难了。

但茶商只有卖茶这条路可以选择,再难也要咬牙坚持。春茶的时候,还得继续为茶农打工,虽说茶老板赚的少一点,但总比什么都不赚强!毕竟,这年头,有工打已经很不错了。

茶商与茶农的关系由暖变冷,

茶老板也不是吃素的,你茶农坑我,挖我的客户。那么,同一个山头,我找另一家合作,就找你邻居。

毕竟,由于利益的争夺,同一个山头的茶农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抢客户眼红翻脸的事,也是时有发生的。

这几年,茶商看清了:

既然是打工,就好好打工。就算手里有钱,也不乱花。至少,炒山头这种为别人做嫁衣的事,不会再干了。

因为,选择炒一个茶叶品质很好的山头,就算做起来,三五年之后,茶园承包到期,茶树又回到了茶农的手里。

与其用自己的钱为茶农做嫁衣,还不如直接跑进冰岛、老班章等名山。这也是茶山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原因。

茶山这趟水,无论茶农还是茶商,各自的小算盘,都打得啪啪响。

茶山的合作与争斗,也让消费市场的喧嚣之外,有了别样的精彩。


写在最后:

茶叶市场,风水轮流转。

十年前,茶老板们走进一穷二白的茶山,包茶园,建初制厂,利用媒体宣传古树茶的价值。那时候的茶商,拥有茶山绝对的话语权。

只是,风华正茂的茶老板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用尽全力宣传古树茶的价值,在茶叶承包到期后,茶树又回到了茶农的手里。

当茶农利用茶老板手中的资金,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拥有古树茶这个核心生产资料的茶农,在山头信任危机的加持下,掌握了茶山的绝对话语权。

而茶商,从十年前山头大哥,到现在,成为茶农家的打工仔,江湖地位变化之快,令人唏嘘。

但是,如果把普洱茶的发展历程拉远一些,就会发现:

80年代,芽头漂亮的台地茶才是好茶。那时候的大树茶,反而被认为是低端茶。如今,大树茶逆天改命,走过了古树茶的黄金十年。

今天的山头茶值多少钱?茶农说8000一公斤,市场说值,就值。万一某一天,市场说不值,那就不值了。

不要觉得这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

那时,茶商与茶农的江湖地位,又要颠倒过来了。

所以,做人、做茶,留三分余地,日后好相见。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贵州普安90后贺鑫:返乡种茶300亩,发工资20余万给老乡过年

“我发得6000多块,可以多买点年货过年了。”

“这个小伙人不错,每年都准时在年前把我们的工资结完。”

“明年还继续给他做活,不担心干了活拿不到钱。”……

这个春节,在普安县白沙乡中箐村,90后创业青年贺鑫成为家乡人热聊的话题之一。因为在过年前一天,他把一年来在他茶山上务工的81名工人召集在一起,将20余万元的工资以现金方式悉数发到了他们手中。


贺鑫是土生土长的普安县白沙乡中箐村人,同时也是贵州世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2018年,为了响应普安县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号召,在外打拼创业的贺鑫毅然回到家乡,投资50余万元,在邻村卡塘村承包荒山300余亩,种下茶苗60余万株。至此,为荒山点绿成金的同时,也为当地的乡亲们提供了不少家门口务工就业的机会。


茶苗种下地,为茶园除草、翻耕、施有机肥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茶园每年都需要在周边定期雇工人进行管理。贺鑫的茶园自2018年种下茶苗以来,每年用工量都在2000余人次左右,其中大多数人都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因为处于创业初期,我只能通过以短养长的方式来养这300亩茶园,我必须在外面做其它产业才能弥补茶园的开销,所以我将茶园交给非常信任的人来打理,自己在外面挣钱。辛苦一年,不论挣多挣少,但过年了,即使借钱也一定要把家乡人的工资结清,因为他们挣的都是辛苦钱、血汗钱,有可能他们一家人都等着我发工资买年货呢!”贺鑫对记者这样介绍道。

贺鑫口中非常信任的人,便是一直为他管理茶园的邓吉书。邓吉书说:“每年公司都不会欠我们务工的一分工钱,虽然可能晚一点,但一定会在过年之前结清所有人的工资。正因为这几年贺鑫都如期在年前给大家结清工资,所以周边的许多群众一有时间都喜欢来这里来务工干活。”


“种茶和种庄稼一样,管护很重要,需要认真做好每一道工序,每年购买有机肥和使用劳动力都需要不少开支。虽然自己一年也就挣个十多二十万,说不定还不够发工人工资,但是看到工人们收获劳动成果时脸上露出的喜悦,便更加能激发自己坚持艰苦创业的激情。作为当地人,我希望把这300亩茶做成自己的一份事业,也希望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能够力所能及地带动一方群众增收。”贺鑫说,如今茶苗已种下3年有余,已达到茶叶初采标准,今年茶叶初采,还将需要大量的用工,希望能为那些出不了远门的乡亲提供多一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记者 匡奇燃)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普安90后青年贺鑫:返乡种茶300亩,这个春节发工资20余万给老乡过年

注:内容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