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顾景舟壶型

找到约223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顾景舟 |10大传世“提梁壶”赏析

提梁壶为紫砂壶中重要的一类,

在紫砂成型的难度分类中有:

「 一提、二方、三圆 」之说,

可见提梁壶成型难度之高。

 

今天我们来看紫砂泰斗顾景舟10把经典提梁,品赏光器提梁的顶级巨制。

 

1.提璧  

 

提璧为紫砂光素器中的巅峰作品,为高庄教授与顾景舟合作,是顾景舟多年制壶生涯中,用力最多的代表之作。

 

至1978年起,顾景舟历经四次修改,跨越二十余年,用全部心血、精力、智慧,创造的传统经典之作。而此款拍品的不同之处正是顾景舟经过四次修改后的成熟作品,尺寸也大过以往的同款提壁壶。做工的精湛,壶嘴的秀挺都更加的体现出来。

 

 

顾景舟每当捧起提璧壶,内心便会变得平静,仿佛可以把人带进一种特定状态,那种全身心的投入,旁人难以理解。

 

2.玉璧提梁

 

 

顾景舟取“提璧壶”之造型,历经长期反复推敲,创作而成。在盖面处作较大改动,作玉璧状,故称之为“玉璧提梁壶”。

 

壶钮造型新颖、颇具新意;壶嘴舒出自然、比例适度;提梁虚实有度、挺括有力;壶身端庄大气、圆中见方。

 

 

壶肩处有顾景舟亲自铁笔篆刻“孤松宜晚岁 众木爱芳春 戊辰龙年三月”。

 

3.高腰线提梁

 

 

高腰线提梁壶,源自古代青铜礼器造型,壶的身筒扁圆敦厚,浑圆饱满。象足流线起伏变化,呈鼎状支撑,霸气中不失清秀气息。

 

 

三道半圆线依次环于壶身肩部,有效地平衡了提梁线折弯后,上部空间的视觉重心。

 

 

 

4.此乐提梁

 

 

提梁顺壶身肩部向上渐开,顶部与壶底匀称辉映,结构严谨。超高的提梁和均扁的壶身完美协调,虚实处理得恰到好处,线面简洁光素,大美无言。

 

 

壶身扁圆如鼓,下大上小,盖的亦采扁圆形与夸张的瘦高提梁相互衬映,使整体造型看来既协调又隽永有味。提梁顺壶身较窄的肩部向上渐开,顶部与壶底宽度略同,成倒梯形,和壶身上下对称。

 

5.雨露天星提梁

 

 

提梁及盖的设计新颖、大方、突出。整体制作形成圆中有方、方中带圆的构图特色,充分掌握运用了雕塑空间关系的美学概念。远观此壶有如飞鸟于天之感。

 

6.鹧鸪提梁  

鹧鸪提梁是顾老陪伴妻子在上海看病时所作。

 

在壶底上顾景舟先生留下了这样的刻款:“癸亥春,为治老妻痼疾就医沪上,寄寓淮海中学,百无聊中抟作数壶,以纪命途坎坷也。景舟记,时年六十有九。

 

 

顾景舟的爱妻罹患鼻咽癌,69岁的顾老已到暮年之秋,悲凉凄苦之情不言而喻。鹧鸪声声触发了顾老内心的情愫,亦融进了他壶艺的创作之中。

 

7.寿星壶

 

 

寿星壶是紫砂茶壶中的传统产品,此壶“额头”高耸圆润饱满,壶嘴流畅弯曲,可以极大的保留茶香。

 

8.洋桶

 

 

顾景舟早时曾跟有“洋桶王”之称的储铭学壶,所以洋桶壶成了他早年做得最多的一种造型

 

在抗日战争后期,1944年顾景舟从上海回到家乡宜兴后生活艰难,开始以接受别人定制“洋桶壶”为生计,前后做过多件“洋桶壶”。因此“洋桶壶”也是顾景舟心得最为丰富的一种壶型。也是老七最喜欢的壶型了。此壶为顾景舟的得意之作,常常被引以为经典。

 

9.一粒珠

 

 

一粒珠式紫砂壶款型由来已久,形制上对壶的整体性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整器有饱满的力度和整合的视觉观感,壶体滚圆状,无颈,流嘴略弯,口盖为嵌入式,小圆珠钮,铜制提梁,造型古朴,古韵盎然,庄重又不乏新意,典雅大气又不失阳刚之气,造型惹人喜爱。

 

 

10.板桥提梁

 

 

板桥提梁由顾景舟亲自设计,但顾老没有亲手制作过此壶。

 

1979年,章以谦导演来紫砂工艺厂拍科教片《紫砂陶》(原名紫砂春华),顾景舟为艺术顾问和指导。“腹大嘴尖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郑板桥的这首茶壶诗,在影片里要讲到。

 

 

为配合影片拍摄,在章以谦的建议下,顾景舟亲自设计了板桥提梁壶,由徒弟葛陶中制作、谭泉海仿“板桥体”书刻铭文。

 

铭文的内容,就是郑板桥的茶壶诗,另一面刻绘板桥风格的竹枝。此提梁壶有,三孔桥钮和麻花钮两种形式。

顾景舟当年“怒摔”的就是这把壶!

牛盖洋桶壶,是顾景舟最早的成名作。顾景舟的洋桶壶,风骨俊健,气度袭人,一问世就是五斗米的价格,超过了储铭。在顾景舟洋桶壶之前,储铭所制洋桶壶称第一。


储铭制、任淦庭刻 大牛盖洋桶壶


早年,顾景舟还刚崭露头角,一次在当地茶馆,偶然听到一群茶客在谈论自己做的茶壶。其中,一位资深的老茶客正拿着一把洋桶壶点评,站在一旁的顾景舟,耳听其详。


老茶客列举顾壶几大不足,说得有鼻子有眼。而一旁听得仔细的顾景舟却早已羞愧得耳根发热,背心冒汗。老茶客说话有些偏激,但评壶观点却还是有些道理的。


顾景舟 牛盖洋桶壶


一向追求极度完美、容不得半点瑕疵的顾景舟,突然觉得,自己的壶艺功夫还很浅,待改进的地方确实还有很多。于是,他几步上前,从老茶客手中接过茶壶,将茶壶摔得粉碎。


顾景舟 牛盖洋桶壶



在众人回过神,正想要斥责这个不知从哪来的鲁莽少年时,却见男孩不慌不忙行了个礼,说:“我就是顾景舟,先生您刚才的话是对的。明天还是这个时辰,我会赔一把新壶给您。”说完,顾景舟扬长而去。


这一连串的行为,让众人目瞪口呆。茶馆里老茶客们大多以为“顾景舟”只是某个经验丰富的老名匠的化名,可没想到真人竟只是个孩子,不禁肃然起敬。


顾景舟 牛盖洋桶壶



洋桶壶,造型简练,使用方便,适宜把玩,便于提携,为紫砂经典作品之一,清末时起,畅销海内外。洋桶壶有三种形制,独钮洋桶、牛盖洋桶、平盖洋桶。


在特定的年代里,洋桶壶是最受人们追捧的紫砂壶型之一,人们会因为买到一把好的洋桶壶而骄傲。


顾景舟 牛盖洋桶壶


洋桶壶简约大方、素面素心,丝毫取不得巧,曾一度作为衡量一个紫砂艺人水平高低的标准。


清末民初,名家名手纷纷加入制作洋桶壶的队伍,有储铭、顾景舟、王寅春、朱可心等名家,使洋桶壶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王寅春 洋桶


朱可心  洋桶


洋桶壶挺拔雄健、风骨高俊,做人亦是如此,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它的迷人魅力隽永而深邃,早已烙印在每个爱壶、懂壶人的心中。

1725万!顾景舟晚年两把精品力作,再次惊艳

人至将老,名利淡泊,制壶不息,追求不止,所制之器,已达到出神入化之至高境界。几乎无可挑剔,无瑕可击。


晚年的顾景舟,将技艺都融入壶中,神态气韵都返璞归真,并且达到了巅峰。这个秋拍顾景舟两把晚年力作,以1725万的高价成交。


12月6日北京保利,鹧鸪提梁以747.5万元的高价成交;12月7日北京瀚海,双圈壶以977.5万元的高价成价。

鹧鸪提梁


在顾景舟亲自设计并制作的壶中,鹧鸪提梁无疑是最特别的,是顾景舟的伤心之作。


1983年,老伴徐义宝得了鼻咽癌,顾景舟请假带她到上海求医,为了治妻子的病,他住在上海淮海中学一位叫周圣希的朋友家里。



此时的顾老已经68岁,已到人生的垂暮之年,而妻子又得重病,对于一个感情世界丰富复杂的艺人来说,诸多感慨是不言而喻的。


在上海为了排解内心烦闷,他让徒弟周桂珍从宜兴带来紫砂泥和工具,在寻医问药的暇余做壶解愁。



制壶的场所在淮海中学的植物房,摆放植物的水泥长台就是工作台,木工用的刨子替代了“搭子”,其他工具只有常规的几种。

就是这段时间他创作出了两把鹧鸪提梁,壶身扁圆,把手是三柱高提梁,从侧面看去如同一只飞翔的鹧鸪鸟的头部。



双圈壶


双圈壶,顾名思义是带有双圈的壶,其具体表现在,紫砂壶的桥型钮处套有两个螺纹的双圈,可以 自由活动,制作极为精巧。


双圈壶亦为紫砂的传统壶型之一,最早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流传至今,期间也经各大紫砂名家传承创作,其中最为经典的则是顾景舟先生所制款。



景舟先生所作此款皆称为 『双圈壶』,而只有一把壶,则是名为『夙慧壶』,这便是景舟先生与刘海栗先生合作之双圈。此壶成于1992年,时景舟先生年七十有九。




众所周知,景舟先生晚年所作,壶风素淡,并不再于壶上刻绘,其作品已达到光素而显气韵,并不乐意在壶上画花花草草,这把夙慧壶可以说是顾老晚年破例之作。



当时,有一位频繁往来香港与内地的赵小蝶女士,她与刘海栗先生、景舟先生都为旧识,是她极力促成了两人的合作,有了这把夙慧壶的诞生。



某次,在小蝶处看到一把顾壶,海老赞不绝口,说:别人的壶嘴壶把,是安上去的,顾景舟的壶嘴壶把,是从壶里长出来的。

找到约22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