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各种茶具用法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星球测评 | 腻烦了传统茶具?送你四种最新颖的泡茶大法,又酷又帅!


大家好,欢迎来到茶叶星球测评空间站,今天,我们来玩点不一样的~~

盖碗奶茶、煲仔奶咖,潮人们无所不用其极,各类器具纷纷被开发,So,你还在用传统的紫砂壶、盖碗、玻璃杯泡茶吗?

其实啊,还有很多很有趣也很有新意的泡茶方法,想知道吗?赶快往下看,性急的小伙伴可以直接戳视频观看~~



试试法压壶,孙俪也在用哦

最近孙俪用法压壶冲泡六堡茶的小视频广泛传播,的确,法压壶确实很适合用来冲泡黑茶比如六堡茶、熟普,孙俪泡茶很有想象力也不拘一格,堪称时尚泡茶达人了。

据说,这个造型的冲煮器具是1852年由两个法国人Mayer和Delforge发明,而我们熟知法压壶是1929年,一位马力金工匠人和一位商人共同得到了一份名为——“活塞过滤咖啡装置”的专利(专利中描述了一种与活动杆相连的金属罐,杆子底部有孔洞,上下各夹有一层法兰绒。手动拉动活动杆后,活动杆就在圆柱形容器中活动。“将拉杆按到底,”发明者写道,“过滤后的咖啡就留在了拉杆上方,清清爽爽。”)随后,一家米兰公司注册了法压壶的修改版本专利后,法压壶才渐渐被人熟知。

法压壶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实用,不仅可以泡咖啡还可以泡茶(听说,法压壶起初用作冲泡红茶,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冲茶器)

还有的小伙伴用它打奶泡、压果汁,请自动脑补画面~

当然,它也有难以克服的劣势 —— 难冲洗,滤网容易留有咖啡油脂,长时间会有油蛤味。(小技巧:用开水烫他,可以干掉一大批残留油脂)


冲泡方法:

1.温器

2.磨豆——茶叶不用研磨,可直接使用原叶茶

3.投粉——投茶(8-10g)

4.冲泡(冲泡咖啡时可用搅拌棒搅拌,搅拌后的咖啡粉容易浸出油脂;350ml-400ml)

5.浸泡(茶叶浸泡30秒)

6.按压、出汤

难度指数:

趣味指数:

滋味指数:

建议用茶:条索大(身材魁梧的)岩茶、单丛;深度发酵的黑茶(熟普、藏茶、六堡茶等)

PS:法压壶还可以打奶泡哦~绵密的奶泡超出你的想象,赶紧DIY一杯奶盖茶吧!喜欢甜食的小伙伴,记得加糖哦!


咖啡手冲壶泡茶,很有大师范儿

你能想到发明这种“滤泡式冲泡”方法的人是一位家庭主妇吗?她叫梅丽塔,德国人。100前的这项发明改写了德国和世界饮用咖啡的历史。梅丽塔喜欢喝现煮咖啡,但她是一位完美主义追求者,非常讨厌留在残留在齿缝间的咖啡渣。终有一天她突发奇想,在铜碗底部打了一个孔,从儿子的书包里拿出一张吸墨水纸放在上面,冲入热水,顿时醇香的咖啡便透过吸墨水纸滴入壶中。她就这样发明了能滤渣并保留醇正咖啡香的滤泡方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挑剔的人往往会创造出新东西,因为,她们挑剔)后来,她注册了“梅丽塔公司”,并用自己亲笔签名Melitta作为产品注册商标,直到现在。

故事讲完了,为什么在那么多咖啡器具中,手冲咖啡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常见的非重型设备咖啡器具:摩卡壶、法压壶、爱乐压、虹吸壶、比利时皇家咖啡壶、聪明杯、越南滴滤杯、冰滴咖啡、法兰绒咖啡、冷萃咖啡、爱尔兰咖啡

因为,手冲咖啡最大的特点——变化。

咖啡豆的研磨度、水温、粉水比、冲煮时间、闷蒸时间、萃取时间......每一项参数都会影响咖啡风味。所以要得到一杯无涩感,风味明显,回甘很强烈的咖啡要经过不断的练习。手冲咖啡的器具也有很多,比如:HarioV60、沙漏咖啡壶、卡里塔蛋糕滤杯。接下来,咱们试试用手冲壶冲茶叶~


冲泡方法:

1.叠滤纸、放滤纸

2.磨豆——把茶叶碾碎

3.温器:把滤杯、滤纸、分享壶,用热水温热;再把分享壶中的热水倒入杯中,温热杯子(是不是跟泡茶的步骤很像?)

4.放咖啡粉——放茶叶

5.冲泡:闷蒸20s+冲泡。细水流、稳定的、旋转注水,使每片茶叶都被浸润到(ps:冲咖啡可不是这样哦,emmmm,更难一些)

6.品饮:啜吸法(像喝粥一样,使茶汤快速雾化在口腔中,在“岩茶”那期分享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跳阅。

难度指数:

趣味指数:

滋味指数:

建议用茶:高香型茶叶,如单丛、祁门红茶或者是你的最爱,所以我选择了老寿眉,你也可以混一些花、果在茶叶内,或者放在分享壶中,也很美味哦!

各种配搭,等待你开发~PS:茶叶要碾碎哦!


妙用香槟杯泡茶,很是优雅!

除了咖啡器具,酒器也可以用来泡茶哦~

酒杯泡茶,首选身材担当——香槟杯。

香槟杯杯身与闻香杯相似可聚香、玻璃材质易观汤色,适合冲泡嫩度较高的茶,比如龙井、恩施玉露、君山银针、白毫银针等。

冲泡方法:

1.温器

2.投茶(1g)

3.注水(水温85℃,7分满)

4.静止30秒后,即可品饮

难度指数:

趣味指数:

滋味指数:


最后,祭出星球boss神器:智能泡茶壶!

最近发现,老板出差再也不吐槽没茶喝了,感觉自己要失宠了~

暗暗观察中发现,老板竟然有“随身泡茶小秘”。

不仅会语音提示泡茶时间,还自带音乐,我不服气!我要一决高下!


“主人您好,我是您的泡茶小助手”小巧玲珑、随身携带、方便清洁,这样的小可爱我也好喜欢~但我不能怂!

通过和老板的深入探讨,发现这枚小可爱还式有提升空间的:比如玻璃材质的她在茶汤展现上欠佳,如果是景德镇的高岭土瓷器材质茶汤表现会更胜一筹。所以老板,也只是出差的时候会带上。。。

泡茶选择模式上没有黄茶,普洱茶也没有做生普、熟普的区分,要知道生普属绿茶、熟普属黑茶,在冲泡上不太相同哦~

所以,看来我的地位目前也并不会轻易被动摇的,哈哈哈!

难度指数:

趣味指数:

滋味指数:


茶叶星球の秒懂百科

①泡茶基本步骤:

泡茶没那么难,掌握逻辑,勤加练习(手法),动脑思考(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容器大小、投茶量多少、出汤时间等等),你也可以泡出超级无敌好喝的茶!

泡茶的基本逻辑:温器、投茶、醒茶、冲泡、出汤、品饮

②咖啡器具大全:

视频中的小姐姐(艺凡)是持证(SCA)咖啡师哦,她曾写过一篇关于“咖啡器具”的文章,基本罗列了all咖啡器具,感兴趣的下伙伴可以点击跳阅“可能是最全的咖啡器具合集”。艺凡手动笔芯


下期预告


写在后面的话

茶为国饮,什么是国饮?老百姓喝得起,可以天天喝、门槛低、味道好、对身体好的才能称为国饮。但很多人不喝茶,为什么?

水太深、不会选、不会泡......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茶叶把年轻人拒之门外。作为不年轻的90后、00后,我们要为茶叶发声!茶,并非玄学!它喝起来真真切切。“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便有了茶。”至于茶艺、茶道等我们老了,自然有所体会。我们想做的是:让你爱上这杯茶。

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评测同类茶叶,以直观的视频、图片分享每款茶的品质特征,帮小伙伴们挑选适合自己的茶,然后,爱上茶!


茶桌上最不起眼的它,竟然也这般妩媚多姿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在茶桌上,尤其是在干泡台上,有一样茶具常常被放置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多数时候被人忽视了,但它却是干泡台上必不可少的用具,它就是水盂。

水盂,又名茶盂、废水盂。它与文房中的水盂稍有不同,文房中的水盂用于盛磨墨用水,而茶艺中作为茶具洁净器皿的水盂主要用来贮放茶渣和废水。茶席的水盂与文房的水盂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不过,泡茶发烧友对水盂的喜爱,绝不亚于文人墨客对案头文房水盂的喜爱。在这些茶友眼里,水盂除了盛放废茶水、茶渣之外,还可以把玩、养护,其材质、造型、工艺之多样,可谓千般妩媚,万种风情,堪与主泡器相媲美。

水盂使用小贴士

1、在没有茶盘、废水桶时,使用水盂来承接废水和茶渣,简单方便。

2、水盂容积小,倒水时尽量轻、慢,以免废水溢溅到茶桌上。

3、水孟不是果皮箱,也不是烟灰缸,不能随意放废水、茶渣以外的其他废物。

4、水盂毕竟是用来倒废水、茶渣的,所以一定不要将水盂放置在客人面前,方显礼貌。可以放在主泡手伸手可倒水、相对隐蔽的地方。

5、选购水盂最好与茶席的风格保持一致,如果与主泡器、茶杯等茶具同属一套,那是最好不过的。

6、水盂的选择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太大了,占用空间,喧宾夺主;太小了,废水很快倒满,频繁起身倒水,也不太方便。小懂平时用的水盂,容量一般在1000-1500毫升左右,大小适中,大家可以考虑哦!

7、水盂虽然是盛放废水的,但也要注意清洁,每次茶会结束后也要与其他茶具一同清洗,以免留下茶垢,有碍观瞻。

8、平时不泡茶时,水盂可以用来盛放茶杯,将茶杯归置于水盂,简洁,节省空间,是近年来的一种新用法(如下图)。

水盂除基础功用外,对茶友来说,更带有观赏陈设的性质。因此,它必须符合主人的情趣,方可入选,包括其材质、工艺、造型、纹饰、画意等等。

接下来小懂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水盂,快来看看吧,总有一款适合你!

紫砂

段泥装饰

原矿紫泥外用段泥装饰。

陶土水盂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

瓷水盂是最常见的水盂,其易清洗的特点受大众所喜爱。

寿山石镂雕工艺,雕花卉图纹,交织缠绕,雕工流畅自然,娴熟到位。

和田玉

绿松石

绿松石属优质玉材,中国清代称之为天国宝石,视为吉祥幸福的圣物。古人称其为碧甸子、青琅秆等。欧洲人称其为土耳其玉或突厥玉。绿松石是国内外公认的十二月生辰石,代表胜利与成功,有“成功之石”的美誉。

由于金属容易生锈,铜制水盂的观赏性要大于实用性。

水晶

水晶是稀有矿物,宝石的一种,石英结晶体,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水晶文化历史悠久,古人曾赋予它一串极富美感的雅称:水玉、水精、水碧、石英等。以此制成水盂,有镇宅、辟邪、挡煞,净化全身,去除病气,趋吉开运的美好愿望。

玳瑁

玳瑁是一种海龟科的海洋动物。这里指其背部的甲片。表面呈暗褐色的半透明体。并有暗褐色与乳黄色的花纹,平滑而有光泽;内面密布白色的条纹或斑点,并有纵横交错的沟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气无。有药用价值。但站在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上,小编极力倡议尽量避免流通动物角制品。

玛瑙

玛瑙也作码瑙、马瑙、马脑等,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以此材质制成的水盂晶莹剔透,手感滑润。水盂外部圆雕花卉、缠枝图案,刻画细致,巧妙无比。

玻璃

玻璃水盂透明厚重,做工规整。观赏实用俱佳。

老酸枝水洗,包浆有老气,木质纹理,密度和光泽,雕刻寿桃水洗,大气流畅。

贝壳

天然贝壳制成,精妙巧饰,生趣盎然,生动可玩,收藏亦可。

 

角雕

 

水盂按釉色图案可分为以下几类:

青花

青花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缠枝连理

缠枝纹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纹饰之一。作为瓷器上最常见的纹样。盛行于元代以后。明代或称为“转枝”,以植物的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循环往复,变化无穷。缠枝莲、缠枝牡丹、缠枝草蔓均属此类。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庆。

景泰蓝

景泰蓝,中国的著名特种瓷器工艺品之一,春秋时已有此技术,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瓷器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用这种技术制作的瓷器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瓷器为景泰蓝。

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其制作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

粉彩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

绿彩描金

绿彩描金属于色地描金瓷,也就是釉上加彩,是陶瓷的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釉上彩绘瓷历史久远。

人物

山水

花鸟

虫草

单色釉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单色釉瓷器虽然颜色单一,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美到极致是自然”这一境界的经典诠释。

酱釉

青釉

红釉

黑釉

炉钧釉

炉钧釉创于清雍正年间,盛行于雍正,乾隆二朝,因低温炉内烧成仿宋钧釉而得知其名。有“素炉均釉”与“浑炉均釉”两种。图为素炉均釉。素炉均釉面呈蓝绿相间的麻点纹,在素坯上底喷翡翠(以氧化铜着色的粉彩颜料),面喷广翠(以氧化钴着色的粉彩颜料)。结晶在器物釉面上形成长短不一的垂流条纹,有的弯曲,有的垂直,还有的似山岚云气与斑点交混在一起,布满器身。如同五彩缤纷的孔雀尾羽一样,整齐美丽。

汝窑

工艺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蕴润,高雅素净的丰韵而独具风采。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钧窑

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诗句赞美之。这是因为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

哥窑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黄数种,釉面光泽如肤之微汗,是为上品。

龙泉窑

照形古朴,经典的青瓷,冰裂纹开片,有玻璃质感,口部卷草纹、底火石红明显。

漆器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

水盂按器型可分为以下几类:

鼓形

竹形

船形

方形

蟾形

圆形

盂形

六边形

桃形

鞋形

叶形

莲池双鱼

莲蓬

荷叶

螭龙

马蹄

梅花坑

撇口

如意

三足

折腰

 

建盏与宋朝茶文化

盏,早就已经是一个不再被人经常提起的词,如同它所指的器物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被人使用一样。求诸字典:盏是指小而浅的碗。

那么何为建盏呢?

建盏,是专门指福建建窑烧制的瓷器茶盏。此类盏,一般来说,阔口小足,胎体厚重,瓷胎质地粗糙,盏的外壁下部和足底因不施釉而胎体外露。

建盏的瓷胎和釉料同样产于建窑所在地——建阳。由于含铁量较高,瓷胎又比较厚,露出的胎体呈灰黑色,俗称铁胎。它的釉色则呈乌黑、青黑或紫色等深色调。由于在烧制过程中,窑内能够达到1350摄氏度的高温,釉料中的铁离子会析出,在釉面上发生流动而形成独特美妙的花纹,即所谓“兔毫”纹,建盏也正是因此而以兔毫盏之名更为人所知。

中华文明是现代社会中唯一有序传承,至今犹盛的古代文明。然而千古风流,沧海桑田,历史长河中散失的古人智慧也是不可胜记。其中有些能够在后世失而复得,则可以说是不幸中的大幸,建窑茶盏便是其一。

建盏的鼎盛时期是在宋朝,终南北两宋之世,建盏一直是饮茶器具的极品,贵戚权门竞相追逐,文人雅士吟咏把玩。但是建盏为今人所重视,却是近十年以内的事。喜欢瓷器的朋友如果查阅明清以来的资料,关于建盏应该所得不多,有的也只是只鳞片爪,语焉不详。而实际上从元朝开始,建窑就逐渐冷清,至明清时期,建窑就几乎为人所遗忘。原因何在呢?我们先看看北宋《太清楼侍燕记》的一段记载,从建盏的鼎盛时期说起吧。

北宋政和二年三月,帝都汴梁城,春和景明,皇宫后苑太清楼垂拱殿,宋徽宗设宴招待权相蔡京。内府珍藏的酒樽、宝器,琉璃、玛瑙、水晶、玻璃、翡翠、美玉罗列开来……

酒后,徽宗亲自点茶。点茶只用清泉,建盏,几饼团茶,简单得似乎与环境有些许的不谐,但是主客蔡京却志得意满。这风雅茶事,蔡京了然于胸,诸般器物也早已熟悉。清泉是来自无锡惠山寺的石泉水,彼处距京城1500里,泉水得来殊为不易。那黑里透青的茶盏和饼状团茶,都来自蔡京的家乡——建溪。建盏之釉色青黑,如江海凝结,浮光闪动,却又深沉稳重。

那么这黑黑的小碗又好在哪里呢?就算有些兔毫似的纹样,也还是矮小粗黑,如何登得大雅之堂?其实建盏乍看黯淡,但是细观会发现青黑的釉面光亮如墨玉,灵动的纹样或如兔毫,或如银萍,或如星辰,或如山海,耐人玩味,大可神游!只有深入欣赏才能发现它的华丽。

宋人欣赏建盏会在阳光下侧看,这样才能比较清楚地看到引人入胜的花纹,而现在,我们大可以借助放大镜,轻易地进入建盏的绚丽世界,不过出来时往往会因流连太久而头晕眼花。建盏之美安静而不事张扬。这种美绝没有姹紫嫣红,波涛汹涌,起初并不吸引人,就这样呆在那里,静如处子,等待能欣赏建盏之美的人深陷其中。而方家们都知晓,这样的美虽多耗人工,但关键却靠天成,大美之物,往往是万里成一,而诸如曜变、异毫之类的绝品,则只能祈祷窑神的恩赐。这也就无怪乎连宋徽宗这样的风雅皇帝也会视之如随珠和玉了。

一大名窑,只烧一器,这就是建窑(当然并不绝对,比如建窑也出产些油灯之类的琐碎器具,但与建盏相较,尽可忽略)。建窑基本上只出产黑釉茶盏,但就是这单一的黑釉茶盏,却在人工之精,造化之巧的共同作用下,幻化出万千华彩,无尽之美,成为斗茶茗战之利器,为当世所珍,并被皇家推崇,因而带动当时诸多窑口竞相仿造。全国三分之二的窑口出产黑釉茶盏,北方的定窑、磁州窑、耀州窑,南方的吉州窑以及福建其他地方窑均有类似仿制产品,并用各种方法模仿兔毫纹、油滴纹,但建窑之美,始终不可企及。建窑出产的各种斑纹的黑釉盏,一直被茶人视作珍宝。苏东坡在《送南屏谦师》写道:“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儿酒。”这里东坡公用的是兔毛斑盏,据推测是早期建盏,斑纹较细而成块,还没有达到兔毫的标准。但点茶时与淡绿的茶汤相映衬,足已使人呷一口茶而春意满怀了。

建盏看似普通,然则单纯不单调,朴素不粗鄙,禁得住时时细品,耐得了日日把玩。釉色深沉莹润,适合点茶茗战。斑纹朴素平和,但变化万端,各种名品,不一而足。特别是有一种曜变斑,梦幻如宇宙星空,蓝光闪耀,使人不胜冥想,如痴如醉。后有两只曜变盏东流日本,为当时的日本霸主织田信长所得,视若珍宝。相传一只毁于本能寺之变,与织田信长一道殒命,另一只流传至今,被奉为日本国宝。

自蒙元以降,饮茶方式的演变使点茶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到了明朝,点茶最终为冲泡茶所取代。点茶的失势也导致了建盏的式微,随着建窑逐渐改烧青白瓷,黑釉建盏的炉火在明代终至熄灭。曾经被上至皇帝,下至引车卖浆者流珍爱的建盏,就这样在历史中悄然隐身。可以想见,离开了斗茶的一只只名贵建盏,纷纷在酒肆中、筵席上、汤盆边粉身碎骨,随后被弃之沟渠,烟消云散。到明朝朱权著《茶谱》时,是这样阐释建盏的:“茶瓯,古人多用建安所出者,取其松纹兔毫为奇。今淦窑所出者与建盏同,但注茶,色不清亮,莫若饶瓷为上,注茶则清白可爱。”

呜呼!南宋灭亡不足200年后,朱权这样的茶之大家,看来竟然已不知建盏的用法,遑论欣赏建盏之可爱迷人了!这之后则是明清以来的青花瓷茶具盛行于世,紫砂茶壶也独领风骚,至今犹盛。而建盏则真的就消失在漫漫的历史尘埃之中,只是偶尔会从典籍里看到它的影子,抑或在古董店内泯然于瓦罐瓷盘间,待价而沽。至于喝茶,早已与它无关。

不知算是幸运或是不幸,东邻日本仰慕学习中华文化的同时,也继承了点茶这种风雅之事,并逐渐在日本形成一种近乎宗教的“茶道”,而建盏,在彼处仍然是茶道的主角,且由于中国建窑的停产,使存世之盏尽数成为绝品。据日本1511年出版的《君台观左右帐记》记载: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有好事者换算下来,曜变斑建盏价值700多公斤黄金,油滴斑建盏360多公斤,而兔毫盏也要价值210多公斤黄金。而在日本流传至今的建盏精品,大多数已高踞于各大美术馆的展位上,供人瞻仰,更有名品被列为国宝。

建盏和其他黑釉茶盏,最早大多由日本留学僧人与点茶一道携带回国。在日本古文献中,建盏与其他中国黑釉盏有明确区分。因留学僧人多在临安城外天目山上的寺院中学习,对于不明产地(或无须关注产地)的黑釉茶盏,在日本便有了一个笼统的名字——天目盏。随着日本茶道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对于珍贵的名品唐物的态度也在变化。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对于茶道精神的概括:和敬清寂,使人们转而追求简朴的日本本土陶瓷茶盏。建盏和天目盏的地位逐渐降低,在这个过程中,建盏与天目盏的界限变得模糊。到了19世纪以后,“天目盏”的概念已经包括建窑系、吉州窑系茶盏以及其他所有束口、深腹、高圈足茶盏了,天目成了一个茶盏品种的名字,不论它产自中国还是日本。

然而建盏的崇高地位始终使日本茶人对于它的原产地充满憧憬和仰慕,被建阳老乡称作“乌碗仔”(即小黑碗)的建盏对他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有记载表明,从19世纪初以来,不断有日本人到建阳考察,甚至学习制作建盏,并对建盏做了系统的分析和科学的研究。我国则自1960年代以来不断在建阳考古发掘,2001年建窑遗址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窑的炉火重燃,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富足使得传统的饮茶风习重新红火起来,文化的复兴也让人们开始重视自己民族的文明以及各种传统习俗。近些年,建窑遗址出土了大量两宋遗物,对于民间的开掘,国家管理部门并不加禁止。大量的出土,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窑址建盏市场,也促进了其在饮茶爱好者中的流行。随着出土建盏的逐渐枯竭,当地从业者和烧造艺人开设仿古新盏的作坊和窑厂,加上原来就醉心于此的日本模仿者,以及台湾的厂家,建盏新盏日趋流行,开始有了自己稳定的消费市场。

由于建盏的纹样是在高温窑火中,因釉面自然流动而形成的花纹,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完全相同的两只,每只盏都是孤品,都值得品读、把玩、收藏。

有人说用建盏饮茶,看不到茶色,不适合现在的泡茶方法。诚然,黑釉盏中的茶色不易分辨,而且茶盏的体量似乎也略大于一般茶杯,但黑釉茶盏有独到的优点——可欣赏茶盏中的氤氲雾气。斟茶入盏,水光摇曳,雾气蒸腾,如真似幻,这是任何青白瓷杯中不可得的佳景。

笔者更爱老盏,姑且不论功能的优劣,对于老建盏的这种喜爱更是一种情怀。如果建盏在手,喝茶时便不只是茶。香氛氤氲中,得一刻闲暇,扪摩宋物,可思接千古,可吟哦词章。突然间,会意识到800年前,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巨匠们也是擎着这样的器物,品茗啜汤,俯仰天地。而今虽世易时移,物是人非,但好像会觉得离他们的距离比以前更近了,因为思想境界上的差距太难弥补,器物上的接近似乎成了一条捷径。数百年间,建盏失而复得,窑火重生,是建盏的幸运,也更是今人的幸运。无论是否懂得欣赏,建盏又回到我们的视野之中。至少在我们欣赏宋词文章之时,可以捧一只同样精彩,同样来自宋朝的建盏,啜一口清茶。文脉不绝,盏亦如是!(选自国家地理)

来源:茶贵人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