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福建林玉辉

找到约5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山国工夫茶:意外爆火的“工夫茶”,他们居然提前2年就捕捉到了

2020年10月,那句“我在福建那些年,喝茶是以工夫茶为主”之后,“工夫茶”就成为了爆款。这在茶行业内,是鲜有的意外之喜。

自此,“工夫茶”开始频繁出现在品牌自播、自媒体推广、新品名称中,全国都在为此狂欢。对于福建的林玉辉来说,这更是一个天大的惊喜。

他精心谋划的商业模式遇上了一个好时机。

被机遇找上门,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幸事。

01、被机遇找上门,并不是一场意外

林玉辉生于安溪铁观音世家,他所创立的品牌“山国饮艺”已经成立了20年。2020年,他多一个名头——山国工夫茶创始人。

实际上,山国工夫茶这个品牌已经谋划了两年。在2020年8月推出,在投入市场进行初步探索之后,再度升级,于2020年12月举行了全新品牌战略发布会。到2021年1月7日,山国工夫茶8家线下门店在厦门同开,正式打响了山国工夫茶全国市场版图布局战役!

与其他追随热点出现的“工夫茶”产品不同,山国工夫茶是山国饮艺实现品牌、产品、运营、服务等品牌战略的全面升级的重要载体。如果说,这是一场比赛的话,山国饮艺赢在了起跑线上。

“被机遇找上门”,其实并不是一场意外。

闽商敢闯敢拼、开放进取的特点,在林玉辉身上确有所体现。他坚信,一个品牌的飞跃必然要通过思维创新和商业模式的突破、转型来实现。而他,要先人一步。

在快速更迭的消费市场中,林玉辉在创业之初就找准了茶行业的发展路径,提出“海、陆、空”同步开拓的经营策略,开创集连锁加盟、经销外贸、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将山国饮艺茶业从原有的2家门店发展到如今连锁门店超700家,产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居中国茶业百强企业。

如今,他通过近20年从事茶行业的沉淀和思考,基于消费升级趋势,推出全品类茶叶品牌——山国工夫茶,致力打造“中国工夫茶第一品牌”。

而所谓“机遇”,是山国饮艺二十年来不断深耕茶业连锁事业、创新茶文化品牌的经验和独到眼光,与始终秉持“传播工夫茶道,促进身心健康”的结果。

02、用产品质量分级,实现茶叶“亲民”

商业的根本是“因需而生”,任何一个产品和服务,最终都要回到需求本身。

山国工夫茶品牌的创立,所要解决的是“原料难鉴别、价格没有标准、消费者想买好茶、却不懂如何买”的行业痛点。为此,他们做了这六件事:

01.立足全品类

02.设定产品等级和标准

03.透明定价、不打折

04.统一标识

05.包装简化、绿色化

06.外聘十大审评专家把关茶叶品质

据山国饮艺相关负责人介绍,山国工夫茶品牌进行了产品质量分级,透明化价格。

“打个比方,就拿岩茶肉桂来说,传统的产品线中价位段很多几百、几千、近万元不等的都有,有N个不同的价位。而现在我们根据市场调研,将各个茶类都集中在了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这几个主流价位,统一零售标准,并且提供多种组合形式供客户选择,让茶叶消费简单、透明。”

产品按照质量分级、根据等级定价,意味着对于品质把控需要十分精准。

山国工夫茶聘请了十位高级评茶大师:蔡建明、苏兴茂、林慧峰、张育松、范承胜、叶江华、翁睿、周炎花、杨双旭、石玉涛。聘请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一味提升品质,而是借由专家的专业能力,在保证品质安全的前提下,把控不同价位的茶叶的外形、滋味、香气与定价相互匹配,使流通于市场上的产品拥有稳定的等级和品质。

“我们从外部聘请专家就是希望用更加中立的态度帮助我们评选茶叶。”相关负责人解释。

山国工夫茶是林玉辉回归初心的作品,通过时间、源头、工艺、健康、味道、品质方面,打造重工夫的好茶,让消费者喝到实实在在的茶叶。所以,山国工夫茶在产品设计上摒弃了繁琐、高端的材料,选择使用可降解的环保包装用料。同时,他们也在视觉识别系统上做了统一化的设计,立足品牌升级。

03、全国市场化布局已启动

在山国工夫茶战略对外发布之前,山国工夫茶产品已经在市场上进行了测验。在测验的三个月时间内,山国工夫茶就在第二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摘获了金奖殊荣,受到了认可与激励。

1月7日,山国工夫茶的厦门沙坡尾店、茶文化馆、白鹭洲店、五缘湾天虹店、都会店、吕厝店、建业路店、机场T4店八店同开,打响了全国化布局的第一个号角。

社会在进步,消费需求也随之变化,从功能消费、物理消费,到兴趣消费、情感消费乃至价值链的消费,在当下,产品或品牌提供的附加价值成为促成消费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山国工夫茶邀请了国内顶级品牌团队设计师进行门店空间的设计,兼顾美感与舒适感,并将中国人讲究情义的文化投射在门店和功能设计上。山国工夫茶每家店都设有定制区,每一盒产品都可以定制客户的专属款。

据悉,接下来山国工夫茶将进行多渠道组合,围绕“精准化”法则,优化定制服务,给予加盟商营销支持,助力门店运营升级。通过布局全国市场,让更多人认识山国工夫茶、喜欢工夫茶,让消费者成为懂茶人。

山国工夫茶“赢在了起跑线”,但在之后的长跑中是否能一路领先,还未可知。不过,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国工夫茶的文化内涵,在新时代中熠熠生辉,是吾辈茶人不断探索的一大命题。

原标题:意外爆火的“工夫茶”,他们居然提前2年就捕捉到了

注:内容来源说茶ShowCha,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第九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暨“山国工夫茶杯”秋季茶王赛开赛

12月中旬开评两岸茶王

地点:厦门市石室书院时间:12月11日-13日

今年秋季茶王赛,全国的茶样送样参赛热情似火!

第九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暨“山国工夫茶杯”秋季茶王擂台赛将于 12月 11日-13日,在厦门市石室书院开赛。

此次活动由福建日报、福建茶叶学会、台湾省茶协会、厦门市茶叶协(学)会、厦门大学国学院、广东省茶叶质量安全研究院、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保证责任嘉义县23.5°阿里山茶产业运销合作社、泉州茶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海峡导报社、厦门市石室书院(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承办。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福建水仙茶联盟、中华名茶网、中华茶友集结号、茶旅世界、安溪龙涓乡钱塘村茶业技术协会、尤溪茶协、佛山市茶叶协会、安溪县茶叶协会佛山分会、永春茶业同业公会、伴夏茶网、《北京茶世界》官微、《徽茶》官微、武夷山市武夷商会等协办。

活动于9月20日启动!11月27日截止收茶样!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新闻局局长马晓光,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潘贤强,福建省委台港澳办副主任宋志强,厦门市商务局副局长、厦门市会展局局长陈颢颖,福建省委台港澳办海峡论坛事务中心主任黄阳辉,厦门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官威,厦门台商协会副会长高青卿,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黄国才,海沧区政协副主席陆晓红,厦门市石室书院院长忠明法师,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黄春强,厦门商业联合会副会长林雄彪,厦门市粮食行业协会轮值会长李展,厦门茶叶学会党支部书记黄荣茂,厦门茶叶协会副会长丁芸生,鼎白茶业代表吴文斌,海峡导报社社长、海峡导报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世雄,海峡导报社总编辑陈创业,海峡导报社副总编钟金华,海峡导报社社委李妙勋,海峡导报社社委林靖东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历届冠名商齐捧茶王赛

第九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暨两岸秋季茶王赛活动,不仅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茶商茶企茶人的支持,还受到了历届冠名商的热捧。

作为多届茶王赛冠名商中茶厦门公司负责人、常务副总经理、厦门茶叶协(学)会秘书长陈志雄先生告诉记者,对于获得金奖以上的茶商,经过考核条件符合者,可纳入公司采购意向供应商。通过送样情况来看,今年以来,白茶市场继续火热,铁观音开始回暖。

陈志雄进一步说,铁观音回暖表明,安溪政府部门十多年来对茶产业质量安全抓出成绩,茶农安全意识也提高了,并主动靠向绿色有机生产。白茶持续火热,在市场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尤其,福鼎与政和政府部门开始在全国进行品牌推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认识了白茶。此外,白茶不仅有药用功能,还有收藏价值。白茶有一句顺口溜:“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作为两届茶王赛的冠名商福建鼎白茶业、中国茶业流通协会副会长王传意说,在冠名之前,他们连续5届送样参赛获得茶王荣誉称号,经受了“严苛”的考验。如今,这个平台已经被全国越来越多的茶商茶企知晓,知名度与影响力逐渐提升,并且喜欢喝茶的茶迷也开始认同这个平台。可以说,两岸茶王擂台赛代表茶行业风向标。“斗茶赛在厦门影响深远,既是一个广大的茶业从业者、茶友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又对于茶品质的提升、茶文化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山国饮艺茶业董事长林玉辉告诉记者,作为冠名商能够推动公司的品牌推广与知名度,导报举办的两岸茶王擂台赛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公平、公正、公开。

全国著名专家肯定茶王赛含金量

今年秋季茶王赛将邀请全国顶级专家前来严格审评,由鲁成银(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农业部绿色食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浙江省茶叶研究院原副院长)牵头组成的专家组,将在茶王赛现场石室书院盲评、现场公布奖项。

评审专家分别为高峰(农业农村部茶叶指导组专家、推广研究员,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茶产业办常务副主任、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翁蔚(中茶所茶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陈常颂(福建省农科院茶叶所副所长、政和县原副县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乌龙茶育种岗位专家、科学家),苏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教授级高级农艺师),陈銮(福建省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站原站长、高级工程师),刘宝顺(高级农艺师、大红袍国家“非遗”传承人),王国兴(大红袍国家“非遗”传承人)等。

陈常颂告诉记者,他一直关注此赛事。通过赛事,能够引导更多的茶商茶企茶人注重品质。如今政和白茶风生水起,茶农茶企也更加规范,经营者素质也逐渐提高,并开始抱团走市场。可以说,“茶王赛”是一块很好的“试金石”。

相关链接

冠名商厦门山国饮艺茶业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2年(2007年3月前公司名称为“厦门茗仁茶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000万元,当前拥有员工400多人,总部位于福建省厦门市。

山国饮艺源于中国铁观音发祥地——安溪西坪,在第八代铁观音世家传人林玉辉先生的带领下,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研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茶叶进出口、茶文化推广及茶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实业公司。

旗下拥有厦门尚客茶业有限公司、安溪山国饮艺生态茶园有限公司、福建省安溪县云岭茶业有限公司、福建优茶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香港原生态壹日壹茶有限公司、北京大学茶文化研究所(武夷山)茶叶科技与经济研究基地、厦门山国饮艺茶文化馆、厦门沙坡尾一日一茶生活馆、安溪山国饮艺茶叶加工厂、厦门山国饮艺(海沧)茶叶加工厂、厦门山国饮艺茶具销售中心、山国饮艺物流配货中心、山国饮艺国内连锁管理运营总部等。

承办方厦门市石室书院(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厦门石室禅院于2016年与海峡两岸各界人士共同发起创立了厦门市石室书院。石室书院的成立更使石室禅院提升成为集学修、教育与文化交流等多功能的综合性人文景观,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于打造集国学、佛医等方面的高水准学术交流、培训、研讨、实践为一体的重要工作基地。

2017年6月,经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厦门市石室书院在厦门石室禅院设立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全国首家省部合作共建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基地成立以来,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门类齐全、专业人才集中”的优势,合理规划开展对台工作,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根据国家对台政策适时调整两岸文化交流的发展方向;以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为平台,运用彼此学术资源和文化资源,承办多场次两岸交流活动,广泛增进两岸民间文化互信。

记者 吴语

原标题:明天!专家全部到位!

来源:福建第一茶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振兴茶产业 媒体来助力,厦门市安溪商会组织媒体记者走进安溪茶乡

安溪铁观音

文化采风活动

眼下正是安溪铁观音秋茶采摘的季节,各路茶商茶客从四面八方涌入茶乡,制茶、品茗、赛茶,一派热闹景象。

10月15日,厦门市安溪商会会承办由厦门市工商联和安溪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万企兴万村·百会万企兴村富民行动——2022年厦门市安溪商会助推家乡茶产业振兴”系列——全球农遗·安溪铁观音茶文化采风活动,特邀国际在线、海峡导报、澎湃、腾讯、搜狐、新浪、网易等全国50多家新闻媒体记者,茶业专家和资深爱茶人士,深入安溪主要茶产区,探寻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魅力。

厦门市工商联经济联络部二级调研员孙英楼,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卢荣斌、副县长洪天阳,厦门市城市职业学院原院长刘德发,安溪县茶管办主任陈志明,安溪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张金波等领导嘉宾受邀参加活动;厦门市安溪商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李进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茶专委主任林坤煌,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会长胡清林,副会长兼茶专委执行主任林玉辉,副会长兼茶专委副主任吴炳辉,副会长陈志超,常务副秘书长刘清泽,以及商会茶专委、秘书处成员参加。

此次釆风活动得到安溪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安溪县政府县长刘永强亲自部署,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卢荣斌、洪天阳对活动流程作出详细安排。安溪县政府办、宣传部、统战部、茶管委办、工商联、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感德镇、祥华乡党委书记、乡镇长热情接待,并亲自参与走访介绍。

当天的行程安排十分丰富,上午,采风团一行走进“中国茶叶第一镇”感德镇,参观高品质生态茶园,走访国家级茶叶合作社庆芸茶业和省级非遗传承项目两固茶业;下午走进祥华乡,参观省级试点乡村东坑村和东方美茶庄园,走访制茶大师陈双算茶行和创兴合作社。为了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安溪,行程中还精心融入了茶乡品茗、茶艺欣赏、文化故地、土楼建筑、茶乡小吃等特色,感受铁观音茶乡独特的制茶技艺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感德镇

采风团第一站来到“中国茶叶第一镇”感德镇,在采风启动会上,林坤煌秘书长代表商会向各位领导、嘉宾、媒体记者参加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和介绍下,采风团走访吴真人纪念馆和玉湖殿,了解保生大帝以茶入药、治病救人的事迹;在庆芸茶业和两固茶业,众人围坐品茗,感受安溪铁观音秋茶的独特韵味;参观安溪铁观音茶文化馆,了解安溪铁观音的故事和制作工序。

感德镇党委书记高刚福、镇长林连根热情接待,并为大家介绍感德茶和茶叶合作社的发展情况。

祥华乡

当天下午,采风团一行抵达省级试点乡村东坑,农民讲师团团长为大家介绍东坑村发展乡村振兴的具体做法。在东方美茶庄园,不仅观赏到美丽的茶园风光,还欣赏了茶艺、茶歌、旗袍秀等精彩演出;在灵惠庙,聆听安溪县开先县令詹敦仁千年前于佛耳山上煮水烹茶的故事。

走进旧寨的双算茶行,与制茶大师进行面对面交流;走进创兴合作社,体验祥华铁观音天天赛的热闹场景。

祥华乡党委书记陈培源,党委副书记、乡长陈鸿鹏热情接待,并亲自担任向导,为采风团一行介绍祥华乡的茶业发展和人文事迹。

座谈会

当天晚上,采风团一行在祥华乡白玉村福星土楼召开座谈会。

祥华乡党委书记陈培源向采风团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很高兴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和大家相聚祥华,拉开“全球农遗·安溪铁观音茶文化采风”的序幕,展现祥华乡见山见水见生活、品香品韵品观音的康养生活。祥华是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的隐居地,清朝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的诞生地,祥华有山外山、茶中茶、人上人、古风古,资源禀赋、满城茶香、人文荟萃、底蕴绵长,2022年被泉州市列为整镇推进乡村振兴的试点乡镇,今后将聚焦一二三产,打造 “山外青山,茶乡祥华”的茶旅主题,畅想宜居、宜业、宜游的茶旅品牌。诚邀各位领导、乡贤、媒体朋友感受祥华、热爱祥华、领略祥华的山灵水秀,古风茶韵,携手开拓祥华、发展祥华!

厦门日报社原社长、总编江曙曜分享走访心得,他表示,秋高气爽,大家一路走来欢歌笑语,走进安溪看到茶山一片生机勃发,安溪干部和群众向上昂扬的精神面貌,让在座新闻界的朋友深受感染、鼓舞和启发。安溪人以吃苦耐劳、爱拼敢赢和坚韧的意志,走出安溪、走出福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如大山一般的性格让安溪人屡创奇迹。本次厦门市安溪商会组织媒体走进茶乡,感受真实的茶乡,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端,通过今天的采风,一起讲好安溪茶的故事,让安溪铁观音走向更远、更广的地方!

李进江书记首先为当天的采风活动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厦门市安溪商会组织本次茶乡茶文化记者采风活动,感谢厦门市工商联,安溪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感谢感德镇、祥华乡党委、政府的周密安排,让本次活动得以圆满举行。通过此次走访,我们看到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了解到当地党委、政府“守土有责、富民一方”的崇高事业心和不懈努力的工作精神;感受到安溪县委、县政府推行乡村振兴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这些都来之不易。感谢媒体记者们不辞劳苦远道而来,深入走访茶乡,希望今后与大家共同讲好铁观音茶的故事,为“万企兴万村·百会万企兴村富民”行动发声助力!

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洪天阳向媒体记者们介绍安溪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他说安溪是国土面积大县,总面积占泉州市三分之一;安溪是人口大县,是福建省人口第三大县;安溪是经济大县,占全国百强县第57位;安溪还是重要的侨乡,在海外的侨胞有400多万;安溪是全国重要的茶乡,安溪铁观音连续7年蝉联全国重要区域品牌第一位,品牌价值1430亿元,连续10年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安溪还有藤铁工艺和青洋冶铁,称为“安溪三铁“。洪副县长表示安溪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厦门特区和厦门市安溪商会的支持。县委、县政对这次“百会万企兴村富民”行动计划高度重视,对厦门市安溪商会承办这项活动寄以厚望,期待活动办出成效,办成典范,为助力安溪乡村振兴再作新贡献。同时,也期待媒体朋友们多宣传安溪,有空常来美丽茶乡观光品茗、参观指导!

“情系故土,回馈家乡”是厦门市安溪商会的优良传统。为助推家乡茶产业的振兴发展,厦门市安溪商会去年6月开展“走进茶庄园,关注茶产业”专场活动,组织茶叶专家、茶商、茶企老总和商会领导,在安溪云岭茶庄园对安溪茶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座谈讨论;8月成立“商会茶叶专业委员会”;11月隆重举办了首届“厦门市安溪商会杯”安溪铁观音茶王赛、获奖茶王品鉴会、获奖茶王颁奖盛典。今年又承办了由厦门市工商联和安溪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万企兴万村·百会万企兴村富民行动一一2022年厦门市安溪商会助推家乡茶产业振兴”系列活动。我会希望通过各种方式讲好茶故事,宣传弘扬安溪悠久的茶文化,提升安溪铁观音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和美誉度,助推家乡茶产业的创新发展,为振兴乡村经济做出积极的贡献!

来源:福建第一茶叶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