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赌书消得泼茶香

找到约75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书韵之中“品”茶香

茶起源于中国,传播到世界。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灿烂悠久、底蕴深厚的茶文化。茶文化既活在当下,又被书写在浩瀚的典籍中,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茶与茶文化影响并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也为世界经济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本次展出的百川学海本《茶经》,是现存最早的《茶经》版本,也是现存所有《茶经》版本的祖本。黄敬惟摄

日前,“茶和天下典籍里的茶”展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展厅面向公众开放,这是国内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茶文化典籍。展览从典籍的视角出发,全面展示中国茶文化。观众徜徉在珍贵典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间,在典籍里“品”茶香书韵,共赴一场“茶”与“书”之约。

呈现茶文化发展流变

“对蒸压好的现成茶饼进行炙烤,将茶饼捣碎碾成细米大小的颗粒;在鍑中将水烧至第一沸,加入适量的盐;再将水烧至第二沸,舀出一瓢水后,在漩涡中心投入适量碾好的茶末;加入刚刚舀出的水用来培育茶汤的泡沫;再将茶煮至第三沸,即可将茶汤分入茶碗……”讲解员通俗易懂地讲解着古籍中记载的“煎茶法”。


一名身穿汉服的男孩正在观展。浦峰摄

在展览中,观众可以追溯“茶”字字形和字音的变迁。《说文解字》中,“荼”字下注有“臣铉等曰:此即今之茶字”,见证了从“荼”到“茶”字的演变。据讲解员介绍,在早期典籍中,“槚”“蔎”“茗”“荈”等都曾被用来指代“茶”。

本次展览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多部珍贵典籍集中亮相:宋咸淳九年(1273年)的百川学海本《茶经》,是现存最早的《茶经》版本,也是现存所有《茶经》版本的祖本;宋徽宗赵佶所作唯一一部皇帝御制茶书《大观茶论》;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宣和北苑贡茶录》,底本为《永乐大典》本,与其他传世版本相比增加了插图与注释……这些珍贵典籍不仅记载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流变,更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体现。

中国人在“茶”中积累了丰富的精神体悟,并延伸到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等诸多领域:“从来佳茗似佳人”,以“佳人”喻“佳茗”,苏东坡对茶的爱之深可见一斑;陆游则在茶中寄托自己的人生感怀,“不妨瓦钵饱晚菘,更汲山泉试春茗”,饮茶成了摆脱世间纷扰的一剂良药;“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清人纳兰性德的诗句,描绘了李清照与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欢愉时光,而后的世事变迁更让人怀念此前的“寻常生活”……展览呈现的这些文化意象由茶而生,也不断增强着茶文化的生命力。

展示茶文化世界影响力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语言中“茶”的读音都是由中国“茶”的方言读音转变而来。16世纪初,葡萄牙人到广东购买茶叶,采用当地的发音“cha”;17世纪,荷兰人根据厦门“茶”字读音“te”,称茶为“thee”;德语、意大利语等中“茶”的读音来源也是如此。

饱含中国文化内涵的茶,影响遍及全球。“茶”在不同语言中的读音反映了中国茶叶相关出口贸易史,见证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也体现中国茶文化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英文版初版《中国茶乡之旅》,载有反映“茶马古道”商贸繁华的《果亲王西藏日记》;与唐代陆羽的《茶经》、日本荣西禅师的《吃茶养生记》并称世界三大茶书经典的《茶叶全书》初印版本……展出的多部珍贵典籍是我国古代茶文化对外传播的体现。

古代丝绸之路、海上茶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展览梳理了中国茶叶传播的多条主要路径,展现中国茶和茶文化对亚、非、欧、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生活习俗、审美趣味、贸易格局与政治进程的深刻影响,形象具体地展示了中国茶在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提供多媒体互动体验

“妈妈快看!这是你最喜欢喝的茶!”“原来我们喝的茶叶要经过这么多制作工序。”“真想品尝一下各地不同的茶。”……本次展览在展厅中专设区域,全面展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多个项目。在这里,观众可查看六大基本茶类及其制作工序,也可通过茶书阅览区、制茶技艺交互多媒体等直观感受茶文化与非遗技艺。

2022年11月,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涵盖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覆盖了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再加工茶等种类。丰富的品类构成与地域分布,加上深厚的历史积淀,共同造就了中国茶文化醇厚的特质。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文化典籍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历史的另外一个角度。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中,不只有波澜壮阔的英雄故事,也有饮茶文化的闲情逸致,正是这样丰富饱满的历史,塑造着中华文明的雍容气度。(黄敬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以书为伴·畅游书海 勐海县检察院、税务局 陈升号读书分享日活动

书籍是人类精神的粮食,在生活节奏飞快、时间碎片化的今天,保持阅读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自古以来,书和茶是黄金搭档,都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4月23日,时值第二十九个世界读书日,当天下午,陈升茶业联合勐海县检察院、勐海县税务局,在陈升茶业总部三楼会议室举办“以书为伴·畅游书海——读书分享日活动”。

勐海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俊和单位人员;勐海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海林和单位人员;陈升茶业总经理陈柳滨、副总经理温铁流、财务总监伍思源和公司员工出席活动。

活动开始后,大家首先观看由勐海县检察院带来的视频。

《知识产权》讲述


《个人所得税政策》讲述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书籍始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那些被人们奉为经典的书,像浩瀚宇宙中闪耀的繁星,璀璨夺目。经典诵读环节,勐海县检察院、勐海县税务局、陈升茶业分别带来精彩的朗诵。

好书分享环节,大家积极踊跃发言,推荐自己心中那一本获得慰藉或进步的好书。

其中穿插的“看图猜书名”游戏,极具趣味性,使现场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大家对世界经典名著的了解,也在欢声笑语中获得了新的知识和快乐。

最后,张俊检察长、李海林局长和温铁流副总经理分别总结致辞。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可见阅读对于全人类,是一件重要的事。

此次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了“茶书共香,悦读同响”阅读品牌影响力,努力营造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

在中国,自古以来茶书相伴,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浣溪沙》中写到“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其中典故为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以猜书饮茶为乐的美好故事。

开卷有益,我们一起喝茶读书吧!

最美十首茶诗,字里行间透着茶香!

我国既是“茶的国度”,又是“诗的国家”,因此茶很早就渗透进诗词之中,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到现在,历时一千七百年,为数众多的诗人,文学家已创作了不少优美的茶叶诗词。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元稹以宝塔的形式来排列诗歌,不仅形式特别,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描绘了茶的形态、功用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遗”同“为”音:表赠送的意思;“剡”同“善”音:“剡溪”,水名,位于浙江东部;“爨”同“窜”音:此处当烧、煮茶之意。

 

僧皎然首标“茶道”,使茶道一开始就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中唐以湖州为中心的茶文化圈内任何僧侣、文人所不可匹敌的。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此诗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开头写谢谏议送来的新茶,这是天子、贵人专享的,有受宠若惊之感。中间叙述煮茶和饮茶的感受。由于茶味好,所以一连吃了七碗,觉得两腋生清风,飘飘欲仙,写得极其浪漫。最后,忽然笔锋一转,转入为苍生请命,诗人期待茶农们的苦日子能有尽头,诗里蕴含着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刻同情。

 

这首诗写得挥洒自如,毫不费力,从构思、语言、描绘到夸饰,都恰到好处,能于酣畅中求严紧,有节制,卢仝那种特有的别致的风格,获得完美的表现。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是一首清新淡雅而又韵味无穷的友情诗。诗的前两句写客人寒夜来访,主人点火烧茶,招待客人;后两句又写到窗外刚刚绽放的梅花,使得今晚的窗前月别有一番韵味,显得和平常不一样。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无雕琢之笔,表现的意境清新、隽永,让人回味无穷。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分茶”,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

 

整首诗在情思的气势上由高到低,而又浑然一体。

 

 

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该诗前六句写景,后二句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一个“幽”字。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

 

这首诗是诗人一生忧国忧民,热爱生活,积极用世,坚韧执着的个性的表达。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诗人似乎处在一种无所事事之状态,惟有以煎水煮茶为乐,还要把这种特殊饮茶享受传递给爱茶友人。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词中感怀前尘往事。上阕以黄叶、疏窗、残阳之秋景的勾画,描绘丧妻后的孤单凄凉;下阕写沉思中所忆起的寻常往事,借用夫妻和美的生活为喻,描绘与亡妻往日的美满恩爱,更道出了今日的酸苦。

 

全词景情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一层紧接一层,虽是平常之景之事,却极其典型,生动地表达了词人沉重的哀伤,故能动人。

 

 

题禅院

(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此诗首二句写往昔漫游酣饮之豪兴,后二句写如今参禅品茶之悠闲,对比鲜明而出语平淡,对于消逝的年华不露惋惜之情,对于如今的寂寞不露辛酸之意;全诗诗情旷达,境界清幽。

 

这首诗中包含着对年华老去时的感念与豁达、对过去青春岁月的追怀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全诗洒落而不见其辛酸

找到约7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