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易茶

找到约4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6月25日,叶玺普洱“大易武.1978”生茶专家评鉴会于昆明成功举行

6月25日叶玺普洱“大易武.1978”生茶专家评鉴会于昆明雄达茶城成功举行!

肖继蓉(左1)王树文(左2)苏芳华(右2)徐玉莲(右1)

2019年6月25日上午,由云南叶玺茶业有限公司举办的《2019叶玺普洱“大易武.1978”生茶专家评鉴会》,在昆明雄达茶城叶玺总店成功举行!2019叶玺战略大单品“大易武.1978”生茶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赞赏,不约而同打出97分的超高评分!本次评鉴会有幸邀请到王树文(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长、研究员)与苏芳华(原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正高工程师)二位“云南茶届泰斗级专家”领衔的专家团亲临现场评鉴,叶玺茶业创始人徐玉莲女士、叶玺普洱合伙人肖继蓉女士、销售部经理唐春碟女士等核心成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1

会议第一阶段

叶玺简介,分享“大易武”制茶历程


叶玺茶业创始人徐玉莲女士介绍道:2003年3月8日起,叶玺普洱便与易武茶结下不解之缘!迄今16载,叶玺缘定易武,钟情易武,深耕易武!一直专注易武产区,一心只为茶友呈现极致的易武标杆茶公司以易武为中心辐射“古六大茶山茶区,旗下拥有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镇研发接待中心1个,坐拥曼腊初制所等3个生产基地。

云南叶玺茶业有限公司始于2003年,注册品牌“叶玺”,公司总部座落于云南昆明中国第一茶城雄达茶城易武路17号,是一家专注易武标杆茶,为追求极致生活者而生,集研发、生产、销售、茶文化推广及茶艺茶道与茶美学培训于一体的多元化特色茶企业。



紧接着叶玺普洱合伙人肖继蓉女士分享道:大易武采办2019年易武镇“七村八寨”的普洱茶茶青为原料,故曰“大易武.1978”![大易武.1978]对标经典“号级古董茶”配方,由制茶匠人徐玉莲女士携叶玺团队亲身监制,制作考究,严格品控,匠心制之,是集合其十六载制茶岁月积淀下的满意之选,大成之作!



2


会议第二阶段议程

《“大易武.1978”生茶专家评鉴会》


    叶玺工作人员提前将审评杯碗、样茶盘、叶底盘等用审评具备好王树文(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长、研究员)与苏芳华(原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正高工程师)两位“云南茶届泰斗级”专家的指引下,2019叶玺普洱“大易武.1978”生茶专家评鉴会》正式开始!

本次评鉴会遵循严格审评程序,本着公正、公平、客观的评鉴原则,根据新国标《GB/T 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审评规则,取有代表性的茶样3.0克,茶水比例以1:50为宜(3克茶叶、150ml水),置入相应的审评杯中,注满沸水,浸泡,出汤.....等流程,按照观外形、看汤色、嗅香气、尝滋味、评叶底的审评次序,一步步有条不紊的对“大易武.1978”生茶进行专业评鉴


观外形



看汤色


嗅香气


尝滋味


评叶底



2


会议第三阶段议程

公布评鉴结果,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


在评鉴会点评环节,王树文(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长、研究员)与苏芳华(原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正高工程师)两位专家,不仅在对“大易武.1978”生茶评鉴环节打分中,不约而同的打出了97分的超高评分;而且在点评“大易武.1978”时,同样得到了二位云南泰斗级专家的一致认可与高度赞赏!


      交流环节,当王老师与苏老师两位专家讲诉起自己与云南普洱茶的一些光荣事迹时,其艰苦奋斗的精神与超前的眼光,得到在场众人的连连称赞!在针对普洱茶界的一些重大事迹时,二位专家明确提出,普洱茶行业要以“尊重历史、立足现状、着眼未来”看待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列举出大量的事实做论证,他们严谨的治学风范与高风亮节的行事风格,令在场的每一位心中感到由衷的钦佩!


图片文字归叶玺普洱原创,

转载或使用请告知,但欢迎转发分享在朋友圈!
同时,欢迎在底部评论区留言、交流!

2019叶玺追寻”大易武”(一)春茶实况播报,匠心手作“大易武”预售!

自癸未年,吾初入茶行便缘定易武,

翻阅手记,至今行茶路十六载有余。

寻茶轨迹,遍及云南山头茶百余座,

初心不改,十六载如一日专注易武!



钻研茶书,重读易武古籍习贡茶史,

探访古迹,旧时茶马古道进贡清廷,

亲访茶师,号级茶传人授制茶技艺,

茶路艰险,无法阻挡一颗觅茶初心。


自春分起,追寻大易武选上等原料,

匠心手作,古法制之不惜劳心劳力。

贡茶品质,七村八寨精妙配比诠释,

谨以此茶,献给追求极致易武之人!


.回眸十六载茶路,匠制大易武初衷.

  ——《2019叶玺追寻大易武.卷首语》

[叶玺茶莊创始人徐玉莲谨识]



      2019年3月20起,云南叶玺茶业创始人徐玉莲女士携叶玺团队一行6人进行首次“叶玺追寻大易武”茶山探寻活动。通过此次亲身实地茶山调研,截止22日实地走访蛮砖、张家湾、丁家寨、麻黑村、落水洞、弯弓、刮风寨等易武核心茶区的村寨以及叶玺自有茶山基地(蛮砖、一扇磨、水源头),意在为叶玺合作伙伴以及全国各地茶友提供第一手茶山春茶实况信息,以便于制定更完善的春茶上市计划。

      以下是2019叶玺“追寻大易武”团队,从茶山发回来的春茶实况播报信息:根据我们实地走访大易武产区的茶树发芽情况看,日前第一波小树茶已做完,但古树头春茶芽苞刚冒,预计易武七村八寨“主产区”的古树春茶,将于7~10天以后才会逐步批量上市!由于2019年春茶季,易武茶区天气干燥,近段时间来,几乎未降雨,今年春茶减产已成定局,但茶叶品质会比去往年更佳,香气高锐,滋味更加醇厚!

温馨提示:针对近期茶友反馈的,在朋友圈看到相关易武古树茶已经上市的消息,请茶友持怀疑与仔细分辨的态度,切勿轻易相信谨防上当!



【叶玺普洱~~春茶季.寻茶路上的小插曲】上山寻茶实属不易,茶友且饮且珍惜!

3月22日,“追寻大易武”之刮风寨,易武镇出发至刮风寨,山路崎岖且窄,途经麻黑、落水洞,愈往进则愈险峻。悬崖峭壁边缘,白花灿烂绽放,山涧鸟鸣声声,溪水潺潺流淌,伴随车轮滚滚,尘霾弥漫开来…狭路相逢谦让之,奈何道路坎坷之。幸遇兄台相助也,只言“大恩不言谢”…...



为了迎接春茶季的到来,2019年叶玺“追寻大易武”团队,已经到叶玺以易武为中心辐射“古六大茶山”茶区,旗下拥有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镇研发接待中心1个,坐拥曼腊初制所等3个生产基地,实地走访曼腊初制所等基地与自有茶园基地,并配合叶玺生产基地负责人做好叶玺春茶相关的各项筹备工作。



另外:叶玺茶友心心念念的,叶玺为回馈老客户而专门推出的“一年仅一次.价格聚划算“易武春茶预售活动,”贡茶品质,匠心手作“——2019年叶玺“年度战略大单品”大易武春茶,已于昨日春分重磅推出,正式开料定制!只求质量,不求数量,按质按量限量生产!叶玺”大易武“,是一款性价比极高且品质上乘的“正宗易武茶”!所制茶品品质特征:“叶玺大易武,香柔且醇厚”即茶香馥郁.茶汤细柔.滋味醇正饱满.厚润绵长。

为了确保大易武上乘的品质,叶玺创始人兼叶玺产品负责人徐玉莲女士,所带领的叶玺产品研发团队,亲赴易武全程监制,精选易武茶核心产区“七村八寨”100年及以上早春乔木茶,甄选嫩度较高的早春鲜叶,严格按照“贡茶制作技艺”精心制作而成。所有茶叶均进行严格的品质把控,再由徐玉莲女士精妙配比,根据古法制茶技艺精心加工压制而成。

请茶友知悉:叶玺春茶预售活动,频次一年仅一次,错过本次预售机会,唯有遗憾等明年!原价698元/饼(357克),4886元/提(7片),预售价仅售450元/饼(357克),3150元/提(7片),预售时间为2019年3月21日-4月10日,上市时间2019年6月18日。


-----文章写于易武,2019年3月22日晚



图片文字归叶玺普洱原创,

转载或使用请告知,但欢迎转发分享在朋友圈!
同时,欢迎在底部评论区留言、交流!



「叶玺普洱」

流芳百世叶,一诺千金玺

多年坚持,正本溯源

  带您领略,易武古韵  

   叶玺普洱 官方网站:
http://www.yexipuer.com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雄达茶城易武路17号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勐腊县  易武镇  麻黑岔路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阳光大道名苑汇都C37号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60号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新亚洲体育城悦城国际商业广场B-06号


易武山纪:茶友们烹煮和收藏年份易武风味的首选

煮茶,首先要有一泡适煮的好茶。


到了年下的时节,对于喜爱普洱的茶友来说,适煮茶当然会看向“易武料”和“年份茶”这样让人心痒的关键词。


而本次分享的易武山纪,除了包含前两者之外,更有低于同等级产品的“福利价”,是茶友们烹煮和收藏年份易武风味的难得良机。



易武山纪由茶语联合岁月知味董事长郑少烘先生共同推出,以郑少烘先生私藏的2005年大易武地区毛茶为原料,2017年压制成饼。


茶叶不光含有易武茶香扬水柔、汤质细腻的“经典”特质,更有入口可感的陈韵,饱含山楂般的甜果脯香和木质甜香。



我们相信,它既可以成为新手茶人建立年份易武茶口感记忆的标杆性产品,也是老茶客们体验易武风味柔情的日饮好茶。



大易武地区原料,13年本地自然仓储

作为事茶20余年的老茶人,郑少烘先生早年便预见易武茶产区的价值, 2002年起更以企业的形式规模化收茶、藏茶。


2005年他从长期合作的茶农手中接触到这批大易武地区混采原料,经数次品尝后决定纳入麾下。


原本计划作为企业的产品储备,恰逢之后“普洱山头”概念兴起,便一直存于企业位于易武的大仓内遗留至今。



需要提醒的是,这样原料混采的方式是“山头茶”兴起前的普遍做法,混采将易武各区域、山头的茶树资源都囊括进去,这样不经意地融合也凸显了大易武原本的口感风格。



原料自收购以来一直藏在郑少烘先生位于易武的企业大仓内,以散堆形式存放。数吨级的茶叶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稳定的转化空间,让茶叶转化顺利,不会丢失茶味。



除了基本的卫生、避光、通风的稳定仓储条件外,遇到当地雨季,更安排除湿器调节茶仓温湿度,并有专业人员记录并追踪转化状态。



老料新压,当下品饮已有优秀口感表现

由于原料在压饼前已先行陈化,易武山纪自“出厂”时已有相当优秀的风味转化,香气、口感、滋味趋于协调、饱满。



干茶色泽棕黄,轻嗅带有甜香,经茶语专业组审评后,得出:“汤感稠滑甜软,果脯香、木质陈香显露,清凉回甘”的评价,更有茶气徐缓扩散,背脊、四肢逐渐舒展发热的体感表现。



老料新压的制茶方式对资源、资历、资金都有着巨大考验——从当年原料的选择到数年、数十年的稳定专业仓储,任何环节有偏失,便可影响最终品质。


可以说,若无强大产区资源掌控力和一定规模的“大厂大家”,难以做出优秀的老料新压作品。

找到约4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