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田县

找到约13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中国茶村,福建大田县

中共大田县委办公室、大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日前印发了《大田县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三年(2023—2025年)行动方案》明确茶叶产业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扶持政策、保障措施等。

全文如下↓↓

大田县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

高质量发展三年(2023—2025年)

行动方案

大田美人茶是大田县主导产业,为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把大田美人茶作为富民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01

发展目标

以弘扬茶文化为引领,以做强茶产业为目标,以提升茶科技为支撑,以数字化为突破口,加强产地管理,保障产品质量,补齐产业短板,促进三产融合,提升品牌效应,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茶产业发展新格局。至2025年,建立绿色食品基地10万亩,培育省级茶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10家、县级 20家,新增SC认证15家,建设大田美人茶“云仓”,推动大田美人茶产业与乡村振兴、文旅康养深度融合,茶叶全产业链总产值超50亿元;“大田美人茶”进入福建“福农优品”品牌名单,美人茶品种库、种苗库、人才库加快推进,成为美人茶标准输出地、研发新高地、种源供应地、产品集散地、文创展示地和闽台美人茶交流中心、全市美人茶培训中心,初步建成中国美人茶核心产区。

02

工作任务

(一) 扩大茶文化影响力

1.深度挖掘茶文化资源。全面收集整理完善当地茶史、茶俗、茶歌、茶技、茶艺、茶品、茶人等茶文化相关资料、遗存。选编大田美人茶文创产品,编撰茶文化书籍,编写茶歌,编排茶舞,组织开展以大田美人茶产业为主题的文学、书法、摄影等大赛,提升大田美人茶文化影响力。深入挖掘开发新式茶器具、茶摆件、茶空间、茶家具、茶服装、茶手工艺品等创意产品,制作茶文化动漫等作品,提升茶文化资源应用价值。积极推动大田美人茶制作技艺申报各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有序推进茶文化区域整体性传承保护。

2.用好茶文化展示平台。在大田美人茶文化创意园建设茶博物馆、茶文化展示中心、大众茶馆、茶体验馆等,扩大茶文化影响力。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茶日和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茶叶交易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海峡(漳州)茶会等平台,每年抱团参加国内外茶叶博览会、推介会3场以上,充分展示大田茶文化,讲好大田美人茶故事。

3.拓展茶文化活动。每年举办1次国家级美人茶斗茶赛、高峰论坛或美人茶品鉴会等活动,举办1届大田美人茶开茶节。组织茶企茶农参加斗茶赛、茶王赛、茶乡游等各种茶事和茶叶质量鉴评活动。大力推进大田美人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五进”活动,全县各机关事业单位派出 2~5人参加茶文化培训,鼓励参加茶艺大赛。各乡(镇)要因地制宜举办茶王赛、茶艺大赛、茶文化进校园(社区)等活动,支持茶企组建茶艺队,提升大田美人茶品牌影响力。发挥电视、网络、“两微一端”、抖音等新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大田美人茶”品牌,提升知晓率和美誉度。

4.推动闽台美人茶文化交流。依托大田美人茶与台湾东方美人茶同宗同源优势,在大田美人茶文化创意园设立台商专区,建立闽台美人茶合作交流中心,加强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持续扩大美人茶文化国际影响。

(二) 增强茶产业竞争力

5.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围绕基本实现全县茶园不用化学农药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组织开展茶叶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持续推进“减药减肥和禁用除草剂”行动,强化茶园科学管理,倡导茶树健身栽培,严禁高度密植和过度矮化等掠夺性生产方式。按“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要求,综合采取种树、留草、间作、套种、疏水、筑路、培土等措施,保持茶园水土,改善茶园生态。到2025 年,全县建设生态茶园10万亩,推广有机肥茶园面积超过95%,茶园绿色防控全覆盖。加快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打造集数字茶园、数字茶工厂、数字茶仓储、茶质量溯源、社会化服务、数字茶旅为一体的茶产业大数据平台,推进茶叶智能制造、智能包装、智慧茶园等数字茶叶发展。

6.扩大茶叶精深加工。推进广平等茶叶加工集中区建设,支持茶叶企业建设连续化自动化精制加工生产线等,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到2025年,全县名优茶比例提高到70%。支持发展茶叶深加工,提取利用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茶氨酸等有效成分,鼓励开发新式茶饮、茶日用品和茶功能性产品,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率。至2025年,力争培育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茶叶精深加工企业1~2家。

7.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颁布实施的《美人茶》《大田美人茶》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宣传和推广运用,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大田美人茶生产,提高贵、雅系列产品的辨识度。建立健全“源头赋码,一品一码”“从茶园到茶杯”的可追溯绿色生产质量管控体系,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健全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县直相关部门与乡(镇)政府联合督查、检查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对农药、化肥、除草剂等投入品的监管和规范使用。

8.拓宽茶叶市场。支持并组织茶企到省内外开展展示展销活动,建立大田美人茶专卖店、电子商务等销售网络。积极发展“互联网+茶叶”模式、拓展电子商务、代理配送和网上交易等茶产品营销方式。探索创建大田美人茶“云仓”,开展存储+分销服务,带动茶叶销售,构筑“线上茶城”。进一步拓展女性用茶市场,鼓励茶企茶农开发各类高端论坛、会议专用茶、伴手礼,依托上海对口合作有利形势,利用上海进博会等大型展销活动和浦东新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加强美人茶产品推广推介,推进大田美人茶在上海、浦东新区的销售和推广,利用安溪对口帮扶,与永春、德化区域合作,推进大田美人茶与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德化陶瓷的协作,推动“四地”特色产业协作。

9.强化龙头带动。鼓励现有优势龙头企业进一步聚集资金、品牌、技术等要素,通过整合资源、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生产经营主体。加快企业梯度培育,引导“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在种、加、销不同领域培育一批规模以上茶叶企业及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25年培育茶叶类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超5家、市级10 家、县级20家,加快引导龙头企业同合作社、家庭农场、种茶大户合作,打造一批茶叶产业化联合体。至2025年建立茶叶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个以上,带动茶农200户以上,对产业联合体优先给予申请项目补助资金。

10.提升品牌效应。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统媒体和微信、抖音新媒体的优势,加大大田美人茶公用品牌的宣传推介。推动“大田美人茶”公共品牌和重点茶业龙头企业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道、省道和高速服务区、动车站、机场等休热场所,设立“三茶”主题宣传广告牌,鼓励在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工程建设中融入茶文化元素。聘请国内知名人士为大田美人茶代言人。鼓励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大田各驻外商会办公用茶、工作用茶优先采购大田美人茶。实施“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战略,支持茶企开展自身品牌与公共品牌结合的宣传推介。支持茶叶企业注册企业商标,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 SC认证,对符合大田高山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大田高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授予标识使用权。

11.促进产业融合。鼓励茶企茶农利用“福茶网”等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创新网络直播、网红带货、短视频等电商模式,实现茶叶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做足茶旅融合文章,发挥大田县士堡、民俗、温泉、茶乡小镇、高山气候等特色资源优势,开发茶点、茶宴、茶礼、茶工艺品等茶旅融合产品,推进屏山、广平、吴山、济阳等乡(镇)发展茶园生态游、茶乡体验游、茶事研学游,着力创建国家区域特色公园,推动茶产业、茶文化与大健康、大旅游、大教育等深度融合发展。到2025年,建成茶旅融合示范点10个以上。

12.发挥协会作用。发挥大田县海峡茶叶交流协会等茶叶协会的优势和服务功能,由大田县农业农村局委托大田县海峡茶叶交流协会开展一批茶事活动,不定期组织茶企业到省内外开展大田高山茶、大田美人茶巡回展示展销,加强对茶产业的协调管理和监督指导功能,促进行业自律。

(三)提升茶科技支撑力

13.加强资源保护与品种创新。加强对广平、吴山等地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在吴山、梅山、广平等地建设美人茶良种繁育基地。与茶叶科研院所合作,加快选育特色明显、抗性显著、适制性强的美人茶树新品种。推广种植金萱、软枝乌龙、青心大冇、金牡丹、黄玫瑰等茶叶新品种,着力打造美人茶种质资源高地,促进茶类结构调整,提高茶叶品质。

14.推广绿色生产先进技术。扩大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应用,集成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推广套作。大豆、油菜等茶园土壤生境优化技术,以及窄波天敌友好型杀虫灯、天敌友好型色板和“以螨治螨”“以螨携菌治虫”“以虫治虫”等生物防治措施,扩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保障茶叶产品质量安全。

15.提升技术装备水平。重点推广山地耕作机、修剪机、采茶机等机具和茶叶初制加工不落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萎凋设备、离地晾青设备、自动化包装机等。

16.加强“三茶”人才培养。持续推进茶农培训行动,引进省内外茶叶专家团队,强化大田美人茶项目策划、技术指导和品牌宣传。加快培育本上留得住、用得上的“三茶”专业人才,聘请省内外、台湾等知名茶叶专家、制茶大师举办美人茶、红茶等多茶类生产加工技术培训班,在大田县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中列入茶文化相关内容,在大田职专开设“三茶”专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至2025年,力争全县每年培训从事“三茶”高素质人才不少于1000 人次,组织参加远程培训1万人次以上。组织参加制茶工程师、特级制茶工艺师评审(选)活动和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等,培育中高级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制作技艺传承人、制茶大师等高技能人才。

17.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茶学院、福建农科院茶科所等国内知名茶科院所的交流合作,开展大田美人茶品质化学特征与保健功能项目研究,高起点编制大田美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年规划(2023-2032),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茶叶科技创新体系。

03

扶持政策

(一)种植方面

1.品种改良补助。当年新建、改植话制美人茶茶叶新品种连片10亩以上的,隔年验收合格后县级给予每亩补助1200元,乡(镇)给予配套补助50%。

2.“五新”技术推广补助。对生态茶园、茶树留高等“五新”技术推广示范点,每亩给予补助300元。

3.项目资金扶持。对列入全县茶产业示范基地的茶企茶农、合作社、家庭农场,优先安排上级补助资金,主要支持茶园基础设施(路沟渠、喷灌滴灌等)、茶园绿化、品种改良及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等项目。

(二)加工方面

4.支持新型经济主体建设。鼓励龙头茶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实体店,对新获涉茶国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分别补助30万元、20万元、5万元、1万元,对新获涉茶国家、省、市、县级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补助5万元、3万元、1万元、0.5万元。

5.扶持做大重点茶企。对列入全县重点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每年2-3家)有关标准建设的,每家给予补助30万元。

6.SC 认证补助。对茶叶食品生产许可证(SC)新证每证补助3万元、换证每证补助1.5万元。

(三)销售方面

7.支持拓展茶叶市场。鼓励新开设大田美人茶专卖店,对按照县里要求统一店面招牌、统一店内设计图纸装修,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省外重点城市及福州、厦门、泉州、莆田、三明等省内重点城市开设,且店面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大田美人茶展柜不少于店面面积的1/3的大田美人茶专卖店,每店分三年给予补助5万元,其中第一年补助3万元、第二年补助1万元、第三年补助1万元。对在本县城区统一组织开设、统一标识、统一设计的大田美人茶专卖店,店面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大田美人茶展柜不少于店面面积的1/3,每个店面分三年给予补助2万元,其中第一年补助1万元、第二年补助0.5万元。第三年补助0.5万元。

(四)品牌建设方面

8.鼓励茶企申领证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新证或换证每证补助1.5万元,有机食品认证新证每证补助4万元、换证每证补助2.5万元。

9.茶事活动以奖代补。在大田县举办的斗茶赛(含茶叶质量鉴评等,下同),茶王奖励3万元,金奖每个奖励2万元,银奖每个奖励1万元,铜奖每个奖励0.8万元;对大田县统一组织参加的县外举办的斗茶赛,茶王每个奖励0.6万元、金奖每个奖励0.3万元、银奖每个奖励0.2万元、铜奖每个奖励0.1万元(主办方有设奖金的除外)。县里统一组织参加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茶叶交易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海峡(漳州)茶会等市外展示展销,每家茶业企业补助0.5-1.0万元(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1.0万元);县里统一组织参加的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等县外市内展示展销,每家企业补助0.2万元。由大田县农业农村局委托大田县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牵头,每年组织茶企不定期到省内外开展大田茶产业巡回展示展销3-5次。

10.强化统一形象设计。鼓励使用全县统一设计、印制的包装盒,经县海峡茶业交流协会授权的茶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可使用全县统一设计包装盒,并加贴企业商标和厂名等,对县里统一组织的宣传推广活动给予赠送一定量的包装盒。

11.加强人才培养。鼓励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自愿参加评茶员或茶艺师培训,对取得评茶员、茶艺师和制茶师等茶类专业资格证书的,省级及以上的每人奖励0.1万元,市级的每人奖励0.08万元。

以上已享受省、市、县同类型等额奖励优惠政策的,不再重复补助,不足上述同等额度奖励优惠政策的补足差额。以上第5、7、10 项具体标准由县农业农村局另行制定。

04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大田县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大田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大田县人大常委会、大田县政府、大田县政协分管或联系的领导任副组长,农业农村、林业、水利、财政、发改、文旅、市场监管、商务、科技等县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农村局长兼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商协调会,建立闭环落实机制,统筹推进“三茶”工作。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茶业工作的领导,制定茶产业发展具体扶持措施,强化茶业要素保障,全面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

(二)加强资金整合。大田县财政要把茶产业作为县、乡(镇)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对县里确定的茶产业发展项目实行集中投入,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计其功”的原则,集中资金投入茶产业重点项目。

(三)强化部门职责。宣传、发改、财政、农业农村、林业、市场监管、环保、商务、科技、供销、金融、文旅等部门要依据相关职能,加强协作,做好推进大田县茶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要强化跟踪考评,将茶产业列入县农业农村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重要内容进行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实行半年一考评、年终一总评,抓好考评结果应用。

来源: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三明大田县:立足生态育好茶 走好绿色致富路

大田县有上千年种茶历史,全县90%以上的茶园坐落于海拔高度800米至1200米之间,独特的宜茶环境,孕育了众多优质名茶。

近年来,大田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立足高山生态资源和茶产业发展优势,持续从供给侧精准发力,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加快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打响“大田美人茶”品牌。

△大田县屏山乡“大仙峰.茶美人景区” 刘冬春 摄

生态优先 孕育好茶

日前,在大田县吴山镇瑞边龙茶厂120多亩的生态茶园里,一垄垄整齐的茶树郁郁葱葱,10多名茶农分散其中,忙着采茶。

“茶厂现在主要制作大田美人茶,这种茶的茶叶嫩芽需要经过小绿叶蝉叮咬,做出来的茶叶才能产生果香蜜味。”瑞边龙茶厂负责人陈大显介绍,他的茶园不施农药和除草剂,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及小绿叶蝉繁殖状态,适时进行人工除草,以此保证茶叶质优、生态、健康。

陈大显制茶已有10多年,是三明市十佳制茶大师、制茶高级工程师。这几年来,他跟随县内茶产业发展的步伐,积极推进生态茶园建设,从茶园改造提升到采用生物防治技术管理茶园,综合采取种树、留草、间作、套种、疏水等措施,强化茶园水土保持,改善茶园生态,培育品质更优的茶叶。

△采茶时节 陈广程 摄

在茶产业发展上,大田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强资源保护与品种创新,推广绿色生产先进技术,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加强“三茶”人才培养,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组建大田县茶业发展促进中心等专门队伍,聘请国内知名茶叶专家团队担任科技特派员,推动茶产业向着生态、绿色、有机方向发展。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改进美人茶种植、制作工艺,这对我来说是件很高兴的事。”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陈春梅,在2016年毅然返乡创业,成为大田县科技特派员、大田县美人茶研究所所长。她尝试探索春季茶园不作修剪、实现错峰冒芽的茶园管理模式,积极对接福建农林大学,加强对美人茶生产、加工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助推大田茶产业提升。

因茶兴业,久久为功。在大田茶人的努力下,大田县生态茶产业蓬勃发展,现有茶园面积9.95万亩,有加工厂房1320家,年加工毛茶1.49万吨,全产业链产值39亿元,走出了一条用绿色生态为发展致富赋能的新路。

质量兴茶 品牌强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专家委员会高级顾问陈宗懋表示,大田是高山茶区,品质好,前景好。大田美人茶与一般工艺茶的味道不一样,芳香馥郁。

有着这样良好的前景与优势,要如何提高茶叶品质,让茶叶更具竞争力?

大田县牵头制定《美人茶》《大田美人茶》团体标准,在种植、加工、产品、品鉴、包装、贮存等方面对美人茶给予规范,使生产者及消费者在生产和市场流通过程中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为进一步打造大田美人茶品牌夯实基础。

△在美人茶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进行茶叶凋萎工序 连克墨 摄

“有了这些团体标准,茶企、茶农都会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生产大田美人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茶叶品质的提升。”大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涂东明介绍,县里还建立健全“源头赋码,一品一码”“从茶园到茶杯”的可追溯绿色生产质量管控体系,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茶叶也需要宣传推广。大田县用好茶文化展示平台,依托农民丰收节、国际茶日等平台,抱团参加国内外茶叶博览会、推介会。实施“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战略,鼓励茶企茶农利用“福茶网”等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创新网络直播、网红带货、短视频等电商模式,实现茶叶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我们每年举办国家级美人茶斗茶赛、美人茶品鉴会、大田美人茶开茶节等茶事活动,开展大田美人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展示品牌形象。”涂东明介绍,同时,组织茶企到北京、上海、香港、天津及省内各地推介大田美人茶,讲好大田美人茶故事,提升品牌知晓率和美誉度。

以茶促旅 深化合作

眼下,大田县屏山乡大仙峰·茶美人景区绿意盎然,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参与高山康养项目,探寻美人茶的奥秘。

这一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高山茶为主题,融文化体验、环境教育、文创展示、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区,被评为福建“省级养生旅游休闲基地”,年接待游客量达25万人次。

“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既可以喝到花香浓郁的美人茶,还可以体验采茶、制茶,我打算下次和家人一起过来旅游。”上海游客王女士说,因为体验感不错,她还拿了导游的名片,回家后准备推荐给亲戚朋友。

这得益于沪明合作在文旅产业的走深走实。大田县多次到上海举行推介会,以文化赛事为亮点,搭建“点对点”“门到门”的桥梁,将县内丰富的文旅产品送到上海百姓身边,精准拓展上海社区客源市场。

同时,大田县总工会加强与浦东新区总工会对口合作交流,深化两地疗休养区域协作,以山水文化、古堡建筑、生态茶园、森林康养等为主,精心打造疗休养精品线路,吸引更多上海职工来田疗休养。今年来,已接待上海疗休养团队33批828人。

近年来,大田县加大力度鼓励茶企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厦门等城市,开设大田美人茶专卖店,拓展茶叶市场。目前,已设立大田美人茶专卖店、现代茶馆茶楼等营销门店130余家。

乘着“沪明对口合作”的东风,大田县积极推动两地在农特新产品商务领域的共建合作,正加快推进与省国资公司合作筛选一批大田农特产品和“放心鱼”“闽粮”等省级品牌产品,进入上海千家万户,丰富上海市民的餐桌。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走进大田县生态茶产业,助力两岸茶业融合发展

△春意盎然的屏山乡大仙峰美人茶核心生产区(林跃摄)

茶园春意浓,茶农采茶忙。3月17日,在大田县广平镇元沙村生态茶园,茶叶吐绿,嫩芽争春,元茗茶场负责人田尔光正在忙着制作明前茶。

田尔光表示:“县里特别重视茶产业发展,我们加大了生态茶园建设,抓标准化管理、抓品牌化创建、抓茶旅产业融合,创立‘五龙山’茶叶品牌,产品销售到了江浙沪等地。”

△俯瞰美人茶园区(广平镇党政办供图)

2000年8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同志在元沙村考察茶产业时嘱咐,茶产业要向生态、绿色、有机方向发展,向深度加工发展,提升茶叶质量,打响本地品牌。牢记嘱托,大田县立足高山生态资源,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茶旅融合发展,拓展茶产品营销方式与渠道,把大田美人茶产业作为全县两大主导产业之一。大田县立足高山生态资源,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茶旅融合发展,拓展茶产品营销方式与渠道,把大田美人茶产业作为全县两大主导产业之一。

大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涂东明表示:“去年3月,习总书记在武夷山考察时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这也为大田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田县是“中国高山茶之乡”“中国美人茶之乡”,荣获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茶叶优势百强县等荣誉,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0万亩,现有茶园85%的面积适制美人茶品种,美人茶年产量约占全国美人茶的70%以上,滋养出了大田美人茶的“三贵”特质。

“我县将重点从基地建设、质量安全、品牌推广、线上销售、产业融合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茶企茶农增产、增效、增收’。”涂东明强调,坚持走好“三茶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打好文化牌,以茶兴旅、以旅促茶,助推乡村振兴,让大田美人茶成为“福茶”的一张靓丽名片。

△俯瞰美人茶园区(林跃摄)

在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中,大田县深化“一业一策”,实施“专班”服务、“专策”支撑、“专款”扶持、“专场”推广、“专园”集聚,牵头制订了省级《美人茶》团体标准,参与《国家茶叶公园标准及评定》的制订,进一步拓展茶产品营销方式与渠道,全力打造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和辨识度的大田美人茶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大田美人茶已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大田县进一步扩大大田美人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举办高山茶文化节、国际茶日、开茶节等系列活动,开展茶诗、茶歌、茶故事和茶艺大赛、斗茶赛、制茶大师评比、茶叶包装设计等各类茶事比赛,启动全省“大田美人茶”摄影赛,拍摄茶主题院线电影《禅茶》。

以茶为媒,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以茶聚商,撬动绿色产业发展;以茶润德,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以茶聚财,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效益的多赢,提升大田美人茶美誉度和影响力。

科技赋能,点绿成金

大田县组建专家团队,开展科技精准帮扶,聘请国内知名茶叶专家团队担任科技特派员,成立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大田美人茶研发中心,对接龙头企业,通过“一对一”结对精准帮扶指点,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推动大田美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数字茶园工程”,通过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技术,实现对土壤检测、品种管理、产品可追溯茶的全程监控、溯源和科学管理,开展智慧茶业和数字茶园的研究,为推动茶叶全产业链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加快培育茶业人才队伍,培养更多热爱茶、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一批集种茶、制茶、评茶、说茶等各项技能于一身的本土实力派制茶师、评茶师和名匠,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新茶人”。

△五龙山茶园(林跃摄)

涂东明表示:“目前,全县现有台商合资美人茶企8家,种植美人茶茶园面积1.8万亩,产量920吨,产值2.18亿元。”

近年来,大田县持续拓展闽台合作,助力两岸茶业融合发展。围绕美人茶产业发展,引进台湾优良茶品种,建设高标准闽台茶业合作推广示范基地;依托闽台人才交流计划,与台湾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专业培训机构深入开展交流合作;加强闽台茶文化交流,定期开展茶文化交流、“茶王”竞赛等活动,促进两岸茶产业优势互补。

来源:大田县融媒体中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3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