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瓷器小罐

找到约11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揭秘小罐茶的商业逻辑

 

国楹,生于1973年,小罐茶创始人。本文为2017年12月3日演讲实录。

 

学而时习之

 

“别人看到的是我一次一次创业的成功,在我内心却是梦想的一次次破灭”。

大家好,我是杜国楹,各位都比我年轻多了,我是70后。20年前的1997年,我第一次创业,今天的小罐茶,在我心里这应该是最后一次创业。都说我是一个连续创业者,我每一次创业都成功了。但别人看到的是我一次一次创业的成功,事实上,在我内心却是梦想的一次次破灭,非常矛盾。

创业历程

 

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这么多次去创业,这中间充满了太多的无奈,每一个品牌诞生,从思考到上市的整个过程,我想,可能和在座的大部分创业者一样,我们内心都是有特别的情感的。所以我们是非常纠结的,一直到今天我还在纠结不想卖,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不卖),这个分享起来可能需要太长时间。事实上, 我每一次都希望把它做长做久。

 

“科技是美国的,奢侈品是欧洲的,茶是中国的”

 

为什么选择茶,接下来,我会对这个观点进行表达。2008年之前,北京申办奥运成功之后,我记得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去了非洲一个非常小的国家采访:

 

“知道中国吗?”

“知道!”

“中国有什么?”

“中国有长城。”

“中国还有什么?”

“中国还有茶。”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这是世界人民的共识,这个是不需要讲的,茶源自中国,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在消费电子领域干了15年,我个人的体会是:科技是美国的,很多原创的技术,尤其是硬件都源自美国。我本身不是技术出身,但我觉得我们在产业链条上想去主宰产业市场的挑战非常大,我们过去的创业大都是在成熟的领域利用技术做一些细分的应用而已。所以我想,在这个行业当中很难有大的作为;奢侈品是欧洲的,顶级的奢侈品品牌法国、意大利居多,这跟过去欧洲几百年的辉煌历史有关;那中国有什么,可以成为中国的LV?我觉得,从历史来看,中国的陶瓷,中国的丝绸,中国的茶叶都可以。而在这些传统的优质认知品项里,我觉得茶的空间是最大的。

 

所以,2012年6月我们出发了。整个团队经历了四年时间进行前期调研,但我们没有生产一片叶子,我们没有任何声响的进行调研,虽然茶行业都知道我们来了,但是行业外没有人知道我们在做这件事情。所以我可以说,对中国茶行业的熟知,我超过今天在座的任何一位,因为我了解过茶行业所有的核心领域。其中包括每一个茶的前十大规模企业;每一个茶叶基地、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每一个核心产区茶叶局的局长、分管的农业司长、中国产业龙头协会,以及所有的茶学院的教授,我们几乎全都拜访过,目标就是探寻中国茶叶的真相。我觉得我喝了20年的茶,为什么越喝越糊涂?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到底什么是好茶,我们中国人自己搞不明白,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没有。这个行业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这个行业没有强势的品牌?茶叶就是一个消费品,凭什么没有品牌出现?我试图去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茶是一片神奇的树叶,是意外的发现,是生活方式的载体”

 

接下来,我从茶——中国茶——小罐茶的逻辑来跟大家分享。

 

茶是什么?茶的品类繁多,估计大部分人不能认清全部。也许只清楚绿茶、普洱等。我是一个北方人,做茶之前没见过茶树,之前我还一直认为红茶应该是在红茶树上,绿茶应该在绿茶树上,黑茶是不是在黑茶树上?这些我搞不清楚。事实上,所有的茶树都是绿色的,只是品种不同而已。不同的茶有不同的保健功效。

 

所以我们说,茶是什么?茶是一片神奇的树叶!我们去斯里兰卡发现,一百多年前,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还没有种植茶叶的时候,整个西方世界对茶充满好奇,想了解中国茶的种植加工,但很多信息都被屏蔽了。后来茶虽然被移植到了印度,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印度、斯里兰卡这些国家仍然对中国茶充满了好奇,他们只拿走了红茶,除了红茶之外,中国茶还有这么多学问,还有绿茶、普洱茶、岩茶、乌龙茶、黄茶,等等。中国是世界上茶叶最多元的地方,在过去的上千年的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品种。所以,我觉得茶是一片神奇的树叶。

 

第二是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茶是意外的发现!举例说,iPhone X怎么来的?它两年前就立了项,然后被研发出来的。但茶不是被研发出来的。茶是怎么被发现的?

 

传说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

 

红茶怎么来的?最早世界上都是绿茶,因为战争,做好的绿茶没来得及打理坏掉了,战争以后回来舍不得丢掉,淘一淘继续喝。这就是红茶,今天工艺已经过了若干次的改进。

 

为什么有乌龙茶?乌龙茶有一种特殊的香气,这是因为采茶工背个竹篓在上山下山的过程当中叶片在里面来回摇动,把绿叶拿出来发现有了一种香气,这就是乌龙茶的摇青工艺,成就了一个特殊的茶,这也一个意外的发现。

 

普洱茶是什么?普洱茶就是绿茶,因为运输的人员要从云南把茶运到西藏去,松散的绿茶很麻烦,所以把它压成了饼子,压了饼之后经过风吹日晒,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发生了发酵,就变成了后来的普洱茶。所以,所有的茶、所有的品类几乎都是意外的发现,在过去几千年的生活过程中,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偶然原因产生了不同的工艺茶。当然,这些茶后期的工艺都经历了复杂的过程。

 

茶也是文明的武器。为什么呢?鸦片战争的背后就是茶叶的战争,当时出口整个欧洲,船只来了,装上满满的茶叶,船底是瓷器。而回来的只有白银,中国人什么都不要。大量的贸易差,导致英国人把鸦片输出到中国,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茶叶。不仅中国,美国波士顿倾茶事件也是茶。

 

我们说,茶也是生活方式的记录。我们今天喝的茶,这种泡法是从明代开始的。较早前唐代的时候,茶可以放佐料,可以跟主食在一起煮。到宋代的时候是点,今天我们大家看到的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这个时期传到日本的,上千年没有改革。但是,中国在明朝时期茶的喝法变成了冲泡方式。主流的茶文化还包括英国的下午茶、日本的抹茶道、中国的工夫茶、大碗茶等。

 

我们说茶是健康的“毒品”,为什么说它是健康的“毒品”。烟酒茶都是毒品。第一,它们都来自于植物,烟是植物的叶子,茶是植物的叶子,酒是植物的果实;第二,都有高度的上瘾性,抽烟上瘾,喝茶上瘾,喝酒更上瘾。但是,相对于烟酒来说,茶变得越来越健康。

 

这就是我理解的茶:它是意外,它是生活方式的记录,它也是毒品。

 

“七万茶企不及一个立顿,中国茶的问题是什么?”

 

在中国茶行业,有一句话叫“七万茶企不敌一个立顿”,这话十年前就有,今天互联网上这句话还是有。中国茶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七万茶企不敌一个立顿?因为中国茶行业前一百名的品牌加起来10%的市场份额都没有,极度分散。

 

对老百姓来说,茶是一个有价格的东西,到底什么是好茶,人们识别不出来。对企业来说没有自己的品牌。想喝茶的时候你会想起谁?我能想起西湖龙井。西湖是谁的?杭州市政府的。龙井是谁的?也是杭州市政府的,跟企业无关。资本几乎跟这个行业零接触。刚才说喜茶,喜茶是一个行业,是往星巴克方向发展的一个品牌,这是一个全新的东西。而实际上传统的茶企,包括一些有一些创新的模式,几乎跟资本没有接触。

 

年轻人心里的中国茶是什么样呢?

 

土,喝茶不是一个洋气的事情;老,办公室里端个茶杯,一看就是大叔;事儿,太罗嗦,喝个茶整得太复杂;还有一个就是奢。几十万、几百万一斤的茶层出不穷。市场上炒的老茶一斤几十万、上百万多的是,有几块是真的?

 

还有品牌认知的问题。西湖产的龙井品类、安溪产的铁观音品类、武夷大红袍、云南普洱、福鼎白茶等都是产地和品类,没有强势的品牌;市场问题,我刚才讲,前一百名加起来不足10%,最大的一个15亿,是天福茗茶,市场份额0.5%不到;产业链很长,上游农业,中游工业,下游商业。上游整合难度非常大,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包产到户,所有的茶园全都分散到各个农户手里,大规模种植很少。所以说企业的产业链非常长,从整体上说是专业分工不足。

 

我们做手机从来没想过做工厂,只是专心去做好自己的研发。但在茶行业有富士康吗?没有,没有加工企业怎么办?必须自己去干。所以,对于茶,我们最后的结论就是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充分洗礼。集约化在上游,进行规范化种植,中游是进行标准化的生产,下游则是品牌创建。

 

此外,还有视角问题。我们说中国有三个茶。第一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第二是烟酒茶,第三是琴棋书画诗酒茶。这是中国人语境当中的三大茶。

 

第一个茶是农产品的茶,非常初级。第二个是消费品的茶,第三个是文化的茶。这三个市场也是不同的市场,农产品茶应该是大宗茶,消费品的茶应该是真正的品牌茶,而琴棋书画诗酒茶,我认为应该属于发烧友喝茶,商业价值太大了。对茶行业来说最具参照价值的行业我觉得是烟酒,它属于消费品,不像酱油不像醋,不像琴棋书画。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讲,我觉得茶属性更多是消费品的属性,它更应该从烟酒茶的维度去审视。

 

中国茶叶3600亿的市场,230万吨的产量,4316万亩的种植面积,这是中国茶行业的现状。2016年,中国烟草市场1.3万亿,大概销售了1200亿包香烟,平均单价是11块。平均每个中国人抽了将近一百包烟。中国白酒市场6100亿,销售1350万吨,单价事实上只有40块,你发现喝茅台的还是少数,大部分老百姓喝的可能是二三十块的酒。中国茶叶市场3600亿,销售230万吨,80元一斤。中国茶叶目前保持着接近10%的增长,中国白酒增长非常弱了,大概5%以内,而中国烟草整个产值和产能的增长都在下降,几乎不增长,通过不断提高单价在维持这个行业的规模。

 

我们看到,中国烟草业的第一是中华,大概产值是1200亿,占将近10%市场份额。中国白酒行业第一是茅台,也将近10%的市场份额。从烟酒茶这三个品类里看,茶行业理论上也有机会出现一个10%市场份额的品牌。但茶行业第一品牌只有0.4%,所以我们进入了一个非常初级的竞争状态。我们认为,茶有机会成为一个过万亿的行业。

 

“我们要做现代的茶,科学的茶,健康的茶,这是世界的中国茶”

 

基于对茶的认知和中国茶行业的现状,小罐茶要如何去做呢?

 

我们先看一下茶叶消费的三个场景:买、喝、送,就是这三个场景,几乎没有第四个。买的时候有困惑:你去马连道街头的茶叶店,两三百块钱一斤的茶可能选择起来比较吃力,要非常小心,因为很难鉴别,也没有专门的判断标准;喝的时候不方便:我们在广东潮汕地区、福建地区发现大量地方都有茶摊,可是在北京有几个人在摆茶摊?实际上,大量的人需要喝茶,可到底怎么喝是个问题;送的时候不清晰:送条烟、送瓶酒,送任何一个礼品几乎都有明确的价格,可是送包茶,尤其是用牛皮纸包了一包,是五百?五千?还是5万?并不知道。没有清晰价格标签,所以我们说这三个场景实际上存在三个痛点。

 

怎么去解决?一个核心的观点就是加减法。加什么,减什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还原茶叶真相。我们希望消费者离真相更近,而不是让消费者离真相更远。茶、茶具、茶文化所有这些东西我们加减法怎么去做?

 

茶叶面对的是众多不懂行业的消费者,给他更多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我们要减去更多的选择,缩小选择的范围,这是品牌厂商以专业性为消费者做出的选择。所以,要把重量、价格、包装等进行统一。第二是关于茶文化。太多传统的东西,太多的烦琐要变得现代一些。我们要把茶具变得现代一些,把茶文化变得更接地气一些,让它与我们的生活场景、生活方式做一个充分的结合。

 

此外,目标客户的定位要清晰。将所有人都作为目标客户,这不是品牌的做法,品牌的做法一定是要锁定目标用户。不可能老板是你的客户、广场舞大妈也是你的客户、出租车司机也是你的客户,我觉得这不可以,所以,我们必须减去对更多目标客户的选择。

 

所以我们说,物质的茶产品要标准化,文化的茶要生活化,要和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场景结合,非要把上千年前古人的喝法搬到现代的生活场景当中,我们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有没有这样做的人?有!可不可以?可以!但这绝不应该是主流。茶文化一定要与时俱进。

 

我们是一家商业公司。商业的茶就是要品牌化,这是我们推崇的。我们看一看中国的红木、中国的饮食、中国的茶、中国的中医几乎都是一个套路。没有标准,靠的是经验。经验当然重要,但是必须要把它归拢到科学的轨道来。所以我们要做现代的茶,科学的茶,健康的茶,这是世界的中国茶。

 

所以大家看到了小罐,小罐仅仅是一个形式,是一个表象,其背后是标准化的思考,为什么要做一个罐?因为我们要把所有的认知标准建立起来。

 

小罐茶第一个筹备期用了四年,到三年半的时候,才诞生了“小罐茶·大师作”这六个字。为什么?因为不知道茶叶公司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做什么品牌,不知道做什么样的包装。所以我们官网上讲,花三年时间制作小罐的时候,有人说这帮人脑袋被驴踢了,一个破罐子做了三年,花了500万。以前弄一个大罐子,不管谁来都抓一把,这存在卫生问题,我们要改变这个现象。但用什么方式来改变,开始并不知道。我们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探讨,仅设计稿就做了两年多。

 

茶叶如何做到价格统一呢,茉莉花茶和普洱茶的价格怎么能一样呢?我们所说的统一是在同一个品类上把价格统一。在大概跑了三年的时间后,我自己做了这样一个结论:有三个因素会影响茶叶成本。第一是产地的稀缺性。我们要喝西湖龙井还是龙井,价格差了一两倍,甚至两三倍。这就涉及到核心产区的问题。第二是采摘的标准。很多人喝过毛尖,不管是贵州的还是河南的信阳毛尖,还有今天大家喝到的金骏眉,一斤茶大概6500个芽头,都是采茶工一个一个采下来的,亩产最多八斤,而铁观音亩产可以达到50至100斤,是一芽三叶,一芽两叶。所以说产能差异是巨大的,越是芽尖的茶,理论上越贵。采摘的标准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因为采摘越往芽头走,产量越低,成本一定越高。第三个是工艺的复杂程度。白茶工艺非常简单,绿茶工艺也很简单。而大红袍,5月份开始做,9月份才上市,其中的三四个月每个月要焙一次火,后期的工艺比较复杂,对专业的要求也就非常的高。从这三个维度去评价茶,就能快速识别它的成本是不是高的离谱。

 

“以用户体验思维去做产品、以消费品思维做营销、以生活方式思维做品牌、以现代商业文明思维做企业”

 

以逆向思维,从需求痛点出发,直到2016年,经四年的筹备期结束之后,我们开始做市销,测试市场,今年又开始建工厂,从年底开始将从上游开始做规范化的茶园建设相关工作。

 

小罐茶的经营理念包括四点:以用户体验思维去做产品、以消费品思维做营销、以生活方式思维做品牌、以现代商业文明思维做企业。

 

怎么去理解这四句话呢?以用户体验思维去做产品,我们要制定的是茶叶的认知和体验标准。过去是没有标准的,而我们要改变的是茶叶到嘴巴之间的体验。所以,大家看到了我们对小罐的设计。

 

2012年10月,我们不知道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包装,只是希望一个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所以,日本设计师神原秀夫从2012年开始介入包装设计。后期Tim Kobe也介入店面设计。

 

我们做了八大名茶。中国有上千种茶,南方几乎每个县都有一些品种以及各自的叫法。但中国主流上只有八大名茶。我们把核心产区按品类做细分的时候,把整体份额比较高的品种做了选择,并且每一罐茶都来自原产地,出自每一个品类当中最顶级的制茶大师。这个制茶大师不是我们封的,而是农业部、文化部或当地的农业主管部门(授予的)。有的是非遗传承人、有的是制茶大师。总之,他们在当地这个品类当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人。

 

每一罐茶都充氮保鲜,所以我们才把它做成一个铝制的小罐,以应对包装容易破碎的问题。此外,小罐包装还可以很好的保持茶的形状。一罐一泡,手不再沾茶。过去,办公室来了客人,无论是多么尊贵,我们泡茶时总是随手一抓就泡了,而没有人在抓茶叶前去洗手。今天去看,这是一个多么LOW的行为,但是你想讲究却讲究不起来。有了小罐茶,我们整个泡茶的动作手是不碰茶的,一罐一泡,客人多就两罐。容易保存,喝起来也更加方便,更有颜值,体验感就更好。

 

我们讲用户体验还不止如此,我们还有首席撕膜官,他在广告里出现过,是我们小罐的产品经理。他负责研发整个小罐包括撕膜的工艺,在广告里他说撕了近三万张膜,所有人都觉得夸张,可这是事实。我们广告里出现的所有人只是把工作中的细节还原出来,而不需要编故事,工作中的故事挖掘出来就是广告。所以我们要求的是反复实验的最舒适的标准,我们有专门的仪器,每一撕一般是18牛顿的力量。不像酸奶一样力度特别小的时候没有撕的感觉,力量特别大时容易撕裂,所有的这些都是经过后期研究论证得出来的结果,包括我们的色彩也是。所以我们讲,更多选择就是没有选择,统一一个标准,简化认知。统一的小罐、统一的重量、统一的品级、统一的大师、统一的价格,小罐茶属于你闭着眼睛就能能买到的好茶。

 

除此之外,还有茶具的设计。喝茶的时候也分为三个场景。第一是多人饮用;第二是单人饮用,比如,自己在家里,在办公室里;此外,还有移动状态下怎么去喝茶。所以,你看到我们的茶具非常简单,招待的时候怎么去喝,自己喝怎么去喝,出门怎么去喝。

 

小罐茶具第一个是把金属和陶瓷做了结合。至于为什么是110毫升的杯子,大家知道在生活中主要用到两种杯子。第一种喝功夫茶要用功夫茶的杯子,大概有多大呢,一小口一杯。喝功夫茶是什么呢,你一动手,主人也动手,一口没有了,然后接着倒。第二个不太讲究,经常用一次性纸杯。朋友来的时候是一杯,走的时候还有半杯。我们发现,按照正常人谈话,110毫升大概坚持5分钟,100度的水,5分钟左右温度大概下降到60度,茶还是热的,香气还在。因此,适用于大多数商务场景中,避免了传统泡茶方式的频繁,大家顾不上说话,你一动手他也动手,都成了不停的在喝茶,也避免了传统大杯子泡茶方式,倒一杯,喝三分之一就凉了,几乎没有人再喝下去。

 

我们的店面也跟传统做茶完全不一样。所以说,罐茶不仅仅是一个茶,而是我们基于对茶叶的消费场景的洞察,锁定了一个人群,给出了茶的解决方案。

 

我们对茶叶产品进行了标准化设计,对茶具产品进行了生活化设计。生活化就是要把所有的产品放到生活场景中去思考。产品做简化认知,买的时候就有了标准,喝的时候就变得科学,送的时候就有清晰的价值标签。无论是招待还是自己还是差旅等特殊场景饮用,我们都有清晰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用设计重塑了用户对茶的消费体验,这个消费体验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喝的体验,还包括了买的过程。所以中国茶是意外的发现,但小罐茶肯定不是意外,它从头到尾都是用心的设计。

 

我们说中国茶如果不能让现代年轻人喜欢,就无法真正的走向世界,因为西方世界不可能接受我们传统的功夫茶,不可能走进他们的生活。这同咖啡走进我们的生活一样,咖啡是怎么走进中国人生活的呢?如果没有雀巢这样的速溶咖啡,没有星巴克,中国人喝咖啡如果从头开始自己买咖啡机,学习怎样烘焙、怎样去研磨,最终自己调制出一杯咖啡,我相信在座的大多数人喝不到咖啡,因为太复杂了,就像今天的中国茶一样。所以中国茶必须降低消费门槛,让年轻人接受,我觉得我们一样可以让西方世界充分接受中国茶,把中国茶的各种茶独特的魅力让西方接受。

 

我们有40人的设计团队,有三家国际设计机构,我们有自己的平面,空间,产品陈列,有专业团队在从事这些事情。我们有一个复杂的守恒定律,产品背后的复杂等于用户的简单。要想让用户的消费体验好起来、简单起来,一定是企业的复杂和产品的复杂,背后是我们工程师和设计师设身处地的为用户着想:在什么样的场景中会有什么样的困惑,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个需求。过去,茶行业对用户是没有理解的,他们只是站在茶的视角,专家的视角来做茶,没有去考虑用户在哪里,在选择时会有什么样的困惑。企业本身应该以专业能力替用户做思考,做选择。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更年轻的品牌。在我们线上的用户中,小罐茶35岁以下的用户占70%,比我们最早预期的用户年龄小10岁。

 

所以说,我们不玩传统的茶文化,而是与现代生活方式充分融合,突出茶的现代感,时尚感,使茶文化跟音乐,跟餐饮,跟旅行,跟艺术,跟设计有不断的跨界合作。我们就是要揭开中国茶文化的枷锁,让它融入到今天主流人群的生活场景当中去,才能机会重新走出国门。

 

今天是虎嗅的创新节,下一个30年,商业跟物种一定比上一个30年发生更大的变化。过去,传统的“直男企业”一味追求业绩,追求目标,没有人文关怀。生存空间一定越来越小,品牌一定越来越没有市场,一个企业应该在整个产业链上多做一些思考,如何持续去分享利益,如何对社会,如何对大自然多一些保护,对社会多一些正能量。我觉得,这才是下一个30年品牌企业应该去做的事情,而一味的关注业绩,关注目标,也许非常重要,但是从品牌的温度来讲,可能也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小罐茶和传统茶的差异是什么?第一是形象。

 

你看到店面差异都是巨大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茶叶江湖」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当如发现本公众号信息含有侵犯其著作权的内容时,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其立即删除。

茶叶百年战争与小罐茶的阳谋

历史上曾经有一刻,东方和西方的两大帝国因为两种植物而兵戎相见,一种是罂粟,一种便是山茶。前者制成鸦片,后者制成茶叶。


自先秦起,华夏文明的先民们便将山茶制成茶,两晋起,逐步变成一种文化。


十九世纪中叶之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掌握制茶及产销全流程的国家。从种植/采摘/加工/炒制到批发和销售。


大英帝国通过罂粟-茶叶的贸易换得中国的茶叶,若无鸦片,英国从全世界掠夺的白银将大量流入中国。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直接导致罂粟-茶叶的贸易平衡崩溃,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战争中,英国一举击垮了摇摇欲坠的大清,英国得到了香港岛,以及大陆五处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


与此同时,英国开始“盗窃“中国茶叶的一切。并于其殖民地印度大规模试验种植及生产茶叶。但他们进行了创新,那便是通过大工业流水线的方式提高了产能,效率和稳定性。


 

1888年,英国入侵西藏,这次又是因为茶。与1840年不同,这个时候,英国人已经在印度种植了大规模的茶园,自明代以来所构筑的无形中国茶叶长城轰然倒塌。


 

茶叶战争在经济社会学上,具有不可忽略的社会地位。但近些年来,我们对茶叶的定位基本沦为普通的生活饮品的一而已种。


以上内容记载于《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书中还提到:从茶传播、贸易、饮用形成的茶马古道,事实上造就了一条无形的文化疆域,形成了因茶而就的想象共同体,之后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垫底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点上,是为历史学者所忽略的,无他。在宏观史学里,茶叶所扮演的角色实在是跟时代趋势无法比拟的,但尽管如此,茶叶从唐至晚清,以及远涉重洋,其发挥的文化功用却是无可替代的。



就在英国因“茶”入侵西藏之后,两次世界大战爆发。扛着枪走上前线的大兵们,喝的却是咖啡,以保持清醒头脑和作战状态。


而在英国垄断下的茶叶海外市场,征收高额税收,此时的咖啡就成了极佳的替代品。又迅速乘上工业革命的东风,伴随战争,速溶咖啡和罐装咖啡从美国进入了欧洲和东亚。


而中国茶,好像也正是从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开始,失去了话语权。英国依然享有英式红茶的美誉,日本的抹茶制品和茶道文化,还闻名海外。


中国,茶的发源地,却捉襟见肘,拿不出像样的、高品质的可规模化的茶叶品牌。


这并非中国的过错,但确实是自给自足的农业文化,在面对高速扩张的工业文明时,掉队、落后了。


我们传统语境下”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生活情味,被恶狠狠地摔在地上,还踩了两脚。这不断得提醒着我们国人,不变,那就要挨打。


大约200年过去了,历经百年屈辱,东方巨龙又一次破茧重生。改革开放迄今四十年,商业文明浸透到各行各业之中,伴随着工业化,全球化,城镇化,一切都焕然一新,但茶叶,这个国家除了瓷器和丝绸外,最值得炫耀的名片,却没有什么本质性变化。


仿佛和整个商业文明的进程隔绝了,与世无争,也碌碌无为。


挤满超市货架的英国茶包,开在高档商场里的新加坡TWG。再一次地提醒我们,不变,不言,不争,就依旧没有一席之地。只能翻翻老黄历,“想当年,我们还有《茶经》……”


虽然同为“茶”,但中国茶与西方茶,从产品到品饮方式,甚至产业逻辑,都已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


所以,这一次的“求变”,中国没有可以直接“拿来主义”的工业流水线,没有能够效法的流水线,也没有已经订好标准的贴牌OEM。中国人必须自己去定义,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茶品牌,我们在哪些社交场景需要“茶”,而它的标准又是什么?


这是一种复兴。也是新的构建。



纪录片《茶界中国》里有一段这样的记录,茶人陈必芳曾渴望将制茶技术传承给小儿子。但是在一场车祸中,小儿子去世了。只能将千里迢迢外做厨师的大儿子召回老家来继承衣钵。


但从片中来看,大儿子其实并不热爱,只是出于责任感来做这件事情。


这其中折射了中国目前茶行业遇到的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制茶技术即将后继无人。


工业化,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更好路径。


工业化 ,这三个字说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但做起来是非常难的,时至今日,全球大多数区域都没有一整套完善的工业体系。18世纪时,英国没有一家工厂能够生产喝茶用的陶瓷杯。直到后来,经过几轮技术迭代,才实现了突破。


在无数的场合和文章中,我不厌其烦地强调,中国拥有目前全世界最完善的终端制造业产业链及集群,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拥有全球素质最高的工人,这三点意味着对茶叶产品生产方式的改造变成了一种可能。



英国及其殖民地引领了茶叶工业化的1.0时代。


提问:目前哪个国家是第一大茶叶出口国?

 

答:不是中国,也不是印度。是肯尼亚(曾经是斯里兰卡)后三者都曾是英国殖民地。


肯尼亚位于东非高原,其气候使得茶叶品质良好,英国人每年消费15万吨茶叶  30%来自肯尼亚。在肯尼亚有超过500万人从事茶叶生产,茶叶创造了其45%的外汇。


但是无论肯尼亚,印度,还是斯里兰卡生产的茶叶在中国人眼里都不能叫茶叶。


而全球范围内,短期内依然是英国人主导着茶叶的工业化和产销。


而在日本,自唐代日本将中国茶引入本国,国人一直将其视若珍宝。根据日本清凉饮料协会的数据:茶饮料2015年的消费量是55亿升,一举超越碳酸饮料成为最大品类。这是另一条工业化的路线。


我们再来看中国茶叶市场的一些基本事实。(此段援引自《被看轻的小罐茶》)


以下是农业部的数据。中国茶叶的产量逐年提升,到2017年是258万吨。再看中国海关的数据:2017年同年出口量是35.5万吨。也就是每年基本上15%左右的产量是出口的。其他是内销。

2017年当年出口金额是160995.5万美元。平均4533美元/吨,2.26美元/斤,按照2017年的汇率来算(6.8)差不多15.1元/斤。


我国茶叶外销的基本事实是:当做和食用油差不多的农产品毫无附加值地销售。而在宋代,仅福建安溪一地,与之有茶叶贸易的国家就多达58个。


目前,我国的茶叶基本处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阶段。本质原因是我们的茶叶行业停留在了农业时代。我们需要对这个产业进行革新与升级。



中国茶要实现工业化和标准化,难在哪里?其最根本的难点,是中国的“经验思维”,向西方“科学思维”的转换。中西茶叶百年之战的第一次失利,就败在过于依赖基于人的经验,而没有将经验转化成理性,即“流程化”与“标准化”。

 

举些简单例子,西方茶包、咖啡、果汁、可可,以及钻石和西医,都完成了品类和行业的社会化和标准化 。而像传统的中医、玉石、红木、中国茶,始终停留在手艺人代代相传的阶段,过于依赖人的经验,尤其是经验丰富的行业“大师“。



工业化和标准化,恰恰就是一个“去人化”的过程,通过将人的经验流程化,实现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向科学思维转型分两步走,第一进行分解,第二确立标准。分解阻碍中国茶产业工业化的特有、具体问题。这里需要简单科普一下中国茶分类。

 

中国茶除了茶叶类别上的不同,从产品属性上,可大致分为名优茶和大宗茶两类。


名优茶是中国茶与西方茶最大的区别,它不仅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中国茶博大精深的制茶技艺,更是中国茶魅力的极致表达。与大宗茶简单茶味上区隔之外,名优茶讲究色、香、味、形全方位的品饮感受。


所以,名优茶在原料和制作工艺上,就有极高的讲究。名优茶使用季节和嫩度最合适的原料,经常有原产地保护和特定的品种,原料等级的差异和工艺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品质和等级的差异。


而大宗茶在生产上比较粗放,对品质要求比较低,全程机械化以实现低价。所以出口的原料茶,西方广泛饮用的红碎茶,基本都可以归为大宗茶,甚至在国人眼中,这都不能称其为“茶”。


但目前占全世界茶叶出口总量80%的,都是机械化加工的红碎茶。


中国茶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和标准化,是要完成名优茶的工业化和标准化,而这其中,原料、工艺的标准化是关键。

 

名优茶原料的问题,在于稀缺性:产地、气候、时间,都会对原料的产量和等级,产生巨大的影响。名优茶不同于烟、酒、咖啡等植物深加工产品,茶叶即便一天时间的差异,品质差异就会很大(西湖龙井有早一天采是宝,迟一天采是草),高等级原料,一年的采摘周期,短则3天,多则不超过一周。


同时,再加上天气等因素,导致了原料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次,名优茶讲究色、香、味、形全方位的享受,工艺的不同,决定了香气口感等的差异,而制茶工艺,在中国茶人的手中,就像中医一样,祖祖辈辈都的都是靠口传身教,并没有形成标准化。


上述,是真正阻碍中国茶工业化和标准化的关键。


针对这些问题,小罐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分解茶产业链,上游农业需要不同产区的集约化;中游生产需要标准化;下游消费端需要品牌化,培养头部品牌。通过产业链的布局,从底层彻底完成中国茶产业链的变革。

 

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我们一步一步,从茶产地采摘源头来看。

 

古徽州,今黄山市加上江西婺源。中国茶叶的集大成之地。


古徽商中十之五六,从事茶叶经营。 


故考察徽州对于了解茶行业有重要的意义。


上周我亲探了小罐茶的黄山生产基地及茶园。因为这家公司目前是中国茶叶界工业化最领先的公司之一。在《被看轻的小罐茶》一文中,我收到了接近600条评论的谩骂,但我依然相信理性的力量,讨厌反智,更不喜欢情绪化。实地考察是我永远坚持的真理,如果考察发现自己错了,我也会写文章承认。


在原料端,我看到了小罐茶制定了严格的采摘和挑选标准。


无论是原料的产区、采摘的标准、采摘的时间,都有明确且严格的要求。


在现场,我就看到有的茶农起大早辛苦一天采的鲜叶,因不达标而被拒收,只得匆忙离开,再奔去收购标准低的工厂。


在产品侧,看得到的地方是小罐茶定义了新的喝茶方式:铝罐分装,一罐一泡。但看不到的地方是:小罐茶设立了3道农残检测,6道精选挑茶工序的标准。


传统茶厂常规流程会涉及鲜叶挑选、机器分级、机器除杂和人工初拣4道流程。但小罐茶除4道常规流程外,又增加了两道人工精拣。在小罐茶黄山工厂,80多名工人每天从一堆茶叶中挑出了几根黄叶、老梗,都要逐一记录数据。这个步骤在绝大多数茶厂是不存在的。因为洁净度这一项,小罐茶每斤增加成本大约在100元左右。下图是我在现场拍摄的。



上图是工厂里的墙贴,每一个环节都有非常严格的细分和考评。


实话说,虽然我参观过很多工厂,不乏领先科技型企业,但是这是我见过最高标准的茶叶厂了,基本上是拿科技企业的标准来做了。


挑选完成后,便是自动灌装流水线了:标准化称重、标准化装罐、标准化覆膜、标准化封装……十道工序后,就是完全的已封装可销售的成品。


有一个细节,我觉得非常震撼。就是灌装车间的大门有两道门,人先进入第一道门,关闭后再打开第二道出去。这样的做法是为了防止空气对流,影响茶叶品质。这个操作我只在国际级的巧克力厂见过。


对于品质的苛刻要求,恰恰最能体现的就是一个品牌的决心和底气。


小罐茶目前在黄山投资了15亿元建造一个工业4.0工厂,目前正在施工中。这个工厂给了人们很多想象空间。


此外,小罐茶还与众多国内外顶级科研机构,比如通过AI智能技术,研发智能采茶机器人,智能挑茶机器人,希望这些机器人可以精准识别单芽、一芽一叶等各等级茶叶鲜叶并采摘,精确完成各种茶叶内各种不同杂质的挑选等等。


这也是中国农业产品后起的优势:博采众长,搞来最先进的设备,从小步测试到全线装配。刚需、高频的产品,在供应链做到极致,既能降本提效,对现行的产业链也会发挥鲶鱼效应。让更多不规范的小作坊、小产商,经历一次变革。


小罐茶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全产业链的布局。通过纵向打通产业链,横向多品牌布局,最终实现供应链和渠道的共享,实现规模效益。为此,小罐茶在各个上游基地,已经开始按照生态化种植的要求,在建立示范茶园;在各个核心产区,建立上游工业化的初制工厂,在黄山按工业4.0建立中央工厂,并成立了“茶叶工业装备中心”和“茶叶研发中心”两个研发中心;在市场端,除了瞄准高端的小罐茶,针对大众和年轻的新产品线也很快就会上市……



一个真正以科学化市场思维的茶叶生态链,或许正在成型。


其实我真正挺的不只是小罐茶,而是这一类突破传统思维茶叶企业我都支持。只有更多的类似的企业才能真正将中国茶叶引领到世界。



制茶工艺,尤其对于名优茶,是民间代代流传的手艺,是上千年传承的经验,在时间长河的打磨中,与人们的口味、需求、偏好相结合而形成的产物。


太宝贵,太难以复制,却太容易遗失了。工业4.0的出现可以使得机器愈发接近,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行为能力。也使得传承变成了可能。


这里就要说到小罐茶之前一轮巨大的舆论风波的核心问题了。这个“大师作”到底是什么情况。首先,“大师作”确实存在不同解读的空间,这个小罐茶已经被网络彻底教育了,但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故意忽视他的价值,甚至误读他的价值。


小罐茶的创业核心最重要的纲领之一是:建立标准。


这可以说是实现产品“工业化”的标志。标准一旦建立,将拥有“制空权”。


茶产业的权威标准,就是我们本土的、业界公认的大师们。消费者会有各种渠道去了解他们的制茶故事,但是把他们的手艺和经验变成工业标准,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经之路。


只有把整体的经验分解,用标准化的流程和步骤去量化,才能量化这些宝贵经验,将随时可能失传的手艺解救下来。最大化地利用,提高整体的原材料和制成品水准。


所以,大师作,并非是大师手工做,而是大师将多年练就的技艺,变成标准,融入整个生产环节,确保品质。


在原料端,大师会设定原料标准。

在制茶环节,大师会提出工艺参数、要求指导生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参数与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实时根据环境变化调整杀青温度、时间等。


因此虽然有现代化的制茶设备,但大师一定会全流程监控和把关,甚至通宵达旦工作。


目前小罐茶的大师+现代设备模式,初步的完成了名优茶的工业化,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


所以,和大师一起研发如何将大师的技艺数字化和智能化,真正完成中国名优茶的工业化变革,是目前小罐茶需要攻克的难关。


最后,产品加工完成后,大师还要和小罐茶审评人员一起对茶叶的品质审评,只有达到品质要求的茶才可以出厂。


也许也还有匠人、有心人还会继续传承手艺,数年如一日,那可能将演化成另一种茶中的精品。但大众的需求,只有工业化才能满足。



如01、02所说因为基础的制茶工艺已经被西方盗走。中国在低端线上竞争是毫无优势的。但是全世界人都知道“茶”来自中国,最好的茶依然在中国。这一IP势能依然存在。


提问:什么是符合当下品牌战略?


答:我认为他不是简单的广告和所谓定位,在今天他是一整套产品开发+供应链整合+工业化+认知+广告营销+渠道的复合战略。


我们需要的是,基于这个时代的消费者特征,供应链优势,先进技术,国内外形势来制定一条既快速又扎实的作战计划。



中国茶曾经以农产品形态走出去过,但没有品牌,未来的中国茶,需要以品牌走出去。代表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生活方式,影响全世界。


故而我坚定地认为全球市场的茶叶战争的下半场,是中国茶企业通过市场端的品牌化(尤其是高端线),加工端的工业化(尤其是利用好工业4.0),上游端的生态化来实现真正实现市场上的飞跃。


在大宗茶的标准化、工业化上,西方茶叶品牌,已经远远的走在了中国茶的前面,但中国茶,尤其是名优茶,以其独特技艺所造就的色、香、味、形,一旦完成真正的工业化和标准化的升级,并实现产品和品饮方式的创新,足以对西方茶,形成一次强有力的反击。


另一方面,以喜茶和奈雪的茶为代表的新中式茶饮,也在以另一种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去重新定义这个市场。



而在量变引起质变之时,在大师手艺和现代工业磨合之后,我们才能重构现代茶产业的标准和规则,才能继续陆羽们的使命,续写新时代的《茶经》,讲述中国茶的新故事。


怎么讲好这个故事?


在我做进击波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其实都感觉到一种话语的缺失。我们的企业,从传统到新兴领域,从制造业到零售业,都有欣欣向荣之势,几乎都具有实干的蛮力,但缺乏讲故事的能力。


整个世界,除了看到涌进各国商场“买买买”的中国大军,还需要看到中国的“文化叙事”。


这是中国面临的新一轮全球竞争:如何让“民族品牌”跻身世界品牌之林,如何在中国经济不断崛起的现实中,让世界领略到中式哲学的幽深与务实,中国生活方式中追求的清欢与情味。


如幽幽茶香,清淡,而有味。


这不仅仅是品牌的使命,也符合了消费者从物质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的必然趋势。当厌倦了种草、剁手,从兴奋到失落的无限循环;当疲惫了蹦迪、唱K,从狂喜到低落的情绪过山车。我们也可以重新拾回“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人间清味。

 


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征服了小亚细亚吉拉城。

 

当时他写信给罗马友人报捷时,只骄傲地写了三个拉丁语单词“veni ! vidi ! vici !”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

 

去吧,去征服世界。



后记:


此篇可看做《被看轻的小罐茶》之续文,之所以会有《被看轻的小罐茶》一文,因为我发现了潜藏在纷乱表象底下,小罐茶与传统茶企的本质不同:科学化思维,工业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和品牌化体验。这是小罐茶与传统茶企在底层逻辑上的本质差异,而这种逻辑,恰恰是中国茶从经验思维向科学化思维转变的关键。底层逻辑就像是操作系统,会深层次的影响一个企业的所有行为,如果这种思维,能变成是一个产业共性的思维,那中国茶的工业化和标准化进程就会大大加快。但我们很多人太容易被情绪和舆论引导了。这并不利于一个人的成熟与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进击波财经授权转载,作者沈帅波,仅供学习使用。「茶叶江湖」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当如发现本公众号信息含有侵犯其著作权的内容时,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其立即删除。

重看小罐茶的商业逻辑,它是否真的被看轻了?

作者:沈帅波 

首发于原创号:01

美丽的女强人总是有一种烦恼,那就是很多人总是明里暗里把她们的成功归结于利用了美色,而低估了她们的实力和努力。


营销见长的企业也是如此,人们总是倾向于把他们的成功归结于投广告仅此而已。


比如最近陷入舆论旋涡的小罐茶,99.99%的文章基本是针对其广告文案,营销打法,和过往营销案例的鞭挞。


如果你没有什么商业上的追求,那么看看开心就好。如果你还希望建立一个成熟的商业思考逻辑的话,我倒是觉得我们得再仔细端详一下,不要那么急着下定论。


确实,在营销文案上有一些模糊的地带,这个我相信小罐茶团队也深刻地涨知识了。


但是,小罐茶短短几年做到20个亿,真的就是只靠广告吗?


答案是:不可能。尤其是在茶叶这个极度古老的行业。


02


我们先来看中国茶叶市场的一些基本事实。


以下是农业部的数据。中国茶叶的产量逐年提升,到2017年是258万吨。




再看中国海关的数据:2017年同年出口量是35.5万吨。也就是每年基本上15%左右的产量是出口的。其它是内销。


2017年当年出口金额是160995.5万美元。平均4533美元/吨,2.26美元/斤,按照2017年的汇率来算(6.8)差不多15.1元/斤。



我国茶叶外销的基本事实是:

当作和食用油差不多的农产品毫无附加值地销售。

我国的茶叶基本处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阶段。

本质原因是我们的茶叶行业停留在了农业时代。

我们需要对这个产业进行革新与升级。


03


明代以前,茶叶都不是大众产品。今天日本的抹茶,更接近宋代时候的茶叶制作方法,是贵族喝的东西。


李清照有一句词: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这个团茶亦是宋代时候贵族喝的。茶叶平民化还是很后来的事情。


红茶是怎么诞生的?


是明代朝廷的军队打仗路过福建武夷山地区,炒茶的师傅们没有见过这种阵势,出来观望,等回去发现绿茶糊了。师傅当时就绝望了,这损失太惨重了,于是找闽南商人想办法低价卖出去。结果闽南人发现英国人酷爱这种糊了的茶叶口味,其次,糊了的茶叶从泉州出海运到英国,更不容易坏。


所以红茶为什么不叫red tea而是叫black tea,就是因为武夷山因为炒糊而诞生的红茶是偏黑的。


在英国,中国茶也是贵族用的。英国因为极度渴求中国的茶叶、瓷器和丝绸。导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从而使得英国人极度需要摆脱这种对于他们来说不利的供需关系,于是他们做了两件事:


1、从福建带走一批茶农去斯里兰卡和印度研究大规模种植。

2、向中国倾销鸦片。


04

中国过去是全世界唯一产茶的国家,但英国人是把这个农产品工业化的国家。立顿之于现代茶叶产业,就像福特之于汽车流水线的意义。


故事还要从1890年开始说,那一年四十岁的苏格兰小镇中年汤姆孙立顿同志参观了斯里兰卡的锡兰茶园,决定做一件牛逼的事情,那就是:红茶怎么大规模工业化,流水线化和品牌化。注意了,在那个时候,英国只有贵族喝得起茶。


所以他的心里或许和马云一样,有一句台词:让天下没有喝不起的红茶。


1892年,立顿开始了全球化运动,先是在美国设厂,接着又在印度开设分店,走进了远东市场。

1898年,立顿被英国女王授予爵位。后来,联合利华收购了立顿。

1992年,立顿进入中国,迅速在茶叶的故乡把所有对手干趴下,市场占有率第一了很多年。


立顿的成功,成功在哪里?


第一,它重新定义了茶叶的单位——”小袋”。在此之前,没有袋泡茶。他使得茶叶可计量,饮用更方便,因为方便,所以饮用场景大幅度拓宽了。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茶饮消费冲泡时间长、冲泡程序复杂、茶渣不易处理等弊端。


第二,以现代渠道为主的分销体系便利了消费者的选购,让立顿随处可见。相比之下,传统中国茶叶的分装复杂,使得它的渠道受限。


第三,实现了茶厂的规模化生产,茶园的标准化种植。


以上三点,最为核心,当然还有别的。


05


距今120年,中国从未有过一个强势的茶叶品牌,能够与之抗衡。茶叶行业有着高达3600亿的规模,但是中国的前100名企业加起来,总量还不到市场份额的5%。十大名烟、名酒都是品牌,唯独十大名茶只有品类。中国其实有很多不错的茶叶品牌。但是干到三四亿的规模就一直无法突破了。


改革开放迄今,中国茶叶市场出现了诸多怪现象。


1、工业化程度很低,以农产品的价格在销售,茶农根本赚不到钱。


2、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懂茶,所以大量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注意了,很多看似很懂茶的人也是完全不懂的)同时,大多数人其实不具备基础品鉴能力。


3、没有标准。中国茶叶体系复杂,品种多样,一直以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


4、没有真正的品牌。除了少数几个以品类主导的品牌,基本没有跨品类的强势品牌,总体格局多而不强。


5、从业者的思维非常传统,缺乏创新。至今仍是茶城,茶博会这种落后的流通方式占据交易的主流。而且我个人参加过好几次茶博会,永远都是千篇一律的。


06

在刚刚描述的市场中,让你去创业,你会走什么路线呢?


我以前琢磨过,还跑了几乎所有主要的茶叶产区。


1、建立一个品牌 ,来创造溢价。

2、重新定义喝法。

3、要创建一个强力的渠道。

4、创建一个标准。


想是想得挺好的,但后来我算了一下,这事没得做。因为:太烧钱。


看不到的成本太多,多到吓人。就拿小罐茶的那个罐子来说,你找供应链打听一下就知道,从原创设计到开模再到量产,没有500万,搞不定。


所以制约中国茶行业老玩家的还有一个现实而骨感的条件,大多数茶企,就是小作坊,没有资本。


比如福建南平,就是武夷山那里,从高铁站到山脚下,几十里连绵不绝的都是小厂,大多数就是一家人自己注册个个体户搞搞,年份好的时候,赚个几百万,年份不好的时候还要赔钱。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挑战国际巨头。


而中国数以百万计的茶企,99%都是小作坊。


07


1、建立一个品牌,来创造溢价;

2、重新定义喝法;

3、要创建一个强力的渠道;

4、创建一个标准。


这四点其实是快速消费品的玩法。只有精通快速消费品的人才有可能在茶叶领域逆袭。


立顿这几年在中国的销量其实没有很大提升。主要原因是:袋泡茶已经不酷了。已经不是区分圈层的产品了。口味上来说,只能说是普通,比喝白开水强。


我们没有可能走立顿的成功之路颠覆立顿,因为他已经占尽了他的赛道上的所有的优势和资源,我们要另辟蹊径。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小罐茶的起点。以快速消费品玩家的所有顶级标准来定义产品。本质上和立顿、雀巢是一样的。只是实现路径根据时代改变了。


三年前,我刚看到小罐茶这个牌子的时候,眼前一亮。但是我很怀疑他能不能做出来。原因就像今天很多人喷的一样:那么贵,有人买吗?


后来的答案是:有。我觉得因为贵而喷,是不理智的。GUCCI的包包,BURBERRY的风衣哪个便宜了?存在即合理。


小罐茶在电商上的客单价是1200元,几乎是行业平均值的十倍。主要用户其实不是土老板,年龄段分布在18-35岁。(不相信的话,在喷之前,可以去买电商数据软件扒一下数据)线下偏老一点,20-40岁,这是和大多数网文说的完全不一样的。


无论是雀巢旗下的Nespresso重新定义了咖啡,还是日本的Hacci将蜂蜜及其周边产品卖到了贵妇圈风靡,都是因为抓住了消费者切实存在的需求,抓住了品类的空档,抓住了品类中价格段的空缺,价格意味着圈层。


08


其实,对小罐茶的诟病,很多是来自于对他掌门人过去操盘项目的公式化概括。一句话以蔽之,就是他就是来捞快钱的。


事实上,已经赚到一大笔钱的人,对再赚一笔钱的兴趣并不一定很大。每个人的阈值都会提高。直到我发现小罐茶在黄山的大动作,我才看到了他真正的野心。


一个想赚快钱的人,是不会投资15个亿去造一个茶叶工厂的。


一个敢砸15亿去造工厂的人,是有150亿,1500亿的野心的。


我们都被他的营销假象骗了。他选择这根赛道是因为他发现这里有他能够降维打击的空间,是能够实现一个更巨大的野心的战场。


因为,茶叶是少数还没有完成代际升级的品类。这里不是小罐茶,也会有别人来引领一次代际升级。


其实,中国需要更多小罐茶,或者任何一种能够提供优质工业化解决方案的茶叶企业。那么市场自然充分竞争中,大量问题都会自己解决。同时,中国茶叶市场才能从农业世代演进到工业时代。


09


茶叶品牌化比较好理解。但品牌化为什么大家都做不好,是因为他还没有实现工业化。注意,工业化不代表不好,手工不代表好。比如非工业化生产的牛奶都有大量细菌。


什么是茶叶工业化?


所谓茶业工业化是:中国茶叶从传统的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方式向现代化工业制造、智能制造转型的革新。长期以来人们都是以农产品视角看待中国茶叶,从育种栽培、茶园管理,到茶叶初制和精制,再到分装、仓储及物流都是相对传统,把这个整个流程都工业化,是代际升级的必经之路。


比如采摘。


中国大概有4500万亩茶园,每年的采摘季节,超过上千万农村劳动力大军上山采茶,目前采茶工人年龄普遍较大,大部分在50岁以上,而年轻人不愿意从事采茶工作,这将导致在未来20年可能出现无人采茶的状况,同时人工采摘随意性强,容易产生不同等级的原料混采,茶叶外观不匀整、不美观,导致茶叶加工品质不稳定。


另一方面,中国的茶园全部处于中南部山区,地形复杂,采茶作业环境较差,手工采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茶叶工业4.0就是通过AI智能技术,研发智能采茶机器人,希望这些机器人可以精准识别单芽、一芽一叶等各等级茶叶鲜叶,精确采摘芽叶并进行收集分类。


再比如罐装。


好茶是活的,是新鲜的。但是空气、光线、水分、外力、手触都会悄无声息地破坏这种活性。更别说大多数中国茶叶作坊都是1688上批发地,卫生程度自行想象。


而茶行业地首个铝罐在线充氮封装工艺,从罐装到充氮封膜,再到再次称重、视觉检查以剔除不符合国标的产品,直到塑封,整个过程全部由智能化、全自动机械手臂完成,彻底隔绝了来自空气、阳光、水分、外力和手触对茶叶的品质影响。


光这一条线就花了2年多,600万。


还有现代化的供应链。这是衡量一个产业链条是否已经进化成熟的重要指标。


我调研了一下小罐茶的供应链。


给苹果生产铝制品的的长盈;得过红点奖的裕同、世博会官方印刷商当那利;服务蒙牛、伊利、光明等国内知名乳品商的全为;还有众诚、高陶、富云帝、梅特勒、石田等等,全都是一流供应商企业。


能否实现产业链协同,是一个实体企业有没有迈入新时代的标志。


小罐茶,不只是做茶,而是在重构茶产业链。


010


在我们的《在这里改变偏见》栏目,我们分析过拼多多,分析过瑞幸咖啡。后台也有人骂我,但是我是无动于衷的。


因为我相信:如果一个事情存在,而你觉得很不合理。那么问题主要是出在你自己身上。


有时候,我们看不懂为什么拼多多上超便宜的产品有人买,本质上和你看不懂为什么这么贵的茶叶也有人买是一模一样的。很多人觉得拼多多是骗穷人,又觉得小罐茶是骗智商税。本质上和你喜欢买MUJI,都一样。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我认为小罐茶想做的真正的事情是成为茶叶的领导品牌,并定义及引领它的工业化标准。


经小罐茶的点燃,茶行业的升级变革已经开始,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未来会有更多的小罐茶们诞生,小罐茶只是其中一个路径。


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迄今,大量行业应该去做的事情。


小罐茶对于茶行业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做到了市场端的品牌化,加工端的工业化,上游端的生态化,带动整个行业升级。


这不只是做茶,而是在做茶产业。


如果只是从营销文案角度来解读,我觉得这是把小罐茶看轻了。小罐茶的成功,核心在于其底层产业架构的重构,营销只是浮于表面的皮毛小技,整整聪明的人不会,也不应该被这种东西遮住双眼,更不应该陷入情绪化的批判。


当然,这一场风波也告诉我们:中国企业要走下去,必须得更稳健,不能过度依赖广告了。


本文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作者:沈帅波  

湃动传媒CEO,旗下微信粉丝矩阵总量500万,畅销书《迭代》作者。

找到约11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