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吃杯茶有何特点

找到约5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追忆茶艺大师常伯熊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数千年来一直有其传承的历史脉络;然在历史的狂流冲击下,有许许多多曾经煊赫璀璨的知名茶人或是他们的名声,却如昨日之梦,只留下了模糊苍寥的痕迹;岁月的流转,将那些声名远播、神采奕奕的身影,都荡涤如浮沤,乍现乍灭……。可谓是人生之短,注释之长。历史如是叹息!

然而,一位哲人说过,再匆忙的过客,也或多或少会留下一抹身影。如是,回味抑或回忆也就由此产生……。

——本文题记

常鲁,字伯熊(生卒年不详),安徽临淮人(今安徽泗县)。常鲁是中唐时期茶人,他与“茶圣”陆羽在唐时都享有盛名,尤其是他对陆羽的茶说颇有研究,并在发展陆羽茶学的同时,也写了有关茶叶功效方面的书,但遗憾的是未见传世。所以,常鲁在中国茶史的长卷中依然是名不经传,人们所知道的也只是在不多的古藉中记载有他与茶的故事:如唐代的封演,宋时的陈师道、欧阳修以及清时的程作舟等人,他们在相关的著述中记述有常鲁烹茶的趣闻轶事。

茶有很多的别称,如“甘侯”、“森伯”、“清友”、“馀甘氏”等等。而“涤烦子”这个茶的别称就出自常伯熊。据《唐中史补》记载:监察御史常鲁公(即常伯熊)于唐建中二年( 781 年),作为入蕃使判官奉诏入蕃商议结盟时,一日在帐蓬里煮茶。有一个叫赞普的人问他在烹什么,常伯熊说:“涤烦疗渴,所谓茶也”。因呼茶为“涤烦子。”对此,清人施肩吾有诗云:“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即指此也。”而茶的另一个别称——“馀甘氏”的故事,则是出自宋人李郛的《纬文琐语》一文,李郛说:“世称橄榄为馀甘子,亦称茶为馀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馀甘氏,免含混故也。”……时有竹林逸士,木下樵夫,莲花歌者,清蓉之姝,皆海内名士也。四人者,士,是指陆羽;樵,是指常伯熊;莲,是指谢杼山;姝,是指李季兰。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陆羽和常伯熊在当时已经是很有名气了,尤其是常伯熊和陆羽一同推广茶文化,“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然值得关注的是,唐代的封演却是给予了陆羽和常伯熊一贬一褒。据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记载: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为请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啜两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人。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

封演讲述的是:御史大夫李季卿来到江南临淮,见到了常伯熊,惊为天人,看着常伯熊手口不停,说着茶名茶性,煎冲泡饮,李季卿非常满意。不久他又见到了陆羽,陆羽表演了几乎和常伯熊相同的一幕,李季卿却没有再一次感动,只是让奴子给了陆羽三十文赏钱。陆羽是日常交游名流,一直是清高自诩,而如此待遇,让他感到难堪,甚至认为是耻辱,回去后就写了一篇《毁茶论》。

封演是唐玄宗天宝末进士,撰定《封氏闻见记》应该是在德宗贞元以后。而陆羽是逝于贞元二十年(804)冬,享年72岁。封演和与陆羽是同时代人,所以,封演所记录的人和事应该是可信的。封演说常伯熊的茶道艺术表演,是阅读陆羽《茶经》后,模仿其中饮茶程式并加以艺术化,使之更适合表演,结果赢得了御史大夫李季卿的赞赏,一时传为美谈。这里所谓的“茶道艺术”和时今的“茶艺”概念是有区别的,前者偏重于“道”,即饮茶时的精神追求;后者偏重于“术”,即品茗技艺。

《唐书》是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刘晌在《唐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他说“李季卿,丞相适之子也。弱冠举明经,颇工文词。代宗时,拜御史大夫,奉使江淮宣慰,振拔幽滞,进用忠廉,时人称之。”这样,人们就有理由相信,陆羽在为御史大夫李季卿煎茶后,非但没能得到御史大夫的称赞,反而是遭到了不屑一顾的嘲讽,真是造化弄人。尽管当时陆羽还没有“茶圣”的荣耀,可那《茶经》也是字字珠玑,总不至于被贬为“煎茶博士”吧?那么,当时的“茶博士”是指什么呢?说白了,就是茶馆里沏茶跑堂的堂倌。唐人王敷撰写的《茶酒论》中,就已经已经说过“酒店发富,茶坊不穷”。其时,茶坊这个产业已经形成了。而茶坊、茶馆里沏茶跑堂的堂倌就是称“茶博士”。“博士”的名称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一种官职名。到了汉武帝时,“博士”渐渐由官职演变为教职,且逐渐向专业方向发展。至魏晋之后,博士已经成为专精一艺的职官;如任用精通天文、星历的人为历博士、卜博士等。延续到唐宋时期,就将精通某一种职业的人称为“博士”。而民间也借用这个称呼来借指一切专业人士。当时,煎茶、点茶都需要很高的专门技艺,因此对茶馆的主人或伙计就称呼为“茶博士”。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有很多关于“茶博士”的描写,如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中有“自家茶博士,开了道茶坊着有甚么人来”的记载;而《水浒传》和《三言两拍》等也都有“茶博士”的描述和记载。想来,真是足有所长,目有所短,目之不及,纵是御史大夫也难免臆断啊。所以,陆羽只能是愤愤地写下了《毁茶论》,其个中滋味只有自己品尝了。

对于陆羽的《毁茶论》,后人是有褒有贬,看法不一。陆游《剑南诗稿》中有《试茶》诗曰:“难从陆羽毁茶论,宁和陶潜止酒诗”;特别是在《幽居》诗中还有“爱眠新著毁茶文”之诗句,着实是有些调侃陆羽的味道。当然,陆游还是很崇拜陆羽的。由于嗜茶,陆游曾仔细地研读陆羽的《茶经》,他以自己是陆羽的宗族为荣,并将陆羽“桑苎翁”的雅号移来借用。他在《安国院煎茶》一诗中写道:“我是江南桑苎家,汲泉闲品故园茶。”他甚至怀疑是陆羽托生了自己,以致在《戏书燕几》诗里写道:“水品‘茶经’常在手,前身疑是竟陵翁”。诗中的“竟陵翁”就是陆羽,因为陆羽是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故称之“竟陵翁”。

陆羽因茶艺表演受到羞辱之事,明代《花裹活》中也有类似记载:作者陈诗教说李御史自认为高雅,见陆羽是布衣,出身微贱且又矮又黑,且在煎茶时竟然是衣冠不整,故出言不谦且百般嘲讽,以至陆羽气得拂袖而去。陆羽潜心研究茶史,对于茶道也是十分精通,在江湖上亦是颇有影响,可他却没想到在自己声名大振之时遭此侮辱,所以他异常气愤地写下了《毁茶论》。这些描述和推测应该是有根据的。如有人说“季疵”是陆羽34岁时,受李季卿之辱后,取“季卿所疵”之意,这个说法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是,这些记载都清清楚楚地表明:常伯熊是唐代临淮人,对茶艺茶道有颇深的研究。同时,常伯熊应与陆羽相识并有交往。当然,还有文章称常伯熊对陆羽的茶学不仅仅是研究,他还创造性地发展了陆羽的茶学理论,而唐时的茶艺茶道也因常伯熊的推动而更加盛行。

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早在唐代,茶艺的基本程式已经形成,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进行表演。所以,常伯熊在表演茶艺时就有了特定的服饰、程式和讲解,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使当时的茶艺成为了一项表演艺术形式。其时,茶艺的基本程式是陆羽制定的,但经过常伯熊“广润色之”后才“茶道大行”,经过常伯熊进行加工“润色”才在社会上流行起来。既然陆羽的表演效果不如常伯熊,所以“李公心鄙之”,而陆羽的表演又是“教摊如伯熊故事”,可见陆羽也是接受了常伯熊已经“广润色之”后的茶艺程式。所以,李季卿自然就将陆羽视为“茶博士”且“令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

中国茶叶博物馆学者陈晖在《法门寺唐茶具文化内涵及渊源综考》一文中,对陆羽和常伯熊的茶道表演及特点作了比较,他说:“……很显然,常伯熊为‘富贵茶道’而陆羽是‘俭朴茶道’;前者浮华而赏心悦目,后者却朴实平淡,蕴含哲理。李公不识,足见浅薄之人也!《毁茶论》之说,显系后人编造,若陆羽如此不堪一击,焉得有茶道之道?!而且,也正是在陆羽不遗余力的推广下,才有常伯熊们的‘广润色之’以至‘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在《中国茶艺的几个问题》中,对唐时陆羽、常伯熊为李季卿表演茶艺一事予以了关注。陈文华先生认为,早在唐代,中国茶艺的基本程式已经形成,而且可以为客人或贵宾进行表演。尤其是常伯熊将陆羽制定的茶艺形式予以“广润色之”,即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并有所提高,从而才导致了其时的“茶道大行”。另外,常伯熊在进行茶艺表演时,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程式,包括服饰、讲解和茶具等等。所以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陈文华对陆羽写《毁茶论》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陆羽的茶艺表演不如常伯熊,所以才有了“李公心鄙之”的事件发生。而现今人们看到的《茶经》中有关煮茶的程式,完全有可能是陆羽参考常伯熊的茶艺程式后而“润色”修订的。更有茶学专家认为:常伯熊既非官员(注:常伯熊是唐建中年间监察御史),亦非平民百姓,从其著“黄被衫、乌纱帽”,亦即黄帔、玄冠,是为高道冠服来看,当是道士。而中国茶道是在道家思想的直接影响下而形成的,在中国茶道的形成过程中,以道家对其影响最大,儒家次之,佛教又次之。所以说,常伯熊精于茶艺,且对陆羽《茶论》(《茶经》的前身)进行了“广润色之”,以致促成了唐代“茶道大行”,而陆羽所著《茶论》则是奠定了茶道的基础。这种分析也是可信的有道理的。

历史上,第一个用诗来嘲讽陆羽的人是宋代的唐庚:北宋进士唐庚能诗文、通世务、性嗜茶,曾撰《斗茶记》,记述了自己与同好斗茶于寄傲斋之情景。唐庚的《嘲陆羽》一诗载于《全宋诗》中,诗曰:

陆子作茶经,竟被茶所困。其中无所主,复著毁茶论。

简览傲长者,彼自愚不逊。茶好固自若,于我有所恨。

便当脱野服,洗盏为一献。饮罢挈茶去,譬彼浇畦畹。

君看祢正平,意气真能健。达与不达人,何啻相千万。

诗中的祢正平是汉末文学家,恃才傲物,善言性刚。所以,唐庚用他与陆羽进行对照和比较。

唐庚嘲讽陆羽,这在中国茶史上也是尚属先例,尤其是他以诗所述且嘲之有三:一是认为著有《茶经》的陆羽不应该轻率地写什么《毁茶论》,这似乎有失他的身份;二是说陆羽太“简傲”,与茶人的“精、行、俭、德”的精神不符;三是说陆羽着野服实属不当。唐庚还说:陆羽不如祢正平之处就在于缺少一点“意气”,为人为学不应以“达与不达”为准绳。可以说,唐庚的批评是比较中肯的。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这两个基本点,陆羽在《茶经》中有明显的体现:对于茶道的思想内涵,《茶经》也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提出了“精、行、俭、德”作为茶道思想内涵。也就是说,通过饮茶活动,陶冶情操,使自己成为具有美好行为和俭朴、高尚的人。而唐庚批评陆羽太“简傲”也是基于这个道理。然而,也有人为陆羽鸣不平,更有人提出了怀疑和质疑,说历史上的这件事不实,认为它是一个孤证,不足为信。总之,是为“茶圣”陆羽鸣不平。如清代钱林在《冯明府宬赠须溪茶》中说:“季卿宣慰尔何物,敢以博士轻嘲讪?”

中国茶文化专家寇丹先生,在《塑造丰满可信的陆羽》(致影视片《大茶今》编导)一文中说:陆羽“为人才辨笃性”,“为性偏躁多自用意”,既便他写过《毁茶论》,来个正话反说,不更是他性格的一种表现吗?寇丹先生还指出:“性格往往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任何天才都离不开外界的不同刺激。我们不能仅凭一个‘毁’字就去猜度他究竟写了什么,当然,这也并不损害他作为‘茶圣’的形象”。从以上的史料可以看出:早在唐代,茶艺的基本程式已经形成,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进行表演。另外,常伯熊在表演茶艺时已经有了特定的服饰、程式和讲解,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项艺术形式。如果说茶艺的基本程式是陆羽制定的,但是经过常伯熊“广润色之”后才“茶道大行”,并在社会上流行起来,那么,时今人们看到的《茶经•五之煮》中有关煮茶的记载,应该是陆羽参考常伯熊的“润色”而修订的。

常伯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见之于文献的表演型茶道的代表,因此,应该承认他的茶道表演艺术家、茶艺大师或是现代茶艺祖师爷的地位和身份。而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江淮地区茶的产量就相当可观了,至唐代时,安徽茶叶产量名列全国第二,而按照当时的排列,安徽所产茶叶的品质(名茶)也位居全国第三……。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常伯熊对茶的研究以及他在茶艺茶道方面的出色表现无疑是合情合理、亦是理所当然的。李斌城撰著的《唐人与茶》是近年来研究唐代茶事、特别是唐代饮茶总体概况的杰作。他在文章中指出:“唐代嗜茶,茶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且不局限一般饮用,而升华为一种富有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其结晶就是茶道!”唐代的煎茶、奉茶程式是相当的严谨又是相当的隆重,流传于后世的“唐•宫乐图”所反映的就是古人煎茶、奉茶的一个场景。唐代又是禅宗发展的鼎盛时期,禅门与茶世结下了不解之缘,如达摩祖师面壁调心,以茶涤昏寐;如降魔大师叫人学禅,则皆许饮茶,以至“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使禅茶之风大兴。而佛门高僧百丈怀海禅师则亲自订《百丈清规》并专设茶头,详细规约,以备大众茶汤等等。这些都是茶艺的最初形成,可以称之为“煎茶技艺”。

然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唐代宫廷还是民间或禅门,都没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煎茶技艺”以文字形成并流传下来,所见到的只是散落于各种典籍中的片纸只字,这样的境况,或许是和中国传统文化重道而不重艺的观念有直接的关系。而在以后的历史上也都是不以茶艺为然,无论是宋、元时期的“点茶技艺”,还是明、清时代的“撮泡茶艺”,均被摈弃于正史及艺术殿堂之外……。更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尽管“茶道”这一词语出现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而权威的汉语《辞海》、《辞源》以及《国语辞典》等辞书中,均没有收入“茶道”这一茶学中十分重要且不应忽略的词条,以至于在一些茶书刊上甚至出现了“茶道”这个词是外国人发明,或曰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贻笑大方之说。想来,这可谓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遗憾。而茶艺大师常伯熊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也应该是一个遗憾。

【摘自2016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郑毅(安徽黄山),系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无布朗,不普洱,2023龙润茶·布朗山,带你体验名副其实的“普洱正味”

名山茶韵,布朗风骨

苦涩甘甜,恰到好处

滋味浓酽,性价之选

2023龙润茶·布朗山(生茶、熟茶)重磅上市!

谈到普洱茶的山头茶,必然绕不开津津乐道的“一山一味”,或许这正是山头茶之于普洱茶爱茶人源源不断的吸引力所在。然而,在品过普洱茶的千山千味之后,我们便会发现,真正能够留存在我们的普洱茶味觉记忆里的,或茶性刚烈,或温婉甜醇,或霸道强劲自带一股桀骜之气......

总之,就是因为这一点与众不同的小个性,反而成了它们能够脱颖而出且具有极高辨识度的立身之本。而布朗山就是其中的一个鲜明的例子,甜中带苦,又柔中带刚的滋味、茶气、回甘生津霸气十足等的布朗山风味,都使得喝过的每一个人,都对此茶味印象深刻。

-布朗高山,山韵浓厚-布朗山,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境内,紧邻中缅边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平均年降雨量1374毫米,年平均气温18-21摄氏度。有哀老山和无量山天然屏障作用,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气候,为茶树生长创造一个独特的条件,使得布朗山茶的口感更佳。

-历史悠久,人文独特-布朗山乡是我国唯一的布朗族民族乡,也是最古老的古茶区之一。布朗族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古濮人,他们擅于种茶,寨子迁到哪里,他们就在那里种茶。布朗族迁徙到布朗山的历史和植茶史迄今已有近千年。

在布朗山生活的布朗族人民,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来到布朗山乡当地,不仅能看到一些林立的庙宇,还能看到颇具民族特色的杆栏式房屋、建筑......

布朗山普洱茶的饮茶方式也很独特。布朗族饮茶的独有方式包括吃生茶和口含“腊”茶、吃酸茶、吃烤茶、煮青竹茶等。

-源于自然,品质保证-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布朗族乡,布朗人是最早在此种茶、制茶、饮茶的民族。但布朗族对茶树驯化、茶园管理等的意识并不强,因而这里的茶树的生态环境保存较为完好,茶树得以蛮荒生长。故布朗山茶,茶气也更胜一筹,山野气韵显著。

同时布朗山的茶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是绿色健康的生态茶,因此倍受全国各地朋友的喜爱。龙润茶在充分利用布朗山的优质自然与生态条件的基础上,不断为茶友们提供品味醇正的2023龙润茶·布朗山普洱生茶、熟茶。

-滋味浓酽,品藏皆宜-

人们总说:“没有喝过布朗系的普洱茶,就不懂普洱茶的刚猛霸气”。作为勐海茶区兴起崛起的茶山之一布朗山,无论是茶质,还是名气、在普洱茶界的身价等,都可称得上是“当家花旦”和一方翘楚。

并且布朗山普洱茶整体性价比较高,品质好,价格适中。从投资的层面来看,未来升值潜力也非常值得期待,布朗山普洱茶通常具有较大的转化空间,存放数年后整体品质会有显著提升。

-精选原料,极致工艺-

好的原料是一款好茶的基础,好的制茶工艺也不容忽视。拼配是一项深奥的工艺、技术,好的拼配工艺可以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可使多个区域的原料发挥各自最大的优势,让普洱茶的整体层次感会更加丰富,让茶叶风味与品质更加稳点。

而龙润制茶大师也深知这一点,为做一款好茶。制茶大师多次深入布朗山茶区,对村寨里不同地块、不同区域的茶叶,通过茶树品种、土壤、光照等多微域方面的对比筛选。最终选择合适的山头的茶叶,按一定比例拼配而成,最终制出甜中带苦,柔中带刚,滋味、茶气、回甘生津霸气十足的2023龙润茶·布朗山。

龙润茶·布朗山生茶,具有三大特点:1.选用年布朗茶山百年古树春茶为原料,晒青工艺制作而成;2.头春茶采摘,干旱造成布朗山生茶的滋味更浓;3.布朗山生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值得珍藏。

龙润茶·布朗山熟茶,具有三大特点:1.采用传统大堆渥堆发酵,发酵程度为八成熟;2.头春茶发酵,产品具有明显的花香且厚重感很;3.选用混采古树料,所以茶品耐泡度很高。

-包装设计-

采用象征生茶的青绿色和熟茶的棕色为主色调

图纹为群山云雾,险峻地势

加之濒危物种小熊猫

而由何劲松博士题写的布朗山

苍劲有力

整体看上去庄重而不失灵动

-口感品鉴-

龙润茶·布朗山生茶,汤色橙黄透亮,茶香馥郁,口感微涩,回甘较快,茶汤厚度十足,黏稠润滑,入口温润醇和,优雅细腻,随陈化时间的增加,其茶茶汤亦柔和内敛,且生津绵绵、回甘长久。

龙润茶·布朗山熟茶,色泽褐红,条索紧实,显金毫,开汤冲泡茶汤通红明亮,入口汤感饱满顺滑,杯底菌香明显,樟香、菌香交织着糯香,沁人心脾。口感醇厚稠滑,温润暖心,回甜。

一山一味皆普洱

唯有布朗气韵醇

气正酽醇,普洱正味,2023龙润茶·布朗山,臻品上市!

你的正岩茶,为什么会出现涩味?

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好茶,它是轻柔的。

 

即便是长在马头岩开山坪的肉桂,在火力全开的霸气滋味下,也藏着一颗柔软的心。它的骨子里,依旧藏着甘醇与柔和。

 

这一点,从今年的马头岩老树肉桂中可见端倪。

 

只是这种温柔,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存在感极强的辛辣桂皮香所覆盖,来不及捕捉,便消失了。

 

只有心思细腻,味蕾敏感的人,才能准确感知这种细微的变化。

 

铁汉,也有绕指柔情,说的就是马头岩肉桂。

 

是谁说的来着,男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细腻的女另一半,只不过还没有遇到对的人,未解锁罢了。

 

好茶,不仅是轻柔的,还是温和不刺激的。

 

苦、涩二字(尤其是涩字),与好茶沾不上边。

 

风马牛不相及。

 

但,涩味仿佛是一个暗影,尾随在岩茶身后,伺机行动。

 

这不,我们在喝茶时,总能发现若干个让人不痛快的情况,涩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悄悄潜入汤水里。

 

如一位茶友所问:“麻花同学,好的岩茶,ta的绵柔有力道,是否从头到尾?我周围里茶馆小妹说四五泡后就会苦涩了,前三四泡真的不错,可就是四五泡后会苦涩,像这样的情况也是好茶吗?”

 

一起来解密:岩茶的涩味,是如何产生的

 

 

岩茶的涩,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涩,是一种游离在酸甜苦辣咸之外的感官体验。

 

涩,是一种什么感觉?

 

吃葡萄时,你要是没剥皮,咀嚼几下,舌面会被一种麻麻的感觉所覆盖,仿佛被套上了一层枷锁,变得迟钝。

 

又或者喝一杯没醒的葡萄酒,也会感受到干涩味,感觉舌头像起了褶子一般。

 

吃柿子时,你要是没把皮削干净,啃咬几口,舌面上会有一种酥酥麻麻的感觉,舌头仿佛变得迟钝,难以敏锐地感知滋味的变化。

 

喝绿茶时,你将茶叶长时间浸泡在玻璃杯中,一口喝下,舌苔仿佛厚了几斤,难以再感知到茶汤的层次变化。

 

这种味蕾感受,就被称之为涩味。

 

 

岩茶的涩味,从何而来?

 

这与一种名为单宁的物质有关。

 

当葡萄酒入口后口腔感觉干涩,口腔黏膜会有褶皱感,那便是单宁在起作用。

 

喝茶时所体会到的涩味,则与茶多酚有关。(茶多酚是单宁的一种。)

 

换言之,有茶多酚的存在,会让人感受到涩味的存在。

 

可细心的您一定也发现了这样的情况。

 

有的岩茶喝的时候没有涩味,有的茶却涩到让人误以为彻底丧失了味蕾感受。

 

为何差距这么大?

 

这与岩茶制作工艺冲泡手法有关。

 

 

1.走水不透彻,易出现涩味

 

一款出生好山场(正岩产区)的岩茶,却也拥有难以描述的涩味。这是为何?

 

难道山场说幻灭?山场再也不是好茶的有利靠山?

 

非也!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山场依旧拥有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

 

让一款正岩茶品质大失水准的,是工艺

 

其中,走水不畅,就是致命伤。

 

岩茶在做青环节,需要走水。所谓走水,就是让青叶脱水,让茶叶中的水分在一芽三四叶状态下,进行全身循环,从而消耗水分。

 

在消耗水分的同时,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生物酶等也会进行一些列微妙的变化,从而形成独特的品质特点。

 

要是这个走水环节被遏制,水分无法及时有效蒸发,便会反作用到茶叶身上,最直接的结果——冲泡的时候容易出现涩味。

 

而且这种涩味,从第一冲开始就存在,即便做到五秒快出水,依旧会拥有强烈的涩感。

 

这种涩味,是工艺的缺陷!难以挽救。

 

 

2.冲泡方法不当,长时间坐杯

 

如茶友所反馈,前三泡茶没有涩味,到了四五冲以后有涩味出现,则是冲泡手法不对。

 

日常冲泡过程中,通常会有这样的操作。

 

前1-4冲,内质丰富,冲泡时往往会做到五秒快出水,避免茶汤内在物质过多释放,破坏口感。

 

等到第5冲开始,我们会下意识地开始坐杯,以保证茶汤的滋味足够充足。

 

坐杯,茶叶与水长时间接触。在这个接触过程中,茶叶内质不断释放,不断涌入水中,其中就包含茶多酚。

 

当茶多酚的含量超过口腔能承受的范围,就会让我们感受到舌头起褶皱,仿佛捋不平一样。

 

瞧,坐杯后,岩茶的汤水便“黑化”了,开启了魔鬼一般的套路——变涩。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发现茶叶的前三泡都很好喝,茶汤甘醇、柔和、细腻,咽下后两颊生津,舌底鸣泉,余香不绝。

 

但到了第四泡,仿佛美人迟暮,迅速衰败,心理落差之大,让人难以接受,原本的好品质如朝露一般,一去不复返。

 

简而言之,坐杯是涩味的罪魁祸首。(指茶叶本身品质没有问题的前提下。)

 

 

一款茶只有要涩味,都是烂茶?

 

这个结论,过于武断。

 

茶有涩味,总归来说会严重影响喝茶体会。但涩味的出现,却拥有不确定性。

 

如果您使用110毫升白瓷盖碗,搭配8克岩茶,用100℃沸水冲泡,前后五秒快出水。茶还出现了涩味,这说明是茶叶本身的品质缺陷,购买时值得仔细推敲。

 

若是您在冲泡时,都没有按照标准流程作业(比如前四冲坐杯),那茶汤出现涩味,无可厚非。

 

当您的茶出现涩味时,不妨先看看冲泡方式是否用对了。

找到约5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