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陈学文是什么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中国人自己的红茶风味轮权威发布,帮你找到喜欢的红茶!

2023年7月7日,地道风物在第27届深圳春季茶博会现场正式发布“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

“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是中国首个消费者视角下打造的权威、易用的茶叶赏味指南。它能够打破年轻消费者与茶行业的沟通壁垒,让每一位想走近茶的人简单便捷地喝懂一款红茶风味的美好。地道风物,赞131

“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由地道风物作为出品方,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作为行业战略指导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作为风味技术支持伙伴,CHALI作为品牌战略合作伙伴,华巨臣茶博会作为推广战略合作伙伴。“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于今年4月通过了浙江省茶叶学会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并于今日正式向全国广大爱茶人揭示真容!

“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发布会现场

左起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

茶里公司CMO胡懿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所长尹祎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大教授刘仲华

地道风物创始人、CEO陈沂欢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姜爱芹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

摄影/方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大教授刘仲华,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所长尹祎,茶里公司CMO胡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姜爱芹,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以及地道风物创始人、CEO陈沂欢等多位特邀嘉宾在现场共同见证这一时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大教授刘仲华登台,对“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表达了肯定,他表示,对茶行业而言,形成一种打通学者、生产商、经营商、消费者的共同理念非常重要。“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的推出是一个有力的尝试,既能让年轻人喝懂茶,也有望推进标准化理念,使中国茶拓展更大的市场,发挥无限的潜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大教授刘仲华致辞

摄影/方杰

地道风物创始人、CEO陈沂欢登台进行主题演讲,并首度面向大众公布了“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的全貌。他表示,“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地道风物将继续构建绿茶、乌龙茶等各类风味轮,为产区、品牌和消费者提供有效的工具、建立权威的标准,共建一个属于中国茶的全新宇宙。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胡继承进行致辞

摄影/方杰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也特意为本次发布会录制了VCR、向“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发来了祝贺,他衷心希望“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能为中国茶的蓬勃发展注入新活力,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也将继续支持和参与茶叶风味轮的研究工作,为促进茶叶消费、推动国茶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地道风物创始人、CEO陈沂欢登台进行主题演讲

摄影/方杰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进行了致辞,他指出了茶行业当前存在的现象,各界对于茶的认知莫衷一是,容易使年轻的消费者陷入迷茫,一个权威易用的赏味指南,能引领大家简单直接地享受茶的美好。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胡继承进行致辞

摄影/方杰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也特意为本次发布会录制了VCR、向“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发来了祝贺,他衷心希望“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能为中国茶的蓬勃发展注入新活力,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也将继续支持和参与茶叶风味轮的研究工作,为促进茶叶消费、推动国茶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所长尹炜带来了现场致辞。“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的构建过程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等专家团队进行茶叶感官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尹炜所长相信,“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的出现能够搭建消费者与红茶风味之间的认知桥梁,构建起红茶感官的通用语言体系。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所长

尹炜现场致辞摄影/方杰

茶里公司CMO胡懿也上台进行了致辞。作为新一代中国茶领军品牌,CHALI一直致力于中国茶的年轻化表达,而“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的出现同样致力于这一点。

茶里公司CMO胡懿现场致辞

摄影/方杰

什么是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是由存在于各式中国红茶中的天然有效风味的具象化描述词汇组合成的信息可视化轮盘图。作为中国首个消费者视角下打造的权威、易用的茶叶赏味指南,“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能让每个想走近茶的人都能轻易地在茶汤中感受各味美好,即使之前对茶了解不多的爱茶人,也能对照红茶风味轮,以我们对自然风味的认知快速读懂一款红茶的滋味。

2022年,地道风物独立发起了“地道中国茶风味轮项目”。我们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等权威机构强强联手,通过茶叶收集、传统茶叶审评、现代感官分析和理化数据分析,定量地对中国各产区的红茶风味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于2023年初完成了“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的内容构建,以及红茶风味构成重要化学组分的相关分析工作。

“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作为风味轮项目的第一期内容,是针对六大茶类中单一茶类——红茶而构建的茶叶风味轮,因此对风味的解构会更加细致,风味词汇的收录也更丰富,能给使用者提供更个性化的风味解读。

它分为九大类型(基本风味、口感、蔬菜杂粮、果实、花、草木、糖、特征风味及其他),共收录73 个自然风味(不含添加香精等外来风味),将红茶中易感知到的风味,与我们所熟悉的各种风味词汇相链接。

为了让使用者能由浅入深地习惯对茶叶风味进行品味及对风味轮进行使用,我们对九大风味类型的使用,先探知风味共性,后深挖风味个性。使用者在一边喝茶一边使用风味轮的时候,可以先感知口感与基本风味两大类型,因为这两个类型是人类用口腔和鼻腔感知茶汤最直接的反馈区,先感知“爽、醇、甘、滑、涩”和“酸、咸、苦、鲜、甜”这些基础风味,然后再去深挖糖类、花类、果实类、蔬菜杂粮类、草木类、特征风味和其他类别的风味。最后再延展慢慢通过风味记忆联想,去匹配最外圈具象化的风味物质。

作为诠释地道中国茶的本土茶叶风味轮,“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并不会像国外的风味轮一样,选取一些类似“罗勒、欧芹、黑醋栗”等对国人晦涩生疏的风味词汇,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大多收录了与中国人日常饮食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风味,如水蜜桃、荔枝、花椒、煮荸荠......中国爱茶人能更容易地运用自己生活中熟练掌握的认知词汇,感知到茶汤中丰富多彩的美好。

当然,“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没有强行设置一个范围来限定消费者在茶叶风味上的思考和探索。

作为一种参考和指引,我们更希望它能成为大家探索新鲜茶宇宙的一个指向标和方法论。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茶叶风味轮?

毫无疑问,一个属于中国茶的全新时代正在到来。

新式茶饮、围炉煮茶、围炉冰茶、瓶装茶饮等成为流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迷上神秘树叶带来的的味觉碰撞,他们正在成为茶叶消费的“生力军”。

新式茶饮带动着年轻群体的茶叶消费

摄影/吴学文

然而对很多刚接触茶的人来说,走近传统茶饮仍旧存在困难——漫长历史下形成的茶的语言,玄妙且晦涩。新茶客喝到一杯茶时,对味道的感知都很直截,而当他们想依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找一款茶时,看到的却是一些更为传统的高深用词,闷气、钝拙、老火、通透感.......而这往往让当事人们知难而退:喝茶这件事,这么复杂的吗?

过于繁杂晦涩的评茶话术

常常让年轻消费者知难而退

图/视觉中国

回看茶行业的这些对于小白来说略显抽象的话术体系,有的来自于评茶体系中的专业词汇,有的来自于市场端杂乱无章的推广话术。较高的门槛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初学者对于喝茶的热情,也阻碍了消费者与茶企之间关于产品特征的良好交流。茶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但最重要也最根本的,是它作为饮品的属性。清晰有效、简单易懂的赏味指南才能让爱茶人回归喝茶的美好,促成更多的共鸣与欣赏。

喝茶这件事,本应很简单

图/视觉中国

西方的咖啡、葡萄酒、威士忌等都将风味轮视作一种权威的风味感官和产品特点诠释工具,而中国茶拥有悠久的品饮历史,去年更是被列入了人类非遗项目,成为了深刻影响世界格局和世人生活的重要符号,所以中国茶更加需要一个更贴近于消费者视角的、权威易用的茶叶风味轮来作为中国茶风味的赏味指南,并将中国茶推向更广阔的受众人群。

权威易用的风味轮

能极大地便捷消费者的寻味之旅

摄影/方杰

一个具备权威性的风味轮

是如何诞生的?

之所以说“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是一个消费者视角下、权威易用的茶叶赏味指南,根本在于我们从一开始打造它的时候,就选取了业内相关头部机构作为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首先,我们通过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合作,征集了来自全国各地,涉及19个省市的765款红茶,通过20位国内茶行业审评专家的品评,筛选出213款代表性茶样用于红茶风味轮的打造。

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协助下

我们收集了近800款的主流红茶

用于红茶风味轮的打造

摄影/吴学文

然后,我们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合作,通过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的茶学、感官学、药剂学、中药学等专家团队完成了茶叶感官分析,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精密仪器对茶叶挥发性物质、水浸出物进行定量检测;

最后以实测、定量的方式确认了红茶中风味表现强烈和高频率出现的 73 种风味,并通过专业严苛的理化实验和数据统计,分析出了40种风味的重要贡献物质。

研究人员正在进行茶叶风味理化分析

图源/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2023年初,《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的内容构建以及红茶风味构成重要化学组分的相关分析工作得以完成,“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终于出炉,并于4月通过了浙江省茶叶学会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如今,它凝结着各方的专业贡献,终于得以和大家见面。

2023年4月,“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

通过了浙江省茶叶学会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

图源/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风味轮能带来的价值

究竟有多大?

我们相信,“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的广泛应用能够惠及茶行业的每一个部分。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能够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建立在消费者视角下的权威易用红茶赏味指南,可以帮助消费者简单便捷地了解各种不同红茶的风味特征,然后从中选出自己喜爱的茶品,更轻松地赏味中国红茶的美好,也能更明晰地了解自己需要什么风味特点的茶产品。

红茶风味轮能成为每个人

探知茶宇宙的好伙伴

摄影/方杰

对茶企而言,“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在实现消费者端清晰认知红茶产品不同风味特征的基础上,可以助力茶企的产品进行更为清晰明了的产品风格诠释,使消费者能快速了解茶品特征,便于消费者根据茶品特征进行选择,降低消费者与茶企之间的沟通成本。同时,茶企又可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数据和“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的使用,对自身产品进行梳理,并打造更符合消费者风味偏好的爆款产品,助力产品研发。

风味轮同样可以给茶企的产销

带来参考和帮助

摄影/吴学文

不仅如此,各个茶产区也可以利用“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来梳理地方茶产区所拥有的各大红茶公用品牌/品类的风味特征,形成产品标准化风格阐释话术和图形化风格标识,并形成一个既展现不同个性又有机统一的产品矩阵,为消费者提供一整套风格化茶品序列。最终助力地方红茶公用品牌构建,赋能地方茶产业。

哪怕是初学者

也能快速上手使用风味轮!

有了“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在手,每个人建立茶风味认知体系的过程都不再困难——即便你不了解茶文化,也喝不懂年份、工艺、产地,也能以直观的方式领悟茶的风味,如此而已。

茶汤中拥有众多自然风味

走近生活,就能走近茶

制图/九阳

刚接触茶的新茶客可以将“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作为参照,逐步熟悉红茶风味以及风味具体的描述和参考物,如果对一款茶风味词穷时,拿出风味轮看一下,或许就能得到有效的参考;如此不断地感受和记忆实物带来的风味特点和差异,长此以往就可以积累丰富的风味源。

逐步积累更多风味源

喝茶也能变得更有满足感

图/视觉中国

无法马上感知很多风味也是正常的,这时可以从熟悉的红茶入手,对照风味轮从内圈向外圈逐一去感受风味的表现,对风味有基础感受体验后再逐步拓展到更多的茶品,像玩游戏一样带着风味轮去探知各式红茶的风味。茶叶风味轮也同样可以给茶企的产销带来参考和帮助。根据风味手册,企业可将产品经行风味自测方法,组建评价小组,确认风味类型,以及风味表现强度。准确的风味能带给消费者更好的引导。

组建评价小组,进行风味自测

可让产品的风味特点更明晰

摄影/吴学文

在深圳春季茶博会7月8日-7月9日期间,“地道中国茶红茶风味轮”都将在9展厅T9040展位等候大家,欢迎各位爱茶人来共同体验风味轮的美好!

刘仲华院士、胡继承副厅长、尹祎所长

莅临地道风物展台指导

摄影/方杰

来源:地道寻茶记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贵州好茶地图美景预览,太美了!记得收藏

 ▲遵义凤冈,贵茶集团欧标抹茶专属茶园。图/贵茶集团
-风物君语-
中国的“多彩大茶山”

  贵州,就像一座“大茶山”。

  从大处着眼,贵州位于中国四大茶区中江南、华南、西南茶区的交汇点,全省山地丘陵面积占92.5%,坐拥700多万亩浩渺“茶海”,茶园面积连续7年稳居全国第一。整个贵州,就像是中国茶叶版图上的“中央茶山”。

▲“神鹊茶场”位于贵阳市百花湖畔观山湖区朱昌镇的高寨村。摄影/尹刚

  而小处细品,贵州境内的每一座茶山,都孕育着风味不同的茶树——

▲俯瞰贵州的茶园。摄影/学文映像

  黔西南多早生绿茶,二月上旬就开始采摘的普安茶,是贵州茶界的第一抹“春色”;黔西北有高山茶,茶树往往生长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山云雾”中。

  黔北的遵义、黔南的都匀则名茶荟萃,贵州名茶“三绿一红”中的都匀毛尖、湄潭翠芽、遵义红都集中于此,遵义也是其中绿宝石的产区之一。

▲贵州名茶分布图。制图/Paprika

  贵州东部的铜仁,不仅盛产石阡苔茶、梵净翠峰等优质绿茶,更是形成了出口茶产业带,最有代表性的即是贵州抹茶。这里坐落着贵茶欧标抹茶超级工厂,依托着贵茶集团14万亩生态茶园,集欧盟食品安全标准与日本顶级的抹茶制作工艺于一身,将贵州抹茶远销海外,使得黔茶不仅“出山”,还能“出海”。

▲遵义凤冈,贵茶集团欧标抹茶专属茶园。图/贵茶集团

  从1980年,一枚距今100万年的茶籽化石从贵州出土,穿越百万年的天地玄黄与你相见;

  到2020年,一场香溢天下的“梵净山抹茶大会”在铜仁举办,让天南海北的茶客纷纷聚集。

  贵州茶叶,蔚为大观。

1、茶叶的故乡在哪里?

  中国的茶叶,最早起源于滇、黔、桂交界处的三角地带。

  这片区域处在云贵高原的东南部,纬度较低而海拔较高,境内多大山大河,几乎完美符合茶树对“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环境的偏好——1980年被发现的距今100万年的茶籽化石,正是出土于贵州西南角,晴隆、普安二县的交界处。

▲晴隆二十四道拐。摄影/九州商业摄影

  这里是茶叶的故乡,也是整个贵州茶叶最早上市的地方。

  普安|贵州茶叶“第一春”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的西南角。这里属于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山区,南盘江、北盘江一南一北奔流而过,境内地形极为复杂。

▲普安、晴隆交界处的江西坡。摄影/一网群深,图/图虫·创意

  尤其是在黔西南普安县和晴隆县一带,亿万年来的地质变化,带来丰富的古生物沉积,一方面在这片土地上保存了新生代第三纪四球茶的茶籽化石,证明了贵州位于世界茶树原产地的核心地带。

  ▲新生代第三纪四球茶的茶籽化石,证明了早在100万年前,贵州晴隆县就有着野生茶树在此生息繁衍;也证明了贵州在世界茶树原产地的核心地带。图来源/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又使得这里富含煤矿,蕴藏着大量有机质的土壤造就了当地茶叶“早熟”的特性。因而晴隆、普安所产绿茶最早从二月中旬左右就开始采摘,堪称是春茶里的“急先锋”,且茶叶格外鲜嫩,尤以两县交界处的江西坡产地出品为佳。

▲普安的万亩茶园,大家正在忙着采茶。图/图虫·创意

  毕节|高山云雾出好茶

  如果说普安茶的优势是“早”,那么毕节产茶的特点则在于“高”——这里处在滇、黔的交界处,磅礴的乌蒙山绵亘南北,占据了整个贵州的最高点:海拔2901米的韭菜坪。

  ▲每到秋天,贵州赫章大韭菜坪野韭菜开花,是世界同类最大面积韭菜花,被称为天上花海。摄影/杨元德

  最典型的高山茶,位于离赫章韭菜坪不远处的纳雍县。这里全县平均海拔1684米,境内近20万亩茶园,大多种植在1400米至2200米的高山之上,茶园终年云雾缭绕,生长的茶叶由于气温低而生长缓慢,沉淀了更多风味物质,更加鲜嫩清香。

  毕节的茶不仅海拔高,历史地位也高。《贵州通志》记载“平远府茶产岩间”,指的就是纳雍县姑箐村所产的姑箐茶,早在明清时期就是贡茶,至今村中还保存着1000余株古茶树。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青场镇,高山云雾茶飘香。摄影/一颗蒲草,图/图虫·创意

  除此之外,毕节还有金沙县的金沙贡茶、大方县的海马宫茶,都在古代早早地进入了皇家视野;而别具特色的乌撒烤茶,则与四川、甘肃等地的“罐罐茶”有异曲同工之妙,充满了浓浓的民族风情。

  2、贵州的“名茶俱乐部”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贵州的“千重山、万条水”,导致了当地区域气候差异极大。如果说贵州茶有什么特点,除了高海拔、低纬度带来的优良品质,更是千山万水赋予各地茶叶的多彩多样。

  都匀|螺蛳壳里做茶场

  贵州多小山,不像隔壁云南那般雪峰高耸、直指苍穹,反而是翠峰连绵、亲切可爱。贵州的茶同样如此,精妙在细微处的体验,“十里不同天”的小气候,让这里就连相邻的两座山出产的茶叶,都不尽相同。

▲贵州都匀螺蛳壳山。摄影/亂雲飛,图/图虫·创意

  都匀毛尖的核心产地主要有两处:团山和螺蛳壳——说是两处,实际上一个在山顶,一个在山脚,隔着十八弯的山路和山间断续的瀑布。一水之差、山上山下,风味却有细微的差别。

  遵义|茶叶的家国情怀

  好的茶叶是有性格的。如遵义,作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之地,向来就被称作“转折之城、会议之都”,就连遵义的茶叶也带有浓烈的家国情怀。

▲湄潭的茶场。摄影/卢勇

  抗战时期,遵义的中央(湄潭)实验茶场,则在刘淦芝的主持下成功研制出“湄红”、“湄绿”,提供给西南茶叶公司,经由有“西南国际通道”之称史迪威公路出口换汇、以充军备。也开创了贵州制作工夫红茶和炒青绿茶的历史。

  更让人惊艳的绿宝石茶,则彰显了贵州人敢于创新的精神。此茶在2003年由贵州茶界泰斗牟应书与其子牟春林研制而成,大胆地采用一芽二、三叶成熟茶青作为原料,颠覆传统名优绿茶钟情独芽的倾向,其内含风味物质比普通绿茶更为丰富。

  不到20年间,绿宝石就享誉茶界,成为贵州名茶“三绿一红”中的一员。茶界专家陈宗懋院士,曾对绿宝石予以高度赞赏,称之“内在品质极为上乘”,农科院茶研所首席审评大师沈培和,也对绿宝石赞不绝口道:

  “用一芽二、三叶做出了名茶的口感,此茶是未来中国绿茶发展的方向,品质是一等一的。”

▲贵州名茶“绿宝石”。摄影/秦刚

  光从视觉上体验,绿宝石的干茶呈盘花状,颗粒紧实,形如宝石;冲泡后茶叶嫩绿鲜活,光泽鲜亮,故称为“绿宝石”;冲泡一杯绿宝石高原绿茶,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绿亮柔软,滋味鲜爽浓郁,嫩栗香气迷人。

  3、黔茶的“出山”与“出海”

  好茶,往往都伴随着名山成长。

  贵州的第一山,首推铜仁梵净山。在贵州如同一片汪洋的喀斯特地貌中,以变质岩为主要成分的梵净山一峰独立,守护着周围的生态环境,在其庇护的4300多种植物中,也包括了树龄超过600年的古茶树。正如生态学专家吉姆·桑赛尔所说:

  “梵净山就像一个生态孤岛

  上面有很多物种在里面生存、发展

  它的周边就是人类活动的海洋”▲铜仁梵净山区的茶场。摄影/何雄周

  梵净山区盛产好茶,据当地人传说,梵净山形似长达万米的“天然卧佛”,就是贪恋梵净山翠峰茶的清香,在此流连忘返。

▲梵净山云雾。摄影/郦影儿,图/图虫·创意

  而在梵净山所在的铜仁,境内大娄山脉与武陵山脉交错,乌江北折而去——铜仁的地势如同贵州的一条通道,自古就是石阡苔茶等贡茶出产、以及茶叶商贸运输的要冲,《茶经》中所载“(茶叶)黔中生思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思州即在铜仁的沿河一带。

  因此铜仁,从地理位置上讲,一开始就担任起了“黔茶出山”的开道重任。▲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境内的茶场。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今天的铜仁坐拥着189万亩生态茶叶基地,天然饮用水总流量每年可达24亿立方米,全市禁用农药118种,生产出的优质茶叶,有一部分成为了一种与每个甜食爱好者都息息相关的食材:

  抹茶

▲贵茶集团所产的欧标抹茶。图/贵茶集团

  抹茶,本就原产于中国本土,起源于隋朝时期,皇亲贵戚们把新鲜绿茶磨碎泡饮的方式。在唐朝,这种工艺进化为“碾茶”,当时的茶客已然拥有了一套品评茶叶的标准;宋朝时文人好“点茶”,即是一套抹茶冲饮的方式,此后日本僧人将其带回,逐步发展为日本国粹。

  到今天,抹茶的应用场景变得极为广泛——无论是冰激凌、蛋糕、面包,还是咖啡,抹茶都以其天生高颜值和独特的风味,俘获了大票粉丝,最典型的即是星巴克抹茶星冰乐在欧美的热销。

图片描述
▲2019年梵净山抹茶大会上,陈列的抹茶制品。图/贵茶集团

  但由于日本茶叶的产能已趋于饱和,国际抹茶市场的缺口还有4000-5000吨(数据来源于FBIF),盛产茶叶的中国,将是未来全球抹茶的主要生产国。

  作为贵州抹茶生产的领军企业,贵茶集团在铜仁建立了生产欧标抹茶的世界抹茶工厂,依托着贵茶集团14万亩茶园,以欧盟食品安全为基准,规范至茶叶的种植、施肥、修剪、采摘、生产加工的每一个环节,在源头上确保茶叶品质。

  又结合了日本顶级的抹茶制作工艺,引进国际一流的杀菌设备、磨粉制粉的工艺与设备,打造出高品质与高性价比的优质抹茶。味道上体现出抹茶的鲜爽清香,更有抹茶独特的海苔香气。贵茶欧标抹茶的风味,足以与日本抹茶媲美。

▲贵茶集团所产的欧标抹茶产品。图/贵茶集团

  自2018年开始,“中国抹茶之都”、“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抹茶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高品质抹茶基地”三块国字号牌匾落户贵州铜仁。在铜仁的梵净山脚下,每年一度的“抹茶文化节”、“梵净山抹茶大会”,上月在这片生态净土上火热展开。2020年抹茶大会打出了全新的主题:

  干净黔茶·全球共享

  梵净抹茶·香溢天下

  如果在时间维度上描述贵州茶,像纳雍的姑箐茶、大方的海马宫茶等贡茶,犹如黔茶的底蕴;以“三绿一红”为代表的名茶,则是当下的招牌;而在铜仁,以贵茶集团为主的欧标抹茶,可以说是黔茶融入国际市场的未来。

▲风靡全球的抹茶制品。图/贵茶集团

  从“出山”到“出海”,欧标抹茶将会是贵州的又一张名片,中国抹茶的代表。

  本文经许可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丨九月图片编辑|王家乐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