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陈鸣远紫砂仿生作品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23 秒)

惊世之作!陈鸣远的四把南瓜壶

南瓜又称番瓜,属葫芦科藤本植物。有诗曰:“宽叶有心遮野草,长藤无意绕天荒。金花怒放蜂蝶嘴,银果羞藏号鼓腔。”


在古人眼里,南瓜枝繁叶茂,藤蔓缠绵,是发达兴旺、生生不息的象征。



宜兴地处江南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因此紫砂常以自然界瓜果菜蔬为题材。南瓜壶便是以南瓜为原型创作而来。


最早的南瓜是谁创制的早已不得而知,但若要说最著名的南瓜壶,那必然是陈鸣远的四把南瓜壶。


陈鸣远?

何许人也?

他制的南瓜壶为何如此有名?


清代康熙朝的陈鸣远是历史已经定论的一代巨匠,尤其他的仿生花果作品,历代陶人无出其右,堪称一代花器圣手。

 

陈鸣远 传香壶


2016年5月15日,中国嘉德2016春拍“紫泥菁英——紫砂古器与近现代臻品”专场上,“陈鸣远制南瓜壶”以3220万元的价格成交,这把壶就是他的“和正瓜壶”。


和正瓜壶


落槌价2800万人民币

成交价3220万人民币


据传,该壶的旧主最早可上溯到晚清民国时期虚斋主人庞元济,他被誉为“全世界最富盛名”的中国书画收藏大家。


其晚年经济拮据时,将大量藏品让与杜月笙之子杜维善的岳丈谭敬,谭敬是民国时期一位传奇的收藏家。

 


在1978年,杜维善将此壶在苏富比“宜兴名陶”拍卖会拍卖,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罗桂祥博士,以3万港元巨资竞得。


1981年,罗桂祥先生将数百件陶瓷茶具捐献给香港市政局,成立香港茶具文物馆时,顾景舟从中唯一选出了这件南瓜壶,让罗桂祥先生留下来。


 

 2014年香港罗桂祥茶具文物馆庆祝30周年馆庆,

展出了罗老手捧此件“陈鸣远制南瓜壶”的照片


2014年香港罗桂祥茶具文物馆庆祝30周年馆庆,还展出了罗老手捧此壶的照片,喜悦之情洋溢脸上,可见对它情有独钟


除此以为,还有另外三把南瓜壶,被公认为陈鸣远的真迹,分别是“东陵瓜壶”、“一啜瓜壶”、“万年瓜壶”。


东陵瓜壶


高10.5cm,口径3.3cm,底径5cm

题铭:“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 鸣远”

南京博物院藏


为吴大澂旧藏,于1956年入藏南京博物院,是最广为人知的陈鸣远作品。


此壶铭文还昭示丁一则历史人物典故。汉代人召平,本为秦始皇时的东陵侯,其人品格甚高,安贫乐道,秦亡后,为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瓜有五色,味道甜美。


题铭意为,此壶系仿东陵瓜,有慕东陵侯召平其人品之意,所题壶铭更见制壶者心迹。


一啜瓜壶


高12.7cm 宽16.3cm

题铭:“如何此一啜,有味出吾囿。鸣远”

虚斋庞元济旧藏


一啜瓜壶原为清末民国著名藏家庞元济所藏,著录于《虚斋名陶录》,后为民国空军上校李氏所藏,现由李氏后人继承。

这把壶题铭为“如何此一啜 有味出吾囿”,十分耐人寻味。


万年瓜壶(缺盖)


翦淞阁藏


翦淞阁是文玩收藏金字招牌,业内人士评价“它代表了一种高品位、高质量的文玩收藏”;陈鸣远的万年瓜壶正是收藏于此。


与前面介绍的三把壶不同,万年瓜壶并不完整,壶盖已经缺失;虽是如此,仍以独特的残缺美在紫砂收藏界有着重要地位。

花器宗师陈鸣远3把最著名光素圆器,你知道吗?


陈鸣远一代紫砂巨匠,技艺绝伦,现在所见陈鸣远款的砂壶、文房器物等作品,仿制的很多。


在紫砂壶方面,从现有传器看,仿生器、圆器、方器等皆有鸣远真迹传世,但数量稀少,而光素圆器更是难得一见,今天来看陈鸣远3把传世圆器。


幽赏壶


陈鸣远 幽赏壶


此壶造工精严,线条优雅,高身瓮形,上鼓下敛。壶钮如珠似玉,朗朗大度,形貌伟岸。原器壶嘴因伤截短,现已补缀。


壶底阴刻铭文:“幽赏未已,高谈转清”,语出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属款鸣远并钤方印。


虚扁



陈鸣远 虚扁壶


虚扁壶以其扁圆的器型,给人一种虚怀若谷,逍遥自在之感。个性鲜明,造型美观,令人玩味不尽。



行话“造型扁一分,成型难一分”虚扁是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中最难得的器型。


先从围身筒做成筒型,然后用泥拍子一下一下的拍成这么扁,力要匀,扁又不能塌,对于全手工操作技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陈鸣远 虚扁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素带壶




陈鸣远 素带壶


此壶原为民初收藏巨擘庞元济1864—1949)藏品,并收入在其知名的藏品目录《虚斋名陶图录》当中。



虚斋名陶图录拓片、说明



庞元济在名陶录中详述其形制由来


鸣远喜仿古彝器作壶。此壶圆形短嘴长鋬有三足,盖仿铜器中之盉也。盉,说文:调味器也,有流。其制颇似今之茗壶,此壶寔仿其制。


中腰有素带,制作古拙,寉邨制壶向以精能胜,此壶则用紫黑砂,全以雅淡见长。款陈鸣远三字下有陈鸣远朱文方印。



四种方法教你判断紫砂壶的年龄

紫砂壶艺术是时代的产物,某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决定着它的造型及纹饰。综观紫砂壶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表现为由粗趋精、由简趋繁,再追求返璞归真的过程,即经历古朴的实用性到华丽的装饰性再到淡雅的艺术性三个阶段。历代紫砂艺人在细心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及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和古代陶器、漆器、玉器、瓷器等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艺术特点,获得了高度的艺术素养,从而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紫砂茗壶造型,并加以发展,从而形成了紫砂壶上独特的民族风格以及艺术特色和时代特征。

  近些年来,经过众多相关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同时结合近年来地下出土物的印证,对紫砂壶制作年代鉴定的准确性已大有提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鉴别紫砂器。


  一、从时代风格韵味以及款识的可靠性判断年代

  由于紫砂器流传的时间并不是太长,考古发掘出土物又极少,各大博物馆的旧藏品也是很有限,绝大多数作品是由民间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因此可供鉴定参考的标准器并不多。

  紫砂壶的时代风格特色,与其他门类的工艺美术作品是相通的,真正属于艺术层次的作品绝少匠气,可谓时代价值与艺术价值并存。历代紫砂大师们将可塑性极好的砂料随心所欲地捏塑出各种造型,匠心独运,造出属于各自不同艺术风格的佳品。名家所制茗壶高矮的比例、线条的转折都恰到好处,少一点就平庸,多一分则俗气,线条弧度有时完全是靠大师的感觉去控制。这种感觉来源于他们的艺术修养和长期的实践经验。

  紫砂艺术大师制作紫砂壶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壶底或在壶盖、柄下端钤盖图章,或是用刀直接刻款。由于印章材料坚固,名人印章一般可以沿用多年,甚至终生都在使用,应该说印章款的鉴别是判断作者的直接依据。但是,制壶名家身后,其家人或门徒仍继续使用其遗存印章者也不乏其人,更何况仿制得惟妙惟肖的名人印章和仿制名家砂壶是同步而生的,对于这种高水平的仿品,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判断上的失误。印章的真伪固然重要,但切不可仅以印章对否就下结论,还必须结合作品整体的风格综合判断。

  在紫砂壶表面起装饰作用的文字包括款识和铭刻,可以用很多技法来完成,如刻、印、划等,它们包含着它产生的年代、制作者、使用者等方面的很多信息,这是断代认识上应当借鉴的依据之一。不同的时代,刻款的部位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在书体的使用上,明代都为楷书,清代早期楷、篆并用,后期以篆书为主,亦可作为鉴别之要。



   二、从造型特征及名家的制壶形制判断紫砂壶的年代

  造型是最能体现紫砂壶时代精神的鉴定要素之一。紫砂壶从明代中期诞生至今,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犷到精细、从实用性上升到艺术性的发展过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紫砂壶作品就有不同的造型特点及艺术风格。

  鉴定紫砂壶,首先要明了各个时期紫砂壶造型的基本特征,以及紫砂壶演变发展的一般规律。例如,明代的紫砂壶造型多以方形、圆形为主,线条简约,壶体偏大,平实质朴,给人一种朴质的感觉。而清代初期的紫砂壶造型与瓷器一样,出现了专供宫廷皇家使用的精工细琢的宫廷壶,多以自然形与几何形为主。另有一些民间实用型壶类,壶形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珑。清末及民国初期的砂壶造型款式增多,附加装饰也增多,以仿古代名家为主,在形制上没有多少创新。

  名家制壶的造型大多各具特点。有的善制仿生壶,有的制壶不喜装饰,有的圆曲流畅,有的棱角分明。

  如明人时大彬善制六方或六瓣壶、僧帽壶、高提梁壶等,落款多为楷书刻款,笔道熟练、有力,所制之壶胎色赭红,含有小泥粒,壶面一般光素无纹。当时有“千奇万状信出手”“宫中艳说大彬壶”这类推崇的诗句。

  又如清人陈鸣远善制仿生壶,南瓜壶、束柴三友壶、蚕桑壶、松根壶等是其代表作。陈鸣远之前虽有许多制壶高手,但都未曾跳出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名家窠臼,唯陈鸣远将紫砂壶艺推向了又一个辉煌期。除了制壶,他还制作梅根笔搁、莲蕊水丞以及仿花生、核桃、竹笋、昆虫等造型的茶案陈设紫砂器,这是他独有的特点。

  这些大师不同艺术风格的壶型特征,都可作为我们今天鉴定紫砂壶年代与作者的重要依据。名人制壶,首先不可以逾越他生活和创作的时代,其次必然体现他一贯的壶艺特色,展现出高品位的思想内涵和高层次的制作水准,否则,就有可能是伪作。从造型、作品的风格品位去认识作者,这个方法应该说是切实可行的。



  三、从不同时期的胎质差异来判定紫砂壶的年代

  紫砂器的胎质具体地说就是砂料。不同时期的砂料有着不同的砂质,而不同的砂质呈色肌理都是不尽相同的。明代紫砂与清代紫砂在砂料上的区别如同当时的瓷器一样,大不相同。明代紫砂使用的砂料内含颗粒状粗砂,给人的感觉是粗糙的,这是当时的炼砂淘洗技术相对落后之故。据有关资料表明,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数为20~30目,清中期为55~60目,近现代为100~120目。目数低,颗粒粗,孔隙度大,用手指弹击这类壶,声音沙哑、发闷。

  明代制壶的砂料只是将最初用来制作大缸大瓮的砂料略加澄炼而已,杂质较多,所以器表还很粗糙;又由于是与缸、瓮一起入窑,所以壶身局部沾有少量釉泪。而清代的砂料,澄炼工艺总体提高,出现了紫砂细砂,这种状况与工艺史的发展进程是相吻合的。清代制品的砂料是细腻润泽的,倘若再经常把玩摩擦,久而

  久之,会有一层光亮面,俗称“包浆”,如同古代硬木家具,年深日久,就自然而然地会在表面产生一层光亮面。辨认泥料,在紫砂壶的断代认识上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在历史上,每个相同的时期中,紫砂艺术家们所使用的紫砂料基本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只是炼砂调制的配方各有不同,且大多秘不示人。他们往往各自习惯使用自己配制的砂泥,呈现出砂质的粗细,颜色肌理的不同,严格地区分和观察会发现他们各自的规律性。同一位名家制作出的造型不同的紫砂壶,即使从表面看是完全不一样的,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外弧线、柄的曲度、流与颈的角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就同一位作者而言,他的壶艺会随着发展而不断精深,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成型的线条与细微之处的处理方法,犹如一个人写字的笔迹一样,基本上已成为一种习惯,技法与风格是一致的,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四、从不同时期工艺技法的差别判定紫砂壶的年代

  紫砂壶的成型工艺,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这些工艺范围还包括了烧窑方法、烧成气氛、窑炉结构、燃料等诸多方面,这些外在的因素都会在成品上或多或少留下时代痕迹,因而也就成为我们今天断代上的重要凭据之一。明中叶创始期的壶是以手工捏制为主,壶内胎往往有掏空时捏按的指纹。晚明期时时大彬创制了木模制壶方法,壶内壁已不见指纹,而略留用竹刀刮削的痕迹,在柄与壶身、流与壶身相接处往往比较粗糙,有时为美化接痕而贴上柿蒂形泥片,从而成为最早的附加装饰。盖与钮的相接处有时也会这样处理。由于明代不单独烧壶,仅将壶放在瓷窑中套烧,因而常有缸瓮飞洒的釉泪沾在壶体表面,有的砂壶还因受火的原因凸起气泡,使表面凸凹不平,壶内壁薄厚不一。很多情况下,由于温度不够,砂壶不能完全烧结,故此胎质较为疏松。

  清代的紫砂壶一般采用打泥片,再将泥片镶接而成的工艺,所以壶胎厚薄均匀,制作精细。也有制壶大家仍然坚持以手捏制为主,如陈鸣远、杨彭年等人,手法炉火纯青,一般匠人不能望其项背。近现代多采用注浆成型,壶身略加修饰就极为光润,材质细如膏泥,里外极规整,手感极轻。注浆成型的紫砂壶,需用较多的粘性土掺和砂泥,实际上紫砂的比例已经很小了,艺术性实则是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紫砂器在造型、工艺技法、款识以及砂料、装饰方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我们在总结一般规律的同时也要考虑它们的特殊性,有些名家往往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个人的多样性。例如陈鸣远,他的壶多以自然仿生的为主,却也有光圆的几何形壶传世,风格多变,多姿多彩。随着紫砂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收藏紫砂热潮风起云涌,仿品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精,令人眼花缭乱。但只要我们掌握紫砂壶鉴定的基本知识,通过造型理清时代的脉络,了解各时期名家作品的不同风格及工艺手法,就一定能识破各种伪品,还古代紫砂壶的本来面目。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