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陈曼生瓦当壶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这7种底款,才是曼生壶正确的打开方式!

 

清代文人陈鸿寿,字曼生,书画、金石篆刻无不擅长,他与杨彭年等紫砂艺人合作,设计紫砂茗壶,开创了文人壶的先河。

从此紫砂从田间巷头,步入了艺术的殿堂,后世把陈曼生所创之壶称为“曼生壶”。

陈曼生像

 

曼生壶既然流芳史册,自然也受今人藏家的追捧,历来是造假的重灾区。

 

富于艺术趣味与金石审美风格的铭款,是其显著特征。以下这7种底款,才是曼生壶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阿曼陀室

 

陈曼生笃信佛教,酷爱紫砂壶,于斋中设一巨大藏室,平日赏壶,玩壶乃至日后设计壶式均在此,室中悬一巨幅南无阿弥陀佛之墨宝。

 

石扁壶 阿曼陀室款

 

一日好友邵二泉赏壶之余一时兴起,曰:曼兄爱佛也爱壶,何不以“阿曼陀室”为此室之名,取曼公与佛语阿弥陀佛结合之意。 

 

 

二、香蘅

 

香蘅,是曼生之子,小曼陈宝善的斋名,钱杜曾题《小曼香蘅吟馆》。

 

百衲壶 香蘅款

 

目前香蘅款的曼生壶有三件,分别是刷新曼生壶拍卖纪录的百衲壶、江苏淮安市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周盘壶。

 

江苏淮安市博物馆香蘅款紫砂壶

 

 

三、桑连理馆

 

桑连理馆,是曼生在溧阳时的府邸之名,曼生经常在此会友、吟诗作画。

 

 

扁石壶

2011年嘉德秋拍的扁石壶,刻款为“桑连理馆仿大彬制”。

 

 

四、陈鸿寿印

 

陈鸿寿印款,此款很少见,四字阳文“陈鸿寿印”方章,为曼生书画常用印之一。

 

陈鸿寿印款

 

2017年11月5日,上海匡时拍卖的曼生棋奁壶,就是此款识。

 

 

五、飞鸿延年

 

《三辅黄图》记载:“长乐宫有鸿台,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筑,高四十丈,上起观宇,帝尝射飞鸿于台上,故号鸿台。”

 

飞鸿延年款便是源自鸿台观宇瓦。

 

安康市花园民俗馆藏

 

 

瓦当上有“延年”两字,字体处于篆隶之间,下为一伸颈展翅之飞鸿,在飞鸿及延年之间有对称分布的八个乳钉,还有飞鸿张嘴欲衔的一个小乳钉。

 

故宫博物院藏 飞鸿延年壶

 

九个乳钉,分别代表: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左辅、右弼、摇光,也就是北斗九星。

 

 飞鸿延年壶 底款

 

后来辅星与弼星,渐渐隐失,成为七现二隐,所以今有北斗七星之说。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飞鸿延年壶,底款即为飞鸿延年款。

 

 

六、种榆仙馆款

 

种榆仙馆,为曼生室名,源自“种榆”一诗。

 

扁鼔壶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陈鸿寿自题《树萱图》诗注:“从海昌舅氏斋中移植小庭,忽发一花,因倩高迈庵丈作图并系以诗。”

 

此处树即为白榆树。2015年西冷印社春拍的扁鼓壶,底款就是此款。

 

 

七、定制款

 

还有一种是订制款,直接在壶底加盖订制人要求的款识,曼生在壶身铭刻。如曼生铭刻,增祥款的玉乳壶。

 

 

玉乳壶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紫砂经典壶型的演变(开眼界了)!!

紫砂壶的经典壶型有许多,经过几百年紫砂艺人不断地改进创新,有些壶型便开始迷糊分不清了,如高井栏与汉铎,文旦与龙蛋,掇球与掇只壶等等。来看看那些相似的壶型,以及经典壶型的演变!

⒈竹鼎壶(竹顶壶、竹鼓壶、竹节壶)

范大生 四方竹鼎壶



⒉ 供春壶(树瘿壶)


供春常见的壶钮有南瓜钮与灵芝钮两种。


黄玉麟款 树瘿壶



⒊ 汉扁壶


形体扁圆,底部圆韵而丰满,肩有圆棱,口与肩平滑舒展,平盖,盖边饰反弧线,扁圆钮。形成大小对比。腹肩口产生曲折刚劲的张力,整个壶质朴大气。


程寿珍汉扁壶



⒋ 掇球壶


由莲子大壶转变的壶型,把莲子把下的耳朵去掉了,且盖钮由扁圆变为标准球状。邵大亨首创。


邵全章 掇球壶



⒌ 仿古壶(仿鼓壶、扁圆壶、扁腹壶)


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母子线口盖吻合严密,钮扁圆有劲。嘴、把匀称,姿态优美。


 王寅春 仿古壶



⒍ 石瓢壶


壶身呈梯形、八字造型,足为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把多呈倒三角势,与壶身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


杨彭年子冶石瓢壶




⒎ 汉方壶


凌万兴(乾隆)制汉方壶



⒏ 传炉壶


李宝珍  四方传炉



⒐ 秦权壶


万泉款 秦权壶



⒑ 井栏壶


杨彭年制曼生铭仿古井栏壶



⒒ 扁石壶(汉君壶)


汉君壶原似曼生扁石壶之式,清末民初为平盖汉君壶,基本定型。历史上的汉君壶款式笨拙,而后历经反复提炼,尺度严谨,比例适中,嘴、把、桥钮方中圆浑,嵌盖圆穹与口唇合体,微细中见神韵。


 曼生扁石壶(汉君壶)



⒓ 柱础壶


 曼生款柱础壶



⒔ 牛盖壶


徐汉棠制牛盖壶



⒕ 却月壶


杨彭年制步郎铭三镶玉半月形锡包壶



⒖ 瓦当壶(半瓦当壶)


陈曼生制半瓦当式壶



⒗ 觚菱壶


吴云根制觚菱壶



⒘ 僧帽壶


时大彬款莲瓣僧帽壶-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十把最贵不同的井栏壶 | 汲水思源,唯曰井栏



紫砂的经典传统器皆有由来,如曼生壶系列、申锡、子冶款等,而在曼生壶中更是有许多经典器形,最为著名的便是石瓢、井栏、扁石、合欢等。


溧阳史候祠的“汲古泉”



即便是在大名鼎鼎的曼生壶中,井栏也可以是排进前三的,可见其经典。


今天我们就聊聊曼生壶中的井栏器形,井栏的器形演变非常多,这里整理了史上最贵的十把不同款式的井栏壶,一起来欣赏一下。


顾景舟制 亚明书画 矮井栏壶


年代:1989年

高:8.2厘米, 宽:16.6厘米


钤印:景舟制壶(底印);顾景舟(盖印);壶叟(鋬梢印)

附壶身、壶底铭文及亚明画松树拓片



在1989年,新金陵画派的砥柱人物亚明,发起了书画名家和制壶高手合作的盛事,当时一大批书画家与制壶艺人合作,创作了不少精品紫砂器。


顾景舟制 亚明书画 矮井栏壶 壶身及钦印


而此款井栏便是当时顾景舟先生与亚明的合作款,在2017年东正春拍上,此壶更是拍出一千七百多万元的价格。


2017 东正春拍

成交价 RMB 17,825,000



顾老创作的“矮井栏”继承传统又具创新意识,表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大象求简”的高超境界。


壶身“青松”图案,不以画技的繁复取胜,而是实践着顾老“质朴无华”的审美理想。


整件作品看上去意向统一,给观者留下了想像与思考的空间。造型的简与装饰的简相得益彰,使这件作品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达到有机统一。



亚明更在此壶底部题铭:「紫砂始于明正德,至今五百年,高手不过十余人。顾兄景舟当为近代大师。顾壶可见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神韵。」


清 杨彭年制 圈钮仿古井栏

2015 东方大观

成交价 RMB 8,050,000



此为曼生圈钮井栏,是所有井栏款中少有的带圈钮的井栏壶,整体壶的造型则是为曼生仿古井栏。


在2015年的东方大观拍卖上,此壶拍出了八百多万元的价格,壶身铭文与南博院的仿古井栏相同,为唐代零陵寺石井栏铭文。

 

此壶造型样式古朴周正、铭文文辞优雅,平盖、直腹与圆肩、桥钮形成曲直的对比变化,形体单纯而个性鲜明,适合铭文布局。


顾景舟 高井栏

2011 嘉德春拍

成交价 RMB 7,475,000



此壶为顾老在1970年九月所作,造型大气沉稳,更是顾老与海派名家唐云合作之壶,此壶造型乃与传统的曼生井栏不同,壶身作高处理,是为高井栏。


在2011年嘉德春拍上,此壶拍出七百四十多万元的价格,壶身二面分别刻有“一九八0年九月十七日过宜兴访顾景舟老友赠此以为纪念,老药”及翠竹数片,字体古朴老辣,如螭松古柏,翠竹却似雨后新枝。


杨彭年制 陈曼生刻 曼生井栏

2018 西泠春拍

成交价 RMB 4,140,000



曼生井栏是井栏最早最原始的款式,为陈曼生与杨彭年合作之款,景舟款与此款矮井栏同样有区别,在盖的处理上为平嵌盖,并无隆起。


壶身铭文:天茶星,守东井,占之吉,得茗饮。丙子之夏曼生书铭。此款在2018

年西泠春拍上拍出了四百一十万元的高价。


申锡制 彩泥堆绘井栏壶

2015 北京东正

成交价 RMB 4,140,000



「申锡制彩泥堆绘圆壶」当为目前所见唯一一件申锡制彩泥堆绘井栏式小壶,玲珑秀丽,仅堪盈握。


全器堆泥、泥绘并用,以黑泥、黄泥、段泥为彩,半写半塑,经营出一株盛放的牡丹,雍容华丽,下衬坡石草叶,并以竹刀描绘花径叶脉,细致生动。


壶身另侧以绿泥写竹,一竿疏竹彷佛由壶把根处生出,运笔含蓄内敛。壶盖则以黑白泥绘折枝梅花。壶底正中「申锡」阳文篆刻小章。


飞鸿延年 井栏壶

2014 北京瀚海秋拍

成交价 RMB 2,070,000



此壶泥料细腻,壶身呈井栏状,整器制工细致连贯流畅,器身刻“汲古之功,曼生”壶底采用汉瓦当飞鸿延年图案。是陈曼生与杨彭年合作创制的曼生十八式之一,称作“飞鸿延年壶”。


此壶造型本于陈曼生任职溧阳当地的一口井。此件拍品为余绍宋旧藏,后为浙江省博物馆收藏,今退还。


唐彬杰 泥绘井栏

2017 观宇秋拍

成交价 RMB 1,035,000



此壶紫泥制成,泥质紫润、沉稳,做工精美、细致,器型古朴而又不失新意,是一件极具“唐壶”风格的上乘之器。


唐彬杰先生在“曼生井栏壶”的造型基础上,对点、线、面及细节处理加以改动:整器线条硬朗,盘石般的壶身却带有灵动之感,彰显刚柔并济之美;壶流上半部做三面,呈梯形状,下半部则沿用圆面,构思合理、巧妙;壶把外平内圆,与流面、钮面、盖面相呼应,线条流畅,搭配趋于完美;嵌盖式,壶口沿与盖沿严丝合缝;缓度桥梁钮,手持舒适度极佳。


此壶最大的玩味源自于壶上的堆泥绘皆由唐彬杰先生独立完成,开创了个人制壶的新纪元,无论从画面的布局还是堆泥绘的精细度,反映出作者专业技术的全面性及良好的艺术底蕴。


何道洪 六方井栏

2015 瀚海秋拍

成交价 RMB 690,000



六方井栏是在井栏的基础上改动,也是圆器改方器的典范之作,此壶为当代紫砂艺术大师何道洪先生所作。


此壶在2015年瀚海秋拍上拍出了六十九万元的价格,以六片梯形泥片结构而成,但壶身较高,塑造出截然不同的气势。


李寒勇 申锡井栏

2015 北京东正

成交价 RMB 250,000



慕清申锡原件而作。井栏,历来就是看似线条简单,却极难掌握的壶式。此壶更是虽仅堪盈握,却气势非凡。


在如此仅有的方寸间,完成身筒细微的线条变化,同时还需配以较为粗壮的暗接流把,要使其精巧又要使其有厚重的器物感受,上上之难。


小壶精妙气象万千。此作正得要领。配以当代刻绘高手王翔的画面,更为此壶增添一份雅致的玩味。


马璟辉 井栏

2017 北京瀚海

成交价 RMB 207,000



此壶选用原矿紫泥精心制作而成,造型简练至极,质朴无华,这是壶艺家把情感注入形体之中,将紫砂材质和色彩得到充分的表现。


嵌盖严丝密缝,弯流嘴胥出顺畅,飞耳把端握舒适,壶身清雅婉约,娟秀韵致,圆中寓直,拥有大方又隅的境界。·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