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公司诈骗

找到约3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堪比《孤注一掷》!茶圈骗术大起底!

今年的暑期档

国产片就像开了挂

这不不久前上映的《孤注一掷》

总票房已破60亿

该电影的热度,引发热议

片中呈现的各种诈骗细节、酷刑手段

以及受害者的悲惨命运

可谓是触目惊心

艺术源自生活

该电影取材自上万例真实诈骗案件

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无孔不入

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茶

也是诈骗的重灾区之一

骗术之多,套路之深,堪比《孤注一掷》

今天,我们就来起底关于茶的几种骗术——

1

骗术一:美女+感情牌

这类骗局屡见不鲜,漂亮小姐姐主动加好友聊天,培养感情,再狂打感情牌,骗取同情,一步步引人入坑。

广州警方曾侦破一起”美少女微信卖茶“诈骗案。该案中,犯罪嫌疑人以卖茶为幌子,专门花钱请了一名美女模特。

在拍摄模特大量生活、工作照后,几个人专门从网上购买了一批加有数百名好友的微信号,并招募员工,统一使用模特照片,虚构出多名卖茶的美女,以吸引陌生男子花钱买茶。

为了增强可信度,团伙非常”专业“,专门制定“14天朋友圈”的话术剧本,内容包括“帮外公卖茶”“失联辞职去茶山”等等来博取同情,不同阶段还有专门的朋友圈晒图作为呼应。

骗术大起底

1

第一步:微信加好友

骗子通过购买原本已加有好友的微信号获取受害人联系方式,往往以“加错”的名义制造偶遇或邂逅。也有骗子是直接通过手机号检索,好友申请中往往强调本来就有受害人联系方式。

2

第二步:聊天培养感情

骗子往往会主动与受害人分享一些生活琐事。比如,感情遭遇、工作经历等,并时不时在朋友圈发几张照片,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女性形象。

3

第三步:博取同情心

打消受害人戒备心后,骗子就会极其自然地提到卖茶一事。借口五花八门,最常见的就是“外公卖茶,身体不好,自己想帮忙卖出去这些积压的茶叶。”此外,还有和继母争夺茶庄等。毕竟,谁会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美丽的软妹纸孤立无援呢?

4

第四步:得逞后拉黑

骗子得逞后,第一时间将受害人拉黑,然后消失在茫茫网络中。

2

骗术二:理财茶,金融茶

茶也是理财产品,投资一个月就有高达8%~10%的收益,天下竟有这等好事?

广州有消费者花重金参与了一家茶叶公司推出的普洱茶回购活动,到期后对方却没有按承诺买回茶叶,甚至卖茶公司都已停止经营。

据受害人声称,这家公司的业务员将其拉到微信群里,每天都有业务员在群里发布茶叶回购价格,且每天都在涨,造成行情异常火热的假象。

面对高额回购的诱惑,受害人起初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买了一提茶(一提有7饼茶,每饼357克),该公司也兑现承诺。尝到甜头后,受害人放下戒备,彻底破防了,陆续投入了大量资金。

当受害人幻想着赚取高额利润时,结果却“爆雷”。该公司以“公司没钱了”为由拒绝回购,微信群解散了,办公场地也人去楼空,巨额投资全都打了水漂。

像这样的“金融茶”骗局,多见普洱茶,甚至还有人执迷不悟,自认倒霉,认为“把茶叶按照期货交易的方式进行炒作,盈亏全看市场变化,赔了也心甘情愿。”

骗术大起底

1

第一步:承诺高额回购

诈骗团伙承诺高额回购茶叶,先吸引你入局。一开始,你可能很小心,先买少量试试。

2

第二步:制造火爆假象

“业务员”将你拉入微信群,群里每天发布茶价,茶价涨涨涨,造成市场行情火爆的假象,令你兴奋不已。

3

第三步:兑现回购承诺

起初兑现承诺,回购茶叶并“赚”到了钱,让你尝到了甜头。心动了,头昏了。那么,恭喜你,成功“入坑”了!

4

第四步:投资全打水漂

沉浸在暴富的美梦中,你开始迷失自我,将自己辛苦多年积攒的血汗钱,甚至卖房、借钱、刷信用卡给骗子送钱。结果,骗子卷钱跑路。于是,你就成了大冤种。

3

骗术三:虚拟种茶,非法传销

骗局发生在四川内江。诈骗分子以在App上“种植”虚拟茶树可获高收益为噱头,吸引人们参与该公司的茶产业投资。

某虚拟种茶游戏画面(注:文图无关)

受害者为获取更高层级的会员身份来提高返点获利,不惜投入大量金钱,并将该App推荐给亲友,不断发展自己的下线会员,以“金字塔”式结构发展的会员多达189层。

随着投资人群不断增加,该公司返利压力增大,导致资金链断裂,老板卷钱跑路。该平台累计注册会员达7.6万余人,参与人员涉及全国13个省份,吸纳资金6.3亿元。

骗术大起底

1

第一步:注册成为会员

APP注册成为会员,线上虚拟种茶和线下推销茶酒相结合。

2

第二步:“种茶”高额回报

每棵茶树价格,从低到高分为4类。虚拟种植后,声称茶树“长”出茶后,在平台销售可获高额回报。

3

第三步:发展下线会员

鼓励会员向亲友发展下线会员。平台设置4种不同层级身份,根据下线会员数量及累计投资金额,计算不同层级的返点,这跟网游里的打怪升级一个套路。

4

骗术四:人工智能,“加持”诈骗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文本分析、情感分析等分支技术等不断成熟完善,一个能与人类进行情感沟通的机器人成为现实——它不但能在同一个频道跟你聊天,能用语法正确、正在点上的内容回复你,还能用非常恰当的语气进行表达。

高科技的“加持”,再配上一个温婉可人的小姐姐头像,还有时下火热的直播,身材火辣、露大腿、热舞……焉有直男不动心?“美女卖茶”的plus版横空出世!

所以,有个非常残酷的现实是:跟你聊天的,并不是漂亮小姐姐,甚至连抠脚大汉都不是!而是一台没有感情的冰冷机器!

更令人细思恐极的是AI诈骗!

诈骗手法通常为声音合成、AI换脸、转发微信语音、AI程序筛选受害人等。诈骗分子通过技术合成你亲友的声音,或者用AI技术换成你亲友的脸庞,再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信息确认,骗取信任。

转发微信语音,诈骗分子在盗取微信号后,便向其好友“借钱”,为取得对方信任,他们会转发先前的语音,进而骗取钱款。

AI程序筛选受害人,诈骗分子利用AI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对人群进行筛选,在短时间内便可生产出定制化的诈骗脚本,从而实施精准诈骗。

反诈防骗

小心有诈!

不论茶,还是其它行业,诈骗手段,可谓是“千慌百计”,防不胜防。

但,许多骗术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充分利用受害者贪婪与无知的弱点。

天上不会掉馅饼,大家须警惕!

反诈防骗,人人有责!

(多一人转发,少一人受骗)

96110

全国反诈预警专线电话(一定要接)

12381

涉诈预警劝阻短信(一定要看)

国家反诈中心APP(建议安装)

来源:茶道CN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疯狂“炒茶”,至到倾家荡产

解读

信息解读 · 感悟深度

疯狂“炒茶”,至到倾家荡产

诈骗型“茶金融”被立案侦查

前言新闻观察

  “房子是用来住的,茶叶是用来喝的,都不是用来炒的。”

  2017年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次强调了“去杠杆”和“防风险”。报告称,新的工作任务是严查资金“弄虚作假”,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2017年2月20日,安徽藏典茗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涉嫌资金诈骗,被合肥市公安局立案侦查。所谓的“互联网+茶叶+金融”的创新型金融投资模式“茶金融”,在还没有向大众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时便遭遇了“政策干扰”“触线法律”的尴尬。

茶金融投资实为金融诈骗

  位于合肥的安徽藏典茗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推出“新型电子商务平台”,宣称可以让投资者像买卖股票一样买卖茶叶等物资,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投资客。退休大妈罗女士在工作人员的巧言如簧承诺下,把辛苦积蓄了一辈子的50万元钱全部投入到这家公司的“炒茶软件”,仅4个月时间表便“跌”得所剩无几。同样是事业单位退休的老干部傅先生,仅仅是一次好奇,却把准备给儿子买房的钱打了水漂,59万元血本无归。“投十几万、几十万进去,基本都是不出几个月就没。”连该公司的工作人员面对公安审查时都如实坦白。

  像所有的金融和网络诈骗的伎俩一样,茶叶金融诈骗玩的无非也是“钱生钱”的“脱实向虚”手段,虽然以茶叶货品为名,却根本不存在实物交易。他们只需要雇佣大量业务人员像“打了鸡血”那样,海量打电话、群发短信、大街上拉客、甚至上门拜访、证券公司门口截流投资者,然后组织意向者现场收听所谓“投资大师”的莅临指导,结合媒体报道中投资茶叶一夜暴富的案例,只要稍有兴趣即刻引导开户,所谓的“茶叶金融投资平台”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茶叶金融诈骗维权难

  凡涉及到金融投资,都是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而一旦接触到金融投资诈骗,虽然可能一时获利,但损失不可必免,任何侥幸都不能存在——辽宁大学法学博士姚宇如是说。 茶叶行业的金融投资同样如此。就融资诈骗而言,其本身就是以非法侵占公私财产为目的,因为施骗者不可能提供真实有效的法律凭证,而且一旦败露,施骗者通常偿还能力不足甚至隐匿行踪,维权往往难以达到弥补损失的结果。退一步讲,既便茶叶金融平台事实存在,并且向有关部门经审查、登记获得相关资质,一旦产生损失也很难挽回。此时的金融投资行为是自愿选择的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不管产生利润还是经济损失,其后果都要由投资者自行承担,不存在维权的说法。

茶叶金融诈骗就有身边

  发生在合肥市的这起茶叶金融诈骗,不是首例,但也不会是最后一例。特别是今年央行发布了严查“脱实向虚,以钱炒钱”行为政策之后,相信会有更多的以“茶金融”为名实施诈骗的黑幕将陆续曝光。切记,任何心存侥幸都是上当受骗的先兆而已,类似的诈骗行为时时都发生在我们身边。

  2015年11月份,就在我们沈阳市法库县就曾出现过震惊全国的“沈阳中港茶事件”,当时辽宁电视台经济频道曾进行过相关报道。短短半年时间,这家名为“沈阳中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邮币卡交易中心”的平台,就以邮票、普洱茶等藏品为名,在全国非法吸资达到了58亿元之多,公安部门仅短短几天时间里接到的报案人员就达到了5000余人,预计涉及受害者达数十万人,单项被骗金额从数万到数千万不计其数。

茶圈报事件点评

  茶叶,本来就是一种饮品而已,为其赋予了投资收藏的标签,无非只是部分投机倒把者不道德获取利润的伎俩手段而已,我们不否定资金对于茶行业发展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也不能因此而失去对价值本身的判断,更不能因为自己投机心理或心生侥幸,为非法诈骗等经济侵占行为留下任何可趁之机。

  借野生动物保护公益广告的一句话“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我们也奉劝茶圈所有的朋友一句“没有侥幸就没有伤害”,因为一切怂恿你以赚钱为名而花钱的人,都在背后偷偷说“我只在乎你的钱”(反金融网络诈骗公益广告)。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当下的茶行业太过于浮燥了,如果手中这杯茶无法浇灭你心中欲火的话,为了安全起见,请姑且不要去玩火。

本文相关文字整理与观点评论皆为茶圈日报原创。未经授权允许,请勿复制粘贴形式转载。

  

又有新型诈骗,上网购物1个月被骗了11万!

 

表面看是一家网上购物商城,实际上却以高盈利为幌子,诱惑顾客投资,骗取投资人的巨额资金。

近日,安徽警方捣毁一个跨省网络购物诈骗集团,涉案金额高达3.15亿元。

1

网购遭遇连环套 1个月被骗11万

今年3月,安徽合肥市肥西县的张先生收到一条名为“醉江山”网络商城的推荐信息,商城主要售卖价格不菲的茶叶、红酒等商品。该商城声称,买家购物后如果不提货,就可选择参加“猜奇偶升级”活动,有机会获得双倍商品。如果猜中就可以成功升级,之前买的茶叶A就可升级成两款,茶叶A和茶叶B,且可以选择提现或者提货。如果客户升级失败了,只能提走之前的茶叶A,这样的规则表面上看起来是稳赚不赔。

 

不管能否猜中都不会赔钱,张先生十分心动。他选购了一款商品,并参加该活动,而且成功猜中。但当他想要将赢得的商品折现时,对方提示说投得越多赚得越多,建议他追加资金再试试。

 

受害人 张先生:

他说我的资金量太少了,让我往里面多充一点钱。

初次尝到甜头的张先生听从建议,先后投入11多万元购买商品。但从5月开始,他再也没在“猜奇偶升级”的活动中赢过。

 

受害人 张先生:

账户里充多少钱隔两三天就没了。

发现不对劲的张先生立即报警。经初步侦查,警方发现,所谓的电商平台,真正目的不是卖产品,而是诱惑顾客投资。随后会用“投资群”作为媒介,指导买家操作,以频繁的“开奖”收取高额手续费。

 

2

“稳赚不赔”实为诈骗  跨省抓获270人

 

警方通过调查发现,遭遇“醉江山”网络购物平台诈骗的人遍布全国多地。该犯罪集团在厦门注册成立公司,以“醉江山”网络购物平台为幌子,披着电子商务的合法外衣,对进入平台的投资人员实施诈骗。

 

 

安徽省肥西县公安局责任区刑警一队侦查员 陶万鑫:

通过银行账户反查发现,除了本案张某的11万资金流入以外,全国各地还有上万名受害人的大额资金分别流向诈骗公司的银行账户。

 

在摸清该团伙在厦门的两处窝点之后,警方果断收网,抓获以郭某为首的涉案人员270人,扣押涉案电脑270多台,冻结涉案银行卡100多张,已经冻结涉案金额6000多万。随着审讯的进行,诈骗团伙的骗术也最终“曝光”。

 

 

据侦查员汪超介绍,当客户选择提现时,该平台的业务员和经理冒充的资深玩家会对客户进行心理暗示来维持客户,让客户在平台上继续玩。综合全案,整个平台的受害人中选择直接提现的非常少。为了稳住投资者,该平台一般会满足一些人的提货要求,将其赢得的商品寄给他们。

 

此外,网店产品的价格都是虚高。产品本身成本非常低,两款产品加在一起的成本远远赶不上客户参与升级所投入的资金金额。

 

 

目前,该案的12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中,30人已被批准逮捕,另有92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据警方初步查明,该诈骗集团在全国各地还有120多个下级代理,涉及的受害人数已达28000多名。

 

目前,警方联系上的受害人有6500人,合肥市公安局已通过公安部,向全国其他地区的公安机关发布协查通知。

 

找到约3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