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感官审评室建设方案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茶叶标准的分类及其标准体系

  茶是全球公认的健康天然饮料,被世界粮农组织称为“仅次于水的人类健康饮料”。茶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我国走向世界的纽带。为了促进茶叶的生产、贸易、质量检验和技术进步,我国从新中国成立起就开始以实物标准样的形式逐步建立茶叶标准,20世纪80年代,国家和地方等有关部门逐步发布、实施了各类茶叶标准。2008年3月,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茶叶标准体系,更好地推动茶叶标准化工作。经过各部门几十年来在标准化方面的工作,我国现已初步建立了茶叶标准体系。

  01、茶叶标准化的地位与作用

  茶叶标准化工作是中国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打造企业和区域品牌、增强茶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茶叶标准是从事茶叶生产、加工、贮存和营销,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市场经济的法规体系中,茶叶标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政府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国内外评价和判定茶叶质量安全的主要依据就是由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标准化部门制订的茶叶标准与法规。

  02、茶叶标准的分类及体系

  标准的分类

  世界各国标准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不尽统一。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参照国际上最普遍使用的标准分类方法,我国标准分类如下:

  (1)按标准的约束力划分

  我国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2)按标准制定的主体划分

  从世界范围来看,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与企业标准。

  (3)按标准对象的基本属性划分

  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4)按标准信息载体划分

  标准分为标准文件(文字形式)和标准样品(实物形式)。标准文件的作用主要是提出要求或作出规定,作为某一领域的共同准则;标准样品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实物,作为质量检验鉴定的对比依据,作为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的依据,以及作为判断测试数据准确性和精确度的依据。

▲金骏眉茶实物标准样品

  茶叶标准体系

  我国茶叶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体系(茶叶)、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体系和GH/T1119—2015《茶叶标准体系表》三个部分组成。

  (1)国家标准体系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制定,包括体系类序号、体系类目代码、体系类目名称、分类编号、重点领域、TC编号及名称、专业部、业务指导单位、ICS、中标分类等内容,具体内容见表1所示。

  (2)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体系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体系对应表1中的ID172和ID431部分。

  (3)GH/T1119—2015《茶叶标准体系表》

  GH/T1119—2015《茶叶标准体系表》是将我国茶叶的国家标准和供销合作行业标准(不包括茶叶机械标准),按其内在联系以一定的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包括已有的标准、正在制定(尚未发布)的标准和预计未来将要制订的国家和供销合作行业茶叶标准,是一种指导性的技术文件,是编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依据,并将随着我国茶叶行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充实。

  标准体系表的第一层为茶通用(包括基础、质量、方法、物流等)标准,第二层为各茶类标准,第三层为再加工茶类标准,层次结构见图1。

  在产品标准领域,已经发布实施GB/T14456绿茶系列标准、GB/T13738红茶系列标准、GB/T30357乌龙茶系列标准、GB/T32719黑茶系列标准、GB/T21726黄茶、GB/T22291白茶、GB/T22292茉莉花茶、GB/T34778抹茶等。

  在基础通用标准领域,目前已经发布实施了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18795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GB/T18797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GB/T30375茶叶贮存、GB/T30766茶叶分类等,以及不同茶类和主要出口大宗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规范,如GB/T32743白茶加工技术规范、GB/T32744茶叶加工良好规范、GB/T34779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规范、GB/T35863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GB/T35810红茶加工技术规范等相关基础标准。

  目前茶叶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有109项,基本涵盖茶产业领域的重要基础通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等。

  在行业标准建设领域,根据目前我国茶产业的发展需求,同时根据国家标准委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要求,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行业标准领域目前主要有供销合作行业标准和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等。

  作者简介:

  尹祎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具体内容详见《中国茶叶加工》杂志,2020年第1期文章《茶叶标准的分类及其标准体系》,页码:68-70,作者:尹祎。

  引用格式:尹祎.茶叶标准的分类及其标准体系[J].中国茶叶加工,2020(1):68-70.

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区市场监管在行动 《蒙顶山茶》行业标准实物样初审在雅职院举行

       为认真落实雅安市名山区人民代表大会二届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制定的“完成《蒙顶山茶行业标准》和《蒙顶山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的工作任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加强“蒙顶山茶标准制修订领导小组”力量,会同川农大、蒙顶山茶研究院加快蒙顶山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步伐,近日,《蒙顶山茶》行业标准制标专家组在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三楼审评实训室召开《蒙顶山茶》行业标准实物样初审会议。

  四川农大、国家茶检中心(四川)、雅职院、市农业局、蒙顶山茶研院、茶叶流通协会等单位专家应邀参加初审,名山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共17人参加会议。

  川农大茶学博导、教授,制标专家组杜晓组长对《蒙顶山茶》行业标准和实物标准样研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进行了说明:

  1、明确指导思想:《蒙顶山茶》行业标准是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蒙顶山茶”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供“蒙顶山茶”品牌标志包装企业实施使用。按照标准体系规范,“行业标准”要求高于“国家标准”,企业生产“行业标准”以外的产品时,可参照相应的其它国家标准执行。如:《绿茶》、《珠茶》、《茉莉花茶》等国家标准;

  2、提高科学性:随着国家标准化建设规范、公开、透明程度的提高,《蒙顶山茶》行业标准一经发布实施,必将成为国内外同行学习、交流、参考的茶叶类行业标准。所以,相关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数据、术语、定义、用语,是在兼顾相关标准、学术要求、行业共识的前提下,尽量结合产地实际需要确定;

  3、增强操作性和引导性:以“蒙顶山茶”传统名优茶、大宗茶为主体,兼顾创新产品和市场趋势,拉开产品梯度档次,适当增加产品名称,适应不同消费需求。新增产品名称主要参考业内相关名称、产品主要特征、企业生产习惯等因素,增强辨识度、操作性,用标准引导企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4、每款产品研制一个实物标准样,按照一级品研制,特级和二、三级上下参照执行;

  5、新增“数码标准样”:根据日益发展的数码应用技术和市场需求,新增“数码标准样”,形成《蒙顶山茶》行业标准文本、实物标准样、数码标准样相互对照使用的体系,便于推广使用。

  会议第二阶段对承担研制任务的四川省南方叶嘉茶业有限公司研制的实物标准样逐一进行感官审评。即对照《蒙顶山茶》行业标准文本,对实物样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逐一评审。各位专家通过实物标准样和数码标准样认真比照、推敲,分别在评审表上写下了各自的评审意见。

  现场对《蒙顶山茶》行业标准已立项并发布征求意见的“绿茶”部分的蒙顶石花、蒙顶甘露、蒙山毛峰、蒙山春露、蒙顶山银毫、蒙顶山玉绿、蒙顶山香绿茶等7个产品,和已申报等待立项的“黄茶”部分蒙顶黄芽等5个产品、“红茶”部分蒙顶山红芽等6个产品,以及“花茶”部分蒙顶山飘雪等7个产品,共25个实物标准样进行了初步评审。

  评审座谈阶段各位专家各抒己见,主要观点:一是实物标准样品质水平总体偏高,虽然有利行业提升,但对企业压力较大,不利于实施推广,建议适当调整降低水准;二是新增桂花红茶、兰花茶、玫瑰红茶产品是亮点,也是当前市场热点,有创新和超前意识;三是建议充分利用各个等级的鲜叶原料,适度调整嫩度等级;四是与种植结合,标准样应尽量采用当地茶树资源品种加工,不使用特殊茶树品种加工。

  专家评审的具体意见将由研制单位详细登记汇总,并按照合理建议进行实物标准样质量调整。

  陈书谦副组长向与会专家简要介绍了制修订标准的相关情况:

  1、因国家职能部门重大机构改革,延误了时间。机构改革完成后在省、市、区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于去年10月上报了“修订《蒙山茶》国家标准立项报告(项目编号2019103025)”。今年3月9日,主管部门网站发布消息:“未通过。理由: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正在调整,等相应调整方案明确后再行考虑。”

  2、《蒙顶山茶》行业标准第1部分:基本要求、第2部分:绿茶和《蒙顶山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三项行业标准文本已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进行了行业内公示征求意见,原计划今年3月下旬评审,因新冠疫情推迟至7月中下旬;

  3、《蒙顶山茶》行业标准第3部分:黄茶、第4部分:红茶和第5部分:花茶的初稿和立项报告已提交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按照供销总社文件要求于7月底上报行业主管部门。

  蒙顶山茶制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区市场监管局二级主任科员梁健发言:首先感谢各位专家不辞辛劳为蒙顶山茶贡献力量,介绍了名山区政府高度重视《蒙顶山茶》行业标准建设,今年写进了“名山区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每月上报工作进度。希望制标专家组及各位专家继续努力,为《蒙顶山茶》行业标准建设尽早画上圆满的句号。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