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文化里的哪些内容值得大力保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行业报告】2020济南茶叶市场商户经营情况调研报告

站在流通领域的节点上,看茶产业的上游和下游,我们更容易看清产业结构和发展脉络。在流通领域逐渐去中心化的今天,批发市场的作用在减弱,但行业责任却一点也没有变化,就是让好茶流通起来,让更多的好茶走出产区,走到消费者手中。

济南茶叶集团总经理  刘勇

目录

一、前言

1.1调研背景与目的

1.2调研的对象与内容

二、调研基本情况

2.1商户基本情况

2.2商户复市情况

2.3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4各茶类的价格变化

2.5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经营情况对比

2.6商户采取的措施

三、研判与思考

3.1思考一:流量都到哪里去了?

3.2思考二:消费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改变。

3.3思考三:内卷化&破圈

3.4思考四:Z时代

四、2021前瞻

4.1  加速迭代

4.2  大IP时代

五、几点建议

5.1 学习!

5.2 练内功

5.3 喜欢它!

5.4 融入网络

六、大家的话

结尾

参考文献

特别鸣谢

一、前言

1.1调研背景与目的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大概谁都没想到,2020年会以另外一种方式来临,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打乱了原有的节奏……这是个无数人希望能重启的一年,也是个考验与机遇并存的一年,它在我们的期待、痛苦、感动、抗争、泪水和汗水中就这样一下过去了。  

2020年我国茶叶经济指标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茶行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春茶采收受阻,流通受限,批发市场、茶城封闭,复工延长,线下流量锐减,经营管理遭遇到巨大挑战。许多人说,从来没有如此热切期盼未来与改变,是因为2020,我们走得太不容易,太难了。

作为产业中流通领域的前哨阵地,批发市场(茶城)同样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封闭市场带来的商户租金压力;疫情防控常态下造成的流量下降,仓储、物流、运输等环节带来的不利因素,以及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市场保守情绪,都对市场商户的经营活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经营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

为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局面,济南茶叶集团、济南市茶叶行业协会积极推动各项复工复产政策,减免租金,复商复市,问计问策,帮助市场商户携手共渡难关。我们启动了《2020年济南茶叶市场商户经营情况市场调研》以期发现商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诉求,全面了解市场商户面临的挑战,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破解商户实际的经营困局。

1.2调研的对象与内容

本次调研主要面对济南茶叶市场内的近500家商户,主要就商户的经营门类、模式,疫情期间的经营情况,复商复市情况,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瓶颈,开展线上经营等问题进行调研。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商户调研的方式。共收到有效调研抽样问卷317份,抽样比在70%以上。符合统计学上研究结果对样本数量的要求。

(关于样本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PDF)袁建文, & 李科研. (2013). 关于样本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统计与决策,1, 22-25. )

二、调研基本情况

2.1商户基本情况

从调研统计数据看:


绿茶仍然是北方地区最主要的销售门类。

虽然绿茶的占比较过去有明显下降,但因为绿茶受众广泛,名优绿茶品类丰富,产品结构层级多,消费者知誉度高,所以主营绿茶的商户仍占近三分之一左右。

乌龙茶与红茶齐头并进。

乌龙茶和红茶近几年总体呈平稳发展趋势,特别是乌龙茶、红茶品种分类清晰,品质特点突出,带动了整体茶类的发展。例如乌龙茶中品牌化程度比较高的岩茶、凤凰单丛、台湾乌龙等;红茶中的祁红、滇红、坦洋工夫等,都在各政府、企业的推介下,专注发展地域品牌,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黑茶、白茶形成一定范围的圈子经济。

黑茶、白茶具有越陈越香的收藏属性,又加之这几年的宣传推广,所以在北方销区形成了一定的藏茶的圈子。特别是黑茶里的普洱,因为有浓厚的传续文化,深得收藏市场青睐,形成了稳定的品茶、藏茶圈子。

花茶的商户占比下降,花茶品牌逐渐集中转型。

随着多茶类、茶种的流通,原有花茶、绿茶平分天下的局面逐渐消失。虽然主营花茶的商户减少,但花茶经营户却向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向内重视传统工艺,提升品质;向外摆脱花茶固有的营销理念,挖掘新卖点。加之北方地区固有的消费群体,花茶仍是北方地区最主要的茶叶品种之一。

2020年济南茶叶市场商户经营方式统计


市场商户仍以批发为主,品牌商户略有提升。

从调研数据看,问卷调查的317户商户中,有四分之三的商户仍是以批发为主,占比73.82%。可见,在批发市场(茶城)范围内,商户的主要经营思路和模式还是以批发为主。这部分商户大多是在市场经营十多年,跟着改革开放、市场发展一路走来的老商户,有着固有的批发渠道和客户。

2.2商户复市情况


从市场复市后商户的开店情况来看,有35.33%的商户在26号复市当天就开门营业,有48.58%的商户也在其后的三月份开业,两者总计83.91%。可见,商户对于复商复市的迫切需要,一方面长期封闭带来的经营压力巨大,另一方面长期隔离带来的市场对茶的需要也是迫切的。所以在市场复市初期,出现了一波茶叶销售的小高峰,这一点在《济南市场疫情期间春茶经营情况调研报告》中有具体论述。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复市之前仅有4.73%的商户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了线上经营活动。即使是市场复市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通过线上手段进行经营活动的比例也只占28.16%。不足三分之一。这与现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见传统批发市场内商户的经营模式守旧,经营策略固化,没有与高速发展的时代特点紧密结合。

复市后商户积极采取疫情防护措施,所有调查样本都采取了防疫措施,其中戴口罩和消杀排在前列,分别占比87.66%和75.33%。有一半以上的商户(60.13%)在复市初期,不进行品茶活动。


2.3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从调查数据看,疫情后商户经营活动遇到的问题比较集中,在所列七项困难中,其中“到店人数减少,客流量减少”和“订单减少,经营成本增加”被选最多,在317份调查样本中有290个样本选择了“到店人数减少,客流量减少” ,有250样本选择了“订单减少,经营成本增加”,分别占比高达91.77%和79.11%。

可见在商户的经营活动中,“流量减少,订单减少,成本增加”这是疫情后批发市场商户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

应该说,从长远来看批发市场(茶城)并不是永存的,其为新的流通、交易方式所替代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茶叶流通体系的多样化是大趋势。虽然现阶段茶叶批发市场(茶城)的地位不可替代,但经由率会有所下降,其所承担的功能、交易的形式以及与其它渠道之间相互的关系在不断变化调整。

所以,批发市场(茶城)的流量减少是长期趋势,只是今年疫情加速、加剧了这种变化。面对这种长期趋势和短期剧烈变化如何应对,是摆在市场商户面前最重要的思考方向。

2.4各茶类的价格变化


从调查数据看,复市后市场上的茶叶价格因品类不同、上市时间不同、经营模式不同,表现也各不相同。大部分商户因受到订单减少,库存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产品价格下降。另一部分因上市时间错开疫情高峰,受疫情影响小,或商户溢价权小,产品价格变化不大。另有少部分茶叶品种因春茶季采收受阻,造成市场稀缺,在一定时间内价格上涨。


* 注:因黄茶、茶具所含的样本数量少,不具备统计学上的参考意义。

2.5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经营情况对比


从调研数据看,全年整体商户经营同比下降比较大。上半年下降商户达89.59%(其中严重下降一半以上的占比25.24%),下半年下降商户78.86%。但总体来说,下半年随着复工复产的推动,经营环境趋稳,商户的经营活动逐渐恢复,经营状况出现了好转。下半年较上半年经营有所好转的占比59.05%。有2.84%的商户(9个调查样本)能够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改变营销模式,利用新媒体线上手段等出现了逆势上扬。

2.6商户采取的措施


从调研情况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高居榜首占75%。可见疫情的影响会一直持续,并渗入到生产消费各个环节,形成常态化;其次“减少进货、降低库存、维持现金流”紧跟其后,占比65.51%,可见市场的保守观望情绪很高,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行业背景下,维持现金流是降低风险的做法;“精简人员”和“尝试线上投入”分别占比31.96%和35.76%;而“新媒体宣传”方面的投入则最低,占比22.78%。这与疫情期间蓬勃兴起的线上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选择保守的样本多,选择改变、尝试的样本少,这是批发市场(茶城)商户经营的特点。

三、研判与思考

统计学不是严谨科学,而是科学的工具,是通向科学真相的桥梁。调研数据本身虽然不能准确代表茶叶消费市场整体的经营情况,但站在流通领域节点——批发市场(茶城)的角度上,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得到一些信息和观点,从而引发我们对于整个茶产业的思考。

从调研数据看,疫情影响下加剧变化的批发市场(茶城)的流量减少,订单减少,成本增加等问题是表面现象,现象背后代表的是市场商户经营模式固化,营销手段单一,缺乏网络时代新消费环境下的学习、改变和尝试。

新经济下加速变化的外部消费环境与茶城商户固有的经营模式之间的矛盾将是未来流通领域最主要的矛盾。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不同角度来对新的消费环境和和新经济模式进行一些讨论和研究,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帮助大家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找到新的增长。

3.1思考一:流量都到哪里去了?

从调研和走访的情况看,商户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流量的下降问题。而茶商的经营模式过度依赖实体流量,经营方式相对单一,是症结所在。

首先,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茶城)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被新的流通、交易方式所替代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所以,批发市场(茶城)流量的减少是一种长期不可逆的趋势。2020年的疫情只是加速了这种变化。

其次,茶行业不是夕阳产业。在中国,茶叶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群体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减少。虽然消费方式和消费倾向在不断变化,但整体的消费体量没有变化,甚至有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喜欢上茶文化,喜欢上了喝茶。喝茶,既能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又有着独特的人文意义,可以说,只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还在,中国的茶产业、喝茶的人群就不会消失。

所以,基于上述两点,消费群体体量没有根本性衰减,而流通领域批发市场(茶城)的辐射流量却在逐渐减少。那我们就要问,流量都去哪里了?那些喝茶的人,不是从批发市场直接买茶或者从批发市场延展的渠道中买茶,那茶是怎么走到消费者手中的?我们搞清楚这一点,对于我们茶城商户在方向性思考上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前计划经济时代,商品匮乏,物流不发达,茶叶需要一个个枢纽(节点)来完成商品流通。批发市场(茶城)就是一个大的节点,街边的零售小店就是一个小的节点。中间可能有若干批发商节点。这些节点形成单向的线性流通关系,保证商品的供应。那时候消费者往往很难越过身边的节点,去上一层节点或枢纽去进行商品购买。

但随着大物流、大流通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介入,单向的线性结构被打破,演进成了高效复杂的网状结构。商品和信息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互联互通的时代,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个体或组织只要愿意都可以成为商品流通中的节点。所以我们看到了微商、看到了直播带货、看到了种草经济、饭圈经济等等。

现在你想买茶叶,你可以去门口的超市、商店(传统渠道),你也可以直接上淘宝京东(网络平台),甚至你可以问朋友,你在喝什么茶,他就把链接发给你了,或者他直接微信给产区的茶农朋友,没几天快递的茶就到了。即使你的这个朋友不是做生意的,也不搞茶叶。但这一次他充当了商品流通的节点。甚至,时间久了他可以直接联系厂家或产区茶农,就依靠这个开直播,朋友圈发图片,在社区里建个群,他就成为了一个商品流通中的节点。这一切,在网络时代,就只需要一部手机,它就可以接入社会商品流通的大网络。

结论:商品流通不再是线性流通,而是呈复杂的网络节点分布。流量不在依附于某个线性枢纽或节点,而是打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个体。去中心化是这个时代的特点。

3.2思考二:消费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改变。

流量散落的另一个原因是消费方式在变化。

原来茶叶消费场景是这样,我想喝茶,我有需求,然后我就去找能买到茶的地方,要么去A店,要么去B店,或者去C市场,就只有这几个选择,我得去找茶,是人找物。现在不同了,我除了ABC之外,我有网上的成千上万的店可选,身边的每一个朋友都可能给我推荐、安利。不再需要人找物,所有的物都在你的身边,都在屏幕的背后,触手可及,你随时可以支取。例如:你在朋友圈里发一个信息说“我想买茶”,预计你会收到很多留言。这就是现在的状况。

另一方面,消费观念也在变化。我们老一代的消费观念是“有没有”,我想买这茶,这家店有,其他地方都没有,谁控制了渠道谁就赢了。再往后的消费观念是“好不好”,大家都卖茶叶,我的比你品质高,比你的好喝,比你的性价比高,我就能卖的好,这个时候谁的产品好谁就赢了。现在,光靠渠道和产品已经不行了。现在的消费观念更倾向于是“喜不喜欢”,他们可以花上千块买一双球鞋,致敬偶像;他们可以宅在家里吃泡面,但却在自己明星的直播间里挥金如土;消费行为不再是客观判断,而是主观判断。消费者消费的不再仅是商品本身,而更多的是商品背后的意义,是购买时的那一份小确幸和满足感。

还有一种奇怪的消费现象叫“盲盒经济”。这是一种将玩具产品包装于一个盒子里,消费者购买的时候不知道盒子里具体是哪一款产品,只有打开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抽到什么产品的消费模式。就这样一种新的消费场景,泡泡玛特2017年至2019年期间,营收分别为人民币1.58亿元、5.14亿元、16.83亿元,近三年的营收增幅分别高达80%、225%及227%。实体流量在逐渐衰减的现在,新消费形式却蓬勃向上,以惊人的速度。

以前我们认为,我们要先确定要消费的产品,然后进行筛选比较,最终才能完成消费行为。但现在,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买的具体是什么,我们就进行了消费行为。

消费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改变。

结论:消费渠道的多元化,让消费场景随时随地可以发生,消费的目的和意义也发生着变化。我们就应该甩开历史包袱,去拥抱新渠道、新市场。刻舟是求不到剑的。

3.3思考三:内卷化&破圈

内卷化是一个学术名词,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在经济领域,可以指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只能向内竞争,无法突破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呈现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状况,叫做内卷化。茶叶行业就是严重的内卷化。

近二三十年,茶行业享受中国发展的红利,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产品结构、消费结构的稳定,茶叶产能趋于饱和,产业增长遇到瓶颈。近几年茶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品牌建设、成本控制、工艺创新、题材热点、文化属性的挖掘等等,延展出了像大师做、头采、山头、小产区、高杆、单株等诸多营销概念。这些营销思路无疑都指向内部竞争关系,而且也都逐渐呈现疲态。

打破内卷化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破圈,打破行业的界限和思维,在生活中找到消费者消费的真正意义。所以在2020年我们看到故宫文创、国家博物馆、美术馆、人民文创、三联生活周刊、罗辑思维、天猫新文创、有品、严选等这些流量IP都涉足了茶领域,他们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茶行业,但他们却都获得了非常不错的销售成绩。

圈子已经被打破,“狼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商品本身不再是行业的界限,故宫、国家博物馆、美术馆,不再仅仅是一个场地;人民日报、三联生活周刊也不再仅仅是一份刊物,天猫、有品、严选也不再仅仅是一个网络平台,他们的背后是一批有着共同认知属性的活色生香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中有一种形而上的认知感和归属感。

也许你会说,有些人看重意义,但总有一些人只关心商品本身吧?就算我没有那些所谓的认知感和归属感,我只是做最简单的茶,好喝的茶,也会有人喜欢吧?让意义的归意义,让实用的归实用,我还是能卖好茶叶吧?其实,实用和意义本就是一件事的两个面,不可分割。你卖的每一款茶,你的每一次销售,都是你对茶、对茶叶消费认知的体现。

破圈,就是创造新的消费场景。破圈,就是走出原来产业的框框,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去开辟疆域。比如,你在吃饭的时候,觉得饭店的茶还不错,菜单上就有二维码,你就可以直接下单,送到家里;你住酒店,你觉得客房里提供的茶还不错,你就可以直接进入酒店APP,购买酒店同款;任何有流量的地方都是你接入商品信息的切口。

结论:圈内的生意会越做越难,因为高速路再宽,也无法阻止因为车太多而堵车。最好的办法就是来架直升机,跳出平面,飞到天上,看哪里有需求就直奔过去。

3.4思考四:Z时代

2020年最火的词语之一就是“后浪”,所谓后浪就是指1995—2009年出生的这届年轻人,也称Z时代。

有数据显示,我国Z时代群体活跃用户规模达到2.75亿,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从认识开始就接触互联网科技,并一直在拥抱高速推陈出新的新兴业态,对互联网有着天然的依赖。Z时代这届年轻人的成长正赶上中国经济的腾飞时期,物质生活富足;而且普遍是独生子女家庭,成长受到父辈的关注程度高。有着鲜明的个性,重视消费体验。他们是中国未来新经济、新消费、新文化的主导力量。

下面我们对Z时代年轻人的消费态度做一些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一些参考。

首先,颜值主义。

当下时代,“颜值即正义”是普遍认知,对颜值的要求也体现在生活的各方面中, CBNData《2020消费态度洞察报告》指出,有64%的消费者会购买包装更吸引人的产品。那些有设计感、年轻元素、有文化属性的包装设计,往往能在第一时间赢得消费者。

其次,主观消费。

Z时代的消费者更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付费。这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消费态度之一。他们会因为一个文案、一句话、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想象,触动了心弦,从而进行消费活动。主观意愿而非客观需要在消费因素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第三,轻养生。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下,这届年轻人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年轻人更注重健康,轻养生已经成为了势不可挡的消费趋势。在奋斗的同时,这届年轻人一点也不亏待自己。

第四,追随KOL。

KOL,就是意见领袖。这届年轻人有自己追逐的理想信念,他们会追逐和自己三观一致的偶像和意见领袖,有数据表明,有70%的年轻人会愿意购买“爱豆(英文idol的音译)”周边及同款产品,或者其代言推荐的产品。Z时代群体还偏爱跟着KOL直播种草。

最后,爱国。

Z时代出生成长与中国经济和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增长的红利,大多数没有经历严重的物质短缺,便显出了强大的爱国热情、文化自信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此次新冠疫情期间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抗疫,更加强化了国人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反应到消费上就是“新国货”、“新国潮”概念的兴起。

结论:这届年轻人终将成为这个社会的消费担当,茶行业,虽然有很大比例的60后、70后、80后固有消费群体。但不可否认,这届年轻人终将取代他们,成为新茶文化的消费主体。无论你是生产企业、渠道、还是终端零售商,你的最终目标一定是他们。所以,谁先一步了解他们,谁就先一步了解未来。

四、2021前瞻

4.1  加速迭代

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商业环境的迭代,2021年这种迭代会继续加速。2020年你所遇到的那些看不懂的新词,所遇到那些你想不明白的消费现象,所面对的那些茫然无措的焦虑,所面对的各种风险和压力,2021年依然会存在。不但存在。而且会以一种加速迭代的形态高速演进。种草经济、盲盒经济、饭圈经济、直播带货、联名文创、新国潮、懒经济、宅经济,这些将一种加速的形态,迅速成长。

即使你在传统经营模式中一点也没有犯错,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努力的经营,更认真的做产品。但随着新商业环境的到来,你仍然会感到越来越吃力,越来越困惑。

就像一个人再努力的骑自行车,也不可能追上时代的火车。“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4.2  大IP时代

2021年茶行业的另一个趋势就是大的IP流量的涌入。随着线上经济的发展,新商业业态的形成,拥有头部流量的IP入口将更广泛的落地。无论是直播带货、联名文创,还是社区团购,这些流量会逐渐渗透到茶行业中。2020年,央视的“小朱配琦”带货湖北茶。直播间2小时 1546万人观看,10500罐湖北恩施玉露秒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推出“抖音有好货,县长来直播”春茶专场直播活动。三场直播共销售茶叶20.4多万件,销售额超1329万元。八马铁观音携手罗永浩直播,累计观看人数62.8万。三分钟就卖出了80000盒八马茶。还有像故宫文创、国家博物馆、美术馆、人民文创、三联生活周刊、罗辑思维、天猫新文创、有品、严选这些IP流量入口,也都将继续渗透茶行业。

茶行业将从流通时代进入流量时代。

五、几点建议

5.1 学习!

学习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学习加叹号。

以前学习是为了考试,为了职称,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学习,就是为了生存本身。你现在不学习各种手机APP,不学习支付宝、微信支付,你不学习共享单车、滴滴打车,你不学习那些新词汇、新思路、新观念,你能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

2020年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市场商户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社交平台或社交软件,获得客户消费者的比例仅占27.99%。有72.01%的商户还不能有效利用网络手段进行商业活动。

疫情期间您有没有通过线上/社交平台,获得客户消费者?

学习互联网应用不是为了娱乐休闲,陶冶情操,更是商业互动的工具,是营生的手段。

所以,2021年,一定要学习,要不断学习,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研究新的商业环境,学习新的营销思路,建立终身学习的目标。这是你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发展时代要做的最重要的事。

5.2 练内功

这里面包含两方面:

一方面要积极维护客户渠道、严格店面制度、完善进销存管理,增强员工服务意识等等。可以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每个企业、商户都是一次大考,考验的是内在的管理能力、外在协作能力、及时反应的能力、客户渠道的维护能力、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等等。练好这些内功,可以增强商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加强茶文化、茶科学的普及。以前以价格为导向的市场销售是这样,“这款茶260,旁边的那一个好一点330,这里面这个更好540。”现在不能再这样了,我们要告诉我们的渠道商、消费者,这款茶好在哪里?他工艺上、历史上和其他茶有什么不同的意义,我为什么喜欢这款茶等等。这些人文意义上的知识,也是练内功的一部分。

5.3 喜欢它!

调研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商户对于茶叶经营的认识是这就是一门买卖生意,进货卖货赚取利润,和卖土豆、卖板凳没什么区别。实在这个不赚钱,我就去干别的。但在消费高度信息化、个性化的今天,这种思路要警惕了。

一定要对自己经营的茶有足够的热爱,一定要对茶行业有足够的喜欢,这样你在网络中展现出来的才是一个茶人的样子。喜欢和热爱是无法掩饰和伪装的,是可以互相感染、引发共鸣的。喜欢和热爱是有力量的。而且茶产业、茶文化是有着足够深厚的外延和内涵,值得你的喜欢。京东今年的口号:不负每一份热爱。就是迎合了这种消费倾向。

5.4 融入网络

调研中我们发现,2020年之前,大家其实还觉得做生意并不一定要用到互联网,当然年轻人,学得快,可以搞一搞,老商户学不了,也学不会了,就用老方法再撑几年。

但2020年之后,我们发现,再不融入这个网络化的世界,生意可能就越来越难做了。融入网络倒不是说一定要开淘宝、上京东、做网店,而是要将你的经营充分融入到这个信息时代。

举个例子:朋友圈是否可以发产品,好一点的可以来点图文创意;是否可以开个微博,上个头条,把自己的产品信息发上去,拍一点抖音介绍下自己的店铺。在社交平台上多一些相关的互动和宣传,把你对茶的理解,你对茶的热爱和喜欢,告诉更多的人。在逐渐的融入这个网络环境的过程中,你才能慢慢的体会和找到思路、想法。

往前走总比坐在店里等要好一点。

六、大家的话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进出口和旅游业,宾馆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茶叶行业有坚守者,守出了一片开阔的天空,只要坚持坚守,就会有希望,就会有收获,2020年天裕泰茶业公司业绩不降,而且是增长,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成绩,这要感谢茶叶批发市场的管理者,领导们,感谢我员工们的辛勤努力,更要感谢我的客户朋友们,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2021年我们有整体规划,我们会把更好的产品,更新鲜的茶叶,呈现给我们的朋友们和顾客们。

济南天裕泰茶业有限公司

俞标

2020年的“不易”已经过去,只需铭记,但我们要保持初心。相信党和国家的治理、修复能力,以韧性应对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变也是一个“不易”!2021年疫情终会过去!冬天终会过去,春天会再来。坚守茶行业,坚持则有万水千山。

润湘茶行(高马二溪山东运营中心)

李雄

2020年我们少了一些流动客流,少了一些线下品鉴,我们以自媒体,微信圈的宣传做推广,公司品牌方的大力宣传,也得到很多消费者与经销商认可!对于2021年,我们会以品牌的优势做文章,比如自媒体的爆光度,茶品质的挑选,让消费者无后顾之忧,做一些比较爆款的产品来推动销售,比如产品的文创类,产品的质量的突出性,只要坚持好品质,坚持好口碑,做好产品的创新性,就能做好市场的销售。

雨林古树茶

陈培坤

2020在疫情的促拥下紧张的发展,艰辛的一年也悄然流逝。如今,迎来了2021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会保持不变的做茶初心,以及保持良好的茶叶品质,变动中的,是我们企业欣欣向荣的发展脚步,我们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感谢市场领导给予华羽村的鼓励,支持让我们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我们也会关注国内外形势,将工作向前推进。

新的一年,我们会继往开来,展望未来,创造更好业绩!

“华羽村”白茶

杨自典

光阴岁月催人老。岁月如梭似剪刀。又是匆匆的一年过去了,回首2020年,我们一起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这一年全国乃至全球都在与这个病毒作斗争,很多人经历了生死,所有这些更让我们懂得去珍爱生命,注重健康。很高兴也很荣幸的作为一位茶人,为了给大家奉上一杯好茶而一直在努力,在这个经济大势不乐观的情况下,我呼吁大家首要关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坚持一杯茶。

茗静轩茶行

济茶协普洱茶专业委员会会长·崔丽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从起初的恐慌到后来的顽强不屈、患难与共。我们勇敢克服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坚守茶行业,带头复工复产,在保证安全防护的同时,弥补了因疫情带来的业绩损失,全年营业额不降反升!这不仅仅是从业人员的成绩也是市场管理者对我们每一家商户的支持和保护。展望2021年,我们终将战胜疫情,迎来更好的明天!

福建省安溪泉德利茶业有限公司

陈木艺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包括茶业在内的传统产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这并不会改变未来茶叶消费的增长态势。我们秉承內强素质,外塑形象,以质求存的经营理念,告别2020,迎来万象更新的2021,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阳光铺路,携手同行!

坦洋工夫北方联合会

池华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2020年,新冠疫情对国家是一种磨难,同时也是对人民团结的一次大考,对社会各行业发展的一种考验。坚韧的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社会秩序有条不紊的恢复。疫情中,我们看到更多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人和事。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让祖国上下更加的团队奋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苦难终会过去,未来也更加美好。经历苦痛,我们提升自身能力,可以迎接更强的挑战。我们有国家为脊背,挺直身板、团结奋进,做好本职工作,坚守行业准则,事业健康发展,共迎美好未来。

中吉号普洱茶华北运营中心

卢金亮

结尾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这是崔健在《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中的一句话。疫情让新经济迅猛发展。正如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的,很多商家从计划经济时代就开始在济南经营茶叶,经历了市场经济大浪淘沙,经历了大物流、大流通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批发市场到品牌发展的转型,享受了每一次变革的红利。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他们感觉到了局促,因为更新太快了。从刚开始的淘宝网店、到京东天猫,又到微博、头条、再到微商、网红经济、直播。疫情让不少茶叶商家开始冷静思考,自己在未来是否应该有新的布局。随着越来越多的边界和门槛被打破,“数字化”红利早已从局部扩展,倒逼社会开启一种全新常态。

最后,凛冬已尽,万象更新。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气象。

参考文献

1. 关于样本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PDF)袁建文, & 李科研. (2013). 关于样本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统计与决策,1, 22-25.

2. 白玉英.农产品流通中批发市场建设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07.

3. 蔡荣.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理论与实证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4. 管璇悦:人民日报:期待更多“破圈”效应. 《人民日报》( 2019年11月08日 11 版)

5. “种草经济”崛起,窥见时代变迁中的“新消费”《文汇报》.

6. 马钺:对话王宁:泡泡玛特就是代沟本身。字母榜

7. 邓增永.走出茶叶批发市场[.茶世界.2008,8:32-35.

8. 只做线上,一款19.9元的冷门铜摆件,一年卖出450万《电商报》

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流量时代的阅读更有深度。《人民日报》( 2020年06月16日 04 版)

10. 任声策:调查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企业复工和经营的影响《经济观察报》.2020.02.22

11.海恭剑,姜仁华,陈富桥等.我国产地茶叶批发市场的现状与发展探讨,中国茶叶.2017.6:32-33.

12. 企业有何困难诉求?请填写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广东制造业企业影响调查问卷。《21世纪经济报道》.2020.02.04

13. 朱仲海.有破有立转型升级——浅析我国茶叶市场的发展之路[刀].茶世界.2016,2:33-35.

14. 张涛:2021年经济展望(一):中国经济疫后的返途。《财新网》.

15. 南方日报:“种草经济”值得警惕《南方日报》2019.05

16. 吕文君,陈霞.加快新昌中国茶市电子商务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思考刀.中国茶叶加工,2016(03):61-63.

17. 2020济南市场疫情期间春茶经营情况调研报告.《济南茶叶集团》

18. 张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滁州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例[刀].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4)

19.《2020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20.杜金富《价格指数理论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3

21.Z时代来临,如何打破圈层,理解消费主力95后的商业逻辑投中网 2019.1

22.《2020Z世代消费态度洞察报告》.CBNData 2020.08

特别鸣谢

本次调研分析由市场管理科组织问卷调查,得到了市场商户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大家一起讨论,献计献策,分析研判。就当前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想法和建议。

在此特别鸣谢参与调研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济南天裕泰茶业有限公司

润湘茶行(高马二溪山东运营中心)

福建省安溪泉德利茶业有限公司

“华羽村”白茶

宏顺发茶具

坦洋工夫北方联合会

擒猴茶叶|含香茶叶

“雨林古茶坊”

福州榕泉茶业有限公司

中吉号普洱

茗静轩茶行

梵益茶

中益普洱

泓达堂陈皮

济南羽臣茶业有限公司

济南茶叶集团新媒体 图文编辑:老虎吃茶 果果

版权声明:

内容转自济南茶叶集团,以上文章旨在促进茶文化交流与研究,促进茶叶贸易发展与流通,欢迎各媒体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引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集八方智慧,论中国茶业趋势|“华茶会客世界”论坛在上海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圆满落幕

11月30日下午,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博物馆、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普洱杂志社主办,2019上海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承办的“华茶会客世界·中国茶业趋势论坛”在上海茶博会现场成功举办。


开放、创新、包容是上海最鲜明的品格,在中国坚持对外开放、自由贸易,实现国际化大背景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表示:纽约的时代广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上海的黄浦江两岸将来也要打造成为世界的“会客厅”。



世界八方来客,而“客来敬茶”是我国传统待客礼仪。本次论坛则聚集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商讨茶业的现状和发展等重要议题,为“世界的会客厅”略尽绵力。论坛以“主题演讲+圆桌论坛+互动交流”的融合形式展开,试图借力上海的城市特点,聚焦产业赋能、接轨国际、茶衍生产业等多个方面来深度洞见当下茶产业形式及趋势。


本次活动诚邀浙江大学茶学系博士、博导屠幼英,中国茶叶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朱珠珍,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舒曼,天弘基金副总裁、资深茶专家常勇,《普洱》杂志社社长罗洪波,《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央视纪录片导演王冲霄,《茶的国度》作者戎新宇,秦汉胡同创始人、董事长王双强,上海大可堂茶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蔚,深圳市华巨臣实业集团副总裁向飞、深圳市华巨臣实业集团副总裁林秋莲担任特别嘉宾,探索引领茶业之发展!


深圳市华巨臣实业集团副总裁向飞致辞



主题演讲


作为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嘉宾们始终关心茶业的现状、问题以及茶业的未来趋势。在“主题演讲”环节,大咖们在自己关注的茶业议题上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共同探索茶行业发展趋势,引领茶行业的发展方向。

(注:以下为嘉宾讲话的内容摘要,非全部内容)


中国茶目前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屠幼英

对此话题,我想谈三方面的问题:首先针对话题,目前茶产业的现状和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产能大、基础理论和应用加快、人口红利大。

再次,茶叶发展的问题。理论趋势和需求有了,怎么对接最后的一公里?这是现在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提点茶叶发展的解决方案思考。最好最直接可以解决茶产业产出、消费问题有三大块:茶护肤品研发,做出不同年龄层次喜欢的产品;民以食为天,扩大茶类食品市场;茶类日化用品的研发如防雾霾的口罩、除臭的袜子、过滤辐射的丝巾等。

希望茶产业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美好,让一片叶子成就更多人的事业,健康更多的人们.


2020年茶文化创意催生产业的新动能

 朱珠珍

我本身是学陶瓷的,我在茶艺博物馆的时间大概有十几年时间,我想说说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1.茶对于中国人意义非凡,集大雅大俗于一身。2.分享茶生活的四句话,“喝茶好,茶好喝,喝好茶,好喝茶”,体现了喝茶的好处和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3.2020年即将开启,如何催生茶产业发展,我觉得可以用“春天、健康、多元、融合、创意“”五个关键词概括,总而言之,用“文化+”“创意+”助力产业布局再升级。


中国的金融环境解读|茶与金融的多种可能性 

 常勇

我喝了20多年的茶,也喜欢人在草木间的境界。

我是从茶的爱好者角度来看问题。在我看来茶产业前景十分可观,茶客群应该朝“高端化”的金融工作者和“年轻化”的年轻人发展;第二,茶产业生态角色问题:茶商应该是供应链管理者、产品设计者、渠道建设和运营管理者、客户的服务者。第三,未来茶产业的场景判断:未来茶企业应该增加文化、增加科技,实现消费升级,未来茶企业一定要加互联网+金融+文化才可有持续发展的机遇。


中国茶从上海出发 

罗洪波

茶文化与上海这座改革开放桥头堡城市有着密切的连接,让我们了解到了茶与世界的密切性。

我想通过以下八点来和大家分享上海与茶的联系:上海让中国茶成为品位和时尚;2007年上海,普洱茶—云南大山里野蛮生长的粗枝大叶,也首次登上了大雅之堂,让世界重新读懂中国茶;上海正在成为世界的“会客厅”,让中国茶有了世界的视野与格局;同时中国茶也正在构建生态文明的世界样板;茶作为中国标志性文化符号,我们能不断感受到一种文化自信;与此同时,茶还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茶生活的“人文性”在不断完善,茶文化伦理正在在回归;最后,值得高兴的是,中国茶正走向复兴之路,在世界上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



圆桌论坛


2019年即将结束,岁末年初,又到了我们总结今年,展望明年的时候,面对当下的经济环境,很多茶人常常会问2020年茶行业会好吗?明年该做哪些调整?嘉宾们在戎新宇先生的主持下,以“华茶时代的趋势和未来展望”为主题展开圆桌论坛。嘉宾们各抒己见,为大家传达出行业的前言观察。

                    特邀主持人:戎新宇

中国茶文化和外国茶文化两者之间核心上、文化内核上有哪些区别?共通性?

舒曼:中国和西方茶文化核心不同在于茶道的概念不同,这是最核心的,也是最关键的。

(1)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茶道”,这是在西方国家没有的。中国茶文化从古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阶段一:药用;阶段二:食用;阶段三:饮用;阶段四:品用。

(2)差别还在于我们国家的茶叶是多样化的,六大茶类大概有上千个品种,不像西方国家集中在一个单一品种饮茶方面。

现在我们在讲茶文化的时候已经进入了品茶高级阶段,西方国家现在依然停留在饮茶的初级阶段,把茶作为饮料而已,中国更重要讲的是通过一杯茶如何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这是最大的不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当我们进入到品茶高级阶段有自己“以茶敬客、以茶雅致、以茶礼人”的东方思想,在西方国家是不认同的,茶文化如何走向世界,实际就是瓶颈的问题。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是如何思考和讲述中国茶故事或者挖掘中国茶与世界茶文化的?

王冲霄:刚刚大家谈到了价值观的输出问题、传播问题,我个人的想法可能和很多朋友不太一样,我觉得在今天全球的语境下,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要很谨慎才行。

茶,大家觉得喝的很舒服,通过形式感形成的氛围让大家慢慢接受背后的文化,这是自然而然的,不要太过强调。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借助央视大平台,讲茶的历史信息、相关知识,但还是尊重传播规律、纪录片的创造规律,是通过人的故事完成的,所以纪录片还得讲故事。

要尊重传播规律,比如说是影视作品就要按影视作品的规律做,不要因为题材、背后价值观很深刻或很强大就要忽视影视创作的规律。主观上不要太用力过猛地进行文化传播,往往会适得其反,一切顺其自然、自然而然地发生。

从影视作品、教育方式进行茶文化传播都是我们在不断摸索和探索的。秦汉胡同这些年在国学文化落地的教育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心得?

王双强谈茶文化的传播核心是用户逻辑。茶在传统时代文化纽带属性比较强,确实有中间的供应链和卖场终端,而现在终端越来越脆弱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未来中间环节的生存会越来越难,一线的种植会越来越好。

茶还应该有产业化的运营场景,茶的产业化还没有真正开始。

茶艺师的培训问题,现在这个技能的门槛越来越低,在线有各种各样知识,各种各样的师父带徒弟。这使得茶文化传播面临着新的困难。

茶出过许多优秀产品,但上“上帝”为什么不买单?问题出在哪里?

黄蔚众所周知大可堂是伟大的品牌,我大概总结了三点,与在座各位进行分享。

第一,“中国茶如何面向未来、如何走向世界”的课题很大。首先需要用世界的语言来经营中国茶,要用世界人民和年轻人听得懂的语言来诠释中国茶的魅力、对人体健康、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带来的愉悦感。

第二,积极大力拥抱品牌的时代。知识产权品牌化要做重点提升,在茶文化的推广、茶叶经营中需要非常主动地拥抱品牌时代的来临。希望大家在经营行业的时候要以品牌为先。

第三,积极号召以及呼吁无论从政府层面、法律层面能够对中国茶核心茶区、中国茶核心卖点进行保护。


互动交流


经过前面两个环节,大家对茶行业现状和前景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场内气氛十分活络,线上网友和在场观众积极踊跃,提出了不少问题,看看大咖们是如何作答的吧。


Q:中国茶又是中国对外的一张文化名片。如何能够让这样的文化名片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品牌城市做有机结合?再从一带一路的路上跨的更远?


舒曼:这个题目比较难,我们国家大多品牌都是公共品牌,都是政府掌控的品牌,企业掌握的品牌寥寥无几,他们想走向世界不借助政府公共品牌非常艰难。


文化的认同很复杂,茶拿水泡也是泡,中国人的泡法多讲究,要通过多少步骤泡完一道茶,最后还得玩水,什么样的茶用什么样的水也是中国独有的。不懂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外国人,根本品不来中国茶。



Q:近两年越来越多有饮茶的场景以及茶文化植入影视作品,对这一类影视作品、网上互联网视频会对年轻群体产生什么影响?


王冲霄:影视中出现茶的元素越来越多是一种现象,在影视行业里选择素材作为呈现,无外乎出于两种目的,如果在主剧情以外,脱离剧情或者与剧情并不是很相关选择的元素是奇观性、日常性。


什么时候影视作品里对茶的关注不仅仅是奇观角度出发,而是当茶成为大众日常的时候,中国茶才算真正走到大众当中。茶未来的方向无外乎几点,破圈跨界,走出茶圈以外。复古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创新的问题、如何吸引年轻人的问题,可能这是未来的方向。



Q:这么多年秦汉胡同培养了非常多的茶艺师,他们现在跑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用自己的方式做茶文化的传播。秦汉胡同做茶教育是如何做到茶文化教育的可复制?


王双强:其实这是中国文化有魅力的地方,永远有模糊地带,在这里你怎么想就是怎么样。茶一上升到茶文化就开始说不清楚了,我始终坚持茶确实是两类:


(1)偏于品饮功能,还得回归产业、由外向内为主的创新。今天的面膜、今天的贴身穿着、牙签、口香糖和茶相关的市场做不大,不代表明天后天做不大,所以未来茶巨大的机会在这里,那种产业大了对茶艺师也有好处。


(2)侧重文化层面是系统的问题,茶文化意义上的传播首先要建立在系统的社会场景搭建基础上。


找到茶文化的解决方案其实就是让文化照进生活成为生活现实,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一旦有了盈利的模式就会用户,有了用户就把文化留住了。



Q:未来茶道怎样融合?5G时代的到来对茶行业会有怎样的影响?


黄蔚:这一点可以举大可堂的例子,现在我们把品牌按照定位分成黑标、橙标、绿标。


黑标系统差不多在40岁以上的老茶客人,对普洱茶有非常高的认知。橙标系统座落在上海中心大厦38楼的宝库大可堂,定位在25位到40岁的商务人群。除此之外,思考如果不喝茶的人群如何培养对的兴趣,所以打造了小可堂,是绿标系统,是针对不喝茶的人,大家去我们店铺可以看到拿到一杯类似星巴克一样的原液冲泡的茶,把普洱茶的杯卖茶和咖啡、新文创结合在一起。这也是在经营思路上的分享。




至此,“华茶会客世界·中国茶业趋势论坛”活动圆满结束。未来,华巨臣茶博会精彩仍在继续。将继续携手全球茶人,通过形式各异的茶事活动,为茶经济繁荣,茶文化传播,茶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精彩预告

12月2日  

10:00-12:00

茶文化活动区

非遗茶百戏·清水幻丹青


10:30-12:00

曲水流觞

知我意·知弥先生讲座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

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

普洱杂志社


办单位

2019上海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组委会


特别支持单位

上海茗约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

戎荣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大可堂茶业有限公司

秦汉胡同

理财周刊


特别支持媒体

茶悦世界

茶行业媒体联盟

普洱杂志社

是茶文化新媒体

大咖论道,赋能产业发展!2022川渝茶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圆满举办

7月8日,以“科技引领·产业振兴”为主题的2022川渝茶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第十六届重庆茶博会现场圆满举行。论坛汇聚一众行业大咖,共商川渝茶产业共享共赢的发展之策,共创川渝茶产业美好未来!

本次论坛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指导、重庆市乡村振兴局、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市茶叶协会、秀山自治县人民政府,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经作处处长谢宇;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政协主席倪林;安徽农业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安徽省科技厅原厅长、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线上出席);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国际茶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屠幼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组书记、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重庆市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徐泽;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曾亮;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向飞;奖研共生(深圳)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于进江;农夫山泉西部分公司总经理冯玉林;张氏制茶世家第六代传人、跃华茶业总经理张波;重庆皇茗苑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军、重庆市茶叶商会会长张才建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经作处处长谢宇在讲话中谈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新时代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成渝茶产业携手并肩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的绝佳时机。希望本次论坛能够集结领袖智慧,强化茶科技理论支撑,助力川渝茶产业提档升级,推进川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经作处处长谢宇致辞

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向飞表示,华巨臣茶博会进入重庆市场已经8个年头,始终看好茶产业与川渝文化、科技、金融、旅游、康养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借总书记关于“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东风,有幸邀请到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及贵宾朋友们,为推动川渝茶产业融合发展筹发展,助力千亿川渝茶产业做大做强!

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向飞致辞

主题报告

▲演讲者:宛晓春(线上分享)

安徽农业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

安徽省科技厅原厅长

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绿茶健康功能与现代化加工技术与装备

绿茶,在我们国家是一个重要支柱,茶产业60%以上是绿茶。而重庆和四川是绿茶的主要产茶地,发展茶产业,对发展川渝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下面简单谈谈全国川渝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四化”想法:茶园机械化、初制智能化、精制精简化、拼配数字化。

二、推动生态茶园建设:提升茶叶的单产和亩均效益。

三、推进茶产业的绿色发展:从茶园到茶杯,实现全程可追溯的茶叶质量安全体系。

四、加大茶资源的综合利用:适度发展茶业的精深加工,开发新式茶饮,包括夏秋茶综合利用。

五、产学研合作:企业和高校院所加强合作,发挥人才科技优势,加强茶学科的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六、“三茶”统筹发展:以多业态的融合为导向,使“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如茶旅融合、茶博物馆、茶艺大赛,茶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

七、推进茶产业集聚发展:提升茶叶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建立+合作社、+基地、+茶农等新型产业合作模式。

▲演讲者:屠幼英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国际茶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茶深加工成果推动川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看到斗茶大赛这么多获奖的企业,这么多优秀的产品层出不穷,为我们川渝茶产业的发展感到非常欣慰。我想从三个方面跟大家交流一下:

一、绿茶的活性因子与功效: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因、蛋白质等丰富内涵成分和香气成分对人体有益。茶叶有抗氧化、杀菌抗病毒、防龋齿、增强肠道免疫、调节血脂血糖的代谢、抗过敏、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加白血球数量,预防胃溃疡,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功效。

二、国人健康现状:近几十年研究表明,人生病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过氧化和炎症,所有的医学都关注这两点:一个是抗氧化,一个是消炎。茶多酚能够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茶多酚有很好的消炎功能,对于常见的引起伤口感染的细菌,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

三、多元化的产品与美好生活的关系:绿茶产品要适合市场的需求,产品要多元化,生产方式要更加现代化,茶产业的业态要更加多元化。要把茶产业拓展为生态、健康、休闲产业,努力做茶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发展一二三产融合的成的效应。绿茶产业就是要开拓精深加工,开发像茶饮料、茶食品、茶日化用品、茶保健品等深加工新产品,产业结构不断丰富。

▲演讲者:王云

四川省农科院茶研所党组书记

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

如何挖掘川渝茶产业人才培养及引进为行业赋能

目前茶产业发展现状与高质量发展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虽然有宏观上的一些原因,包括政策、环境、区位、传统经营模式等,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市场的竞争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产品质量竞争就是科技核心力量竞争,而科技核心力量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如何培养茶产业高素质人才:

1、强化科技创新领军型人才培养:主要是从事技术研究、前沿科技攻关,学科创建,创新领跑研究等。

2、完善茶学体系:加大生产一线实用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这是国家特别强调的。

3、营销人才的培养:要把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格,主要是靠营销人才。目前懂业务、懂市场、能吃苦耐劳、心理素质好的营销人才很缺乏。

4、茶学教育要结合:如专业正规教育,大专,本科、继续教育等要与我们社会培训理念相结合。教学单位要与科研单位、推广部门、经营主体、工匠人才联合培训。

5、教育、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相结合:除了学知识、学本领以外,还要有综合素质、吃苦耐老精神、心理素质、营销手段、情商等。

在人才培养上,要特别注重这些方面的培养:人品和职业操守、合作精神、吃苦精神、科学的工作方法、综合能力。

案例分享

于进江

品牌营销专家

奖研共生(深圳)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

千亿级区域品牌赋能茶产业

现在我们更关注于把各地茶以及茶文化联合,未来也希望大家一起联合,为各地来梳理各地的产业和品牌。当谈到每一个当地茶,我们说中国的茶中名城,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有十大名茶,应该有十个名城和我们的茶画上等号。每一个茶,它的背后都有一个非常值得大家去探寻的城市。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为这个城市去创造带有故事性的插图。这些插图都具有原创性,具有当地的特色,每个地区包括我们看到西湖龙井,原来小皇帝杯子里有一个龙腾空而出,做得很有意思。把当地原本没有经过大家发掘的传统故事再次创新,形成新的内容。

我们未来更关注四种价值的定义,让大家共同联合。我们在深圳共同联合出了这样一个公司叫讲联共生,希望未来从学术高度和我们共同合作,也希望能够跟我们嘉宾,企业家们,一起做好中国茶,让大家更好为中国茶来加油。

冯玉林

农夫山泉西部分公司总经理

包装水饮料产业与茶产业的相互作用

正如著名的茶学家张大复所说,“茶性必发于水,水为茶之体,茶为水之魂”。包装水产业与茶产业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因为当消费者逐渐了解茶文化,不仅知道上者是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慢慢明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饮水下的道理。当消费者逐渐学会去评鉴茶香、茶色、茶味,一定也会去追求更好的水来冲泡上好的茶。茶水不分家,行业教育的深化,必须会促进消费者对好水配好茶的认知。

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企业,像各位在座的专家和同行一样,用更多的时间打磨好一个产品,以更加耐心的姿态与市场共同进步、成长。有的产品背后可能有无数的调研和访谈,而有的产品背后可能是几代人的努力和探索,这种带着匠人精神的产品,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更加稀缺,却更加需要的。相信更具匠心的坚持,一定会让包装水饮料产业与茶产业产生更多的正向相互作用,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让更多中国年轻人爱上中国的茶文化。

圆桌对话

1

主持人: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作为我们茶叶的科研代表,在关于推动川渝茶产业融合发展主题,今后有什么样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呢?

王云:本来川渝就是一家人,以前在一起干工作,搞科研。现在分家了,平常还是有联系和合作。我们川渝科技方面和徐所(重庆市农科院茶研究所副所长徐泽)要加强共同申报项目,共同开展我们整个产业链上关键技术、工艺技术等协同攻关;联合培养人才,多搞一些茶叶学术方面的活动,包括交流;互通有无,资源利用共享,成果共享。希望川渝两地能够结出科技之花,成果之花。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组书记、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

2

主持人:重庆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作为茶叶的科研代表,在以后关于推动川渝茶产业融合发展命题,有什么样的目标和方向吗?

徐泽:川渝要资源共享,人才共培;一定要发挥川渝茶园的优势,要建名优茶的产业带。突出我们到庐州、到重庆的永川、江津,一直到我们三峡库区,这是长江的资源保护,对长江母亲河的保护,我们茶叶要做出一定的贡献。此外,在打造过程中,对于生态茶,包括一些智能智慧茶叶的技术,要有一些创新研究。我们这个产业带上,有很多好的资源,一定要发掘好的资源。同时,还要把川渝茶叶的特色挖掘出来。

重庆市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徐泽

3

主持人:西南大学作为知名的茶高校,推动川渝茶产业融合发展这个命题,西南大学将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做出哪些举措呢?

曾亮:重庆、四川小叶种挺多的,包括品种也有,川茶二号的品种。在未来可以选出更多适合川渝地区共同发展的茶叶品种来,这就是咱们共有的茶树资源。在这次茶叶加工学习中,四川茶产业确实很大,相较于重庆来说,重庆这边做的一些科研工作是再加工的数字化、智能化,包括现在做的智慧化茶园的管控方面。川茶的大产业,重茶的小科技,咱们共同协力,可以发挥出更多的川渝茶产业的未来之路。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曾亮

4

主持人:作为四川茶企的代表,关于推动川渝茶产业融合发展命题,你们将会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提升呢?

张波:关于川渝一家,我们2002年在重庆就有自己的办事处和直营店。后面我们会加强这方面在重庆地区市场的投入,开设更多的体验店。对于提到的茶旅融合、一二三产业,在茶叶季的时候,可以邀请重庆到四川来,体验我们的茶文化、茶体验。最后,通过当地的政府打造区域品牌的时候,企业大多数的布点和更多宣传的跟进。

张氏制茶世家第六代传人、跃华茶业总经理张波

5

主持人:作为重庆茶企的代表,茶科技的发展,对于贵茶企有什么样的帮助和推动呢?

刘国军:2015年,县科委引进重庆农科院西南大学,重庆农机推广总站的专家,特别是农科院的科技特派员,对我们企业的引荐(茶树品种引进、生态栽培管理、茶叶加工技术、新产品研发)等方面,提供了很大帮助。通过短短几年时间,把我们企业从一个茶叶新手实现了在重庆小范围内小有名气,连续获得重庆市“巴味渝珍”金奖绿茶,今年更获得五星冠军绿茶,包括“中茶杯”十届、十一届的特勤奖,这些都是科技对我们企业的支撑,也是科技工作者对我们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重庆皇茗苑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军

主持人:最后问一下台上的五位对话嘉宾,你们对我们川渝茶产业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期许?可以用一句话分享一下。

张波:川渝家人,在共同、共建、一起共造方面有更好的工夫。

徐泽:川渝一家共同发展、共同强大。

王云:川渝携手共同发展,更加辉煌。

曾亮:西南大学将为川渝茶叶共同发展的人才、科技发力。

刘国军:川渝一家亲,共同做大做强茶产业。

渝见好茶·?共赏雅器

第十六届重庆茶博会

来源:茶悦世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