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俗是茶文化与民间风俗的

找到约62条结果 (用时 0.023 秒)

一杯茶的禅意

光洁而滢润的茶杯,是景德镇的瓷器,散在杯底的一撮茶叶,在沸水的注入下,向着杯壁飘散,随着氲氤的水气逸起,一杯无华的水里,开始漾起婺源绿茶的春韵。这个时候,茶芽在杯中是舒展的,嫩绿、轻盈而灵动,仿佛一朵花在打开花蕊……在安静的期待中,我总欢喜把茶杯的杯盖留少许缝隙,让绿茶的清香从杯沿飘逸,闭目闻香,心中就有了婺源山水纯生的气息。

在我醉心的一杯婺源绿茶中,不仅蕴藏着缭绕的晨雾,山野的露水,明媚的春光,还有南方嘉木的体味。而这些,都是内潋的,一如国画中的淡墨轻抹,不显山不露水,自然而顺畅。倘若做不到静心品味,这些都将悄无声息地从唇舌间溜走。这样的感受,让我每一次品茶多了一份情趣。品茶,我注重的是过程,独自一人或二三知己相聚,用素雅的青花瓷杯,泡上一杯绿茶,茶香氲氤弥漫,身心与话题都有了茶香的浸润。久而久之,我觉得婺源绿茶不仅耐泡,而且醇厚与香味都适到好处,一杯在手,便有了无声的牵绕,便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啜饮,不像有的茗茶,采撷时芽苞还未打开,茶品如米粒,却经不住泡,冲泡一二次就寡淡无味了。许是多年的品饮习愦,我对婺源绿茶有一种自然的亲近,而对婺源绿茶之外的“名贵”、“新宠”,也就敬而远之了。

如果剔除了诗意的包装与渲染,“明前茶”(清明前采摘的茶)、“雨前茶”(谷雨前采摘的茶)、“雨茶一级”,是婺源民间以节气对绿茶茶品的称谓。我觉得这是民间直白之中潜藏的智慧,简洁、质朴、纯粹,茶品对接节气,一听就能让人了然于心……“绿野盈眼,绿意在怀。婺源的味道,俨如一杯绿茶冲泡着,品味着,就有了四季春韵的舒展,就有了一年的闲适与恬静。”……“‘寥坞泉中水、鄣山顶上茶’。无论水还是茶,都是婺源的极品,却不是一般茶客所能奢求的,即使土生土长的婺源人,也需要机缘与境遇。”……这两段文字,是我在一篇名为《婺源的味道》散文中叙述的,语境中除了个人的情结,还有婺源山水的纠缠。“歙州茶生婺源山谷”(《茶经》),这或许是我读到对婺源绿茶最早载记的文字,却不知道怎样对茶这种从陆羽《茶经》中走出的植物,表达更为到位,只知道茶根深蒂固地紧扣着婺源人的生产生活主题,且经久地鲜活着婺源人生产生活的状态。一天之中就有“朝茶”、“午茶”、“夜茶”之说。“朝不可食,不可不饮”。早晨起来洗漱完毕,泡一杯绿茶,细品慢饮,让清新的空气与绿茶的清香沁入心脾;午饭之后,浓茶一杯,消食健胃。喝午茶与朝茶不同,讲究的是浓。夜幕降临,一杯香茗饮庭院,一天劳作的疲倦也就烟消云散了,也就有了一份惬意。“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清代诗人郑清之仅用十四字茶联,就给人们描述了茶礼的妙处。婺源人以茶为礼,不断提升生活品位。在婺源人家,茶礼、茶俗蔚然成风:饮茶习俗是“客来斟茶,双手捧上”,客到,主人第一礼便是上茶,情感真挚,朴素大方。贵客到、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等,讲究吃“粿籽茶”,还有“浅茶满酒”或“七分茶八分酒”之说。婺源风俗中还有许多都与茶有关:姑娘出嫁前要用最好的茶叶扎一朵“茶花”,出嫁时就在亲朋宾客面前沖泡,敬公婆和宾客。亲友姑嫂便围着这朵“茶花”,夸赞新娘心灵手巧。新人出嫁带给婆家一人一双的新鞋中,每一双都要放些干茶叶,取“茶叶年年发新枝,采(踩)不尽芽还发”的寓意。年三十晚,婺源人家要在灶前为灶司老爷备茶坐世。大年初一开大门祭祖宗时,先要摆上“桌盒”(内装茶点),再向祖宗拜揖、焚香、献茶。在婺源,茶还成了药的代词,婺源人去药店点中药,不直接说“点药”,而是说“点茶”;见人煎药时,也只能说是“煎茶”……婺源绿茶在历史上不同的年月,以馥郁的香气经久地缭绕着婺源人的记忆。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既是婺源人生活的开始,亦是婺源人生活的延续……

相传五代时,有一慈眉善目的方姓老妪在婺北浙岭头的茅屋中居住,每日为过往的行人挑夫烧茶解渴,长年累月从不间断,且不收分文。天长日久,人们都亲切地叫她“方婆”。婺源东北部的浙岭,系吴楚分源之地,冈峦相接数十里,一条十五华里的驿道蜿蜒盘旋,也是徽饶二州的必经通道。方婆辞世后,葬于浙岭边上。过往的商人、赶考的学子感其恩德,途经其墓时捡石堆冢,以报其恩。年复一年,方婆的墓逐渐堆成了高约六米、占地一分的大石冢,世人称为“堆婆冢”。明代诗人许士叔过浙岭,留下了“乃知一饮一滴水,恩至久远不可磨”的咏叹(《题浙岭堆婆石》)。

在婺源,方婆对民间风俗的影响深远,乡民以礼待客,以做好事为荣,在乡村一些山亭、路亭、桥亭、店亭设缸烧茶,不取分文。有的甚至帘旗高挂,上书“方婆遗风”四个大字。辛卯年春,友人程鑫文在城外金盘与鹤溪之间开设“德鑫园”茶楼,鳞瓦叠起,飞檐雕梁,虽然都是新建的,却承传了徽派元素,与山峦茶园村落进行呼应,颇具特色。我请书法家红灯兄书“茶道”条幅致贺,其用意不仅希望能够传承婺源茶文化,更要彰显婺源茶人的精神……在“德鑫园”品茶,尽管有多种品牌可以选择,我却对鑫文自产的婺源绿茶——“森学春”情有独钟……“茶”字的谜面是“人在草木间”,而“茶”却成了婺源人生产生活的谜语。我在几年前写《茶境无边》歌词时,就进行了引伸借用,记得歌词最后一段是这样唱的:人在草木间/茶境无边/每一缕茶香/都是自然生态的采撷/人在草木间/茶境无边/每一缕茶香/都是大地深情的致意……

“大家摘茶”、“大家摘茶”……茶鸟此起彼伏的叫声,在春天里掠过茶园,随春光流淌。这样的鸟声,是从婺源茶韵缭绕的村庄里叫起的,像一句句带有古韵与灵性的春之赋,集结在我的文字中。有了茶鸟的叫声作背景,我在书房里品饮的绿茶与写下的文字,都有了盈盈的绿意,心中不由蓄起了清明,仿佛时时都有一种自然的气息在传递。

……天/这样蓝/树/这样绿/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的安宁和美丽……我不知道席慕容当年写《禅意》的诗句时,是否有一杯茶相伴,这当然不是我猜度的本意。然而,我想表达的是,一杯茶的禅意与这样的心境是相通的。

(摘自2014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洪忠佩)

茶俗与茶礼关系研究

2021年1月,中国茶界又出版了一本新书《茶文化与茶健康》。这本书是由国家一级评茶师、浙江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科(园艺)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协全国首席科学传播茶学专家、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理事长王岳飞先生;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博士后、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员周继红女士;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博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哈德森医学研究所访问学者徐平先生共同主编。

此书经主编王岳飞先生授权,《北京茶世界》媒体平台已陆续对《茶文化与茶健康》一书的内容进行连载。3月6日,连载《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一章第一节——茶之起源;3月7日,连载《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一章第二节和第三节——历代变迁、产业萌芽;今天(3月8)日连载第二章第一节——茶俗茶礼;

茶俗,是我国民间风俗的一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中有着“以茶为媒”的风俗习惯。

茶礼,既可指以茶待客的礼仪,也可指聘礼的一种。在传统民俗的各种仪式中,如传统婚礼中“奉茶”“交杯茶”等仪式,以及子女以茶受聘的聘礼,均称为“茶礼”。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无论贫富,大凡家有客至,以茶待客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一、茶与茶礼

《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对内而言,表示对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之间的亲和礼让;对外而言,则表明中华民族和平、友好、亲善、谦虚的传统美德。

(一)待客茶礼

“以茶待客”是我国的普遍习俗,也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有客来,双手奉上一杯芳香的茶,是对客人的极大尊重。各地敬茶的方式和习惯大有不同。

1、历史性

有文献记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一带“客坐设茶”成为普遍的待客礼仪。

唐朝,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吟“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白居易《曲生访宿》称“林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李咸用《访友人不遇》记“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杜荀鹤《山居寄同志》说“垂钓石台依竹垒,待宾茶灶就岩泥”;等等。

宋元间,民间有饮茶附以果料的习俗,有客来,要在最好的茶中加入其他食品,表示各种祝愿与敬意。

2、区域性

“敬三道茶”。“敬三道茶”在北方大户人家较为普遍。有客来,进入堂屋,主人出室,先尽宾主之礼,然后命仆人或子女献茶。第一道茶,一般来说,只是表明礼节,并不真的非要客人喝。这是因为,主客刚刚接触,洽谈未深,而茶本身精味未发,或略品一口,或干脆折盏。第二道茶,便要精品细尝。这时,主客谈兴正浓,情谊交流,茶味正好,边啜边谈,茶助谈兴,水通心曲,所以正是以茶交流感情的时刻。待到第三次将水冲下去,再斟上来,客人便可能表示告辞,主人也起身送客了。因为,礼仪已尽,话也谈得差不多了,茶味也淡了。当然,若是密友促膝畅谈,终日方休,一壶两壶,尽情饮来,自然没那么多讲究。

“献元宝茶”。“献元宝茶”流行于我国江南一带。春节时若有客至,要献元宝茶。将青果剖开,或以金橘代之,形似元宝状,招待客人,意为祝客新春吉祥,招财进宝。

“吃豆子茶”。“吃豆子茶”是湖南常见的待客之道。客人新至,必献茶于前,茶汤中除茶叶外,还泡有炒熟的黄豆、芝麻和生姜片。喝干茶水还必须嚼食豆子、芝麻和茶叶。吃这些东西忌用筷子,多以手拍杯口,利用气流将其吸出,别有一番风味。

“冲爆米花茶”。“冲爆米花茶”流行于湖北阳新一带。乡民平素并不多饮茶,皆以白水解渴,但有客来则必须奉上一小碗现冲的爆米花茶,若加入麦芽糖或金果数枚,敬意尤重。

(二)家庭茶礼

饮茶,不仅是敬客,居家生活也要以茶表示香敬相爱,对长辈敬茶便成为家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重视学院、家族关系,主张敬老爱幼,长幼有序,向长辈敬茶是敬遵长、明伦序的重要内容。

1、历史性

名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载:“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富室竞侈,果皆雕刻,饰以金箔,而香汤名目,若茉莉、林禽、蔷薇、桂蕊、丁檀、苏杏,盛以哥、汝瓷瓯,仅供一啜而已。”

古时,大户人家的儿女清晨要向父母请早安,常有长子、长女代表儿女们向父母敬一杯新沏的香茶。

2、区域性

“送七家茶”。“送七家茶”流行于浙江杭州一带。每至立夏之日,家家户户煮新茶,配以各色细果,送亲戚朋友。

“求七家茶”。“求七家茶”主要指江苏一带要用隔年炭烹茶,但茶叶却要从左邻右舍求取。

“敬香茶”。“敬香茶”在南方更普遍。新妇过门,第三天便开始早早起床,向公公、婆婆请安,请安时也首先奉上一杯新沏的香茶。新妇敬茶有三种含义:一是表明孝敬翁姑,不失为妇之道;二是表明早睡早起,今后是一个勤俭持家的能手;三是显示是个巧手好媳妇。

总体来说,我国家庭茶礼提倡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和敬亲睦、勤俭持家,以清茶淡饭而倡导俭朴的治家之风。

至于现代,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表示深情厚谊的精神,不仅深入每家每户,而且上升到机关、团体、乃至国家礼仪。总之,茶是礼敬的表示,友谊的象征,茶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茶与婚俗

茶礼最为广泛应用于民间的,莫过于婚俗。

(一)历史性

1、唐朝时期

茶与婚俗结缘始于唐朝,至今已有1300多年。唐时,饮茶之风甚盛,茶叶成为结婚必不可少的礼品。据史书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嫁妆中便有茶叶。这是茶叶用于婚礼的最早记载。之后,茶叶便与金银首饰一起成为女子出嫁时的必备品,并逐渐成为婚俗礼仪的一部分。

2、宋朝时期

宋朝时期,茶叶由原来女子出嫁时的嫁妆礼品演变成为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求婚时要向女家送茶,称作“敲门”。媒人又称”提茶瓶人“。结婚前一日,女家要先到男家去”挂账“”铺房“等。宋朝著名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说:”男女未嫁娶时,相互踏歌,歌曰:'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

3、元朝时期

元朝、明朝时期,“茶礼”几乎成为婚姻的代名词。女子受聘称“吃茶”。姑娘收人家茶礼便是合乎道德的婚姻。

明人许次纾《茶疏》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为下茶,亦曰吃茶。”因茶树移植则不生,种树必下籽,所以在古代婚俗中,茶便成为坚贞不移和婚后多子多福的象征。

元曲《包待制智赚生金阁》载:“我大茶小礼,三媒六证,亲自娶了个夫人。”

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中亦有:“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说到纳彩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没有。”

4、清朝时期

清朝时期仍保留茶礼的观念,另有“好女不吃两家茶”之说。

清朝孔尚任《桃花扇?媚座》亦云:“花花彩轿门前挤,不少欠分毫茶礼。”

《红楼梦》中亦载,凤姐对黛玉说:“你吃了我家的茶,为什么不给我家做媳妇?”

5、民国时期

洪深《香稻米》第一幕:“今年这个冬,要寻一个可以端茶礼、结婚姻的好日子,竟是这样难!”

(二)区域性

“三茶礼”。江南婚俗中较为流行“三茶礼”。所谓“三茶礼”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订婚到结婚的三道礼节,即订婚时“下茶礼”,结婚时“定茶礼”。同房时“合茶礼”。另一种解释,即是指结婚礼仪中的三道茶仪式,即第一道白果,第二道莲子、枣儿,第三道才真的是茶。不论哪种形式,皆取情结不移之意。

“三茶六礼”。“三茶六礼”在南方流行较为广泛,从订婚至结婚,常举行下茶、纳茶、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各种仪式。

“开门茶”。“开门茶”为江苏旧时婚俗,先由媒人用泥金全红柬送去女方年庚“八字”,男方则要送茶果金银,其中茶叶要有数十瓶甚至上百瓶。男方对女家“下定”,又称“传红”。迎亲之日,新郎舆马而来,至岳家门口却要等待开门。待进得门来,又要走一重门,作一个揖,直到堂屋,才得见老岳父及左右大宾,然后饮茶三次,才能到岳母房中歇息,等待新娘上轿,此谓“开门茶”。

“茶钱”。“茶钱”在湖南、江西一带较为常见,有“喝茶定终身”之说。青年男女经介绍如愿见面交谈,由媒人约定日期,引男子到女家见面。若女方同意,便会端茶给男子喝。男子认为可以,喝茶后即在杯中放上“茶钱“;若不中意,亦要喝茶表示礼敬,然后将杯倒置桌上。付”茶钱“,两元、四元、百元不定,但一定要双数。喝过茶,这婚姻便有成功的希望了。

”鸡蛋茶“。”鸡蛋茶“流行于湖南滨湖、沅江等地。用”鸡蛋茶“来表示对婚事的意见。无论女方去男家,还是男方去女家,都要请茶、吃鸡蛋。女方去男家,男方如中意,拿出三个以上的蛋,若不中意则只拿两个出来。女方看是三个以上便高高兴兴地吃了,说明双方皆有诚意。男方去女家,女方若看中了,也要请吃茶、吃蛋;看不上,只供清茶,不供蛋。

”盐茶盘“。”盐茶盘“流行于湖南邵阳、郴州等地。旧时经媒人说合,两家同意后,男方向女家”下茶“,除送其他礼物外,必须有”盐茶盘“,即用打芯染色组成”鸾凤和鸣“”喜鹊含梅“等图案,又以茶与盐堆满盘中空隙,此为”正茶“。女家接受,便表示婚姻关系确定,自此不能反悔。

”合枕茶“。湖南各地婚礼中大多有此礼。婚礼仪式后,新娘入洞房,新婚夫妇要喝”合枕茶“,新郎捧茶至前,双手递上一杯清茶,请新娘先喝一口,自己再喝一口,便表示完成了人生大礼。

”合合茶“,闹洞房是我国各地普遍的习俗。湖南各地闹洞房却是以茶做题,别开生面。至时,让新人同坐一凳,相互将左腿置对方右腿上,新郎以左手搭新娘之肩,新娘则以右手搭新郎之肩,空下的两只手,以拇指与食指共同合为正方形,由他人取茶杯放置其中,斟满茶,请闹洞房的人们品尝。

”亲家婆茶“。”亲家婆茶“流行于浙江湖州一带,与湘赣婚俗茶礼有许多相似之处,女孩子出嫁三天要回娘家,叫作”回门“。而有些地方却是在第三天由父母去看女儿,称为”望招”,父母要带上半斤左右的烘豆、陈皮、芝麻和谷雨前茶,前往亲家家中去冲泡。两家亲家翁、亲家婆,边饮边谈,称为”亲家婆茶“。

“茶浴开石”。生儿育女是婚姻的继续,也离不开茶。浙江湖州地区,孩儿满月要剃头,需用茶汤来洗,称为“茶浴开石”,意为长命富贵,早开智慧。

总之,茶是纯洁的象征,象征爱情的纯贞;茶是吉祥的象征,用茶祝福新人未来生活美满;茶是亲密、友爱的象征。我国人民用茶礼表达夫妻礼敬、儿女尊长、居家和睦、亲家情谊、多子多福等多种美好的祝愿。

(三)民族性

边疆少数民族中的茶则更多了些纯贞、美好、活泼的内容与精神。西南少数民族中,茶不是“媒证”,而是“媒介”。云、贵、川、湘的少数民族,把茶引入婚俗是相当普遍的,尤其在云南,青年男女从恋爱到结婚,总是离不开茶。

1、云南大理的白族

生活在苍山下洱海边的白族人,婚俗中渗透的“茶精神”尤为突出。白族婚礼中,也有“闹房”习俗,参加“闹房”的大都是新郎的同辈或晚辈年轻人。对参加“闹房”的人,新郎、新娘要敬三道茶。

2、云南勐海的哈尼族

勐海县茶树王已闻名海内外,当地有种风俗,新娘要爬上大茶树采茶,爬得越高,采得越多就越吉利。据新郎介绍说,新娘采茶树王的茶叶,是托茶树王的福,夫妇间的感情会像茶树王那样长久,生命像茶树王那样旺盛,还会保佑子孙后代像茶树王的叶子一样繁多。

3、澜沧江畔的拉祜族

拉祜族的婚俗很有趣,青年男女必须先经过探察、对歌、抢包头、幽会、定情等一系列有趣的恋爱过程才能结婚。心心相印的青年男女私订终身后,才告知父母。男方请媒人去女家求婚,媒人带去一对蜡烛、烟、茶等物,别的礼物可以不带,茶却是必须带的。婚礼中,拜堂以后新郎、新娘还要去抬水,敬献父母、媒人,有茶有水才算美好婚姻。

4、广西西北部的毛南族

毛南族的结婚仪式中茶也占有重要地位。迎亲日,男方迎亲人在女家吃过午饭,正午时娘家人开始“叠被”。新娘的母亲端来个大铜盆,盛满了红蛋、糯米、谷穗、蜜橘、瓜子、铜钱等物,但必须有茶。姑嫂、婶娘们把被子叠成正方形,放到一个叫作“岗”的木架上,两头一边放铜盆,一边放锡茶壶。四周挂满由新娘亲手做的布鞋。毛南族盛行“兄终弟继”“弟终兄继”的“转房婚”,这种换婚仪式称为“换茶”。

5、云南的阿昌族

在阿昌族,媒人说亲要带茶、烟草、糖各两包。婚后第三天,女家才来送嫁妆和“大饭盒”。这时,男家先敬酒一杯,说:“请骑大白马!”然后再敬茶一杯,说:“请骑大红马回去!”

6、四川的羌族

阿坝地区的羌族茶礼运用极有趣味性。”吃茶“要随迎亲队伍一路而行。迎亲日,每过一村寨先放礼炮三声,寨中人便会出来看热闹,送亲、迎亲队伍也要暂停。男女双方亲戚,事先都有所准备,拿出用玉米、青稞、麦子、黄豆制成的糖和茶水来招待送亲、迎亲的人。茶饮罢、糖吃过,方能继续前进。村村吃一遍茶,寨寨吃一遍茶,即便走上八个、十个村庄,停队吃茶村村不能少。沿途茶吃够了,对新人的祝福,双方的友情,都从一路吃茶中得到充分体现,新娘才能娶到家。

7、青海的撒拉族

撒拉族人订婚时,男方要择吉日请媒人向女方送”订婚茶“。一般为耳坠一对,茯茶一封,这叫”系定“。

8、甘肃的保安族

积石山下的保安族人订婚,是由男方的父亲、叔伯或舅舅偕同媒人亲送茯茶两封、耳环一对、衣服几件去“系定”。

9、甘肃的裕固族

裕固族人把茶看得更重。旧时一块茯茶要用两只羊才换得来,娶一个妻子,男方一般要送女方一马、一牛、十几只羊、二十块布、两块茯茶。

10、西北地区的回族

回民提亲,称为“说茶”。男方父母看未来儿媳,女家也要“相女婿”,如果相中了,媒人到女家回话时,首先要带来茯茶,女方同意便收下。正式订婚,称为“订茶”“吃喜茶”。女家要把男家送来的茯茶分成小块,送亲友邻里。

11、藏族

在藏族婚俗中,茶也是很重要的。藏族人以仪表和人品为主要标准,并不注重家境和聘礼。青年男女私订终身,要唱定情歌,歌中也是用茶比喻爱情。

婚俗中的茶礼在我国各民族中运用得极其普遍,从中原到边疆,从南到北,到处都把茶放在婚俗的重要位置上,可见茶作为坚定、纯洁、吉祥象征的观念多么深入人心。

三、茶与祭祀

以茶为祭品由来已久。

(一)历史性

著名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有一箱茶叶随葬,这也是西汉贵族以茶为随葬品的证明。

南朝刘敬叔《异苑》记剡县陈务之妻,好饮茶茗。宅中有古墓,常以茗祭鬼神。

《南齐书.武帝本纪》载:“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

河南白沙宋墓浮雕壁画中,有仕女奉茶图,还有墓主人品茶的场景。

河北宣化辽墓中存有壁画,画面上描绘了点茶、饮茶的生动场面。

(二)地域性

许多产茶之地把茶作为丧俗、葬礼的重要内容。《中华全国风俗志》载:“人死后,须食孟婆汤以迷其心,故临死时口衔银锭之外,并用甘露叶做成一菱附人,手中又放茶叶一包。以为死去有此两物,似可不食孟婆汤。并有杜撰佛经曰:‘手中自有甘露叶,口渴还有水红菱。’此两句于放置时家属喃喃念耳。”

《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安徽等地的丧俗:“凡人死后,俗以为必须过孟婆亭、吃迷魂汤。故成殓时以茶叶一包,加以土灰,置之死者手中,以为死者有此物即可不吃迷魂汤矣。”

用茶祭祀亡灵、先祖,这一风俗是中国社会的普遍习俗。

四、茶与庆典

茶秉天地之灵气而生,每当腊尽春来,惊雷一声,则生机发动。有古以来,茶以春茶为贵,以早茶为上。因此,为了催茶生长,庆祝新茶的开采,祈祷茶事的顺利,茶区每每于开采之前,都要按传统举行热闹的开茶庆典仪式。

(一)历史性

宋朝,建州(今福建建瓯)为最主要的产茶地,特别风行开采时“喊山”的仪式。欧阳修于宋嘉祐三年(1058)作《尝新茶星呈俞》:“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夸。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寒痴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反映了嘉祐年间建州建安北苑御用茶园的开茶情形。

明朝徐渤《武夷茶考》记载:“喊山者,每当仲春惊蛰日,县官诣茶场至祭毕,隶卒鸣金,击鼓同声喊曰:茶发芽。”

(二)区域性

自古每逢春茶开摘时节,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产区的茶农们都要举办各种茶庆活动。如2006年4月1日举行的“相约龙井——2006中国杭州西湖龙井开茶节”,就举行了“茶乡踏歌”活动,还特地请来了狮子队、少林武术队等助兴,他们与本地的采茶舞队、茶艺表演队一起载歌载舞,场面十分热烈。

江西赣州市龙南县的虔茶也有春茶开采祭茶庆典仪式,近些年,每年3月下旬,择良吉日迎来虔茶开园盛典。30多名旗手挥动着“虔茶”古茶旗,在龙狮队的带领下穿梭舞动。主祭官带领依仗队端净手水盆、捧茶水、抬着猪头等祭品列队缓缓入场。接着,行喊山祭祀礼,主祭官高声喊山祭祀:一拜天,二拜地,三拜山神。茶农们根据主祭官的口令用茶敬天、敬地、敬神,以表示对茶的敬意,感谢天地神恩。接着,宣读祭词,由侍女送祭词卷轴,词曰:“惟神,默运化机,地钟和气,物产灵芽,先春特异,石乳流香,龙团佳味,供于天子,万年无替,资尔神功,用伸常祭!”祭词宣读完毕后,现场人员齐声高喊:“茶发芽喽,茶发芽喽!”随后,奉上虔茶进行茶道表演,配以古乐、古典舞、书法,还有太极、舞剑等表演,真是精彩绝伦。

来源:北京茶世界

从太湖茶俗到茶陵茶俗

我的家乡茶陵是全国唯一以茶命名的县,和茶以及发现茶的神农氏都有着奇妙的渊源。陆羽《茶经》云“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古名茶乡;宋代罗泌《路史》记载炎帝“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清史《长沙古志》记载茶陵境内东北的景阳山又称“茶山”,湘江一级支流洣水在茶陵被称为“茶水”……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茶祖神农氏不但教会了茶陵人采茶喝茶,还在美丽的茶乡留下了独具特色的茶风茶俗。

近读朱年编著的《太湖茶俗》及冈夫先生写的《茶文化》二书,我发现,太湖周边地区茶叶的种植、品饮以及以茶为礼、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为市、以茶为肴等多种民风民俗,与我的故乡茶陵相似。

以茶待客

作为礼仪之邦,客来敬茶是最常见的礼仪。在民间,不论饮茶的方式如何简陋,客人一进门,必敬上一杯热茶,表达主人的一片盛情。《茶文化》中提及,平常上门,在江南,主人会泡上一杯香高味醇、清汤绿叶的“龙井茶”“碧螺春”;在东北华北,主人会端上香气馥郁的茉莉花茶;在华南,主人会端上小壶香郁味醇的乌龙茶……

在我们茶陵,茶也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待客之物。在县内,茶俗因地而异。县境东部的火田、秩堂等地以茶待客的方式较为丰富,待客多用什锦茶,即用盐姜、红枣、芝麻、豆子、茶叶泡的茶,香甜咸辣,别有一番风味,喝下去往往会贪杯;我家在腰陂镇,敬茶比较讲究,如倒茶最好是七分满,所谓“倒茶只需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谊”,太多或太少都会被认为不识礼数,杯子必须是完好的,不能有小缺口,即对尊贵的客人祝愿顺心,没有磕磕碰碰,待客主要使用云峰绿茶,产于云阳山顶,茶叶外形细秀,色泽墨绿带霜,香气清高,滋味鲜爽、浓醇;马江、浣溪、界首等地则以清凉井水冲甜酒糟为茶招待贵客;不用见怪,喝客家茶会觉得苦,因为居住在桃坑、浣溪山区的客家人常饮用山茶泡的浓茶,越苦涩味越佳。

在《太湖茶俗》中,湖州德清地区的“打茶会”是一种纯朴的民间茶道,通常是一家做东,由东家出面邀请姐妹好友或邻里乡亲至自家“打茶会”,熔茶香、水美、人好于一炉,便于联络感情。

茶陵没有“打茶会”的明确说法,但乡妇们习惯用茶来招待左邻右舍。各家妇女喜欢在农闲时聚在一起喝泡茶,她们是今日东家泡,明日西家泡,轮流为东。吃泡茶必有茶点,但没有喜庆节日或来贵客那么齐备,只是随便摆上三四样粗茶点,如红薯片、玉米、花生、瓜子之类。她们边喝边聊,这往往成了她们的“新闻发布会”或“信息交流会”,也是她们解决问题的场所。每次喝,没两个多钟头收不了场。气氛十分友好热闹。俗话说的好:“茶是草,客是宝,茶客一来不得了。”如此以茶待客,也足以说明茶陵民风的纯朴热情。在融洽邻里关系中,茶俗是功不可没的。

以茶为祭

千百年来,“茶性本洁”的说法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太湖茶俗》中便向我们展示了以茶敬神、以茶祭祖、以茶举丧等敬祖祈神的茶俗:在太湖地区,茶农会用“头茶”供奉菩萨;江浙民间流行“除夕以茶酒果饼祀床神”以“祈安寝”的风俗;江南茶农则会奉上新茶祭祀祖先,请祖先“尝新”……

在我们茶陵,以茶为祭也是广泛盛行的民俗。在某些节日,如清明节、年节等,我家都要以茶酒祭祀祖先,特别是鬼节的时候,全族的人都要奉上茶水点心到祠堂里进行群体祭祀,鬼节时得在祠堂奉上5天的茶水(从农历七月十一到十五),族人都是约定由各家轮流侍奉茶水,寄托了人们希望在死后犹能聚在家乡、品饮家乡水的愿望。

在丧葬习俗中,茶的地位更为重要,太湖之滨的浙江地区,人们在给亡人入殓时,为了保持亡者清醒,不被阴间的鬼役灌迷魂汤,往往在死者手中置茶叶一包,另用甘露叶做成菱的形状置其手中,人们认为这两样东西能让亡者保持清醒,口渴时可以食菱喝茶,就不必喝“孟婆汤”,也不用去阴间服杂役。

在茶陵,更有“无茶不举丧”的说法。丧礼中,会有专门的奉茶人,负责给亡者换茶,这一般是家族中老者的工作;前来悼念的客人会为亡者敬茶,分三次撒于地上;早些年盛行土葬时,部分地区死者的枕头要用茶叶作为填充料,称为“茶叶枕头”,一是可消除棺木内的异味,二嘛,则寓意死者至阴曹地府要喝茶时,可随时取出泡茶。

从太湖到茶陵,空间上是一千多公里的距离,迥异的吴越文化和湖湘文化却在茶俗一途上有着太多的共同点。

想起刚上大学的时候,同学们得知我的籍贯的时候,总会下意识地问我,你们茶陵是不是漫山遍野的茶树?我却不知如何回答,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家乡的茶园慢慢地少了很多,记得小时候,邻村的小山谷就有个茶园,我们读小学时还去义务采茶呢,现在也只存些遗迹了,尤令我神伤的是,儿时常见的那些繁琐而温情的茶俗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变得简化而随意……

值得庆幸的是,家乡茶陵这些年对茶文化的推广不遗余力,打造了“天下名茶大观园、天下茶人寻根地、世界茶人精神家园”的中华茶祖文化园,出产的“茶祖·三湘红”在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获中国名茶“金骆驼”奖,并获红茶评比第一名……我希望,茶陵的茶能由此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传承数千年不绝的茶陵茶俗亦能在新时代散发永恒的魅力。

茶与婚俗

在我国传统婚俗中,茶历来是“纯洁、专一、多子多福”的象征,民间笃信“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取其“不移志”之意,又因“茶性最洁”,可示爱情“冰清玉洁”;茶树多籽,可象征子孙绵延繁盛;茶树又四季常青。寓意爱情“永世常青”……人们往往用清纯高洁的茶来祝福新人们未来的生活幸福美满。在形形色色的“茶礼”中,婚嫁中的茶礼得到广泛应用,《太湖茶俗》中就介绍了很多婚礼中的茶俗:

在婚前,茶成为民间男女婚约的重要形式。男家向女家送茶(聘礼),称之为“下茶”或“定茶”,男家下的“茶礼”中,要准备一定数量的茶叶(一般是四个大罐及数十个小罐),而女子一旦接受聘礼,则称为“受茶”或者“吃茶”,表示两家已经有了婚约,民间也素有“好女不吃两家茶”的说法,受茶后女家会把大罐的茶叶留着自家用,小罐分送至亲友邻居,也是宣告婚约的方式之一,此时置办的订婚酒宴,便称为“接茶酒”。

婚礼中,太湖周边浙江地区结婚有“上三茶”的仪式,第一道“白果茶”(寓意白头偕老),第二道“莲子茶”或“枣子茶”(连生或早生贵子),第三道清茶一杯;而太湖对岸的苏南地区,则有开门茶的习俗,新郎至新娘家迎亲,进一重门,要作揖一次,一直至堂屋见岳丈岳母时止,进入厅堂后,有人献茶三次,新郎需饮茶三次以尽礼,耐心地等待新娘上花轿。

新婚后的第二天,女方的长辈要去男方家做客,称“望潮”,须随身带一包上好的咸茶,双方边饮边聊,称之为“亲家婆茶”;“望潮”后,婆婆需到新娘子娘家去,邀请女方亲戚再次至自己家中喝喜茶,即“新娘子茶”;传统民间婚姻中媒人是功不可没的,所以婚礼完毕会酬谢媒人,上好的茶叶是必不可少的,带有双方父母的期望,希望媒人所作之媒能像“茶不移本”那样天长地久,民间俗称即“谢媒人茶”。

这些婚礼茶俗和我们茶陵的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定茶”“受茶”“亲家婆茶”“谢媒人茶”等。不同的是,我们茶陵在婚礼中,还有一道程序是“过茶”,即结婚前一天在女方家办酒宴,男方家需带点钱、几百斤肉、茶、杯子之类的东西送到女方家,以示心意。

在婚礼中,茶陵各地“三道茶”是不同于太湖地区的。在茶陵桃坑等地客家人家结婚时,新娘子入门就坐后,就会有人送上三道茶:第一道是苦藤茶,味道极苦,表示新娘子嫁到夫家后,要能吃得苦受得累;第二道是野蜂蜜茶,味道很甜,表示只要夫妻勤劳,今后的日子会甜如蜜;第三道茶是本地的山茶,采自野茶树,初入嘴苦涩不堪,而回味却有丝丝清甜,寓意人生回味悠长。

婚后,我们村是非常在意“回门茶”的,即女子结婚后,携夫婿首次回娘家探亲之后,必带着由娘家备发的蚕豆、茶点分送男方亲邻,以表心意,男方亲邻会据此来看新娘娘家的礼数。回门之后,家族里还必须有“请新娘子茶”,即男方家族里各家请新媳妇喝茶,也是一种认亲的方式,桌上最好是用新碗,寓意新人婚姻圆满幸福。因此,我的家族里每一位堂嫂进门,母亲都会精心准备茶点饭菜,请新娘子至家里做客,临走时都会叮嘱堂嫂们说“这是婶婶家,以后要经常来玩呀。”

不特如此,在茶陵的浣溪等地,还有种植长生茶的习俗,即在小孩出生后,在埋葬胞衣的地方栽上一棵茶树,定名为长生茶,寓意是希望小孩像茶树一样健康长寿。

遗憾的是,《太湖茶俗》和《茶文化》两书中,没有涉及婚俗中茶俗的演变。在我的印象中,时代在发展,传统的婚礼茶俗也发生了变化,一个显著的表现便是程序简化了,茶叶往往被其他东西所替代,甚至部分地区的“定茶”,直接带钱去就行了,再不见那繁琐的大罐小罐;富裕的人家开始倾向于在酒店办喜事,即连“过茶”也省了,这样虽然更简洁,但我总觉得少了点韵味。

来源:株洲日报(2020年12月8日B3版)

编辑:晓玲

【来源:茶陵发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找到约57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