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禅一味出处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茶禅》| “茶禅一味”究竟是哪一味?

满减活动适用于店铺内所有商品

茶禅一味”多被我们日常所提及,但却很少清楚其源头出处,所以不免疑惑,这简单四字背后,是如何蕴含着茶与禅的深刻关系,又是如何在简单一杯茶中求心见性,领悟禅中机妙


林谷芳先生的在新作《茶禅》中,首次就“茶禅”概念做了清晰辨正。



林谷芳: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台北书院山长、佛光大学教授。被誉为“台湾文化界数十年来唯一持守中国牌而不倒之文化标杆” ,也以「文化标竿」之名成为2016年度“中华文化人物”获得者。



六岁有感于死生。高一见书中句「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无死,不如无生」,有省,遂习禅。在禅与艺术外,一九八八年后又以海峡开放恰可印证生命所学之真实与虚妄,频仍来往两岸,从事文化观察与评论。

 


在《茶禅》一书中,林谷芳先生从茶道文化与禅宗精神的流变出发,以“茶”“禅”“茶禅之立”“茶禅之成”四个章节步步深入辨析,为中国之茶禅立基,希望能有志于此的茶人,“立正知见,作深行履,蓦直而去”,成就中国茶禅。



书中有对茶的不同流派演变与风格呈现的阐述,让我们理解茶之背后蕴含着的深厚文化内涵


“日本茶道,以禅建基;韩国茶礼,是儒家伦理的具现;中国茶文化,则多称茶艺,而中国艺术又受道家影响最深。如此,茶在三国,正分别解释释、儒、道三家。”



对于”禅“,书中有对禅宗流派的梳理,也有许多对禅机妙语的理解。


例如对”壶中日月,物外山川“的解释,林谷芳先生认为,壶中岁月即是人生平凡岁月,小小天地多有局限,但纵身有束缚而心无疆界,懂得禅之妙趣,就可寄情苍穹天地之间,从有限生命中超越出来。



对”茶禅“的理解也是颇为智慧和独到,林谷芳先生觉得”茶禅是一场修行之路“,而修行的方式则颇带有禅宗的意味,即在生活中修行,与生活打成一片,是谓”打水砍柴,莫不是道“。



书中所叙,如一位智者缓缓道来,听之悦耳,闻之沐心,既可明晰茶禅真谛,又可见茶之深刻、禅之妙趣。

禅茶文化在“三茶”统筹中的社会价值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故乡。佛教自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以后,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茶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之一,自古以来就与佛教有着深厚的渊源,是佛门僧侣参禅打坐的必需品。无论是唐代的《百丈清规》、宋代的《禅院清规》,还是“吃茶去”等禅宗公案,对茶都有详细的记载。“禅茶一味”或者“茶禅一味”的提出正是体现佛教文化与茶文化的生动结合,也是推进佛教进一步中国化的重要表现。

随着禅茶在当代的兴起,人们对禅茶认识的普及和推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禅茶文化研究的文献就多达100多篇。关于禅茶的定义和内涵,无论是学界还是佛界,都给出了多种理解和解释。本文认为禅茶是僧人在寺院借以传递禅定内涵与境界的茶,其要满足三个基本要素:一是环境——寺院;二是主体——僧侣;三是目的——传达禅定的内涵与境界,三要素缺一不可。综观目前茶的市场,出现了诸多现场,如很多人借禅茶来推销茶叶,或是将禅茶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推广等。首先,禅茶不是一种商品,也不能作为一种商品去进行运作;其次,也不是寺院做的茶就是禅茶,或是市面上花枝招展的人手上拿着佛珠手串泡的茶就是禅茶,禅茶更是一种境界,一种特定环境下的感知、感受,对人生的一种领悟。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武夷山茶园时,明确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计有江北、江南、华南、西南四大茶区,19个省、自治区,1000多个县、市产茶,全国茶园总面积约为10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禅茶文化如何为茶产业、茶文化赋能,推动茶领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值得思考。

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者之间的关系

坚持茶文化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他在考察福建武夷山茶园时将“茶文化”置于“三茶”统筹的首要位置,以强调茶文化对于茶科技与茶产业的引领作用,可见总书记对茶文化的重视程度。中华茶文化之博大精深,在于“以文化人”,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已经成为了我国发展的软实力,只有抓住“茶文化引领”这只软实力的手和“茶科技赋能”这只硬实力的手,茶产业才能做大做强,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要以茶为媒、以茶会友,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茶事活动等,充分挖掘茶文化的内涵,向社会大众讲好茶文化的故事,真正让茶走进寻常百姓的家。

坚持茶产业创新。茶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产业,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一是以绿色为发展,提高茶的品质;二是以市场为导向,树立茶的品牌;三是以平台为契机,增进茶的交流。茶产业的发展,不仅是过去茶产业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而且也是今后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更是我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阐释。

坚持茶科技赋能。推动科技赋能茶产业是推动中国茶业走出一条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路,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我们要牢牢把握未来乡村发展的契机,着力打造茶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这也需要我们开拓思路,展开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等多方合作,合力打造数字茶叶园,真正为茶产业、茶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目前茶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以茶叶种植、泡饮原叶产品加工等为主,生产规模小,盈利模式单一,龙头茶企少,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茶产业链条;同时,茶文化挖掘力度不够深入,茶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缺乏说茶、评茶、讲解茶文化的人才。另外,没有统筹科技,很多现代化机器未能很好应用,或是没有能力运用等,以及茶旅融合市场开发不足。

禅茶文化发展对策及案例分析

以禅茶文化为媒介,坚定不定建平台、传能量。位于茶都的杭州灵隐寺,茶文化底蕴深厚,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带有浓浓的佛教气息的云林禅茶是灵隐寺多年来一直在落实的文化品牌,它以云林茶会、禅茶文化研讨会、禅茶文化培训以及禅茶文化走出国门等多种形式和载体向国内外传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云林茶会。云林茶会的举办创始于2009年,每年举行春、秋两季茶会,每次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如“花语茶香”“清香和合”等。茶会期间,伴有一系列茶艺与文艺表演,在幽幽的古筝、笛声、梵唱音中,品评的嘉宾们与茶人们以茶为媒,一同品香茗、聆佛音、悟禅意,品味传统文化的厚重深蕴和生命真谛。2021年春季云林茶会携手松阳县委县政府,向社会广大人士品鉴和宣传“松阳香茶”“松阳银猴”“崇觉罗汉茶”等;2021年秋季在武义延福寺举办云林茶会,宣传和品鉴“武阳春雨”“武义香茗”以及骆驼九龙的黑茶等。

禅茶文化培训。多年来,致力于面向社会招募的禅茶文化培训课程,课程有分长期的专业茶人培训,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禅茶三日研学班”、与浙江云林书院协同开展的“法云茶文化课”,以及在杭州佛学院开展的禅茶课程,至今已经培训了将近400余人,通过培训让更多从未接触过茶文化的人逐渐养成喝茶、品茶的健康习惯,从而向身边更多的人传递茶文化、茶知识。

禅茶文化论坛。要继承和发扬禅茶文化,重要的是要深度挖掘“禅茶一味”“茶僧一缘”“茶寺一体”等禅茶文化资源。通过举办禅茶文化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茶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禅茶文化内涵,以及茶文化与茶产业、茶科技的关联,至今已经举办了九届。2022年在松阳县举办第九届禅茶文化论坛,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参会,学术成果丰硕,并将学术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期间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举办了“荷塘月色”茶会,不仅品鉴了松阳的特色茶,还展现了松阳的文化。

禅茶文化交往。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茶文化是对接中华文化与国外多种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如今云林茶会已经走出国门,走进美国、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印度等。尤其是在2017年11月在法国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的“灵隐之夜”,通过云林茶会的形式向国际友人讲述了中国文化,传递了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以茶文旅融合为牵引,坚定不移补短板、增动能。茶旅融合这种形式之所以成功,并非表面看上去的茶叶销售与旅游服务相互带动这么简单,这后面其实有一个文化系统的支撑。如何将茶旅有机融合,讲好中国茶故事?在“茶禅一味”理念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了“旅游+文化”的转型。

径山茶因诞生于径山寺而得名。它闻名于宋,至今有1200余年历史。在新时代的今天,径山茶结合“全域旅游”“国家标准茶园创建”等项目,开展茶树病虫害统防统治、群体种种质资源保护等,成为游客观光休闲的地方,以茶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建设陆羽泉公园,深入挖掘陆羽在杭史迹,集中展示径山禅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渊源,弘扬江南水文化,使陆羽泉公园成为以茶、禅、水为主题的,融合历史闪光点与当下美好生活象征的市民休闲好场所;推出非遗文化+茶旅,径山茶宴已成为径山乡村旅游主推的互动体验项目,在茶宴周边,依托非遗等文化和生态资源,径山镇还设计推出了茶文化旅游产品,以及传统民俗、传统手工艺、特色农产品制作等多项体验活动。

“大佛龙井”作为品牌新秀只有不足三十年历史,但它很好的融合了茶山、茶市等资源,逐步探索出茶旅之路,新昌茶乡作为上海世博旅游示范点,把佛茶之旅列入世博会的精品线路。新昌连续举办茶节盛会、茶摄影活动、茶叶诗会、茶叶笔会、茶艺茶道表演等,不断挖掘茶文化内涵,弘扬了茶文化。该县还在旅游业和茶业产业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结合点。2015年,“中国茶市”已被认定为AAA级景区,通过与旅行社挂钩,到茶市的游客达到3万多人次,“禅茶之旅”成为了新昌旅游的又一张金名片。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坚定不移固成果、促衔接。在茶文化赋能和茶科技创新下,目的是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和成果的转化。

崇觉罗汉茶。南宋初年位于松阳县的崇觉寺的住持雪堂和尚与灵隐寺住持佛海禅师(瞎堂慧远)为同门师兄,二人交情甚笃,相传当年灵隐寺住持佛海禅师赠送两颗罗汉松,并种植在崇觉寺门口,崇觉寺的僧众也将寺院附近的茶叶精制成茶礼——罗汉茶,回赠给灵隐寺,由此留下了罗汉松和罗汉茶的一段佳话。2021年松阳县委、县政府特地邀请杭州灵隐寺参与崇觉寺扩建项目,并同步推动文化康养产业发展,建设文化康养基地,双方经过沟通和探讨,结合佛教文化重新恢复创制了寺院茶——“崇觉罗汉茶”,并作为松阳崇觉寺的茶品牌,工艺、种植、采摘等方面都进行创新。在浙江大学茶学系的支持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分光光度比色法,分别测定了松阳相同鲜叶原料加工成绿茶、罗汉茶和红茶的生化成分。这也是松阳县以文化和科技赋能茶产业升级,应对松阳县茶文化品牌缺乏积累,从而形成以低价为优势的批发市场,为各地茶商提供无品牌溢价的初级原料茶的现状,是一种引导当地茶产业进行文化赋能和品牌化升级的一种举措。

做好“三茶”文章,关键在“统筹”三个领域,禅茶文化作为佛教文化与茶文化的结合,在赋能中国茶产业,促进茶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大力开发具有禅茶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将观光休闲、旅游度假、文创研学、健康养生、农耕体验等元素融入生态茶园,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新格局。

要深入挖掘全国各地茶文化历史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内涵,突出文化引领,尤其与茶文化紧密结合的禅茶文化,不断丰富和提炼禅茶文化资源,如传说、公案、茶诗词歌赋、茶歌舞、禅茶史料记载、寺院饮茶等。以禅茶文化为平台,向社会大众普及茶知识、宣传茶文化。加强禅茶文化人才培养,通过禅茶文化培训班,大力培养爱茶、懂茶并且对佛教教理教义有着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人才队伍。

在做好禅茶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茶科技的创新与研究,树立良好的具有禅茶文化内涵的品牌,向社会讲好禅茶文化故事,尤其要加强绿色、健康的理念,让其传递出具有佛教文化中的慈悲、包容、感恩的理念。

文:本文选自《茶博览》杂志2023年04月第4期P56-P61, 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作者:释光泉,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杭州灵隐寺住持。

来源: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文化小知识】茶与禅的渊源

茶文化发展背景——茶事南兴 茶道远扬

我国的茶文化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萌芽,历经唐代的兴盛发展,到了宋代成就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所以历来有“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而茶文化的起源及发展主要是在我国南方一带完成的,这与茶器的发展有着重要关联。尤其是在唐代以前,陶瓷生活器皿的制造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历史时期,饮茶之风开始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品茶方式较之前朝更为讲究,鉴赏之水平也有所提高,茶文化逐渐成为社会各阶层所崇尚的礼仪与风尚。譬如,在国力强盛的盛唐、北宋等时期,繁荣的商业贸易使得茶文化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推动。宋人蔡条《铁围山丛谈》中曾说:“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佑陵时盖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另有文对北宋生活描述中记载:“北宋时期建州地区年均产茶量超过三百万斤。茶己成为如王安石所说像柴米油盐一样的常规性饮品。”宋政府还有一条规定:“宋选人、使臣等无职田或职田不足者,于俸禄外另给茶汤钱”。由此可见当时对饮茶的重视。


 

从茶艺与茶道精神来讲,唐宋时期成就了茶文化的经典内核。这不仅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关联,更为关键的是其理论水平的发展水平。譬如唐代,茶圣陆羽所撰的《茶经》,已经成为古今茶文化理论的领袖之作。宋代在此前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发展,由于宋代茶事的流程更为复杂,因而相应的文献著作也记载得更为具体。在其后的发展中,逐渐细化为采、拣、蒸、榨、研、造、过黄七步,其采茶“每日常以五更挝鼓”,且“以甲而不以指”。所采摘的茶经过进一步拣茶环节,去除品质不佳者,令茶的最终质量大为提高;同时,在蒸茶环节之后加入了榨、研等细节化的工艺,使得茶中的杂味尽除,茶末也由此更显精细。唐代时期以煮茶为主流烹茶方式,而宋代茶艺则在此基础之上创造出另一种饮茶方式——斗茶。所谓斗茶,又称茗茶,它是古人聚集一堂品茶并评价其品质优劣的一种集会形式。斗茶的兴起主要源于宋代皇帝对于茶事的热衷,追求茶的品质之上乘。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由此带动了这一时期特殊的饮茶风气。众人皆以能得茶之绝品为荣,使得斗茶在当时成为了一种时尚。宋微宗在《大观茶论》序中谈到“天子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导之玩,莫不辟玉锵金,啜莫咀华较筐策之精,争鉴别裁之。”这便是文人们斗茶时的盛况。


 

从社会层面来看,茶事鼎盛时期一般都呈现由中间向宫廷和市井上下两层发展。即从最初的达官显贵专属,到后期的全民皆用。早在宋朝建立之初,上至皇帝下至群臣,皆以饮茶为当世之风尚。据史料记载,宋徽宗本人对饮茶活动情有独钟,并亲自撰写茶艺品评的文章《大观茶论》,以此形式在表达自己对热衷于茶的同时,也以天子之尊倡导大众饮茶斗茶。而随着宫廷贵族饮茶之风的盛行,民间也兴起一股“茶热”,于是,茶肆(类似茶馆)开始大规模普及。北这种场景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有着巧妙的反映,其中,在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繁华与热闹气氛的烘托下,分布于街边的茶肆生意兴隆,客人络绎不绝。事实上,饮茶活动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必不可少的项目,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因而,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而言,“茶是平凡的物质存在,又是高尚的精神享受,茶是百姓的寻常必需,又是国家的经国大事。”


 

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纷纷借助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形式寄情于茶,在相关的诗歌及书画作品中往往可见这类表现题材,这对茶文化的发展兴盛也起到了重要的文化思想推动作用。宋代许多著名的诗词大家,包括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皆吟过许多以茶为题的诗词,其中陆游还获得了“茶状元”的雅号。而在关于饮茶文化的文章中,除了宋徽宗所著的《大观茶论》之外,还有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这本论著从种植、采制、点茶、贮藏等方面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后人对当时茶文化的系统性了解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外还有黄儒的《品茶要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吕惠卿的《建安茶记》、刘异的《北苑拾遗》等。足以见茶事与茶文化的同步兴盛。


 

禅宗美学的兴起与发展

 

禅宗文化是伴随禅宗的起源、发展、进化而来的,是佛教自公元 67 年由印度传入我国以后,与儒道释思想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底蕴的禅宗文化。它提倡即心即佛,将佛教深玄的理论体现日常生活之中,不重说教,只重证悟,从而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所呈现的独特理性思辨和精神风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学和艺术的创作,如白居易、陶渊明等文学家的诗歌与文化创作,包括宋代以后的水墨山水画和宋明理学等都受其所吸收和借鉴,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人文精神的的特色。禅宗文化不仅重铸了中华民族的人生哲学,陶冶中国知识分子的审美观念,而且极大丰富了知识阶层的理性思维,在哲学史、文化史、思想史、设计史上起着特殊的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唐宋时期崛起的禅宗美学, 曾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美学及艺术, 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虽然在表现形态上看是极为复杂的,但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四大思潮:儒家美学、道家美学、楚骚美学、禅宗美学。如果说儒家美学是中国美学的开端,那么禅宗美学的面世则标准着中国美学走向成熟。禅宗美学以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美学范畴丰富了中国传统美学宝库,对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美学及艺术,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举凡诗论、画论、书论, 以及诗歌、绘画、戏曲、小说、书法、雕塑等各个艺术创作领域、艺术理论领域和美学领域, 几乎无一不受到禅宗美学的冲击、渗透和熔铸。


 

禅宗美学的本质是一种追求生命自由的生命美学,它是对生命的思考,是对存在本体论层面的审美的思考。《坛经》有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可见禅宗把人的主体性推到了极点,强调顿渐之悟,主张一切亲证,追求自由的人格和自然的境界。禅宗追求自我拯救或解脱,“自心是佛”是它树立的一面,超脱世俗烦恼而成佛是它破除的一面,体现出一种纯自然状态的素朴美。禅宗的素朴美学所传达的是一种素美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表征,透过岁月的沉潜呈现出一种顺乎自然、不刻意造作的“涩”的美感,不是即刻吸引众人的目光,而是不断地享受回味无穷的美感经验。它所呈现出的美是独特的性灵之美,虽不耀眼,但有种无法言语的自然韵味慢慢地散发出来,即便是平凡之姿,也会被沉淀后的自然韵味所升华。这种素朴精神的原则是所有事物和谐的价值,且以自然为基础,并且关心与自然地和谐之美。


 

作为汉传佛教宗派的重要组成之一,禅宗的称谓源于其主张修习禅定的意旨,故名禅宗。此外,又因其以参究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教义宗旨,因而禅宗亦称作佛心宗。据佛经中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面对着百万弟子,轻轻地手拈一枝花,向大众环示一圈,自始至终一语不发。弟子们纷纷对其涵义疑惑不解,而唯有大弟子摩诃迦叶,笑而不语。继而佛祖当众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此中关于“佛祖拈花,唯迦叶一笑”的典故便引发了禅宗的开始。禅宗在中国的传入最早源于菩提达摩,此后,盛于六祖慧能,在唐代中后期逐渐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形式,也是汉传佛教最重要的宗教象征之一。禅宗代表作为《六祖坛经》,主要教义为《金刚经》、《楞伽经》、《大乘起信论》。受其时代的影响和制约,禅宗从酝酿、发生到发展壮大,在中国佛教中形成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独特派别,中国独立发展出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三个本土佛教宗派,但禅宗最具独特性格。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禅宗从酝酿到形成,与佛教禅学传播有联系,虽说是菩提达摩传至中国,但隋唐以后的禅宗思想,主要是产生于中国,塑造于中国。


 

“东成西就”——禅宗美学的源流及特征

 

中国的学者对禅宗美学的研究也有一些比较独特的观点和看法,不同程度的总结了禅宗美学的基本特征。皮朝纲认为:“禅宗美学是一种生命美学。是一种随缘任适、自然适意、一切皆真、宁静淡远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由境界。禅宗美学又是一种体验美学,关注和体验人的内在生存意义。”张育英认为:“禅宗给文人画所带来的影响是:抒写主观心灵、物我同化的创作迫求、含蓄朦胧的审美理想。”;崔元和认为禅宗美学的基本特征是:“摆脱羁绊的精神解放、超越概念的直觉思维、物我同一的審美境界、淡薄宁静的人生态度、生机盎然的心灵世界。”禅宗美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自由随性、淡泊宁静、隐喻象征。


 

禅宗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称其为十六字玄旨。禅宗美学的本性是追求自由的,可以从其“不立文字”的教义以及其追求摆脱世俗羁绊的态度中看出。禅宗美学具有自由随性的基本特征,虽然禅宗是一种宗教流派,但他却具有“革命”的性质。六祖慧能提出的“不立文字”等教义以及不读经、不理佛、不坐禅等观点,甚至是发展到后来的通过呵佛骂祖,谤道焚经等激烈的方式去动摇和破坏宗教的权威,其根本的目的都是想通过摆脱外在的一切禁锢的思想,重新塑造人们内心的精神世界,以便为自己建立一个完全依靠自我的精神家园。这集中表现在禅宗思想中“即心即佛”理论。在倡导“直指心源”、“顿悟成佛”的同时,进一步涤除一切外在的思想束缚,实现自我的精神解放,以此作为自我内心顿悟的根本前提。禅宗通过断绝一切外在的束缚,通过自我,实现觉悟。这也进一步说明禅宗美学是追求自由和精神解放的。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因此禅宗的自我精神的解放思想并不能引导人们走向客观世界,相反带领人们走向了极度内在的主观世界。所以说禅宗这种极具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自我精神解放和自由的追求并不在于实在的客观世界,而是转化为一种审美心理。因此,禅宗美学的追求自由以及自我精神的解放正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


 

禅宗通过“空”来表达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禅宗美学思想认为,人应该如同空中的鸟、水中的鱼一样,自由自在,不被束缚,这正是它非逻辑性的原因所在。通过自心的调节来达到主体自我与客体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达到精神的超脱。禅宗把自然和人生都带入了“空”的境界,因此产生了追求自然,淡泊宁静的生活情趣,最终形成了淡泊宁静的审美追求。


 

“茶禅一味”——禅、茶、器在历史维度上的契合

 

魏晋至唐宋时期,是禅茶文化走向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这种文化变革,是综合了多方面因素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其一,这一时期的文人爱茶,并将饮茶之风视为一种文化行为。其二,佛教与禅宗对茶文化的浸染。事实上,这二者之间的联系早已有之,魏晋之时,僧侣们便开始饮茶。到了唐朝,佛教兴盛,环境的优越促发了茶叶的种植规模。加之,茶以及茶道中蕴含了丰富的佛教禅宗思想,如“清净”、“戒持”等等,人们在饮茶这项简单的活动中“悟道”,精神境界为之提高。而宋代之时更是蔚然。僧人皎然诗云:“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由此可见,饮茶在当时已被视作一定程度上的参禅行为。其三,宫廷贵族对于饮茶的推崇。饮茶之风不仅限于民间,以帝王将相、宫廷贵族为代表的上层阶级亦将此奉为重要活动。宫廷常设茶宴,以茶赐近臣,“赐饮于曲水兵察常主院中茶,茶必市蜀之佳者”;此外亦有“天子下廉亲考试,官人手里过茶汤”之诗句。可见,茶在当时已经从一种简单的行为活动升格为重要的宫廷礼制,包含了一定的政治意味。于是其也不可避免地被商品市场所驱使,所有与之相关的环节如种茶、制茶、煎茶甚至包括茶器均逐渐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并由此进一步促进了茶文化的更迭演进。

由此可见,无论是茶之味,还是茶之器,皆因来自文人、宗教、帝王等方面因素的大力推动,将这种原本只是一种简单的、带有浓重民俗意味的行为升华为具有思想境界、思维意识乃至政治内涵的文化形式。而茶也缘此承载了来自儒、释、道的思想内涵。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转自“世界茶文化图书馆”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