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苍洱沱茶的功效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八十华章:关茶陈香,下关茶厂的八十华章(二)

集紧压茶之大成,擎边销茶的支柱

1949年12月9日

云南和平解放。

1950年

3月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进驻云南中茶公司(不同时期名称多变,本文统一简称为“云南中茶公司”),接着省茶叶公司派李宗桂到下关接管新康藏茶厂的日常工作。

4月起租赁下关西大街111号(原国民党陆军制革厂)、 “大同”堆店、“大有庆”堆店、“永丰”大旅社房屋。组织大量收购私商茶叶,开展加工业务,以供应市场需要。在云南国有制茶企业中,率先恢复茶叶生产加工。

1950年5月

云南中茶公司“造具”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份“业务计划概算书”,开列了1950年度的加工目标是:川销沱茶3000担、藏销紧茶5000担、饼茶500担、补充省销红绿散茶200担。在制造方面特别提出了:“1、沱茶及紧饼茶下关厂制造为主,总公司为副。2红绿散茶,顺宁茶厂与宜良所就地收鲜精制”。

“心脏型”紧茶(1950年) 

新中国刚成立时,下关茶厂的紧茶、饼茶沿用“宝焰牌”,沱茶使用的商标主要是“复兴”牌。

1951年10月23日

云南中茶公司以云茶【51】字第1639号文,第一次发出《抄转关于转发我公司统一商标图式希按规定使用案由》的“中茶”商标通知,该通知当时在云南仅发到“下关”和“顺宁”两厂,可见当时实际开展生产业务的国营茶厂仅此两家。虽然这个时候“中茶”商标还有没有被批准注册,但是已提前通知做好使用的准备了。

到1955年7月25日

云南中茶公司云生【55】字第661号《为检寄中国茶业公司正商标图案由》规范商标使用的通知(附正商标图案一本),已发到“下关”、“凤庆”和“西双版纳”各厂,可见四年后云南国营茶厂业务已基本恢复。

(“复兴牌”下关沱茶标识)

1950到1952年间

下关茶厂加工了云南中茶公司体系精制茶(48000多担)中近50%(的22980担)的产成品,和全国一样,1953年以前处于经济恢复和巩固时期,产品主要是紧茶、沱茶、饼茶和圆茶,每年产量在4000多担。下关茶厂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在下关西郊建设新厂。

从1953年到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加工总量累计为20.6万担(占云南中茶公司体系36.2万担中的57%),其中,紧压茶类占85.5%,绿茶类是18.5%。下关茶厂生产使用的紧茶、饼茶工艺标准,由中央颁布为统一加工标准(即部颁标准)。此前通过公私合营完成了对原有永昌祥下关茶厂、西南茶厂等原有制茶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关所有茶制茶企业全部纳入下关茶厂。

1958年12月

中共大理市委通知将“下关茶厂”改名为“大理茶厂”。1959年末,大理市人民政府通知,同意大理茶厂改名,恢复为原来的“云南省下关茶厂”。在这期间下关茶厂的技术革新运动中,产房、设备快速增长;红茶、花茶、绿茶、调味茶等新产品试制成果丰硕;苍洱沱茶、玉带春蕊、苍山雪绿、精装紧茶、普洱方茶、小砖茶、焙制香茶、伏砖茶等产品定型,“苍洱沱茶”被确定为国庆10周年礼品用茶。

苍洱沱茶(1959年)

1962年

开始生产1/4市斤(125克)沱茶。

1963年

开始加工以烘青毛茶为原料的散装滇绿茶,下分1~5级,还有绿碎与绿片茶,共7个产品;边销紧茶内包装改用牛皮纸袋、麻绳捆扎,改变长期以来用糯笋叶包装的办法;经过改装后的砖形紧茶取得共识;1964年下关茶厂开始咖啡豆的加工生产,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

1968年下关茶厂成立革命委员会,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产品加工等都发生了比较多的变化:认为 “宝焰牌”商标带有封建主义色彩,“心脏型”紧茶不利于机械加工、包装,成本大,改为“砖片型”;1967年2月,云南中茶公司《关于紧茶改型和改变商标问题的通知》,在征得西藏自治区同意的基础上,把旧商标“宝焰牌”改为新商标,紧茶的形状也从蘑菇型改为砖片型;

1967年

2月,云南中茶公司《关于紧茶改型和改变商标问题的通知》,在征得西藏自治区同意的基础上,把旧商标“宝焰牌”改为新商标,紧茶的形状也从蘑菇型改为砖片型;根据1967年6月云南中茶公司的通知,云南砖茶新设计了“中茶牌”商标和说明书,此后,具有地域特征和文化个性的商标被逐步停止使用,“宝焰牌”商标暂时退出了历史舞台,下关茶厂的产品全体系使用“中茶牌”商标的大一统形象全面形成;由于包装与计量等原因,大多数沱茶每个重量改为100克;

“中茶牌”商标

1972年

恢复出口外销的七子饼茶(圆茶)生产;

1974年

普洱茶发酵实验成功后,批量生产出口型云南沱茶(普洱沱茶),也就是后来行业内俗称的“销法沱”;

1976年

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下关茶厂成立普洱茶车间,批量生产7663沱茶,七子饼茶,76563散茶及7-9级散茶等出口普洱茶。

1976年是云南茶叶最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这一年“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以出口为主要任务的熟茶发酵和精制加工技术,通过几年的实验和总结,逐渐走向成熟。

上世纪70年代,1971年到1976年底,云南精制茶加工生产计划共下达132万多担,其中下关茶厂的计划为45万多担,占全省产业生产计划的34.23%。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的27年间,下关茶厂当之无愧的成为云南茶叶精制加工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此后十年,到1985年茶叶流通体制改革,是下关茶厂快速发展时期,也是下关茶厂把下关沱茶作为核心产品打造的十年,此后下关茶厂与下关沱茶之间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1986年4月22日

▲荣获世界食品金冠奖的云南(下关)沱茶

云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金人庆在庆祝下关茶厂生产的“云南沱茶”荣获第九届世界食品“汉白玉金冠奖”表彰大会上的祝贺词中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下关茶厂把传统的工艺和现代的加工技术融汇在一起,坚持“质量第一,以质取胜”和“用户至上”的指导思想,狠抓全面质量管理,加强信息反馈,技术上精益求精,质量上不断提高,使“云南沱茶”成为色香味型独具风格的优质产品,多次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获得了国家银质奖。与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密切配合,——把“云南沱茶”远销到法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英国、日本、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云南沱茶”以其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品质优良、功效奇异为世界所认识,成为许多国家消费者的高级保健饮料和馈赠亲友的珍品。

▲云南沱茶首次荣获世界食品金冠奖的奖牌

内销、外销、边销领先的云茶标杆

从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到2004年企业民营化改制的20年间,下关茶厂秉承“团结,开拓,求实,进取”的企业精神,不断改革创新,将以边销茶为主体的产品加工,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内销、外销和出口齐头并进的云南省茶叶行业标杆。特别是到世纪之交时期,下关茶厂的产量、质量、销售收入、利润等主要指标均处于整个云南茶业的最高水平,很多精制茶厂处于亏损状态,甚至濒临破产边缘,云南茶叶加工企业有的年份的所有利润总和还没有下关茶厂一家企业实现的利润高。

1986年

2月为适应市场需要和保护传统产品,下关茶厂决定重新恢复心脏形紧茶生产,10月2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视察了每年向藏族地区供应1000多吨边销茶的下关茶厂。

下关茶厂向班禅大师敬赠了用特种原料揉制的“心脏型”紧茶,后人将这批茶叶尊称为“班禅礼茶”。

1988年

下关茶厂生产的云南沱茶(甲级)、云南沱茶(外销)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双双获得“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1989年

云南沱茶(内销)被评为全国名茶;中茶牌(外销)云南沱茶荣获轻工业部优秀出口商品银牌奖。“宝焰牌”云南砖茶被云南省经济委员会授予“云南省优质产品”称号。

1990年10月

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员会批准下关茶厂为国家二级企业。

1991年2月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乔石委员长视察下关茶厂,下关茶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提出了“八五”期间名优茶翻番的目标。

1992年

下关茶厂列为“1991年度云南省100家最大工业企业”;云南省经济委员会批复同意下关茶厂“八五”期间对毛茶仓库、沱茶干燥、生产机械流水线等12个项目进行技术改造;下关茶厂生产的“苍山雪绿”、“感通茶”双双评为云南省名茶。

1990年11月“宝焰牌”商标在第30类商品中茶叶项下获得第535357号商标注册证,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下关茶厂的第一份注册商标,享有独家使用权。此后下关茶厂生产的紧茶、饼茶、砖茶、方茶等边销茶系列产品,逐步恢复使用“宝焰牌”商标。

1991年3月“松鹤(图)牌”商标在第30类商品中茶叶项下注册成功,获得第585637号商标注册证,此后,无论是以云南沱茶或是下关沱茶为名的内销沱茶(即青茶型沱茶),即后来新标准中的普洱茶(生茶)的沱茶,都以“松鹤(图)牌”为商标,持续了20多年。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虽然普洱茶(熟茶)类沱茶内销的份额越来越大,但由于下关茶厂和中茶云南公司之间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相互之间互有股权投资,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在七子饼茶、普洱茶(熟茶)类沱茶生产中,使用“中茶牌”商标一直延续到了2004年上半年。

1994年

4月下关茶厂被评为“云南省1993年大中型企业‘争先创优’竞赛先进企业”。因强化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改革的创新成果,在云南茶叶企业中唯一一家列入了云南省第一批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在1994年进行了股份制改造,1994年6月28日  云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成立“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

下关茶厂生产的“松鹤”牌云南下关沱茶被列入云南首批名牌产品。11月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为云南茶行业的第一个“绿色食品”;下关沱茶公司被认定为中一型企业;

2000年8月

下关茶厂生产的“松鹤牌下关沱茶”、“宝焰牌下关砖茶”双双被云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认定为“云南名牌产品”;

2002年

下关沱茶集团公司被认定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04年4月30日

经过公开拍卖程序,大理州财政局法定代表人李雄代表出让方与受让方代表罗乃炘签订《产权交易合同》,下关茶厂及其改制后的企业全面完成了民营化改造。

从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到民营化改制的20年间,下关茶厂以“深化改革,完善配套,强化管理,重视安全,确保质量,普沱创优”为治厂方针;“安全、优质、高产、低耗”为生产原则;“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以信誉为第一”为经营宗旨。以沱茶为核心的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沱茶类产品在总产量中的份额从10%逐步提升到50%以上,经过市场竞争下的开拓、创新,下关沱茶公司省部级以上优质产品全面覆盖了内销、边销和出口三大产品体系,为云南茶叶的标杆企业。

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于云南省档案馆档案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撰文︱杜发源  图片︱李其康、下关沱茶  编辑︱柒月

中法茶缘——中国普洱茶(下关沱茶)与法国红酒的对话

中法茶缘

北京站

中法茶缘活动——北京站

日期:2024.06.08

地址:北京展览馆报告厅主厅

2024年正值

中法建交60周年

中法文化旅游年

销法沱创制50周年

下关沱茶中法茶缘系列活动北京站,在北京展览馆报告厅圆满举行。

中法茶缘

品味

北京

6月8日,云南下关沱茶集团公司“中法茶缘”文化日活动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本场活动的主题为中法茶缘——中国普洱茶(下关沱茶)与法国红酒的对话,以普洱茶和红酒为媒,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茶及法国红酒,以促进两国民众相知相和相亲及中法关系健康发展。

参加本场活动的领导及嘉宾有: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仲华

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副主席王志忠

农工党第十四届中央副主席,云南省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监事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申卫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原副州长李平

北京市顺义区工商联主席、顺义区民建主委王庆国

中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尹祎

文旅部驻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原主任,法国政府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法国波尔多左岸红酒骑士团成员殷福

法国波尔多骑士总会北京分会主席、《葡萄酒世界》专著作者、法国波尔多歌涅酒庄庄主奚晏平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专委会主任,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万里茶道协作体副主席蔡军

原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总经理、酒类国际大赛评委、葡萄酒文化推广者朱力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荣誉副会长、北方16省市茶业合作联席会议执行主席石若刚

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陈国风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赵明

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褚九云

公司北部区大区经理相阳担任本场活动主持人。

百年普洱下关沱茶

巴黎红酒美大理沱茶香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上台致辞。他提到,通过今天的活动,下关沱茶赋予了这份中法茶缘全新的诠释,让看似遥远的普洱茶与红酒相遇,跨越千山万水,汇聚于此,为我们呈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盛宴。以饮品为纽带,跨越文化,开展对话,从而推动云南茶与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两国民众相知、相和、相亲,助力中法情谊紧密深厚。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上台致辞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褚九云上台致辞。他向在场的嘉宾朋友们介绍了“金冠奖”、“金冠沱”的来历;介绍了公司作为百年茶企的使命和担当。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销法沱创制50周年。这段美好情缘与岁月中连接着中法“茶”谊,记录着下关茶厂及其改制后的下关沱茶集团在普洱茶规范生产、品质提升上的瞩目成绩。一枚茶叶,串联起中法人民数十年来不变的深厚感情;似红酒般晶莹剔透的茶汤,也如中法两国之间的情谊般浓烈醇厚。

褚九云董事长上台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仲华上台致辞。他肯定了下关沱茶一直以来的实力和成绩,作为企业要让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消费能力如何的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在品牌里找到自己喜欢的茶;作为研发科技人员,要通过科技创新来陪伴消费者、有持续的创新力来引领市场。未来,下关沱茶要持续发展科技和文化的联动,用科技把品质和安全做的越来越好、用文化把品牌的灵魂打造的越来越好。

刘仲华院士上台致辞

公司下关沱茶馆副馆长万岚兰上台,通过“销法沱”创制50年以来的时光轴线,为大家讲述“销法沱”的故事。

下关沱茶馆副馆长万岚兰讲解“销法沱”内容

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彼此独立又能有互融的无限可能。现场嘉宾就活动主题展开:茶与酒的对话。

法国波尔多骑士总会北京分会主席、《葡萄酒世界》专著作者、法国波尔多歌涅酒庄庄主奚晏平;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监事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申卫伟;原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总经理、酒类国际大赛评委、葡萄酒文化推广者朱力;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褚九云;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赵明等嘉宾结合发酵工艺,普洱茶的饮茶健康和如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如何通过多途径、多方法实现普洱茶与法国红酒的兼容性发展等话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讨论。

百年普洱下关沱茶

金冠荣耀再续辉煌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公司首席科学家赵明教授作金冠沱茶产品推介、产品品质报告发布,介绍了历史悠久、不断前行的下关沱茶熟茶发酵技术发展历程。

赵明教授上台致辞

云南茶叶流通协会领导陈勋儒上台致辞。他表示中国是茶的故乡、云南是茶的起点。今天大家一起参与中法茶缘的活动。一起感受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美好时刻。

50年前,下关沱茶的产品“销法沱”推向以法国为核心的欧美市场,成为首次在国际上荣获食品金冠奖的云茶产品,同时挖掘出普洱茶保健功效科学认知的重大科研价值,这放眼新时代的今天在整个茶行业也是相当亮眼的成就。

云南茶叶流通协会领导上台致辞

百年普洱下关沱茶

往期“中法茶缘日”活动

01

缘起

大理

5月8日,巴黎红酒美,大理沱茶香——云南下关沱茶集团首场“中法茶缘”文化日活动在下关沱茶银桥厂区隆重举行。

下关沱茶荣誉产品“销法沱”,曾获迄今为止最高的世界级茶叶奖项——【世界食品金冠奖】。现今,“金冠奖”雕塑伫立在苍洱大地的下关沱茶银桥厂区中心,它是一座奖杯,是里程碑,更是一坐丰碑,也是下关沱茶的无上荣光。

02

再现

法国

5月21日,正值第五个“国际茶日”。2024年“云腾四海·茗动天下”中国(云南)茶文化欧洲推广在巴黎启动首场活动。

下关沱茶携“销法沱”家族产品及高端新品金冠沱茶,“奔赴”巴黎塞纳河的浪漫之水,续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演绎“巴黎红酒美,大理沱茶香”的浪漫风情,为众多华人、法国人奉上一杯源自云南高原仓的“销法沱”,以极致的东方美学尽展云茶之香、云南之美、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之美,向世界传播下关沱茶百年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法茶缘系列活动自举办以来,广受业内人士和茶友们的好评,为世界献上一杯中国茶、发扬中国茶文化,是下关沱茶始终践行的初心和使命。

金冠沱茶现场品鉴

北京国际茶展专场

持续进行中

北京国际茶业展

日期:2024.06.08——06.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5号北京展览馆

展位:T206

诚邀广大茶友来到现场品鉴

凝聚50年技艺精华的

高端熟茶代表之作

金冠沱茶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