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采茶时茶叶摘采分的层次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甘肃 “点绿成金”产业兴——陇南春茶生产一线观察

经过漫长的冬季,陇南春茶吸收了300多天的养分后,再一次将所有的精华都集中在冒尖的芽叶上。

清明前后,采摘的鲜叶经过充分炒制,茶叶中的杂质和寒气消失。加水泡入,随着浮在表面的茶叶沉入杯底,绿叶青汤浑然天成。

茶味馥郁,轻啜慢品,回甘清冽……

茶树长势旺盛,芽叶细嫩,色翠香幽;采茶工人争分夺秒摘下鲜叶,茶企收购生产环环相扣,脚步不歇;茶农期待着今年的丰收和回报……走进春日茶园,不难发现,大伙儿唇齿间和心底升腾的,尽是辛劳付出后的“回甘”。

发酵——自然、茶香、品牌的演绎

一壶春茶,承一片春色。

文县,是甘肃春天最先抵达的地方,也是全省茶叶的主产区。

谷深林密,天蓝地绿,土净水洁,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早晚温差大,森林覆盖率80%以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高纬度、高海拔、高香气、高甜鲜”的陇南高山云雾茶。

位于全国茶叶产区边缘地带的碧口镇马家山村,周围库区水源丰富,四面环绕的高山阻挡了寒流,这里主要种植龙井43号。

清晨六七点,来自碧口周边乡镇的采茶工们踏着熹微晨光,爬山采摘茶叶。“时间就是市场,时间就是价格”,对于这一点,所有的茶农和企业都心照不宣。

“清明前,马家山的气温较低,刚发芽的茶叶不仅鲜香醇,发芽数量更是有限,是一年中的佳品。因此,明前茶产量少,价格自然高。”文县茶叶产业开发服务中心主任马世福说,半个多月前龙井43号鲜叶收购价一度涨至每斤450元。

比起龙井43号,老茶树的品质可靠稳定,口感厚实,耐泡,深受当地茶农喜爱。

碧口镇李子坝村的老茶树在原始森林的包裹下生长,村子位于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白水江片区的交界处,待这里的茶树熟透,茶香丰腴,层次丰富。

陇南绿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仅口味生津,营养价值也并不落后,具有抗氧化、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发生风险等作用。

为了让陇南绿茶叫得响,全市在茶叶品牌的打造上下足功夫。“目前,全市共注册茶叶品牌商标74件,其中甘肃省著名商标16件、甘肃名牌产品9件。”陇南市经济作物总站茶叶科科长刘耀坤介绍。

淬炼——采摘、加工、产业的升级

仲春的文县,天气阴晴不定。

这为春茶,尤其是明前茶的采摘增加了难度。要是遇上阴雨天,茶叶芽头容易开散,卖不出好价钱,也辜负了一年的光景。

半个月前,来自四川省青川县的王仲秀,和十来个一同采茶的姐妹在李子坝村的东家家里住下,她们的入住,也意味着采摘明前茶的哨声吹响。

“有时候,一片茶园会采摘好几茬,采摘的时候要多留意芽叶的长势,时间到了就要抓紧摘。”有着5年采茶经验的王仲秀利索地将芽头摘下,递到记者眼前,“看,多么饱满挺立。”

从早上7时开始劳作,到太阳落山时能采摘两斤多的鲜叶,一斤100元的劳动报酬,对她们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火热的采摘市场和企业的加工生产需求息息相关。

不同于茶杯里泡出来的醇香,生产车间加工制茶散发出的香气多了几分香甜。

文县玉皇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侯健对茶叶的制作再熟悉不过,他说:“收购的鲜叶要经过一夜的摊晾,才能进入到杀青、脱毫、理条、提香等环节,一个步骤都少不得,这样茶叶的香味才会被完全激发出来。”

玉皇公司是第二批入选“甘味”区域公共品牌的省级龙头茶叶企业。自去年生产车间经过提升改造后,公司建成20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生产车间,机器繁忙运转的后方,仅有两名经验丰富工人留在生产线察“颜”观色。

“制茶讲究火候,车间的工人会根据茶叶的品相调整机器的温度。”侯健说,为了延长茶叶带来的经济周期,企业开始加工发展红茶、白茶、黄茶、黑茶、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茶艺术品等多元化产品。

玉皇茶企的转型升级也映射着全市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截至2023年12月底,陇南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9.51万亩,同比增长8.4%,全年干毛茶产量1742吨,同比增长11.4%,一产产值达到5.03亿元,同比增长58.7%。

在陇南政策的扶持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产业规模形成矩阵:目前,全市有中小型茶叶企业8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4户,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户、省级农民合作社5户。

回甘——丰收、创新、期盼的喜悦

经营茶园是李子坝村祖祖辈辈的产业,这里家家户户都有茶园。

春茶,主要的生长期在气温较低的冬季和初春,受病虫害的概率极低,无需过多的人工管护。

正因如此,李子坝村的村民春归夏离,外出务工的人们在腊月返乡,春节后留下来等待茶叶成熟。6月初,待春茶采摘销售画上句号,他们又会辗转到大城市务工,年复一年,像极了为茶叶迁徙的“候鸟”。

侯春林,是这支“迁徙大军”中的一员,也是村民眼里的“能人大户”。

多年前,嗅到茶叶带来的商机后,侯春林不局限于经营父辈留下来的20多亩茶园,找空地建了一个小型加工厂,也开始学着收购茶叶,制作销售成品茶。

但今天,这个“小作坊”让侯春林的生活过得殷实。仅仅一个春季,茶叶就能为他带来20多万元的毛收入,打工反而成了副业。而他的客户,也成为他的老朋友。

“这些年,工作重点全部放在了收购和制作茶叶上,自家20多亩茶园的产量,只占了全年茶叶销售量的2%。”侯春林说,即便如此,他每年也要雇15名左右的采茶工,帮忙采春茶、抢市场。

李子坝村村支书任华章,见证了侯春林成功创业,也对全村老百姓茶产业的发展历程熟稔于心。

“全村有4500亩茶园,人均占地6.2亩,收入在1.6万元至1.8万元之间。”他说,从去年开始,以老茶树种植为主的李子坝村也尝试着种植龙井43号,虽然仅仅有200多亩,但在增收致富的路上总想推陈出新。

近年来,陇南围绕茶叶产业链科技项目的实施,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模式,示范新技术,创办产业科技示范点。为了强化科技支撑,组建“陇南市茶叶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筹集资金300万元用于实施重点科技项目。组织市内茶叶技术人员、企业(合作社)外出开展技术培训,还利用夏秋茶开展花果香型白茶的研发和示范。

在碧口镇的另外一头,为了补齐从福建省调苗的短板,去年8月,文县茶叶中心指导建设了40亩育苗基地,尝试着培育茶苗,填补陇南茶叶零育苗的空白。

掀开棚帘,床苗上青苔密布,嫩绿的茶芽排布有序。“今年10月,这些茶苗会给我们一个答案。”马世福说,“这个过程漫长,会遇到芽苗表现不佳的阶段,但未来的路还很长,一切都有希望。”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王煜宇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说松萝茶——以春作题,煮茗成诗

不风不雨正晴和,

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

一壶新茗泡松萝。

清 · 郑板桥《七言诗》

何为松萝茶

松萝茶,因产自安徽休宁县的松萝山而得名,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创制于明弘治年间。它区别于其他名茶的显著特点是“三重”:色重、香重、味重,即有色绿、香高、味浓之特征。

松萝茶的历史

黄山松萝茶的创制迄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该茶问世后,声名雀起,徽州各地纷纷仿效,以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几乎成了整个徽州地区绿茶的总称。据《橙阳散志》记载:“歙之巨商,业盐而外惟茶,北达燕京,南极广粤,获利颇丰,其茶统名松萝。”而类似记载在《徽州府志》等方志中屡见不鲜。

到了清代,生产松萝的范围更广,根据《重修安徽通志》记载:此时的黄山松萝已不再是一个茶品,而应该是代表一个茶类。而随着时光推移,茶事发展,松萝茶的名声越来越远,影响越来越大。

因松萝茶的品质优异以及新工艺,备受推崇,远销海外,更是演绎了一段茶叶界的哥德堡号传奇故事。也正是松萝茶的大量输出,市场上各种仿制,后期松萝茶逐渐演化为屯绿,分珠茶、雨茶、熙春三类,共10多个花色、品级。

松萝茶的品质特征

条索紧卷匀壮

色泽绿润

香气高爽

滋味浓厚,带橄榄香味

汤色透明

叶底绿嫩

归纳起来就是色绿、香高、味浓;十分耐泡,七碗酣畅(一泡香气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五泡六泡香浓浓,七泡松萝味不减)。

松萝茶的制作

松萝茶的采制技术,早在三四百年前就达到精湛的程度,并扩展到浙、赣、闽、鄂等省。明代闻龙《茶笺》记载:“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香味俱减。予所亲试,扇者色翠。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从理论上与实践上,与现今的炒青绿茶制法无异。现今屯绿炒制技术,就是在此规范的基础上,而发展完善的。松萝茶于谷雨前后开园采摘,要求采一芽二、三叶,鲜叶采回后要经过验收,不能夹带鱼叶、老片、梗等,并做到现采现制。

松萝茶的炒制技术在中国茶叶加工制作史上是一个传奇。中国茶学专家陈椽说:炒青的香味比蒸青好;炒青的制作比蒸青容易掌握;炒青比蒸青省工省本。这也是松萝茶在创制问世后,能够很快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要小瞧由蒸到炒的转变,它实实在在是茶叶上的一次革命。炒制出的茶,使茶叶保留了原来的色、香、味、形;也正是松萝茶开创了茶叶炒青技术之先河,所以,人们称松萝茶是“炒青鼻祖”“炒青始祖”。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有好茶、好水、好茶具,还要有好的泡茶技术。

下面介绍泡松萝茶的三要素

1、茶叶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松萝茶,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消费者饮用习惯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关键掌握,茶与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浓;茶少水多,味淡。

2、水温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更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茶叶之鲜活味,即丧失。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松萝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要沸点后,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茶汤才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在高温下,茶汤颜色较深,维生素C大量破坏,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叶“烫熟”了。

3、时间

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根据测试,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则所剩无几。

2021第三届王光熙松萝春茶节活动预告

活动 · 前言

春茶滋味鲜活、香气宜人,历来是各类茶品中备受青睐的“抢手货“;对于爱茶人士而言,四处淘选茶品、尝试新茶,是乐此不疲的趣事。在爱喝茶的茶友圈中,品春茶是一件每年必定举行的“仪式”。

鉴于天气原因, 2021年第三届王光熙松萝春茶节活动将推迟至3月23日正式启动。

活动 · 流程(上午)

【08:00—09:30】 启动典礼,参观松萝梦工厂

【09:30—10:30 】松萝山祭祖仪式

【10:30—11:00 】开园采摘

【11:30—13:00 】午餐、午休

活动 ·流程(下午)

【13:00—14:00】松萝茶非遗传承制茶体验

【14:00—15:30】茶文化研讨

【15:30—18:00 】年度经销政策发布、订货会,感恩回馈超级“萝粉儿”直播会

届时,松萝茶业总部将全面对外开放,广邀爱好松萝茶的各界好友,同赴盛会,在山花浪漫处采茶、在茶香四溢处品茶,体会更深层次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共同鉴证2021年松萝茶业股份公司开园仪式暨春茶节启动活动。

注:内容来源徽茶,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想给人家讲茶文化简史,这一篇文章足够

  如今的社会,学生学习紧张,上班族工作压力巨大,节奏快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若像古代隐士一样归隐山林,躲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居住一段时日,对于多数人都是无法实现的。

  那么,在如此紧张忙碌的生活中,让我们心灵澄净清澈成本最低的方法,也许就是喝茶。

  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在《茶谱》里说:“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谈而万象惊寒,茶之功大矣!”

  世界上最早的茶树起源于中国,饮茶的历史也是源于中国。最早的说法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荼以解之。“这种说法当然可以归于半神半人的故事集里,但是,茶叶的发现,大概也是这么个意思。茶不同于酒,不是因机缘巧合被发明出来的食物,是大自然本就存在的植物,在公元前2700多年的人文初始时期,神农氏或某位踏遍青山的有心人,在冒险尝试植物各种功效的过程中,发现了茶的功用。

  茶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当代5个时期。

  汉魏六朝——中华茶文化的酝酿

  茶以饮用传扬,茶文化围绕饮茶活动所形成的文化现象,两晋南北朝是中华茶文化的酝酿时期。

  两晋南北朝,茶以其清淡、虚静的本性和疗病的功能广受宗教徒的青睐,佛教、道教徒与茶结缘,以茶养生,以茶助修行。

  同一时期,饮茶之风在文人中盛行,茶文学初步兴起,产生了《荈赋》等名篇。孙楚的《出歌》、左思的《娇女诗》、王微的《杂诗》是早期的涉茶诗。晋宋时期的《搜神记》、《异苑》等志怪小说集中,有关于茶的故事。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才辞丰美,对后世的茶文学创作颇有影响。

  因此汉魏六朝是茶文化的酝酿时期。

  唐代——中华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

  唐代以前,茶主要是以药用为主。茶内含有咖啡碱,可以振奋精神、抗拒疲劳、提神醒脑的作用。神医华佗的《食论》就说:“苦荼久食,益意思。“

  成书于三国时期的《广雅》里说:“湖北、四川一带,把茶树的鲜叶采下来制成茶饼,叶子老的,要加用米糊才能做成饼。调煮饮用的时候,先把饼茶烘烤呈红色,然后捣成细末放在瓷器里,浇上沸水,盖好,并用葱、姜、橘子等掺和调味一起吃下去。“

  可见,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茶的使用,主要是吃茶,而不是饮用茶汤,茶叶大多被磨碎后烹煮后食用。

  据《晋中兴书》记载,时任吴兴太守陆纳是一个节俭之人,从不花费心思准备宴席招待宾客,哪怕是谢安来访,所设也仅是茶果而已。在陆纳看来,以茶果自奉和待客是高洁朴素、不迎合骄奢习气的生活方式,是他的品质所在。

  茶圣陆羽在《茶经》说,茶之为饮,宜精行俭德之人。

  隋唐开始,随着茶叶栽种技术和制茶工艺的发展,茶叶的品饮渐渐成为一种风尚。这其中,不得不说,就是刚刚提到的“茶圣“陆羽。

  陆羽本是孤儿,三岁被遗弃,后被被竟陵龙盖寺的住持智积禅师发现抱回寺里抚养。

  智积禅师对茶情有独钟,喜欢喝茶。陆羽的幼年就是在充满茶香的环境中熏陶过来的。

  陆羽是智积禅师抚养长大的,自然跟着爱好喝茶的他学习煮茶。智积把自己对茶的品鉴知识都传给了陆羽,也在陆羽的心中留下了茶的种子。

  陆羽在安史之乱后从江北的故乡竟陵来到江南,奔波于各个产茶区,比如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这些地方,亲自试茶、品鉴泉水,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茶经》这部茶学经典。

  陆羽以《茶经》一书,将饮茶这件形而下的生活日常上升到极致讲究、极其雅致、极度专业的程度,连茶具都要二十四种器具构成一套的。

  自此以后,饮茶开始逐步脱离了单纯解渴的状态,渐而成为上流社会的风雅之物。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想学事春茶。”由于茶事的兴盛,不仅文人雅士热衷此道,唐代的许多帝王都嗜好茶事。唐玄宗以多才多艺著称,不但喜欢饮茶,还喜欢与妃子斗茶。

  而唐代宗朝始创贡茶院,且由时任湖州刺史颜真卿就是首任监制贡茶者。

  唐朝大书法家在湖州刺史的时间虽仅有三年,但在陆羽的影响之下,也成为茶文化的爱好者,对文人雅士的风雅事业十分感兴趣,不仅助陆羽建造了三癸亭,还与诸位爱茶文士组织茶宴,对赋茶诗,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就是颜真卿与同僚、诗僧皎然的联唱: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陆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张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李崿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颜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皎然

  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陆士修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确立的时代,饮茶的大普及,茶文学的大繁荣,茶学专著的问世,且不同喜爱饮茶的文士形成了不同的茶文化圈,唐代的茶道已渐而形成,有了许多约定俗成:

  萌生精品意识:由于茶事发达,唐朝人逐渐萌生了名茶意识,阳羡茶、蒙顶茶就是当时名品,有“蒙顶山上茶,扬子江中水”的说法。而且陆羽在《茶经》中亦有“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的说法。

  革新用茶工具:《茶经》将制茶工具系列化,如蒸青饼茶的七道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均有配套工具;二来结束了茶具与食具混用的时代,《茶经》载茶具29种,并使得煮茶、饮茶器具专门化。

  精选饮用茶叶:唐代以前人们饮用茶叶,大都是迟摘的大叶,未经加工而直接投放于釜中煮汁而饮。唐、宋根据前人经验,称“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就是用较为粗老的晚摘的茶叶煮汁而饮,仅仅是解渴式的粗饮。而到了唐代,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制作方法,将茶叶蒸捣加工成饼状。

  讲究饮茶方法:唐人烹茶流行于陆羽《茶经》记述的“煎茶法”,是投茶于釜,煮而饮之。程序是炙茶、碾茶、筛茶、煮水、投茶、分茶、饮茶。

  注重品茗环境:唐人追求的是清幽高雅的品茗环境,而且不仅限于自然环境,还包括饮茶的人和所做的事。诗僧皎然更以为品茶伴以花香琴韵才是幽静,若再有几位高人逸士以茶相会,赏醉人之花、赋儒雅之诗、听高山流水、品高洁之茶,才是茶道之和谐整体。

  强调饮茶之美:唐代的制茶、煮茶、饮茶并非一般技术,富含艺术性、文化性,所以只有综合水平的提高才能得到真味真趣真美。饮茶追求茶叶的色、香、味、形的美,追求水的清、轻、甘、冽、活,追求器具之美,须用活火煎水,注重饮茶环境和品饮方式。唐代饮茶显然已经上升至生活美学的层面了。

  饮茶有所仪轨:陆羽《茶经》对饮茶程序作了总结,一则茶末,只煮三碗才能使茶汤鲜爽浓强,较次的是煮五碗。如坐客为五人,就煮三碗分饮;坐客有七人时,则以五碗匀分。行茶是传碗递盏,分而饮之,以茶会友,创造一个和谐、宁静的气氛。后来,也为日本茶道所借鉴。

  茶人道德标准:《茶经》说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唐朝末年刘贞亮更进一步提出茶有“十德”。这些坚持道德的饮茶原则,令饮茶这样的日常俗事上升到精神领域。当中国茶传入日本后,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提出其“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

  生活之美就是如此,就是把自然朴素的生活艺术化、人情化、理想化。美不完全在于外物固有,也不完全在于人心想象,而是人心将真诚和情感寄托于物上,拥有超越功利的兴致和情趣。

  宋代——中华茶文化的第二个高峰

  到了宋代,饮茶风气更盛,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时任宰相王安石的《议茶法》说:“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炽盛的宋代茶风,促进了茶馆的兴起,两宋京都以至于外郡、市、镇都茶楼林立,当时称为茶坊、茶肆、茶房、茶屋等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展现了东京开封城茶坊酒肆林立的景象。

  孟元的《东京梦华录》,更是记载开封茶坊炽盛的情形。如开封朱雀门外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吃茶于彼,而且,茶坊内,随季节变化,摆设时令鲜花,悬挂名人图画,布置的精致雅洁,创造和谐雅静的环境;茶坊之外,还有提壶叫卖的人。

  宋代茶文化走向两极,一是民间的普及化、简易化,一是宫廷的奢侈化、精致化。而夹在民间与宫廷中间的文人,则是崇尚风雅和自然。唐代时文人、隐士、僧人领导茶文化的时代,到了宋代,则是各领风骚,文人保持着独有的率真且与自然相为契合。因而,有宋一代,虽以龙凤团饼的贡茶闻名于世,但引领茶文化精神潮流的,却是文化人。

  宋代才女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每次吃完饭后,就回书房坐下,泡上茶,比谁的记忆力好。一人随便拿出一本史书,说出一件史事,另一人说出再某书某卷某页某行,然后打开书验证,说对了的人便先喝茶,有时候一旦说对了,两人会乐得哈哈大笑,以至于把手中的茶杯都打翻了,也就是纳兰性德《浣溪沙》中说的“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故事。

  如果唐朝的茶文化是以精致为特色,宋代茶文化则以雅致为特点。而宋代的饮茶法与唐代也大有不同,当时流行于社会的饮茶法是点茶法,现在日本的末茶道便是脱胎于此。

  宋代皇帝宋徽宗便精通斗茶,宋徽宗赵佶做皇帝昏庸无道,但却是一流的艺术家,工书画,通百艺,在书法、绘画、音乐、诗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亦颇为精通茶艺,而且研究茶学,写了《大观茶论》一书。御笔写茶书,古今仅此一例。

  宋代文人的饮茶趣味已不满足于独乐乐,更是风靡了“斗茶”的文人雅事。

  斗茶,始于福建建安一带,到了宋朝,建安北苑是当时最负盛名的茶区。斗茶是重在观赏的综合性技艺,包括鉴茶辨质、细碾精罗、候汤备盏、调和茶膏、点茶击拂等环节,每个步骤都须精究熟谙,最关键的步骤在于点茶和击拂,最精彩的部分则是汤花的显现。

  衡量斗茶胜负的标准,一是看茶面汤花的色泽与均匀程度,汤花色泽鲜白、茶面细碎均匀为佳;二是看茶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以汤茶保持时间较长、紧贴盏沿不退散为佳,而汤花退散较快、先出现水痕的为负。

  斗茶时,操作者要眼到、手到、心到,需要小心谨慎、一丝不苟,又要运作自如,风致潇洒。观赏者屏气凝神,视点茶者起落倾旋,观赏茶汤变幻,既然兴致热烈,扣人心弦,一时间妙趣横生,雅韵悠远。斗茶时,白色的汤花与黑色的建盏交相辉映,芬芳茶香与优雅茶艺不仅给人以物质上的享受,更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明代——中华茶文化的第三个高峰

  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废团改散,团饼的煎煮之法改为散茶冲泡之法,更崇尚的是自然之美,以天然者自胜,将茶与自身与大自然相互融合,体现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元末明初画家赵原有《陆羽烹茶荼》,就体现了文人自然的趣味,画中陆羽与远山近水、古树茅屋汇成一幅完整和谐的整体。以天地为茶室,天高地阔,天清地远,青山朦胧,古木挺拔,近山巍峨,山水清幽,重山复水。近处广水,有茅草屋临水而筑,四面草木繁盛,曲径通幽处一条小道延伸出画面,仿佛此处隐秘于山林间。阁内一人,扶膝踞坐于榻上,是为陆羽,一童子拥炉烹茶跽于一侧,给人以宇宙无限之感,又给人带来无限的野趣。

  茶与人、与地、与水、与山、与天和谐融为一体。

  而真开千古茗饮之风的正是朱权,他大胆改革传统的品饮方法和茶具,形成了一套简单新颖的烹饮法。

  《茶谱》中,与朱权一道品茗的,皆是“鸾俦鹤侣,骚人墨客”的高雅人士,“或会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净牖”,与诸位“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就在这样超凡脱俗的氛围中,与诸位同道中人开始愉悦、闲适、舒适、清静地品饮。

  当代——中华茶文化第四个高峰的开始

  进入现代,传统的茶诗、茶词的创作仍在继续,郭沫若、赵朴初、聂绀弩、启功等均有佳作传世。茶事散文极其繁荣,20世纪的文学家大都撰有茶文,其数量是以往历代总和的数倍乃至数十倍。鲁迅、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苏雪林、秦牧、邵燕祥、汪曾祺、邓友梅、李国文、贾平凹均有优秀茶文,个人出版茶事散文专集的,有林清玄《莲花香片》、王旭烽《瑞草之国》、王琼《白云流霞》等。茶事小说更是异军突起,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荣获中国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

  艺术方面,有吴昌硕、齐白石、丰子恺、刘旦宅、范曾、林晓丹、李茂荣的茶事绘画,赵朴初、启功的茶事书法。老舍的《茶馆》常演不衰,茶歌、茶舞、茶乐是许多文艺晚会的保留节目。《请茶歌》、《采茶舞曲》、《挑担茶叶上北京》、《请喝一杯酥油茶》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自20世纪80年代起,沉寂了两百多年的中华茶道开始复兴。首先从台湾,继之是大陆和港澳。茶艺、茶道、茶文化团体和组织纷纷成立,有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台湾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茶人联谊会、澳门中华茶道会、香港茶艺中心等,他们为普及中华茶艺,弘扬中华茶道,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两岸四地的茶道交流活动频繁,全国和地方性的茶艺赛、茶席设计赛也经常举办。理论研究异常活跃,近20年出版的有关茶艺、茶道、茶文化著作的数量,超过中国历史上茶书数量的总和。并且,现代中华茶艺已走出国门,不仅传播到东亚、东南亚,还远传欧美。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华茶文化全面复兴,茶馆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现代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遍布都市城镇的大街小巷。目前中国每一座大中城市都有茶馆(茶楼、茶坊、茶社、茶苑等)数十到数百家,此外,许多宾馆、饭店、酒楼也附设茶室。中国目前有大大小小的各种茶馆、茶楼、茶坊、茶社、茶苑5万多家,北京、上海各有茶馆(茶楼、茶坊、茶社、茶苑等)一千多家。在许多大中城市,茶馆的数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正是鉴于现代茶馆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8年将茶艺师列入国家职业大典,茶艺师这一新兴职业走上中国社会舞台。2001年,又颁布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规范了茶馆服务行业。茶艺馆成为当代茶产业发展中亮丽的风景。

  茶具——承载茶文化的器皿

  唐宋流行煎茶、点茶,茶具亦是十分繁复,明清的茶具一改唐宋的崇金贵银,转为崇尚陶瓷,颇有返璞归真的气象,其中,又以景瓷、宜陶最为流行。

  “景瓷”即是江西景德镇瓷,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被誉为“天下瓷都”,工艺考究、制作精巧,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景瓷光泽柔和,温润如玉,如若不信,可以拿一只骨瓷杯或碗,放在灯光下,瓷的细腻与通透定会让你赞叹不已;釉面光滑,晶莹剔透,普通的瓷器根本不可与之相媲美;若将一只景瓷杯平放在手上,用拇指和中指轻轻一弹,就会听到“咚”的一声脆响,有如乐器奏出的优美罄声,扣人心弦;景德镇瓷因其质薄而变得轻巧与尊贵,小巧玲珑,胎质细腻,清新典雅,画意生动。

  “宜陶”即是江苏宜兴所产紫砂陶壶,明清开始,世间茶具称为首。《阳羡名壶录》里说,名手作壶,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通常的说法,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供春。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可惜供春壶已不得见。当代宜兴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价格也在60万港币左右,足见供春壶的艺术价值多么珍贵。

  紫砂壶之所以受到茶人喜爱,一方面是造型美观,另一方面泡茶时有许多优点。紫砂壶气孔微细,密度高。用紫砂壶沏茶,不失原味;紫砂壶能吸收茶汁,壶内壁不刷,沏茶而绝无异味。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以致空壶注入沸水,也会茶香氤氲;紫砂使用越久,壶身色泽越发光亮照人,气韵温雅。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黯然之光,入可见鉴。”

  明代文人所推崇的是天、地、人融为一体,清幽淡雅,超越尘世的理想境界,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讲:“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无论是讲学问或是有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我想日本茶道所崇尚的,也正是这样的精神吧。

  时至明朝中后期,茶文化不仅为文人所持,更是深入到大众之中,深入到千家万户之中,与千万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这种深入,具体表现在茶馆的兴盛、工夫茶的兴起以及茶俗的广泛运用。

  清代茶文化虽以深入民间为特色的,但并非不讲茶艺、不讲品味、不讲技巧,盛于福建汀州、漳州、泉州及广东潮汕地区的工夫茶,均于这一时期发展而来的。相传自元朝起潮州人就有喝工夫茶的习俗,自清代以来,盛行至今,工夫茶可谓是唐宋品茗的流风余韵。

  工夫茶茶具中最典型的“四件宝”:孟臣罐(小紫砂陶壶)、若深瓯(小薄瓷杯)、玉书碨(烧水陶壶)、潮汕烘炉(茶炉)。燃料用炭,也用的甘蔗渣或橄榄核。品饮工夫茶特别讲究技巧,工夫茶有所谓“十法”:即候火、虾须水(刚开未开的水)、烫杯、热壶、拣茶、装茶、高冲、低斟、盖沫(用壶盖把浮沫杂质抹去)、淋顶。

  工夫茶分福建、潮汕、台湾三个派系,福建喝铁观音比较多,潮汕喝大红袍、单枞茶比较多,台湾则喝冻顶乌龙比较多。但是从冲泡方法上来说,三者是共通共融的。

  中国人饮茶,实际上有三个层次:一是生理需要的“牛饮”,二是科学合理的“饮茶”,三是讲究艺术的“品茗”。艺术品茗讲究好茶、真水、活火、妙器、闲情,虽说要“有钱”、“有闲”才可,有钱才能购置必要的茶叶和茶具,有闲才能细啜慢饮进而追求心灵的真诚。

  然而,多少钱算是有钱,生活如何才算是有闲,就全凭自己裁定了吧。

  注:内容来源今日头条-蒲秋文化,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