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本山段泥特点

找到约53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紫砂小知识:芝麻段是原矿的,还是人工调配的?

芝麻段是本山段泥中一款较有特色的泥料,之所以叫芝麻段,是因为其作品烧成后,有众多的白色颗粒、红色颗粒和黑色颗粒,自然密布于体表,呈芝麻状

黑色颗粒或者偏红色颗粒非常显眼,常见的芝麻段都是黑色颗粒密布壶全身,但整体的颗粒层次感比较清晰,像是薄纱上点缀的色点。

图片:茶窝网

▲芝麻段泥壶

芝麻段泥原矿只要产于黄龙山,是本山段泥和紫泥的共生矿。矿料色泽呈灰青色,并伴有暗红色的血斑状(如下图),为铁质氧化所致,断面粗而不糙,质地疏松,遇水则自然分解成颗粒状。

▲芝麻段原矿

芝麻段的石英含量高,含砂量较大,颗粒较粗黏性差,可塑性低,在烧制的时候非常容易开裂。成品率很低,对烧制的温度控制要求很高,不然还容易吐黑,芝麻段的烧成温度和普通段泥相比,相对较高。温度区间在1150℃~1200℃,最到位的温度其实在1190℃~1200℃,温度再往上烧,黑色颗粒容易析出,产生瑕疵。

1150℃时,外观呈红黄色,声音微哑;

1170℃时,外观呈黄褐色,隐现芝麻星点,声音同样微哑;

1190℃时,外观呈黄里返红,芝麻星点表现较为明显,为铁质经高温烧成后的结果(如下图)。 

1210℃时,温度已经过高了,色泽暗淡,很容易产生瑕疵。

芝麻段的特点

因为原矿芝麻段含的颗粒较大,砂质感强,气孔率大,所以空气对流顺畅,透气性好!吸附性佳,芝麻段的含铁量也比一般本山段泥要高,长时间泡养后,颗粒会变成暗红色,尤其是用普洱、黑茶等来泡养,效果会更加明显。

原矿的芝麻段储存量非常稀少,因为芝麻段是本山段泥和紫泥共生的结果,只有在特点的生成环境下,才能生存,所以原矿产出较少。


▲人工调配芝麻段壶盖

目前市面上的芝麻段多数都是人工调配而成,用本山段和紫泥,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人工调的芝麻段,色泽黯淡,颗粒较粗,杂质感较强,泡养后容易“吐黑”,极具晦涩感,无滋润感,质感、水色和泡养效果都无法和原矿相比。

来源:紫砂壶百科全书,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养壶篇 l 段泥难养?不要怕!教你几招,养好了很漂亮!

紫砂壶,泥料中有一种比较独特的泥料,爱之深恨之切,它就是段泥,段泥是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共生的意义是自然形成,而且两种泥性质一致。



用段泥紫砂壶泡茶,不少未曾接触过段泥壶的朋友,经常被难倒,段泥颜色较浅,容易吸附茶水的颜色,一旦保养不当就容易附着明显的污垢,如何养好一把段泥壶,成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段泥介绍


段泥又称团泥,只因宜兴方言中【段】与【团】同音。

 


段泥是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本山绿泥和紫泥都是紫砂的原矿。共生的意义是自然形成,而且两种泥性质一致。

 


段泥难养


许多玩壶的朋友对段泥壶都是又爱又怕。段泥养成后变化很大,分外讨喜。可就怕养不好,稍一不注意就养的脏兮兮的,有些地方还泛黑。


段泥壶养成周期略长,而且段泥含砂量特别高,气孔结构比其它泥料要大,所以它特别容易吸附茶水的颜色。

 

老段泥 供春 泡养前后对比


恰巧他的颜色较浅,一旦保养不当,就容易附着明显的污垢,有些壶友,干脆就不大喜欢段泥了,可能这是因为你从未真正养出过段泥壶,段泥养好了,真的很漂亮。

 

段泥壶容易“养花”,这就是因为在泡茶的前1-2个月,经常用茶水淋在壶面上。



紫砂壶经过泡养,茶渍附在壶身就会有泛黑,是由紫砂壶特定的双气孔结构所决定,原因是长期茶汤的浸泡,茶水中铁离子经过气孔在壶表积聚,形成的黑色素。


所以,真正紫砂壶经过泡养,茶水渗入,颜色都会会越来越深(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是叫吐黑,有些平台为了博得关注传播了很多错误的知识导致大家有了错误的理解)。


什么是真正的吐黑?


然而,吐黑现象的出现,一般是和烧制温度有关,紫砂壶烧制的窑温低了,气孔结构疏松,茶水容易渗透,就会吐黑。


吐黑


段泥的壶很多人不太喜欢,是因为段泥壶的颜又比较浅,使用不注意清理,很快就变得脏兮兮,容易造成人工吐黑(也就是茶渍附在壶身),所以很多壶友干脆就不用段泥壶。


以上种种原因,其实是多余的担心,如果没有真正养出一把好的段泥壶,就不知道段泥壶养出来有多漂亮。



段泥适合什么茶?


很多时候都有人问,段泥壶适合什么茶,我们都说,绿茶白茶、铁观音生普之类。其实原因无非有两点:


第一,段泥相对透气性要好一些,而绿茶这种是不适合焖泡的茶叶,用段泥来说是比较合适。



第二,也是从养壶的角度说,段泥壶的确颜色很浅,如果堆积深色的茶垢,又没有及时的清理,那一定会把紫砂壶“养花”,所以,如果从方便的角度来说,浅色系的茶叶可能更适合段泥壶。


但是以上观点也不是绝对,上述推荐的茶是因为这几种茶汤颜色浅不容易养脏。


很多人认为段泥壶不能泡普洱茶?其实是可以的!熟普洱、黑茶、红茶都能泡,但是要注意喝完茶及时清洗干净,如果不注意清洗不管你用什么茶泡,都是会有茶渍的,也会养脏。


段泥西施壶


用完及时清洗好你的爱壶,只要用心,段泥壶一样可以包浆很漂亮。


如果有些刚入门的朋友,对养壶的过程没有什么把握,也不知道怎么具体衡量,那就收到壶的时候拍一张照片,每用一阵子,再拍照记录下,这样更直观的看到泥料的变化。



切忌泡剩茶养壶,有些养壶的人,认为饮剩的茶汁留在壶里有助于壶的养成,这是错误的认识。虽然紫砂壶确实有隔夜不馊的特点,但隔夜茶会有陈汤味,对紫砂壶损害很大,而且这样的茶水不卫生,饮用对身体不利。



养壶切忌心急,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坚决不能用细砂布、砂纸抛光布!


段泥壶,最重要的是耐心,由内而外慢慢养,人壶一心,养好了比什么都漂亮!

复刻篇丨玉成窑仙瓢壶,带来顶级泥料的体验!

顶级泥料 黄金段 


拥有一把好壶,是每一个壶友都追求的,而一把真正的好壶,离不开泥、型、工这三个点。


而泥料更是重中之重,紫砂的泥料分四大类,紫泥、红泥、绿泥、段泥,而在大类中又有细分,其中最为稀少最为顶级的,又有四种:四号井底槽青、大红袍、天青泥、黄金段!


一些壶友在玩壶一段时间之后,懂得对泥料进一步细分,追求一些进阶料,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便是「黄金段


▲出产黄金段的矿槽


黄金段这个称呼是近代才出现的,其属本山段泥。

 

其由黄龙山的断裂褶皱运动,矿体颠覆上翻而形成,原矿呈现淡绿色,一般厚度仅为十到二十厘米,呈链状分布,开采难度较大。

▲黄金段原矿 


由于蕴藏量极为稀少,出产量也比较少,而烧成后的表现又极为惊艳,因此黄金段也是今天黄龙山的顶级泥料之一

 

其烧成后外观呈现金黄色,不同的温度范围内成色各有特点,而最符合黄金段之名的,则是烧制窑温为1170摄氏度到1190摄氏度间的作品。


▲黄金段试片


发色金黄,表面有黑褐色斑点,其为赤铁矿的小团粒,在烧成后呈现出黑色,断面致密。 


玉成窑同款复刻


而本次,我们专为进阶壶友准备了这样一款黄金段泥料作品,玉成窑仙瓢壶


选用陈腐半年多的顶级黄金段泥制作,泥料细腻温润,上手极佳,透气性好,为品茗佳器。

 

造型取自使文人壶盛行的清代玉成窑传器,仙瓢壶。


清朝光绪年文物 仙瓢壶


壶身上敛下丰,呈扁腹瓜瓢形,造型别致,其为清代制壶名家王东石创制,整体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圆弧盖并以瓜蒂为钮。



壶身亦镌刻同款铭文仙瓢 老农书,刀笔颇有古意,文人气息浓厚。


另一侧刻绘山水图卷,闲居山水之间,有飞鸟轻略水面,看远方船影乘波…与仙瓢二字的隐逸出尘的气质无比相合,极具观赏性。



这款仙瓢壶可已让你感受真正黄金段的魅力,试想闲暇时分静坐,于一方茶室内用此仙瓢泡一壶香茗,茶汤明艳,茶香动人。



手指抚触,茶汤冲泡以润泽,便有通透之感,温润生光。

 

一壶在手,享受真正好料带来的玩壶乐趣。

找到约52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