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一杯清茶官网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为了喝一口真茶,中国人宁愿跑到原产地去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周刊,作者苏炜

  《新周刊》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由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主办,以“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为定位,推出过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专题报道,是中国期刊市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享有"话题策源地"的美誉。

  如果要在中国人身上找一种共同的气息,那多半是一缕幽幽的茶香。

  由那片树叶缓缓飘落在神农氏的一瓯沸水中算起,茶在漫长的时光里,在世世代代的记忆中,有一条清晰可循的脉络。
  茶叶,中国的文化符号。

  从烹茶到冲泡,从茶具到茶艺,从富商贵胄到贩夫走卒,千百年来,茶文化蔚然大观。翻滚的水遇上茶,渐渐平静温厚;干燥的茶遇上水,一点点舒展,再现生机。正如苏东坡所写:“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饮下一杯茶,不仅是日常生活难得的调剂,还是浸润中式哲学的快活洒脱。

  但在生活愈发便利的当下,喝茶对中国人而言,有时候却成了不那么愉快的一种体验——

  上至大型商场,下到小店摊贩,茶叶的来源扑朔迷离;专家、明星、商家七嘴八舌,好茶的标准在大众心里成了一个谜;网红茶饮里,添加的究竟是真茶还是茶粉,无从知晓;卖包装、吹概念,编造历史,一轮轮天价茶炒作湮没了一群人的财富梦想,更给普通人的爱茶之心浇上一盆凉水。

  哪怕打开手机,“卖茶小妹”都成了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的网络传说,茶在这里成了行骗的工具。

  身处茶的发源之地,中国人懂茶、爱茶、敬茶,即便在年轻群体当中,这种热爱也没有丝毫消退,奶茶店前排起的长队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买一次好茶,泡一壶真茶,怎么就这么难呢?
为了喝一口真茶,中国人宁愿跑到原产地去
  喝好茶,只能去原产地了吗

  劣币驱逐良币,是人们讨论市场话题时常引入的概念。

  对此,财经作家吴晓波有过更深入的阐释。他曾举过奶粉的案例:最初,起步较晚的国产奶粉靠着低价策略攻城拔寨,在国内市场把进口奶粉步步逼退,但一次次爆发的质量危机,扭转了消费者的观念,洋奶粉依靠品质构筑信任,重返市场,反观国产奶粉,想要夺回失去的口碑,重建信心,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

  良币被劣币驱逐,不该是也不会是故事的终点,随着市场成熟,良币一定会逐渐回归,如吴晓波所言,在餐饮、酒店、保健品、电商等行业,这都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相比起来,茶叶市场又有其自身的特别之处:真正的好茶无法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对于产地、时令甚至工艺传承有着严苛的要求,这些都考验着真心茶企的智慧和决心。
  好茶手工造。

  国内的茶叶市场如此之大,国人的茶叶消费热情又是如此之高,信息差给了投机者机会,泥沙俱下之后,薄薄一片茶叶变成了消费者眼中的信息黑箱。

  《工人日报》曾刊出报道,直指茶叶市场的混乱:西湖龙井明前茶卖上了每斤两万元,“牛栏坑肉桂”价格逼近每斤三万元,普洱老茶茶饼价格跃上四万,其他价格上万的茶种更是数不胜数。

  可这些茶的品质到底如何?产地能否追溯?制作工艺有无标准?厂家自说自话的质量评级有多少可信度?大多数兴奋的买家恐怕都一问三不知。

  作为饮品的茶成了炒作的对象,面对混乱的市场环境,真正爱茶的人不得不踏上了拨开迷雾、寻访原产地的道路。

  近几年,茶旅成为旅行界的一股风潮。曾有机构做过统计,热门时期,仅深圳一地,一个周末就有数十个茶旅团队启程前往原产地,只为喝一口真茶好茶。

  相应地,原产地也将茶文化和旅游经济深度绑定,精心包装的茶旅路线、茶文化生态游、采茶体验区纷纷涌现。亲自采茶、炒茶,眼见为真成为一种时髦。几年之间,无数嗜茶的中国人都成了摩拳擦掌的茶叶猎人。
  亲历茶叶的采摘与制作,新奇又放心。

  远赴千山万水,拥抱好茶真茶,当然是一件快事,可是,心有所属身不能至的更多消费者,该怎样选择?而那些置身原产地店铺、缺乏相应知识的消费者,就一定能如愿而归吗?
为了喝一口真茶,中国人宁愿跑到原产地去
  中国茶叶需要督茶官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过一条宗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长期以来,“真”却成了茶叶市场的稀缺品质。

  炒作大潮滚滚而来,普洱茶无疑位于漩涡中心。价格失真的阴影下,产地、工艺、品质层面求真自然变成奢谈。有商家将价格抬至惊人的高度,有的台地茶被充作古树茶出售,甚至某些产品连最基本的安全卫生都无法保障。

  入口微苦的普洱在消费层面失去“回甘”,浅浅一杯清茶,变得深不可测。
  “做茶和做人一样,讲的就是一个字,真!”在纷乱的市场环境中,一个“真”字振聋发聩,这也是七彩云南创始人任怀灿一直以来秉持的宗旨。

  时光的指针拨回2005年,重要茶叶产地云南毛茶价格走低,不少茶农的生活陷入困顿。守着茶山这样的优质资源,却换不来好生活,云茶产业等待破局。
  守得好茶山,等待良人来。

  面对这种情况,任怀灿决心带领企业进入行业,让以茶为生的茶农家庭远离贫困,更让云南红土地上绵延千年的茶脉焕发光彩。

  从那一年开始,从1000米海拔到最高2429米海拔的广阔地区,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的足迹横跨版纳、临沧、普洱、保山等核心茶区。十五年深耕,成果斐然,113座古茶山,317个村寨,一万多个合作茶农,上百家初制所,十万余亩优质高山生态古树茶区,共同构成七彩云南·庆沣祥建立百山百味样本库、打造近百种古树山头茶的底气。
为了喝一口真茶,中国人宁愿跑到原产地去
  求真,是他们一以贯之的追求。春去夏至,今年,七彩云南·庆沣祥发起了全球督茶官活动,邀请七大城市主播作为“全球讲真督茶官”,共同发声,说出消费者真的共识,为好茶代言。

  作为督茶官之一,云南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羽毛总结道:“一泡好茶,源自天然,工自匠心。





  借由督茶官的介绍与体验,身处千里万里之外的人们,才能明白十五年的耕耘究竟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才能对这份“真”加深体会。

  而如果有机会踏上云南的土地,亲眼目睹万亩茶园,抚摸饱经岁月洗礼的古茶树,坐在清幽的茶山脚下喝一杯茶,则更是不可多得的茶文化体验。茶香沁入心脾,“源自天然、工自匠心”的感觉也自然萌生。
为了喝一口真茶,中国人宁愿跑到原产地去
  人人都应该做督茶官

  多年来,对七彩云南·庆沣祥而言,“督茶官”是愿景,也是身体力行的行动。

  真品质是真体验的基础。云南的红土地是古茶树的沃土,这里有世界规模的茶树群和古茶园,为好茶提供了真材料。而依山而住、伴茶而生的当地山民,世代采茶、制茶、饮茶,传承时光,为好茶保留了真工艺。

  在这些基础之上,七彩云南·庆沣祥把专业的原料品控团队派驻在山林之中,倾注多年时光亲近自然,仔细揣摩制茶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从源头上保证了高品质。甚至创始人任怀灿,还保持着每年抽出一段时间,放下手头的一切事务,亲自深入古茶园的习惯。
  到底什么是好茶真茶?万语千言,不如七彩云南·庆沣祥最终的产品更有说服力,不如亲自去做一回督茶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今天的茶叶市场缺少的不是某个参与者,而是怀有真诚初心的品质把控者、秉持高度责任感的标准建立者和热爱茶文化的传播者。

  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需要更多七彩云南·庆沣祥一样的企业,需要更了解茶叶的消费者,需要优化市场环境、明确行业标准的政府部门,需要更多的督茶官共同参与。
  正如吴晓波所说:“茶叶有着千年的历史积淀,未来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奢侈品,这个过程中的‘保真’尤其重要。这并非一条可以立竿见影的坦途,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利润固然重要,理想也不应消亡。最可靠的,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品牌人格化的‘真’。”

  一千多年前,被后世奉为“茶圣”的陆羽写下一首《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竟陵是茶圣的家乡,阅尽千帆,品茗一生,荣华禄位都可以放下,一片真心还是向往故乡,还是向往绕着故乡流淌的江水。

  如果一定要在或浓或淡的茶水中提炼一种永恒的精神,那么应当是“真”;而要在今时今日,寻找这种真茶精神,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地图西南的红土地,投向彩云之南的座座茶山。
  那里有七彩云南·庆沣祥用十五年光阴,用繁茂的古茶树,用无数茶农和消费者发自内心的笑容,用最好的产品,写下的一个大大的答案。

  作者|苏炜

太平有象 荣耀班章中吉号2021年老班章新品发布会暨品鉴会重磅举行

晴空万里,只要站得够高就能摸到柔软的云朵;

一杯清茶,只需闭眼感受就能听见高山流水。

关于夏天与茶,每个人都各有所爱

然而就像西瓜与夏天的关系一样

老班章也是茶的经典代言人

没有人能够拒绝

5月22日,中吉号2021年老班章新品发布会暨品鉴会在深圳卓越世纪中心1号楼60楼凡一静舍·云端茶馆隆重举办。深圳市茶业协会“收藏投资专家委员会”委员赖向宇先生、深圳市会计协会特邀会长成放晴先生、心馨茶学院创始人刘星星女士、深圳及象咖啡与凡一静舍创始人许志航先生、中吉号茶业创始人杨世华先生等重要嘉宾出席本次活动,携手揭开2021年中吉号老班章的神秘面纱,见证着一年一度王者归来的隆重面市。

慕名而来的普洱茶发烧友及贵宾如云聚集,活动现场人气高涨、一片火热,精彩瞬间繁多。

开篇:代表致辞

本次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后,中吉号营销总监胡三明先生上台向到场嘉宾郑重致以欢迎辞。中吉号备受欢迎的老班章产品经过十几年的传承出品,市场认可度极高。然而357克标准饼却已不足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了让更多人品鉴到中吉号“三章双纯”老班章的独特魅力,降低老班章的入手门槛。胡总在致辞中重点介绍了本次新品发布会的最大亮点——本次老班章在规格上创新推出125克版,定位为最高端的伴手礼,用轻奢的理念让更多茶友轻松拥有。

他说:“125克老班章轻奢装体现的是一种轻奢的生活理念,是一种‘好而不贵’的生活享受,一种‘简而不凡’的品味体验。它将作为开拓市场的排头兵让中吉号品牌迈向新的高度,成为继纯麻黑之后的中吉号又一支柱产品。”


焦点:新品发布

125克老班章继承了一如既往的纯老班章核心产区+纯正古树料尊贵血统,浑身流淌着耀眼的光芒。在现场播放的《2021老班章宣传片》中,我们全面了解到了为什么中吉号老班章会有一喝难忘的极致体验。

继宣传片之后,由中吉号董事长杨世华先生、深圳市茶业协会“收藏投资专家委员会”委员赖向宇先生、深圳市会计协会特邀会长成放晴先生、深圳心馨茶学院创始人刘星星女士、中吉号沙井专营店林喜军先生、坪山专营店彭进祥先生、海南运营中心黄文盛先生、南湖专营店邱源锐先生等嘉宾携手上台为新品揭幕,正式宣布中吉号2021年老班章新品自今日起全国开售:官网价2800元/饼,125克/饼,42饼/件!

礼仪全场巡回展示老班章新品

全体席主登台亮相并领取茶品

新品包装展示

茗星:价值剖析

作为年度重点推介产品,中吉号老班章的魅力获得了产品推荐官——心馨茶学院创始人刘星星老师的青睐。在特邀抢先品鉴老班章后,她为本次新品发布闪耀站台,为在座嘉宾、茶友们带来主题分享《老班章,拿什么打动我们》。

从优越的土壤环境到引人入胜的卓越口感,从价值高昂到荣耀地位,刘星星老师说道:“苦,是老班章的主旋律,但这苦是裹挟着汹涌的回甘,磅礴而来的。它奖赏那些身居高位却依然用苦训诫自己的智者,奖赏每一个坦然把苦咽下去的平凡人。”  

点缀:茶艺表演

一场完整的茶文化体验活动,除了杯中有好茶,眼中也需赏得雅艺。在品鉴会核心流程举办过后,“首届工夫茶“大赛银奖得主刘晨星老师、第五届茗星茶艺师优秀奖得主何远桦老师联袂带来了茶艺表演《太平有象,荣耀班章》,让在座的嘉宾朋友享有了顷刻的幽雅心境。  

品鉴:对比&互动

本次品鉴会一共品鉴了三款茶品,分别为中吉号古树熟茶金醇、2021年老班章及2009年老班章,新老茶的对比品鉴引得茶友们兴致盎然,有的茶友爱新茶的霸道强劲,有的茶友爱老茶的端庄持重、陈香厚韵。  

在茶友互动分享品鉴心得环节,深圳市茶业协会“收藏投资专家委员会”委员赖向宇先生向我们讲述了他在2003年收到朋友赠送老班章的动人故事,以示例重走老班章从寂寂无名到受追捧的历程,强调发现好茶的眼光对于藏茶升值的重要性。紧接其后的,还有十余名老班章发烧友从口感滋味、前中后韵及与中吉号的老班章茶缘等角度,分享他们对茶会的所思所感,其中一位茶友所说“老班章就是茶中爱马仕”令全场人产生共鸣,现场掌声雷动、欢声笑语。  

中吉号的每一片茶叶都是孕育千年的美妙,历经沸水洗礼,成就身体中千呼万唤的酣畅淋漓。中吉号2021年老班章新品发布会暨品鉴会的圆满完成,预示着中吉号的全国性品牌推广势头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老班章是时代的选择,也是普洱王者的归宿,2800元/饼的官网价,轻松拥有的轻奢享受。中吉号在产品开发上引领市场,相信此次的125克版老班章必能深得市场青睐。欢迎广大茶友到中吉号全国线下门店品鉴询购,与好友共享中吉号轻奢老班章!


茶品牌T9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它用星巴克的思路做中国茶品牌

近日,精品茶品牌T9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青锐创投投资,青桐资本担任财务顾问。之前我们曾采访T9,T9以精品茶饮带动零售的模式走了2年,净利润达20%,其超50%的平均复购率、超100元的客单价显示了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如今,它也获得了行业和资本的关注。

T9打通了茶饮到零售闭环,在这背后,我们看到中国茶行业从传统的茶叶,到这几年流行起来的袋泡茶、无糖茶饮料,再到新茶饮,业态越来越丰富。而这种丰富性,赋予了中国茶更多创新可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业态是竞争还是合作?给了茶品牌哪些启示?我们还能从T9身上洞察到什么?
01

零售茶和新茶饮,是对手还是队友?

茶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饮品之一,有着庞大的消费基础。而近年来中国茶行业备受关注,和两大细分赛道离不开关系——新茶饮和袋泡茶。
一个是充斥在大街小巷,年轻女孩儿的最爱。随着奈雪的茶成为“新茶饮第一股”,蜜雪冰城全国门店规模破万家,新茶饮可谓势头正足。无论是头部全国性品牌还是地域性品牌,都具有不小的影响力。
一个是活跃在直播间,白领的办公室好物。数据显示,从2015年的2.3亿元到2019年的50.3亿元,中国袋泡茶线上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迅猛。预计2020年中国袋泡茶线上市场规模将达128.7亿元,涨幅达156%。[1]
不过袋泡茶仅属于零售茶的品种之一,零售茶还包括熟知的各种各样的散装茶叶以及速溶茶等等,而袋泡茶在数千亿的零售茶市场,占比还是非常小。
那么同处在茶行业中,零售茶和新茶饮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二者是对手还是队友?

首先来看两者各自的优势。拿近年来流行的袋泡茶举例。袋泡茶门槛低,且在产品上有可执行的标准,所以产品品质稳定,冲泡方便,适用于办公桌场景。而现制茶饮在产品种类上更加丰富,创新多变,能够给到消费者新鲜的即时体验。

不过问题也在热闹背后逐渐显现出来。
大家会发现目前袋泡茶市场,产品越来越像:几乎每家品牌都有蜜桃乌龙味、茶包设计风格也都极其相似......而我们看到一些有特色的袋泡茶品牌受到资本青睐,如茶小空、胶囊茶语等等。
在现制茶饮行业,由于本质上属于餐饮业,所以坪效一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开店、拓展规模已经不是当下竞争的主要方式,今年茶饮行业“内卷”严重更多地体现在产品创新——油柑黄皮椰子轮流转,这其实也是为了制造噱头、打造爆品,达到提高坪效的目的。
值得关注的是,现在看到,新茶饮想分零售茶的盘子,二者有融合趋势。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饮品牌都开始了零售业务。
奈雪的茶和喜茶茶包图片来源:奈雪的茶、喜茶天猫旗舰店
如何融合决定了新茶饮和零售茶是对手还是队友的关系。比如在茶颜悦色的门店,店员会一边做奶茶一边喊着“出门喝茶喝茶颜,在家逛街逛天猫”的口号;喜茶是两手抓,除了加强线上电商,还进入到cvs等线下渠道销售其瓶装饮料喜小茶。在不同的“战场”,似乎是竞争的关系。
T9也是既有茶饮又有零售业务,但T9把二者处理成队友的关系。T9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本质上来看无法归类为零售茶或新茶饮,是一种新业态、新模式。
T9皇家伯爵拿铁图片来源:T9tea官方微信
在整个茶行业放眼去看,诞生了2条发展路径:一条路是立顿的升级——原叶袋泡茶,第二条路是奶茶的升级——新茶饮,那么第三条路是什么?T9选择自己走出第三条路,即第三空间+精品茶饮+精品零售。
在零售层面,T9与德国拥有185年历史的制茶工厂展开战略合作,用全球供应链提高茶品质。目前T9零售茶叶的SKU超100个,包括日常自饮的袋泡茶、口粮茶,适合于节庆作为伴手礼的高定茶、庄园茶,以及收藏级的老茶等。通过多元的产品组合覆盖各种饮茶场景。
精品茶饮+第三空间,则是对新茶饮的升级。产品上,T9用茶叶现萃取代一般新茶饮所用的大桶泡茶,更好地保留了茶叶的味道与香气。如复购率达70%的当家产品伯爵茶拿铁,是以添加有舒缓作用的意大利佛手柑油的伯爵红茶为基底新鲜萃取,再选用鲜奶加入德国进口低热量石头糖调配而成。在空间上,设计成具有广泛认知的英式下午茶风格的空间,用明亮的环境、有质感的设计、贴心的服务营造舒适轻松的氛围。
T9使用现萃茶叶图片来源:T9tea官方微信
虽然新茶饮也有讲求空间的玩家,但是新茶饮的第三空间逻辑并不能很好地自洽。

新茶饮通常会用茶饮+烘焙的产品组合提高客单价,但是烘焙所需的大面积、多人员、多设备,反而给门店经营带来负担。

其次,由于品类消费认知问题,年轻消费者对于新茶饮还未养成空间消费的习惯。根据喜茶2020年报告显示,有81%的顾客选择线上下单,75%选择到店自取,门店点单占比仅有19%;在奈雪的数据报告里,选择门店点单的用户也仅有22%。消费者更喜欢即买即走。
这样看来,T9选择了空间+茶饮+茶叶组合的新零售模式,人员配置简单。而客群以偏好喝茶的、消费能力强的商务人士为主,零售转化率高,客单价高,带动了高坪效的达成。02在T9身上,我们看到了星巴克的影子
茶饮+茶叶零售的模式,难免让人想到一些咖啡店。许多咖啡店都有卖自己的零售产品,如星巴克店里有咖啡豆、保温杯、马克杯、小零食甚至月饼等销售。我们发现T9的品牌逻辑与打法,和星巴克有几分相似。
1、历史发展:从单一模式到零售+现制饮品
众所周知,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在成立之初并不是卖现制饮品的。星巴克最早是卖咖啡豆的,1987年后才开出了第一家销售滴滤咖啡和浓缩咖啡饮料的门店。自此,星巴克开启现制饮品的新世界,并且凭借意式咖啡走向全球。
星巴克咖啡门店图片来源:星巴克官网
T9最初的业务模式类似英式下午茶,即精致的现制茶饮搭配茶点。后来,T9在上海芮欧百货开了一家纯零售店。通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探索,T9创新采用茶饮引流,带动零售的模式。这也是T9品牌找到自我和行业差异化的契机。
目前,T9门店里茶叶零售与茶饮销售的营收占比约为6:4,和星巴克比零售的份额更多一些。这是因为茶叶相比咖啡,自用和送礼需求更高,零售也就更多。
2、品牌心智:用空间建立
星巴克的第三空间一直被行业内津津乐道。按照舒尔茨的话来说:这不是一家简单的咖啡馆,而是通过咖啡这种社会黏结剂量,为人们提供聚会场所的第三空间。
而第三空间给星巴克带来的,除了触达目标消费客群,还有品牌效益。星巴克通过无处不在的空间场景,将咖啡变成刚需,同时,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品牌认知。不可否认的是,其品牌效应、渠道优势、心智认知等,使其壁垒更高,因此生命力更持久、天花板也更高。
对比茶行业,产品层面壁垒不高。当产品被迭代,比如立顿被茶里、茶小空等新袋泡茶品牌追赶,消费者很容易低成本切换。
但T9和星巴克一样,通过入驻重奢与潮奢购物中心,用门店位置、高端时尚的空间场景建立品牌心智——更好的精品茶品牌,并成为社交时尚符号。

如今T9全国各地门店,很多开在星巴克或其它精品咖啡品牌旁边。从“顶级”购物中心的招商层面,目前咖啡品牌很常见,但符合未来消费趋势的茶品牌是缺位的。而T9与咖啡、奶茶、柠檬茶品牌等不同,建立的是一个专业的精品茶品牌心智,并且通过今年的快速发展,位列品类头部。这就能理解为什么T9能够成为上海国金、北京国贸等重奢购物中心青睐的茶品牌了。

T9的门店具有很强烈的风格图片来源:T9tea官方微信
3、消费人群策略:从精英辐射到全人群
先影响精英,再辐射多样化人群,这是高端品牌通常策略。
从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可看出,其先进入一二线城市,选址在时尚购物中心、高端写字楼、交通枢纽、中高端住宅等白领流量密集场所。再逐渐开辟三四线城市。
T9类似,从上海、北京超一线城市“顶级”购物中心起步,再进入杭州、南京、重庆、成都、昆明等新一线和二线城市。

门店的意义在于走到潜在顾客身边,通过社交空间与更好的茶饮体验转化新人群,引导与培育增量市场,将产品从社交空间拓展到办公桌与其它社交礼品场景。

除了用门店贴近消费者,产品层面上也显露出以精英人群为切口,逐渐辐射全人群的特点。如星巴克用多样化的意式咖啡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口味需求,并时常推出限定口味,产品符合普世化的特点。
T9肉桂莓果伯爵红茶图片来源:T9tea官方微信

而在茶行业,传统茶品牌无论是产品饮用还是体验空间,都很难满足现代商务群体需求,尤其是和年轻消费者生活方式有不小的距离。T9把店开进购物中心,并用独创的茶拿铁、花果茶以及高颜值设计来满足年轻人对一杯健康、好喝、有品味的茶的需求。同时,还配有纯茶、冷萃茶适合纯茶爱好者。

T9切的就是这部分群体对茶的空白需求,本质上来说也是在培育增量市场。03

同为成瘾饮品,茶能和咖啡学些什么?

既然我们在T9身上看到了星巴克的影子,那么能否跳脱出来,从咖啡行业总结出一些茶行业未来发展的经验?
一般而言,茶、咖啡、酒被看作是世界范围内的成瘾饮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消费人群。但是咖啡在全球化、品牌化、流行程度上,显然走在了其他饮品前面。
可以从品类、产品、品牌三个层面捋清茶和咖啡的不同之处。
咖啡最早可追溯到15世纪,茶则更早,中国最早的饮茶大约从唐朝开始。此外,咖啡在中国作为舶来品,历史更短,因此历史的差异注定了咖啡比茶更年轻。这个年轻影响了咖啡容易被赋予年轻新潮的意义,而茶则有着古老传统的刻板印象。
咖啡图片来源:pexels
从产品角度去看,一是咖啡从原料种植、采摘到烘焙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标准体系,且这种标准化已经深入消费者的心中;二是终端的咖啡饮品新品更新周期长,容易积累粘性消费者。而中国茶产业在标准体系上还有待完善,且没有向市场端靠拢,消费者在选购茶时鲜有依据可循;其次是新茶饮产品季节化特点明显,新品更新周期短,很难靠单品沉淀消费者。

品牌角度而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由于咖啡品牌塑造的时尚形象,现在咖啡的品牌效应比认知中传统的茶更强。比如可能很多人没喝过星巴克,但知道星巴克是咖啡品牌,甚至认识星巴克的logo。这其实和品牌塑造、品类消费习惯的培育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茶能和咖啡借鉴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断完善茶叶、茶包、茶饮的标准,并且让消费者感知到标准及产品之间的差异。比如以饮用方便的标准较成熟的茶包为基础,再辅以茶饮作为产品创新的出口,刷新消费者对于茶产品不好挑选、质量层次不齐的观念。

二是把茶年轻化,真正做出高势能的品牌。可以高端,也可以大众,可以时尚,也可以质朴,无论品牌定位是什么,都尽量做到有特色。

茶文化也不限于中国,不妨从英式下午茶、日式抹茶等全球性的茶文化中汲取灵感,增添品牌的差异性。进一步,可以通过品牌logo、产品包装等视觉设计,和门店体验发挥品牌的力量。

品牌化、标准化,这些都是中国茶走向年轻人、走向全球的基础。而商业模式的创新,则是有力的推手。

这让我们想起们之前在采访T9团队时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也分享给大家。

一个美籍华人顾客在T9环贸店消费后,表示希望在美国西雅图,也就是星巴克“老家”开家T9。而这位顾客又是福建人,所以T9团队很好奇她怎么看待中国茶和T9。她认为,站在全球的视野,为什么一定用大汉字、穿汉服等元素才能表现自己是中国品牌呢?可以有某些回归,但如果过于强调也是一种思维的局限。对于T9,她觉得T9是一个有国际视野、有延展性、有底蕴的茶品牌,从茶叶选择、包装设计到门店风格,都能看出开放包容的态度。所以这是她选择T9的理由。

或许这个故事,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T9诞生在上海,有着海派文化兼容并包的魅力。不过与其说是海派文化的体现,倒不如说是一种开阔的视野,一种闯遍世界的心气。自信、开放、多元,是T9要传递的语言。
也希望有一天,中国的茶可以走进星巴克老家,走向全球。
参考来源:[1]袋泡茶行业数据分析:预计2020年中国袋泡茶线上市场规模为128.7亿元,2020年8月30日,艾媒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