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霸糯普洱茶

找到约57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天下霸唱”老班章

石一龙,安徽宿松人,别署宿松居士。诗人。普洱茶独立批评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追风少年》、《行旅苍茫》、《军旅作家访谈录》、《宿松》等作品集。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南京大学中文系、长江商学院EMBA。曾在军旅十载,任过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投资家》杂志社总经理。2010年后,云南行走。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云南德钦号创始人,古树十八山纯料山头茶项目发起人,只做纯料古树普洱茶,最爱古六大茶山的茶,尤爱易武弯弓和易武茶王树。

“天下霸唱”老班章

石一龙

老班章霸唱天下,其实它只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乡属下的一个寨子,海拔1600米以上,最高海拔达到1900米,平均海拔1700米,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只有旱湿雨季之分,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早上和晚上都有雾,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这些年老班章的茶叶暴涨,村民暴富,简直是无法形容的狂躁。上苍曾经给了他们贫穷的过往,现在又给他们一年一家收入百万以上的美好机遇。

老班章肯定是第一等的普洱茶,说它是茶王,也不言过其实。近些年来,我每年都留上三五公斤存着,就是做个样子,要没有,岂敢说自己乃普洱茶的追随者之一。

老班章干仓饼茶条索粗壮,显毫,香气高耸,杯底留香长。气足,霸气,耐泡,涩苦易化,回甘快。特别是五年期的压饼干茶,特点更胜一筹。

(图为2010春纯料老班章饼茶)

而今,市场上的老班章多如牛毛,和老班章茶卖的贵是有关系的,都来“借尸还魂”,都来“鬼魂附体”,卖个好价钱。老班章边上的老曼娥、班盆、坝卡囡、广别、新班章、卫东、帕沙古树茶品质都很不错,还有近十年来种植的小树那数量就大了,有些种植小树的林地都有林权证,坐落的地址写着“勐海县布朗乡班章村”,你能说他家七八年上十年的小树不是班章,还有从曼糯方向出去的边境茶质量也很好,都可以以假乱真充作“老班章、大班章、班章”。

老班章寨子里有从帕沙迁移过来的甜茶、从老曼娥迁移过来的苦茶、老班章的原始树种。(当然也有近十年来新种植的小树,他们不修枝啊。)每年我自己买老班章怎么也要挑上几家人的,守着采摘,买上匀堆才能算上是纯料老班章。

老班章是陈升号运作出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陈升号靠老班章起家,在老班章这个产品上还是有话语权。大约在2008年,陈升号来了,勐海陈升号茶厂与老班章村签订了关于老班章普洱茶统购统销的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老班章”普洱茶品牌。签了一个年头有些长的合同吧。2008年应该是400元一公斤古树毛茶,现在陈升号2008年古树老班章市场价应该在4万元一公斤。2012年后,老班章茶叶涨价厉害,很多老班章村民都自己卖了,这就是茶农日子好了没有信用的事实。估计现在老班章还有50家以下卖鲜叶卖给陈升号,但陈升号要春茶鲜叶、雨水茶鲜叶、秋茶鲜叶按照当年的市场价格,全要收购。另外,陈升号2017年秋茶跳高一倍价格收购有小班章之称的那卡,因为近些年来陈升号那卡小树古树收的多,不涨价不好出货啊。

老班章茶农牛气,现在不挑树来卖茶(古树、小树混采),如果以纯料古树老班章来算现在春茶怎么也有20多吨,一年三季下来50多吨称作古树老班章是有的。2017年有个上海“品味布朗”的品牌包下了老班章的茶王树,一公斤32万,花了100多万买了几公斤打广告,这不就是买个噱头,像这种东西纯属商业炒作,无耻至极,害了茶农,坑了消费者,推高老班章的茶价。我也喝过这家企业在八角亭加工的“品味布朗”,就是一般的布朗山山系的茶,实在是不好喝。

值得一提的是勐海茶厂2000年出品的班章有机茶(大白菜),2017年秋季的广州茶博会标价,2000年一件84饼标价1800万,一饼茶20多万啊,不是疯了,便是丧心病狂。在这个也只能用在大厂勐海茶厂的故事里,“大白菜”班章有机茶创造了普洱茶的“升值”神话,那个"大白菜"班章生产的2000年左右,都是按照等级收茶,不是古树茶,也不可能是老班章古树茶的,只可能是布朗山周边上的茶,不值这个钱。这都是他们的广东商人的炒作。实在想不通,你还是可以去买陈升号、雨林古茶坊、澜沧古茶的茶喝,他们可以当替代品,都是市场上的明星厂家。

“天下霸唱”老班章,可见,在我们喝茶的路上,全是这种套路,传奇老班章,地道老班章,难辨真假,从茶山上的茶农开始,心坏了,就像特朗普总统谈好的贸易战合约,回去又不认账。我在茶山行走五年,看到的傻子多,市场演绎的多,关键他来了旅游买了茶很高兴,这茶不假,是真的茶叶子,说不定有农残。我身边的茶人呢,清醒的究竟有几个,大多都是讲故事和情怀,但这样的虚妄之词总有说完的那一天。我并不急迫地说这些,我了解茶的来路与归途。像老班章那样霸唱的,我也是在仰望,也在感谢那片土地的深情赐予。

喝了一吨水试完30多款春茶后,来,我告诉你今年普洱茶的品质到底如何

每年的春茶季,除了泡在茶山上10天半个月之外,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试茶了。

最近每天都在试春茶,这是一件令喜欢茶的人又爱又恨的事。

爱是因为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今年古树春茶的详细情况;可以在不同山头的茶里,探寻到它的神秘面纱;可以在花香、蜜香、果香、鲜木香、冰糖甜香里充分调动你的嗅觉、味蕾……

恨是因为一天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是在喝春茶,喝新春茶,喝到舌头麻木、手脚颤抖、吃不下饭,加上还要写每一款茶的品鉴文,将它们的表现从头到尾事无巨细的描写。

最痛苦的是,新春茶喝太多:

一是会只想吃酸的、辣的东西,因为对清淡的食物完全提不起食欲,但为了保持口腔的敏感度,你必须克制对那些麻辣水煮肉、凉拌鸡、烤猪蹄说拜拜;

二是那些茶点热量又高,不吃胃会难受,吃了腰会变粗。春茶一过就是夏天了,那些漂亮的小裙子你只能含泪说再见。

经常有人说:“哎呀,喝茶有那么辛苦,还会瘦?”

当你一天喝了20款新春茶,吃不下饭,加上肠胃稍微有点脆弱的,你拼了命的不想瘦,也会瘦的。

而且除了我们自己的产品要反复试喝外,还要去品来自各个地方盛情难却的茶样。

虽然南茗佳人已经和各个山头的固定茶农形成了稳定的合作,但仍是会有新的茶农给我们寄样,想让我们把把关,能够合作更好。

一个下午喝的春茶叶底

有时候舌头麻木了,想要休息一下,又想起还有别的茶没喝呢,于是吃点茶点,喝点温白开,再继续。

喝了一周的新生茶,就连平日里毫不起眼的温白开都觉得异常亲切。

掌柜甚至说:“水比茶好喝”……可见已是爱恨交织的巅峰了。

稍微缓和下口腔和胃,其实对于试茶,我们既是考官又是享受者。

我们充分调动味蕾、嗅觉、喉咙、身体的其它部位,来感受这款茶。

于茶而言,也是在进行着一次考试,不合格的就出局,要说残酷也算。

每一款茶,从干茶到冲泡后的茶滋味,再到叶底,每一个环节都是对这款茶的考验。

每一个山头的茶都像一部画卷,从打开的那刻,映入眼帘的是独一无二的山场环境、茶树的生长岁月等,这些都被映射在眼前的这一盏茶汤里,你品的同时也是在感受它们。

再加上那时在茶山的情形,眼前的茶也就有了别样的情怀。

试茶季,总共试了接近30个茶园的古树春茶。

易武的 薄荷塘、凤凰窝、弯弓、茶王树、白茶园、麻黑、落水洞、天门山、曼松、桃子寨;

布朗山的 老班章、老曼峨、贺开的曼弄;

普洱的 困鹿山、景迈、黄草坝;

临沧的 冰岛老寨、昔归、冰岛地界、大忠山、小户赛、糯伍;凤庆……

有细腻温婉的,有刚劲直接的;

有山野花香烂漫的,有花蜜甜香厚朴的;

有香韵斐然的,也有山野气韵霸猛劲道的。

你在品它们,也是在进行一场与茶的对话,在这一盏茶汤中,你会感受到这片古茶园的生长环境是否原始自然。

不同的山场也经历了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气候导致了春茶季茶树的发芽时间、发芽情况、制成的晒青毛茶比例、以及茶滋味的不同。

【易武茶】

一向是以“香、甜、细柔、山野之韵”等为特点,今年的春茶目前所试喝的10多款来看,总体风格是汤质细、茶韵劲道。但甜度较去年要高2个度,香气上也要较去年的扬一些。

2020年的勐腊,降雨量要少于2021年,茶树遭受了严重的干旱,2020年的易武茶中,部分的茶滋味清苦味较甜味重些,像麻黑、弯弓茶的涩感会清晰。

2021年的勐腊,降雨情况要好很多。2月下了几场雨、到3月也陆续下了几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茶树的干旱情况。

如果茶园所在的地方正好向阳,有雨、有阳光,茶树的发芽时间就会比同一地域的其它茶园要早一些。

弯弓就是一个例子。位于国有林之地,加上茶园向阳,在3月初就有非常少的古茶树发出了一点点的春茶,到3月中旬就已经可以采摘第一波了。

【较为神奇的是布朗山的茶】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布朗山的茶一定是苦重的,但今年的《老班章》、《老曼峨》古树春茶甜度却很高,当你品,若不提前告诉你这是布朗山的茶,你绝对会被你的味蕾所迷惑。

【临沧茶】

从试喝的8款茶来看,茶滋味总体是偏重的,苦涩也清晰,茶韵足。

最核心的原因便是今年的临沧遭遇了严重的干旱,2020年的临沧降雨量是充足的,相较于同年易武茶区的多个茶园因为干旱,有茶树已经死掉的情况,2020年的临沧茶区要好很多。

但今年的临沧茶区遭遇了严重的干旱,据说一整个冬天下的雨屈指可数。

一直到4月中下旬,古茶树才开始陆续发芽,因干旱减产非常严重,有的古茶园产量创下了近几年的新低。

干旱,阳光辐射强度大,加上大部分的古茶园,如小户赛、冰岛老寨、冰岛地界等都位于向阳坡,坡度陡的可达45°,不易保住水,导致茶叶中的咖啡碱、儿茶素类物质含量高,这一类物质冲泡后,会呈现苦味和涩感。

最终的结果就是茶滋味重,同时会感受到苦、涩。当然,苦、涩均是可以化掉,这里只是说它的强度。

除去气候的影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人为干扰。我们都在说尊重自然,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分?

2020年疫情爆发,整个茶山几乎没有外来人员。以往被各种车辆拥挤得水泄不通的易武镇,也冷冷清清地。去老班章的路上,鲜少碰到来往车辆。

真好,没有那么多的汽车尾气来和茶树争夺清新空气了。

加上采茶工难找,很多茶园的茶都没法采摘,给它自己老去。也一定程度上让茶树有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2021年,疫情好转了,陆陆续续有外面的人进茶山了。

一定程度上让停滞的茶叶经济慢慢运转起来。

整个大环境是从2018年开始猛地一下干旱,茶树瞬间进入一个渡劫期,到了2019年茶树已经逐渐适应了干旱,但依旧艰难。

2019年的易武茶区处于干旱中期(有点干旱但是又不像2018年那么严重);而勐海、临沧、普洱茶区的雨量相对要充沛一些。

2019年:

易武古树春茶,香气很高扬、茶气非常足;

勐海茶区的老班章古树春茶滋味重,茶气霸猛;

临沧茶区的古树春茶香气高、柔润度好;

普洱茶区的古树春茶则是香气锐、甜度好。

综上所述:回看近3年,易武、勐海、普洱、临沧茶区的古树春茶,因气候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019年,易武茶区的干旱来到一个适应期;而其它三个茶区干旱程度不那么高。

2020年,易武茶区的干旱已经很严重;而勐海、普洱处于中度干旱期;临沧降雨量要好于其它茶区。

2021年,易武茶区终于告别干旱;勐海、普洱也有适量的降雨;临沧处于严重干旱。

但,2021年的新古树春茶,以易武茶为例,浓甜、香丰、山野之韵清劲。经恰当存储,又将是另一种迷人茶滋味。

勐库十八寨:坝糯藤条茶,苍劲霸猛、香高味厚甘润、充满阳刚之气

临沧茶区盛传“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而在勐库的十八寨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冰岛五寨,除此之外,在这名山名寨众多的勐库大叶种茶中,有一个独特的存在。

坝糯,其味苍劲霸猛、甘润质厚、充满阳刚之气。

这里的茶又被称之为:“手指尖上的艺术品”!

“坝糯藤子茶”,它曾经是头人、土司与贵族的专供茶,历代是进贡茶的首选。

坝糯,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下的一个村寨,因为这里有其独特的藤条茶,而名声大出于普洱茶圈。

作为临沧勐库东半山的代表,是爱茶之人最为熟知的勐库十八寨之一,据记载,现今树龄最大、最古老的藤条茶王树就在坝糯,又有茶人称其为“藤条茶之王”。除了代表树龄较大之外,还有另一层含义:即如同勐海老班章茶一般浓郁霸气茶味的代表。

坝糯种茶历史悠久,树龄超过百年的藤条茶树较多,一棵树上有几十根上百根藤,最长的藤可达三四米长,树生“藤”、“藤”缠“藤”。

1500多亩连片的藤条茶古茶园,是如今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藤条茶古茶园,因而这里又有被称为“藤条茶之乡”的美誉。


坝糯,海拔1900米左右,占据着勐库东半山的最高点,与西半山无遮无挡的对望,站在坝糯可将西半山的公弄、三家村、豆腐寨、小户赛、大户赛全都览尽,站在坝糯看西半山,西半山是一幅巨大的屏画。

大自然赋予的,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造就了坝糯古茶树茶的优良品质。相对而言,海拔高,更容易受到较多的阳光关照,茶叶内的营养物质更加丰富。位于阳面,饱含阳刚遒劲,一身正气。

海拔高,昼夜温差。夜晚,气温较低,正是茶树休养的时机,其内的营养物质较少的被消耗,更能累计丰厚的内质。也使得更加充沛的芳香物质在茶叶内慢慢沉淀,最终转化为高扬浓郁的茶香。

加上独特的“藤条”式采摘养护方式,更有利于茶品质的形成。


“藤条”奇观是千年古法传承的结晶。在陈宗懋《中国茶业大辞典》里介绍了此种采养方式叫“留顶养标”,又叫“留采法”。

著名茶叶学者詹英佩女生赞誉“坝糯的藤条茶树堪称天下一绝,其茶树形态之美令人称奇。“

藤条茶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清朝以前,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坝糯藤子茶”,是皇室进贡和当地土司用茶的首选,每片茶叶都凝聚着古代人的智慧和岁月的精华,是一棵棵活着的历史。

它并不是当下市场炒作的产物,而是一种“古老的新事物”。

说其“古老”,是因为这种茶树采养方式已经在云南存在数百年,从清末民国便得到大规模推广,成为当时云南一种主流的茶园培植方式。

说其“新”,是因为解放后云南茶产业走向与现代丰产茶园接轨的道路,云南传统茶叶种植模式被抛弃,藤条茶被归为落后的生产方式而被忽略甚至遗忘。

后来,随着生态健康观念的兴起,普洱茶声名鹊起,老茶园重新受到人们追捧,于是那些被历史掩埋的藤条茶园再次荣耀回归。

而对于很多第一次听到、见到藤条茶的人,会认为藤条茶是古茶树中的特殊品种,其实不然,藤条茶只是一种采养方式,它的树种还是属于勐库大叶种茶。

藤条茶的长成、留养而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数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培育才能慢慢形成。

“枝如藤,形如辫,韵如柳”。

它与传统普洱茶“一芽二三叶”的采摘法不同。

采用的“去顶养标”(留采法),一种高级的培植法。

茶叶最精华的部分只留在芽尖和头四叶,去掉多余的叶子,相当于把养分集中输送到头几个叶片上,形成顶端优势。

这种“顶留叶、侧修枝”的采摘方式,可增加叶片厚度,加快扩大树冠,获取更丰富的营养物质,慢熟精养,品质较普通茶树更为优异。

这一采摘方式呢,不仅保证了茶树生长疏密得当,能够让同一棵茶树上的每一根枝条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供给,也使茶树上的枝枝叶叶都能获得足够的光照,充分吸收营养和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形成枝杈呈长藤状,并有柳树般飘逸姿貌的藤条茶树,既便于采摘,又便于茶树向上生长,也提高了茶叶品质。

因此,坝糯藤条茶质更为刚烈,茶汤充满阳刚之力,滋味甘甜质厚,气足韵长。

坝糯藤条茶,采摘下的鲜叶,芽头滚圆肥壮,绒毛浅绿密厚,制成毛茶后肥硕宽厚,色泽墨绿,白色茶毫密布。

做成饼茶条索硕长且清晰,茶香高扬浓郁,花蜜香馥郁,又带有些许兰香,冲泡后杯底留香持久,醇厚饱满,回甘生津强烈,气足韵长。入口后,喉咙中茶香随呼吸喷薄往上。

藤条茶向来以口感苍劲霸猛著称,坝糯更是藤条茶中的王者,浓甜甘冽中含着缕缕的清苦,茶汤中蕴含的茶香,层次丰富,气韵足。

冲泡之后,黄亮透澈的茶汤,浓醇的滋味激荡着味蕾,带着高海拔缔造下的独特甘冽清凉感。

澄澈的明绿黄色茶汤,细品,汤水又有勐库西半山茶的柔细腻和甜润感;生津迅疾炽烈,在喉咙处回旋,再而后是满口甘甜,又如饮下一杯透心凉的山泉水一般,喉韵旷凉感十足、通透舒爽。

来源:茶百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2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