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白沙茶品种

找到约123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干货:口粮茶选择宝典

  

江西宁都的窨制荷花茶

中国茶就如中国菜一样,品类繁多、众口难调。虽称宝典,其实也只能是一些经验之谈。

如何选择口粮茶,对于老茶客来说如同自己要穿多大的衬衫喜欢什么样的内裤一样娴熟。

而对于那些一只脚刚踏入门槛说起茶还一头雾水、一脸懵懂的茶小白们;或者那些装了半桶水到处摇晃遇到棘手问题还要靠百度的茶小红们。如何选好口粮茶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毕竟茫茫人生总是波澜不惊,还要靠茶续命。

口粮茶口粮茶,入口之粮,内涵第一。选口粮茶不是选女(男)朋友,颜值并不是最重要(当然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谁都喜欢)。

选择口粮茶的第一要素,就是选择自己喜欢喝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香气,选择自己喜欢的滋味,最后还要掂量一下自己的钱包。

选喜欢的女(男)朋友我们要选有气质与品味的,选茶也一样,茶叶一定得有“气质”与“品味”,“气质”是香气,“品味”是滋味。

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香气、自己喜欢的滋味。

定好“择偶”标准后,我们再理一理很容易犯的错误。

黄山猴坑的猴魁

1、一般来说便宜没好货,但也不绝对。按市场照角度来说成本越低卖价才越低,但不乏在市场源头遇到一些质优价廉的好茶,市场信息总是不对称的时候多,很多源头好茶经过一层层流通环节才能到消费者手里,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如果你掌握了源头信息,就有可能找到便宜的好茶。

2、一般来说贵的一定是好货,但也不绝对。茶叶的贵分为两种,一种是物以稀为贵的原料贵;一种是获过XX奖、XX十大名茶之一等外在荣誉与知名度的高附加值的贵。两者商品价值都有泡沫,但前者毕竟是有贵的理由,后者只是拿个茶样去参赛,获奖了与他家其他茶品无关,但他家出厂的都会打上“获得XX大奖"等字样。

3、相信原产地,但不迷信。我以前总感觉只有重庆的火锅最好吃,出了重庆哪里的都不地道;现在去吃海底捞感觉哪里的都一样。谁都知道龙井要选西湖龙井、毛峰要选黄山毛峰、岩茶要选武夷山正岩、单从要选乌岽山、普洱茶要选知名山(寨)。没错,这些地方都出一流的好茶,但并非一定全都是最好的茶。如有新昌产地的龙井胜过西湖产区的、有祁门产区的毛峰胜过黄山风景区的、我喝到过比同级别岩茶品质更好的邵武岩茶、好喝的鸭屎香雪片乌岽山上根本没有、很多产地不知名的普洱茶与知名山(寨)茶不相上下........

4、跟对人,多喝茶。小时候跟乡下的土拳师学武,当时对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长大后才知道他们太三脚猫;小时候只认得家乡的龙井茶,以为天下只有这种茶是最好喝的,以后才知道天下好喝的茶多了去了。跟对人是让你能够喝到更接近高品质的茶,不至于尚未入门就被带歪;多喝茶是为了增加你的视野和经验,不至于坐井观天、牖中窥日。

有人问,口粮茶有价位区间吗?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人分三六九等,各有喜好恶憎。年薪百万的跟年薪十万的消费观肯定不同、我和杰克马的消费水准肯定不同。所以,口粮茶也应人而异,应口感喜好而异,应财务自由程度而异,应各种条件影响而异。

以当下的物价指数和普罗大众的消费水平来看,只要每市斤售价在100到1000之间的茶叶我们都可以将它纳入口粮茶范畴。当然,如果你是996,也不妨碍你去买30一斤的茶;如果你是高富帅,也不阻挡你喝3000以上一斤的茶。

所以,什么价格区间的茶算口粮茶其实是没有绝对定义的。

既然说是口粮茶选择宝典,那就得学会认识茶叶,认识的越多选择才不容易出错。万物皆有规律,规律与事物的结果成正比,虽然也没绝对。茶叶也一样,任何茶叶的选择(包括口粮茶)都以季节、产地、品种、工艺这四个标准为参照。

湖北秭归的群体种

一、季节春花秋实、夏茂冬眠,每一种植物生长都有自己的生长时令,茶叶也是如此。我国地域辽阔,从北纬18度到38度横跨几千里间都产茶,最早的海南白沙绿每年腊月间就可以品尝了,传统意义上的春天都没到,当然海南也没有春天;最迟的崂山绿至少要五月初才开采,都到立夏了。

每一个地方名茶都有自己的采收节气,早了或迟了总有不妥和不好的地方。

如西湖龙井群体中正常在三月底清明前几天才上市,如果你三月初就买到了那肯定不对了。

如武夷山正山小种,桐木关上气候寒冷,正常每年的茶青采摘要到五月上旬和中旬,如果清明时节有人向你推销正山小种新茶那肯定是假的了。

如有人跟你说这是乌岽山顶的雪片,那他一定是在撒谎或是无知,乌岽山上的茶树深秋后早就休眠了,哪里还有茶叶可采,雪片只有海拔较低的地方才有。

我们会发现这些年的采茶季节已经变得越来越早,这是因为一些江南茶区的特早生品引种到了西南茶区,如今年立春前就开始采摘的贵州六盘水、立春日开始采摘的四川筠连,都是浙江引过去的乌牛早品种。

请大家记住一点,茶叶的“早”与“品质”未必成正比,每个产茶地都有自己的产茶季节,超出当地正常产茶季节的茶品尝尝鲜可以,但不宜选择作口粮茶。

二、产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茶。农产品讲究道地,茶叶当然也是,所以才有原产地理标志,才有各地名茶的产地特色。

如同样的品种,浙江新昌本地的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芽叶粗壮、色泽黄绿,炒豆香明显。而从四川、贵州等地过来的“龙井茶”外形似扁平却不光滑,芽叶略显干瘦,色泽暗淡,香气不显,工艺水准天差地别,放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云泥之分。

浙江新昌的龙井茶

四川名山的“龙井茶”

如桐木关出产的正山金骏眉都是以本地菜茶茶芽为原料,干茶外观特征芽头紧瘦、微微卷曲、黑色居多,一些芽尖上略带金黄、通体油润。而那些全黑、全褐或全金黄的芽茶肯定不是桐木关的。桐木关金骏眉香气为天然的果香、花香、蜜香、玉米甜香,且持久悠长,闻起来是一种让人心情愉悦的感觉。

而仿制的闻起来不是火功香、就是薯香或者焦糖香。不光品质,而且价格也是差的很多,桐木关的金骏眉光茶青就要七八百一斤,四斤多茶青做一斤干茶,成本就要3500多块,高成本就要高利润,一般没有五千来块起是买不到的,不到这个价格能买到的肯定不是正山菜茶品种。

而广西三江产的“金骏眉”都是以福云六号品种为原料,干茶可能一两百一斤都能买到,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但以颜值论茶的小白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下图2金毫满披的“金骏眉”。

600多一两的桐木关正山金骏眉

248一斤的三江“金骏眉”

三、品种有茶友会问一个问题:是不是同一棵茶树上采下来的茶青可以做成任何茶呢?理论上讲是没错的,但是每个茶树品种都有自己的适制性,比如龙井43适合做绿茶;福鼎大毫适合做白茶;柿大种适合做太平猴魁;肉桂适合做岩茶;鸭屎香适合做单从;云台大叶适合做安化黑茶......这些茶树品种的适制性是几百年来各地茶人们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

所谓一个品种的适制性就是它加工成某类茶的最佳品质表现。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创新茶,反其道而行之未尝不可,但如果难以得到最佳的品质口感,作为口粮茶并非最佳选择。

四、工艺工艺分采摘工艺和制作工艺。绿茶界有个顽固的通病,那就是以貌取茶,不管是制作流通环节、还是消费群体,都是要好看的,芽叶要越小越好,色泽要越绿越好。红茶大多数时候也是芽叶、条索越小越好卖,口感如何再说。

茶乃饮品,要入口的东西肯定是香气和滋味的内涵第一,而非以形和色的外在取胜,当下这种本末倒置的取舍风气或习惯非常不利于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会让人们在选择口粮茶时产生误区和误导。

如同很多美女的颜值与内涵不匹配一样,很多茶叶的颜值也与内涵不成正比。但凡颜色绿翠欲滴、鲜活漂亮的基本不好喝,又苦又涩又锁喉,空有一副好皮囊。这样的茶基本没有做干,含水量偏高,也不适宜保存。倘若干度做到4%(含水量)以内的绿茶会呈黄绿色或墨绿色,只有这样的干度才能泡出炒青绿茶应有的香气和滋味。

外貌丑陋却兰花香四溢的舒城小兰花

颗颗芽头、绿翠欲滴的名山蒙顶石花,干茶含水量很高,青涩、寡淡毫无品饮价值

最后,讲几点去茶店、市场选购茶叶小技巧:

1、抓一把茶叶哈一口气,立马去闻茶叶有没有香气,如果是绿茶一般做到位的茶叶会有火香、板栗香、豆香、花香等香气,如果能闻到烟火味、馊味、青臭味无需再看。如果是红茶只要原料好工艺到位会散发怡人的花香、果香,一般的泛薯香、薯蜜香,再次焦糖香,如果有酸馊味或者闻不出气味就别再看了。

2、拿起一片(根)茶叶放到门牙上咬,酥脆的合格,外酥里韧的干度还不到,有点韧劲的含水量较高(如上图蒙顶石花,就是典型的金宝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茶叶哪怕闻起来有很好的香气也是表香,所以最好还是冲泡一下来确定是否真的好喝。但晒青类茶叶除外(如普洱生茶、晒红这些茶含水量会高一点,达不到酥脆的程度,太干了反而不易转化)。

3、如果干茶闻起来尚有香味,开汤后却香气消失,而且滋味寡淡有水青气、或稍有沤味的则要怀疑是否是雨天采摘制作的,不选择。

4、同样的日期、天气、品种和工艺的茶类低海拔的香气平淡、滋味苦涩或寡淡,高海拔的则香气悠长、滋味甘甜鲜爽。但也不排除用创新工艺提高香气与口感的绿茶和红茶。

以上检测方法适合一切绿茶。

海南白沙:茶“火”越烧越旺 育“绿”多姿多彩

白沙黎族自治县素有“山的世界、水的源头、林的海洋、云的故乡”之美誉,是海南岛中部“绿心”,孕育着享誉中外的名优特产——白沙茶。近年来,围绕“稳胶扩茶扩药创特色”发展思路和“两个万亩六个千亩”产业发展战略,白沙茶产业这把“火”越烧越旺。


白沙原生态茶园小镇。

茶,在黎乡大地滋养出民族特色浓郁的茶文化。随着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转型升级的不断延伸,茶园生态游逐渐成为市民游客闲暇观光的一种方式,茶旅融合赋能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的旅游新业态正在壮大,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让以茶为媒的绿色经济愈发多姿多彩。

涵养情怀黎乡茶脉绵长

民间流传这样一个传说:从前,黎乡百姓垦荒耕种或进山狩猎,口干舌燥之时,则采摘山坡上小树的嫩叶含在嘴里咀嚼,能生津止渴且无疲劳感。后来,大家将这些嫩叶采摘回去烘焙、揉搓、烤干,用热水冲泡后饮用,不仅清醇爽口,还具有消除腹胀、治愈消化不良和祛火降燥之神奇功效,此后,当地黎族同胞便把这种树当成神树加以保护,并移种到所居住的山寨周围。相传,美丽的黎族“鹿回头”传说,男主人公曾为了寻药治疗心爱的姑娘常年腹胀消化不良的病症,从三亚翻山越岭到白沙,带回“神药”给姑娘冲泡饮用,最终治愈了姑娘的顽疾。

“黎家姑娘天天去采茶,小手采茶快又快,一早摘一篮,一天摘一担,天天晒太阳,天天去采茶;黎家姑娘,不怕太阳大,早晨去采茶,不怕天下雨;黎家姑娘,不怕天下霜,开心去采茶,不怕天变冷。”一首《采茶歌》民谣,唤醒了70万年前的一场陨石记忆。“采茶的时候,都会听到一些民歌山歌。感觉很有意思,学起来又朗朗上口,慢慢就都学会唱了。”符春江和姐妹们一边采茶、一边哼唱着茶园里流行的小调民谣。

70万年前,一颗陨石划破星空,落入白沙农场境内,成为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第一个陨石坑。经科学家采用x衍射方法测定,陨石坑中冲击角砾岩岩石的矿物质相当丰富,一块小小的陨石样品检测出48种矿物质。方圆10公里的陨石坑,孕育了“陨石坑上的茶叶”的独有品质和独特风味。“这是一棵有着380年树龄的古茶树。”五里路有机茶园负责人王见君指着一棵盘根错节的古茶树说道,白沙境内茶树种植历史可谓悠久。

白沙茶产业真正进入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加工生产,要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算起。据记载,20世纪50年代中期,白沙农场建立后就开始了垦荒种茶,起初种植的茶树品种主要为海南本地品种。截至目前,茶园规模已达10250.7亩,主要品种包括海南大叶、云南大叶、福鼎大叶、奇兰、水仙、福云6号等。

如今,白沙绿茶闻名遐迩,远销海内外。20世纪60年代起,风靡海南、广东等地。丰富的黎苗文化点缀,“陨石坑上的茶叶”这篇文章越做越大,产品创新不断涌现,产业升级行稳致远,产能提质持续放大,“茶”已然成为烙印在增进民生福祉、乡村全面振兴之上的一个鲜活符号。

绿色颜值创特色“金饭碗”

五里路有机茶、方香村茶、陨坑茶、薄纱茶、白沙绿茶等佳茗广受好评,为白沙现代茶产业体系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也是加快建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重要抓手。据统计,全县共有经营白沙茶的企业、合作社及小作坊等14家,茶叶销售商8家。

作为最早一批种植有机茶的企业,海南白沙绿碧峰茶业有限公司从一开始就定位小而精、小而特的茶产业发展格局。2014年开始茶树种植以来,已经有280亩茶园,主要种植品种为福鼎大白,年产达3万斤。“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父母上山砍柴时,都会采一些叶子回来制作保存,用开水冲泡以招待客人。”海南白沙绿碧峰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勇说,这是他对白沙茶的童真印象和情结。

经过多年积累,吴勇打造了方香村有机茶品牌。目前,该企业就近灵活务工97人,全年用工不少于1万人次,每天务工收入在100元至150元之间。“都是附近的村民在这里务工,可以为农户增加一份收入,也为乡村振兴贡献我们企业力量。”谈及白沙茶产业如何做大做强,吴勇表示,坚持生态本底把产品内质做好,走高端精品的发展道路,在这一点上,他信心满满。

茶农在白沙农场峨皇岭薄沙茶基地采茶。

白沙农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怀胜算了一笔账:目前,白沙农场集团茶青采购价为12元/公斤,按照亩产500斤测算,茶青亩产值收入达3000元。近年来,白沙农场集团采用“公司+农户”合作模式,与307户农户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利益导向机制,茶产业这把“火”越烧越旺。此外,白沙农场集团茶园提供稳定务工岗位300个,全年就近灵活务工超过1000人次。

当前,白沙茶产业提升行动正在部署实施,力争用3年时间,把白沙建设成为省内外知名的茶叶生产、加工、文化和旅游重要基地,实现茶企、茶农、消费者多方共赢;到2025年,茶园总面积达到2万亩,茶叶产值1.5亿元以上。同时,制定系列茶团体标准、培育特色优质品种、建设标准茶园、推广绿色技术、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推进“茶文化+”融合等任务目标历历可见、久久为功。

近年来,白沙积极深入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路径转化,守牢生态本底,推动绿色崛起,以茶为名片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越走越宽。茶产业茁壮健康成长的背后,科技生产力同样在“唱主角”。

名牌创造插上科技翅膀

在进入茶杯冲泡之前,茶叶需要经过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贮藏等7道复杂工序。传统制茶工艺难以解决诸如杀青不均、火候不匀、条形不整等标准化生产问题,科技创新迫在眉睫。

2017年,集旅游观光一体化的茶叶加工车间——茶博园,正式落地。该项目采用“企业投入+政府支持”模式,投资规模近1亿元,占地面积达97亩,其中茶叶加工厂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1万平米。目前,茶叶加工厂已投产,茶青年加工量可实现600吨,日加工量可达2万斤峰值。

白沙农场集团定制引进中国茶叶研究所与湖南湘峰公司联合研制的全自动茶叶加工设备,实现了杀青、揉捻、烘焙、贮藏等重要制茶工序的标准化生产,为白沙茶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在生产车间内,有白沙绿茶和白沙红茶2条自动化生产线。杀青后的茶叶,经过传送带自动到达揉捻机,完成揉捻之后便自动进入烘焙流程,最后进入恒温储存仓库。工作人员只需要预先对机器设备进行程序设定,包括时间、温度、力道等数值,就可以实现茶叶自动化可控化标准化生产。

“有效弥补了传统工艺生产的短板,对我们薄纱茶品质整体提升、薄纱茶品牌带来良好的口碑。”海南白沙陨石坑茶业有限公司薄纱茶加工厂厂长周益俊表示,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就意味着经济效益也跟着水涨船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真可谓驱动白沙茶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茶园管理上的科技含量,几乎决定了茶叶的源头品质。“有机茶要执行有机农业的管理理念,我们严格土壤、施肥、防病虫害等管理,要符合有机茶认证的标准。”吴勇表示,陨石坑内能种植有机茶的土地十分珍稀,茶产业用地做到科学管理和利用,就能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

白沙茶因主产区位于陨石坑范围内,吸收了陨石带来的特殊微量元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味道,成为驰名全国的白沙绿茶品牌。如今,方香村、五里路、薄纱茶、陨坑茶等白沙茶品牌相映成辉,生态孕育特色,科技创造名牌,“生态+”正在升级加温。

生态密码造农业综合体

践行“两山”理念,增进民生福祉,建立健全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协同提高的综合农业体系,推进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相协调——以茶旅融合为支点的“茶+”现代产业体系,应运而生。

白沙五里路种植专业合作社茶叶种植基地。

位于白沙农场牙叉五队的五里路有机茶园,因茶园距离陨石撞击点2.5公里,故得名五里路,是茶旅融合的一张名片。十四年来,五里路有机茶园不断探索发展,不但有约300亩茶园,还种上了荔枝、龙眼、芒果等热带特色水果,为市民游客采摘体验添一份乐趣。此外,作为四椰级乡村旅游点,五里路茶叶主题共享农庄内,还有民族特色美食,以及风情别样的高脚屋民宿,茶旅融合欣欣向荣。

“我们走三产融合的道路,做大休闲旅游,让更多的游客来这里吃住玩游乐行购,同时通过农旅结合,带动周边乡村的农产品实现畅销。”五里路有机茶园负责人王见君表示,立足生态有机农业,产业融合将越来越出色。

位于新高峰村旁的白沙农场集团茶博园,也正在布局茶产品的产业链延伸。“茶博园内含知茶园、香茶廊、茶博览馆等设施,我们将种好上百种茶品种,收集黎族民间茶杯、制茶石磨等茶文化,做好旅游文章。”周怀胜介绍,未来,茶博园将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茶艺表演、科学普及、茶道文化等为一体的“网红点”“打卡点”。

随着“一带三圈四区”产业空间布局,即邦什公路白沙核心产业带“一带”,牙叉旅游服务圈、邦溪新型产业圈、七坊国际高端疗养养生圈“三圈”,西部轻工旅游综合产业区、中部生态旅游综合产业区、东部热带高效农业综合产业区、中南部生态保护和生态服务产业区“四区”的不断推进,以茶为媒的茶生态产业升级快速融入高质量发展。同时,生态绿心和生态廊道的生态空间布局,包括松涛水库一个重要水体,马域岭、白石岭、斧头岭、红卖岭等15个重要山体、5个自然保护区、3个森林公园和1个地质公园的“生态绿心”,以及包括南渡江、珠碧江、石碌河3条生态水系廊道,结合县域内自然山体的景观、高程、坡度及连续紧密性等划定的11条自然山脊廊道以及重要交通廊道的“生态廊道”,也给热带高效农业现代体系的搭建提供了生态密码。

值得一提的是,茶园在生态系统中同样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表明,茶树丛通过根系分泌物释放出有机碳,其含量相当于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5.9—8.6%,总体而言,茶树植物吸收了其生物量中同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50.8%。由此,茶树对碳循环和碳固定的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没。可以断言,茶园已然成为创建“两山银行”的生态密码。

来源:白沙融媒体中心  

梁如金 符洹 刘夏桢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薄沙牌白沙茶斩获“特级产品”奖 热带雨林茶香弥漫山水黎乡

近日,薄沙牌·白沙红茶(品香红)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举办的“宜红杯”2023红茶产品质量对标活动中斩获“特级产品”奖,这是由海南白沙农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沙农场集团)旗下的海南白沙陨石坑茶业有限公司研制的薄沙牌白沙茶系列产品。


创立于2017年的薄沙牌白沙茶,为什么能够在众多茶叶中脱颖而出呢?这里的茶叶,生长在我国发现的迄今约70万年前的第一个陨石坑,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赓续闻名遐迩的热带雨林印记,他们打出了“生态牌”“品质牌”“幸福牌”三张牌,把“点绿成金”的“两山”实践创新路走得更加开阔。

打好“生态牌”

坚持有机茶园标准化管理

一场雨水过后,茶园的打理工作有序进行。正在施肥、培土的细水乡合口村委会番伦村茶农符秀连听闻这一喜讯,眼角眉梢乐出了花。她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情不自禁,自豪地说道:“我们的茶叶就是好,绝不乱打药,施肥也是有机肥,怎么能不得奖呢。”她马上立起了腰,接着笑呵呵地说道:“要有好地,才能种出好茶。我们的地管理得很好,地越耕越肥,茶越种越香,这就是我们的法宝咧。”

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是农业产业实现现代化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立足优质品种、优良品质和卓越品牌的产业基础,白沙农场集团坚持有机茶园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并反哺品种、品质和品牌,获得了更多的市场认可。今年以来,海南首个茶叶碳标签——薄沙牌“白沙绿茶”碳标签正式发布,海南白沙陨石坑茶业有限公司被授予“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认证企业”荣誉称号,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

4月9日,“薄沙牌白沙绿茶”碳标签发布现场。

“我们的茶叶可以说是雨林秘境和天外来物联合出品的‘宝物’。如何释放这一生态价值,就是要贯彻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理念,让‘天然原料’变成‘天外佳茗’。”白沙农场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企业从茶园管理开始着手,将有机茶园标准化管理贯穿于除草、灭虫、施肥各个环节、整个链条,如采取铺设地膜减少杂草生长和水分消耗、采购羊粪、牛粪等有机肥料确保天然无公害等,让茶园标准化管理产出绿色生态的茶叶。“实践表明,我们产出的茶叶甘醇芳香,在业界广受欢迎。”

打好“品质牌”对标一流品牌创优争先

永葆赤诚匠心,方能佳茗飘香。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白沙农场集团薄沙茶现代化加工厂被授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茶叶精制智能化技术装备研发”示范基地,为“茶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一套专业设备、一个专业团队、一支人才队伍加持白沙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着“品质茗茶”奋斗。2017年6月,动工建设集观光旅游一体化的现代化茶叶加工厂,次年陆续购入加工生产线安装调试,2019年底加工厂竣工并投入使用,打好了一手“品质牌”。

一道喜讯传来,让薄沙茶加工班组组长成远创自豪无比。这个荣誉满身的集体,在2023年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又喜报频传。听闻喜讯,成远创回想起在茶叶生产车间打拼的点点滴滴——每一个标准作业流程,每一滴辛勤付出的汗水,没有工匠精神就会让白沙茶的品质唱衰市场,带来恶性循环的负面口碑,“匠人有心,制茶有道”是他们的座右铭。

“薄沙茶对质量的把控是十分苛刻的,我们进入车间作业必须着严密的工作服,且作业车间平均温度不低于40摄氏度。”成远创坦言,高温的烘焙可以改变茶叶的色、香、味、形,对茶叶的质量极其重要,温度不够,茶叶香气散发不出来,温度太高,则容易出现焦味,不耐放,也不耐泡,非常考验制茶师傅的功力。“我们白沙茶这把‘火’要越烧越旺,总要有人添柴加火,让白沙茶的品质和声誉口耳相传,一切付出都是值得!”

好茶离不开“茶师傅”“茶工匠”。该公司不间断地向行业知名的、专业的品牌团队寻求学习、合作的机会,先后与福建正山堂茶叶责任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携手合作,一批专业的博士团队定期派送到生产车间开展“一条龙”技术服务,“茶朋友圈”“茶科技圈”不断做大。与此同时,该企业还选派青年职工到湖南农业大学茶协系开展为期一年的专业研学,既拓宽了视野,又带回了制茶科技。目前,该企业有15名员工获得高级评茶员证、食品检验员证等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白沙陨石坑茶业有限公司研制的福鼎大白红茶,荣获2019世界红茶产品质量推选金奖、第十三届国际名茶评比活动优质产品奖、第二届世界红茶质量推选活动大金奖和银奖等殊荣。同时,积极参加各类茶叶大赛,在第一届自贸港技能大赛茶业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优胜奖”、在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赛项海南选拔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优胜奖”等多个奖项。

打好“幸福牌”

发挥扶农助农主力军作用

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富农兴农强农。2015至2016年之间,白沙农场集团与牙叉、元门和细水3个乡镇共计306户农户(其中127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建立1500亩生态茶园,并签订了种植合同,执行“订单式”采购方案,以每公斤茶青保底7元的价格进行统一收购,让茶农种得出、卖得价、能致富。自2018年迎来首轮采摘收成以来,该企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合作农户的茶青,拎稳茶农“钱袋子”。

清晨,天刚蒙蒙亮,细水乡福门村委会龙村茶农王建兴、符玉仙夫妇早早动身,来到自家茶园采摘茶青。看着辛勤耕耘,获得了可观的收入,王建兴兴致勃勃地说:“之前种了20亩,当时种茶都是自己摸索,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元。以前种茶不仅辛苦收入还低,自从白沙农场集团进行专门收购,采摘一个上午,收入多时可以达到五六百元,十分可观。我今年要再扩种7亩茶叶。”

幸福之路,源于党建引领。白沙农场集团创建了“红绿融合茶乡先锋”党建品牌,聚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白沙农场集团与南开乡人民政府成功签订海南野生大叶茶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投入“真金白银”扶持南开乡发展海南野生大叶茶产业,免费为南开乡茶农提供茶树种苗、技术支持、资金扶持,让更多茶农吃上“茶叶饭”,走向产业致富路。

“到2025年,我们预计自主茶园将达到5000亩,带动周边乡镇农民种植茶园3000亩,全面开采后产值突破1亿元。”白沙农场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抓住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难得发展机遇,围绕“稳胶扩茶扩药创特色”主线,加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充分利用白沙团体标准与“碳标签”价值,强化品牌塑造、品质提升、产品研发,深入挖掘海南大叶茶的价值,深度研发高品质古树茶、野生茶、老树茶,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带动更多农户走上茶产业发展致富路,为白沙“两山”转化和“双碳”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来源:白沙融媒体中心

记者:梁如金

通讯员:谢幸子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2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