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百年普世

找到约91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亿态养普庄园山西分园入仓仪式盛大开启

原标题:天养地藏,陈香普世丨亿态养普庄园山西分园入仓仪式盛大开启

  亿态养普庄园山西分园坐落于美丽的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北岳恒山脚下,占地面积4.6亩,建设投资1000多万元,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可仓储价值数十亿元的茶品千余吨。普洱茶专业仓储开创者、双陈普洱品牌创始人陈永堂先生担任亿态养普庄园总公司总顾问。

  陈永堂先生从1992年就已经开始普洱茶仓储技术的探索和研究,至今已有28年的仓储经验和技术积累,培养了一支成熟的仓储技术团队,并积极和中科院、北新建材研究所、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东莞市标准化协会等实力企业、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将自己多年的仓储经验和技术积累向整个行业输出,为普洱茶行业的长期、稳健发展贡献力量。

  陈永堂先生认为,要像养育孩子一样藏养普洱茶,率先提出“养普”的概念,并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养普”理论体系指导亿态养普庄园的仓储实践。

  9月28日,亿态养普庄园山西分园入仓仪式在山西大同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余位双陈普洱经营商、会员、普洱茶资深藏家、业界精英、领导共同见证了这一盛事。

  大同市浑源县政协主席李跃新先生,大同市浑源县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胡鹏先生,大同市浑源县西顺村村委书记张涛先生,干仓之味品牌创始人陈国义先生,廖氏普洱总经理廖星强先生,著名茶人杨支国先生,广东工匠学院茶叶收藏师、茶叶鉴赏师副教授、亿态养普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顾问、双陈普洱品牌创始人陈永堂先生,亿态养普庄园总公司运营总监唐朝先生,亿态养普庄园山西分园总经理王顺先生等领导、嘉宾亲临现场,共贺华章。

亿态养普庄园山西分园正式挂牌,谱写亿态养普新篇章

  入仓仪式在9月28日上午举行,一段精彩的山西省晋南地区威风锣鼓表演(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入仓仪式正式拉开序幕。王顺先生、胡县长、张书记、唐朝先生、陈永堂先生先后为入仓仪式致辞,共同表达对亿态养普庄园山西分园的祝贺。

王顺先生为入仓仪式致辞

胡县长为入仓仪式致辞

张书记为入仓仪式致辞

唐朝先生为入仓仪式致辞

陈永堂先生为入仓仪式致辞

  随后,王顺先生、李主席、胡县长、张书记、陈永堂先生、唐朝先生、陈国义先生、廖星强先生、杨支国先生共同为山西分园剪彩、揭牌,亿态养普庄园山西分园正式挂牌,为茶友们提供养普服务。

唐朝先生、王顺先生为亿态养普庄园山西分园揭牌

名家藏茶,骏马入仓,开启入仓仪式新高潮

  紧接着,6位普洱茶界的名家大咖将自己的珍藏茶品藏入亿态养普庄园山西分园。茶品由7匹骏马驮入茶仓,头马披彩带花,一马当先,紧随其后的六匹马分别驮着来自亿态养普庄园总公司、陈永堂先生、陈国义先生、廖星强先生、杨支国先生、王顺先生的珍爱好茶入仓,开启了亿态养普庄园山西分园入仓仪式的新高潮。

涵盖六大系统性服务,养普庄园运营模式大揭秘

  茶品入仓之后,受亿态养普庄园总公司委托,来自双陈普洱的高尚先生为大家解读了亿态养普庄园的运营模式。

高尚先生为大家解读亿态养普庄园的运营模式

  他说,亿态养普庄园将双陈普洱的仓储技术优势和亿态养普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仓储服务优势有效结合,规划了茶鉴定、茶仓储、茶交易、茶金融、茶增值、茶文旅六大系统性服务,为终端消费者提供“仓储托管、高质陈化、顺畅流通、访茶体验、茶品鉴定、优质茶品选购”六大贴心服务。致力于将亿态养普庄园打造为优质老茶的生态茶园,普洱新茶的生态摇篮,普洱茶流通交易的管道枢纽,建百年一流仓储,为天下茶友藏好茶。

来自双陈的周超先生在为大家解读亿态养普庄园会员制度

茶友们在参观亿态养普庄园山西分园

  普洱茶因为其越陈越香的特性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天然具备增值投资的金融属性。随着最近几年普洱茶市场的良性发展,普洱茶已经从投机性收藏炒作转向了稳健型增值投资,从纯投资型收藏走向了收藏、消费相结合的双重收藏。这其中,除了生产加工之外,普洱茶的贮存流通环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亿态养普庄园项目的顺利实施,也让我们看到了普洱茶仓储服务在“收藏型消费”和“消费型收藏”新趋势下的巨大潜能。毫无疑问,亿态养普庄园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于整个普洱茶行业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华“神茶”的世俗化之路中华“神茶”的世俗化之路

在“神茶”的传播中,神秘主义是最好的广告,实证主义是最好的口碑

一个产品不神话,就没有光环;不实证,就行而不远。先神话,让全国人民来追,再实证,将产业做大……

知道这个原理,就可以理解包治百病普洱茶、千年树妖古树茶、网红萌哒小青柑、大师手作小罐茶、茶马古道碎银子、鲁迅留下老茶膏,都是靠曾经吹过的牛,红遍大江南北。吹牛,是非常时期的革命需要。实证,是系统建设新时代的需要。会吹牛,更会建设,才是真的牛!

下图为小罐茶在社会主义大建设时期采取了“共享产业链+多品牌”之模式

小罐茶的产业链布局,其实揭示了“神茶”的大众世俗化之路

“神茶”的光环是有红利期的,如果在红利期间不能完成世俗化,产业就做不大,始终停留在高端小众阶段,很难做成大众普世事业,比如普洱茶就陷入了金融与文化的结构性锁定,很难做成消费茶。红利期都没有完成的事业,过了红利期就更难了,所以小罐茶在光环尚满满的阶段,就开启了由“神茶”到消费茶之路。

为了防止核心资源被稀释,小罐茶采取了“共享产业链+多品牌”之模式,靠自上而下的分层打穿之策略,建立以小罐茶为塔尖,彩罐为塔身,口粮茶为塔基的消费金字塔结构,对精英人群、中产阶级、普通老百姓三大阶层进行全覆盖。小罐茶的多品牌大众化道路,也许能完成杜国楹心目中的一两百个亿的年销计划……

精英人士的逼格,中产阶级(或曰都市白领)的精神气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需要,就构成了撬起中国茶市场的核心基石。

自上往下打的“神茶”,要变成全民信仰的宗教,必须完成三级跳:精英→中产→普罗大众。也就是,不到口粮茶的层面,宗教推广运动不能算成功。

为什么禅宗六祖慧能是个不识字的白丁?因为精英化的禅宗,选白丁慧能能更好的世俗化。慧能将修禅的门槛降低,不讲道理,明心见性,不懂大道理,缺知识的农民也可证道。中国文人一向很懒,很率性,这种很文艺的修道之法跟其很搭。慧能对禅宗进行改革,使之符合中产阶级的气质(文人禅),普通老百姓也能修(生活禅)。

于是,禅宗在唐宋两朝如日中天!

普洱茶由“神茶”到消费茶之路的三大开路先锋——茶膏、小青柑、茶化石

下面我讲一下,普洱茶由“神茶”到消费茶之路的三大开路先锋——茶膏、小青柑、茶化石的故事。

佛教最开始传入中国,比较印度化、中亚化。虽然正统,但为了适应中土,佛教在汉魏晋南北朝向道家、儒家偷学了许多东西,完成了初步中国化。

到了唐代,文人化的禅宗崛起,宣告佛教已经彻底中国化,成为了中国式佛教。禅宗以文人旨趣为主,虽有世俗化,但还不够。于是,中国佛教进一步世俗化,明朝中叶以后文人化的禅宗衰落,简化到极致,只需念阿弥陀佛的净土宗崛起。

如果说,禅宗彰显中产阶级精神,那么净土宗则是老百姓的口粮茶。

从明朝中叶,一直到现在,都是净土宗的天下。禅宗在民国有过复兴,但还是不能捍动只需念佛即往生极乐世界的净土宗之地位。可见中产阶级的旨趣是靠不住的,因其多变,今天的风尚就是明天的老土。所以,老毛一直批判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坚定的立场。小布尔乔亚的气质,有点敏感嬗变,不适合作为革命的坚定盟友,只有发动苦大仇深的工农大众闹革命才是正道。

故,定位为中产阶级的品牌,根基是不牢的,曾经的追捧,也许就是现在的厌弃。精英阶层是有根性的,但做不大。要做大,可从精英层蕴积品牌势能,然后在中产层制造流行,最终下沉到老百姓的口粮茶市场。老百姓天天喝,中产阶级天生软骨,风吹墙头草,也会从众适当消费。

在“神茶”到消费茶的路径中,我以为茶膏这个养生圣品比较悲情。

茶膏品类在2005年以后的兴起,打的是皇帝老儿喝的之“神茶”牌,有企业参加茶博会,必出皇帝、皇后以皇家气派泡茶剧,并在五星级酒店开店中店,利用媒体做各种神话剧宣传,从而开启了三公消费茶膏热。高峰期,据说北京某五星酒店店中店,单店销售千万元以上。后来,三公消费不再,茶膏的政商礼品神话破灭,茶膏品类走向下半场——中产阶级的生活茶。但中产阶级市场效果不怎样好。何以故?因中产的消费,流行多变,很难捕捉,一个没有根性的市场,很难完成茶膏的百年基业。

茶膏需要补上大众口粮茶这一课,才会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我们再来看小青柑。其从都市白领直接切入,以萌哒网红形象,成为了都市职场人士的“小心肝”,立马红遍大江南北。小布尔乔亚的小调调,无疑极具杀伤力,收粉无数。小资产阶级是很容易审美疲劳的,小青柑没以前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这样她就不是“小资”!

小青柑的最大功劳是,开启了柑普茶品类,也将陈皮带入了干仓时代,引领陈皮由广东消费到全国消费。小青柑的下半场是口粮茶时代,怎样做,还需要探讨方式方法……

图为“茶界首家专做茶化石品牌”——泉海,力推茶化石走出“神话”时代,用正信宣传开启茶化石的品牌时代,用实证主义深入建设茶化石品类。

最后,说一下茶化石。

茶马古道碎银子,其实是一种茶界经典造神运动。虽然有虚假宣传之错,只能算小过,构不成大错。因为这是行业潜规则,“神茶”多是这么玩的,法不责众。再说,“神茶”走的都是,由“神秘主义”的权宜之计,到“实证主义”的长期发展之路。放过“神话”一时的原罪,要看到其主流发展,还是由神回归到人,由“迷信”宣传到“正信宣传”,这才是建设和谐社会之正义。

茶化石的形象气质其实很土,于是其开拓市场选择了精英层的土豪人群来切,用“金不换”等彰显土豪气质等大词来砸市场,从高往下砸,制造流行。茶化石的调调,比较适合土豪精英与大众消费者。其最大问题也由此可见,中间的中产阶级断了。茶化石要将中间层续上,必须脱胎换骨,改变土形象,以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气概,用莲花重塑身形与魂魄,这样才能与中产精神气质相搭。

制约茶化石发展的命门:形象不太美观,不讨中产阶级、文化精英的喜。茶化石的下半场,形象必须脱胎换骨,打造生活美学……

还有一点非常关键的是,由于茶化石一直宣传神秘化,没有开放生产线,于是不明真相,或者别有用心的人,将茶化石贬低为原料与生产工艺有问题,喝了不健康的“垃圾茶”。江湖“谣言”四起,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也让一二线品牌望而止步,除了龙园号,大点的茶企几乎没有推茶化石的。

科普一下:老茶头是自然沱,茶化石是二代老茶头(技术沱)。老茶头的产生源自果胶收缩。茶化石利用果胶收缩这个原理,通过紧压二次发酵这个核心技术,解决了老茶头不能量产的问题。

在二次发酵过程中,茶叶中的果胶不断收缩,让茶叶变成致密体。这个原理很简单,但工序太复杂,做好茶化石并不容易。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刘德乾:从寻茶人到泉海茶石的智造之路

普洱茶界向有“生茶原料派”“熟茶技术派”之争。

在2008年古树纯料兴起之前,做生茶的往往对做熟茶的技术前辈含有尊敬之心,常谦虚地说,我们做生茶,也就是选好原料,简单压个饼而已,没什么技术含量,普洱茶只有熟茶才有技术。

但2008年以后,生茶靠古纯走上神坛,而熟茶被贬低为上不了台面的低端茶:用料差,粗制滥造,不卫生,喝了不健康。总之,没有品位才喝熟茶。2008到2014年,很大程度上是自然主义统治普洱茶的6年。

普洱茶界的原料派与技术派”之争

许多采造古纯的深山“狂魔”与只喝古树生茶的重度发烧友,认为普洱茶的最大魅力在于原料的天然性,没有多少人工的技术性。其认为,古树鲜叶用简单的初制工艺,做成毛茶,再简单压个饼,能最大程度保留茶叶的天然性,而少人工技术的“毒害”。而熟茶在他们看来,工序与工艺复杂,深度改变了茶叶的本来面貌,破坏了茶叶的本性与本味,好原料用来加工熟茶无疑是暴敛天物,只有不好的东西才需要做过多的技术修饰,以掩盖先天的不足。于是,在古纯派看来,古树料用来发熟茶,无疑是脑“烧”了,要用鄙视链底层的台地茶来发,才是正道!

2015年起,古纯市场盛极而衰,高端熟茶、小青柑、茶化石、中期茶等新物种乘势而起。这些新物种,都空前强调技术,而且其产品在市面上远比曲高和寡的古纯生茶受欢迎。于是,普洱茶告别了自然主义的绝对统治,走向了自然与人为干预的平衡。而且,“生茶原料派、熟茶技术派”的提法也受到质疑。大家不再剑走偏锋,而是强调阴阳平衡。熟茶虽然重技术,但原料也至关重要。做古纯生茶,可以只重原料,但要做代表未来市场主流的高端拼配生茶,必须注重山头与等级拼配技术,进而仓储技术也得到空前强调。也就是,无论生茶还是熟茶,也界已经达成共识: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仓储是升华!普洱茶也由激进主义迈入了中庸之道……

这其中最大的变数就是,由吃大自然馈赠的资源饭,到吃技术创造饭。也意味着,普洱茶企的发展,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进化到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

勐海泉海茶业的掌门人刘德乾,早在2000年就做茶,从给勐海茶厂等大厂供原料做起,在2006年发酵做熟茶代工,2015年创建自己的品牌——泉海茶石,专做茶化石,可谓见证了普洱茶行业20年风雨。其走出了一条艰辛的“贸工技”发展之路,是许多勐海草根茶商创业的真实写照:从倒卖毛茶(贸易)赚了第一桶金,然后建厂代工,建立了普洱茶供应链,最后做自己的品牌,走自主技术开发之路。而刘德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成为了普洱茶市场新宠——茶化石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普洱茶企的下一个十年:由“寻茶人”到“造茶人”

其的企业发展历程,也跟同时代的普洱茶厂商一样,由“寻茶人”进化为“造茶人”。在原料为大的年代,他们是深山的寻茶人,为天下茶友寻好茶,制好茶。在原创技术得到空前强调的近几年,他们纷纷转型为“造茶人”,在寻到好原料的基础上,不再是简单的制造一下,而是在自然馈赠的基础上,加大技术与产品研发投入,创造价值。

刘德乾现在被称为“智茶人”,其打算将熟茶与茶化石的制程,由泉海制造升级为泉海智造!

普洱茶的上个十年,是深入山头寻好茶,开启了云南茶山的地理大发现与古树茶热。不辞辛劳,发扬神农氏精神,尝遍百山千味,用胃痛换来古茶芬芳。寻茶人太像劳模了,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如果说,古纯神话时代,寻茶人就是深山的苦行僧,都市里的布道者,最终用他们的身体献祭给古纯十年,可谓“太初有道,道成肉身”……

普洱茶的下一个十年,不是寻,而是造,也就是创造价值的十年。寻找,不如创造。要打造百年品牌,如果寻寻觅觅百年之久,可能最终凄凄惨惨戚戚。有定性的人,只会寻一时,不会寻一世。许多企业,寻了十年的茶,将会走上建立革命根据的道路,实现武装割据,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创造未来。由寻茶人到造茶人,就是普洱茶产业逻辑的一大重要变迁,专精深的制造引领未来。在某种程度上,“小罐茶,大师作”,就是时代的预言书,因为很会“作”……

为什么是造茶人,而不是制茶人?造茶人,不但善制茶,更会创造。在虚无中创造未来,需要大菩萨的慈悲与普世精神……

正如先锋“戏子”张广天的歌曲《飞翔》,唱到“在创造中飞翔”:

陆地淹没了,你就在海上飞翔

海洋干涸了,你就在天上飞翔

天雷滚动了,你就在火里飞翔

火焰熄灭了,你就在苦难中飞翔

过去倒下了,你就在未来飞翔

未来退却了,你就在现在飞翔

现在迟疑了,你就在心中飞翔

心灵败坏了,你就在创造中飞翔

飞翔,飞翔,永远的飞翔

飞翔,飞翔,不朽的飞翔

一位勐海草根茶商的“贸工技”修炼之路

中国发展工业与品牌经济,向有柳传志的“贸工技”与倪光南的“技工贸”的路线之争。近年来,由于华为的“技工贸”大放异彩,于是国人纷纷批判“贸工技”之短视。其实平心而论,就落后国家的赶超与草根创业而言,“技工贸”陈义太高,只适合极少数人走,芸芸众生干稳妥的“贸工技”更接地气。

勐海之所以成为普洱茶的工业中心与品牌中心,其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想当年,勐海也没有几家像样的茶厂,都是些做茶叶倒卖生意、初级加工的小商与小作坊。其托的是普洱茶2003年在大陆兴起的福,市场的需求一下突然放大,无数港台、马来西亚与广东茶商跑到勐海要茶,造就了勐海当地非常红火的毛茶与成品倒卖生意。许多草根茶商,就是拿几千元,几万元做贸易、粗放加工,抓订单赚差价起家,淘到第一桶金后,纷纷投资茶园与茶厂,由简陋小厂逐渐升级为标准化初制所与高大上的精制厂,其中的优秀分子后来做起了品牌,甚至走技术自主研发之路。

刘德乾作为过来人,向我们讲述了泉海茶业的贸工技修炼之路。

其做倒卖毛茶生意,就跟广东芳村的跑单帮一样,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许多如今开宝马的芳村大佬,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是骑自行车的。

“我2000年开始骑自行车收茶,做成十级、级外茶,卖给勐海茶厂。2002年开手扶拖拉机,去各个寨子收毛茶。2003年,骑买来的摩托车上山收茶,开始深山里的寻茶人之路。2003年到2005年,这三年最辛苦,上门收黄片(绿茶挑出来的黄片,卖给大益做普洱茶),骑摩托车上山,都是土路。刚开始创业,一天能挣两三百元,在那个年头很不错,一个初制所也就挣那么多钱。”

刘德乾,将泉海茶石称为泉海第二代熟茶。这是因为早在2006年,他就发堆子尝试做熟茶。

“泉海第一代熟茶指的是传统熟茶。我做毛茶生意,往往在茶厂里下货,所以每个厂的工艺可以亲眼看到,知道熟茶是怎么做的。当时我们仓库租给别人做熟茶,他们派师傅来渥堆发酵,我也了解一些。2006年试做熟茶,只是做散货。2009年注册泉海,2012年建泉海茶厂。建厂以前租别人的仓库,在别人的场地发,给人加工费。到2015年,发了九年左右的熟茶,泉海第一代熟茶已经非常成熟,2015年开始做泉海茶石,摸索泉海第二代熟茶。”

由此可见,他是有心人,在做毛茶贸易的时候,就在学习熟茶核心技术,并为建厂做准备,可谓6年毛茶贸易(2000年——2006年),6年边做贸易边转型加工(2006年——2012年),准备了12年,才于2012年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规模化工厂,由原料贸易商转向勐海有名气的代工厂,最终于2015年走向泉海茶石的智造与品牌之路。泉海花了15年时间,才由一个骑自行车的草根,走完了“贸工”过程,进入技术原创品牌阶段,成为云南茶界冉冉兴起的茶品牌新星。

死磕茶化石品类的品牌修炼者

刘德乾的工厂注重品质与信誉,加上一直做中端的茶,流通快的茶,所以一向不缺客户与订单。但他2012年开厂后却越来越迷茫,每天忙着处理各种事情,没头绪,累不说,没经验,还经常出错,反复折腾,找不到未来清晰的方向。也许这是其企业家的基因在起作用,做到一定规模,就不愿意停留在生意人阶段,想向做真正的现代企业与有影响力的品牌迈进。

“2015年,听企业管理专家李践“赢利模式”的课程,有启发,发现自己做得太复杂,什么都没做好,开始梳理不赚钱的品类,砍掉,并筛选客户,寻找突破点,找到茶化石品类。做一点,一个线,一千米深,才能做透,否则做得太多,什么也做不好。现在茶化石的收入占泉海收入90%,专注聚焦做一千米深。”其将做企业当成对自己的全面修炼提升之路,“接下来几年,我一直上李践老师的各种课程,涉及到财务、销售、营销、股权、管理等企业方方面面,对如何做企业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

2015年开始摸索茶化石生产技术,反复做实验,到了2017年工艺成熟。2018年,泉海将自己探究出来的核心技术与工艺环节形成企业标准,总结提炼出了“泉海精品茶化石80道生产工序”。

针对市场混乱,刘德乾认为要正本清源,用品质来建立市场信心与消费者的信任。而做精品就是品质的一种承诺与保证。做出“精品茶化石”,需要一整套严格的高规格生产标准。生产标准化落实到泉海,其核心就是其首家独创的“茶化石80道工序”。80道工序涵盖高品质茶化石形成的关键技术环节以及精细化生产的细节要求,按照80道完整工序进行质量管控与精细化生产,就能确保出品“精品茶化石”。

“泉海要跟市面上做茶化石通路货的拉开差距,就必须提前做一些工作。我们的初心是要将这个品类延续下去,品质一定要撑得住。泉海的技术、质量管控体系一直在提升。别人学我们做,但我们做在前面,有先发优势,有基础,更懂得如何进一步提升。现在我们每一个环节做得都比一般厂家好得多,形成了品质标准。泉海的品质标准,就是精品茶化石理念与80道工序。”刘德乾说。

泉海希望留给业界与消费者的,是一个深耕茶化石品类,做好精品茶化石,用“新中式熟茶”全新概念与形象引领消费市场的专家形象——专精深的茶化石制造专家:

专:专做茶化石;

精:为精品而生,精细化生产;

深:细分深耕,不断迭代升级茶化石品类。

升级迭代的核心要义是,由现在的“泉海制造”,向未来的“泉海智造”迈进。即深入钻研工艺,提升生产技术,研究消费市场需求,研发产品,在未来由泉海制造升级为泉海智造,推动茶化石数字化智能制造建设。

找到约8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