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吉县黄金茶叶专业合作社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茶王来了,“中茶杯”春季茶王赛揭晓!

6月26—28日,“中茶杯”第十二届国际鼎承茶王赛春季赛茶样审评环节在位于杭州的中国茶叶学会和位于昆明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同时举行。由茶行业一批知名权威专家组成的审评专家组,分别在云南昆明、浙江杭州对全国范围内各茶企选送来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黄茶、普洱茶、特种茶、再加工茶等多类型茶叶样品进行审评鉴定。在激烈的角逐之下,经过严苛审评,优中选优,“茶王”正式诞生!

本次茶王赛由中国茶叶学会作为指导单位,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昆明审评专家组。

杭州审评专家组。

鼎承茶王赛春季赛于3月29日正式启动,覆盖六大茶类,辐射全国18个产茶区,吸引了320余家企业报名参赛,收集了600多个审评茶样,规模较往年增长114%,再创新高。其中红茶、绿茶尤甚,占收样总量的55%左右。此外,大赛以密码审评的方式(审评前统一编号),从茶样条索、色泽、匀净度、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各个方面,对茶叶样品进行专业审评。

据了解,“中茶杯”被誉为“中国茶界奥斯卡”;“鼎承茶王赛”,是华巨臣倾平台之力打造的赛事品牌,是茶行业最具专业性的高规格标杆赛事。“中茶杯”与“鼎承茶王赛”强强联合,优势叠加,以最权威的机构、最专业的审评、最严格的检测、最强势的宣传,打造茶行业顶尖年度评选赛事,树立行业茶叶审评标杆。十一年深耕,“中茶杯”国际鼎承茶王赛影响力辐射全国18个产茶省71个县市。

大赛秉承“公平、公正、科学、严谨”的原则,汇聚行业顶尖之力,选拔优质茶叶,力求以赛为媒,弘扬工匠精神,精化产业市场,树立产业标杆,指引市场消费,推动茶产业良性发展!

“年度茶王”究竟花落谁家?获奖茶品又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为大家一一揭晓!排名顺序不分先后。


茶王奖

白茶组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鼎白牌白毫银针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鼎白牌白牡丹    


福建顺茗道茶业有限公司    

顺茗道白毫银针    


福建水木年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水木年 白牡丹    


普洱生茶—纯料组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冰岛古树春尖    


广州贵群号茶业有限公司    

麻黑(普洱茶)古树生茶  

  

绿茶组

纳雍县山外山有机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彝岭苗山牌雪芽    


贵州纳雍金蟾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高山福”福禄茶


红茶组

广东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

象窝红茶


四川大观梁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高观茗香—红茶


黑茶组

西乡县巴山春雨生态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巴山春雨” "西牛春”牌硒香黑茶    


绿茶组

特别金奖

黄山市清溪茶业有限公司    

黄山松太平猴魁    


长兴丰收园茶叶专业合作社    

大岕峰牌长兴紫笋茶


纳雍县山外山有机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彝岭苗山牌雪芽


贵州省绿羽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贵御春仙竹


紫金县沐林听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沐林听风—沐林绿茶

    

长兴水口龙山梅茶坞茶场    

顾渚岕茗牌长兴紫笋茶


镇巴县明玉生态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巴眉牌汉中仙毫


南郑县汉山茶业有限公司

“汉缘”牌汉中仙毫


浦江县兴檀茶叶专业合作社

心檀牌毛尖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仙山有茗


汉中山花茶业有限公司

张骞牌汉中仙毫


安吉县黄杜瑞云茶场    

瑞良 安吉白茶


安吉茗盛远茶业有限公司

茗盛远牌 安吉白茶


江西赣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神脉溪牌都昌皇金芽


浙江安吉玉尔茶文化有限公司

玉尔安白安吉白茶


长兴大唐贡茶院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贡茶院紫笋茶


宝罗(广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宝罗香茗


陕西舞龙尖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舞龙尖白河春燕


都昌县观音山茶业家庭农场

鄱茗牌都昌白茶


贵州纳雍金蟾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高山福”福禄茶


白河县五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田湾云雾茶白河春燕


陕西紫阳春富硒茶业有限公司

紫阳春+紫阳春雨


浮梁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浮梁茶绿茶特级


景德镇市瑜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瑜见浮梁绿茶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野放冰花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谢裕大·黄山毛峰·裕大贡茶


金奖

黄山市田园徽州精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田园徽州黄山银毫


雷山县全都茶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雷公山金球茶

  

陕西琼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琼熙牌汉中仙毫


霍山县杨郑茶业有限公司

品六缘牌六安瓜片


陕西鹏翔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鹏翔汉中仙毫


陕西汉唐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汉滢牌汉中毛尖


三江县御香茶业有限公司

三江早春茶


紫金县泰铭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泰铭坤绿—绿茶


贵州省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竹韵清雅


紫金县金山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武顿山牌—武顿山绿茶


河南五尖山茶业有限公司

五尖山信阳毛尖

    

四川省鼎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玉顶山"牌大竹白茶


宁强县凤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凤源”牌汉中仙毫


重庆浙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金佛贡茗牌白叶一号绿茶


乐昌市沿溪山茶场有限公司

雾翔牌沿溪山白毛尖


毕节七星太极古树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七星太极古树茶


黔南州贵天下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贵天下牌都匀毛尖


德清县莫干山镇石颐茶场

石颐牌莫干黄芽


宁强县羌韵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羌傩牌汉中仙毫


三江县边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八协红系列江口春


湘西高崎山黄金茶种植专业合作社

矮寨小兴寨高崎山 + 湘西黄金茶


平利县田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田珍茶业+女娲银峰


吉首市湘雅秋黄金茶有限公司

湘西黄金茶(2)号


四川云鼎雪玉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云鼎雪玉白茶


信阳云尖茶叶有限公司

 五云村信阳毛尖


海南天然茶叶有限公司

陨坑茶牌绿茶


深圳市羽师科技有限公司

羽师湄潭毛峰

    

宁强县千山茶业有限公司

青木川牌汉中仙毫

    

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六百里太平猴魁


南郑县干龙洞茶业有限公司

干龙洞牌汉中仙毫


陕西盛华茶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栗乡缘象园雾芽


广西昭平县将军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将军峰牌有机绿茶


江西峻岭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峻岭剑绿


上犹县冰芽高山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古树冰芽”绿茶


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厂

伏侨牌伏虎茗珍


纳雍县山外山有机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彝岭苗山牌雪芽


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東”牌汉中仙毫


利川市雾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雾洞绿峰


紫金县青林峰茶业有限公司

青林峰+紫金绿茶


上犹县齐云峰茶厂

卷曲型毛尖


江西华农绿欢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绿欢缘庐山云雾茶


广西凌云一尖茶业有限公司

尖牌凌云白毫茶白毫王


重庆市秀山县钟灵茶业有限公司

钟灵毛尖


白河县淙溪茶业有限公司

白河春燕珍品


江西省上犹县油石嶂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油石嶂银针茶

 

安吉梅溪碧玉茶场

逸芳泽安吉白茶


贵州沿河洲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白叶一号


吉首市新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湘西坊湘西黄金绿茶


陕西安康草木青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马顶山牌绿茶


湖南云半野农业有限公司

雲半野野生绿茶


贵州省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雪宝石


婺源县华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婺牌天子芽玉婺源绿茶


江西绿之叶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正山野狗牯脑绿茶


湖北省鹤峰县翠泉茶业有限公司

翠泉荆楚留香


上犹县光菇山茶业有限公司

光菇山云片


岚皋县硒博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御口韵—南宫翠芽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双凤石花


江西峻岭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峻岭茗毫


安康市汉滨区星庐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星庐 极品贡芽


江西遂川汤湖茶业有限公司

汤湖狗牯脑


安吉隐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隐将细芽牌安吉白茶


会昌县永隆乡佛云山茶场(普通合伙)

"赣南高山茶"“佛雲山”牌佛云山毛尖


平利县沃源美创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安康富硒茶+平利女娲茶


信阳市大别山佳茗茶文化有限公司

融心牌信阳毛尖(兰若)


白河县宋家镇水洞溪茶厂 

水洞溪牌 白河兰韵茶


秀山县尖山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尖霖牌秀山毛尖


利川市临江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临江绿毫贡芽


贵州印江宏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净团牌梵净山翠峰茶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双凤云雾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天生雪锦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千年乌江—野化茶


红茶组

特别金奖

利川市硒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腾龙洞·利川红


利川市鑫屿茶叶专业合作社

蓝田梦利川红


安康闽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闽秦 紫阳红茶

 

紫阳秦硒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秦禧春 紫阳红茶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野化西周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仙女礼茗


寿宁县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下乡的味道高山红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金剑


浙江七叶集农业有限公司

银屏茶 高山野放红茶


浮梁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浮梁茶红茶特级


浙江省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

绿剑牌古越红茶


广东齐民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烟竹红杏仁香


福建上茶初品茶业有限公司

上茶初品牌天山花香红茶


紫金县龙窝镇兴才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双云峰紫金蝉茶(红茶)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新元茶业有限公司

瑶缘牌金山红韵

   

贵州纳雍金蟾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高山福”鸿福茶


上犹县犹江五指茶业有限公司

上洞牌金针红茶


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有限公司

侗美仙池牌三江红


江西省太阳红茶业有限公司

纱坦太阳红牌  纱坦宁红野生有机红茶


广东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

象窝红茶


重庆市秀山县钟灵茶业有限公司

钟灵工夫红茶


浮梁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浮梁茶红茶一芽一叶


浙江龙泉地阳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地垟红牌金牡丹红茶


金奖

利川市硒韵茶业有限公司

夷水丽川牌利川红~星斗野


湖北猫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武陵猫湾利川红


利川市硒润茶业有限公司

三尖坝 利川红


利川星斗山红茶有限责任公司

星斗山·利川红


利川市临江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临江牌利川红


利川市奇景家庭农场

利川市冷后浑


南郑县汉山茶业有限公司

“汉缘”牌汉中红茶


陕西紫阳春富硒茶业有限公司

紫阳春 紫阳红茶


陕西安康草木青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马顶山牌红茶


白河县淙溪茶业有限公司

白河春燕特级


陕西原生富硒工夫茶业有限公司

安康富硒茶《金陕红》牌红茶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仙女功夫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仙女特茗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野化1950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茶游1号


浙江浦江唯高茶业有限公司

金玉红牌高山红茶


湖南云半野农业有限公司

雲半野野生红茶


遂昌遂红茶业厂

遂红牌红茶


紫金县青林峰茶业有限公司

青林峰+紫金蝉茶(红茶)


厦门菲博科商贸有限公司

润初霖正山小种


赣州华歌茶业有限公司

华歌茗高山红茶


上犹县南峰峻茶叶厂

南峰峻牌红茶


紫金县金山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武顿山牌—武顿山蝉红


婺源县华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婺牌文公芽玉婺源红茶


上犹兰溪田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犹蘭红茶


福建水来香茶业有限公司

水来香 寿宁高山古树红茶“丛味品过”


浙江景宁慧明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慧明红牌惠明茶


广西昭平县将军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将军峰牌有机红茶


三江县雨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七彩侗魅牌雨露红


遂昌县天堂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夏鸿牌红茶(小金丛)


揭西县云顶茗茶叶专业合作社

高山英红九号


重庆小乔商贸有限公司

王氏小乔


紫金县敬梓客家皇茶场

紫金蝉茶&椪风蝉茶—红茶


贵州正山堂普安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正山堂普安红 锦·普安红茶 


紫金县高坑龙岭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萱梓绿红茶


江西华农绿欢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七都红红茶


深圳市唐宋茗茶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盛棠野生红茶


浙江省新昌县澄潭茶厂

府燕尔天姥红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金丝滇红1号

  

贵州祥华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阡纤美人牌石阡苔茶


祁门县正源茶业有限公司

祁域源香牌祁门红茶


遂昌县天堂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夏鸿牌红茶(金丛)


安徽木广茶业有限公司

木广红茶


霞浦县梨花草堂农业专业合作社

梨花草堂金骏眉


贵州凉都水城春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凉都水城春高山红茶


秀山县民蕊农业有限公司

民蕊红牌民蕊红茶


贵州正山堂普安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正山堂普安红 曦·普安红茶


始兴县车八岭茶业有限公司

车八岭有机红茶


四川大观梁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高观茗香—红茶


海南天然茶叶有限公司

陨坑茶牌红茶


紫金县琴江源茶业有限公司

琴江源一紫金蝉茶


祁门县顺辉茶厂

红鼎芽十(祁红金毫)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中华红


河南其鹏茶业有限公司

其鹏牌信阳红


贵州沿河洲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洲州茶—沿河古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古树红茶


秀山凯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凯堡牌凯堡红茶


上犹县树木园茶场

树木园牌:上犹红茶


龙泉市岩樟源茶叶专业合作社

磨石栏牌龙泉红老枞


海南百圣创科技有限公司

叁杄二国誉礼小金芽红茶


江西绿之叶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正山野红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老树红茶


湖南烟溪天茶茶业有限公司

天茶村牌天茶红


紫金县沐林听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沐林听风—蜜香金丝蝉茶(红茶)    


 白茶组

特别金奖

福鼎市八闽清音茶业有限公司

八闽清音牌白毫银针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鼎白牌白毫银针


福鼎市老茶昌号茶业有限公司

老茶昌牌白毫银针


福鼎妙境茶叶有限公司

荒茶林白毫银针


福建省三山源茶业有限公司

玉琳清语福鼎白茶


福鼎市春绿茶业有限公司

大濶福鼎白茶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鼎白牌白牡丹


乳源瑶族自治县华瑶茶叶有限公司

粤白牌白茶


福鼎叶鸣茶业有限公司

叶鸣茶业—贡眉


福建省白之源茶业有限公司

善源白枞小白贡眉


金奖

福鼎市八闽清音茶业有限公司

开元首采牌白毫银针


福建省董德茶业有限公司

董德牌白毫银针


福建省大沁茶业有限公司

大沁白毫银针


福建顺茗道茶业有限公司

顺茗道白毫银针


福建恒馨茶业有限公司

龍井崗白毫银针


福鼎市湖林清茶叶有限公司

福鼎白茶·白毫银针


福鼎叶鸣茶业有限公司

叶鸣 白毫银针


福鼎市柴头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柴头山牌白毫银针


福建福寿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帖山 白毫银针


福建水来香茶业有限公司

水来香 寿宁高山白茶水来香牌白毫银针


广东齐民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红山银刀白毫银针


福建省隆合茶业有限公司

隆合茶业2022年白毫银针


福建福寿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帖山+白牡丹


福建顺茗道茶业有限公司

顺茗道白牡丹


福建省白之源茶业有限公司

善源白心梦牡丹王


福鼎市八闽清音茶业有限公司

八闽清音牌牡丹


广东齐民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红山银刀白牡丹王


福建省政和云根茶业有限公司

2022年白牡丹


福鼎国号茶业有限公司

国号白牡丹


福建省董德茶业有限公司

董德牌白牡丹


福建水木年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水木年2022白牡丹


三江县御香茶业有限公司

三江御香白茶


福建省大沁茶业有限公司

大沁·知青白牡丹饼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大白茶


福建泰美茶业有限公司

泰美茶镇贡眉


福建水来香茶业有限公司

水来香 寿宁高山白茶水来香牌贡眉


福建政和姜小白茶业有限公司

姜小白政和白茶贡眉


福鼎国号茶业有限公司

国号2022年贡眉


福鼎国号茶业有限公司

国号寿眉


福鼎太姥山畲谷幽蓝茶业有限公司

太姥南麓牌白毫银针


乌龙茶组

特别金奖

潮州市陈韵堂茶艺有限公司

钱尚家牌岽韵香


广东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

象窝乌龙茶


广东百香茶业有限公司

百香  鸭屎香


六禾(武夷山)茶业有限公司

东方六禾牌坑涧肉桂


广州茶多哩茶业有限公司

高山鸭屎香


六禾(武夷山)茶业有限公司

东方六禾牌正岩肉桂


 金奖

潮州匠心茶业有限公司

甘露大师单丛茶


汕头市金平区宝春茶行

宝春牌凤凰单丛花香杏仁


潮州市湘桥区仙之茗茶叶店

凤凰单丛老枞鸭屎香


潮州市潮安区大质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大质牌凤凰蜜兰香


漳平市仕安茶厂

张士安漳平水仙


武夷山南湖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傲凡尘牌大红袍


汕头市臻正茶业有限公司

三博香牌高山赤叶


汕头市遵古工夫茶有限公司

凤凰单丛—通天香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东潮茶叶商行

凤凰单丛蜜兰香


福建探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武夷岩茶大红袍


潮州市湘桥区金单丛茶轩

潮茶人家牌—乌岽东方红


广东千庭茶业投资有限公司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千庭岽顶八仙


汕头市遵古工夫茶有限公司

凤凰单丛—宋种


普洱生茶—纯料组

特别金奖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磨烈


云南臻字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臻字号2022年春布朗山邦盆357克饼


广州市盟海号级茶叶有限公司

盟海号 冰岛老寨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大雪山


云南茶谣茶业有限公司(和饮号茶业)

坝卡


广州鑫蕊达茶叶有限公司

鑫蕊达牌福虎班章


云南勐海普熙韵茶业有限公司

普熙韵曼松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2022年春小多依树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冰岛春尖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梅子箐

 

金奖

勐海吉普堂茶业有限公司

藏山613冰岛老寨


云南臻字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臻字号2022年春曼竜357克饼


云南茶谣茶业有限公司(和饮号茶业)

冰岛南迫


云南勐颖茶业有限公司

勐颖牌刮风寨


勐海吉普堂茶业有限公司

藏山603老班章


勐海华农茶业有限公司

班章 普洱茶(生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2022春昔归


深圳鑫蕊达茶叶有限公司

鑫蕊达牌福虎冰岛


澜沧高山雾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高山雾茗牌厚樸生茶


云南臻字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臻字号2022年春景谷山苦竹357克饼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昔归无双


勐海普盛茶业有限公司

普盛号 班章孔雀普洱生茶


云南轩阳号茶业有限公司

御品轩阳号 倚邦皇家贡茶·五行太和


云南轩阳号茶业有限公司

御品轩阳号 犀牛塘


云南茶谣茶业有限公司(和饮号茶业)

冰岛地界


云南西双版纳易武宛鑫堂茶厂

高杆古树


勐海吉普堂茶业有限公司

藏山603藏峰


广州贵群号茶业有限公司

2022年麻黑(普洱茶)古树生茶


勐海远达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鑫远达牌帕沙生茶


西双版纳叁伍株茶业有限公司

流派老爷说对味•大雪山


云南景未茶业有限公司

芒俄古树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冰岛


普洱布凡茶叶有限公司

2022年岁俸京师迷帝贡瓜


云南农垦集团勐海八角亭茶业有限公司

八角亭七星吉象班章


云南勐海普熙韵茶业有限公司

普熙韵虎跃


云南龙园号茶业有限公司

龙园号易武正山普洱茶紧压茶生茶


国皓古树茶业有限公司

【易武丁家寨】普洱生茶


勐海布有茗茶业有限公司

布有茗老班章


云南苍海纪茶业有限公司

苍海纪+无尽藏(普洱生茶)


西双版纳问鼎天下茶业有限公司

问鼎天下 千羽班章


深圳修享茶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修享王子山曼松


家有名茶茶叶有限公司

大雪山古树


普洱生茶—拼配组

特别金奖

勐海吉普堂茶业有限公司

潜山405蛮润


昆明今雨轩经贸有限公司

金达摩普洱茶(生茶)


勐海千羽茶叶有限公司

八角亭懿品冰岛


家有名茶茶叶有限公司

邦东古韵


勐海极普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极普号班章孔雀


金奖

西双版纳泉海茶业有限公司

泉海 领五福生茶


广州市斗记茶业有限公司

斗记普洱茶金斗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中茶大红印 尊享版 普洱茶(生茶)


清云凤凰茶业有限公司

土林牌云南凤凰沱茶甲级


广州市斗记茶业有限公司

斗记普洱茶上斗


广东八方茶园茶业有限公司

八方茶园蜜境冰岛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中茶蓝印圆茶 普洱茶(生茶)


广东八方茶园茶业有限公司

八方茶园老树班章


勐海若雅轩茶叶有限公司

普洱茶


深圳市坐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坐忘 正合心意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碧玉天香


清云凤凰茶业有限公司

土林牌达摩禅茶


西双版纳叁伍株茶业有限公司

流派老爷说对味•澜沧味•醇甄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勐傣留香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润土 润藏500冰岛地界普洱生茶


普洱熟茶组

特别金奖

云南洪普号茶业有限公司

洪普号南糯山普洱熟茶


云南龙园号茶业有限公司

龙园号龙园九星班章普洱茶紧压茶熟茶


深圳市坐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坐忘 混沌


勐海宝和祥茶业有限公司

2022年 虎洱熟茶


勐海普盛茶业有限公司

普盛号 老班章

 

 金奖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贡聘号 列传L00普洱熟茶


镇沅圣润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圣润祥和+圣润砍盆箐之巅


勐海普盛茶业有限公司

普盛号 荷露饮普洱熟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缅宁号


云南昆明郎韵茶叶有限公司

布朗    熟


云南轩阳号茶业有限公司

轩阳号+犀牛塘古树熟茶


勐海永聘號茶厂

2019秘境老班章熟茶


云南勐颖茶业有限公司

勐颖牌天韵


云南龙园号茶业有限公司

龙园号龙园七子饼普洱茶紧压茶熟茶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贡聘号 世家S01普洱熟茶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润土 紫金印普洱熟茶


勐海永聘號茶厂

永聘號1901熟饼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大雪山熟


勐海龙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几棵树国石


勐海华农茶业有限公司

班章熟饼 普洱茶


黑茶组

特别金奖

广西村姑茶业有限公司

村姑16103


广西横县芊茗阁茶业有限公司

芊茗阁牌花香六堡茶


金奖

广西横县芊茗阁茶业有限公司

芊茗阁牌参香六堡茶


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

熹誉牌—T19103六堡茶


祁门县祁名顺辉茶叶专业合作

芦溪安茶


广西凌云一尖茶业有限公司

尖牌凌云白毫茶六堡茶散茶


广西梧州芙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芙叶 F2201


广西村姑茶业有限公司

村姑六堡原种明前茶


广西梧州茶船古道陈茶有限公司

花香六堡 0202花香

黄茶组

特别金奖

湖北山精石液茶业有限公司

楚希牌远安黄茶


宜昌鹿林茗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古苑金贡—传统工艺黄茶


远安县晟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南晟茗牌远安黄茶


金奖

远安县鑫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远安黄茶


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

鸿雁牌英葟黄茶


远安县晟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南晟茗牌远安黄茶(黄金芽黄茶工艺)


远安县晟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南晟茗牌远安黄茶(御金香黄茶工艺)


特种茶

特别金奖

广东橘香斋大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陈李济—八年陈皮白茶茶饼


江门市新会区泓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侨津/侨彤


金奖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润土 陈皮熟茶龙珠


汕尾市释茶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金花普洱生茶砖


江门市粤宝堂茶业有限公司

粤宝堂2017年东甲圈枝陈皮二红皮(八年树)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贡聘号 白珍珠陈皮白茶龙珠


深圳市天行健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冠饮山国天马大红柑普洱茶


江门市新会区腾雨陈皮茶业有限公司

腾雨古茶陈皮白茶


再加工组

金奖

霞浦县梨花草堂农业专业合作社

梨花草堂茉莉银针王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贵山“观茶”系列报道①·普安篇

实施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贵黔山水,钟灵毓秀,藏珍蕴奇。坡头山岭上,更有700多万亩茶园,成为百姓的“绿色取款机”。茶,是东方的“古老神树”,是贵州的“绿色宝贝”。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具有发展茶产业的优良的生态条件,是全国唯一一个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的全境高原茶区。

贵州种茶历史悠久,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已经成为全国产茶大省,同时优化营销流通环境,努力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不断收获茶产业“接二连三”的可喜成果,而且“产业兴”带来了“百姓富、生态美”,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共生共荣,有力地打牢乡村振兴的根基。

“长得矮矮丫,开得白白花,绿了千千岭,富了万万家。”正值东风拂面、春茶飘香时节,让我们走进贵山“观茶”,追寻兴茶富民的“山字经”,分享茶叶全产业链上飘荡的欢笑声。

普安茶园风光美,“小茶树”变“摇钱树”。黔西南州委宣传部供图

普安有点“奇”:元旦前后,其它地方雨雪霏霏,这里却雨雾艳阳交替,无声细雨和温暖阳光催开了茶山上的“乌牛早”茶树抽出新芽,引来上千省外茶商前来“抢茶”。

普安有点“怪”:正月初二,就有茶农奔赴茶山采茶。记者问为何新春佳节都闲不下来,有茶农这样感言:“早采是个宝,晚采是片草。春茶冒芽后要及时采,等不得,懒不得。就像自家茶园里‘长出钱’,不及时‘取款’就会过期,心急坐不住。”

于是,当人们陶醉在央视春晚“上春山”歌声中之时,普安县的“春山”早在一个月前,就别开生面地铺开“画卷”,热闹非凡。围绕春茶采收炒制,茶农、茶企、茶师、茶商从白天到晚上依次繁忙,周而复始,就连新春佳节也忙碌依旧。

盯住茶叶这个“土特产”,普安县上下联动、内外合力、久久为功,不断滚大“茶产业雪球”,不仅提早迎来春茶“开门红”,而且实现着增收“日日红”“月月红”,打响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普安红”。

统计数字显示,2023年,普安县茶园面积达18.3万亩,投产13.1万亩,实现干茶产量9500吨,干茶产值12.95亿元,综合产值17.59亿元,惠及带动农户1.8万户7万余人,户均增收1.7万余元。

是什么力量敲开“财富之门”,让普安茶叶挑起农民增收“金扁担”,“种”出全县1/4人口的“茶饭碗”?春节前后,记者两赴“世界茶源地”黔西南州普安县探秘。

茶商“抢茶”吵醒春天

春风未至客先到。普安茶园春来早,是被茶商“抢茶”吵醒的春天。

2月1日至3日,记者来到普安县江西坡镇和茶源街道,茶山上,“点缀”着妇女、老人和孩子采茶的忙碌身影;黄昏时分,一个个交通要道口车堵人挤,茶青交易火热进行。记者一路留意,外省牌照车辆不少,收茶人掺杂方言的“普通话”让人忍俊不禁。同行人员介绍,时下正是“抢茶”高峰期,普安县活跃着来自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东、重庆等10多个省市的上千茶商。

2月22日,普安茶山上,“点缀”着妇女、老人和孩子采茶的忙碌身影。

“普安的茶园是一年当中全国茶叶最早开始采摘的地方,普安茶神谷是‘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这要归功于天赋异禀。”普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匡忠朝介绍,每年隆冬时节,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东南信风在普安相遇,形成时而细雨濛濛、时而艳阳高照的“云贵准静止锋”,加上天生的地热资源和优良的茶叶品种,造就了普安春茶早采的独特优势。

“普安茶古、早、净、香。”匡忠朝自豪地说,“古,是最独特的魅力,普安古茶树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茶树,也是目前范围最大的野生四球古茶树居群;早,是最突出的优势,普安县环境独特,从浙江引进的‘乌牛早’品种要比全国其他产区早20天左右,每年12月下旬就陆续进入采摘期;净,是最鲜明的特征,贵州有最严的茶叶种植管理条例;香,践行‘两山’理念,厚植生态优势,绿水青山孕育出贵州好茶。”

物以稀为贵,水暖鸭先知。普安名副其实的早茶成为外省茶商淘金的“猎物”,僧多粥少,大家都想分一杯羹,“抢茶”就成了常态。

在茶源街道细寨村,来自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的茶商刘国兴1月中旬就租住一处农家小院“安营扎寨”。去年,刘国兴独闯普安“抢茶”,他不仅尝到了甜头,还摸清了普安茶制成名优茶俏销的“诀窍”,他今年就带上两名制茶师傅和40台机器,提前进驻普安县。“普安的‘乌牛早’春茶能赶在春节前上市,刚好成为春节期间的‘礼品茶’,好卖得很。”冲着收购“乌牛早”的“诱惑”,刘国兴把春节选在普安过。春节之后,他还要接着收购龙井43号、福鼎大白茶等品种的茶青炒制名优茶,让带来的机器“赚来更多的票子”。

2月22日,普安县茶源街道茶神谷万亩茶园基地绿浪涌动。

从“行商”变成“坐贾”,相比较30年前就先期光临的那些老茶商,刘国兴只能算“小字辈”。

地处乌蒙山区的普安县,种茶历史悠久,现存2万多株四球古茶树,被誉为“中国古茶树之乡”。20世纪50年代,普安县入选贵州省20个重点产茶县。1985年,普安县整合资源创立国有茶场,打造万亩红茶基地,一跃成为贵州省两大红茶出口基地之一。

然而,酒好也怕巷子深。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囿于交通闭塞、技术落后、品牌支撑力不足等短板,普安原有的红茶产业逐渐低迷。转机出现在1996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与普安县建立对口帮扶结对关系,普安有好茶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为“东茶西进”带来了机遇,不少外地茶商寻茶而来,普安逐渐成为名优茶的“原料地”。

最先进入普安的就是浙商。在江西坡镇政府的会议室里,记者采访了扎根普安近30年的浙商黄金初。多年的打拼,他早已在江西坡镇安居乐业,成了有头有脸的“上门女婿”。如今,他在普安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起了小型加工厂,发展茶叶种植200多亩。去年,合作社加工销售名优茶3万斤,产值500余万元。

回忆当初来普安的那些年月,黄金初说,开始是做服装生意,后来发现普安茶叶质好价廉,是加工名优茶的上好原料,于是就做起茶生意。“当时,在普安收购干茶是50元1斤,运到浙江市场价就翻一倍以上。”利润空间大的甜头,让黄金初做茶生意更加上心,成为种茶、采茶、炒茶、卖茶样样都会的“全能人才”。

花香自有蜂蝶绕。继浙商进入普安县之后,从福建、山东、江苏、广东等10多个省市也涌来了“抢茶大军”,他们用普安茶作原料,按照各种名优茶的先进工艺加工品牌茶,改变了过去普安只能制造传统手工红茶的状况,拉动普安茶青和干茶价格一路飙升。

2月22日,航拍普安县茶源街道春茶采摘。

市场需求导引基地建设。进入决胜脱贫攻坚时期,充足的产业扶贫项目和资金,普安县迎来规模化种茶大好时机,普安县决策层经过充分研判,决定用好用足政策,壮大茶产业,致富千万家。由此,普安茶产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时代”,承载着共同富裕的责任和期盼,公安部定点帮扶万亩茶园、浙江省安吉县捐赠茶苗建起的“白叶一号”基地先后落地。

眼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中,普安县打造感恩茶、文化茶、生态茶、品牌茶和富民茶,“乌牛早”、龙井43号、白叶一号、福鼎大白茶等生长采摘期不同的茶树品种,按照产业带就业的长远规划,在适宜种茶区域铺下“绿毯”,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共生共荣。

茶农兴茶染绿“金山”

依靠“市场牵引”和“政府推手”,普安县唱响了茶叶“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交响曲。

早春二月的江西坡镇茶山,薄雾挂山坡,茶树吐新芽,茶园里茶香弥漫。每天晨曦之中,奔向茶山的小汽车、摩托车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唤醒一个个小山村的清晨。绿绿茶园里,采茶工穿梭在一垄垄茶树间,一双双巧手上下翻飞,“摘嫩取鲜”采摘春茶。

“昨天3个人一共采了4斤茶青,150元1斤,卖了600块。”2月1日早上,在江西坡镇高潮村的茶园里,茶农龙启娇一家祖孙三代齐上阵,她们带着饭菜和水瓶,中午准备不回家。

龙启娇一家种有10余亩茶,其中4亩进入盛产期。为了实现早春茶及时采摘卖好价,她家进行了劳务分工,由开货车的丈夫和刚刚参加工作的儿子、大女儿备年货,自己和公婆、小女儿上山采茶。依靠种茶采茶带来的稳定收入,这一家供出来3个大学生。

与龙启娇一家祖孙三代齐上阵不同的是,茶农舒滕星抢采早春茶是“孤军奋战”。他告诉记者,自家有茶园10多亩,一年收入至少有五六万元。“我种的‘乌牛早’品种较少,这些天能下树的茶芽不多,一个人足够应付。春节过后气温升高,茶树出芽率高,采茶最忙,妻子回家过年后就留下来参与采春茶。”舒滕星透露,为了多增加家庭收入,妻子下半年继续外出务工,自己留在家里管护茶园和照看孩子读书。

2月1日,江西坡镇茶农舒藤新在茶山上采茶。

茶青采摘在白天,茶叶加工靠晚上。2月21日,农历正月十二,记者再次来到普安县,临近傍晚,茶青交易已近尾声,位于茶源街道细寨村的响贡茶叶加工园里,8家小型加工厂灯火明亮。其中,普安县顺江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顺江的工厂,人气颇旺。天色渐暗,茶农们依然手提竹篓如约而至,当日采摘的茶青上秤后,换回一沓沓现金。

2月22日上午,位于普安县茶源街道的早茶交易中心,人潮涌动,普安春茶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送来多少,我收多少!”陈顺江送别茶农,转过头,一脸疲惫告诉记者,“农历正月初三开始连夜加班制茶,今天收购的茶青要连夜炒好,明早我二女儿送到交易市场,送去多少干茶都能卖光。我都一连3天没有睡一个饱觉了。”

次日一大早,记者直奔陈顺江口中的交易市场,位于茶源街道的中国早茶交易中心。据工作人员介绍,从头年12月底开始到次年3月中下旬,是普安春茶交易的狂欢季,每天上市的干茶供不应求,各省茶商都会上演“抢茶”大战。

2月22日,中国早茶交易中心内,各地茶商正在挑选抢购新鲜出炉的春茶干茶。

“欢迎明天来厂里拿货,早到早得。”记者搜索一番,终于在人群中发现陈顺江的二女儿陈倩,此时,她带来的160多斤干茶已卖完,售价是320多元1斤,而她此刻正在和新接头的茶商互留联系方式。

凭着在茶叶行业的多年打拼和摸索,陈顺江已经蝶变为茶叶加工专业户,儿子和女儿成为帮手,一家人从农户手中购茶青,加工成名优茶原料销售,从中赚取利润。

“茶老板”陈顺江在茶叶加工厂忙碌。

“绿色银行”富茶农,茶农兴茶逐浪高。普安县种植的“乌牛早”、龙井43号等特早生品种仅春茶一季,亩产值在6000元以上,稳步释放富民效应。

在普安县,越来越多群众端稳茶饭碗。“茶叶种植示范基地不断扩大,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建设茶叶加工车间,还带动农户通过茶园管护、采摘、工厂务工等就业创收。”细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官星泡上几杯绿茶招待记者,他指着窗外往来的茶农说,布依风情浓郁的细寨村茶旅融合步伐加快,特色民宿引来不少游客住在茶园里,既喝茶又采茶,尽享田园风光。

高山云雾出好茶,好茶铺出富民路。浙江等省外茶商前来“抢茶”,不断为普安县培养了一批茶产业经纪人和采茶制茶技工,推动普安茶产业做大做强。目前,普安县的“普安红茶技工”劳务品牌旗下的90多支劳务队,涉及采茶技工5万多人。其中,茶源街道冉家四姐妹中的老二冉桂琴,还摘取过2022年贵州双手采茶技能竞赛“金手指”奖第一名,她已成长为黔西南州采茶技术专业人才。

如今,高速通衢、万桥飞架的“高速平原”贵州,打破了山河阻隔,拉近了客商入黔的时空距离,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省外茶企前来投资兴业。普安县在县内培育涉茶主体(合作社)20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全国500强专业合作示范社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州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

“东茶西进”的共赢之路

这是“东茶西进”的双向奔赴,也是内外合力的共赢之路。

茶产业是普安县举全县之力发展的支柱产业、首位产业,在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时代背景下,“东茶西进”双向奔赴之旅早已开启,普安县发挥“店小二”的服务精神,让政府致力于当好茶农、茶企和茶商的“贴心保姆”,引来兴茶人,培养新茶人,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在普安,做茶生意基本不操心,服务很到位,我们这些企业有困难,茶源街道负责人随叫随到。”普福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何维洒对普安县的“店小二”服务印象十分深刻。这位来自浙江的制茶大师坦言,普安茶叶的先天优势吸引茶企,后天营商环境更是留住茶企。

普安茶神谷是“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

这是外来茶企的心声,政府服务企业不分内外。细寨村的陈顺江一个人带头,动员其他亲友同行7家小微企业,共同入驻当地响贡茶叶加工园的故事,在当地茶叶行业传为佳话。

“工厂赶在今年农历正月初三前顺利开工,要感谢我们街道的冯主任,他们大半夜带着技术员上门帮我们修机器呢。”陈顺江逢人便夸,“喊他们帮忙,马上就到,想请他们吃个便饭,次次回绝。”

陈顺江口中的冯主任,是茶源街道办主任冯斌,这位皮肤黝黑的基层干部常年和茶山、茶农打交道。

聊起了今年火爆的茶叶行情,冯斌表示,茶源街道是普安县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的样板。茶产业良性发展,离不开打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茶商、茶企投资兴业。

茶源街道的实践,是普安县主动上门提供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2月1日,江西坡镇高潮村的37岁“茶二代”肖军回望高潮村茶产业发展历程,不禁眉飞色舞,“镇上对我们搞茶叶加工很关心,现在我家的手工茶叶作坊‘鸟枪换大炮’,升级成机械化制茶的加工厂。去年我参与政府组织的团队,到浙江考察学习了一个多月,有信心将学到的本领用起来,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

“政府用力、企业用心、群众自发,是茶产业不断壮大的基础。”接过话茬,江西坡镇副镇长王秀云说。

王秀云是在基层沃土成长起来的干部,2012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农学院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2014年通过人才引进,成为产茶大镇江西坡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工作之初,她的主责主业就是发展茶产业。结缘普安10年,经过长期锤炼,她更懂“茶经”,茶农们远远望见,都是笑脸相迎。

2月1日,江西坡镇副镇长王秀云(左)与茶农龙启娇(右)交流今年春茶采摘情况。

客观来说,普安县茶叶还处于原料供应端,每年所产干茶卖给经销商和茶企,再由对方贴牌销售,普安县本土品牌销售仅占1成。这种“为他人作嫁衣”的缺陷在于,没有自主品牌,附加值不高。

辩证来看,普安茶经过技术加工和贴牌,摇身变成名优茶,成为市场抢手货,这种“借船出海”的路径让茶产业有了市场通道,导引产业根基不断加强,产业链更加紧密,推动了茶产业发展、实现茶农增收、带动农民就业,这无疑是积极的正向效应。

茶产业迎来闯进市场的关键一步,如何进一步做强做大,普安县进一步借力东部茶企,优化营销流通环境,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强化品牌意识,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这些年,为了破解普安茶没有自己“拳头”品牌的短板,顺应全省茶产业品牌化浪潮,在上级有关方面倾力支持下,普安县重点打造“普安红”区域公共品牌。

2016年,普安县联手国内红茶标杆企业福建正山堂,让普安优质茶资源与一流加工工艺联姻;2017年,贵州正山堂普安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普安制茶工艺大幅度提升;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牵线搭桥,全球最大绿茶出口企业浙茶集团落户普安;2023年,广东省龙门县协作助力,“太姥山?普安白茶”项目上马生产;2023年,“普安红”专卖店或专柜达343家(线下284家、线上59家),“普安红”运营中心10个……昂起“普安红”品牌龙头,普安茶正在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茶界又一张闪光名片。

穿透厚重的岁月,四球古茶树的味道延续至今,正是普安县荣膺“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和茶产品红、绿、白齐飞的坚实底气。

“东茶西进”,黔茶飘香。有了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奔赴,有了市场和基地的良性互动,有了茶企茶商茶农的携手共赢,普安县茶产业的春天将会更加生机勃发、点绿成金。

来源:贵州日报 天眼新w 客户端

记者:刘莹 陈俎宇 向淳 袁鹏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湘西茶叶,如何从“绿叶”变“金叶”

仲秋时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座座茶山,满眼青绿。

湘西州种茶面积91万亩,居全省第一。茶产业年综合产值达88.56亿元,60万湘西儿女靠茶吃饭,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022年,湘西茶叶总产量达1.59万吨。这一片片致富的“绿叶”虽香气四溢,但也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绿叶”变“金叶”,路怎样走下去?


保靖县黄金村茶园。(资料照片)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健摄

茶源远古茶乡,可溯先秦

湘西地处武陵山脉腹地,重峦叠嶂,溪瀑纵横,是我国茶文化最早形成的产区之一。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音乐和歌舞关联的茶山无射山,作为我国茶文化艺术表演的源头,便在沅陵、古丈、泸溪三县交界的青山间。

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先秦时期,地处武陵山区的巴蜀一带“园有芳蒻、香茗。”“园”既人工开垦的茶园,香茗即嫩芽烘焙之茶,可见当时已人工栽培茶叶。

1984年,古丈河西镇白鹤湾战国古墓群,就出土了茶壶、茶杯、茶灶等冥器。2003年抢救性发掘的古丈县燕子窝古墓群,2019年保靖县迁陵镇花井村汉墓群,均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水器、茶具,充分展示了茶饮文化在湘西的悠久历史。

公元939-940年,古丈县下溪州故城会溪坪发生了一场溪州之役。据考证,这便是五代时期,溪州刺史彭士愁不堪年年贡茶之累、茶税之繁重,带领五溪之民“侵暴辰澧”,才有了后来溪州铜柱之立。

三国《广雅》记载荆巴制茶技艺:“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可见,湘西的制茶工艺已传承千年,需经蒸煮、杀青、发酵、压饼、储存等工序。

湘西州茶叶协会会长潘春新介绍,湘西传统采茶极其讲究。时间讲究,一般在清明节前一周开始,10—15天最佳;品质讲究,一芽一叶不带雨水、虫伤;细节讲究,采摘清晨为好,太阳直射到茶芽之前才能上贡;动作讲究,掰断扯断,指甲不能直接接触断处,手指不挤压茶芽,以免破坏根部细胞影响茶香和口感。

在湘西还有一条黄金古茶道,即沿着苗疆边墙可寻迹的凤凰、花垣、吉首等“南长城”侧1.5公里沿线。据《保靖县志》对保靖黄金茶集中原产地记载,黄金古茶道沿线经过的排吉、夯吉等苗寨,翻译过来即“有一排排茶树的地方”“有茶的山沟沟”之意。

步入保靖黄金茶古茶园,一棵棵古茶树就是湘西茶叶发展的见证与活档案。据2020年统计,保靖县的古茶树有108个株系、5923棵,其中,明朝古茶树718株,清朝1339株。现存的“古茶树王——保靖黄金茶1号母茶树”已有414年树龄。

茶园茶园林立,名茶辈出

高山出好水,好水出好茶。

湘西州地处北纬27至30度,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是著名的土壤富硒带、微生物发酵带和植物群落亚麻酸带交集区,是绿茶优势产业带和全国重要的绿茶产区,有“中国绿心”之美誉。

立足丰厚的资源禀赋,近年来,湘西以茶兴业、以茶富民,茶园茶山比比皆是,成为湘西人民的脱贫茶、振兴茶、幸福茶。

在古丈县高望界镇岩坳村,平均海拔800米。湘西州春秋有机茶业有限公司打造的高山生态有机茶郁郁葱葱,茶园主人向功平在此种茶已有12年,他介绍,这片茶山累计投资1.5亿元,建成有机茶加工生产线和2500多亩高山生态有机茶园。如今,妙古金牌系列茶已获得中国标准、欧盟标准认证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是湘西高端茶的代表之一,上品每500克售价逾万元。

在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木楼、石梯、柴跺点缀青翠茶山间,煞是好看。“我们村山多地少,曾经三餐难饱。种植茶叶后全村人均年收入已超过3万元。”村支书向顺天望着茶园幸福满满。

2012年至今,吉首市茶园面积从1200亩扩大到15.5万亩,覆盖10个乡镇(街道)、101个村(社区)。2022年全市干茶产量1680吨,实现综合产值12亿元以上,惠及茶农6.5万人。

在湘西昭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加工车间,10多名制茶工人正在忙碌,炒出的莓茶洁白如雪,车间里茶香弥漫。永顺县共种植莓茶7.9万亩,干茶年产量达2000余吨,产值6.2亿元,成为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作为黄金茶的核心产区,保靖县被誉为“中国黄金茶之乡”。短短十余年发展,保靖黄金茶从不足1000亩发展到15.69万亩。2022年,保靖黄金茶实现年产茶量1358.5吨,带动全县约2.1万户8.5万人通过从事茶产业增收,以“一叶之轻”舞起21亿元产业,真正实现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永顺莓茶”“凤凰雪茶”“湘西黄金茶”“十八洞黄金茶”“泸溪白茶”……各有千秋的湘西茶,屡屡摘得国内国际各种大奖,茶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逐渐扩大;与此同时,承载湘西独特风情的茶歌、茶赋、茶舞、茶旅等茶文化载体也日渐丰富,得到了市场认可。

茶忧从“小而散”到“大而强”

“峰岭是茶,山腰是茶,河谷是茶,狭坪是茶。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远远望去,到处是茶丛茶垛。”这是著名作家彭学明对湘西茶园的一段描述。

湘西茶不缺历史、不缺文化、更不缺优渥的自然生长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绿、红、黑、白等各种品类也实现颜值与产值齐升,在湖南茶叶产业的江湖地位举足轻重。但在高速的发展中,茶农、茶商、茶企和政府主管部门也生出不少茶思茶忧。

九到十月,正是秋茶的采摘季节。在古丈县红石林镇龙天坪村古丈县锦华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的厂房里,工作人员正忙着鲜叶过秤。作为当地龙头企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夏秋茶精深加工。

“收购的鲜叶加工成半成品后,销给其他企业制作黑茶。根据不同品相,每千克鲜叶收购价在3元到6元之间。”公司总经理张文从种茶、贩茶到茶叶深加工,与茶打了一辈子交道。他捧起一堆鲜叶说:“我现在的感觉就是‘吃不饱’,我们做大众茶的,以量取胜,人工采摘效率太低,应该机械化收割。”

在张文看来,靠人工采摘、靠天吃饭的茶产业发展模式,既不智能,也不现代,更难以形成规模化。

湖南英妹子茶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掌门人龙自刚也有自己的困扰。2010年他注册成立了茶叶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的茶叶企业,旗下英妹子品牌的毛尖、黄金茶、红茯砖茶远销海内外。但他发现,湘西境内各自为政的茶作坊、小企业参差不齐,在种植、施肥、采摘、炒制等环节上,均没有统一标准,哪怕同一片茶山采下的茶叶,因人不同也能将茶叶分出不同等级。茶叶基地如何建设、茶园如何规范管理、茶厂如何优化改造、茶产业链如何抱团发展……要做的事还很多。

返乡创业退伍军人张爱军,经营着古丈县岩头寨山枣村1200亩生态茶园。作为县人大代表,他多次提出茶叶发展议案,主要包括:建立香龙山茶叶保护区;加大茶山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化、规模化帮茶农抱团发展、拓宽销路等。张爱军说:“我们多次到福建、浙江等地去学习,从流水线水平、管理模式、扶持力度都看到了较大差距。湘西这么好的小叶品种,仍养在深闺人未识啊!”

记者采访了18家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年茶叶加工能力低于5吨的占12家,茶叶基地面积低于80亩的占8家,没有自己品牌的“散户”占了7家。

种植、采摘、加工小而散,品种、品质、品牌参差不齐。“茶叶品种单一、劳动效率低下、组织化程度不高、行业标准缺失、龙头企业少、品宣力度不够。”潘春新略带焦虑地分析了湘西茶产业六大现状:“好似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不进则退,这档口必须冲过比这更急的浪,翻过比这更陡的山。”

茶愿从“茶叶大州”到“茶叶强州”

茶叶是绿水青山回馈给山民的“金山银山”,茶产业是我省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迅猛,截至2022年底,我省茶园面积达到354万亩,茶叶产量32万吨,综合产值达1051亿元。

这片从悠长历史中“长”出来的“绿叶”,在全国各产茶大省,正演绎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璀璨“金叶”。

福建是世界乌龙茶、红茶、白茶和花茶等茶类的创始地。该省茶叶单产、总产、茶树良种覆盖率、毛茶产值、全产业链产值、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出口金额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浙江为茶产业配备了云端“大脑”,从茶园到茶杯实现了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以安吉县境内20万亩茶园为例,1.7万名茶农全部确权上图,为日后流转、溯源打下坚实基础,真正实现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云南普洱市茶园种植面积达209万亩,综合产值392亿元。近年来,该市以景迈山申遗为抓手,在茶源寻根、茶俗体验、茶园度假等领域探索创新,打造了一批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陕西省印发关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全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2年我国茶园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出口茶叶37.5万吨,东方树叶远销海外。

站在茶产业提标提档、百舸争流的风口,湘西各界正携手实施茶产业“五品”“五强”战略。湘西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向邦伟介绍,“五品”即品种做优、品质做高、品相做美、品味做足、品牌做响;“五强”即科技支撑强、品牌保护强、营销推介强、业态融合强、经营主体强。

为了保证“双五”战略实施,湘西州即将出台“十项举措”,从领导专班、政策支持、标准建立、商标保护、平台打造、活动推介等方面,助力湘西州在“十四五”内实现“茶叶基地100万亩、茶叶产值100亿元”的目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何从“茶叶大州”发展成为“茶叶强州”?如何推动茶叶与文旅、工业、商贸、康养、物流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促进全“茶叶链”发展壮大?湘西州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短评

让“茶山”变“金山”

张永中

宁可三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茶是黄金叶,这是湘西茶农的共识。走在湘西的大山里,心里总萦绕着一个问题,山是绝版的好,水是透彻的清。这绿水青山,隔着金山银山,到底还有重山几许?

近年来,湘西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黄金茶品质优异,达到极品绿茶的真正“黄金配比”;古丈毛尖是中国历史名茶,口感鲜爽甘醇,香气馥郁,是“好喝又好看”的茶;永顺莓茶“天然、绿色、富酮、回甘”,被誉为黄酮之王……

观察一片茶叶从茶园到茶杯的经济学历程,以湘西山区茶历史、茶现状,做一个标本,以“从‘绿叶’到‘金叶’”为题,目的是唤起人们对茶产业的凝眸与思考,以冀引来更多专业的,尤其是经济学的观察与对策。

如何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如何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摆脱“小而散”,走向“大而强”,从基础性的地标保种、茶园种植、茶品制作、品牌营运等,进行全流程的标准化管理,真正让一片茶叶撬动一条绿色朝阳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山民依托天赐资源禀赋,阔步乡村振兴大道的通途上,道阻且长。

走进大山,茶歌袅袅。我仿佛听到了,当勤劳的汗水浸润在绿水青山间,这茶区将变成景区、茶园会变成公园、茶山将成就一座座“金山”的心声。(张颐佳  李寒露)

来源: 湖南日报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