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吉产什么茶

找到约194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锐评:一年一度的“假大空”盛会到底能为中国茶产业带来什么?

先说前几天在贵州铜仁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天,当地某集团的一位负责茶叶产业的”教授”(旁边的人都这么称呼他的)带我去他们基地参观(期间大家都不了解彼此的底细)。

教授一边走一边对外说:我们这里要打造全世界最大的抹茶基地,要做出全世界最好的抹茶。

我说:教授,知道薮北种吗?

教授:不知道,“辣死”个啥子种?

我说:日本茶道用的抹茶粉是这个品种做的。

教授:哦

教授接着说:我们铜仁地区一共有300万亩茶园,都是优质生态茶园……

我”哦”了一声已是懒得接话,那天下午斜风细雨有点冷,我既要忍着风吹,也要忍着教授吹。

当晚,在教授的茶室里,教授拿出了他亲手做的茶(当天司机把教授夸成神人,他那里什么好茶都有,什么茶都很好喝),抓了一撮放入1000毫升的医用量杯里冲满热水。

片刻给我倒茶,然后问道:味道怎么样?我笑而不答,心说这茶毫无味道有啥好评价的。

二道出汤倒茶,再问:味道怎么样?我笑而不答,心说这茶品不好,而且还用自来水冲泡还评价什么呢。

三道茶汤倒茶,教授开始说:我们贵州700多万亩茶,全球第一,是中国最干净的茶……

我终于爆发了:你们贵州不是全球第一,早就是宇宙第一了。你下午说光你们铜仁就有300万亩,那整个贵州还有遵义、黔南、黔东南、黔西南、毕节、六盘水都产茶,何止700万亩呢?你说你们贵州茶是最干净的茶,难道别的省份的茶不够干净吗?为什么你们贵州茶外面没有知名度呢?为什么你们贵州茶还不好卖呢?你们没有认清你们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没有向茶叶强省虚心学习制作工艺,没有脚踏实地的把控产品质量,没有向外寻找自己的销售市场出路。这些年来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是搞大跃进放卫星吹嘘你们有多少茶园面积,福建只有你们一半的茶园面积,产值、产量却超过你们,你们种的再多有用吗,你们贵州应该改一下臭毛病,从提升制作工艺抓起,打造高原特色茶……

场面一时极度尴尬,但这一番针砭时弊、有理有据的分析还是将这帮人收拾的服服帖帖。

教授放下了傲慢,和颜悦色虚心的改变了自己的口径:其实我们贵州官方的一半面积还是有的,350亩还是有的,只是贵州茶如何走出贵州还真的真是我们眼前的大问题.......

最后,双方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达成了合作共识.......

等我从贵州赶回老家的路上时,已经在各大公众号上看到“2021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评估值表”了。

4月12日,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杂志、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业品牌建设专委会、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联合开展的“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结果出炉。

没错,还是同一帮人马,还是同一个配方,一年一度的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表又新鲜出炉了。

2021年最新区域品牌前十排名

我们不妨来认真回顾一下前面三年的排名情况:

我们发现2018年普洱茶品牌价值排在第一名,而且2018年之前一直没有西湖龙井。

到了2019年西湖龙井横空出世排名第一!

因为品牌运作的这些单位人马都是浙江的缘故吗?

是不是有当地人抬举当地茶品牌之嫌呢?

不然后面这三年的前十名浙江品牌怎么会有三个呢?

如果没有,那么天下人都知道,普洱茶的体量与产值比西湖龙井不知要大多少?

如果您反驳说我们是按单位面积所产生的效益来测算品牌价值。

好!那么,如果按此算法福鼎白茶要远大于信阳毛尖,福鼎白茶这几年炙手可热,以一县之力扛起一个品类的产业,有谁能够与它比拟,为什么福鼎白茶还排在信阳毛尖后面呢?

谁看得懂?

很不幸,2021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又横空跳出一匹黑马“潇湘茶',直接把福鼎白茶又挤到后面去了。

恕我孤陋寡闻,在这个最新的品牌排行表中我才第一次看到这个比福鼎白茶还高十多亿的品牌。企查查显示隶属为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的一家公司,最早以做茉莉花茶出名,后来经营其他茶类。不说它在省内评价如何。至少诸位在这几年的榜单中都能认识其他的品牌,但唯独这匹黑马大家都不熟悉。这样有政府背景的茶企突然被评为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估值表第四,是不是会让让我们浮想联翩,主管部门的企业,又要院士加持,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勾兑呢?

这四年的表中可以看到2018年还有一个祁门红茶,而后面一个都没有了,这几年的消费市场中红茶是主流啊,前十名品牌价值里为什么没有正山小种?为什么没有祁门红茶?为什么没有英德红茶?每年的前十个区域公用品牌至少有六个是绿茶,难道是对绿茶情有独钟呢,还是对其他茶类不大懂?

凤凰单丛没有也就算了,但天下人皆知的武夷岩茶竟然不在这份排名前十的榜单内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难道它还不及福州茉莉花茶?还不及大佛龙井?还不及安吉白茶?还不及六安瓜片?

难怪铁观音不跟你们玩,它自己搞了个1400亿的品牌价值,将你们评估出来的这些品牌价值甩出好几个街区。

也许是我的认知不在于专家们同一个等级,也许是各级政府领导的意见决定了专家们的算法。

像我这样的千千万万普通人实在是看不懂他们的品牌价值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好吧,都已经出炉了,总要派点用场吧。

我去问了一下茶农,茶农一脸懵逼:什么表?我无需再问,因为茶农只关心今年他们能采摘多少茶,能卖多少钱!

我去问了一下茶商,茶商一边打包一边说:好像听他们在说,说我们XX龙井品牌好几十个亿了,关我们什么事,我们的茶叶又不会涨价,又没人跟我们加钱!

我去问了一下消费者,消费者说:搞不清楚,谁去关心那些啊,我们只要茶叶好喝,价格实惠点就行了!

用场还是有的,每年这个时候,各路专家大神受邀欢聚一堂,煞有介事的搞点仪式感出来,然后排名靠前的茶叶品牌会在当地官方、非官方媒体、公众号上大肆宣传一下、显摆一下、自嗨一下........

一年一度的茶叶节在烧掉几百万人民币后圆满闭幕,能为当地茶产业带来多少好处鬼知道。

然后,怎么办?

什么然后怎么办?明年再来一次呗!

你喜不喜欢不要紧,有人喜欢就好。

你认为没用没关系,有人认为有用就行。

好比村子里每年都要请戏班来唱戏一样已经形成了惯例,目的是要让全村人民都知道,让周边存都知道。而戏子们的出场费总是要给的,给多给少就看腕的大小。戏子们收了你的利是,定会给你美言几句官话、套话、体面话。

至于能给全村人民带来什么好处,没人关心,大过节的,大家开心就好。

文章在半月前已经完成,应邀在某知名茶叶杂志上首刊,所以让子弹飞了半个月才在本号发布。

——书卷弯刀,独立茶人,不止于茶。

“白叶一号”茶树品种是什么茶?安吉白茶“白叶一号”是怎么来的?

一篇《黄磊老师,安吉白茶不是用来煮的》引起茶友热议,有几位茶友表示近年也有用白叶一号制作老白茶的,倒也不失为一种可能,那就错怪黄磊老师了。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白叶一号”,看看是怎么来的。


白叶一号是浙江省名优绿茶之一——安吉白茶的茶树品种,现主要种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陆羽《茶经〃八之初》中写道:“ 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可见,自古以来湖州一带都是产茶区。


安吉白茶祖母树


二十世纪中后期,在黄浦江源所在地——中国竹乡安吉县天荒坪一带,海拔800多米的深山密林间发现了一株树龄逾百年的再生型古白叶茶树。八十年代初,在中国茶科所、浙江大学茶学系、浙江省农业厅的茶树育种专家的指导下,经市、县茶叶科技人员的共同研究开发,得益于无性扦插技术的成熟和无菌土的培养,成功育成了第一批“白叶一号”茶苗。如今,“白叶一号”已被国家认定为珍稀茶树品种。“白叶一号”的开发成功,为我国填补了这一茶种的空缺,为世界增添了一个珍贵的茶树品种。


上世纪70年代,安吉县林业工作者发现了此茶树,1980年8月,县政府拨款予以保护。1981年成立了浙北茶树良种选育课题组,1982年4月,课题组人员从该野生茶树丛上剪取插穗537支,在县林科所进行短穗扦插,成活288株。1983年3月,移植于良种对比试验小区,种植82丛,成活75从,结束了白茶1号只此一丛的历史。87年,成立了安吉白茶开发基地试验课题组,从试验小区母本上剪取插穗继续繁殖,至1990年底,在安吉县林科所建立了基地5.6亩。

安吉白茶


1991年县林科所试制干茶,取名为“玉凤”,“玉凤”牌安吉白茶外形细秀,形如凤羽,颜色鲜黄活绿,光亮油润;冲泡杯中叶张玉白,茎脉翠绿,汤色鹅黄,清澈明亮,鲜爽甘醇,香高持久。获1991年度全省名茶评比一类名茶。1992年11月,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主持实施省《安吉白茶特异性状鉴别与利用》课题,1997年底完成课题研究,基本掌握了安吉白茶(指白叶1号)生长特性,确定安吉白茶的返白表现主要与当年生长期的温度有关。1998年4月通过省课题鉴定,1999年12月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凤形安吉白茶干茶


兰花型安吉白茶干茶


2000年,其干茶更名为“安吉白茶”,茶树品种定名为“白叶一号”。

安吉白茶新芽


研究表明,安吉白茶的茶树品种——白叶一号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春季发芽时新梢嫩叶叶色的可逆性白化现象,在白化过程中新梢的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和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


安吉白茶“白叶一号”是一个温度敏感的自然突变体,其白化表达的温度阈值在20~22℃之间,但该温度仅在芽萌发初期发挥作用;其正常复绿的启动温度在16~18℃之间。叶片白化期的主要生理生化变化是叶绿体膜结构发育发生障碍,叶绿体退化解体,叶绿素合成受阻,质体膜上各种色素蛋白复合体缺失,导致了叶色的变化;RuBP羧化酶的大、小亚基含量及酶活性下降,同时伴随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升高,终因叶绿体不能继续发育,多余的可溶性蛋白水解,导致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对其返白机理认为该温度敏感型突变体的突变很可能是由核基因或核质互作控制的。


本文来源:安吉白茶网,如有不妥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安吉与松阳,浙江两个茶叶大县在念什么“茶经”

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将在湖州举行。20年前,湖州安吉设立“生态日”;20年来,从县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在生态日的进阶路上,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步伐清晰可见。浙报集团湖州分社即日起推出首个全国生态日特别报道“拾绿记”,讲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勃发真理伟力,从湖州走向全国、影响世界的鲜活故事。

八月,骄阳同时炙烤着浙江一北一南两个茶叶大县,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

浙北安吉的茶山上,已很难见到人影,偶有茶农打开阀门给茶树浇水。而在浙南松阳,此时依旧是采茶旺季,茶农们凌晨上山,赶在日上三竿之前摘下鲜叶,送到市场直接出售。

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自有其历史渊源。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至今,只有短短20多年,萌芽之初就有政府的强力主导,靠着生态种植、品牌打造卖出了高价,茶农“一年只做一月茶”。

而松阳自三国时代以来就是产茶大县,优越的自然环境让茶树生长旺盛,千百年来,当地茶农早已形成了常年采茶、制茶的习惯,也靠着茶叶致了富。

只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语境下,这些年,松阳茶农越来越感觉到,脚下这片森林覆盖率超80%、空气优良率达99%的土地,能否淘出更多金子来?特别是2021年,松阳与安吉“山海协作”结对以来,两个茶叶大县紧密牵手,探索让青青茶山释放更大效益。


松阳茶山新兴镇供图

一年忙到头的茶青市场

松阳县新兴镇上安茶青市场,是浙西南最大的茶青交易市场。每年的2月到10月,当地茶农每天将当天采摘的鲜叶送往这里,卖到各地茶厂。一年中9个月人声鼎沸的场景,在全国也不多见。

8月4日上午10点多,新兴镇李山头村茶农毛伟聪用电动车载着一袋鲜叶匆匆赶来。“凌晨2点就上山了,两个人采到9点多,大概27斤吧。”她一边说着一边停好车。此时,早来的茶农们早已围着市场排成了三四圈。毛伟聪拎着茶叶,找了个空位放下,等客上门。她说:“夏天温度高,当天采的茶叶必须当天卖掉,否则就坏了。”

不一会就有采购商上前搭话。

“你这个茶叶太大了,卖不起价格。”

“我这个可是高山茶,你看看这品质。”

“11块钱一斤吧。27斤不到点,凑个整,300块好了。”

不到10分钟,毛伟聪的27斤鲜叶就成交了。她说,家里有10多亩茶园,一年中9个月都可以采茶,只要勤快点,一天三四百的收入不成问题。“辛苦是真的辛苦,人不能休息,地也得不到休息,就得多施肥。”

在松阳,像毛伟聪这样卖鲜叶的茶农有4万多户,主要种植龙井、白茶、乌牛早、黄金芽等绿茶品种,每亩茶园一年的纯收入平均在1万元左右。


刚从山上下来的农户在卖青叶。

“说起松阳,人们的第一印象都是好山好水好环境,而且茶文化也源远流长,有唐代贡茶‘卯山仙茶’,到了近代,松阳茶叶还拿过首届西湖博览会的一等奖。”松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锋坦言,然而相比安吉白茶,松阳茶产业的效益还有不小的差距。

两组数据印证了赵锋的话。松阳现有茶园15.32万亩,2022年茶叶产量1.86万吨,产值20.49亿元。安吉拥有茶园20.06万亩,2022年白茶产量2100吨,产值32亿元。也就是说,从均价看,安吉白茶是松阳茶叶的13.8倍;从亩均产值看,安吉白茶是松阳茶叶的1.19倍——看似差距不大,但安吉茶农每年只需忙碌一个月,而松阳茶农却几乎是全年无休。

那么,怎样才能让茶农轻轻松松多赚钱呢?

把绿色生态的牌子打出去

43岁的叶洪清是较早尝试改变的松阳茶人之一。2008年,在外做生意的他回乡创办绿茗峰茶厂,注册了商标,自己种茶、自己加工。

“卖干茶肯定比卖鲜叶利润高,茶厂的效益还算不错。”叶洪清说,但是由于松阳茶叶的整体知名度不高,自己的品牌也打不响,很难在高端茶叶的激烈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彼时的安吉白茶却已经声名鹊起,成为高端绿茶中的新贵。叶洪清不断听说有关安吉白茶的新鲜事:禁用农药、物理杀虫;在茶园套种油菜、紫云英,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控制茶园面积,禁止毁林种茶,保护生态环境……

“一开始就觉得新鲜,但眼看安吉白茶越卖越贵,渐渐看懂了:是‘绿色生态’四个字在给它涨身价。”看清了门道,叶洪清也开始大胆尝试。期间,恰好安吉选派了2名茶产业导师,定期到松阳进行茶园管护和品牌培育方面的指导。安吉白茶的“首席专家”、安吉县农业农村局茶叶站推广研究员赖建红就是其中之一。

“松阳茶叶最大的问题,一是采茶时间过长,茶园得不到休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二是品牌知名度不高。而品牌的弱势,恰恰是因为没有把绿色生态的牌子打出去。”赖建红一针见血点出问题。


松阳县在新兴镇谋划“生态有机茶谷“项目”新兴镇供图

只要保护好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

叶洪清找准了方向,请来专业机构对茶园进行土壤检测,制定了一整套生态修复方案,又专门赶到安吉的白茶园实地学习。这几年,他陆续改建了300多亩有机茶园,一垄垄碧绿的茶树间,加种了不少果树,旁边还有毛豆、紫云英等作物生长正旺。

“为了达到有机茶园的标准,我分批让茶园‘休息’3年,虽然短期内有些损失,但长期的回报已经显现。”叶洪清颇有些得意地说,今年他茶园里产出的春茶,最贵的一斤卖到了3000多元。

眼下,不少松阳茶人正慢慢转变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种茶模式,县里也出台了创建“中国有机茶乡”扶持办法,鼓励发展生态、有机茶。目前,全县已建成有机茶园面积4303.5亩,计划到2025年发展有机茶园1万亩。

南北携手,向茶园要更多效益

“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乡村旅游早已成为浙江的明星产业。利用茶园景观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农增收,安吉与松阳高度默契。


安吉县溪龙乡万亩茶园休憩平台溪龙乡供图

在安吉白茶主产区溪龙乡,沿着5公里长的茶园绿道蜿蜒向前,在万亩茶园休憩平台打卡,喝一杯本地白茶制作的奶茶,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

在松阳县新兴镇的大木山茶园景区,村民潘慧英将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取名“茶田李下”。屋前8万余亩茶园随着山势起伏,游客可以漫步骑行,也可以体验采茶制茶乐趣。


松阳大木山茶园景区新兴镇供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随着“山海协作”结对,让茶园里孕育更多美丽故事,成为一南一北两个茶叶大县共同的美好愿景。

去年5月,溪龙乡和新兴镇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党建联建,开展跨区域合作。

在两地交流中,受溪龙乡茶旅融合新模式的启发,松阳县正在新兴镇打造“生态有机茶谷”。项目所在地有十多座千米以上高山,坐车穿行其间,眼前的茶山好似翻滚的绿色波浪,一直涌向天边,仿佛就要触碰到飘浮的白云,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准备打造有机茶示范基地,配套民宿、茶文化体验等文旅业态。”新兴镇党委副书记郑海燕摊开规划图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将让李山头、大岭根等行政村的村民受益。

除了联手“卖风景”,更令茶农们想不到的是,松阳和安吉还在一起探索卖碳汇。

茶树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化为茶树生长所需物质,同时发挥固碳和释放氧气的作用。茶园土壤又具有吸碳固碳的作用。今年3月,李山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3278亩茶园过去两年累计产生的1416吨碳汇,以5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中能国华(重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谢西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达成一笔价值2万元的碳汇交易,碳汇交易量500吨。

巧合的是,“碳汇”这个新鲜词近年来也频繁出现在安吉乡亲们的生活里。不同的是,安吉是从漫山遍野的竹子入手,系统解决了竹林如何固碳、测碳、增碳、售碳等难题,竹林里的空气变成“真金白银”,还创新推出“竹林碳汇”系列信贷产品,为村集体绿色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两地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松阳县农业局副局长赵锋说,“安吉的探索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安吉县发改局党组副书记杨奎强也说:“松阳因地制宜做文章,茶园碳汇成功了,也为安吉打了样。”

保护生态,惠及民生。浙江一南一北两个茶叶大县,正携手走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阳关大道上。

来源:浙江日报 潮新w 记者 徐坊 通讯员 王骁,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89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