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有利于茶树生的土层深厚是

找到约31条结果 (用时 0.018 秒)

七夕专享礼 | 传芳系列-易武古树晒红

【福元昌】

福元昌,普洱茶百年历史老字号。余福生(19世纪末-1945年),福元昌号创始人,于民国年间在易武大街开创此号。“福元昌号”凭借余福生的勤奋诚信、选料考究,和制作的茶品优良,赢得极高的声誉,荣列当年四大名茶庄之一。百年福元昌圆茶,享有‘普洱茶王’的美誉,是现今所存号级茶类拍品中最高纪录的保持者。让我们看到了福元昌普洱茶的魅力,市场也给出了福元昌普洱茶老字号一个真正可度量的价值。

勐海县福元昌茶厂,以“余福生福元昌”为商号,立志于传承百年福元昌的制茶技艺与精神文化精髓。立足世界茶源与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取纯正优质原料,精选来自物种多样、生态环境良好的高山密林里的有机大茶树,承古老制茶技法精髓,还原一饼地道而富有灵性的福元昌圆茶。茶品安全健康,能通过国际标准测试,是普洱茶行业中极具口碑的老字号品牌。

【传芳系列--承继风尚,百世流芳】

传芳系列是承继福元昌百年风范,志洁行芳之作。廉慎传家,流芳上世。复兴福元昌老号茶庄经典茶款:百年福元昌、百年福元昌复刻版、百年福元昌紫票、百年福元昌蓝票、百年福元昌白票。

此系列是福元昌恢复传统普洱茶之简静真美,赋予老字号普洱茶新之生命力的典藏系列。严选古六大茶山古树茶箐,传承福元昌老号茶庄特制特配的古法工艺,还原百年历史号级茶之经典。新有其色香,陈有其境美,生而不息,芬芳馥郁,永世其芳。是福元昌匠心传承,荣耀再现之典藏臻品。

【福元昌轻奢系列】

小巧轻装,尽享自在。老字号品牌与国际化品饮,在古老与时尚间完美诠释精致与奢华。方便茶友快捷体验福元昌老字号的味道,更健康、更美味、更时尚。

【易武古树晒红】

保留茶“活性”的发酵工艺,保留下大叶种茶自然活性,让其可以继续自由地“呼吸”,并在时光转换中依自身特性去自由变化。给品饮者以香气自然,口感层次鲜明多变的自由鲜活之感。突破了“保质期”的束缚,破茧飞跃的古树晒红,更自由,更随性。

福元昌在易武山深耕多年,是福元昌的核心产区,拥有稳定而优质的原料资源,经验丰富的手工制茶老师傅,这使得我们的易武茶品品质优良稳定,备受欢迎。在古树晒红逐渐活跃茶叶市场之际,我们果断拿出我们的核心产区易武茶,做出品质独特的古树晒红。

易武古茶山天然逶迤,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土层深厚,土壤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森林覆盖率高和高等植物集中,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古茶树、古茶园四周森林茂密,山青水秀,养分充足,极有利于茶树的自然生长。

易武古茶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茶马古道的起源,清朝时期被列贡茶,有辉煌的历史荣耀与优质的茶品资源,现在都是普洱茶保持热度最高的茶区。易武成就了福元昌的辉煌与历史,是福元昌的根基,如今,福元昌把易武作为核心产品,复兴与传承福元昌的历史文化与优质茶品。

这款易武古树晒红精选树龄在200年-300年的茶树鲜叶,由资深的制茶老师傅手工制作。易武老树茶是标准的大叶种茶,具有香气较好,汤中带甜,汤质滑厚等特点,这正契合了红茶所需的甜润柔滑的品质。所以我们优选易武古树原料,遵从其本身特性与自然活性。

工艺:精选易武古树茶箐为原料,经自然萎凋—揉捻—发酵(有氧轻度)—自然阳光干燥等加工工艺用心制作而成。

发酵为轻度有氧发酵,既让茶叶本身部分相关丰富物质充足转化,又保留其足够的活性程度。

干燥采取自然阳光晾晒取代传统的烘焙干燥,从而保留了茶叶中大部分酶的活性,使茶叶内含物质逐渐转化出丰富的多酚物质;茶叶中良好的香气更是在后期转化中逐渐分层次地展现。最终使得晒红红茶本身具有了和普洱茶相似的秉性——能够长久储存,保留的活性能够进行继续发酵变化,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其品饮口感层次更是丰富有加。

易武古树晒红是一款保留足够自然活性,能够后期持续自由转化,给人以品尝自然享受自由之感的红茶。

百年福元昌 轻奢系列 【易武古树晒红品鉴】

外观:条索清晰,色泽黑润

口感:甜润香韵,且具生茶回甘生津的口感

茶汤:橙红且通透油亮,有明显油圈光泽

香气:清幽自然,口齿留香

福元昌古树晒红的N种品饮方法

【价格】

规格:100g/罐 3盒/套

零售价:598元/套 专享价:398元/套

【注意事项】

1、规格 100g/罐 3盒/套 4套/件 12罐/件。

2、每一套易武古树晒红赠送传芳系列专属手提袋一个。

3、活动日期: 8月23日 -- 9 月4日。

玩转七夕

七夕节,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

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日期是每年农历7月7日。

玩法:观看此文章后进行留言,获易武古树晒红茶样两泡,福元昌品茗杯一对。

要求:留言内容七夕你最想对TA说的话。

时间:留言活动时间为8月23-31日。

留言后我们将在9月1日

选取10个最感动的留言赠送礼品,

被选中后将给您留言


茶树与根系的关系

一、陆羽眼中的茶树根

根系,高等植物地下部分的统称,而地上部分则称“株”。《说文解字》根、株互训,“根,木株也”“株,木根也”,徐注“入土曰根,在土上者曰株”。陆羽《茶经》注解说:“胡桃与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砾,苗木上抽。”地下部根“下孕”即向下生长,地上部“苗木上抽”即株向上生长。鲁迅说“根本不深,花叶不美”(《野草题辞》),说明“根”对植物的重要性。陆羽在《茶经》中有形象化描述茶树根“根如胡桃”。胡桃,即核桃,树干高大,根深入土可达二三米,茶树根与之相似。

《说文解字》中的根和株

茶树属于深根性植物,株与根对应生长,往往有“树有多高,根有多深”的形象说法。《茶经》说根“兆至瓦砾”,即根的生长可直达土壤底土层。土壤深厚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茶园土壤厚度要求超过60cm。

茶树“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标本

唐朝大诗人李白描述茶树根比陆羽还早,他在《仙人掌》茶诗中写到野茶“根柯洒芳津”,反映了茶树根吸收水分的作用。根最主要的生理功能就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并将这些物质运输到地上部,供给“株”的生长所需,而株的光合产物又能转运到根部,参与生化物质的合成。茶树根系除了吸收和运输作用外,还有合成某些有机物质的能力,如茶叶特征物质茶氨酸等。

二、茶树根系的形态

茶树根系由主根、侧根、细根和根毛组成,主根由茶子萌发时的胚根生长而成,主根长而粗壮。主根产生的各级大小分支称侧根。主根和一、二级侧根形成根系的骨架,称骨干根,起固定、疏导、贮藏等作用。侧根生细根,幼嫩细根的根尖上密生根毛,茶树要依靠根毛吸收土壤水分与养分。细根逐渐生长,老化增粗,通常将直径1mm以下的细根统称吸收根,其色洁白。直径在1~5mm的称为输导根;直径5mm以上的称为骨干侧根。细根发达、多而且长,地上部枝叶也就繁茂。俗语“根深叶茂”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种子繁殖的茶树幼年期因主根明显而发达,为直根系。从主根和侧根上分生的根称为定根,而从茎或叶上不定的位置上生长的根就称为不定根。无性繁殖茶苗就是利用插枝基部发生的大量不定根发育繁殖,根系由不定根和侧根组成,没有明显的主根,幼年期即为分枝根系。一般来说,直根系常垂直分布在较深的土层,侧根多水平分布在较浅的土层。

《茶经》说“根皆下孕”指出了根系向下生长的向地性特点。根尖的根冠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淀粉体粒子,有感受重力的垂直作用,就表现为向下生长。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在无性系茶苗的根冠细胞未观察到淀粉体粒子,根冠细胞对重力不敏感,表现为倾斜重力屈性,因而无性系茶苗根系侧向生长,根系分布较浅。

茶树不同生育时期的根系形态

三、茶树根生长的周期性

茶园管理分为土壤管理和茶树管理,其实就是围绕“根”和“株”的农艺措施。土壤管理为地下部“根”的生长创造有利环境,有松土、灌溉、铺草、施肥等措施;地上部“株”的管理有采摘、修剪等(病虫害防治涉及地上部和地下部)。根与株的生长是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即“叶靠根养,根靠叶长”。

茶树根系一年都在生长活动中,有一定的周期性,一年中约有三四个较活跃的生育期,而且一个周期内与地上部表现不同步,就是说“根”与“株”的生长和休止在时间上有互相交替的现象。当株生长停止时根生长最活跃,株生长最活跃时根的生长就缓慢。江南茶区,茶树在4~5月新梢生长活跃,根系活动相对缓慢,10月以后,新梢生长开始休止,而根系生长较旺盛。这种发根和发芽的交替现象,是由于株的光合产物主要供应各时期的生长部位。新梢发育时,光合产物向芽梢生长转移,供应株的消耗;新梢生长休止或休眠时,株的生长停止,光合产物对芽的生长不起作用,多余的光合产物就供应根的生长,促进根系的发育。在最寒冷的冬季,根系休眠但不休止,仍然可以观察到细根的生长。秋季根系生长最为强盛,吸收能力最强,这时的施肥才有良好效果。农谚“基肥足,春茶绿”就是这道理。

茶树新梢与根系生长相关性示意图

四、茶树根系生育的相关特性

茶树根喜氮耐氮。氮是茶树主要营养元素,是合成一些特征成分的来源。茶树根系吸收施肥的铵态氮主要以谷氨酞胺、精氨酸、茶氨酸形态存在,其中谷氨酞胺与精氨酸能很快转移到地上部,而根中贮藏以茶氨酸为主。茶氨酸是茶树的特征成分,由于其前体乙胺在茶根中合成,所以茶氨酸只能在根部合成。

茶树根喜酸耐酸。茶树根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等,而无机酸盐类含量很低,这种茶树根液对酸性的缓冲能力强,而对碱性的缓冲能力相对较弱。这是茶树喜酸的原因之一。茶树根在酸性土壤中还有利于磷的吸收和利用,此外酸性土壤有利于吸收根菌根菌的共生,分解根系无法吸收的物质,使之被根系吸收,并能分解土壤中有害的有毒物质。

茶树根喜湿怕涝。唐末韩谔就已经认识到茶树“水浸根必死”,他在《四时纂要》说种茶宜山中坡地,“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

茶树根有趋肥性特点。新发展茶园在种植前要深翻改土,重施底肥,就是引导幼苗根系快速向下生长,提高茶苗成活率,达到“根深叶茂”效果。

茶树根是贮藏养分的仓库。茶树根内糖和氨基酸的合成相互消长。茶树根系活动旺盛时,消耗大于积累,根部的可溶性糖类含量下降,秋季根系生长最活跃,可溶性糖类含量也就最低,当根系活动缓慢时,根部的可溶性糖类含量增加,即根内可溶性糖类和生育负相关;氨基酸则相反,根系活动旺盛时,氨基酸含量增加,并且生长越旺盛含量增加越明显,反之氨基酸含量则下降,即氨基酸和根系生育正相关。根内糖类和氨基酸代谢,含量变化互为消长呈负相关,和地上部的碳氮代谢相互抑制的情况是一致的。另外还发现,根内可溶性糖类含量在年周期内比株内含量一直高很多,冬季尤其明显,这也表明根是重要的贮藏养分的器官。冬季茶树根与株处于休眠状态,根内可溶性糖类含量最高。中药房有常见的中药“老茶树根”,老中医要在冬季挖取就是因为贮藏养分丰富。

茶树根的再生能力很强。茶园深耕切断衰老茶根,能促进新根的再生。宋代王禹偁在《茶园十二韵》有“芽新撑老叶,土软迸新根”就是描述松土促进茶树新根的生长。日本学者试验还证实,断根有利于提高茶叶中的二甲硫成分(这种增加比修剪更为明显),从而提高茶叶的香气品质。

茶树根系生长的适宜地温是10~30℃。扦插发根的最适气温在20~30℃,选择春插和秋插,温度适宜,有利于快速生根成活。

古人认为茶树不可移栽,是由于种子繁殖主根明显,移栽时容易破坏根系,又不重视施肥,茶树就难以成活、成园。陆羽在《茶经》中说种茶“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这里的“艺”即种植,“实”即种子,他认为不用种子直播而采用移栽的茶园很难茂盛。明代陈耀文更武断,茶树“移植不可复生”(《中天记》)。宋代的苏东坡就成功地移植了茶树,他看到松林间有一棵野生茶树“松间旅生茶”,便在春雨后移栽,“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因为连续阴天就成活了,“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种茶》)。

来源:中国茶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揭秘安溪铁观音独特品质的成因

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其独特的品质特征,深得茶学专家的肯定,以及各国政府和相关科研机构的认可。陈椽教授在《中国名茶》中说道:“品质优异的安溪铁观音具有独特的‘音韵’,回味香甜浓郁,冲泡七次仍有余香,堪称茶中之王”。现代茶业专家张天福在《福建乌龙茶》中论道:“安溪铁观音是闽南乌龙茶中的极品”。

自1916年以来,安溪铁观音就在台湾、新加坡、泰国、法国等地获得国际评比质量金奖;1982年6月,在我国商业部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获得“全国名茶”称号;同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命名安溪铁观音为首批名牌农产品。如今,安溪铁观音入选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榜首。

纵观古今,安溪铁观音之所以能屡获殊荣,与其独特的品质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那么,形成安溪铁观音这种独特品质风格的因素是什么呢?结合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谈点粗浅看法。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安溪铁观音品质形成奠定了天然基础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厦漳泉金三角结合部,居山而近海,隶属历史名城泉州市。境内群山环抱,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虽近海却有崇山峻岭相隔阻,使安溪不受海风直接侵扰,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构筑了适宜铁观音茶树生长和优越生态环境。

1、气候状况:气候状况是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安溪铁观音茶园大部分分布在海拔500~1000米之间,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16℃~21℃,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1800毫米,具有相对低温、高温和多云雾的气候特征,为铁观音优异品质的形成提供独有的自然环境。相对气候导致芽叶生长缓慢,有利于新梢组织中可溶性氮化物、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的合成。高山茶园漫射光多。也有利于芳香物质的合成,同时昼夜温差大又有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使糖类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增加,从而形成安溪铁观音香气清高幽长,滋味浓郁甘鲜之独特品质。

2、土壤状况: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地,是提供水分和养分的场所。安溪铁观音茶园以红壤为主,PH值在4.0~5.5之间,土层深厚,加之每年的人工客土,耕作层达1米以上,土体松软,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矿质营养元素丰富,特别是土壤中猛、锌、钼含量较高,有的茶园在80~100厘米的深土层内还含有一定数量呈半风化状态的碎石块,尤其是茶农每年秋后施用“新土”(客土),对补充茶树养分、香气起了良好的作用,这种土壤状况为安溪铁观音形成独特的色、香、味和良好保健功能奠定了天然基础。

优良纯正的茶树品种,为安溪铁观音品质形成提供可靠的品质基础

铁观音又名红心观音、红样观音。植株为灌木型,中叶类,迟芽种,树姿开张,枝条斜生,叶形椭圆,叶色浓绿,叶厚质脆,锯齿疏钝,嫩芽紫红,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有“好喝不好栽”之说。

据专家测定,安溪铁观音鲜叶及成品茶中含有的生化成分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含有相当丰富的有机成分。安溪铁观音三叶梢水浸出物总量为36.29%,茶多酚含量21.14%,儿茶素总量146.71毫克/克。

2、矿质营养元素种类多。安溪铁观音成品茶中含有30余种矿质元素,在这些元素中以钾含量最高,其次是磷、钙和镁,再其次是硅、铝、锰、氯,还有钠、铁、锌、铜、锶、氟以及钡、钛、镍、硒等元素。

3、香气成分丰富且种类特殊。专家研究表明,在安溪铁观音成品茶中香气成分70种,其中10余种为安溪铁观音独有的典型特征香气成分,这些成分的共同特征是带有各种鲜花和似果味香气。特殊的生化组合,丰富的芳香物质种类,构成了安溪铁观音香气幽长和带有多种天然花果香味的特殊品质。

精湛独特的采制技术,为安溪铁观音品质形成创造必备的技术条件

其采制技术较一般乌龙茶更为严谨,技艺更为精巧。虽然乌龙茶的采制都分四个阶段,即采摘、做青、炒青和揉烘阶段,但铁观音的采摘工序和做青阶段最为讲究,表现为以下特点:

1、采摘工序要求严格。必须做到:一是新梢按一定的成熟度和按标准采摘,即嫩梢顶芽形成驻芽后,顶叶小开面至中开面,采驻芽2、3叶新梢,俗称“小开面”采和“中开面”采。二是采取传统独特的“双手虎口对芯采采摘法”;三是要求做到“三不带”和“三分开”。“三不带”即不带鱼叶、不带单片、不带蒂梗。“三分开”即早、午、晚青分开、不同嫩度分开、干湿鲜叶分开。

2、做青工序灵活、技术性高。做青包括晒青、凉青、摇青三道工序,整个过程长达十多个小时,这是形成安溪铁观音独特色、香、味的关键工序,必须根据季节、气候等不同情况,灵活掌握“看天做青”、“看青做青”技术,使鲜叶在人为的控制和调节下,前期利用日光、吹风或室外萎凋达到一定的柔软程度,并消除青气味,后期利用摇青中摩擦力的作用以及摇青阶段“动”、“静”相间交替的技术措施,促使叶片、茎脉间水分的重新分布,使叶子叉出现“退青”与“还阳”现象,此时,叶子内部发生一系列有利于铁观音品质形成的物理、化学变化。一是酶活性的提高,如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类的活性提高,从而为内含物质的氧化、水解、转化等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二是多酚类的氧化。多酚类氧化物尤其是儿茶素的氧化还原作用,促进了部份香气成分的形成与积累。三是芳香物质的形成。做青过程中,低沸点的青草气成分得以挥发和转化,高沸点花、果香成分显露出来,同时,伴随着内含物质一系列变化,新的芳香物质大量形成。四是糖、蛋白质的水解。在各种子选手酶类的分别作用下,蛋白质和肽类物质部分水解为氨基酸,多糖部分水解为双糖、单糖,原果胶物质部分水解为水溶性果胶,等等,这些水解产物,对增强茶汤味、香气和汤色均有良好的作用。五是色素物质的变化。如叶绿素酶催化下形成脱植基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进一步变成脱镁叶绿酸酯等,做青叶子颜色由深绿变为浅绿以至黄绿,这是由于叶绿素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少量的儿茶素氧化物、花黄素及其氧化物、花青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等物质综合反映的结果。

健全的茶叶工作体系和标准化体系,为安溪铁观音品质形成提供有力的工作保障

安溪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茶叶工作,制订“科技兴茶”、以及“绿色、品牌、文化”的发展战略。为保证各项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着重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健全茶业工作体系。目前,安溪县设有茶业管理委员会、农业与茶果局、茶业总公司、茶叶科研所、国家级茶叶质检中心、茶叶职业中专学校、茶叶学会、茶叶协会(同业公会)等工作机构。全县拥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200多人,其中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35名,拔尖人才2名,形成雄厚的技术力量。

二是完善茶叶标准化体系。为加强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的规范,确保安溪铁观音质量。县质量监督部门、县茶叶主管业务部门联合组织专业人员制订了省地方标准《安溪铁观音》,详细规定了安溪铁观音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卫生指标要求和检验方法、规则等内容。经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于1999年正式发布、实施;制订省地方标准《安溪乌龙茶标准综合体》,详细规定以安溪铁观音为龙头的安溪乌龙茶标准的品种选育、茶园开垦、茶树种植管理、低产茶园改造、茶青采摘、初制方法、毛茶质量、精制方法等内容,经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于是2000年正式发布、实施。2004、2006年先后进行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还研制了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样品。

三是全面做好品牌保护工作。2000年4月,安溪县申请注册的“安溪铁观音”、“安溪黄金桂”证明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正式批准,这为安溪打击假冒伪劣“铁观音”提供法律武器,2006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004年,安溪铁观音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来源: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