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台湾乌龙茶春茶好喝还是冬茶好喝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茶情报实用文章精选

转眼间,茶情报已经6岁了。这么长时间来,茶小编一直在坚持,不敢有丝毫懈怠,全是因大家的关注和鼓励。也正是这样,才有了现在这些实用的文章。


经常有茶友问小编,找以前的文章不太方便。既然这样,那小编就帮大家做个整理吧,从现有的文章中挑选出最受大家关注的、转发最多的口碑好文,供各位茶友随时“点读”。亲们,各取所需哈


1茶与健康


【农残】农残是痛,茶叶出口国际座谈会都谈了些啥?

【减肥】想喝普洱茶减肥吗?

【减肥】12种减肥“良茶”秘方

【养胃】茶要这么喝才养胃

【降压】喝茶,究竟是降血压还是升血压?

【降脂】这种茶喝对了,能护血管,降压,降脂!

【降糖】糖尿病人喝什么茶能降“糖”?

【寒温】茶有药性,正确喝茶,养生长寿秘诀

【解酒】喝茶能解酒吗?

【茶醉】喝完茶手抖,是茶醉吗?

【孕产】女性在这个时候,喝茶是大忌

【禁忌】吃药时,喝茶是否会出问题?

【清热】夏至三杯茶,清热消暑还解毒!

【解腻】节后解油腻、养肠胃喝这些茶

【材质】玻璃杯、不锈钢杯…告诉你哪种最安全!

【上瘾】喝茶上瘾,是一种境界!

【茶多酚】茶多酚,茶的精髓原来是这样耶!



2茶艺


【选水】哪种水泡茶最好喝?

【烧水】隔夜茶不致癌,这些才是真正致癌食物

【水温】水温低,茶泡不香!

【泡茶】最全茶叶冲泡法,爱茶人必知

【泡法】煮着比泡着好喝的4款茶

【选茶】喝茶体质一览表,你是哪种体质就选哪一杯

【盖碗】涨知识 | 盖碗暗藏的玄机

【防湿】家庭存茶与温度、湿度

【茶垢】茶垢清洁有妙招,一分钟让茶杯光亮如新!

【洗茶】学学这三点,洗茶不再烫坏茶叶

【投茶】茶叶投放量多少,你知道吗?

【倒茶】这样倒茶,不知不觉就得罪人了

【盖盖】是不是老茶客,看他拿盖碗的姿势就知道

【搭配】茶具选不对,茶汤就要毁!

【拼配】拼配茶与纯料茶,哪个更好?

【存茶】喝茶,也要懂存茶!最全的存茶知识

【存茶】茶叶要这样储存,方可留住清香。

【存茶】史上最强茶叶回南天防潮攻略!(建议收藏)

【存茶】为什么茯茶不会过期且保存越久更好?

【存茶】存点茶,老了喝!

【玻璃】玻璃杯、不锈钢杯…告诉你哪种最安全!

【影响】茶杯对茶汤有何影响?真还是假?

【品茶】品茶之道,聪明的人自然懂得

【细节】这些实用的小细节,让你泡茶好喝十倍

【紧压】普洱茶为什么要紧压成饼而不散存?

【回甘】茶叶的回甘、生津、喉韵,你懂吗?

【插花】插花:美取决于内心的追求!

【术语】每天学一点 | 茶叶通用交流术语

【茶席】茶席,茶道美学的自由!

【茶宠】想你的茶宠温润有神,得这样养

【六君子】茶道”六君子“,你了解多少

【冷泡茶】茶叶冷泡,抗癌、降三高


3普洱茶

【古树】【揭秘】台地茶VS古树茶

【区别】普洱茶的干茶与湿仓区别

【生熟】普洱生茶和熟茶到底哪种更好?

【干湿】四招教你辨别普洱的干仓和湿仓

【口感】为什么贵的茶反而口感很“清淡”?

【存茶】不同年份、仓储、山头的普洱茶怎么存放

【优劣】绿茶普洱的优劣之争

【醒茶】会醒茶,茶才会更香!

【唛号】勐海厂长告诉你什么是普洱茶的编号和大票!

【年代】茶业黄金年代茶营销变化

【时间】茶叶市场老茶售价往往高于新茶数倍

【汤色】茶颜观色——普洱熟茶汤色辨别

【散茶】普洱茶的散茶,到底好不好?

【干货】普洱茶25个山头的基本特性及口感!

【易武】从一年到十年的易武茶是怎样的?

【班章】这才是老班章普洱茶的真实特点与价格!

【冰岛】班章、冰岛、蛮砖、帕沙四大茶样品鉴对比

【昔归】昔归:茶山新老面孔的角逐

【柑普】怎样区分陈皮普洱、桔普、柑普、小青柑?

【浓淡】浓茶和淡茶,养生的人都这样选

【单株】独树一味——昔归单株

【保存】普洱熟茶存放的几个要点

【好茶】老茶的美好,喝茶的人会懂

【烟味】没有氧气怕转化慢,但又怕异味该怎么办?

【历史】普洱茶的357克和“七子饼”茶的由来!

【茶汤】如何通过茶汤,看普洱茶的好坏?

【甜感】普洱茶,道不尽的甘与甜

【存茶】普洱茶为什么不会过期

【选择】青柑普洱、桔皮普洱、陈皮普洱,怎么选择?

【小青柑】小青柑表皮上的“白霜”,究竟是什么?

【薄荷塘】易武最贵山头茶之一(真相揭秘)

【古茶山】诸葛亮和古六大茶山有什么关系?

【螃蟹脚】古茶树上的螃蟹脚,不为人知的功效与作用



4白茶


【问题】认识福鼎白茶

【功效】白茶可保肝护肝,以及四大功效!

【常识】茶识 | 白茶常识扫盲区

【季节】夏天喝白茶,暑气不找茬!

【老茶】老白茶这么喝,病毒全赶跑

【存茶】做到这些,你的白茶才有收藏价值

【地域】勐海的古树茶能做白茶吗?

【真假】四招,教你辨别“真假老白茶”

【煮茶】一雨成冬,教你煮壶老白茶驱寒



6绿茶


【保健】绿茶的9大保健功效(建议收藏)

【夏天】夏季绿茶饮用的误区,你中枪了吗?

【问题】绿茶枸杞别一起泡,不利于营养吸收

【揭秘】空腹喝绿茶,你得谨慎

【鉴别】绿茶鉴别的三个要点

【毛尖】如何品鉴信阳毛尖,三款手工茶图文对比!

【保健】绿茶+冰糖,治疗咽喉发炎的良药

【存茶】保存好新鲜绿茶的五大要点

【健康】胃不好的人,不宜喝绿茶

【茶具】六大茶类红绿青白黄黑,配什么茶具?


7红茶


【鉴别】染色红茶,你能辨别出来么?

【季节】冬天喝红茶,必须要知道的5件事

【品质】优质红茶,隐藏着“秘密”

【对比】小种、滇红、祁红三大红茶,有何区别

【区别】大红袍与红茶的区别,爱喝茶的你都了解吗?

【区分】金骏眉与正山小种有什么区别?

【鉴别】火眼金睛——辨别真假金骏眉

【等级】滇红工夫茶,不同等级有何特征?

【祁红】怎样挑选优质祁门红茶?

【祁红】祁红的贮存方法

【滇红】滇红工夫茶,不同等级有何特征?

【保健】为什么天冷喝红茶好?


8乌龙茶


【区分】乌龙茶和铁观音有哪些区别?

【挑选】如何挑选优质乌龙茶

【区别】闽南、闽北、广东、台湾四大乌龙如何区分?

【香气】为何武夷岩茶不是越香越好?

【香型】陈香型铁观音标准今天开始实施!

【辨别】四招分辨正秋铁观音和春茶铁观音

【香气】铁观音香型大全

【区别】冻顶乌龙与铁观音有什么区别?

【健康】铁观音伤胃吗 知道这些后你就明白了

【谣言】关于铁观音的谣言,你信过几个?

【名词】铁观音炒法的简单解释

【等级】武夷山大红袍是如何分等级的?

【香型】浓香型铁观音成冬季茶市新宠

【产地】高山为何出好茶?

【健康】冬季皮肤瘙痒,多喝铁观音

【存放】武夷岩茶要陈放,得满足这些条件

【品鉴】品鉴武夷岩茶的12个技巧!

【名称】乌龙茶何以叫“乌龙”?


9黑茶


【茯砖】老板,茯砖茶多少钱一斤?

【金花】茯茶里的“金花”的5个特别之处

【金花】黑茶“金花”与灵芝媲美

【天尖】黑茶中天尖茶的优点

【泡法】老黑茶之如何冲泡?

【存茶】安化黑茶的专业保藏、家庭保藏

【收藏】黑茶的收藏价值源于这三点

【千两茶】二十泡,一支鼎级千两茶的品质标准!


10花茶


【玄机】花茶别这样喝,容易出问题

【故事】爱上茉莉花茶

【功效】喝茶加三花,降脂、降压能解抑郁

【菊花】菊花茶,不能随便喝


11台湾茶


【观点】台湾茶在大陆状况的分析


12历史


【茶人】穿越古代,看看古人眼中最美的茶境

【古今】古人如何用水泡茶?

【古今】古人也爱”装“,“玩”茶的都是祖传手艺人

【古人】古人大师如何为自己的茶室、书房命名的?

【帝王】古人如何用水泡茶?

【贡茶】金瓜贡茶为何是普洱茶的“太上皇”?

【古人】古人喝茶的智慧

【古道】探访“鲜为人知”北茶马古道

【才女】古代四大美女,哪款才是你的茶



13茶美食                                                                        


【美食】消失的茶泡饭,诱惑满满

【美食】茶叶不仅可以泡,还可以制出美食



14其他


【野韵】野生高山乔木 大自然恩赐

【海拔】高山为何出好茶?

【季节】春天喝茶的15个好处

【叶种】十种茶叶品鉴的方法

【贡茶】作为皇室贡品的茶膏,有什么神奇魅力?

【泡沫】茶汤中的泡沫到底能不能喝?

【好坏】如何通过茶汤,看普洱茶的好坏?

【茶氲】喝茶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商机】变菜为茶,滞销货成香饽饽

【关店】一个关店离场感言引来的风波

【外形】茶的38种姿态各异的造型!

【名字】茶的名字串连起来,竟是一场凄美的爱情

【纪录片】首部茶乡旅游纪录片于2017年6月央视播出

本文茶情报编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绝对干货:茶叶知识科普集锦

一、白茶中贡眉和寿眉的历史称谓科普:

寿眉的原料一般都为一芽三四叶。以前地方官府会向朝廷进贡茶叶,福建在寿眉中挑出一些精品进贡,俗称贡眉。

后来演变成民间只要是在寿眉原料里面精选出来的白茶都可以称之为贡眉,而且不论什么品种。特别是白茶饼型茶出现后,出现了很多贡眉饼。

但自2018年5.1日新的白茶国家标准开始生效后,贡眉和寿眉就按照茶树品种进行了清晰的切割和划分。从此后用大白茶和大毫茶这两个良种的一芽三四叶原料做的白茶不能称之为贡眉,贡眉只能是群体种专属,也就是福建人说的菜茶、土茶、小白茶的一芽三四叶原料做的白茶才能称为贡眉。

同时大白茶、大白毫根据原料等级分为银针、牡丹、寿眉三个级别,这三个级别名称也成为了大白茶、大白毫品种的专属名称。也就是说那怕是用一芽二叶的群体种原料做的白茶也只能成为贡眉,而不能叫白牡丹。

从此大白茶和大白毫做的寿眉再漂亮也不能叫贡眉,只能分等级。而对于2018年之前已经压制的贡眉饼(不分品种,只要是高等级原料做的寿眉)依旧可以称贡眉。

如果哪天你遇到了2018年之前的高级寿眉饼,那很有可能是做旧的,因为2018年之前的寿眉好原料基本上都会打“贡眉”二字,打了价格高啊谁会不打是吧,但有些作假的人不了解这段历史,就会在寿眉饼的年份和叫法上出现纰漏,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点细节上去判断它是否作假。

二、春茶、明前茶的正确区分

所谓明前茶,历史以来泛指江南茶区出产茶的时间节点,就是指清明前后采摘制作的茶。因为江南历来人文鼎盛、经济发达,千百年来经过很多茶学专家以及文人墨客的描述与定义下形成的一种不成文标准。

而现在只要是茶叶经过冬季休眠后的第一次采摘都以头采春茶自居也是不对的。比如半个月前的贵州新义州(黔西南地区)的晴隆、普安县说春茶开始采摘,而半个月前还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还属于冬天,按时令算还是深冬,所以不能称之为春茶,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冬茶。差不多时间采摘的还有海南,按二十四节气来算的话海南当下采摘制作的茶也不能称之为春茶。

四川川南地区的泸州纳溪区和宜宾地区的筠连等特早茶产区每年一般在元宵节前后开采,也就是雨水后惊蛰前就开始采摘制作,这些地方的茶可以称为春茶,但称明前茶明显不是很科学不是很名副其实,因为离清明还有个把月时间。

广西六堡茶产区有个社前茶,当地将立春之后,第五个戊日称为社日,祭祀土神。社日一般在立春后的41-50天之间,约春分时节,比清明节早半个月左右。所以六堡产区的叫法比较科学。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四季的概念差异性较大,就采茶季节来说难免会有一些不十分科学的界定。但按照传统来说还是以江南茶区为准。

三、决定和影响茶叶香气的因素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品种,比如龙井43、平阳特早要比乌牛早、浙农117要香;乌龙品种要比其他品种要香。

二是种植环境,包括海拔高度,海报高的比海拔低的要香;生长在沙壤土的要比黄壤土的香;有植被覆盖且较茂盛的要比没有其他植被覆盖的要香。

三是人工干预(包括修剪、砍伐、清理等)程度,不干预的要比干预的香,不用农药的要比用农药的香;用有机肥的要比用化肥的香。茶园用不用肥要看茶园土壤是否需要,并非不施肥的一定就好。

四是采摘制作时的天气,晴天的比阴天的香,阴天的比雨天的香,连续晴天,香气最好,连续雨天香气就差。如果天气不好,再好的原料再好的师傅都做不出好茶。

五是制作工艺,根据不同茶类,萎凋是不是正确、到位,杀青是不是正确、到位,发酵是不是正确、到位,干度是不是正确到位,仓储是不是正确、到位等,一环扣一环,前面的环节没做正确和到位就会影响后面的环节,如果原料好,就要靠制作工艺来锁定香气。

六是冲泡,分三块:一是水质,水不好,会糟蹋茶叶的香气,一般来说山泉水为上、纯净水次之、蒸馏水再次之、自来水最次。同样的山泉水活水比存放时间长(比如超市买的)的更好。再则是器皿,瓷器类如盖碗最能不偏不倚的真实反应茶叶香气,陶器类(如紫砂器)则需要单类茶单泡,不然易串香。最后是水温,如泡绿茶水温过高香气会流失,乌龙水温过低则香不扬,应该根据各种茶的特性来冲泡才能显露最真实的茶香。

 

四、爱茶人士怎么提高嗅觉能力

嗅觉来自于自身天赋和后天培养,本期我给大家讲一些切身经验。

由于生长环境,我从小就喜欢闻各种气味(当然也是后来才意识到),桃花、梨花、兰花、油菜花、紫云英花、栀子花、野菊花、蔷薇花、丝瓜花、南瓜花、洋芋花……松针、檫树叶、枫树叶、杉木叶、晒干的杂草气味……各种炒货的气味,还特别喜欢草木灰的气味……现在每每遇到各种盛杜鹃花香、水蜜桃香、成熟枫叶香、奶香开的鲜花我定会去闻一下,野外遇到未知的香气我一定会寻找到源头看个究竟,不认识的就用“形色识花”软件解密并作记录。

正是在很多年间不断的积累,在大脑里形成了香气数据库,到后来开始学茶时派上了用场。

比如我做过的一款赛过初恋红茶(首批),就闻出了里面有水蜜桃香、苦杏仁香、野花蜜香、花粉香、成熟的枫叶香等,但如果我们的大脑里没有这么多香气数据,大多数人只能闻出水蜜桃和蜜香,其他有感觉但无法描述。

比如大家都喝过的龙井,有说豆花香,有说炒豆香,炒豆很多人都吃过有记忆,但豆花很少有人闻到过无法理解,其实这两种香气是工艺形成的,茶叶做嫩一点就会散发豆花香,带点宜人的青味,做老一点就是炒豆香(夹点火香)。大多数人根据不同龙井茶最多还能描述出嫩香、兰花香(极少),其实绝大多数龙井还是有杉木叶香,茶汤中带点“辛”味的那股气味就是杉木叶的气息。

比如我喝过的一款恩施玉露野茶,里面含有浓郁的龙涎香,茶主人和他的茶客们喝了几年都无法描述,只是说有特殊的香气,很香很香,却谁都说不出什么香。我给他们点破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哦,原来这个叫龙涎香,至于龙涎香是个什么味?我相信用过古龙香水的朋友都会有认知,2020夏天团购过一款台湾阿里山的龙涎香乌龙,是经过小绿叶蝉叮咬过产生的。

比如我去安徽休宁,他们说他们松萝茶有兰花香,我喝了一下跟他们说是小叶女贞的花香,什么是小叶女贞?于是我带他们到茶山找到一丛开满花的小叶女贞,让他们闻一下,他们茶叶的香气就一下子对上号了,很多绿茶产区对于自己茶中叫不来的花香统称兰花香。

又比如上好的铁观音,大家都普遍以为是兰花香,但很多时候却是栀子花香占上风,桂花香作陪衬,兰花香微乎其微。

比如凤凰单从的鸭屎香,很多人说是银花香(金银花香),现实中却是栀子花香占大部分,金银花香只有点影子。

比如说岩茶,很多人会问这个岩韵怎么感受,我叫他们在野外闻裸露的大岩石上的苔藓,被太阳晒过的味道,那个气味就是岩茶里的岩韵。

再比如团购过的一款祁门荒野红茶,品鉴中喝出来杜鹃花香、水蜜桃香、成熟枫叶香、玫瑰花香、奶香,但很多人只会说很香,好喝。

喝茶能喝出很多香气并非是为了去炫耀,而是让自己在茶叶品鉴的能力上更精进,在这个圈子或这个行业里有过人的能力和独树一帜的见解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五、冬天白茶应该怎么煮

煮白茶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煮干茶,一种是煮冲泡后的叶底。若是直接煮干茶,300-400毫升的水,只需要投茶2-2.5克即可。

由于在煮茶的过程中,茶与水在高温下长时间的接触,因此投茶量不宜过多。不用害怕出现茶汤滋味寡淡的现象,宁可少不可多。

如果冲泡品质优越的老白茶,光靠短短几次的冲泡,是很难将其中丰厚的内质彻底释放完全。

先泡后煮,利用高温煮茶的方式,将叶底内剩余的养分逼出,依然能煮出浓郁的滋味。

还有一个问题,究竟是加冷水还是热水?要从冷水开始煮,还是水沸了再投茶?

其实,这个问题也与茶叶的状态有关,也就是煮干茶和煮叶底的区别。如果是直接煮干茶,建议茶友们等待茶壶中的水沸腾之后,再投茶。待水再次沸腾后,茶汤颜色接近赤金色,及时关火。

而如果是煮叶底,则需要冷水投茶。冷水煮茶的速度较慢,叶底在水中长时间的浸泡下,物质析出多,有利于充分逼出深处的内质物。同样也是水沸之后,观察汤色接近赤金色时,即可关火。在煮茶的过程中,茶友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比如茶汤颜色变化,以及个人口味喜好来适当调整煮茶时间。

六、茶叶储存中该注意的问题

茶叶储存最要注意的三点就是防潮、控温、防异味。

1、如同任何炒货怕受潮一样,任何茶叶都怕受潮,受潮会让茶叶中的含水量增加而发生质变,往差的方向发生质变。受潮的茶叶会让茶叶原有的香气和滋味淡化直至霉变。一般绿茶、黄茶、红茶、乌龙茶的含水量需控制在百分之四左右才适宜保存。黑茶类(包括生普)的含水量则在百分之八以内才可以长期保存。

放置可以转化的茶叶空间湿度控制在百分之八十以内为适宜(有抽湿器的可以控制的更低些),高了容易变质,低了不易转化。所以建议茶叶不要放在湿度较大的地下室,南方雨季的地下室湿度实在是太大。

2、绿茶未经过发酵,而是在加工过程中由高温阻断了茶叶中的酶促反应(即其他茶叶所谓的转化),追求的是干茶的本质香气、甘甜鲜爽度,所以需要冷藏,开袋后常温下存放也要尽快饮用(原则上不要超过一个星期,但也要根据当时的气温而论),如果买了大包装也最好分装成小包装拿出来饮用。若是塑料制品袋则需要用夹子夹紧以免受潮,最好用密封性较好的瓷器存放。轻发酵的乌龙茶如清香铁观音、清香型的漳平水仙、凤凰单丛雪片、轻发酵的台湾乌龙需要冷藏,那怕是真空包装的也最好也冷藏保存,因为这些茶叶对空间温度还是敏感的,冷藏可以延缓茶叶氧化,氧化会导致茶叶香气和滋味的衰减。

其他茶类可以常温下存放,但温度也最好不要超过30度,过高会让茶叶转化加速。所以建议茶叶最好不要放在顶层的阁楼,夏天阁楼的气温可能会达到四十多左右。

控温的同时还要避光,光线会使人的皮肤老化(其实就是氧化),也会让茶加速氧化,尤其是绿茶类那怕装袋也要用不透光的袋,否则短时间内茶叶会变黄变味。其他可以转化的茶类也最好不要放在光线充足处,尤其是靠近窗台前。

3、茶叶是最容易吸收异味的食品,跟香皂放在一起会吸收香皂味、离苹果太近会吸收苹果味。我遇到几位将绿茶放在冰箱里而吸收了咸菜和海鲜的味道、将普洱放在衣柜而吸收了樟脑的味道,这样只会糟蹋茶叶。所以冷藏的茶叶空间最好独立,塑料袋储存的最好外面再套一个保鲜袋,已经开封过的最好再次封口,封口前尽量将袋中空气排尽或放置脱氧剂。

一些不同茶类的茶气味不同,特别是六堡茶、熟普这类气味较重的要有独立空间存放,以免影响到别的茶叶,以免串味。茶饼、茶砖类打开饮用时可以将茶撬成小块用瓷罐或紫砂罐储存,这样可以起到醒茶的作用,而醒茶可以美化茶汤口感。

4、储存散茶的器皿最好是用密封性能好的铁罐、瓷罐、紫砂罐(紫砂罐只要盖子密封没有问题)或锡罐,绝不要用玻璃瓶(这是经验,放绿茶老化太快,放黑茶不会转化,所以只能当样品罐陈列)。收藏的茶饼可以用纸箱打包,不用担心转化不了,纸箱也是有透气性的。量少可以买储物柜,一个抽屉放一种茶类。袋泡包装的定期喝一下,口感没有明显衰减的没有问题,如果衰减过快可能是茶叶干度不够而受潮变质或包装袋密封性不好,但如岩茶的返青现象属于正常反应。

家中可以多备几个茶叶罐、不透明的自封袋、长夹子,以便平时茶叶周转饮用时使用。也可以买一个小电焙笼,一次可以烘一斤左右的规格,这样那怕发现有受潮变味的茶叶也可以随时处理。

39块钱10包的茶包,‘讽刺“了什么?

所谓新消费行业,也并不能脱离传统商业本质,以好的产品和口碑获取市场认可,这才是新消费品正确的未来之路。

11月15日,茶饮消费品牌Chabiubiu创始人王雨朦以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一位女性新消费创业者的艰难求生》,剑指与各大平台之间的矛盾。

王雨朦自述,其品牌被盒马通知停止合作,并要求限期清走数万盒货物,这是压垮她的稻草,所以她要进军小红书。文章中,王雨朦以两个孩子母亲的视角,控诉了包括淘宝的流量机制、盒马、其他直播平台、大主播坑位费、直播投流效果不佳等,也承认了自己在创业中拿到了投资后被资本驱动进行“烧钱”行为,她说“从战战兢兢到自信膨胀,只需要一轮融资,我们从创业第一天就盈利的公司,逐渐变得开始能接受亏损,心态上也有了赌的成分,我开始相信,烧钱真的是无所不能的,能让数据一飞冲天。”

她也承认“现在再回看那段时间整个市场的疯狂,都觉得不可思议,这种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事情整个新消费行业上下游几百万人竟然没有一个人觉得有问题。”

数家媒体对其遭遇进行了报道,但笔者有不同见解,在我们同情她的遭遇时,我要与Chabiubiu创始人王雨朦商榷她在推文和一些品牌软文中关于茶的观点——她在《每日人物》的稿子里提到,“此刻,我们定价79元的产品,正以39.98元的价格摆在盒马的货架上,旁边写着‘天天低价,件件爆款’,真的是莫大的讽刺。”

这讽刺的是谁呢?

悲情的背后 请尊重下专业

王雨朦自称:“我在全国各地跑产区,测口感,寻找好的茶叶,我几秒钟就能分出来,好原叶不苦不涩,坏原叶没有香气。而我们调配的每一款茶,比例和搭配也是2000-3000次试验才定下配方。”

并且她特地贴出了一张茶叶审评的照片,18个专业评审碗显示专业,但是笔者发现图片中只有两个标准评审杯,其他都是非标盖碗,也并没有准备评审品饮用的茶匙、茶杯和计时器,所以无法了解她是没有勺子和杯子的状态下,是如何去品饮茶汤的,是靠意念吗?或者换句话说,道具都没准备好,只是为了拍照留念表示专业?

浅谈一下茶叶的审评,我们通常用的国标审评方式,我们称之为感官审评法。感官审评法运用嗅觉、味觉、视觉、触觉,通过审评茶叶外形(条索、整碎、净度、色泽)、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多个方面对茶叶的高低优次做出评价,对茶叶做全方面的审评。

女生的感觉器官,尤其味觉有先天优势,但人的感觉器官受到生活习惯和自身身体基因影响,审评法本身就是为了降低感官审评的主观性,通过多因素对比,尽量做到结果客观准确。

通常一泡茶的好坏评审,需要经历分别三次闷泡,以绿茶为例,分别是2分钟+3分钟+5分钟,乌龙茶要求更高,采用的闷泡时间是3分钟+5分钟+5分钟,并且填写感官审评表,对每一款茶详细分析和记录,最终对比产生结果,且需要多人参与,降低客观影响。

所以,任何一个茶人都不敢说“寻找好茶叶,我几秒钟就能分出来”,这话显得极其可笑和不专业,通常大品牌的茶厂,专业审评师团队,一天面临上百款茶的审评,因为品种繁多,但审评也需要好的身体,更需要时间,大多数时候是站着来回走动的,因为需要不停的换茶叶、泡几十款茶、倒茶渣、记录、分析、讨论,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更何况是每款茶要进行2000-3000次搭配测试。

且审评仅仅是工作的一部分,对于茶叶原叶采购、工艺流程控制、品质把控等,都需要创业者亲身体验:茶山是必须得去的,去看生长环境、生长状态,根据天气确定生产流程,在制茶季,甚至需要进到厂房车间进行观察,甚至亲自上手操作。

所以谈及2000-3000次,以及所谓上万次的评审,笔者持怀疑态度,这是常识问题。

关于高端 请不要偷换概念

根据界面新闻报道:界面查阅盒马平台看到,Chabiubiu尚在售卖的葡萄乌龙茶售价49元/盒,每盒10袋,均价4.9元/袋。而在盒马平台上搜索袋泡茶,其他品牌如同为新国货品牌的CHALI袋泡茶均价在3元/袋,英国WHITTARD阿萨姆红茶售价虽然在49元/盒,但每盒有50袋,均价不到1元/袋。

也就是说,Chabiubiu的价格,在同类产品中,并不便宜,这是因为创始人王雨朦一直在各种软文宣传中宣称:“在研发上一直坚持高品质的原叶茶。”“袋泡茶都是机器滚出来的,好茶叶滚碎了口感会苦涩,碎茶咖啡碱会析出,很难好喝。”

为了防止引起对更多喝茶小白的误区,我们从茶专业角度分析她的一些销售说辞是否站得住脚?

1. 苦涩不是好茶?

茶的苦涩味确实是茶的一种本味,但不能单纯地认为苦涩就是一种不好的体验。实际上,茶的苦涩味浓淡取决于茶叶中含有的苦涩味物质的多少。这些物质主要包括茶多酚和生物碱两大类。

苦涩味实际上可以被视为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的证明。当苦涩味化得快时,这证明了茶叶品质和制作工艺的优良。以普洱茶为例,班章、老曼娥等茶叶就是这方面经典型代表。

因此,在品尝茶时,苦涩味并非完全负面的属性,而是茶叶品质和工艺的一种体现。在专业的品茶过程中,人们甚至会特意去品味这种苦涩味,以判断茶叶的真实价值和品质高低。不同茶类,品鉴要求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2. 采摘越早,茶营养越高?

在其他软文中,她为了对比原叶茶与碎茶的优势,也对媒体强调:越早采摘的原叶,其等级越高,营养越丰富。相反,越晚采摘的,等级低的茶叶,才会被制成碎末,营养物质被破坏,风味流失。

这里很显然,她把原叶与高端划上等号,把芽头与好的营养和风味划上等号。

采摘越早营养越丰富这一点其实以营养学标准的话,反而是采摘晚的相对营养会更丰富一些,因为经过大量的光合作用,内含物质包括了多酚类物质,含量是远远高于芽头和鲜嫩叶的,因为在嫩芽和嫩叶的时期,没有经过大量的光合作用,所以只能说是氨基酸类的物质相对丰富,但是它的多酚类物质一定是没有成熟叶多,包括糖类物质的沉淀。

3. 芽头茶就比非芽头茶高级吗?

从茶学的标准来看,她在偷换概念,众所周知,茶叶采摘是有标准的:单芽头、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等,比如福鼎白茶,芽头做出来就是白毫银针,长出叶片出来,根据采摘标准和时间不同分为白牡丹和寿眉。

即便的是碎茶,也是茶加工的工艺的一种,比如英国皇室钟爱的红茶,无论是最早的正山小种还是祁门红茶,为了大量茶物质释放,都做成碎茶出口,并不能说,碎茶就比原叶茶差。

芽头与否,只是代表外形,等级,但并不是外形是芽头,就意味着“营养丰富”,因为不同的茶的标准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而大宗绿茶的标准:一级:一芽两叶一芽两叶占比50%以上,一芽三叶占比不超过30%,其它不超过20%就可以被定位一级绿茶,外形是评级的参考标准,并不代表绝对的品质。

以普洱生茶为例:台地茶种植与古树,台地种植因其单一性和种植密度,必然会大量使用肥料和农药,这点需要注意的是,只要符合规定的使用,通过检测都是符合标准的。但你让资深茶友是选择芽头好看的台地茶?还是选择条索粗大,不太好看的核心产区古树茶呢?

所以,等级高,不意味着好喝,比如贵州“龙井”会比真正的狮峰龙井好喝吗?同样都是芽头,都是43号或者乌牛早品种?茶的迷人之处正是它的千变万化,不能一概而论。

或者换句话说,Chabiubiu为什么不把更好的“单芽头”白毫银针作为私房茶给自己的消费者呢?而是在卖给大家白牡丹和寿眉呢?是因为白毫银针不好吗?

所以不能以原叶、芽头等作为销售噱头,这对于茶行业是不公允的。

4. 原产地有好茶?

Chabiubiu还宣称原产地,比如福建福鼎白茶产区,除了大家熟悉的太姥山、磻溪镇、管阳镇、点头镇,但还有贯岭镇、叠石乡、嵛山镇等地,甚至在各种原产地还有用其他外山产区的茶冒充原产地的茶在本地销售,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不同的产区,口感和价格相差巨大,也是不法商家的障眼法之一。

另外,即便是真正的核心原产地,也并不代表茶品质就优质高端,不同的海拔、生长环境、茶园管理、采摘时间、气候、采摘标准、工艺、存储等每个环节,都会影响茶的品质。

以台湾茶为例,台湾南投是最大产茶区,但同样低海拔的四季春茶和高海拔的大禹岭冬茶,价格相差数十倍,环球国际有机认证,需要400多项标准,空气,土壤等都要评测,一些高海拔产区为了有机,采用人工除草和人工有机肥管理等方式,成本更高。曾有媒体报道称,不法茶商将大陆生产的绿茶、花茶、乌龙茶等先以出口的方式运到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再以转运的方式到台湾,用以充当台湾当地茶叶,然后转卖给游客,所以台湾工艺生产的“台式茶”与真正优质的“台湾茶”也是天壤之别。

5. 机器制茶和新工艺的矛与盾?

在另外一篇软文中,chabiubiu还提到:机器加工纵然能提升效率,有助于大规模生产,但这只是硬件而已。相比之下,真正发挥关键作用的,还得靠老祖宗千百年锤炼下来的传统工艺、造茶经验,他们才是制茶的“灵魂”。

chabiubiu宣传采用世界排名前三的设备,配合不断改良的发酵、焙火工艺,去除了某些茶款之中的青味,创造出更符合国人口感习惯的茶味。

这本身就是矛盾的说法,无法看懂创始人是赞成还是不赞成机器或者传统工艺,从常识上,机器是为了提高效率,但并不会改变茶的生产工艺,本身发酵度就是中国六大茶类的重要基础,既然你用设备改变了传统工艺,也就不符合国标了。

一些茶本身就会带有青味,这是一种醇类物质,会随着温度和时间转化,包括阳光日晒对于酶类的转化非常重要,都是影响茶口感的基础常识,一味的循序手工或者强调机器新工艺,都是不科学的,好的工艺首先要符合传统工艺,国标的标准也是来自传统工艺,不要把企业标准偷换为“好”的表现。

800一斤的“私房原叶茶”到底贵不贵?

其实,很多网友在微博也对于Chabiubiu产品的价格表示了质疑,不少网友对于一盒30克售价50块的价格表示了质疑,按照500克计算,一斤茶的成本超过800块。

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骨子里的生活方式,是离不开茶的,换句话说,生活茶就应该平民化,不能因为有好看的包装,就卖过高的价格,毕竟这类新消费的茶品跟专业级发烧级茶品还是泾渭分明,合理的定价也是决定销量的重要因素。

800块一斤成本的茶,还需要保证原料采购、生产、包装、渠道费用、运营费用以及利润,茶叶毛利率一直较高,所以网友的质疑的潜台词是:800一斤的茶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以白牡丹为例,2023年福鼎核心产区点头的一级白牡丹通货采购价格平均水平在 200多一斤,源头茶厂的数据可能略有差异,但结果也呼之欲出:在保证正品的前提下,以Chabiubiu的模式卖800一斤的确不太便宜。

虽然“私房原叶茶”强调其稀缺性,但在吸引资本进入的过程中,大规模采购和销售是不可避免的,这与“私房”的概念又是背道而驰的:真正稀缺的原料数量是无法满足大量销售的,大量采购才能降低成本.

茶的价格跟品质固然成正比,价格仅仅是参考的一部分,但是前提是“货优价低”,如果高价低质只会是短期行为,市场会用脚投票。

购买新消费茶饮的消费者大多数是新手,他们对茶的了解可能仅仅是基于此次的购买经验,如果他们体验不佳,可能会对整个茶产业产生偏见,从而影响他们未来对茶的购买意愿。因此,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我们都应该更加关注产品的品质和价值。

笔者认为,创业是有风险的,作为创业者要有危机意识,根据市场情况稳健选择市场策略,所谓新消费行业,也并不能脱离传统商业本质,以好的产品和口碑获取市场认可,这才是新消费品正确的未来之路。

来源: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