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清代的青花罐普洱茶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来故宫,赴一场茶文化盛宴

你知道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是什么年代的吗?唐代诗人白居易家的茶具长啥样?清宫里的贡茶有哪些品种?俄罗斯人是如何喝茶的?

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幕的“茶·世界——茶文化特展”,汇集国内外3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代表性藏品,展品总数达555件(组),立体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展览中不仅能看到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收藏的诸多珍品,还能欣赏到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国际著名博物馆的精美文物。


宋代《春宴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杜建坡摄


茶史悠久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于2022年11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展览以中国茶文化为切入点,展现中华文明以茶为媒、交融互鉴的发展历程。展览分为茶出中国、茶道尚和、茶路万里、茶韵绵长4个单元,生动呈现了茶史之厚重、茶道之精深、古今茶事之丰富,阐释中华茶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哲学思想。

走进第一单元,首先看到的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出土的古茶树根,诉说着中国茶的悠久历史。这些树根在建筑遗迹附近的浅坑里被发现,经国内外研究机构解剖分析,基本可确定为山茶属绿茶茶树的根须。这一发现把中国人工栽培茶树的时间上推至距今6000年左右。

与古茶树根一同展示的是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收藏的西汉茶叶遗存。1998年—2000年,考古工作者对陕西西安汉阳陵帝陵封土东侧15号外藏坑进行发掘,发现大量有机物遗存,其中不仅有粮食,还有一些未能辨认的“细长松散有机物质”。2015年,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专家检测,确定其为茶叶遗存。这批茶叶几乎都是由最鲜嫩的茶芽制成,显示出“御茶”的非凡品质。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出土的古茶树根,浙江省考古所藏。杜建坡摄

相邻的展柜里陈列着北宋铜渣斗,其内壁上附着的茶叶清晰可见。“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园中出土了多种茶器,体现了当时人们多样的饮茶方式。”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达微佳介绍,铜渣斗出自吕大圭墓中,由斗和扣于斗口之上的钵组成,钵内壁留有40余枚未经泡开的芽茶,说明宋代的茶叶形态不仅有团饼茶,还有未经压制的草茶。

自汉代以来,关于茶的认知和制备方法日趋多样,逐步形成煎茶、点茶、煮茶、泡茶等备茶方法,饮茶逐渐成为超越生活的艺术体验。

2022年山西长治屈家庄唐墓出土的成套茶具组合,包括白瓷执壶、白瓷碗、白瓷茶瓯、铁勺、铁制茶碾、绿瓷渣斗等,瓷器质地上乘,组合完整。这套茶具是反映唐代茶事的最新考古发现之一,为首次对外展出。

宋代流行点茶,“茶色白,宜黑盏”,黑釉盏因能凸显白色的浮沫而风靡一时。“这组宋代黑釉盏是故宫博物院的珍品,包括黑釉兔毫盏、黑釉油滴盏、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双凤纹盏、吉州窑黑釉玳瑁斑盏等,展现了黑釉茶盏的多种纹饰。”达微佳说。

从短流鼓腹的唐代邢窑白釉执壶,到壶身修长、流口曲长的北宋广元窑绿釉折枝花卉竖条纹执壶,再到壶身较矮、便于提携的明代龙泉窑青釉提梁壶,乃至古雅质朴的清代紫砂树瘿式执壶,茶壶造型的演变反映了备茶方式和审美风尚的变化。

除了不同时代各具风采的茶具,展览中还呈现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数十种清代贡茶,有装在锡罐里的雨前龙井、贮于银瓶中的蒙顶仙茶、裹着黄纸的邛州砖茶、用竹笋叶包装的大型普洱茶团等。

宋代黑釉兔毫盏(右)、黑釉油滴盏(左),故宫博物院藏。杜建坡摄

珠兰茶产自安徽霍山,与其他茶叶多以茶罐包装不同,珠兰茶的包装以桶为单位,这种桶的规格比常见的茶叶匣大得多。红漆木桶上饰有龙凤纹、云纹、缠枝莲纹、花卉等华丽图案,桶内为圆形锡罐,装满了细嫩的珠兰茶。“当工作人员打开包装时,还能闻到淡淡的茶香。”达微佳说。

茶膏是茶叶的再加工产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普洱茶膏色泽如漆,膏体平滑细腻,正面印有团寿字和蝙蝠纹。84块茶膏分3层装在明黄色龙纹木盒中,并附有说明茶膏药用功效的黄单。

展厅里还复原了清宫茶库场景,木架上摆放着各式贡茶,桌上有紫檀“长春宫寿茶房”印、银“御茶房”款提梁壶、青花题诗盖碗等,反映了清代宫廷茶事制度。

茶韵风雅

步入第二展厅,一幅色彩鲜艳的唐代《托盏侍女图》映入眼帘。此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屏风画《弈棋仕女图》的一部分,生动记录了唐代贵族家居生活。图中侍女手捧高足托盘和高足杯,为对弈的主人进茶,反映出唐代饮茶已风行西域地区。

“这是山东邹城邾国故城战国墓出土的茶碗,里面的植物残渣经科技检测确定为煮(泡)后留下的茶叶残渣。”达微佳指着一只小小的原始青瓷碗说,这是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饮茶实物证据,由此推知,同时期窑址出土的原始青瓷碗、杯可能亦为饮茶器。

唐代陆羽著《茶经》,系统总结了茶叶生产、加工、品饮等方面的经验,并深入发掘饮茶的文化内涵,规范了饮茶的仪式和器具,从而将饮茶从日常生活习俗提升到艺术和审美的层次。陆羽由此被尊为“茶仙”“茶圣”,并被爱茶者塑像供奉。《新唐书·陆羽传》载:“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

展厅里展示了河南巩义司马家族唐代墓地出土的一组三彩煎茶用具和坐俑模型。“陶俑端坐于煎茶风炉旁,应是文献记载的陆羽造像。”达微佳说,同类模型在巩义黄冶窑遗址也有出土。

“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麴尘香,花浮鱼眼沸”。唐代诗人白居易酷爱饮茶,号称“别茶人”,共写过50多首茶诗。眼前这套茶具出土于河南洛阳白居易宅院遗址,有陶碾轮、三彩盂、黑釉褐斑执壶、白釉盏托等,表现了诗人朴实的饮茶生活。


德国麦森瓷厂1723年制造的珐琅彩描金人物图壶,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杜建坡摄

与之相映照的是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由银、琉璃等材质制成,备显华贵。这套器物是唐僖宗供奉给法门寺的宫廷茶具,包括茶槽子、碢轴、茶罗子、火箸、茶则、盐台、托盏、碟等,种类齐全,材质珍贵,工艺精湛,从中可知唐代宫廷饮茶的复杂程序。

宋代《春宴图》呈现了文人饮茶宴乐的风雅生活。此图以唐代秦府十八学士雅聚为题材,中段绘长方宴桌,文人围坐四周,桌上摆放托盏和盘,旁边有一张备茶小桌,燎炉、汤瓶、茶末罐、茶匙、盏托、茶盏一应俱全。

流水潺湲,松石清幽,天然木圆桌上摆放着竹茶炉,茶架中陈列着组合茶具。这是仿照清代乾隆皇帝千尺雪茶舍布置的茶舍场景,展现了清雅脱俗的茶趣。“紫檀木雕云纹长桌上有一尊泥塑彩绘茶仙人像,原陈设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千尺雪茶舍。根据乾隆所作《竹炉山房》诗可知,这尊塑像为茶圣陆羽。唐代和清代的两尊茶仙人像跨越千年齐聚一堂,堪称茶文化史上的佳话。”达微佳说。

茶香四海

茶在中国的普及,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群因茶而相互交流。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使不同国家的文化因茶而彼此交融。

茶马古道指中国西南、西北地区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对象、以马帮为运输方式的商品贸易通道。它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促进了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也催生出新的茶饮形式。茶与牛乳、酥油融合在一起,成为游牧民族十分喜爱的饮品。

多穆壶是蒙、藏、满等民族盛装奶茶或熬制酥油茶的器皿,“多穆”为藏语发音,即奶茶壶之意。清代宫廷日常生活和筵宴庆典中多饮用奶茶,自康熙时期开始,清宫制有木质、珐琅、漆器、瓷器等多种材质的多穆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粉彩八吉祥缠枝莲纹多穆壶、铜胎掐丝珐琅勾莲纹多穆壶、紫漆描金缠枝莲纹皮胎多穆壶等,见证了奶茶在清宫的流行。


观众在“茶道尚和”展厅参观。杜建坡摄

中国茶文化对东亚地区影响深远。唐代初年,茶已被新罗国王列入祭品之列。9世纪上半叶,入唐使节将茶籽带回朝鲜半岛种植。10世纪中叶,随着中国青瓷技术东传,朝鲜半岛窑工模仿唐代茶碗烧制出青瓷茶碗。12世纪创烧出独具特色的镶嵌青瓷,其装饰工艺复杂,烧造难度高,成为高丽青瓷的代表。展柜里有一件朝鲜15—16世纪的镶嵌青瓷云雀纹筒式碗,造型端庄,纹饰雅致,表现出与中国瓷器不同的朝鲜文化特色。

唐代,包括饮茶在内的中国文化经由遣唐使、遣唐僧传入日本,饮茶之风始在日本上层社会流行,时称“弘仁茶风”。南宋时,留华的禅僧荣西将禅与茶同时带回日本,饮茶成为禅修的辅助方式。16世纪,日本“茶圣”千利休完成了茶文化的本土化改造,日本茶道文化正式成形。

茶箱是日本茶道中用于储存和携带茶器的盒子,盒内置成套的茶道用具。展厅里陈列着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一套螺钿竹雀纹笼地茶箱和茶具,茶箱为明末清初时中国制造,茶具包括日本唐津窑茶碗、黑漆茶枣、漆茶筅筒、漆茶巾筒、漆点心盒和清代青花四方茶罐。

茶叶在亚欧大陆上的传播由来已久。17世纪,中俄之间由政府主导的商贸通道正式形成,因主要承担茶叶贸易与运输而被称为“茶叶之路”,又称“万里茶道”。随着中国茶叶的输入,饮茶在俄国社会迅速普及。俄国民众喜饮甜茶、浓茶,在茶中加入糖块、柠檬或牛奶,并搭配茶点。来自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漆绘饮茶图托盘、珐琅彩仕女图壶、成套铜雕花卉纹茶和咖啡用器等文物,体现了19世纪俄国民众的饮茶风尚。

茶炊是俄式茶饮中特有的器具,其造型类似煮壶,由居中的烟囱和四周的炉膛构成,下设足,上覆盖,是一种可烧开水并具有保温功能的器皿,衍生出繁杂的式样,被誉为“桌上将军”。展厅里可以看到两件19世纪的铜茶炊,体形硕大,其中一件为花瓶造型,金光灿灿,表面装饰着复杂的压花纹饰。

17世纪中期,荷兰人开始大规模地把茶叶运往欧洲销售,并把中国的红茶带入英国。从此,中西海上茶叶贸易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欧洲人还仿照中国瓷茶具、宜兴紫砂器烧制陶瓷茶具,其造型和纹饰深受中国文化影响。此次展览中展示了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风”茶具,如英国沃克斯豪尔瓷厂烧造的软瓷印花青花庭院图茶叶罐,德国麦森瓷厂烧造的红陶模印花卉纹壶、珐琅彩描金人物图杯及杯托等。

茶文化在海外落地生根、萌发新芽,异域茶风又吹到中国,为中国茶文化增添新彩。清代宫廷中既有来自欧美和东亚诸国的各式茶器,也有中国工匠仿东洋或西式装饰风格制作的茶具。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日本银鸢尾花纹茶具套装、法国蓝釉描金寿字纹茶具、俄罗斯银刻花双耳六足盘等,展现了开放包容的气象。清乾隆铜胎画珐琅开光山水花鸟图八棱提梁壶精致华美,集金属、珐琅和金星玻璃等多种材质于一体,其造型、装饰工艺仿自西洋茶壶,装饰图案则保留中国传统绘画趣味,是一件中西合璧的铜胎画珐琅精品。

千百年来,茶从中国走向世界,在各国人民的共同创造下,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茶文化世界地图。如今,茶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活跃于当代人的生活中。

欣赏完展览,观众还可以到故宫午门东北崇楼的茶文创体验空间进一步领略茶文化的魅力。此空间是以千尺雪为主题的故宫茶文化文创体验与展销空间,融合汉白玉雕、榫卯技艺和红墙色彩元素,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意蕴。(本报记者 邹雅婷)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09月12日第07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故宫“茶展”:读茶史之厚重,品茶道之精深

如何以一个展览的形式,展现中国茶史之厚重,茶道之精深,古今茶事之丰富?澎湃艺术获悉,“茶·世界——茶文化特展”于2023年9月1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幕,展期从9月2日至11月30日,此次展览汇集国内外3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代表性藏品,展品总数达555件(组),以鲜明的主题、宏大的规模,立体展现穿越历史、连通地域、融合民族的中华茶文明。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于2022年11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展览从考古出土和清宫旧藏的茶叶遗存、外销画、器物组合等展示了数千年间的种茶技术的提升和备茶方法演变,从书画、文物等展示茶道的核心内容,也从海外茶器精品的展示讲述茶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中的交流互鉴。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规模宏大,展陈于故宫午门展厅及东、西燕翅楼,展览由故宫博物院主办,汇集国内外3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代表性藏品,展品总数达555件(组),其中国内外30家考古文博单位的代表性藏品227件(组),分别来自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北京市昌平区明十三陵管理中心、上海博物馆、天津图书馆、黑龙江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法门寺博物馆等博物馆以及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出光美术馆。


展览现场展览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为“茶出中国”,通过考古出土和清宫旧藏的茶叶遗存、外销画、器物组合等展示数千年间,种茶技术的提升和备茶方法的变化,以及茶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第二单元为茶道尚和,展品汇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著名书画珍品,以及古籍、考古出土茶器等,展示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


展览现场第三单元为茶路万里,重点展示通过茶马古道、茶叶之路,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情况,来自英国、日本、俄罗斯的茶器精品将集中亮相,还有清代宫廷中使用和收藏的来自异域的茶器,以及由清代宫廷造办处制作的外国风格的茶器,共同展现茶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中的交流互鉴。第四单元为茶韵绵长,旨在体现茶正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活跃于世界人民的生活中,茶文化从传统中走来,滋养当代,也必将绽放于未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从茶之起源看起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传说神农时代,中国人已经认识并利用茶。浙江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的人工种植茶树根。山东战国墓葬出土了距今约2400年的经过煮(泡)的茶叶遗存,是已知最古老的饮茶实证。

展览展出了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茶树根——它们出土于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位置在接近中心大房子的建筑遗迹附近。它们以树木根须的样子集中出土于三片各1平方米左右、具有人工开挖痕迹的浅坑里。每片约由20根根须组成,随机散落。根据实验结果,基本可确定它们属于山茶属树根中绿茶茶树的根须。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中茶树根的发现,把中国人工栽培茶树的时间上推至距今6000年前后。  

展厅现场,人工种植茶树根另一颠覆性的发现出自吕氏家族墓园中,几乎所有墓葬都有茶器出土,且茶器种类各不相同,体现出了多样的饮茶方式。吕大圭墓出土了一件铜渣斗,在内壁上发现附有茶叶,大约是40余枚芽茶,说明宋代的茶叶形态不仅有团饼茶,也有未经压制的草茶。

吕大圭墓出土的一件铜渣斗自汉代以来,关于茶的认知和制备方法日趋多样,逐步形成食茶、煎茶、点茶、煮茶和泡茶等备茶方法,饮茶逐渐成为超越生活的艺术体验,而承载着这种审美体验的是各式各样的茶具。第一单元中,各个时代纷繁各异的茶壶的形态为一看点。


唐长沙窑青釉褐彩“荼埦”铭碗


唐三彩模印贴花三足炉


北宋绿釉刻折技花卉竖条纹执壶

在宋佚名绘《春宴图》、传赵佶所作《十八学士图》,以及山西大同元代冯道真墓葬壁画备茶图中,都绘有类似形制的小罐,用于存放点茶用的茶末。至迟在唐代,我国主要产茶区已基本形成,发展至清代,各地盛产的茶叶种类多样,精品迭出。历代贡茶汇集各地茶叶名品,以进贡的形式构建起宫廷与地方的交流,既彰显着茶的重要经济价值,也体现了茶与政治生活的关联,更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一单元也呈现了在清宫中,茶叶是以怎样的形态被进贡和收藏的。


展厅现场,清宫收藏的茶叶



展厅现场,清宫收藏的茶叶值得一说的是一件珠兰茶。珠兰茶产自安徽省霍山县。清代珠兰茶与银针茶、梅片贡茶等同为安徽重要的贡茶品类。如乾隆二十六年(1761)八月八日,安徽巡抚讬庸进珠兰茶八桶。乾隆三十年(1765)六月二十八日,安徽巡抚讬庸进珠兰茶四桶。与其他类茶叶多以茶叶罐包装不同,珠兰茶的包装是以“桶”为单位的,这种桶的规格要比常见的茶叶匣大得多。故宫博物院现藏的珠兰茶外层也是用木桶包装的。木桶分为桶盖和桶身两部分,外饰红漆,上有龙凤纹、云纹、缠枝莲纹、花朵等装饰图案。木桶内为圆形锡茶叶罐,内茶叶满罐,茶芽细嫩均匀。


清珠兰茶(故宫博物院)一盒普洱茶膏也引人注意。该盒普洱茶膏呈长方形,共有3层。每层7行,每行盛放茶膏4个,共计84块。外包装饰有明黄色和龙纹等图案,应为专供宫廷使用。茶膏色泽如漆,膏体平滑细腻,表面富有光泽。造型上呈四方倭角形,上表面中心为团寿字,四角隅以蝙蝠纹装饰,图案布局疏密均匀,花纹规整。纹样呈阳文,与茶膏表面形成鲜明的凹凸对比。普洱茶产自云南省普洱地区的茶山。茶膏包装精美,附黄单,书写内容摘自《本草纲目拾遗》:“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搽研敷之即愈”。


清普洱茶膏(故宫博物院)另外,李嵩绘《骷髅幻戏图》也现身本次展览的第一单元。


李嵩绘《骷髅幻戏图》


李嵩绘《骷髅幻戏图》2022年,考古发现在山西长治屈家庄唐墓M20中有成套茶具组合,包括白瓷执壶、白瓷碗、白瓷茶瓯、铁勺、铁制茶碾、绿瓷渣斗等,瓷器质地佳、组合完整。这是反映唐代茶事的最新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本套茶器首次在展览中对外展出。


山西长治屈家庄唐墓M20中的成套茶具组合法门寺地宫茶器、《春宴图》等重要文物现身午门展厅中展出的是此次展览极为重要的文物。最可看的是一卷《春宴图》。此图以唐代秦府十八学士为题材,描绘文人雅聚。中段绘长方宴桌,文人围坐,桌上摆放托盏和盘;旁侧安放备茶小桌,燎炉、汤瓶、茶末罐、茶匙、盏托、茶盏一应俱全,呈现了宋代文人饮茶宴乐的风雅生活。


宋宋人春宴图卷(故宫博物院)


《春宴图》唐代的文物中有三件(套)颇值得一看。首先是《托盏侍女图》,它是屏风画《弈棋仕女图》局部,是唐代贵族眷属家居“生活照”。仕女手持高足托盘和高足杯,为对弈的主人进茶,反映出唐代饮茶已风行西域地区。


唐托盏侍女三人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的一套器物极精美,是唐僖宗供奉给法门寺的宫廷茶具,有银鎏金、银、琉璃等不同材质,包括茶槽子、碢轴、茶罗子、火箸、则、盐台、琉璃托盏、碟等各个器类,种类齐全,材质珍贵,工艺精湛,反映了唐代宫廷的备茶器具组合,从中可知宫廷饮茶的复杂程序。


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的器物


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的器物文献中不乏关于瓷陆羽像的记载。《新唐书·陆羽传》载:“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音杨)突间,祀为茶神。”一套三彩模型中的坐俑模型,端坐于煎茶风炉旁,应为陆羽像。同类模型于巩义黄冶窑遗址也有出土。


坐俑模型


坐俑模型午门展厅中另一有趣的设计是让画中茶具“现身”。比如《弘历是一是二图像屏》再度展出,这件画中,描绘乾隆皇帝坐于茶舍中。茶舍内陈设由新石器时代玉璧、三代铜器、汉代嘉量、宋代定窑瓷器、明代与佛教有关的青花军持和梵文出戟盖罐等古董组成,传达出乾隆皇帝典守中华传统文化、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象,是茶文化与中华文明关系的缩影,而与画中所绘相似的几件文物也展陈于现场。


清清人画《弘历是一是二图》轴(故宫博物院)

与画中所绘相似的器物


与画中所绘相似的器物


仇英绘《竹园品古图页》


与仇英画中所绘相似的器物因茶而交融中国人将对人生、家国、自然、宇宙的思考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构成茶文化的精神内核。茶在中国的普及,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群因茶而相互交流。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使欧亚大陆不同国家的文化因茶而彼此交融。

东燕翅楼的展览始于一把铜胎画珐琅开光山水花鸟图八棱提梁壶,此壶集金属、珐琅和金星玻璃等多种材质、工艺于一体,其造型、装饰仿自西洋茶壶式样,装饰图案则保留中国传统绘画趣味,是一件中西合璧的铜胎画珐琅精品。


清乾隆乾隆款画珐琅八棱开光山水花鸟图提梁壶(故宫博物院)这一部分的展览主要展现了中国的茶文化对于东亚及世界的影响。以日本为例,在唐代,包括饮茶在内的中国文化,经由遣唐使、遣唐僧传入日本。饮茶之风始在日本上层社会流行,开创“弘仁茶风”。南宋时,留华的禅僧荣西将禅与茶同时带回日本。茶养生,神修心,饮茶成为禅修悟理的辅助方式。16世纪,日本茶道文化正式成形。日本茶圣——千利休完成了茶文化的本土化改造,提炼出“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精神。


16—17世纪日本美浓烧黄濑户茶碗



日本茶道这一展陈单元,来自各国的茶具汇聚一堂:茶炊是俄国饮茶文化特有的器具。其造型类似煮壶,以居中的烟囱和四周的炉膛构成,下设足,上覆盖,是一种可烧开水并具有保温功能的器皿。因为是专为饮茶而制作,茶炊成为俄国茶文化的象征,衍生出繁杂的式样,被誉为“桌上将军”。


俄国饮茶器具德国麦森瓷厂烧造的珐琅彩描金人物图杯及杯托为1708年,德国炼金术士烧制出真正的硬质瓷器。随后,奥古斯特二世创办麦森瓷厂。其产品从早期开始,就以中国瓷器造型和纹饰为蓝本进行模仿,并形成了德国的“中国风”瓷器。


德国麦森瓷厂烧造的珐琅彩描金人物图杯及杯托展览也展出多件多穆壶。多穆壶是蒙、藏、满等民族盛装奶茶或熬制酥油茶的器皿,多穆为藏语发音,即奶茶壶之意。清代宫廷日常及各类筵宴庆典中多饮用奶茶,因此自康熙时期开始,清宫制作有木质、珐琅、漆器、瓷器等各种材质的多穆壶。


清乾隆乾隆款掐丝珐琅勾莲纹嵌石多穆壶(故宫博物院)


画作中的多穆壶


画作中的多穆壶展览“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将展至11月30日。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展览联合推广方,龙湖集团作为展览公益支持方,共同助力展览活动。

来源:澎湃新闻,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茶国潮年货大集,将军系列宫廷普洱茶

图片描述

  茶与瓷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株绽放的花朵。中国人爱喝茶,爱瓷器,品不同的茶时配上精美的陶瓷茶具,更能让品茶者享受到整体的意境之美,更能赏心悦目。

  历史由来

  清朝时期普洱茶是重要的贡茶品种之一,据史料记载:“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意思是,每到了普洱茶采摘的时节,先把上等的芽尖制作成最好的茶进贡给朝廷,剩下的才允许向民间流通。而这茶,就是宫廷普洱茶。

  瓷器发展至清代,由于康、雍、乾三朝的“盛世”,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的重视,使得瓷器的发展有着非常卓越的成就。皇帝凭借自己的爱好,使得清初瓷器制作技术高超,并有创新的举措。珐琅彩瓷器就是清代瓷器烧造的一个重要成就,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珐琅彩瓷堪称清三代帝王挚爱的“内廷贡品”,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

  包装形态

  将军罐始见于明嘉靖年间,基本定型于清顺治时期,盛行于清康熙朝。因其盖形似将军盔帽而得名,罐体浑圆,展肩提腹,附宝珠顶高圆盖,器型挺拔轩昂。器物的外壁又可以用青花、五彩等多种手法修饰,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与喜爱,被人们摆在家中观赏陈列。

  将军罐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还兼备收藏价值,其寓意能带来官运、财运和吉祥平安,因此也深受大家喜爱。

  制作工艺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

  中茶将军系列产品,由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精心设计,由国家一级技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执笔绘制,非遗手艺人的填彩上色,众人合作完成,传承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以时光成就经典,以匠心铸就品质。

  工艺展示

  拉胚

图片描述

  上釉

图片描述

  绘图

图片描述

  烧制

图片描述

  釉底颜色

  将军罐颜色以霁蓝色为釉底,用缠枝莲纹配福寿纹图案。以莲花组成的称“缠枝莲”。缠枝纹又名“万寿藤”,寓意吉庆。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是以一种藤蔓卷草经提炼变化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动感,中间搭配蝙蝠、寿桃或团寿纹饰,是以蝙蝠谐音福,以寿桃或团寿喻示寿,寓意福寿双全,好运连连。

图片描述

  原料甄选

  宫廷普洱茶原料选自熟茶发酵原始地——勐海产区,集合了适宜的温度、湿度、微生物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优质的普洱茶原料。

  宫廷普洱茶采用2014年渥堆发酵熟茶,渥堆一批出来10吨,经过层层筛分,挑出来最细最小的,其比例也就占百分之五左右。

  历经时间的陈存,异杂味会渐渐散失,变成纯净的陈香。汤色愈发透亮,滋味也是愈加迷人的甘醇。滋味也会愈加醇和,是时光打磨的臻品。

  品饮鉴赏

  小芽头,大味道

  芽头细嫩

  带有褐色毫毛

  红浓明亮

  褐红明亮

  熟茶陈香

  淡淡樟香

  细腻顺滑

  醇滑,有甘甜


  产品信息

  品名:中茶将军系列-宫廷普洱

  货号:CT20601

  规格:800克/罐*2/件

  零售价:6898元/罐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