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匠心制好茶

找到约2,759条结果 (用时 0.021 秒)

茶韵·湄潭,中国制茶大师唐诗江:用“匠心”制好茶

唐诗江,是湄潭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湄潭翠芽手工制作技艺第十代传承人。30年来,唐诗江坚持手工制茶和技艺的传承,用“爱心”和“匠心”制好茶。

走进湄潭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湄潭翠芽非遗传习基地,沁人的茶香扑鼻而来,茶叶在炒锅内翻转的声音此起彼伏。唐诗江正坐在第一道工序的炒锅前,抓、翻、揉、搓,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茶因香而“贵”,想要泡出来的茶清香四溢、弥久不散,杀青和提香是重中之重。“我这道工艺是杀青,利用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茶多酚酶菌氧化,避免产生红梗红叶。如果第一次青杀不透,后面的工艺再怎么精细,制好的茶泡出来香气都不够,所以杀青是制作绿茶中最关键的步骤。”唐诗江介绍。

作为茶乡人,唐诗江对湄潭翠芽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超乎寻常的认真,杀青、做形、提香一道道工序循序渐进,急不得也慢不得,需要时间和汗水的付出。

1992年,唐诗江在吴贤才老先生带领下学习茶叶加工技术,谈起最初学习做手工茶的辛酸和累苦,唐诗江从未想过放弃,即使手掌时常被烫出水泡,他也咬牙坚持,一做就是30年,只为将老一辈的技艺传承下去。

除了精研技艺,传承手艺、奉献社会也是一个匠人应该拥有的品质。唐诗江时刻不忘“传承人”的职责,全身心投入到湄潭翠芽手工制作技艺生产和传承中。唐诗江在潜心钻研制茶技艺的同时,不断培养茶叶加工制作的优秀人才,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炒茶人”的行列。

“每年职中和贵大茶学院的学生都会到公司来学习,他们在动手操作上还欠缺,我把我的经验传授给他们,理论上我不懂的地方,我也会和他们交流学习。”唐诗江说。

留住手工、留住技艺、留住传统文化。唐诗江常年与茶打交道,在制茶技术方面精益求精,多年的坚持终有收获。2016年,唐诗江荣获贵州省茶行业“十佳优秀技术员”称号,2020年先后荣获“贵州省全国优秀农名工”“中国制茶大师”等荣誉称号。

来源:微美湄潭

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匠心独具制好茶 记陕西产业工匠人才洪善楷

山上云雾缭绕,山下建设正忙。

元旦小长假期间,在安康市平利县长安镇高原村,2020年陕西省“十佳制茶工匠”洪善楷投资新建的茶叶生产加工基地已拔地而起。

平利县总工会主席王吉双说,在进行内部布局时,除了生产加工、科研推广、销售品鉴区域外,特意设置了洪善楷工匠创新工作室,以此带动更多茶农“用匠心制好茶”,打造平利女娲茶品牌。

今年30岁的洪善楷,父辈从事茶产业近30年,他从小耳濡目染,每当到采摘旺季,看着父亲辛劳的身影,他常常想能否改善传统工艺、让小小的茶叶产出更大的效益?正是基于这朴素的愿望,洪善楷从西安软件科技学院毕业在大城市“风光”了几年后,2014年毅然舍弃体面的工作和不菲的待遇返乡创业。

经过30年的奋斗,洪善楷父亲创立的平利县女娲友缘富硒名茶有限公司已初具规模且有口皆碑。看到他回来,父亲高兴地逢人就说:“总经理的位子和这一大摊子都给儿子留着!”他却不领情,干起了“挂羊头卖狗肉的事”,一头扎进技术创新中。

打起背包回家时,陕南正值采茶制茶旺季,制茶师傅们已经连续在生产线上忙碌了三天三夜,洪善楷担心师傅们这样熬下去会出现问题,想到从小到大他对于各个生产流程早熟记于心,于是主动要求替换师傅们自己上阵制茶。

次日清晨,一老客户上门购茶,看到洪善楷制的干茶,色泽翠绿显豪、条索圆直似针、干净均匀,迫不及待冲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后却皱起了眉头:“不对,不是这个味儿!”洪善楷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自己的制茶过程有什么遗漏?可仔细回想,昨晚制作流程和方式并无差错。他赶忙冲泡了一杯茶,仔细品尝一番,虽说色香俱全,可这个“味儿”就是“不对”。于是,洪善楷四处讨教解惑,发现问题关键在于传统的加工工艺太过依赖制茶经验,洪善楷立刻联系县茶业局,以自家公司为主体联合多家茶企,发起了《平利名优茶生产关键技术集成》课题研究,通过在制茶过程中反复试验,确定加工各环节的时间、温度、湿度等参数,统一了加工标准,破解了平利县传统手工制茶茶品参差不齐的难题

解决了一个难题,新的难题又“蹦”了出来。“我们的山地茶园里的幼苗长势不太好,一部分幼苗又枯了,这样下去这块茶园怕是要废了。”山地茶园土质硬、土肉薄,土壤容易板结,按照常规的管护方式无法达到理想产量和规模。正在洪善楷一筹莫展之时,政府要求推广秸秆还田,他上网查阅资料,发现作物秸秆不仅含有较多有机物质,还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保湿能力、改善土壤肥力,从而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叶产量。洪善楷“借坡下驴”,立即组织人员大量回收秸秆,粉碎后用于山地茶园,这一“土办法”持续了四年,原来板结的土壤得到极大改善,原来一亩只产10余斤干茶的山地茶园产量一下子翻了一倍。

平利盛产女娲银峰,新建茶园引进的都是“龙井43”品种,虽然该品种做出来的茶,滋味鲜爽甘醇、香郁持久,但是茶芽持嫩性较差,发芽几天后便迅速散叶,造成大面积茶园都无法及时采摘单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多方咨询查证,洪善楷引进无性系良种茶树品种“浙农117”,当年新建茶园340亩,亩产量为“龙井43”的2.3倍且芽头壮实不易散叶,制作出的茶香高鲜、味醇爽口。他因此获得《引进浙龙117茶树品种制作女娲银峰名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专利。

独具匠心制好茶。回乡创业以来,洪善楷时刻把技术创新作为茶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茶叶采摘和加工都是亲自把关:“制茶一定要把控好加工的时间,从鲜叶摊凉到杀青、整形再到烘干,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正是这种精益求精、长期持久的“匠心磨炼”,他先后申请了13项专利,荣获陕西省第二批高级职业农民、省财贸金融轻工系统首批“陕西产业工匠人才”等荣誉称号。(记者 阎瑞先)

【原标题】匠心独具制好茶——记陕西产业工匠人才、平利县女娲友缘富硒名茶有限公司洪善楷

注:内容来源陕西工人报,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陈升号”五十年匠心,制百年好茶

五十年匠心,制百年好茶

2006年,陈升河先生,为寻找好茶来到云南,踏遍名山古寨,最终在茶之源头——勐海,置地筑厂,把好茶带出大山,与天下茶友共享。

陈升号大树茶产品的初制加工,在四大基地的初制所完成,精制加工在陈升茶业厂区(勐海总部)车间内完成。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陈升茶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采用“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

每一批晒青毛茶原料入库前,都要经过陈升茶业企业内部严格苛刻的安全检测。所有成品出仓前,都要送到西双版纳州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经检验合格后,获得该机构颁发的《合格证书》,方才出厂,带向全国各地。

“五十年匠心,制百年好茶”,字字如金,掷地有声。

 匠心制茶,十年如一日,陈升号品牌在创始人陈升河先生、传承人陈柳滨先生,以陈升人与各级经销商的共同努力下,茁壮成长,以豪迈的步伐,向着百年老字号的梦想不断前进。

“陈升号”是一款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的产品!承载着匠人精神,传扬着品牌梦想

品牌茶的标杆产品,大树茶的品质标准

为什么要以品牌的名字,来命名一款产品?这是很多人都会提出的疑问。

普洱茶盛于明清,衰于民国,在现代实现了复兴。短短十余年间,各大名山古寨,以盛产好茶而名扬四海。行业内品牌林立,茶人茶友空前聚集。

一个生产好茶的品牌,必定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勇于创新,诚信经营的品牌。百舸争流,一马当先,引领行业发展,制定行业标准。

“陈升号”产品以品牌之名,传向全国,这是一款不同凡响的茶,奠定了品牌茶的标杆,是大树茶品质的标准。

“陈升号”品饮价值解析

120毫升的盖碗,5克的投茶量,最佳冲泡方式。

首先,观其茶饼。条索整齐、乌润,芽叶鲜明;压制饼形浑圆,松紧适宜;用料内外均一。

开汤品饮。汤色金黄透亮,茶香高扬持久,滋味饱满,回甘生津强烈,韵味无穷,集清、香、甘、活于一体。

再看叶底。鲜活,干净,每一片茶叶在经过了沸水的洗礼之后,向人们展示着数百年风花雪月铸就的活力,韧性十足,工艺上乘。

 

最后,这是一款集众山之所长,在口感协调性与稳定性上达到了“黄金比例”,完美融合,是不可多得的高端产品。

“陈升号”收藏价值解析

“陈升号”产品的出品,浇筑了陈升茶业两代匠人匠心,是他们制茶心得的集大成者。产品在传播与流通的过程中,极大程度上,就是品牌的化身,注定了不同凡响的珍藏价值。一款传世好茶的诞生,是制茶匠人一生制茶心得的彰显。有温度,有高度,有人情,方可成为经典。

毕竟,能以品牌同名的产品,绝无仅有!

“陈升号”产品此后每年都将会得到延续生产,塑造经典,造就传奇,无疑,它会是陈升号品牌未来最“火”的茶!

有传承的茶,有内涵的茶!

 题名背书,彰显价值

产品名“陈升号”三个烫金大字,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老师亲题。

▷▷▷沈鹏,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编辑出版家。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以及《中国书画》主编等职

集众山之所长。这款茶融东西,合南北,以品牌之名,传向全国。

在口感上,“陈升号”拥有着霸道的茶气,凝练的苦底,高扬的茶香,深远的韵味。奠定了品牌茶的标杆,以里程碑式的意义,定义了大树茶品质的标准。珍藏价值,注定不同凡响!

产品具体信息

品名:陈升号

类别:普洱茶(生茶)

规格:357克/饼,28饼/件

售价:1350元/饼,37800元/件

找到约2,690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6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