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杭州中茶院联系电话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第六届中华茶奥会茶艺大赛(团体赛) 报名火热进行中

  【第六届中华茶奥会茶艺团体赛】
  活动详情

  【茶奥会主旨】

  茶之兴盛,是社会昌达的折射,一头牵着千万做茶人,一头连着亿万饮茶人。以赛、品、   论、展等多种形式,展呈纷繁茶事,是构筑和谐生态社会结构的有效渠道;是推动茶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茶奥会立足关注茶之智造,关注品质生活,更关注全球一体,营造一个最扁平、最有效的六茶共舞氛围,让中国茶的魅力影响世界,是举办“中华茶奥会”之初心。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杭州的茶都已经有诸多表达。自2014 年首届中华茶奥会举办以来,吸引了来自 18 个国家的 4000 多名参赛者的参与,为 100 余茶企完成品牌培育与增值,网络同步传播关注量近 2000 万,贵州、福建、湖南等 15 个产茶区政府积极有偿竞办。中华茶奥会实现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有效传播与产业推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茶界特色精品茶事活动。

  打造“中华茶奧会”品牌,设立“5+X”(五大项,X项增加赛项)标准赛事。中华茶奥会定位于茶(业)叶竞技类赛事,以体育竞技的方式,让茶文化不再“高冷”,使饮茶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有效推动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国际茶博会预热,进一步提升“中国茶都”形象。

  【主办】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浙江大学

  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中华茶人联谊会

  杭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

  浙江大学茶学系

  浙江素业茶叶研究院

  戎荣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

  【赛项主题】

  《第六届中华茶奥会茶艺团体赛》

  【竞赛项目】

  茶奥会团体赛,2人以上7人以下组合参赛。

  【报名人数】

  预计: 30组约200人

  【报名方法】

  1、组委会报名参赛。

  2、报名时间:9月 25日—10月 25 日(根据实际时间)。

  3、报名材料:报名表、身份证、原职业资格证书、劳动合同复印件、学校证明(在校生)、三张 2 寸证件彩色近照。

  【参赛要求】

  茶艺爱好者,包含茶行业从业者、茶艺爱好者、在校大学生等。囊括了传统茶艺、创新茶艺、少数民族茶艺等多种表现形式。参赛选手以多人团体的形式报名参赛,每一个报名团队为一比赛单位,比赛、竞技、培训皆按报名团队进行。(团体选手由团队全员共同参与、共同完成创新茶艺竞技作品。)竞赛实行统一时间、统一地点(在杭州市龙坞茶镇) 。

  【参赛程序】

  创新茶艺团体赛设立视频审核赛与现场创新茶艺赛,参赛选手报名成功后需录制4分钟短视频作为入围海选,取30个团体赛优秀作品进入现场决赛。

  团体选手自选茶艺,设定主题、茶席,将解说、表演、泡茶融入其中,设立主泡茶艺师和助泡茶艺师, 创作背景音乐、茶具、茶叶、服装、桌布等有关参赛用品选手赛前自备,比赛时间不少于10 分钟,不超过 15 分钟(民族茶艺、宗教茶道等可适当延长至 18 分钟,需提前报备大赛组委会)。

  4分钟短视频筛选→选手现场抽签编号→决赛(按照对应赛制流程选出金、银、铜奖)

  【评分方法】

  参照国家创新茶艺团体赛赛评分标准,初赛以4分钟段视频的方式进行筛选, 筛选选后进入现场决赛,决赛由专家裁判与大众评审团共同打分评选,专家裁判占70%,大众评审团占30%决赛按照分数高低排名获奖名次。

  【赛前训练】

  赛前训练由承办方组织进行,集中赛前指导培训,包括比赛规则说明以及团体创新茶艺指导。

  【奖项设置】

  金奖1组

  银奖2组

  铜奖3组

  优秀奖9组

  【裁判构成】

  专家裁判5名,大众评审30名

  【大众评审团】

  大众评审在全国范围招募,组委会设定大众评审的报名条件,进行筛选择优录取30名。

  【参赛规则】

  1. 参赛选手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操作规程,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2. 选手参加竞赛的场地和序号将通过抽签决定。比赛期间参赛选手不得离开比赛场地,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但离开期间的时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3. 每批次参赛选手必须在正式比赛前 30 分钟到赛场报到,报到时应持本人身份证,并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的参赛证。只有等比赛正式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

  4. 参赛选手进入赛场,不允许携带任何书籍和其他纸质资料(相关技术资料由组委会提供),不允许携带通讯工具和存储设备。

  5. 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除携带竞赛所需自备用具外,其它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不得在赛场内大声喧哗,不得作弊或弄虚作假;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   坏,无法进行比赛,裁判长有权终止该队比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6. 比赛终止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工作要求】

  1. 做好赛前发动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层层发动,推荐选拔平时工作好,思想要求进步,技术能力强,有培养前途的从业人员参赛,确保比赛质量。

  2. 做好赛前培训工作。通过赛前培训,使选手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都能有所提高,在竞赛中进步成长。为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做贡献。

  3. 在组织报名时,要加强报名人员的身份和相关证件的验证工作,确保符合参赛条件;按时报名,按要求随附相关报名材料;开展选拔和赛前训练,确保参赛选手的质量。

  【宣传方式】

  茗边、浙江在线茶传媒中心、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公众号、西瓜视频等新媒体

  【时间安排表】

  报名联系联系如下方式:

  联系电话:0571-86025633/15306508991

  微信号:15381141019

  邮箱号:2841887202qq.com

  材料邮寄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龙坞九街9号楼素业茶院

中华茶艺盛典,第六届中华茶奥会茶艺大赛(个人赛)开始报名

  【第六届中华茶奥会个人茶艺大赛

  暨中华茶艺盛典】

  (湖南卫视茶频道“最美茶艺师”杭州分赛项)

  活动详情

  【茶奥会主旨】

  茶之兴盛,是社会昌达的折射,一头牵着千万做茶人,一头连着亿万饮茶人。以赛、品、  论、展等多种形式,展呈纷繁茶事,是构筑和谐生态社会结构的有效渠道;是推动茶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茶奥会立足关注茶之智造,关注品质生活,更关注全球一体,营造一个最扁平、最有效的六茶共舞氛围,让中国茶的魅力影响世界,是举办“中华茶奥会”之初心。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杭州的茶都已经有诸多表达。自2014 年首届中华茶奥会举办以来,吸引了来自 18 个国家的 4000 多名参赛者的参与,为 100 余茶企完成品牌培育与增值,网络同步传播关注量近 2000 万,贵州、福建、湖南等 15 个产茶区政府积极有偿竞办。中华茶奥会实现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有效传播与产业推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茶界特色精品茶事活动。

  打造“中华茶奧会”品牌,设立“5+X”(五大项,X项增加赛项)标准赛事。中华茶奥会定位于茶(业)叶竞技类赛事,以体育竞技的方式,让茶文化不再“高冷”,使饮茶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有效推动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国际茶博会预热,进一步提升“中国茶都”形象。

  本次大赛将采取全新的赛制,以职业比赛与“综艺秀场”相结合的形式。在遵循茶艺师技能大赛专业赛制的前提下,加入艺术审美、情境演艺、舞台表现、个人才艺等考评元素,进一步丰富比赛形式。同时“综艺秀场”的舞台形式能充分展示参赛选手们各方面、多维度的综合竞争力。全新的比赛形式增加了选手竞逐过程中的趣味性、可看性,让茶艺表现形式贴近艺术、融入生活。结合全民综艺的趋势,通过增强比赛的娱乐性从而吸引更多新媒体聚焦,引流各平台流量,赢得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达到以茶艺赛事推动茶文化传播,以茶文化的深入民间、广泛普及来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主办】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浙江大学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中华茶人联谊会

  杭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

  浙江大学茶学系

  浙江素业茶叶研究院

  浙大“童一家”茶学培训中心

  戎荣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

  【赛项主题】

  《第六届中华茶奥会茶艺大赛暨 2019 中华茶艺盛典》

  【竞赛项目】

  包含茶行业从业者、茶艺爱好者、在校大学生等。囊括了传统茶艺、创新茶艺、少数民族茶艺等多种表现形式。参赛选手以个人形式报名参赛,初赛、复赛、决赛的比赛、竞技、培训皆按个人形式进行。(初赛、复赛个人选手由个人独立完成作品,决赛选手可以要求助演共同参完成作品)

  竞赛实行统一时间、统一比赛地点(在杭州市龙坞茶镇)。竞赛初赛按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规定茶艺两套规定茶艺(绿茶玻璃杯泡法、红茶壶泡法)抽签完成,分成个人才艺展示和操作技能两部分,分别个人才艺30%,操作技能70%计入复赛成绩.按照得分取前60晋级全国60强。

第五届中华茶奥会茶艺大赛初赛比赛时瞬间

  进入复赛60强的选手,此60名选手将进行抽签分组,由6位国内知名老师指导,组成6大战队,进行为期3天的”导师强化集训营“。以“创新茶艺”、“个人才艺”、“主题演讲”三项融合考核决定晋级,复赛按照得分选拔出每个战队排名第2到第5名的获得优胜奖共计24名,每个战队得分最高的选手(第1名小组金奖)进入总决赛,共计6名晋级中华茶奥会茶艺大赛总决赛及2020年中华茶奥会形象代言人选拔赛暨中华茶艺盛典演出,决赛前3名进入“最美茶艺师”全国赛前30强。

  每个战队晋级总决赛的选手抽签捉对PK,由专家裁判团、媒体观察团、大众评委投票得出获胜队,获胜的三组进入前三强,落选的三组获得铜奖;前三强再分别表演最后一个参赛节目,节目性质创新茶艺,由专家裁判团打分,得分高的前两位交由媒体观察团、大众评委投票,得出最后的总冠军金奖,其他两队则为获得银奖。总冠军即成为2020年中华茶奥会形象代言人。

第五届中华茶奥会茶艺大赛冠军比赛时瞬间

  报名人数

  预计: 约300人

  【报名方法】

  1、组委会报名参赛。

  2、报名时间:9月 25日—10月 25日(根据实际时间)。

  3、报名材料:报名表、身份证、原职业资格证书、劳动合同复印件、学校证明(在校生)、三张2 寸证件彩色近照。

  【参赛要求】

  茶艺爱好者

  【参赛程序】

  各组按抽签号进行比赛,统计。

  初赛按分数进行排序,择高分晋级复赛。

  选手编号(通过抽签完成)--> 初赛(按照对应赛制流程)--> 复赛(抽签分为6大战队)-->总决赛(6个战队的第1名抽签捉对PK)--> 总冠军

  【评分方法】

  初赛按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规定茶艺两套规定茶艺(绿茶玻璃杯泡法、红茶壶泡法)抽签完成,分成个人才艺展示和操作技能两部分,分别个人才艺30%,操作技能70%计入复赛。复赛操作成绩分:以“创新茶艺“、”个人才艺“、”主题演讲“三项融合考核决定晋级,按照分数高低排名获奖名次。决赛由5位专家裁判,10位媒体评审团,30位大众评审组合而成,由专家裁判与大众评审团共同评选,专家裁判占60%,媒体评审团10%,大众评审占30%按照分数高低排名获奖名次。

  【赛前训练】

  赛前训练由承办方组织进行,集中赛前指导培训,规定茶艺实操规范,导师团创新茶艺指导。

  【奖项设置】

  金奖(总冠军)1名,即成为2020年年度茶奥会茶艺大赛形象代言人

  银奖2名

  铜奖3名

  小组金奖6名

  决赛前3名进入“最美茶艺师”全国赛前30强

  最佳才艺奖1名/战队,共6名

  最佳人气奖1名/战队,共6名

  最具创新奖1名/战队,共6名

  优秀奖4名/战队,共24名

  【名家导师团】

叶汉钟

潮州工夫茶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茶叶协会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

潮州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被评为“中华茶文化传播优秀工作者”

首届兴文强茶贡献奖—杰出茶人

首届 “中华茶人榜样”——中华匠心茶人称号

王琼

和静园品牌创始人

和静茶修学堂创始人

“申时茶”的倡导及践行者

参与“中国茶艺师职业标准”制定

齐玲玲

南昌大学副教授

南昌大学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李乐骏

弘益大学堂校长

云南弘益职业培训学校校长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

戎新宇

《茶的国度》作者

制茶工程师

中国孔子基金会茶文化推广大使

浙江大学茶学系讲座教授

陈燚芳

素业茶院创始人

杭州工匠

《一方茶席》作者

国家茶艺大师

国家技术能手

浙江大学茶艺教练

  【参赛规则】

  参赛选手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操作规程,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选手参加竞赛的场地和序号将通过抽签决定。比赛期间参赛选手不得离开比赛场地,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但离开期间的时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每批次参赛选手必须在正式比赛前 30 分钟到赛场报到,报到时应持本人身份证,并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的参赛证。只有等比赛正式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

  参赛选手进入赛场,不允许携带任何书籍和其他纸质资料(相关技术资料由组委会提供),不允许携带通讯工具和存储设备。

  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除携带竞赛所需自备用具外,其它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不得在赛场内大声喧哗,不得作弊或弄虚作假;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进行比赛,裁判长有权终止该队比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比赛终止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工作要求】

  做好赛前发动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层层发动,推荐选拔平时工作好,思想要求进步,技术能力强,有培养前途的从业人员参赛,确保比赛质量。

  做好赛前培训工作。通过赛前培训,使选手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都能有所提高,在竞赛中进步成长。为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做贡献。

  在组织报名时,要加强报名人员的身份和相关证件的验证工作,确保符合参赛条件;按时报名,按要求随附相关报名材料;开展选拔和赛前训练,确保参赛选手的质量。

  【宣传方式】

  湖南卫视茶频道、茗边、浙江在线茶媒中心、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公众号、西瓜视频等新媒体同时设立比赛公众号,从报名期间开始滚动直播比赛热点新闻,选手露出,比赛花絮等。

  联合参赛选手,亲友团在各大新媒体造势,增加比赛的知名度及关注度,为后续的比赛增加更多媒体传播力度。

  与各平台的KOL,大V,热点话题相互联动,导入大平台流量,增加比赛的社会影响力及传播力度。

  收集各参赛选手比赛及生活中的亮点,选手幕后的艰辛,导师与参赛选手中的互动,及比赛中的冲突与高潮等,进行热点推送,增加比赛的可看性。

  联合主流茶媒体:茗边、浙江在线茶媒中心、茶语网、中国网茶频道、说茶网、茶频道等集中报道赛事进程。

  茶频道将对茶奥会茶艺大赛进行全程微直播并录制,后期经过剪辑后将分段在茶频道电视播出。

  【比赛日程安排】

  报名联系联系如下方式:

  联系电话:0571-86025633/15306508991

  微信号:15381141019邮箱号:2841887202qq.com材料邮寄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龙坞九街9号楼素业茶院

童年与茶相约,第六届中华茶奥会茶艺大赛(少儿赛) 开始报名

  【第六届中华茶奥会少儿茶艺大赛(亲子茶艺大赛)】
  活动详情

第五届中华茶奥会精彩比赛瞬间

  【比赛宗旨】

  孔子曰“乐于仁,游于艺”;每一个家庭对孩子都寄予了厚望;少儿茶艺正是把传统文化和素质教育融入于茶艺中;通过学习茶艺的礼仪、优雅的姿态,泡茶时的备具、布具、奉茶、收具的技能训练,从双手的洁净、服饰的整洁、到内心的安静及对人、对物的尊敬,从而达到身心的内外滋养、陶冶性情,培养孩子达观的生活态度。通过茶文化知识的传播,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增强民族自豪感,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者。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茶艺形式,培养青少年及儿童在礼仪行为、精行俭德、孝悌忠信等方面的感知,种下一颗爱的种子,滋养孩子们小小的心灵,同时让他们感知茶文化艺术的魅力。

  【茶奥会少儿茶艺大赛口号】

  “茶奥茶奥 爱茶宝宝”

  【体现】

  乐趣--童趣--兴趣、创新性、有时代感,释放天性

  “养正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主办】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浙江大学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中华茶人联谊会

  杭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

  浙江大学茶学系

  浙江素业茶叶研究院

  戎荣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

  【比赛内容】

  1、少儿茶艺大赛(含亲子茶艺赛)

  2、少儿无我茶会(赛前),邀请无我茶会创始人蔡荣章先生莅临现场培训指导。

  【参赛要求】

  1. 选手自选茶艺,设定主题、茶席、茶具,将解说、泡茶融入其中;

  2. 可设立主泡选手与助泡选手,创作背景音乐。茶具、茶叶、服装、桌布等有关参赛用品需选手赛前自备,比赛时间不少于10 分钟,不超过 20分钟;

  3. 主题立意新颖,有原创性,意境高雅、深远、有童趣,有时代感和创新性;

  4. 茶席布置、茶具配置、音乐、服饰和泡茶手法等方面均有创新;

  5. 编程科学合理,过程完整、流畅。能引导和启发观众对茶艺的理解,给人以美的享受。

  6. 如以亲子茶艺为主,力求以少儿为主角,体现“家”的理念

  【参赛形式】

  少儿比赛或亲子茶艺不设初赛,可以个人或2人以上组合参赛,比赛内容为自选茶艺。

  【参赛对象】

  1. 为5—16周岁以下(不含16周岁)在校学生,自行统一组团参赛。

  2. 亲子茶艺参赛小选手为4岁以上

  【竞赛内容及标准】

  1. 创意。主题清晰,立意新颖,有原创性,意境高雅、深远、有童趣;茶席布置、茶具配置、音乐、服饰和泡茶手法等方面均有创新。满分30分。

  2. 茶艺表演。行茶动作连绵、协调,有创新,编程科学合理,过程完整、流畅。满分50分。

  3. 解说。口齿清晰,能引导和启发观众对茶艺的理解,给人以美的享受。满分10分。

  4. 表演用时。不少于5分钟,不超过20分钟。满分10分。

  【评分方法】

  由专家评审团与大众评审团共同评选,专家裁判占70%,大众评审占30%按照分数高低排名获奖名次。

  【奖项设置】

  金奖1名(2020年中华茶奥会少儿茶艺大赛年度形象代言人)

  银奖2名

  铜奖3名

  优胜奖5名

  【少儿无我茶会】

  1.无我茶会的形式:大家携带简便茶具、自备茶叶与热水,席地围成一圈,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喝茶。如果约定每人共泡三道、每道四杯,其中第一、三道奉给左邻三位茶友及自己,第二道以纸杯奉给围观之观众。那依约做完、并喝完最后一道茶,聆听一段音乐或静坐,收拾茶具,结束茶会。

  2. 无我茶会流程

  寄发公告→排座号→报到与抽签→摆设茶具→茶具观摩与联谊→泡茶奉茶喝茶→品茗后活动→收具→结束

  3. 个人或亲子参与,一个小孩与一个大人为一组,茶会前统一培训指导。

  4. 茶会场地龙坞大草坪

  【裁判人数】

  5位专家裁判, 30位大众评委

  【大众评审团】

  大众评审在全国范围招募,组委会设定大众评审的报名条件,进行筛选择优录取。

  【参赛规则】

  1.参赛选手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操作规程,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2.选手参加竞赛的场地和序号将通过抽签决定。比赛期间参赛选手不得离开比赛场地,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但离开期间的时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3. 每批次参赛选手必须在正式比赛前 30 分钟到赛场报到,报到时应持本人身份证,并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的参赛证。只有等比赛正式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

  4. 参赛选手进入赛场,不允许携带任何书籍和其他纸质资料(相关技术资料由组委会提供),不允许携带通讯工具和存储设备。

  5. 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除携带竞赛所需自备用具外,其它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不得在赛场内大声喧哗,不得作弊或弄虚作假;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进行比赛,裁判长有权终止该队比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6. 比赛终止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工作要求】

  做好赛前发动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层层发动,推荐选拔平时工作好,思想要求进步,技术能力强,有培养前途的从业人员参赛,确保比赛质量。

  做好赛前培训工作。通过赛前培训,使选手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都能有所提高,在竞赛中进步成长。为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做贡献。

  【宣传方式】

  联合主流茶媒体:浙江在线茶传媒中心、茶语网、茗边、中国网茶频道、说茶网、茶频道等集中报道赛事进程。

  【其他事项】

  赛事组办方提供操作台(如因表演形式需要可不使用)、饮用水、音响及茶叶,服饰、茶具、特殊道具等其他参赛用品自备,赛前 5 分钟自行备具、备水(不计入比赛时间内)。背景音乐请自备,统一用CD 或 U 盘播放,如需现场伴奏,提前申请。

  报名联系联系如下方式:

  联系电话:0571-86025633/15306508991

  微信号:15381141019

  邮箱号:2841887202qq.com

  材料邮寄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龙坞九街9号楼素业茶院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